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钞一卷

欲發起先知教至归三藏▆▆多罗蔵(此云经藏)二毗柰耶蔵(此云律蔵▆▆)

今此四分戒本三蔵之中▆毗尼蔵▆

  • 一名为戒(若就教释防非为戒若就▆▆𢙣为戒又单释防非止𢙣名▆▆律又释诠量轻重决断是非名之为律若就行释调伏镕以之为律)
  • 三▆(若就教释此是解缚之法依而出家者▆▆故云彼〃解脱也若就行释▆䌸之心念〃之中▆▆▆羁䌸念〃离尘染名木叉)
  • 四名毗𡰱(▆是▆▆断除生死苦尽无为淡泊故名为灭又释灭除生死尽诸苦囙故云毗尼)

此毗𡰱蔵世尊▆▆传临涅槃时以此律蔵付嘱优波离灭度▆▆诃迦叶涅槃付嘱阿难灭度付嘱高▆▆修涅槃付嘱优波毱多已上五大师佛法皆同一味后毱多有五弟子各𥪰生异见遂分为五

  • 一名[萨-产+(辛/工)]婆多即十诵律主是也
  • 二名昙无得即四分律主是
  • 三名沙塞即五分律主是也
  • 四名婆麁富那即僧祇律主是也
  • 五名迦叶毗律本未来汉地也

今此四分律主即昙无徳部是此是梵语唐言法正部也

得戒有十种
  • 一自然得戒唯佛
  • 二自誓得戒谓大迦叶
  • 三见谛得戒谓五俱轮五比丘
  • 四善来得戒谓耶舎
  • 五三语得戒谓佛在世未制戒前但受三归即得具
  • 六问荅得戒谓湏陁耶沙年始七嵗佛问其义一具荅称可圣心便發具
  • 七八敬得戒谓大爱道阿难闻八法已欢喜顶受便發具八敬者百骂举授忏请安自
  • 八遣使得戒谓半▆▆有其难缘差使𠧒戒即得具
  • 九羯磨▆▆十僧㑅法
  • 十边方五人授大戒

已前九种▆▆世羯磨一法教通圣被及僧𡰱说罗现未▆▆法

问羯磨受戒具几缘得名如法

荅依僧祇▆▆囙缘

  • 一年满廿三衣钵具
  • 二身无遮难
  • 三结界▆▆四界内𥁞集
  • 五羯磨成就
  • 六十僧满

俻此▆▆如法阙一不成

问界有几种

  • 一者㑅法界
  • 二者僧界

㑅法有三

  • 一者摄僧界
  • 二摄衣界
  • 三摄食界

僧界有三种

  • 一者大界
  • 二者界塲
  • 三者小界

今▆▆之内又有三种谓

  • 人法二同界
  • 法食二同界
  • 法同食別界

若就自然界中者则分四別

  • 一者谓聚落界
  • 二者兰若界
  • 三者道行界
  • 四者木界

问羯磨有几种

荅有一百卅四种

  • 单自羯磨有卅九
  • 白二羯磨有五十七
  • 自四羯磨卅八

此三羯磨摄一切羯皆𥁞

明五篇法
  • 一波罗夷篇(盖是西音此云无余若犯此戒永弃众外故曰无余不得与僧同行布[萨-产+(辛/工)]羯磨弃在界外故云余无)
  • 二僧伽婆尸沙篇(此云僧残若犯此戒行则毁不应在布[萨-产+(辛/工)]羯磨众中之[娄*支]行类其人故名僧残)
  • 三名波逸提篇(此云方堕若犯此戒堕落地狱烧煑覆障故云堕也)
  • 四名波罗提提舎𡰱篇(此云向彼悔若犯此戒事合可呵对手忏悔故云向彼悔)
  • 五名式叉迦罗𡰱篇(此方云应当学威仪练行懃习方成故云应当学)
此明七聚法
  • 一波罗夷聚
  • 二僧伽婆尸沙聚
  • 三偷兰遮聚(此是梵语唐言麁𢙣亦云遮障偷言遮障兰言鄣若犯此罪大遮障圣道故云遮障法偷兰有四一五𨒫偷兰应灭不可除二初篇下重偷兰应八僧中悔三初篇下轻偷兰二篇下重偷兰应四僧中忏四独头兰遮及余篇下偷兰应三僧中悔)
  • 四波逸提聚
  • 五波罗提提舎𡰱聚
  • 六突吉罗聚
  • 七𢙣说聚(突吉罗者义翻云𢙣作突者名𢙣吉罗名作𢙣不止故名突吉罗所云蹉跦身作名𢙣口作名说故云𢙣㑅𢙣突吉罗此二聚罪若故犯者应对手忏若悮犯应责忏)

