南传大般湼槃经

第一章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在王舍城灵鹫山峰尔时摩竭陀阿阇世王韦提希之子立意欲征伐越祗人彼自念言我将摧毁越祗人使之根绝种灭虽然说彼等是很强盛

于是他告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说婆罗门你去薄伽梵处称我名顶礼佛足问其少病少恼健愉轻安否你白佛言世尊摩竭陀阿阇世王顶礼佛足并问候世尊少病少恼健愉轻安否又说世尊摩竭陀阿阇世王立意欲征伐越祗人他曾说我将摧毁越祗人使之根绝种灭虽然说彼等是很强盛凡薄伽梵所指示者应善忆念转述于我因为如来是不语虚妄

诚然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回答说他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自己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王舍城进向灵鹫山峰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陀的住处到已同佛陀互叙寒暄及问候起居就座其侧以后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白佛言世尊摩竭陀阿阇世王韦提希之子顶礼佛足并问候慈座少病少恼健愉轻安否彼立意欲征伐越祗人他曾说我将摧毁越祗人使之根绝种灭虽然说彼等是很强盛

尔时尊者阿难立于佛后用扇扇佛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

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常相集会

我听闻越祗人常相集会世尊

阿难当越祗人仍常相集会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是一心一德相会相起及相负责任

我听闻越祗人是一心一德相会相起及相负责任世尊

阿难当越祗人仍是一心一德相会相起及相负责任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凡有所作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传制度而是未兴者不兴已兴者不废

世尊我听闻越祗人凡有所作为皆依照越古昔所传制度是未兴者不兴已兴者不废

阿难当越祗人凡有所作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传制度仍是未兴者不兴已兴者不废则彼等是只会兴盛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年长者并接受其忠告

我听闻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年长者并接受其忠告世尊

阿难当越祗人仍恭敬尊奉其年长者并接受其忠告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阿难你是否听闻过越祗人不诱迫其本族的妇女与之同居

我听闻越祗人不诱迫其本族的妇女与之同居世尊

阿难当越祗人仍不诱迫其本族的妇女与之同居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城市或乡镇的神舍不废弃往昔所规定所遵行的正当祭献

我听闻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城市或乡镇的神舍不废弃往昔所规定所遵行的正当祭献世尊

阿难当越祗人仍恭敬尊奉其城市或乡镇的神舍不废弃往昔所规定所遵行的正当祭献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阿难你是否听闻越祗人对诸阿罗汉有适当的保护防卫及供养其在远地者将趋赴境内而已在境内者会平安居处

我听闻越祗人对诸阿罗汉有适当的保护防卫及供养其在远地者将趋赴境内而已在境内者会平安居处世尊阿难当越祗人仍对诸阿罗汉有适当的保护防卫及供养其在远地者将趋赴境内而已在境内者会平安居处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于是佛陀语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婆罗门说婆罗门往昔我住在毘舍离的沙然达达神舍以此七兴盛法教越祗人当此七法尚存在于越祗人中当越祗人仍谆谆以此相训婆罗门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时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白佛言乔达摩若越祗人有此七兴盛法之一已只会兴盛不会衰微何况彼等有此七法若如是乔达摩摩竭陀国王是不能屈伏越祗人那是说在战争中得采用诡谋或离间其同盟国事繁忙现请告辞佛言婆罗门可宜知时

时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罗对佛陀的教言發生欣喜遂离座而去

瓦沙卡罗去已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阿难你往告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诸比丘尽集讲堂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他即往告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诸比丘尽会讲堂回来时他向佛作礼退立一面说世尊比丘僧众已齐集讲堂唯圣知时

尔时佛陀即从座起走向讲堂就座后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我将宣说七种兴盛法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当诸比丘一仍常相集会当彼等仍是一心一德相会相起及相尽力于僧团职务当彼等依照所制定的律法而行仍是未兴者不兴已兴者不废当彼等仍恭敬尊奉年高望重富于经验之长老僧伽之师父并接妥其忠告当能使人转世的贪欲既起彼等仍不为其所影响当彼等仍乐于隐居七当彼等仍守心于一其同道中之良善者将趋赴之而已来者将平安居处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七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诸比丘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诸比丘复有七种兴盛法我将宣说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当诸比丘仍不喜沾染俗务当彼等仍不爱好闲谈当彼等仍不喜偷懒当彼等仍不喜交游当彼等仍不怀邪欲或为邪欲所左右当彼等仍不与恶人为友或伴侣当彼等仍不因已证小果而停止进趣最高圣位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七兴盛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彼等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诸比丘复有七种兴盛法我将宣说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当诸比丘仍有一信心耻心畏恶多闻精进警勤多智慧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七兴盛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彼等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诸比丘复有七种兴盛法我将宣说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当诸比丘仍修七菩提分念菩提分择法菩提分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轻安菩提分

禅定菩提分舍菩提分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七兴盛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彼等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诸比丘复有七种兴盛法我将宣说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当诸比丘仍有一无常观无我观不净观邪念危险观舍离观心清净观湼槃观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七兴盛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彼等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十一

诸比丘复有六种兴盛法我将宣说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当诸比丘仍在公在私均以一身慈口慈及三意慈对待其同道当彼等仍公平分配及与其善友分享从僧伽所获得之法定净物下至缽中所有当彼等在公在私仍与圣者同居修习那圆满不缺不染清净助长智慧为贤者所称赞及不为后世欲所玷污的德行当彼等与圣者同居仍在公在私执持那依之而行可以使痛苦完全毁灭的正见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当此六兴盛法尚存在于诸比丘中当彼等仍谆谆以此相训则彼等是只会兴盛不会衰微

十二

薄伽梵住王舍城灵鹫山峰与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十三

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安巴拉提卡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安巴拉提卡进行

十四

于安巴拉提卡佛陀住在王宫内彼亦向诸比丘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十五

尔时薄伽梵在安巴拉提卡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那烂陀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那烂陀进行到已佛住在帕瓦哩卡杧菓林

十六

尔时尊者舍利弗走向佛之住处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有如是信心于过去未来及现在在高深智慧方面没有任何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如来为更伟大及聪慧

舍利弗你所说如狮子吼是伟大而勇敢舍利弗诚然你發出喜不自胜之歌你当然知久远世过去诸佛为阿罗汉正等正觉是否以你的心了悟彼等的心并觉知其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证之解脱

世尊不如是

既如是舍利弗你当然知久远世未来诸佛为阿罗汉正等正觉是否以你的心了悟彼等的心并觉知其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证之解脱

世尊不如是

既如是舍利弗最低限度你知我为现在世阿罗汉正等正觉是否以你的心了悟我的心并觉知我之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证之解脱

世尊不如是

既如此舍利弗你是不能以你的心了悟过去现在及未来阿罗汉正等正觉诸佛的心舍利弗为何你所说如狮子吼是伟大而勇敢你为何發出如是喜不自胜之歌

十七

世尊我不能了解过去未来及现在阿罗汉正等正觉诸佛的心我只知传承的信仰世尊譬如国王有城在其边境城基城墙及城楼均甚坚固且唯有一门其守门者精敏多智拒纳陌生人唯许相识者入内当其环巡该城附近或许未察及城墙相联处或有孔之罅隙可容小猫出入但彼知任何较大动物欲出入此城非从此门进出不可世尊我所知传承的信仰亦复如是世尊过去世阿罗汉正等正觉诸佛舍弃贪懒惰烦恼困惑此五障为心病能使解悟羸弱持心于四正念兼修习七菩提分而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圆果未来世阿罗汉正等正觉诸佛亦将如此行之

