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逸经书标目

凡北藏未收者无论其言义得失悉采录其名目如左以竢明哲拣辨而出入之

圆觉经大疏

江西省城北龙光寺应方禅师有旧本其徒号竺章

圆觉经大钞

常州府有旧本

圆觉经略疏小钞

秀水东禅寺有板

法华经合论

宋寂音尊者造张商英附论秀水精严寺云汀禅人苏州管东溟居士俱有旧本今楞严寺就精严本刊行

法华要解

温陵环师解今南北讲席尚之世多流行本

楞严论

宋寂音尊者造后有正受师厘入经并有删补改名合论常熟钱顺化文学有旧本今秀水楞严寺如其本刊行此论尚当求寂音原本未经删厘者

楞严广注

净行所述今秀水楞严寺有旧本

楞严要解

温陵环师撰今南北有板流行

楞严会解

元天如则师所述今南北讲席宗之世多流行本

楞严管见

我明泰法师撰此书于经意虽不无得失然亦有發前人未發者

维摩诘经注

肇法师撰南藏已收入世亦多流行本五台山龙翻石有古本善

楞伽经注

永乐间泐公奉敕注已收入藏

楞伽会译

嘉靖间宜兴荆山珂法师将三译楞伽逐段会同厘入刊行既有三译在藏则此不必重收况此经三译文义各自成家亦不必会也

华严合论

唐太宗时李长者造大论一百二十卷后某厘入经改名合论北京本真座主嘉兴东塔寺思修禅人南京聚宝门内西小胡同机房伍宅俱有宋元板善本伍宅本乃北京报国寺僧所遗者今秀水东禅寺刊板流行

华严合论约语四本

杭州刊行既有合论全文则此似不必收矣

华严法界观通玄记三卷

本嵩法师述北京有板

华严还源观类解

净源法师述北京有板

华严纶贯一卷

复庵和尚撰北京有板

原人论解

圆觉法师述

华严疏钞会本

嘉靖间有妙明法师悯念讲席学人愚昧乃以清凉疏钞厘经入疏厘疏入钞经疏钞科科段段厘开会入成书如儒家经书集注相似今南北讲席咸宗之甚至将经疏钞一并讲解无分源派根叶殊失清凉老师作述之意盖疏以疏经经明而疏为賸语钞以钞疏疏明而钞为賸语是要之钞以明疏疏以释经经以载道得意则经且为长语也况疏钞乎今不分经疏钞一并讲解是大可笑即儒生家师资训诂亦只会明注疏以解经书本文未有并注疏而讲解之者也或谓钞不可入疏而疏不可不入经不知疏既可以入经钞何独不可以入疏乎入疏者入钞之渐也入疏之见犹夫入钞之见也其愚一其过同第大小浅深差等耳或又谓华严疏钞既不应厘入然圆觉略疏法华楞严要解会解诸书作者已自厘入亦将析而出之乎予曰子又何愚之甚也彼既作者原自会入则其文义自是如彼其连属何容析出此既作者原自分析则其文义自是如此其分殊何容会入大都一切经书注疏或分或合但仍作者之旧则无复议矣况今所会起止配合率多牵强或不应起而起者有之或不应截断而截断者有之或配合不相当者有之是又莫赎之罪也或又谓若不会入则学者恶能配合其文而求其义予曰文且不能配合又安望能明其义乎而要之一切注疏又不为此等愚昧设也嗟夫少智多愚一唱百和法华玄义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钞等南北各有会本刊行矣而华严疏钞会本近且重收入藏使继此而会注疏者愈出入藏者愈重则繁沓杂乱可胜言哉今凡注疏藏中既收入原本则会本断不可重收已入者宜出之

华严会玄

云南某师因悬谈中意义事实艰深渺邈者人多不晓乃搜考诸内外典籍为之音释別录其本后讲席无智者遂亦厘入玄谈名之曰会玄讲者亦并其文而讲之此其视会疏钞讲疏钞者其愚又当何如哉近亦入藏甚为杂乱宜出之宜仍其旧本另刻玄谈音释数卷或流行或入藏皆可也

华严要解

温陵环公所述幻余兄在燕京得此本示余

法华玄义文句摘要

嘉兴东塔寺了空有本乃天台宗学人所摘者也藏中既有玄义文句全文此不必重收

法华大意

嘉兴天𡩋寺法舟和尚俗徒太虚居士所撰悉以儒家语诠释其知见邪恶不可当而法舟乃印可其刊行当应同入拔舌泥犁葢法舟亦卖弄光影者也有賸语一帙行于世有眼者自能辨之嗟乎是父是子法舟太虚以之