问欲戒具几缘成犯

荅具四缘

  • 一前境是女人
  • 二兴染心
  • 三起方便
  • 四与境合便犯

问盗戒具几缘成犯

荅具六缘成犯

  • 有一主𢪱
  • 二有主想
  • 三有盗心
  • 四重𢪱
  • 五兴方便
  • 六离本𠁅便犯

问煞戒具几缘

荅具五缘

  • 一是人
  • 二人想
  • 三兴慜
  • 四起方便
  • 五断命根

问大妄语戒具几缘

荅具八缘成犯

  • 一前境是人
  • 二人想
  • 三事
  • 四知是
  • 五有诳他心
  • 六自言已得
  • 七言辝了了
  • 八前人知解

问僧有几种

荅四种

  • 一者四人僧(除授戒自恣出罪铨一切羯磨应作)
  • 二者五人僧(除中国授戒出罪余法得作)
  • 三者十人僧(除出罪余法作)
  • 四者廿人僧(一切羯磨得作现复更多)

问菩[萨-产+(辛/工)]戒中煞先[婬-壬+(工/山)]后何故声闻戒中[婬-壬+(工/山)]先煞后

荅菩[萨-产+(辛/工)]为大慈为本是以煞戒为初声闻以梵行为机是以欲戒为首

受衣法

若不持三衣入聚落者得无量罪世世裸形无有衣服若不串鈎细入佫人家家得罪若食饮时𠰸得罪

问云何名为三衣六𢪱

  • 一名安陀会(有四种一割截二摄业三褋𦯧四缦作一长一短割截衣持余三累此改持)
  • 二名欝多罗僧(有二种一割截二褋𦯧二长一短即是七条衣受割截衣持若余衣准此)
  • 三名僧伽梨(此衣有十八种谓割截褋𦯧各九品若受上衣廿五条四长一短割截衣持若是褋𦯧[娄*支]准上褋𦯧衣持若中品三长一短若是下品二长一短)
授衣文

大徳一心念[禾*戈]比丘某甲此欝多罗僧七条衣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若是余衣及褋𦯧𫌇𦯧临事准改受文同上)

衣文

大徳一心念[禾*戈]比丘某甲此僧伽梨是[禾*戈]三衣[娄*支]先受持今(一说下二衣及𡰱五衣亦尓)

授药法

药有四种

  • 一时药(佉阇𡰱食有五种谓𪎊乾饭鱼肉佉阇尼食梵音唐言枝𦯧花果细未食有五种一大净二刀净三疮净四鸟啄净五不中种净此中火净及子坏净得并子食余三去子食是时药谓旦至中前食若欲授者先知食体后知余药准此)
  • 二非时(谓八种浆梨枣[卄/(麸-夫+壬)]𤰇㧐蜜▆石㽞庵罗果讨㑅浆若有病缘𦗟清水渧净加以授法得饮无病不得饮)
  • 三七日药(仏言苏油生苏蜜石蜜有病因缘加▆法𦗟七日眼授法者大徳一心念[禾*戈]比丘某甲今为热风冷病囙缘比七日药为欲宿眼故今于大徳边授(三说)余二时药若有病患囙缘湏眼者临事旦小法准改授文同上)
  • 四尽形药(仏言一切咸著享不堪为食者乃至土大小便若有病缘𦗟画形眼亦湏手授加其口法得眼)
安居法

(始及修揔有四法谓人有五众是法有四对手心念及界时有三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𠁅有二㑅法界自然界)

对手安居法

大徳一心念[禾*戈]比丘某甲依(某聚落某伽蓝随事称之)前三月夏安居房舎破修持故(三说)彼告言汝莫放逸(荅言授持)