十八

薄伽梵住那烂陀的帕瓦哩卡杧菓林与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十九

尔时薄伽梵在那烂陀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拔塔里村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拔塔里村进行

二十尔时拔塔里村诸优婆塞闻佛已到达该处彼等走向佛所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慈愍请到村上休息室去薄伽梵默然许可

二十一

拔塔里村诸优婆塞知佛已接受邀请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毕即向村上休息室走去到已彼等散鲜沙于地铺设地毯于休息室安置水瓶并挂上油灯彼等再到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村上休息室已全部布置就绪鲜沙地毯水瓶油灯均已安置唯圣知时

二十二

尔时薄伽梵著衣持缽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村上休息室到已洗脚入室靠中柱而坐面向东比丘僧众亦洗脚入室靠西边绕佛而坐面向东拔塔里村诸优婆塞亦洗脚入室靠东壁坐在佛之对方面向西

二十三

尔时薄伽梵告拔塔里村诸优婆塞说诸居士此是行恶不正直的五失何者为五第一行恶不正直因懒惰而遭贫困第二恶名远播第三无论其參加任何社团如刹帝利婆罗门居士或沙门彼觉得自惭与忐忑不宁第四死时忧虑不安第五身坏命终堕入地狱诸居士此是行恶的五失

二十四

诸居士此是行善的五得何者为五第一行善者因实行正直因勤奋而获大财富第二善名远播第三无论其參加任何社团如刹帝利婆罗门居士或沙门他有自信力和镇定第四死时无忧虑第五身坏命终上生天界诸居士此是行善的五得

二十五

尔时薄伽梵向拔塔里村的优婆塞开示法要至于深夜使彼等皆大欢喜彼谓诸居士现已深夜可宜知时世尊彼等回答说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于彼等归去后不久薄伽梵亦退入其丈室

二十六

尔时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为抵抗越祗人在拔塔里村筑城一座同时有无数神祗在拔塔里村㓰封数以千计的宅地凡宅地是属于有大威力的神祗彼等恿怂最有权威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居宅凡宅地是属于中等神祗彼等恿怂中等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屋宇凡宅地是属于下等神祗彼等亦怂恿下等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兴建房舍

二十七

尔时薄伽梵以其伟大超人的天眼望见数以千计的神祗在拔塔里村㓰封宅地彼于破晓时分起来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谁在拔塔里村筑城

世尊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在该处筑城为抵御越祗人

二十八

阿难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为抵御越祗人在拔塔里村筑城彼等曾与忉利天天神约定我以我之伟大清明超人的天眼望见数以千计的神祗在拔塔里村㓰封宅地凡宅地是属于有大威力的神祗彼等怂恿最有权威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居宅其中神下神亦复如此(其全文见本章第二十六节)阿难当阿利安人仍常往还及商贾云集此拔塔里子城将成为一大都市与商业中心但此拔塔里子城将有三种危险一者从火二者从水三者从朋友失和

二十九

尔时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走向佛前互叙寒暄及问候起居侍立其侧以后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今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佛陀默然许可

三十

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知佛许可遂各还家归家后备办甜粥糕饼已讫即来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著衣持缽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的宅第到已坐于敷座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即亲手奉献甜粥糕饼以佛为首下至诸比丘僧佛食既竟置缽已彼等取两小凳就座其侧

三十一

当彼等就座已佛陀以偈赞曰

任何智者居住此地
供养僧众能自调伏之善人
以此功德回向㓰封宅地之神祗
互相敬礼互相尊敬
彼等以仁慈待之
如母亲之对于独子
人为神所眷顾者
彼等常有幸福

佛陀以偈赞叹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已即从座起离去

三十二

尔时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随佛后说今天沙门乔达摩从某门出该门将名为乔达摩门从某渡头渡河该渡头将名为乔达摩渡其后佛所从出之门是名为乔达摩门

三十三

尔时薄伽梵走向河边时恒河水涨泛欲渡河者求船或求筏或求桴世尊此时如大力士一屈伸臂顷即不见于恒河此岸与诸大比丘僧众再出现于恒河彼岸

三十四

尔时薄伽梵见人求船求筏或求桴欲用渡河遂说偈曰

幻世正缚扎筏桴
已渡苦海者
造桥梁以渡池沼
彼为知者彼为得救者

第二章

尔时世尊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柯提村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柯提村进行到已佛陀即在村上住

尔时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因未能了解四种圣谛我等长期轮转生死之途何者为四诸比丘是苦谛苦因谛苦灭谛和引苦入于毁灭之途的道谛诸比丘若能了解此四圣谛则取欲已尽有因已灭从此不再受生

薄伽梵是语已复以偈颂曰

因不了解四圣谛之真实性
所以流传于生死长途
既已了悟则生因已绝
苦根已断从此不再受生

薄伽梵在柯提村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尔时薄伽梵在柯提村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那低卡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那低卡进行到已佛陀住在砖屋

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有名沙尔哈比丘者死在那低卡彼转生何处命运如何世尊有名难陀比丘尼者死在那低卡伊转生何处命运如何同时并问及优婆塞苏达塔优婆夷苏伽塔优婆塞卡苦陀羯𩜁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苏跋陀等彼等转生何处及命运如何

阿难沙尔哈比丘彼于此世之身漏已尽已证悟心解脱慧解脱及获得阿罗汉果阿难难陀比丘尼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处寂灭后即不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苏达塔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已证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优婆夷苏伽塔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阿难优婆塞卡苦陀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羯𩜁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跋陀苏跋陀等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复有五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亦复如是阿难更有九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怒痴已证得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复有五百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阿难人生有死何足为奇若每死一人皆来问我使我疲乏之至因此阿难我将为汝宣说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阿难何名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阿难谓圣弟子于世信佛相信佛陀是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信法相信佛所说法利益世间永恒欢迎群众示解脱道使智者各自证悟信僧相信僧是佛之弟子修持八正道之四阶段正直奉法具足净戒彼等是值得敬礼为世间无上福田为善人所喜其戒行是不犯不缺不染不沾使人解脱为智者所称赞不为有欲或相信外在作为之效力所玷污及助长禅定

阿难此是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佛陀在那低卡砖屋住时亦与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十一

尔时薄伽梵在那低卡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毘舍离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毘舍离进行到已佛住于庵婆婆梨园

十二

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十三

诸比丘云何名比丘摄心住念比丘因有身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

诸比丘云何名比丘自摄当比丘履进履退前瞻后顾屈臂伸臂著衣持缽饮食吞嚼行大小便行立坐睡眠醒悟言谈及静默皆摄心住念诸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十四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闻佛已到毘舍离住于伊之杧菓林伊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自己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毘舍离进向伊之园林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之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伊宣示法要使伊欢喜愉快

歌女庵婆婆梨对佛所示法要甚为喜悦伊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

佛陀默然受请伊知佛已许可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

十五

尔时毘舍离的隶车闻佛已到毘舍离住于庵婆婆梨园彼等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各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毘舍离彼等或现黯色著青色青衣及青色饰品或现黄色着黄色黄衣及黄色饰品或现红色着红色红衣及红色饰品或现白色着白色白衣及白色饰品

十六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诸隶车告伊说庵婆婆梨为何你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

因我已请佛及比丘僧众明天到舍下午餐

庵婆婆梨给你十万让此斋与我们

你若给我全毘舍离及所属土地我犹不舍此盛供

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杧菓女获胜我等被此杧菓女占优胜彼等遂进行到庵婆婆梨园

十七

薄伽梵见诸隶车自远而至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凡未曾见过忉利天天神的比丘且观看此群隶车注视此群隶车及比较此群隶车因其与忉利天天神无异