起信论笔削记

江南有板流行

金刚经疏论纂要刊定记

圭峰纂要长水刊记今华亭泖塔有板流行

金刚经十七家注

其间邪见甚多非禅宗非教眼不足取也

金刚科仪录说记

禅不禅教不教不足取也近续入大藏宜出之

心经略疏慧灯集

南北有流行板

心经管视

武林妙峰座主述板在昭庆寺

心经无垢子注

此解甚邪见恶业不足取也即大颠注亦邪浅

弥陀经句解

深禅师述今平洲新刻流行

大弥陀经注

四川某师述北京某庵新刻流行但未经览阅未辨其邪正得失

龙舒净土文净土指归

大祐师述秀水楞严寺有板

万善同归

永明寿师撰秀水楞严寺有板五台北台沟中庵师亦新刊行

净土或问

秀水东禅寺有板乃天如则师所撰也

梦谭记

武林妙峰座主所撰板在昭庆寺

永嘉集注

某师所述甚肤浅差譌不足取也

肇论集解

净源师集(家藏宋椠本作肇论中吴集解东海旧藏也)

肇论游刃钞

未经阅览

肇论注疏

慈云忏主注居姑苏尧峰名遵式

地藏经孝衡疏钞

圭峰疏遇荣钞

释迦成道记注

唐王勃撰记释道诚注今北京龙华寺刊行

出三藏记略

(藏收)

翻译名义集

南藏收北藏未收(台宗)

折疑论

释妙明子撰

平心论镡津集

明教嵩和尚撰藏中止收辅教编三卷此应尽收入

冥枢会要

未经览阅(宗镜节录近有多书)

缁门警训禅林宝训续原教论

我明沈士荣太史撰

大藏一览佛祖统纪

天台宗磐公作南藏已收入

有门颂解

妙峰觉法师述(台宗)

五灯会元

五灯今藏中止收景德传灯余尽未收而世亦鲜流行本则此会元不得不收矣今秀水东禅寺有板流行

续传灯录

南藏已收

心灯录

𠀉玄素撰序此书世尠流行宜购求之

禅宗正脉

嘉兴真如寺蔤庵卺师采摘五灯会元中文成书十卷既有五灯会元则此书可无收矣况此师所摘多己意也

人天眼目

宋智眼禅师采录五宗纲要语句而成帙者也可收可不收

三圣诗

寒山拾得丰干

古尊宿语录四十八卷

南藏已收入太仓王凤州居士有宋本善

四家语录

马祖百丈黄蘖临济又黄蘖心要

僧宝传

宋寂音尊者撰松江马杜陵常熟瞿元立有宋元本

智证传

宋寂音尊者作

林间录

宋寂音尊者作已上三书秀水楞严寺俱刊行

诸方宿衲传

宋觉范师撰

石门文字禅

宋觉范撰已上二书宜购求之(汲古刻本甚精)