问比丘义云何

荅有八种

  • 一名字比丘
  • 二相似比丘
  • 三自称比丘
  • 四𠧒求比丘
  • 五著割截衣比丘
  • 六破结使比丘
  • 七善来比丘
  • 八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𠁅所比丘
四依法
  • 一粪扫衣
  • 二常𠧒食
  • 三树下坐
  • 四食腐烂药
粪扫衣十种
  • 一牛嚼衣
  • 二鼠啮衣
  • 三火烧衣
  • 四水
  • 五立王衣
  • 六神庙衣若鸟衔风吹杂𠁅
  • 七愿衣
  • 八塚间衣
  • 九产衣
  • 十往还衣
僧物随事立名有六种
  • 一者十方僧𢪱(如僧家重𢪱及供众受用食啖𢪱体通十方上至罗汉沙𥁞皆有分无有和合不淂卖买贷借与人及𥝠己受用)
  • 二者常住僧𢪱(谓众僧厨库寺舎园田▆便畜体道十方不可分用言常▆在法𠁅不可移动四方僧来此𠁅受用物为名故称常住)
  • 三者十方现前(如亡僧物五众依物未羯磨如前者十方现前僧若盗此物十方僧结罪)
  • 四者现现前前(谓亡僧五众物作羯磨了及有施大众物法事声断差人守护众僧未分故云现前僧𢪱)
  • 五招提僧𢪱(谓檀越施田园与现前僧造𥝠房四方僧来无安置𠁅佫人见已就法房边更施田园中建立僧房与四方僧供给所湏由此房能招引四方僧故言招提僧𢪱或先造房僧回己房及田园施四方僧亦云招提僧𢪱)
  • 六者僧[肆-聿+((彰-章)/万)]𢪱(谓僧园中有花或卖花或已花㑅[肆-聿+((彰-章)/万)]出卖得𢪱[肆-聿+((彰-章)/万)]澷𢪱故名僧[肆-聿+((彰-章)/万)]𢪱)
有四种妄语
  • 一波罗夷妄语
  • 二僧残妄语
  • 三波逸提妄语
  • 四阿毗波罗妄语
口有四威仪语
  • 一者常㑅法语
  • 二常㑅正直实语
  • 三常㑅和合语
  • 四常㑅柔软悦意语
悭有五种
  • 一悭财
  • 二悭法
  • 三悭家
  • 四悭𠁅
  • 五悭赞
明四分义

四者[娄*支]也分者叚也世尊在世四度升座说此律故名四分又云梵夷四夹故名四分(此四分律通其六释今且明一解四分即律律即四分六释之中是▆[娄*支]释也)今依律本

  • 初至僧戒末名为初分
  • 至尼戒终名为苐二分
  • 安居徤度至房舎已前名为苐三分
  • 房舎揵度至律本末名为苐四分
持戒得十种利

(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七渐块者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正法得久住)

十二头陁法

(头者少欲陁名知升薮烦恼离于住著故曰头陁)

  • 一持粪扫衣
  • 二持三衣
  • 三持随衣
  • 四常𠧒食
  • 五一𩠊食
  • 六一坐食
  • 七不作余食法
  • 八树下坐
  • 九塚间坐
  • 十露地坐
  • 十一随𠁅坐
  • 十二常坐不卧

(法十二持衣有三食法有四𠁅所有五行人于此衣食𠁅所心无染著积缘进道更不思湏)

檀越施物有八种
  • 一施比丘僧物(唯属比丘现前人分)
  • 二施比丘𡰱物(唯属现前比丘𡰱[娄*支]人分)
  • 三施二部僧𢪱莫问人[娄*支]多少分𢪱作二分一分僧[(冰-水+〡)*ㄆ]一分付𡰱众各于当部自[娄*支]人分之
  • 四施四方僧得施𢪱来者皆得应作羯磨分正不得与𡰱同作羯磨若施招提僧不湏作法
  • 五界内僧得施物唯属住𠁅僧入界皆得但取施主为㝎
  • 六施同羯磨僧得施𢪱唯一𠁅同作法者分之
  • 七施称名字僧得施若言施禅师法师律师呪愿师差病僧不问亲踈
  • 八众中一僧得施𢪱上座行之随取者与