十八

诸隶车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陀的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彼等宣示法要使其發心喜悦诸隶车对佛陀所示法要殊为欣悦遂白佛言谁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

诸隶车我已首肯明日赴歌女庵婆婆梨处午餐

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杧菓女获胜我等被此杧菓女占优胜

诸隶车对佛陀的教言表示感谢与同意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

十九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于其夜清旦在自己家里备办甜粥糕饼即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著衣持缽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歌女庵婆婆梨的宅第到已坐于敷座歌女庵婆婆梨即亲手奉献甜粥糕饼以佛为首下至诸比丘僧

佛食既竟浣手洗缽已歌女庵婆婆梨取一小凳就座其侧以后伊白佛言世尊我以此园奉献以佛为首的比丘僧众薄伽梵既接受此礼品向伊宣示法要使之發心喜悦后即从座起而去

二十

薄伽梵在毘舍离庵婆婆梨园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二十一

尔时薄伽梵在庵婆婆梨园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白鹿瓦村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白鹿瓦村进行到已佛陀住于白鹿瓦村

二十二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汝等各于毘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己处过雨季我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是世尊诸比丘回答说彼等遂在毘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己处过雨季而佛陀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

二十三

尔时世尊在雨季中怱罹剧痛痢疾几乎殒命但彼摄心住念忍受之无怨言

薄伽梵自念若我不告诫弟子及向比丘僧众告辞而取湼槃实非所宜今且以坚强意志屈伏此疾留住应享寿命于是佛陀以坚强意志屈伏疾病并留住应享寿命其后病亦渐瘥

二十四

薄伽梵不久即告痊愈病愈后彼从住室出坐于荫处敷座上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我曾见薄伽梵于康健时及见其如何受苦世尊当我见佛陀病时虽然我身羸弱如蔓藤及神志昏迷不辨方向但一念及若薄伽梵未将遗教与比丘僧众彼将不证取湼槃我聊以自慰

二十五

阿难是否比丘僧众盼望我之遗教阿难我所说法或显或隐是无分別如来于法是无秘密吝而不传阿难若人作如是念我将引导僧伽或僧伽以我为依怙则此人应对僧伽设立教言但如来不作此想阿难为何如来应留关于僧伽之遗教阿难我今年已老矣衰耄矣旅程将尽寿命将满我行年八十譬如旧车方便修理尚勉强可行阿难我想如来之身体亦复如是应方便摄养阿难当如来停止顾念外事及任何感觉皆已停止而入于灭想定时如来之身始为安隐

二十六

因此阿难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云何为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

阿难比丘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及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阿难此是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

阿难无论现在或我去世后若有人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彼等在我之比丘中将诣最高境界但必须乐于修学

第二章竟

第三章

尔时世尊于清晨著衣持缽往毘舍离乞食行乞归来后饭食已毕彼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携取坐具我将去洽巴拉神舍休息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携坐具随从佛后

于是薄伽梵走向洽巴拉神舍坐于敷座上尊者阿难亦就坐其侧坐已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毘舍离是一可喜悦之处而乌但那神舍乔达摩卡神舍七杧菓神舍多子神舍沙然达达神舍洽巴拉神舍等亦是可喜乐的

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此四神足(其详见上)彼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尊者阿难对佛陀所给与之明显提示未能了解他未曾恳请世尊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因其心为魔所蒙蔽

如是再三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其详见上)但尊者阿难数次均为魔所蒙蔽

于是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可宜知时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坐于一附近树下

尔时恶魔于尊者阿难去后不久即来至佛所立于其侧白佛言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湼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湼槃之时请速入湼槃甚至根据前薄伽梵所说恶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多闻熟记圣典精娴教义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导宣演建立开启详释明辨能以正法扫荡降伏异论及广宣妙法之弟子时我将不入湼槃

世尊现在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已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其详见上)之弟子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湼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湼槃之时请速入湼槃甚至依照薄伽梵所说恶魔若我之清净教不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时我将不入湼槃世尊现在你之清净教已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湼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湼槃之时请速入湼槃

他既作此语薄伽梵告恶魔说恶魔你且自喜佛之圆寂已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湼槃

尔时薄伽梵于洽巴拉神舍谨然住念舍寿佛既舍寿有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佛见此事已既说偈白

生命之源无量或微小
牟尼今舍其寿数
以内心静乐
打破其如甲胄之生命之源

十一

尔时尊者阿难自念此诚奇妙不可思议此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此地震出现之远近因缘究何所在

十二

于是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此诚奇妙不可思议此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世尊此地震出现之远近因缘究何所在

十三

阿难大地震之出现有八种因缘何种为八阿难此大地止于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阿难有时空中起大风起大风则水动水动则地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一因缘

十四

复次阿难有时具大智慧力之沙门或婆罗门作摄心想或有大威神之神祗当彼等观水想多观地想少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二因缘

十五

复次阿难当菩萨谨然住念离兜率天而入于母胎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三因缘

十六

复次阿难当菩萨谨然住念出母胎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四因缘

十七

复次阿难当如来证无上正等正觉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五因缘

十八

复次阿难当如来转无上法轮时地即大震动此即大地震出现之第六因缘

十九

复次阿难当如来谨然住念舍寿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七因缘

二十

复次阿难当如来于无余湼槃界证取湼槃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八因缘阿难此为大地震出现之八种因缘

二十一

阿难有八种众何者为八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及梵天众

二十二

阿难我忆念往昔曾參加一约数百人之刹帝利众于我未就座或言说或交谈以前我使我自己与其颜色相同与其声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当我宣说时彼等不识我自问说宣说者为谁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后我即隐身不见彼等亦不知我何时隐去自问说隐去者为谁是神是人

二十三

阿难我忆念往昔曾參加一约数百人之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及梵天众于我未就座或言说或交谈以前我使我自己与其颜色相同与其声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当我宣说时彼等不识我自问说宣说者为谁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后我即隐身不见彼等亦不知我何时隐去自问说隐去者为谁是神是人阿难此为八种众

二十四

阿难有八胜处何者为八

二十五

阿难若人有主观色想视外间有限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一胜处

二十六

若人以主观色想视外间无穷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二胜处

二十七

若人无主观色想视外间有限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三胜处

二十八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无穷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四胜处

二十九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正如乌马花是青色青相青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里精致是青色青相青映影若如此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五胜处

三十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黄色黄相黄映影正如堪尼卡罗花是黄色黄相黄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里精致是黄色黄相黄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六胜处

三十一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红色红相红映影正如班都几瓦卡是红色红相红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里精致是红色红相红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七胜处

三十二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正如俄沙底星是白色白相白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里精致是白色白相白映影若人以此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八胜处阿难此为八胜处

三十三

阿难此为八解脱何者为八

以相见相是第一解脱

不觉其自相见外间诸相是第二解脱

存心于善是第三解脱

超出诸色想断除诸愤怒想不思念诸相自念是空无边而入于空无边处定是第四解脱

超出空无边处自念是识无边处而入于识无边处走是第五解脱

超出识无边处自念是无所有而入于无所有处定是第六解脱

超出无所有处自念是非想非非想而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是第七解脱

超出一切非想非非想处而入于灭想定是第八解脱阿难此为八解脱

三十四

阿难往昔我于尼连禅河岸边牧羊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彼时恶魔来至我所立于我侧向我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湼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湼槃之时请速入湼槃

三十五

阿难彼作是语已我告恶魔说恶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多闻熟记圣典精娴教义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导宣演建立开启详释明辨能以正法扫荡降伏异论及广宣妙法之弟子时我将不入湼槃

