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卷三
书问
与瑞环陈居士
雪山老子常言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此老子一片苦心彻底要人当下悟去而人只不肯盍忽于平常返欲务高求深良可叹也公肯信此言之切而当下悟去否如不能切须留神不可甘为经史耽误平生前之人即尘劳中做去者有之即洁白中做去者亦有之第尘劳中拔出为百当千了者常十一而洁白中得来为百当千了者常十九此轻重之效也能于二处做得去此又真火中莲丈夫汉也山僧在荆南烟雾中回首夔门俨在天上安能与公把臂快谈乎为道自佳余不备。
与笑一法师
湘南领众剥不容离何能谋面谈乡井中清话直令人隐隐作凌云想耳闻足下论法华于天门而深固幽远之宝所当阳道出參请辈觌面相承余实跃然无休也遣人趋座拾取毒言不识足下毒肠以为何如附后小偈灵山未散语何真栗棘吞来怕杀人竹杖仝君归锦里銮师席上醉华春。
复笑一法师(附来书)
至人应运古佛为心终不以讥刺爱誉为二而来教长笺批答分析过当词气少贬讵非夫子有蓬之心也邪足下大见何薄且陋乎前之人击涂毒鼓洒甘露浆茎艸见琼楼须弥置芥孔固非浅见可能测度然余犹少羡于足下者盍鉴祖銮师皆出吾蜀疑足下亦其人之流亚实用缱绻待以智者又誉以毒言毒肠及小偈云云孰知只泛泛一支讲人实未梦见实际理耳既非种艸似不当论而武陵龙孝若常言足下曾见云门和尚萦有良遂敲门之勤今来谕鄙辱殆尽诚白面书生之浅见能不错会余相爱者就来谕而试一论之先德常言是贼识贼足下不妄称误作乱吼争光安知人妄称误作乱吼争光乎然不知此种种亦何常不入正受不是玅理所谓与诸劳侣仝一手作倘学不如此不无师子咬人韩卢逐块实可怜悯者至于太虚玅体西氏丰神不令稚子管窥丑妇颦效余恐羊质虎皮鸡心凤状大为人所笑也噫足下识见只合美以红莲舌白玉齿不合称以毒言语毒心肠乌乎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此等人翻成毒药有旨哉有旨哉。
艸昧世界机智人心鱼目妄称明珠山鸡误作彩凤碔砆与白璧争光狐狸仝狮子乱吼良可叹也予不欲以太虚玅体受稚子管窥西氏丰神令丑妇颦效于是偕二三好音啸傲于烟云之上五十知非养恬于丘壑之中乃予拙计也闻老和尚于深山穷谷而棒喝交驰费精殚神而平常少会非大手段大力量者不能予欲向痴人前说梦恐释迦老子笑我也忽接来教大章大书未必出自老和尚亲手而中闲语句恐门弟子向口角边取录也感谢感谢俟迟特谋一晤方面布不悉。
复若明请住德山
鉴祖老人唱龙潭宗旨于是山每接纳四来棒如雨点亦如烧尾辟历几七百年绝无继此席者而是山七百年竟寥寥耳上座既惜此席久虚乃有是命欲山野极力扶持其见可谓伟矣但山野适有芰荷衣松华食之想其志既坚似难回策上座的欲完此段公案亦应待其时待其人而不可艸艸光景当亦如铁而老子断尽人知解不惟不媿老人亦不辱足下知人之累。
复亮西堂启教授
正欲走金鸡寻二公谈还乡曲与物不迁之旨何期先辱华札字字珠玑诚得我悟师翁棒头消息者也山野宁不羡且贺哉手教问山僧在万峰时事万峰唯打几顿绝无物与人临济儿孙何堪预数二公过誉使汗下浃背也邀住金鸡即当如命完此口愿第方退药山院而诸刹皆有命以我病足未得少瘳安能一一酬之然金鸡虽不能久住当必过看作三日谈耳不尽欲言。
复李修吉居士
