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
诗偈(洛行艸)
岁癸卯八月初九日上京省师留別诸檀越
初十日自谏早渡江至神通院谢岛田崎主及谏守
十三日肥州道中怀诸公相送回崎
本州遣数马为负道具偶鞅断扑地几绝人皆不觉一马悲鸣遂得救余义之乃授记一偈
十四晚次小仓月叟宗洞二禅德接至开善寺
十五日谢丰主源忠真老居士见访惠斋
丰主呈偈次韵答示
登啸月楼怀崎中诸禅德
十六晚泊赤间关题 安德天皇庙
八月廿二日登岸谢筑前太守具舟护送
慧林龙谿高泉法弟姪候余于大阪之心月轩
廿三日小滨民部正易溪船送至山
廿四日至黄檗礼本师老和尚暨晤诸昆仲
奉次老和尚双鹤亭韵
赠惟一禅姪血书华严
次韵赠大眉弟结茅
赠高泉法姪血书金刚经报恩
次老人选佛场玩月尊韵
竹林精舍观红白菊
咏御菊
九日侍老人登高
同水法兄过普门访龙谿公次韵
过佛日寺访慧林法弟
写弥勒赠舶主
万里中纳言见访
松平若州守见访
黄檗开山和尚寿像(有序)
佛祖西生睹相开悟教法东渐示像传心斯像之所由设也本师老人东渡十载腊踰古稀虽欲退休逸老而寿国度生之心犹未艾也弟子辈不昧源本预图老人常住法身为将来无穷慧命有斋戒范石甫者闽之泉人也善造像以西域本为之胎高五尺许踞曲菉握龟毛道容渊穆神宇超迈缁白瞻礼者莫不赞叹希有复相顾曰巧心玅手有是哉昔六祖之遇方辩先后一揆机缘亦奇耳竣工之日值老人大诞千指围绕迎镇千万福堂中为当代之化仪作后觉之模范诚世世福田也或谓成坏相寻纵天地不能保况此虚幻之相乎余曰至道之玅全性之用子知之乎成无成孰能为之坏始无始孰能为之终真如独露非幻非真所以超乎天地之外者有至理存焉非普化裴休不可以同日语也客谢而退敬赋一律志喜。
老人寿塔
癸卯仲冬同诸昆仲合捐衣缽资为老人建寿藏于万松冈落成志喜
恭和老和尚松隐堂尊韵
赠王心渠居士七十
寄化林徒及鹤抟孙
赠高泉法姪
赠监寺吼弟四十
癸卯腊月朔日黄檗老人开戒命予为教授前一日妆弥勒大士成迎进戒坛高泉法姪揖谓余曰弥勒前身之教授法叔后身之弥勒余笑而不答和其赠诗
谢眉弟春斋
人日示昙瑞碧岩二子
赠独照道弟
赠龙谿法弟(正月十九日得法)
孟春同诸公登醍醐山首礼药师如来
次谒不动尊王暨圆通大士
游下醍醐
礼世尊卧像(有序)
慧日山东福禅寺元初时有异僧明兆者能以丹青作佛事绘世尊灭度像长约三丈高五丈许诸尊者及天人环列座下怅然兴哀异兽灵禽悲号跳掷视今去佛二千余年俨然一会未散精致入神诚不可思议者也每岁遇涅槃日揭于殿中示不忘自而福泽一方由是都人毕会瞻礼恋慕如失怙恃甲辰仲春望予同高泉法姪及诸子到山拈香见其四众诚恳因示之曰原世尊灭度之意无非从慈愍中示同人法摄受众生以觉群迷耳若论法身犹若虚空安有生灭具眼者当以法观勿以像观可也众罗拜而退笔以纪之。
谒远祖无准和尚暨圣一国师像
圣一国师与予正传雪岩和尚同入径出佛鉴老祖之室为嗣法昆仲
读虎关禅师语录
题大机庵
戒光寺礼栴檀唐像(同无心潮音诸禅士)
泉涌寺瞻礼佛牙
礼三千大士像(有引)
宝像高与人俱凡三千尊高下行立金碧辉煌恍怫佛国移下人间考其年代方六百春秋详其缘起则白河帝因梦感而造所谓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白河帝亦三千中之一数与。
大佛寺
寺在洛京规模宏敞柱可四人围中踞大佛易敞方新高大不知几许较其大略则鼻窍可张小伞指掌足卧数人。
大钟
斤计十万围三十尺高一丈有五径九尺厚九寸其制有古意颇类金陵之钟。
过宝林寺
游宇治同独航石云惟彻诸禅士
御室山礼大士