恶魔若我之清净戒不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时我将不入湼槃

三十六

三十七阿难我今于洽巴拉神舍该恶魔复来我所立于我侧向我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湼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湼槃之时请速入湼槃世尊即使依照前薄伽梵所说(其详见上

阿难他既作此语我告恶魔说恶魔你应欢喜佛陀不久即将圆寂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湼槃

阿难如来今日于洽巴拉神舍谨然住念舍寿

三十八

彼说是语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刼

阿难止止莫恳请如来现今劝请如来已非其时

三十九

如是第二第三阿难如是恳请佛陀如是回答

阿难你对佛陀之智慧是否有信仰

世尊

阿难你为何烦恼如来至于第三次

四十

世尊我亲从佛闻及亲从佛受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某部份

阿难你是否有信仰

世尊

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前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刧阿难你若是如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四十一

阿难往昔我住王舍城灵鹫山峰时亦曾向你说阿难王舍城与灵鹫山峰是甚可喜乐之处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刧或其刧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刧阿难你若是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四十二

阿难往昔我住王舍城榕树园住王舍城贼峰住王舍城韦跋罗坡之沙打畔尼洞住王舍城伊思𠶹里坡之黑岩住王舍城沙巴桑底卡山𡼿斯塔园住王舍城塔坡达园住王舍城竹园喂松鼠处住王舍城耆婆之杧菓园住王舍城马打苦其之鹿林

四十三

阿难在上列各处我也曾向你说阿难王舍城等等(其详见上)是甚可喜乐之处

四十四

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刧或其刧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刧或其刧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刼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四十五

阿难往昔我住毘舍离之乌但拉神舍时亦曾向你说阿难毘舍离与乌但拉是甚可喜乐之处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留住及扩展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刼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四十六

阿难往昔我住毘舍离之乔达摩卡神舍住毘舍利之七杧菓神舍住毘舍离之多子塔神舍住毘舍离之沙然达达神舍时亦曾向你说阿难毘舍离各地是甚可喜乐之处(其详见上

四十七

阿难现在今洽巴拉神舍我也曾向你说阿难毘舍离是甚为幽静乌但拉神舍乔达摩卡神舍七杧菓神舍多子塔神舍沙然达达神舍等是甚可喜乐之处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留住及扩展此四神足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刼或其刼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予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刼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刼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四十八

阿难是否往昔我曾告诉你说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別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阿难如来已舍弃寿命且他一言既出佛陀之圆寂甚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湼槃如来为生存而食言应无是处

阿难我等去大林的重阁讲堂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

四十九

尔时佛陀与尊者阿难走向大林的重阁讲堂到已佛告尊者阿难说阿难你往告住在毘舍离附近的诸比丘尽集讲堂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他即往告住在毘舍离附近的诸比丘尽会讲堂回来时他向佛作礼退立一面说世尊比丘僧众已齐集讲堂唯圣知时

五十

于是薄伽梵从座起走向讲堂就座已告诸比丘说因此诸比丘我所知及为汝等所宣说之法当善学善修善思善布因而梵教可以长远住世此是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诸比丘云何为我所知及为汝等所宣说之法当善学善修善思善布因而梵教可以长远住世此是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盖即

四念处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圣道

诸比丘此是我所知及为汝等所宣说之法当善学善修善思善布因而梵教可以长远住世此是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

五十一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因缘合和法皆归老朽当精勤取证如来的圆寂甚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涅槃

薄伽梵说此后复以偈曰

我之生命已成熟
我之寿命将尽
我将离尔等而去
独依靠我自己
诸比丘当精勤持净及善思惟
应有坚定决心及自观心
谁能勤恳住于法与戒
则超度生命之海
而证得苦尽

第三章竟

第四章

尔时世尊于清晨著衣持缽去毘舍离乞食行乞后饭食已毕从城中托缽归来时他以象视回身转顾毘舍离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此为如来最后顾视毘舍离阿难我等去班达镇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班达镇进行到已如来即住在镇上

尔时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因不了解四种法我与汝等长期奔陟于生死之途何者为四诸比丘是圣戒圣定圣慧及圣解脱诸比丘若能了解及证悟此四种法则世欲已尽尘缘已绝永久不受后有

薄伽梵作如是语已慈喜之导师复以偈曰

戒定慧与无上解脱
此为乔达摩所证最著之法
智者以所知之法宣示诸比丘
导师以天眼使苦尽而证湼槃

佛陀在班达镇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圆满法语此为戒此为定此为慧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尔时薄伽梵在班达镇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哈谛镇杧菓镇江捕镇及波戞城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上列诸处进行(每处均复述上列之二各节

到已佛陀即住在波戞城之阿难陀神舍彼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我将宣说四大教法且专心谛听

世尊诸比丘回答说

薄伽梵说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一大教法应当学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有僧伽及其长老与导师居住我从其僧团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二大教法应当学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住有众多博学多闻深具信仰深入于法精娴毘尼及通晓律尼的僧团长老我从诸长老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三大教法应当学

十一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住有一博学多闻深具传统信仰深入于法精娴毘尼及通晓律仪的比丘我从该长老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前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四大教法应当学

诸比丘此是四大教法应当学

十二

薄伽梵在波戞城阿难陀神舍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圆满法语此为戒此为定此为慧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十三

尔时薄伽梵在波戞城随宜住已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波婆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波婆进行到已佛住于铁匠穷达的杧菓林

十四

铁匠穷达闻佛已到达波婆且住于彼之杧菓林于是彼走向如来的住处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其宣示法要使之欢喜愉快

十五

穷达对佛所开示的法要甚为喜悦他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于明天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佛陀默然受请

十六

穷达知佛已许可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

十七

尔时铁匠穷达于其夜清旦在自己家里备办甜粥糕饼及栴檀树耳即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

十八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著衣持缽与大比丘僧众走向铁匠穷达家里到已坐于敷座后佛告穷达说穷达凡是你所备办的栴檀树耳尽奉献与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则分给比丘僧众

世尊穷达回答说于是他将所备办的栴檀树耳献佛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则分奉给比丘僧众

十九

尔时薄伽梵告穷达说穷达所有剩余的栴檀树耳应埋藏一小孔里穷达我不见地上任何人或魔与梵天或沙门婆罗门或神或人除如来外若服食该物能有适宜的消化

世尊穷达回答说他将剩余的栴檀树耳埋藏一小孔后走向佛前向佛作礼他就座其侧以后佛陀向穷达开示法要使之發心喜悦即从座起而去

二十

尔时薄伽梵于服食铁匠穷达所设斋供后怱患严重性血痢剧痛几濒于死但彼摄心自持忍受而无怨言

于是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拘尸那罗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

我闻彼服食铁匠穷达的斋供以后

彼忍受几濒于死的剧痛

因进用栴檀树耳

慈尊所以患此严重性疾病

薄伽梵于清泻后说

我等去拘尸那罗城

二十一

尔时薄伽梵离开大路而去坐于一树下告尊者阿难说阿难你将我衣叠为四折并敷设之我疲乏已甚宜稍休息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他遂将衣叠为四折

二十二

薄伽梵坐于敷座后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请取水与我我甚渴欲饮水

于彼作如是语后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有五百牛车渡河车轮扰水流水既浅又混浊不远即是卡枯塔河其水清凉净洁入水甚易令人欣悦佛陀既可饮水又能凉身

二十三

第二次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请取水与我我甚渴欲饮水

第二次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有五百牛车渡河车轮扰水流水既浅又混浊不远即是卡枯塔河其水清凉净洁入水甚易令人欣悦佛陀既可饮水又能凉身