冷斋夜话

宋觉范撰秀水冯开之太史有钞本此书多语世谛言事似不必收矣

高峰禅要

五台山龙翻石有旧本善秀水精严寺有板

天如賸语

秀水东禅寺有板有语录五本賸语或问宗乘诗文俱在内

雪岩钦语录

东禅寺有板

无见睹语录

天台华顶山有板

径山寂照

四会语录元叟端公至正元年集

杂毒海

大珠禅师语录大慧禅师亦有杂毒海乃与竹庵同颂古者也又浙江衢州祥符寺有六十卷乃宋僧编集古宿语名禅宗杂毒海

正法眼藏三卷

大慧杲和尚所录今常熟刊行

宗门武库

大慧杲师所撰秀水精严寺有板

大慧年谱

秀水冯开之太史有旧本已上三书宜入附大慧语录后

楚石语录三十卷

海盐许星石居士有钞本今秀水楞严寺亦有刻本禅师名梵琦为大慧第五代孙观其言句真的骨血也

愚庵语录

讳智及端元叟之子与琦楚石同门真师子儿也

全室语录

禅师名泐字季潭观其言句真作家人

㷀绝集

此老乃秋千椿头弄光景汉非西来正脉不宜收入

慈度集

此僧乃㷀绝上足其邪恶过师十倍古德云智过于师慈度以之

法舟賸语

师名道济号法舟住秀水县天宁寺賸语刊行本郡精严寺其佛法知见殆㷀绝之流欤

笑岩集

此老悟处不如㷀绝深切而知见稍正然亦有气息无血脉照到而用常不及其殆有识治乱之智而无敷治戡乱之才者乎大都应机接物权衡多执持不定翻令藻鉴亦模糊不清而面前多学人立地狐鬼辈且得以潜窃而依凭之此其过安在哉一则以自己悟处不曾痛快彻底掀翻犹存窠臼二则以时无德山临济云门石霜毒手辢心大为叱咤一转𢭏巢穴而尽死其偷心三则以既非天挺豪杰又未尝从尊贵胞胎中诞生其纪纲政令不能出自朕躬而大宝真符且无的绍故坐此耳嗟夫我明二百年来楚石季潭而后拈花一脉几乎熄矣幸师稍能识好恶辨邪正尚廼尔尔彼浅解学语颟顸儱侗辈又恶足较哉谚云字更三写乌焉成马奈何吾师落笔便尔誵譌而何责于二三呜呼痛哉

冰壶集

师名□□号兰风当时以静坐得少光景无师承喝破遂认为悟道生大欢喜为魔所乘由是竖指擎拳胡言汉语冯陵南北以铁嘴自称恬不知耻蚤年著此书后住苏州天池山年老力强著作尤盛万历辛巳余坐夏武林尽得览阅今忘其名矣有于罗道五部六册悉为评颂而羽翼其流通者其知见混滥视法舟慈度法光辈仅倍蓰什伯而贪婪[婬-壬+(工/山)]则千万亿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尽也真近代魔种哉

五部六册

正德间山东即墨县有运粮军人姓罗名静者蚤年持斋一日遇邪师授以法门口诀静坐十三年忽见东南一光遂以为得道妄引诸经语作证说卷五部曰苦功悟道曰叹世无为曰破邪显正钥匙曰泰山巍巍不动其一则余忘之矣破邪卷有上下二册故曰六册时有僧大宁者亲承而师事之而兰风又私淑而羽翼之俾其教至今猖炽宇内无从扑灭曰无为曰大乘曰无念等皆其教之名也或三更静夜咒诅盟誓以密传口诀或紧闭六门握拳拄舌默念默提救拔当人以出苦海或谓夫人眼视耳听手持足行的现成是佛大佛小佛男佛女佛所作所为无非佛事何分净染何事取舍何假修持但临命终时一丝不挂即归家乡耳如此则皆其教之法也蚁屯鸨聚唱偈和佛[婬-壬+(工/山)]混杂贪昧卑污莫可名状而愚夫愚妇率多乐于从事而恣其贪[婬-壬+(工/山)]虽禁之使不归向有不可得此其教虽非白莲而为害殆有甚于白莲者乎大宁复著有孝义二册归空记法舟偈其徒寓江西南城县北羊血渡者复著有心经了义金刚了义等卷若干册皆山歌野曲之文也