题台阪 东照大权现庙
登天台山谒传教大师道场
泛琵琶湖
游御井寺
永观堂礼回顾弥陀如来
谒梦窗国师像
宿相国寺次愚溪禅德见喜韵
桂禅者呈诗有山神昨夜报来也之句依韵示之
过大德寺谒大灯国师像
过正法山谒开山国师像
对大檀越正长 王像
过柱宫院谒圣德太子像(有引)
圣德太子者东国用明帝之长子南岳思和尚之后身也不舍度生之愿托生皇宫在胎能言体有香气稍长好佛经帝敕高丽沙门慧慈授以法华太子语曰经中阙一字师知之乎慈曰我国经中无此字今云阙者当在何处太子曰我先身所持经在衡山般若台即敕人往取乃前弟子所读之经非旧本也遂闭户入三昧七日及出定经现凡上乃以落字示之慈惊叹不已兹略叙缘起以证前身云。
三月廾一日登高雄山值弘法大师讳晨
宿法光院赠玅公禅德
过直指庵访照道弟
过清水寺礼大士次元清拙禅师韵
知恩院礼弥陀
纪雷(有序)
甲辰孟夏朔予坐竹林精舍炷香阅中峰国师广录停午值昙子出木法兄大书联云落笔惊风雨予奋笔对曰齿颊走云雷墨未乾忽烟云晦冥风雨骤至有迅雷从舍后穴地而起裂五松而升声震山摇闻者胆落少霁木兄及大众咸往观焉噫亦异哉偶尔三昧讵符合如是信天道之不远将显大道之遐昌遥空合掌纪示未闻。
省初禅者血书金刚经报亲偈以示之
越传禅德呈偈次韵答之
次答玄周医士三首
予㘞地在五月十四日恁的禅人误记为初夏冒雨而来预祝偈以示之
蓝岫大德见谒
答申景禅德
示銕文禅人
题假山(有序)
老人于松隐堂之右复构一小轩有信士见其素乃为布置丘壑宛若生成一石一花俱有韵致足供定余清玩真玅手哉初夏告成承召同法昆仲侍坐静对茶香杂花香莫辨瀑韵与道韵俱清信足乐也可无一言以纪之由是泚笔敬呈二律。
赠龙溪法弟
法弟以 上所赐御香供师御金斋众次韵
示月潭上座二首
示別传上座
示大雄院万拙上座
阿罗汉(有序)
十八尊者俱是灵山记莂之俦老人欲肖其法身云会一堂为此邦植福会中有大德独玅公者知老人意劝本田野州守施金命范生刻其像坐身高半丈许梵相奇古俨然如生瞻依者生难遭想其三轮殊胜功德讵可思议耶经始于癸卯冬至甲辰夏功讫其半端午日预请八尊入圆通殿予不揣摹空辄成数韵用倣石门笔供养云。
赠青木端峰居士
同慧林法弟慈眼室晚眺
过庆瑞寺示拙道寂宗二禅座
题性贞信士假山
宿悠然禅人水月庵
南都观风吟(并引)
邦人士尊佛敬神守法自律物我一体彼此忘怀群鹿狎游于廛似同家牧池鱼授食掌上了无怖疑竹木蔚然不损一毫瓜果载途莫私半个风俗之美国政之良宛有太古之风因述观风吟。
题兴福古刹 国主赐地澹海公布金
礼铜像(并序)
东大寺为南都十大刹之最有卢舍那佛铜像长一十六丈盍 国主以感异梦所造也当时殿堂楼阁穷极宏壮治承间寺遭兵毁建久复兴永禄又毁惟古铜像至今犹存宝冠莲座隐然如山闻洛阳大佛亦追轨于此傥非大心檀度乘夙愿再来未易恢张也向欲拜观不果兹缘拙道寂宗诸禅士不惮长途导为法喜之游因得瞻礼焉敬题一偈以俟知音时甲辰闰五月三日也。
题春日山神庙(有引)
南都胜地多奠神祠雨后艸艸登临未及遍览惟见其画峦飞翠茂林滴青泥水通身为之洗尽庶不虚此一行也敬题二十八字以当瓣香。
咏古柽(有引)
春日山万林之中有柽树一章高出云表大可八人围相传千年物也偈以志之。
闰夏五日雨留高安幻生家
泛舟回檗山
示齐云上座
甲辰仲夏望前一日乃予四十九初度时逢闰月髻恬昙碧诸子重为予祝席上书示
月泉上座索偈补次旧韵答之
示因硕奕士
赠诸昆仲
西堂
维那
书记
知藏
副寺
典座
知客
直岁
知浴
侍者
饭头
晓堂法姪书遗教经示省禅
珠姪书报恩经答亲
示道昌通士
观流亭
偶阅夏梅诗写赠官人
赠马友松医士