二十四

第三次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请取水与我我甚渴欲饮水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彼即持缽诣该小河尔时该小河刚被车轮扰水流水既浅又混浊但恰好在尊者阿难抵达时河水立即变为澄清净洁

二十五

尔时尊者阿难自念诚然如来的大威神力是奇妙不可思议此小河刚被车轮扰水流水既浅又混浊当我到来时河水立即变为澄清净洁彼遂用缽取水回到佛陀的住处白佛言

世尊如来的大威神力是奇妙不可思议因该小河刚被车轮扰水流水既浅又混浊当我到达时河水立即变为澄清净洁世尊请饮水慈尊请饮水

薄伽梵遂饮水

二十六

尔时有一马拉少年系阿拉罗卡拉马的弟子名蒲枯沙者旅行于从拘尸那罗赴波婆的道上

马拉少年蒲枯沙见佛陀坐于树下即走到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彼诸出家者度时于如是和平心境此事实为不可思议

二十七

世尊往昔阿拉罗卡拉马是沿路步行后来在热气正盛之际他坐于路侧树下休息世尊尔时有五百牛车逼近阿拉罗卡拉马络绎驶过时有一人尾随诸车辆之后走向阿拉罗卡拉马住处到已他向阿拉罗卡拉马说

师尊你曾见五百牛车驶过

我不曾看见

师尊你曾闻其声音

我不曾闻其声音

师尊你是否入睡

我不曾入睡

师尊你是否有知觉

我有知觉

师尊你是清醒而有知觉对那逼近你络绎使过的五百牛车既不见又不曾闻其声音甚至灰尘飘坠在你的衣服上

正是如此

尔时其人如是思惟彼诸出家者度时于如是和平心境此事实为奇妙不可思议虽然说他是清醒而有知觉但对那逼近他络绎驶过的五百牛车既不见又不曾闻其声音甚至灰尘飘坠在他的衣服上于其表示对阿拉罗卡拉马有甚深信仰以后即告辞而去

二十八

蒲枯沙汝意云何此两事中谁为较难举行与应付是那清醒而有知觉对那逼近他络绎驶过的五百牛车既不见也不闻其声音的人抑是那清醒而有知觉既不闻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也不见电光的闪灼的人

二十九

若作一比较此五百牛车或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甚至百千万牛车能算什么当一人既清醒而有知觉既不闻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也不见电光的闪灼实是较困难而不易举行与应付

三十

蒲枯沙往昔我住于阿吐马打谷场当时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和电光的闪灼打谷场有农夫兄弟二人和四头牛被击毙蒲枯沙尔时有一人群从阿吐马赴该农夫兄弟和四头牛被击毙之处

三十一

蒲枯沙尔时我离开打谷场只在打谷场门首空地上往来经行及思惟时有一人从该人群中向我走来并行礼他侍立一面后我告其人说朋友为何群众集会

三十二

世尊适才有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和电光的闪灼有农夫兄弟二人和四头牛被击毙因此群众聚集但世尊您是在何处

我一向在此

世尊您曾见此事

我不曾看见

世尊您曾闻其声音

我不曾闻其声音

世尊您是否入睡

我不曾入睡

世尊您是否有知觉

我有知觉

世尊您是清醒而有知觉对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和电光的闪灼是既不见又不闻其声音

正是如此

三十三

蒲枯沙尔时其人如是思惟彼诸出家者度时于如是和平心境此事实为奇妙不可思议虽然说他是清醒而有知觉但对那骤雨的飘洒雷霆的震吼和电光的闪灼他是既不见又不曾闻其声音于其表示对我有甚深信仰以后他即向我顶礼告辞而去

三十四

于彼作如是语后马拉少年蒲枯沙白佛言世尊现今我对阿拉罗卡拉马的信仰如迅风扬尘如河中急湍的冲洗世尊之言最为佳善此正如倾者扶之晦者显之迷途者示以道路住黑暗者示以明灯因而有眼者能视外物佛陀用种种方便对我宣说真理亦复如是世尊我今以佛法僧为依归请薄伽梵接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起至于命终

三十五

于是蒲枯沙语其从人说朋友请携取两件制就的金缕衣来

先生其人回答说彼即携来两件制就的金缕衣

蒲枯沙将该两件金缕衣奉献与佛说世尊伏维垂愍请接受此两件制就的金缕衣

既如此你给我穿上一件另一件则给阿难穿上

世尊蒲枯沙回答说他即给佛陀披上一件另一件则给阿难披上

三十六

薄伽梵遂向马拉少年蒲枯沙宣示法要使之發心喜悦当其所示法要表示發心喜悦后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绕而去

三十七

尔时尊者阿难于马拉少年蒲枯沙去后不久即将该两件制就的金缕衣披上佛身当佛披上后该衣即失去光彩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的肤色是如此明皙此诚奇妙不可思议当两件制就的金缕衣披上佛身后该衣即失去光彩

阿难诚然如来的肤色有两次是异常明皙何为两次一次为如来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夜另一次则为如来证无余湼槃界之夜阿难此两次如来的肤色是异常明皙

三十八

阿难今夜三更时分在拘尸那罗之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树林娑罗双树间如来将取湼槃阿难我等去卡古塔河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

两件制就之金缕衣

为蒲枯沙所携来

慈尊披上后

放光如金色

三十九

尔时薄伽梵与大比丘僧众走向卡古塔河到已他入河洗浴和饮水既达彼岸他走向杧菓林并语尊者穷达卡说穷达卡请将衣叠为四折我甚倦欲躺下

世尊尊者穷达卡回答说彼遂将衣叠为四折

四十

尔时薄伽梵偃卧右侧将双足叠并彼静寂入定存念将再起来尊者穷达卡即坐于佛前

四十一

佛陀既到卡古塔河

其水清鲜澄静地流着

彼投身入河流疲倦已甚

如来是世间无比

洗浴及饮水后

导师达于彼岸

比丘众追随其后

时薄伽梵宣传大法

圣尊遂抵达杧菓林

彼语穷达卡比丘说

将衣叠为四折我欲卧

穷达卡为圣尊所敦促

遂迅速叠衣四折于地上

慈尊偃卧甚为疲乏

穷达卡亦坐于其前

四十二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若有人向铁匠穷达引起悔憾说穷达此是对你不吉及遭受损失当如来用过彼之最后一餐饭遂入湼槃阿难此种悔憾于铁匠穷达应如此纠正说穷达此对你甚善及有利益当如来用过彼之最后一餐饭遂入湼槃穷达我从佛亲口闻受此两次的斋供有同样果报同样利益比其他大果报大利益为更大云何为两次一次是当如来进餐后成无上正等正觉另一次是当彼进餐后入无余湼槃界而取湼槃这两次斋供有同样果报同样利益比其他大果报大利益为更大铁匠穷达已种下了得长寿得端正相貌得幸福得美誉得生天得为君胄的善业

阿难若有此种悔憾于铁匠穷达应如此纠正之

四十三

尔时薄伽梵念及此事以偈颂曰

布施者其福德增长
自制者忿怒不能起
行善者捐弃一切恶
灭尽贪嗔痴彼得证湼槃

第五章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我等去醯连尼耶瓦提河之彼岸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树林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醯连尼耶瓦提河之彼岸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树林进行到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请为我敷设床具于娑罗双树间其头北向我倦甚欲偃卧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于娑罗双树间敷陈床具其头北向时世尊心境安稳偃卧右侧将其双足叠并作狮子睡

尔时娑罗双树忽于非时鲜花开發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曼陀罗华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旃陀罗香屑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音乐亦从天演奏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歌唱亦从天發出以供养如来

于是世尊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娑罗双树忽于非时鲜花开發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曼陀罗华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旃陀罗香屑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音乐亦从天演奏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歌唱亦从天發出以供养如来

