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一书出版于 2008 年 5 月,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颜娟英主编。本协会在取得授权下,针对该书释文进行数位化标记作业。
依集成架构方式所处理而成之释文,与书本相较有若干不同呈现样貌,特就三种较为重要的格式说明如下:
一、行首资讯
㈠以「I01」作为本典籍代号。以经号格式「n0123」依序编排各品。以页码格式「p01234」记录文字在原书的页数。以栏位格式「a,b,c,d…」安排「文字区块」。保持各「文字区块」的行号,但以「00」表示非释文内容(如典籍编号、标题)。
㈡如「I01n0001_p0003b01」即表示「本典籍(I01)中第1品(n0001).第3页(p0003).第2个文字区块(b).释文内容第1行(01)」。
㈢再如「I01n0001_p0003a00」即表示「本典籍(I01)中第1品(n0001).第3页(p0003).第1个文字区块(a).非释文内容(00)」,此处之非释文内容为碑文标题:宕昌公晖福寺碑。
二、猜测字
㈠因拓片保存状况不良致使某些拓本文字模糊或缺漏,书上释文是以特殊字体或记号来标示文字的确定度。对这些猜测字,本集成以文字背景色加以区分,采用四个不同层次的「橙色」背景,愈深的表示愈不肯定。比如这个模拟画面:
㈡又,当滑鼠指标移到猜测字时,会出现 popup 视窗以说明该字的「信心程度」。如:
三、別字
㈠史语所书上释文大体采用现代通行字,若与原拓本用字有显著差异者则另以「別字」栏记录,并在释文用字旁标「*」。本集成仿照《大正藏》校勘方式来处理別字,以史语所书上释文用字为本文,別字出现之处则加以校勘。
㈡如「夫玄宗幽寂。非名相之所诠」,校勘的内容为:
以上校勘内容中,有【佛拓】及【史】两个版本略符。【佛拓】表示「原拓本用字」,【史】表示「中研院史语所释文用字」。
㈢一品释文中若同一校勘字出现多次,则在重复出现的字前标上[*]。如 p0003b21「庶运[*]微因」,该[*]之内容可溯至 p0003b01「微言以之载扬」,也就是这个内容:
由于集成架构有其通体一致性,所以若按 CBReader 预设值来阅读佛拓释文不一定理想。假如行中文字又多又长,建议手动拉大经文区,将字形缩小一些;想看直排,可以将校勘区拉小,字形也缩小一些。另外,依个人需要,若想让整体文字排列较为整齐,可以将标点符号隐藏起来。
基于授权关系及作业时程,本集成目前尚无法将全书内容完整收录,诸如拓本图像、相关的后设资料及附录等等,有兴趣者可參考《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一书,或前往史语所「佛像石刻造像拓本」网站挖掘更多佛拓宝藏。
【经文资讯】《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第 I00 册 No. a001 说明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3-2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所编辑
【原始资料】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