来楚二年法幢三树意觅一具眼人不得何天段其缘相遘于仙眠洲上说及此段光景无不相信但试稘迫不得三日提点耳昨虽快谈不过艸艸而一口气怎能说得到底居士气宇虽不减石公龙湖也须久久方能尽善古人有生来净洁者有学问淘洒者有工夫磨炼者阅来书似在第三方得彻头倘船子可能留一日再来痛领谈笑针锥瞚扬棒喝作赤身担荷人无自甘门外。
复元璧金居士
向史书上楷模道理恐不能作了当人何也公以孔孟比大鉴而先朱程比临济而后胸中何重前而轻后之甚邪既朱程比临济而后则临济而后尽属知解雪窦云此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邪若论大鉴而先即玄元蒙庄犹尚不类奚仁义之道一门哉从上来事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公谓纵禽便利可乎不但不识古人且不识古人用处诚景响中事无怪乎山僧语直也倘把古人用处顿向面前著实理会久当亲证始知不是纵禽不是便利亦知山僧不女欺也来书有向道最为坚固切欲实证等语故据实写来谅必不气闷下笔没人情也。
复白拈张居士
来谕生此季世尔我皆苦回望天竺尼山真云泥殊继也大约过量人断出此苦之外又何须论天竺尼山之乐而尔我不乐为哉然山僧正好向一步一跛处示人尔亦好向呼奴唤婢边作用若身若世总是当人本地风光谁见有一丝豪身世为苦乐邪几时策俊骨过我聚话一上何如。
复困庵龚居士
如何如何一任卜度若据者个居士实未得在不见认著依前不是不认著依前亦不是认与不认居士如何承当又谓棒之与笑本自无殊一任卜度但屈杀古人多多也然者个即韩白苏黄尚未梦见况居士种种见解乃能得入路邪至于近与不近来与不来山僧放居士二十棒免得葛藤蔓延。
复净土寺净峨禅人
万峰老人祥符解制复有黄龙之命连书相唤欲山僧往黄龙但不知何所教也今又一书敦催乃破暑而去则前所许者实难如命况撦葛藤念子山僧灰冷久矣如的欲完此因缘可请彻兄甚玅彻兄是山僧素所知者二十四部无不洞渊造微如舍彻兄而外山僧莫得而知也。
复王方伯狄云居士
住方城山日常在师僧前称说居士见宰官身护持我法者适诵大教至欲聆风幡之说则已在公笔尖上漏洩了也又要山僧矢上加尖得不为葛藤禅所笑邪如公识得便是放心时节不然还须共山中人住几日不致作门外弼终门里相公也。
复长眉罗明府
土广人稀山僧素所慨者长乐庵得公金石之谈山僧眼中意中不觉光明此何修而能致此也前牛山亦承公与之酬唱激扬不然何能使新宁道俗沾法利如是之沃也适又承多宝臧中迻来利益人天山僧汗颜统此致谢。
复懋中朱居士
荆楚间每晤士大夫言及此事无一二不怖毒害能可其意者故买轻舟溯流而西以寻亮座主旧址对猿鹤招麋鹿诵箕山燕蕨薇为乐不意慈利多有辣手阻我兰桡而复有居士岂悦老再出无尽后来乎请过青莲山中重论末后句子勿为纸墨交可也。
颂古
世尊初生。
大慧举竹篦子。
匹马西还无一荐楼前空叹穿杨箭来时祇想论神功争奈宫中不召见。
世尊答五通仙人。
堂堂大世尊那通亦难穷漫穿凿枉费工良久云春风依旧五湖中。
善财度草。
能杀能涽只一茎艸者里不会何处讨善财善财莫被谩好。
不落不昧。
不昧不落前错后错春风起洛城华鸟不见过过也是大虫看水磨。
十智仝真。
百二严关欲上难不知別路向长安一声唤得故人出绿酉红亭奏合欢。
杨岐示众老僧举则公案布施大众良久云口只堪吃饭。
九十老婆逞玉颜不知雪已覆云鬟旁人却道风流甚別是天地非人闲。
南泉斩猫。
手中宝剑起龙文百二河山荡最氛从此太平消剑戟更无戎马度河汾。
黄檗打临济三顿棒。
无耑三度上云房六十头皮起祸殃寄语诸方当著眼何须清浊费商量。