阿难并非如此是对如来有适宜的恭敬供养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继续担负大小责任持身端正依止戒律如是其人是对如来有适宜的恭敬供养和最有价值的敬礼是以阿难汝应继续负担大小责任持身端正依止戒律阿难应如此教化

尔时尊者乌帕宛那立于佛前以扇扇佛世尊对他不悦并告之曰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

尊者阿难自念此尊者乌帕宛那亲身奉侍如来已为时很久现在于临终之际世尊对之不悦并告之曰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究竟是何因缘世尊对他不悦而發出此语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尊者乌帕宛那亲身奉侍如来为时已久现在于临终之际对他不悦并向他说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究竟是何因缘世尊对他不悦而發出此语

阿难十方世界无数天神云集来瞻仰如来环绕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双树林十二由旬的附近无一容发尖之缝隙没有被具大威神的天神所占据阿难此诸天神埋怨说我等自远道来瞻视如来正等正觉阿罗汉如来之出世是甚为希有在今晚更末如来将取湼槃而这位有名的比丘立于其前遮蔽之我等不得于临终之际瞻仰如来阿难诸天神如此埋怨说

但世尊认彼等为何等样的天神

阿难在天上的神祗还有尘世意念彼等或披发而哭或挺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哭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阿难在地上的神祗还有尘世意念彼等或披发而哭或挺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哭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但诸离欲的神祗泰然自摄忍受之并忆念及缘会诸法实是无常若不如此实不可能

世尊往昔诸比丘于各地坐夏后皆来觐见如来我等接待诸长老使晤见及侍候如来但于如来去世后我等不能接待诸长老使晤见及侍候如来

阿难有四处具信仰之族姓子应朝礼致敬何者为四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降生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

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证无上正等正觉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

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转法轮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

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入无余湼槃界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

阿难此为四处具信仰之族姓子应朝礼致敬阿难信仰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将赴上列各处并说此是如来降生处或此是如来证无上正等正觉处或此是如来转法轮处或此是如来入无余湼槃界处

阿难当彼等朝礼诸圣地其有信心而死去时彼等于身坏命终将上生快乐的天界

世尊我们对妇女将何以自处

阿难不要看她们

若见了她们我们将何以自处

阿难不要交谈

世尊若她们向我们攀谈又将如何

阿难当自警惕

世尊我们对于如来的遗体将如何处理

阿难你们向如来的遗体致敬不必顾虑我请求你们当自勉当专重于自善当自精勤不懈及专注于自善在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中有智者他们对如来有坚固信仰他们将对如来的遗体致敬

十一

世尊对于如来的遗体当如何处理

阿难如人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亦应如此

世尊如何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

他们以新布包裹转轮圣王的遗体继以新净棉再以新细布如是一层布一层棉至各有五百层为止然后将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内复以另一金棺盖之用诸种香𧂐作火葬场以焚烧转轮圣王的遗体于十字街头为之建塔此为人们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之法

阿难人们如此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亦应如此也应在十字街头为如来建塔若有人对之奉献花香图绘或礼拜其人将获永久福利及快乐

十二

阿难有四种人应值得为之造塔何者为四

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辟支佛应值得造塔如来的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

阿难云何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正等正觉如来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难云何辟支佛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辟支佛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辟支佛应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难云何如来之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如来声闻弟子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的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如来的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的理由阿难云何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公平正值转轮王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难此为四种人应值得为之造塔

十三

尔时尊者阿难走入精舍立于门楣哭泣自念现在我还是一个声闻未获道果而慈愍的导师即将入湼槃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阿难在何处

世尊尊者阿难走入精舍立于门楣哭泣自念现在我还是一个声闻未获道果而慈愍的导师即将入湼槃

于是薄伽梵语某一比丘说比丘你称我名告阿难说阿难师兄导师唤你

世尊该比丘回答说逐走向尊者阿难所在处到已他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师兄导师唤你

师弟尊者阿难回答说遂走向佛陀所在处到已向佛作礼退坐一面

十四

当尊者阿难就座后薄伽梵向他说止止阿难不要自苦也不要哭是否我于往昔曾告诉你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別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的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阿难很久以来以你的慈而善的爱行爱语爱念亲近于我永不更变及莫可计算甚堪嘉奖阿难当自精勤不久你也将获得漏竟

十五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于过去世正等正觉阿罗汉诸佛有忠诚的侍者为诸如来服务正如阿难之对于我而未来世若有人作正等正觉阿罗汉诸佛亦有忠诚的侍者为诸如来服务也正如阿难之对于我

诸比丘阿难为一智者他知何时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外道及其信徒等去觐见如来是最为适宜

十六

诸比丘阿难有四种希有特质何者为四诸比丘若有一比丘众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诸比丘殊觉不安

诸比丘若有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也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诸比丘尼等殊觉不安

诸比丘转轮圣王有四种希有特质何者为四

诸比丘刹帝利婆罗门居士沙门等众往谒转轮圣王觐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转轮圣王默然不语则他们殊觉不安

诸比丘正如此阿难有此四种希有特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众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彼等殊觉不安

诸比丘此为阿难的四种希有特质

十七

当其作如是语已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请不要在此鄙陋小城荒毁之地证取湼槃因为更有大城如瞻波王舍舍卫萨克陀柯善必波罗奈等请薄伽梵于其中之一证取湼槃彼处多诸富有的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信佛弟子他们对如来的遗体将致敬仰

十八

止止阿难不应作如是语此是一鄙陋小城荒毁之地阿难往昔有一王名大善见他是一正直之人以正直御世拥有七宝征服全球为四天下之主并为人民保护者此大善见王之首都名拘舍婆提即在此拘尸那罗城其城东西长十二由旬南北宽七由旬

阿难此拘舍婆提首都甚为广阔繁荣人民汇集充满各种食品正如诸天之首都阿拉卡曼达广阔繁荣民众及诸天神荟集各种食品充满阿难拘舍婆提首都亦复如是

阿难此拘舍婆提首都日夜發出十种声音象声马声车声鼓声手鼓声琵琶声歌声缽铙缽声锣声及吃嬉笑

十九

阿难你去拘尸那罗通知该地的马拉说瓦舍塔们今晚更末如来将取湼槃你们请自便不要后来自责说如来在我们的乡村圆寂而我们失去最后觐见的机会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他遂著衣持缽有另一比丘作伴走向拘尸那罗

二十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正集于会厅商议公事尊者阿难走向该会厅到已他告诉马拉说瓦舍塔们今晚更末如来将取湼槃你们请自便不要后来自责说如来在我们的乡村圆寂而我们失去最后觐见的机会

二十一

闻尊者阿难如是语已马拉们与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惨凄中心忧伤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他们或披头散发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哭

尔时马拉们与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惨凄中心忧伤走向乌帕瓦塔那马拉的娑罗树林尊者阿难的所在处

二十二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思惟若我许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一一向佛作礼恐全部礼佛未毕即将天明今且令彼等分队站立每家为一队向世尊引见说世尊今有某某马拉与其妻子侍从亲友等顶礼佛足

尊者阿难遂向拘尸那罗的马拉们每家组成一队向薄伽梵敬礼说世尊今有某某马拉与妻子侍从亲友等顶礼佛足

采用如此方法尊者阿难于一更时分已令拘尸那罗的全部马拉进前礼佛

二十三

尔时有一游行者苏跋陀抵达拘尸那罗彼听说今晚三更时分沙门乔达摩将入无余湼槃

于是游行者苏跋陀如是思惟我曾从诸长老师父与子弟游行者处闻来正等正觉阿罗汉如来之出世是甚为希罕但在今夜三更时分沙门乔达摩即将入湼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对沙门乔达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释我之疑惑