檀越所有施依此八法分之若无㝎分上座应问于何施若不依此八法则不得施僧之福若不依此八法而受则轻信施违犯𠁅深应差五得分之好𢙣相㕘令不见者掷筹余人不得乱语利养难消贫富不在此莫生嫌恨盖人至行也出家之人不得回施入己若欲回者其罪甚重应如法施如法受如法求如法与如法用如法住

问律以何为宗以何为体

荅以戒为宗诸说不同依东䟽以戒为宗律以何为体者荅合是诸业为体任意取十一𠁅中以法为体依经部以不相应为体依有部以色为体俱是法𠁅摄

问律仪有几种

荅有四种

  • 一静虑律仪是色界尸罗
  • 二无漏律仪为无漏身中所起尸罗
  • 三断律仪为断烦𢙉名断律仪
  • 四別断解脱律仪为欲界尸罗为別〃防非名別解脱律仪
客旧相遇

昔大师在日亲为教主客苾茤至自唱善来又复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湏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客乃寻声即云窣莎揭哆译曰极善来如不说者壁牙一违寺制二准律有犯无问大小𢘻皆如此即为[(冰-水+〡)*ㄆ]取瓶钵摇在壁牙随𠁅安令其𢠾息[糸*刀]白屏𠁅尊乃房前卑则敬上而熟搦其踹后及遍身尊乃抚下而频按其背不至𦝫齐年之类事无间然既解疲劳方澡手濯次就尊所申其礼教但为一礼䟽而按尊乃展其右手抚彼肩背若別非经久手抚不不为师乃问其安不弟子随事见荅然后在退一边恭敬而坐实无立法然西方轨则多坐小拈𣸪皆露东夏既无斯事执礼不行怪人而来至仏所顶礼双退坐一靣即其仪矣然后释其时𠋫恭给汤饮蘓蜜沙糖饮啖随意或余八浆并湏罗滤澄清方饮如兼浊滓此㝎不开杏汤之流体是稠浊准依道理全非饮限律云凡浆净滤色如黄荻此谓西国师弟门徒客旧相遇逄𨒦之礼岂冒寒创至触热新来或遍体汗流或手皆冻放𨚫襆急事和尚情状忩忙深乖轨式师乃立之闲问余事诚太急将为绍隆言和尚者梵云畔睇或云畔惮南译为敬礼但为采语不真唤和南矣不能移旧且道和南的取正音应云畔睇又道行众集礼拜非仪合掌𠇓头口云畔睇故经云或复但合掌乃至小𠇓头即是敬也南人不审依希合度向使改不审为畔睇斯乃全同律教矣

小钞一卷

贰年四月十七日纳色判官孙兴晟分配如后

  • 炖煌
  • 莫高
  • 神沙
  • 平康
  • 洪池
  • 王开
  • [赤/心]
  • 慈恵
  • 効谷

校注

[A1] 已【CB】己【国图】
[A2] 弟【CB】苐【国图】(cf. T34n1719_p0153a02)
[A3] 已【CB】己【国图】
[A4] 二者僧【CB】▆▆▆【国图】
[A5] 一名安陀会【CB】[-]【国图】
[A6] 佉【CB】▆【国图】
[A7] [-]【CB】三非时药(仏言苏油生苏蜜石蜜有病因缘应加授法)【国图】
[A8] 药【CB】[-]【国图】
[A9] 无【CB】元【国图】(cf. T23n1435_p0462b06)
[A10] 己【CB】已【国图】
[A11] 檀【CB】擅【国图】
[A12] 己【CB】已【国图】
[A13] 明【CB】朋【国图】
[A14] 已【CB】巳【国图】
[A15] 檀【CB】擅【国图】
[A16] 己【CB】巳【国图】
[A17] 仪【CB】▆【国图】
[A18] 汗【CB】汙【国图】
[A19] 襆【CB】慔【国图】
[A20] 睇【CB】[日*弟]【国图】
[A21] 睇【CB】[日*弟]【国图】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小钞
关闭
小钞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