裴休丞相问黄檗壁上高僧象。
画人不会画人心何似人心会画人欲识画人端的意等闲唤处句来亲。
赵州三佛。
木佛泥佛与金佛何常不是大人作只是当年老赵州不曾把定末后著。
婆子烧庵。
无耑突出向云中一片寒天起黑风好个金轮无艳色回头猛火在墙东。
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乾屎橛。
云门屎橛人多气急屈指算将来九九八十一。
夹山见船子。
全身分付不须疑才有丝豪便见欺末后著知不知覆船入水也多时。
黄龙三关。
我手佛手拈苕弄帚括地埽天绝无好丑我脚驴脚步步蹋著引得儿孙无绳讨缚人人生缘种地耕田蓦直一路苍天苍天。
玄沙敢保老兄未彻话。
睦州见僧便云见成公案放女三十棒。
劈头把出验来人匝匝清风绕客身既是金兰莫逆友何须戈戟暗中陈。
拾得曰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无嗔无个戒无心无个家我性与你性拟合即成差。
僧问破山老人终日吃饭不曾咬著一粒米时如何山云一个辨鸠九只鸟。
终日吃饭不曾咬一个辨鸠九只鸟飞来飞去树梢头闹轰轰地生烦恼。
龙城元彻禅师示众眹兆未分总是者个○两仪既判不离者个○即今纵有者个○○○○○○不出者个○。
分不分看此闲不须一箭过重关堂堂便是长安道趁柳寻华白昼闲。
龙城又示众有时一棒向活路上寻死人有时一棒向死路上寻活人有时一棒教伊死也死不彻活也活不来立地恁么。
棒头下下且精明杀活双章不著情分明一一重拈出不是五千旧葛藤。
分镫偈
付广福大仪观谁长老
付洛浦慧月寂亮长老
付金鸡大仝照启长老
付栖灵顽石完矩长老
付牛山见斯圆照长老
付方城狮岩果沾长老
付广福可云果霁长老
付张懋德居士修之別号没量
付熊之奇居士平原別号止白
付张允中居士则尧別号白拈
付熊之京居士大原別号玄倩
付胡龄祺居士是渠別号实參
付张懋学居士二卯別号文禅
付陈正道居士瑞环別号明珠
付王珍居士思修
付王裕甲居士玉澡別号海艇
付熊之哲居士參原
付陈道婆明玅
付陈道婆明理
付黄道婆明道
付王道婆玄明
付熊道婆玄印
杂偈
山中吟
玩月偶成
汉丰道中
示顽石矩禅人
解嘲
示笑月初监院
睡佛池
一笑亭
示止白居士
示明峰监院
答生死真妄问
示若洒禅人
示孙居士从闻
示印石禅人
示明节禅人
山居
题宿云亭
赠美若蒋居士杰
送竺微和尚还越
送知微禅人
示净远禅人
偶成
示月林禅人
过宝峰访龙城和尚
吊烟霞道士
赠龙城本明彻和尚
示法昙禅人
破雪和尚讣至
含璞和尚讣至
铁龙山十首
示中树熊居士
示印文
示可云书记
送允一寿侍者
示见宗
示长木栋侍者
示慧波玨侍者
与別眼熊居士
示熊尔锡孝廉
复白拈张居士
示甘使君六守居士
示翼如禅人
示云海禅人
示徐成宇居士
示璧侍者等三十余人
(板存嘉兴楞严寺经坊)。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卷三(终)
夔州府卧龙寺字水圆䂐禅师行状