二十四

于是游行者苏跋陀走向乌帕瓦塔那马拉的娑罗树林尊者阿难的所在处到已他向尊者阿难说尊者阿难我曾从耆宿长老师父与弟子游行者处闻来正等正觉阿罗汉如来之出世是甚为希罕但在今夜三更时分沙门乔达摩即将入湼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对乔达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释我之疑惑尊者阿难或者我也被许可去见沙门乔达摩

止止朋友苏跋陀请不用劳扰如来他很倦乏

第二第三次游行者苏跋陀向尊者阿难说(其详见上

二十五

当薄伽梵听到尊者阿难与游行者苏跋陀的谈话彼告尊者阿难说止止阿难不用阻拦苏跋陀且听他瞻仰如来随彼所问是因求知而问非为劳扰而随我所答彼将迅速了解

于是尊者阿难向游行者苏跋陀说请进朋友苏跋陀如来已给了许可

二十六

游行者苏跋陀遂走向佛前致敬与之互相问讯后即就座其侧白佛言乔达摩彼诸宗教领袖门徒之首领教派之创建者远近知名群众钦仰其为贤者如富兰迦叶末伽梨憍舍梨阿浮多翅舍钦婆罗波浮迦旃延若毘耶梨弗尼犍子等依照其自称是否他们已彻底了解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

止止苏跋陀且放下依照其自称是否他们已彻底了解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我将向你说法且专心谛听世尊游行者苏跋陀回答说

二十七

于是薄伽梵说苏跋陀若于任何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若于任何法戒中有八圣道者则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今我法戒中有八圣道苏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外道诸师之法皆空幻无沙门果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

苏跋陀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自出离已来

已逾五一年

道法广阔界

常游巡仰企

于其领域外

实无沙门果

不但无第一沙门果且无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外道诸师之法皆空幻无沙门果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

二十八

当其如是语已游行者苏跋陀白佛言世尊你之法语优妙绝伦正如倾者扶之晦者显之迷途者示以正道住黑暗者示以明灯因而有眼者能视外物薄伽梵以众多譬喻为我开示真理亦复如是因此世尊我皈依佛法僧甚愿能许我在佛前出家及受具足戒

二十九

苏跋陀若人先为外道门徒欲来此法戒中出家或受具足戒他应有四月试习四月期满诸比丘喜悦听其出家或受具足戒但我宣布此事是因人而异

世尊若人先为外道门徒欲来此戒法中出家或受具足戒此人应试习四月四月期满诸比丘喜悦听其出家或受具足戒现我愿试习四月四月之后诸比丘喜悦听我出家或受具足戒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听许苏跋陀出家

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

三十

尔时游行者苏跋陀向尊者阿难说阿难你亲从导师沾润而为此僧团之弟子你获大饶益你得大福利

是时游行者苏跋陀于薄伽梵之僧团出家并受具足戒尊者苏跋陀于受具足戒之后即坚定精勤离群独居不久即证得最高梵行境界为此之故族姓子舍弃各种家庭利益与舒适而出家诚然于现世以自力证取最高目标他自知生死已断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今生后不再有来生

尊者苏跋陀成了阿罗汉之一

他为薄伽梵所化的最后弟子

第五章竟

第六章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汝等中若有人作如是思惟导师的教言已毕我们无复有导师实非如此不应作如是观阿难我为汝等所建立的法与戒于我去世后应为汝等的导师

阿难朋友一词为现时诸比丘互相沿用的称呼于我去世后不应再用阿难年长的比丘应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称朋友但年幼者应称年长者为大德或尊者

阿难于我去世后若僧团同意可以舍微小戒

阿难于我去世后应向疆那比丘施行梵罚

世尊何名梵罚

阿难听任疆那比丘随意说话诸比丘不应与之交谈不劝告他亦不教训他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若比丘心中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当咨询不应后来自责说当面对导师时我等未能亲向如来咨询

他如是语已诸比丘皆默然

第二及第三次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若比丘心中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当咨询不应后来自责说当面对导师时我等未能亲向如来咨询

至于第三次诸比丘仍皆默然

于是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若你们是为了尊师故不發问可令其友人互相转达

他如是语已诸比丘仍皆默然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诚奇妙不可思议我深信此大众中没有一比丘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

阿难你之所说是出自净信但如来也确知此事在此大众中没有一比丘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阿难于此五百比丘中连最落后者亦取得预流果将不堕恶趣亦决定证取正觉

尔时薄伽梵语诸比丘说诸比丘现在我劝告汝等诸因缘法含固有毁坏大家应自精勤证取道果

此为如来的最后遗教

于是薄伽梵即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定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阿[少/(兔-)]楼䭾说大德阿[少/(兔-)]楼䭾薄伽梵已入圆寂

朋友阿难如来尚未圆寂他是入于灭想定

于是薄伽梵从灭想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起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如来立即入于湼槃

当佛陀逝世时有大地震甚可惊怖并有天雷响震

于佛陀灭度时梵天沙航拔谛以偈颂曰

世间诸有情
皆当舍诸蕴
导师亦若此
世间无比伦
昔贤承继者
智慧知见深
而今竟湼槃

于佛陀湼槃时帝释因陀罗以偈颂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而复灭
寂灭为乐

于佛陀湼槃时尊者阿[少/(兔-)]楼陀以偈颂曰

已舍诸贪欲
得证净湼槃
大贤捐寿时
心安隐坚定
心定不可摇
战胜死痛苦
正如明灯灭
心解脱亦然

于佛陀圆寂时尊者阿难以偈颂曰

有大恐怖
毛发为竖
诸事圆成
佛取灭度

于佛陀湼槃时彼诸未离欲比丘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悲泣说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但彼诸离欲比丘念及诸因缘法皆无常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遂摄抑其心以忍受悲戚

十一

尔时尊者阿[少/(兔-)]楼陀语诸比丘说止止诸友不用哭泣悲恸是否往昔薄伽梵曾告诉我们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別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诸比丘天神将责怪我等

但大德阿[少/(兔-)]楼陀此诸天神属何种类

朋友阿难天上诸神还有世念他们或披发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悲泣说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朋友阿难地上诸神还有世念他们或披发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悲泣说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但彼诸离欲天神念及诸因缘法皆无常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遂自摄心忍受之

十二

尔时尊者阿[少/(兔-)]楼陀与尊者阿难议论佛法以度残夜其后尊者阿[少/(兔-)]楼陀语尊者阿难说朋友阿难你去拘尸那罗通知该地的马拉说瓦舍塔们薄伽梵已入湼槃请行所应行

大德尊者阿难回答说即于清晨著衣持缽有另一比丘作伴走向拘尸那罗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正为该事集于议事厅尊者阿难走向该处语诸马拉说瓦舍塔们薄伽梵已入湼槃请行所应行

闻尊者阿难语已马拉们与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惨凄中心忧伤他们或披发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悲泣说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

十三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命其侍从说聚集拘尸那罗所有的香花环及音乐

于是拘尸那罗的马拉们携带香花环各种音乐及五百套衣著走向乌帕瓦塔那娑罗树林的佛陀遗体所在处他们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并以其衣著作成天幕及编扎花环悬挂其上如此他们遂度过第一天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如是思惟今日已太晚且于明天举行焚葬佛之遗体于是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并以其衣著作成天幕及编扎花环悬挂其上如此他们遂度过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及第六天

十四

于第七日拘尸那罗的马拉们如是思惟让吾人举持如来遗体南向外出至城外之南边地点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已遂于城南举行火葬典礼

