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本册所收的二十一种资料,是日、韩两国的佛教著述。前十六种是日本佛教典籍,后五种是韩国佛教著作。都是国内学术界或佛教界所较未注意的佛典。
日本佛教虽然传自中国,但是千余年的渗透交融,佛教不祇已经渗入日本文化血液之中而不能抽离,并且也已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佛教型态,甚至于在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之中,也蕴含有佛教的某些精神。因此,佛教对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影响,是极为可观的。要瞭解日本的文化与民族性,如果完全不认识该国佛教是有所不足的。
遗憾的是,国人对日本佛教的發展几告全然无知,对日本佛教的研究成果,已几等于零。面对日本学者之为数百千的中国佛教著作实在令人汗颜不已。日本人对中国各方面具有深入的瞭解,而中国人对日本的各方面则盲昧无知,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我们的一件缺陷。
这里所收的这些书,是大正藏续编所未收的日本古代著作,大部份取自「大日本佛教全书」,都是中文著作。其中,「八宗纲要钞」为十三世纪之日本佛教史家凝然所撰,是八宗教义的解说;「三国佛法传通缘起」是凝然所撰印度、中国、日本的佛弘传史;「出定后语」是十八世纪日本思想家富永仲基的名著,是一部日本佛教思想史上极具批判性的作品。「元亨释书」是十四世纪时日本临济宗僧人虎关师炼所作的日本高僧传(其中虽有菩提达磨、善无畏等外国人,但为数甚少);「參天台五台山记」是日僧成寻在我国宋代巡礼天台、五台山的日记,与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补编」第十八册)都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及中日佛教交通史的重要史料;「吃茶养生记」为日本临济宗开祖所撰,是一部叙述茶叶的采制方法及饮用功効的典籍。此外,其他各书,内容多为日本佛教教义,多少可由此看出日本佛教教义的大致方向。
如同国人之于日本佛教,我国近代学者研究韩国佛教者,也几告无人。「大藏经补编」第三十一册收有朝鲜李能和所撰的「朝鲜佛教通史」,是瞭解韩国佛教的重要津梁。而此册所收之「二障义」等五书,则是韩国佛教的罕见要典。其中,「二障义」是新罗元晓为佛法中之「烦恼障、所知障」二义所作的解析。原书早佚,此处所收是日本学者横超慧日在京都大谷大学所發现的孤本,甚为珍贵。「判比量论」也是元晓所撰,是因明学与唯识学的要典。原书也早已佚失,大约在十余年前在日本又被重新發现。虽属残卷,但也甚为韩、日学术界所重视。其他三书(「大华严一乘法界图注并序」等),都是华严学典籍,对于研究韩国的华严思想史而言,都有一定的价值。
【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32 册 No. a032 编辑说明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1-1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