予所寓竹林居西照盛夏热甚正明法弟延予至江州法轮山消遣立秋前一日到上刹见其平林广陇秀色可掬缁素稽首信心倍常援题一律以写近趣
礼大悲像
次独和禅士韵
次正明法弟见喜韵并答诸禅士
赠丰主忠真老居士
赠小笠原远州守
立秋后五日赐紫大牛大德晋黄檗山延予到土佐州偈以答之
牧野佐渡守府中产灵芝数朵于六月廾七日寄其一请问因答之曰王者仁慈则感生瑞艸昔汉殿九茎天台五秀邦国祯祥重兆于今日矣可嘉可贺后三日承驾见访复赠以偈
吉良若州守朝觐回驾憩檗山见访
建仁开山千光国师远忌以偈代香
赠吉峰居士
甲辰中秋乃黄檗慧门法兄半百之辰寄赠
今岁丰稔秋成倍登江州正明檀信不惮百五十里远来献新福田有种功不唐捐山僧愧道微不能消受口占答谢
中秋侍老人坐月
和王阳明先生前身偈(并序)
先生嘉靖初论功封新建伯隆庆初谥文成世袭伯爵万历初诏示天下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讳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杭之余姚人父华成化辛丑状元母郑氏孕十四月而生将诞之夕梦仙人抱赤子乘云而降因名云生六岁不能言一日有老僧过其门为摩顶曰好个宁馨儿却被名字叫坏了改今名遂能言颖异顿發读书过目成诵少喜任侠长善词章壮好佛老才辩擅名登进士官至极品虽处富贵志在物表每以道学为己任不宗程朱独举良知为说上欲以其学辅君下欲以其学淑民惓惓欲天下人同归于善而后已一日游山寺见其院封锁甚固欲启之寺僧不可曰中有定僧闭五十年矣先生竟發视见龛中僧俨然如生貌酷像已既而见壁间一偈云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先生乃对寺僧曰此吾之前身也兹缘此儒者崇先生之学居多故阐而传之以昭儒释不二云时甲辰中秋日。
大津甚四郎性敏慧三岁能书六岁谒予于檗山竹林精舍面书风雨高堂明月六大字为供笔意古劲予甚奇之就字成韵走笔以赠
岩仓松下二黄门先后见访
示灵秀道士
示了喜老叟
示在恬禅姪
示常信画士
新赐紫檀丛大德见谒
探幽信士为写三笑图书赠
甲辰九月初五日拜別本师老和尚出山
留別木庵法兄
留別佛日正明诸法弟
次秀峰弟赠別韵
次南源弟赠別韵
次晓堂法姪赠別韵
次潮音禅士赠別韵
次愚溪禅德赠別韵兼示恁的禅人
执事诸公各以诗赠送总答一偈
高泉法姪送予至大阪同宿心月轩(有引)
两番宿此岫云来去无心百里重临松鹤送迎有礼莫酬高义聊叙法缘。
过天王寺观圣德太子道具示秋野来林院
太子所握佛舍利
达摩所授法衣
谢石见守
赠高泉法姪应玉峰居士请
喜慧林法弟开堂题联为赠
示伊藤清三郎
初八午舟發
九日舟中怀本师老人
初十日泊室津次韵示诸善信
是晚宿见性寺
十二日泊牛窗祈风
十五日过上关同瑞岩二子赋
十八晚至下关寄永井右近大夫及独航监寺
十九早月叟法云二禅德具舟相迎偶成三友偈以赠(有引)
泽一切物者云也破一切暗者月也度一切众生越生死流者舟也体虽有异用则大同立为三友谁曰不宜。
校注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38 册 No. B425 即非禅师全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3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经文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