尔时有八名领袖洗头著新衣并如是思惟我们将举持如来的遗体但他们不能举起

于是拘尸那罗的马拉们语尊者阿[少/(兔-)]楼陀说此八名马拉领袖洗头著新衣并如是思惟我们将举持如来的遗体但他们不能举起是何因缘

瓦舍塔们因为你们有一意向但诸天神又有另一意向

十五

大德云何为天神的意向

瓦舍塔们你们的意向是让吾人擎持如来遗体靠南方外出至城外之南边地点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已遂于城南举行火葬典礼但天神的意向是如此让我们擎持如来的遗体靠北方至城北进北门经城之中区达其中央从东门出我们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其后移至位于城东马拉们之系宝冠寺遂举行火葬典礼

大德诸天神的意向既如此且听从之

十六

尔时天上曼陀罗花散布拘尸那罗全境连废物堆垃圾箱也在内其深过膝于是天神及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以天上和人间的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向如来的遗体致敬他们擎持佛之遗体靠北方至城北进北门经过城之中区达其中央从东门出遂移至位于城东马拉们之系宝冠寺停放之

十七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们语尊者阿难说尊者阿难我们对如来的遗体当如何处理

瓦舍塔们如人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也应如此

大德阿难如何是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

瓦舍塔们他们以新布包裹转轮圣王的遗体继以新净棉再以新细布缠之如是一层布一层棉至各有五百层为止然后将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内复以另一金棺盖之而诸种香𧂐作火葬场以焚烧转轮圣王的遗体于十字街头为之建塔此为人们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之法

瓦舍塔们人们如此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也应如此也应在十字街头为如来建塔若有人对之奉献花香图绘或礼拜肃敬其人将获永久福利及快乐

十八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们命其侍从说聚集马拉们所有的新净棉

于是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以新布包裹如来的遗体继以新净棉再以新细布缠之如是一层布一层棉至各有五百层为止然后将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内复以另一金棺盖之用诸种香𧂐作火葬场遂将如来的遗体置于其上

十九

尔时尊者大迦叶与大比丘僧众五百人从波婆向拘尸那罗正在途中旅行其后尊者大迦叶离开公路就座一树脚下

尔时有一露体外道手持在拘尸那罗所拾得之曼陀罗花正向赴波婆之公路走来

尊者大迦叶遥见该外道向彼走来既相见已语该外道说朋友你应知我们的导师

诚然朋友我知之沙门乔达摩湼槃以来已经七日以是因缘我获得此曼陀罗花

闻是语已彼诸未离欲比丘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湼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遂立即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悲泣

但彼诸离欲比丘念及诸因缘法皆无常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遂摄抑其心以忍受悲戚

二十

尔时有一年老出家比丘名苏跋陀在大众中坐彼语诸比丘说止止诸师不应哭也不应悲恸我们从该大沙门获得解脱他常以当应行是不应行是来烦扰我等今后我们为所欲为其不欲者则不为之

但尊者大迦叶语诸比丘说止止诸比丘不应哭也不应悲恸是否往昔如来曾向我们说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別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的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

二十一

尔时有四名马拉领袖洗头著新衣如是思惟我们去燃佛之火葬场但香𧂐不著火

于是拘尸那罗的马拉们语尊者阿[少/(兔-)]楼陀说有四名马拉领袖洗头著新衣如是思惟我们去燃佛之火葬场但香𧂐不著火是何因缘

瓦舍塔们天神別有意向

但大德云何为天神別有意向

瓦舍塔们天神的意向是如此尊者大迦叶与大比丘僧众五百人从波婆向拘尸那罗正在途中旅行香𧂐将不会著火不直到尊者大迦叶能顶礼佛足

大德天神的意向既如此且听从之

二十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走向拘尸那罗马拉们的系宝冠寺佛𧂐的所在处到已褊袒右肩合掌恭敬绕佛𧂐三匝其后将佛足揭开他向佛足顶礼

同时五百比丘亦褊袒右肩合掌恭敬绕佛𧂐三匝向佛足顶礼

当尊者大迦叶与五百比丘顶礼既毕佛𧂐遂自动著火

二十三

如来的遗体于火化后其皮肤肉筋及骨节液汁既不见炱亦不见灰唯骨存在正如酥油焚尽后既不见炱亦不见灰因此薄伽梵的遗体于火化后其皮肤肉筋及骨节液汁既不见炱亦不见灰唯骨存在亦复如是而五百张细布其最初与最后尽皆燃化

薄伽梵的遗体既火化已天降甘霖熄佛𧂐火地出涌泉熄佛𧂐火而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以诸香水熄佛𧂐火

尔时拘尸那罗的马拉们于其议事厅内以弓作壁垒来环绕佛骨七日中均以歌舞音乐花环名香等致其恭敬恭养

二十四

尔时摩竭陀阿阇世王韦提希之子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该王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亦是刹帝利我应获得舍利一份我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毘舍离的隶车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们亦是刹帝利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迦毘罗卫的释种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我族中之荣誉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阿拉喀巴的补里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们亦是刹帝利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罗摩村的柯里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们亦是刹帝利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韦塔低巴的婆罗门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是婆罗门我应获得舍利一份我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波婆的马拉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们亦是刹帝利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二十五

闻如是语已拘尸那罗的马拉向集会诸人说薄伽梵是在我们的村地入湼槃我们将不以佛之舍利让给他人

说是语时有婆罗门名东那向聚会大众说

诸君请听我一言

容忍为我佛之教训

因分众中尊之舍利

而起战斗残害殊为不应

我等应融洽和好

将其分为八份

让佛塔远遍诸国

人类将依赖此世界之光

既如此婆罗门你且平均分舍利为八份

诚然诸君东那婆罗门回答在会的大众

平均分舍利为八份已他语众人说愿诸君能以此瓮与我我将为此瓮起塔并兴供养

彼等将该瓮给与东那婆罗门

二十六

毘拍里瓦那的莫里闻悉薄伽梵已于拘尸那罗入湼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尸那罗的马拉们说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们亦是刹帝利我们应获得舍利一份我们将为之起塔并兴供养

已再无舍利佛之舍利已全被分尽

当其闻如此回答他们遂取其灰烬而归

二十七

尔时摩竭陀阿阇世王韦提希之子于王舍城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毘舍离的隶车于毘舍离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迦毘罗卫的释种于迦毘罗卫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阿拉喀巴的补里于阿拉喀巴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罗摩村的柯里于罗摩村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韦塔低巴的婆罗门于韦塔低巴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波婆的马拉于波婆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拘尸那罗的马拉于拘尸那罗为舍利起塔并兴供养

毘拍里瓦的莫里亦于毘拍里瓦那为灰烬起塔并兴供养

如是舍利塔有八第九为瓮塔第十为灰烬塔往事如斯云

人中尊远视眼之舍利有八份
七份于阎浮提被人礼敬
一份在罗摩村被龙王瞻仰
一牙在天国受敬礼
另一则在犍陀罗城
羯𩜁伽有其一
另一则被龙王顶礼
借其光荣使大地增辉
及供献源源而来
以如斯供品
大师之舍利受诸被敬者之最高礼敬
诸如天国王
以及人群中之最高尚者
佛是万刼难遭遇
汝今合掌顶礼

(据佛音尊者的注释此偈系后来在锡兰为人添入非最初结集时所有

南传大般湼槃经竟


校注

巴利原文为 Sūkara-maddava 似为菌类植物 巴利文 AYASĀYA 原意为铁或铜佛音谓此地应作金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南传大般湼槃经
关闭
南传大般湼槃经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