罗湖野录

释晓莹述于中甫处得来号仲温江西人

觉苑遗芳

莆阳沙门达本集

禅门宗要

闽僧雪山祖曼集旧有刊行本今已湮没比得录本虞山钱存虚者

雨花集

国初香严古溪禅师所撰虽有上堂偈颂其实画龙摸象者也

宾主盘桓

平廓愚师著

冬谿集内外各二卷

师住秀水精严寺师參学未彻悟而文字则善

石屋集四家颂古

天童雪窦投子丹霞

颂古联珠

南藏已收入

评唱碧岩集十卷

雪窦颂圜悟评从容庵录三卷天童颂万松评空谷集三卷投子颂虚堂集三卷丹霞颂俱林泉评今少林师资上堂所讲演入室所背诵者此也嗟夫一花五叶节外春光印度真丹其来尚矣故凡一语一默一棒一喝乃至竖拳竖指斩猫斩蛇百千三昧如金刚王宝剑出匣毒尽肝肠剜尽心胆直下令人命根断偷心死更无汝立地转身处亦无抵当回避处奈何继此而拈颂代別出焉此亦万不得借刀杀人曲就俯循傍敲暗击其用心亦良苦矣奈何继此而评唱又出焉波涛汹涌枝叶蔓延而根源丧尽此殆与痴妇养儿惟念饥寒健与衣食儿不至病且死不已者夫何异碧岩集大慧业已斧其板火其书正所谓当仁不让圆顿教勿人情也奈何近代以来讲评唱钞秘要者又出焉此其祸葢始自无智比丘滥膺住持參学者云集上堂哑口入室无言何以縻学众而度时光饰檀越而需利养遂效讲席而出此计少智多愚一唱百和垂至今日丑不可言以秘要为奇货以寻行数墨识字问义为作家又其表表者则习学现成句语流滑口耳规取绢帕以为他日利养张本如近日幻休老人得法子领绢帕者不下干人虽从昔诸大老得人未有如斯之盛翻令直指真风不啻三乘曲说不立正脉无殊义学繁文而不知末后拈花东来面壁乃至立雪断臂覆舟捐躯种种不恤以横身唱此者此其心何心哉而震旦众生所赖以不滞名言得翻情臼而出生死者亦恃有此故雪窦有一言之失而来枯椿猎犬之讥太阳有密付之宗而致揭膀告人之辱此其心又何心哉且古人上堂奔雷掣电倒岳倾河宁有解说文字者乎古人入室或一喝耳聋或微言面热或推门折足吹毛死心宁有钞写秘要口耳传习类世儒童蒙训诂之学者乎古人參学一点不到则结舌填胸一语有差则毛寒骨竖五斗盖不可谓不了生死一络索不可谓已绝凡情要在真參实悟而宁有习为现语以油滑口嘴者乎古者得人独马祖石霜雪峰云门为盛其余不过䦆头边觅取一个半个宁有领绢帕称法子至千人者乎是今日宗门诚讲席不若而今日少林诚戏场利局无二矣上负佛祖热血心肠下瞎众生清净眼目吾恐镬汤罏炭拔舌钉身端不为十恶众生设而于此辈有待也呜呼习染未久公道犹存斩新改图是所望于智者虽然愚人之情习高尚则不足习污下则有余源不塞流不止根不拨枝不亡非复大慧一炬悉皆令入无余火光三昧欲其不讲演不背诵不钞誊不可得也或曰如师所言则十二部修多罗千七百则旧葛籐亦将付之一炬乎余曰不然凡在教乘不独经论即注疏家一句一字一音一义有补经论者无妨珍重流通独宗门下事诚无舌人解语即终日言说累牍盈篇实未尝谈一事而况古人葛籐虽千七百则欲觅一元字脚宁可得耶第有半滴野狐涎吐唾未尽者则岂惟千言万语簇锦攒花敷布世间足以乱朱混雅所当不惜身命以争深恶痛绝以谢佛祖而报深恩即一言半偈亦不可不严辨缁素別是非而垂一定之鉴孟轲氏曰经正则庶民兴此又继祖位报佛恩者大纲要令又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此又不肖区区饶舌狗马心也

逃虚集

独庵衍公所著

道余录

独庵衍公所著

孤月语录

五台山北山寺有板

蚕骨集

无际禅师所著禅师四川人

玉芝集

㷀绝法舟之类也

通明语录

有禅人告以大智禅师所撰计二十八本板在遵化北四十里禅林寺北京报国寺延庵方丈龙佛寺上方丈延明乃师寂庵南城守居胡同苏道士俱有本此书未知邪正何如当求一览阅大智禅师不知为谁亦不知何时人然所告禅者乃孟浪人多不足信也

藏逸经书标目

藏师搜辑藏外经书有标目一册平湖陆季高藏本余从吴江周安石借阅丁酉三月属子晋侍史缮写此中剖明禅讲二家流弊克骨见髓知为紫柏老人亲承衣钵观者当知宝之重之是嵗三月八日牧翁题

藏师刻藏时驻锡吾邑东塔从祖存虚先生擕余顶礼受其摩顶此帙中经书有云得之常熟钱顺化文学又云虞山钱存虚录者俯仰遗迹掩卷忾然丁酉七月记

右藏逸经书标目一卷明密藏禅师遗笔世罕见之今得石埭 杨仁山居士手钞本附钱牧斋二跋朱笔书所云丁酉者清世祖在位之十四年也卷中朱笔评点盖亦出自牧翁之手因并刻之以饷当世民国七年冬北京刻经处识江右梅光羲浙西徐文霨施资贰拾元共刻是书计付刻资拾柒元余资印送功德书讫北京刻经处又识

(北京西城旧刑部街西头卧佛寺街佛经流通处敬印行)


校注

[A1] 已【CB】巳【补编】
[A2] 已【CB】巳【补编】
[A3] 已【CB】巳【补编】
[A4] 已【CB】巳【补编】
[A5] 已【CB】巳【补编】
[A6] 已【CB】巳【补编】
[A7] 已【CB】巳【补编】
[A8] 已【CB】巳【补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藏逸经书标目
关闭
藏逸经书标目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