师讳圆䂐字字水铁龙其別号也汉太师谯周之后家安汉岳池羊山下父圣功母杨氏生明万历乙巳十月七日有异兆人多奇之五岁入塾能诵四书颇敦敏十岁知春秋能文常喜与僧谈一日父谐往山寺有僧看经因问看者何书曰心经曰借览可乎曰可师遂览既叹曰此圣之至也自是以后有出尘之意而不敢𣊡告于亲友年十三将为纳聘乃惟曰尘网恢恢不裂之于此日而后欲解亦难也因见有衲憩树下而貌高古不类庸僧乃问师欲何之衲不对负囊而去师虽不聆衲语而心切慕之一夜不乐黎明即逸去氐渝追衲不及急出峡造江陵遍谒名胜忽见衲于千佛庵急前揖曰师识弟子不树闲一別两月逾矣衲惊且诘曰少年欲何事而远涉邪曰乞师剃度纳悯而收之衲讳德崇字大悟是师从舅氏也既脱白勤习经律而同列沙弥虽前十腊不如师一岁学也年十五闻江浙讲席半为蜀人欲往參学白本师本师听而遣之由衡庐达建业过武林不入越岁经旨远造一时诸师莫不嘉叹忽动省亲之想买归櫂到江陵谒本师而后还蜀则亲已逝矣明年往嘉州礼峨嵋复欲下楚道梁山会明法师与之论法华有契留住分座说法明法师腊尊学博学者罕有契而一见即许之足见师之所造也年二十五开县有知微云波者仝瑞环陈公星拱黄公讶师大觉讲楞严自此则新宁之牛山达州之黄龙皆师法席矣崇祯壬申栖灵寺成众以为非师莫主公书迎师师既居之常阅五镫见德山圆悟皆是法师遂欲罢席叩宗旨于吴越忽闻破山老人自嘉禾还蜀在梁山太平又见提唱语颇信服时有僧坐僧堂前师过都不视之师疑而邀入问焉僧曰某自浙来以天童衣缽在蜀固欲见破和尚耳师疾与之谐往既至见方丈长揖不拜明日平上堂举德山见龙潭语示之师芒然不知是义所在平召入室夜坐不觉论之久侍僧曰只一法师而费此商量何也平曰是玉不可不琢越十日襄香上方丈问佛说上中下修未审修个甚么平曰修即不无女且明道眼著又问如何是成佛根本平曰父母未生前荐取师曰某到此不会平曰向此著力好时四方多故而楚兵又将入蜀因辞隐开县之九龙山居一载疑情愈重再往见平请益工夫平曰工夫不到不方圆著实理会去及平迁中庆师又往见之求入堂平不许师曰此回如不得入路誓不出平然之一日闻维那月竹舟师说前有僧入堂三日有省师被此语激發顿不知工夫之切密而痴绝者三七日因竺微泰师一喝而师之桶底脱也走上方丈见平平上下顾曰者是甚么所在师曰者个所在不可说平曰你者说底𫆏师一喝便出平随落堂师问尽大地是一眼时如何平便打师喝平曰再试喝看师云知音不在频频举平曰伎死只如此师曰再有绝伎作么生平曰重言不当吃师曰伎俩尽时诸念尽犹来何处不称尊平曰去年有供养没人还饭钱今年有人还饭钱又没人供养师拍一拍平便归方丈西堂珽师曰大慧十八悟公得头一悟师作偈见意曰迷则千差悟则不別十圣三贤系驴之橛一日平上堂师出拍两拍便𢍏却席平便下座师呈偈曰当场一语绝家私此意须还父子知自是旁人空著眼徒劳叹息铁师儿平曰却似有个入路师曰也不可道別有平便打因看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又似墨黑乃叹曰大慧何人尚疑到吃饭不知举箸因又起疑后在书记寮偶与人语忽然冰释上方丈见平适平在火卢上便拈火柴头打出师之有所得心伏不住而欢喜踊跃作歌词偈句不知竟几千也一日过河口忽念木人夜半穿靴之语而一旦平妥如云出岫似鸟飞空绝无管待阅五家宗旨如子猷青[毛*詹]实我家故物也平常书法语付师其略曰字水䂐公得得破家散宅来入者保社捉余脚手大放憨睡饥餐渴饮尽是本地风光啄唾掉臂全章杀活机柄云云乃以师为西堂平应栖灵请师亦在焉及平住祥符师遣人上书论有鼻孔无鼻孔往还三次又常击碎茶桮验事坚固则师之所造非浅故没量居士启云三书扭折鼻孔曾当场法战古锥一掌击碎茶桮辄寻常勘验衲子盍本诸此也其后师与破雪诸公祝平四十平属师与雪公共广化门雪回渝之西湖师还夔之卧龙将寻亮座主之山而为隐遯之计年三十三矣新宁士大夫高师德风以师名白郡请出世于城西之指月师幡然行曰吾不为而谁为于是归者如市即士大夫愿段择木堂讲明此道者亦百人焉由是汉丰之栖灵江陵之天皇慈