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本册所收的三书都是佛教寺志。寺志是研究佛教史地的重要文献。所载内容,大体为佛教寺院的地理位置、沿革、历任住持或重要相关人物的传记,以及其他有关的诗文等。凡是环绕在该寺院的重要历史记载或相关文献,大致都会被搜辑于其中。因此,就史料价值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往往载有碑文、或帝王的勅谕诏诰,这都是第一手史料,而且也常会载有其他史传所不载的文献,是研究佛教史的人所不能忽略的。
「金陵梵刹志」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葛寅亮撰。内容包含金陵(南京)地区的大刹三座、次大刹五座、中刹三十一座、小刹一百二十座及若干废寺等。书中列举各寺刹的历史、寺规制度、及相关史实与诗颂、文献等。这是研究南京地区的佛教以及明代佛教的重要史料。
我国的寺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一书中包含一个地区或一座山上的许多寺刹,如本册及「补编」第三十册所收者,大体属于此类。一类是在一书中只包含一座寺刹。如「开元寺志」、「嵩山少林寺辑志」(「补编」第二十四册)等书,即属此类。「武林梵志」是杭州地区的佛教寺志。为明代吴之鲸撰。「四库提要」卷七十、史部地理类,对该书内容及优缺点有简要的说明。兹摘录如次:
「是编以杭州梵刹盛于南宋,至明而残废者多。恐遗迹渐湮,乃博考乘牒,分城内城外、南山北山及诸属县。凡得寺院四百二十六所。俱详志创置始末及山川形胜。后分天朝宠锡、宰官护持、古德机缘、历代勋绩四门。备纪名流胜迹、高僧支派。各编小传,序录井然,颇有条理。
其中采辑宋元明人诗文,……不免稍有脱漏。又如宋、张敦礼舍钟之法云寺,非杭之法云寺,而以同名误入。又撰法相寺碑,记者前作范楷,后作沈楷、亦有驳文。然其搜剔幽隐实多。……其遗闻轶事,亦足为考古谈艺之资正,不徒为伽蓝增故实矣。」
「四库提要」这段文字,不祇可以使人瞭解「武林梵志」一书的内容,而且也大体提出了「寺志」这种书的特色。
本册所收的最后一书:「黄檗山志」,是福建省福清县黄檗山的山志。内容主要是有关万福寺的佛教历史及掌故。像希运、通容、隐元等禅宗大德史料,都可在此中觅得。尤其是隐元(隆琦)禅师是明末清初赴日本弘法、并且开创日本黄檗宗的大禅师,此书中即刊载不少其人事迹。本书之价值,于此约略可见。
【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29 册 No. a029 编辑说明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1-1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