利之华严澧州之药山新宁之广福不十年则六坐道场矣师说法有古德之风故其上堂如蝴蜨生枯桩千古之常事指物与传心早落第二义又如游龙峰顶猿鸟啼不二之圆音指月竿头青冥𣊡无闻之般若又如认著是痛与一顿不认著是亦痛与一顿昨见孤鸿塞北归足边系得安南信又如秋色入慈昜天门山色换楼头梧叶飘有眼如不见又如一浦云烟万井冰雪玉楼人睡不知天晓琼树鸟啼不知晴明又如鹅城峰碧牛山岫青不是古佛赢髻亦非诸圣顶门昨夜文殊普贤疑到五更及至醒将起来依旧可怜生之类他如开堂日没量张公居士请书云堂额师曰攃佛处以衣袖左右㧑曰山川也是草木也是及四禅四眼问答之类种种施设若非深造远蹈安能如此直截痛快乎即厕之雪窦真净松源天目雪岩高峰之闲则亦伯仲焉尔师重道好德不噬利不荣名暑寒一衲饮食一缽即钱谷如山锦绣如市都不经眼故凡师之及门莫不以清白为行所以师在栖灵日有僧名全心者来遗金三十顽石矩公拾得当白众无认识者全五日后方觉来白师师曰在某处矩出金原封未解又笑月初公往净土寺拾金五十归白师曰此必商贾所遗也初当候而还之两日后其人来仓皇之极口数曰有死而已初诘之其人曰两日前遗下白金是贷以籴米者某家寒将何以偿言毕大恸初曰无啼金在我处遂出而还之其人曰生我之恩逾于父母跽谢而去如非师之好义何能感及门清净若此则是师之皇皇德业而揆笔舌何能殚述焉吾蜀父老亦能道之常曰为佛祖儿孙如吾卧龙老人可谓不忝也毅庙甲申闲杀僇之痛焚烧之憯无寸土乾净师谐五七人避之方城避之九龙避之万峰未七月日而二郡三十县人与物无有矣师以昔年參方勇不避暑湿惟以佛法因缘在意不觉成患而损一足此时履动非马即舆故不能远去万里外逃此大劫乃于新宁之广福为戎垒所有幸师德声素来远播虽持兵者亦知有师竞来礼拜奉以净食并乞师忏罪师尽陈以罪福忠孝之事皆曰吾属本国家赤子安能萌此不轨之心乎此李某张某陷吾属于此奈何师益就此指之导之故杀僇少贷吾仝袍之释子亦赖此得免十一其来集之及门亦如卧龙时无减此十二月十八日也明年迻营梁山师目此竟非沙门所安二月二十七告众曰吾自为僧以来不受不义之衣食况戈戟中吾岂乐乎自今日始勿进饮食来月朔吾当出营矣营之愚者闻师言恐失师皆防之至朔之子唤侍者张镫谓曰女为道其努力之吾以此时別女矣侍者求偈师书数偈与之又曰徐护法为师之重独不留一面乎且坐脱亦化人之一助因劝请至午徐率众至求说法师忻然上堂说法毕端坐而逝实乙卯三月朔日也留五日始茶毗其营中慕师者皆持缎帛及沈水等香竞投薪中以表敬及收骨得五色设利若干人皆争拾之骨臧梁山金城之西胡氏万松庵后自此遐迩皆曰有佛矣师世寿四十有一腊二十有八室中亲印弟子大仪谁公等七人居士没量等十人婆子明玅等五人其受化获益者千万有余师语录初谁公裒刻于栖灵者八卷次亮公裒刻于药山者又八卷次矩公收全录裒刻于卧龙者总二十卷今刻于黔南者璧侍者囊中所存数篇非师全璧焉乌乎师为一大时宗匠道冲德备嘉言懿行揆焉能详述𣊡扬于天下使仝事之人知师之所造乎揆惧湮没乃不过状其人所共见俟大手笔为师作塔铭者有所考。
住夔州开县宝峰法姪明揆谨状
校注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29 册 No. B222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僧祇一片苦心肠展手才堪示四方若是独尊天地事不须扶过祖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