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禅师语录卷第八 庶八
颂古
投子大同禅师因僧问月未圆时如何子曰吞却三个四个曰圆后如何子曰吐却七个八个。
投子因雪峰侍立次指庵前一块石曰三世诸佛总在里许峰曰须知有不在里许者子乃归庵中坐。
仰山见雪师子乃指曰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
米胡和尚令僧问仰山今时人还假悟也无仰曰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米胡深肯之。
三圣云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兴化云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
前三三后三三话。
疎山冬至夜有僧问如何是冬来意山曰京中出大黄。
南院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道院曰是僧便掀倒禅床院曰者瞎驴乱做僧拟议院便打。
首山因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山曰楚王城畔汝水东流。
雪峰低头归庵。
盐官因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官云与我过净缾来僧移净缾至官曰却安旧处著僧送至本处复来问官曰古佛过去久矣。
百丈惟政禅师有老宿见日影透牕问政为复牕就日日就牕政曰长老房中有客归去好。
雪峰因入山采得一枝木其形似蛇于背上题曰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长庆安禅师安曰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云门日日是好日。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门曰日里看山。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谭门曰𫗫饼。
云居膺禅师因僧在房内念经居隔牕问阇𥠖念者是甚么经曰维摩经居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经其僧从此悟入。
云居示众云老僧二十年前住三峰庵时魏府有兴化长老来问云权借一问以为影草时如何老僧当时机思迟钝道不得为伊置得个问头奇特不敢孤他伊云想庵主畣者话不得不如礼拜了退而今思量当时不消道个何必后因化主到魏府化乃借问山中和尚住庵时老僧曾问伊话抵对不得而今道得也未主遂举前话化云云居二十年只道得个何必兴化即不然争如道个不必。
曹山问强上座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个应底道理曰如驴觑井师曰道则太杀道祗道得八成曰和尚又如何曰如井觑驴。
曹山因僧问子归就父为甚么父全不顾山曰理合如是曰父子之恩何在山曰始成父子之恩曰如何是父子之恩山曰刀斧斫不开。
溈山有句无句。
云门须弥山。
云门露。
香林远禅师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远云坐久成劳。
洞山麻三斤。
风穴因僧问如何是佛穴云杖林山下竹筋鞭。
五祖戒禅师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蹋著秤鎚硬似銕。
智门祚禅师因僧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门曰莲华云出水后时如何门曰荷叶。
汾阳因僧问如何是西来意曰青绢扇子足风凉。
石霜圆禅师因僧问如何是佛曰水出高源。
瑯琊畣长水话。
大愚芝禅师因僧问如何是佛曰锯解秤锤。
杨岐问僧金刚圈作么跳栗𣗥蓬作么吞。
五祖演禅师问僧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
五祖举昔日有秀才著无鬼论一日鬼现身云你道无我𫆏秀才无语祖曰当时只举手作鹁鸠嘴云谷孤孤。
五祖展手问僧曰因何唤作手。
佛果勤禅师凡垂问学者拟议则一拳。
应庵示众。
应庵问密庵如何是正法眼密曰破砂盆。
荆叟因痴钝室中举如何是佛师曰烂东瓜。
婆子烧庵。
答颂
因侍者问洞山偏正五位偈旨师曰逐位念将来者朗诵云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师打云还识么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师打云还见么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师打云合取口兼中至两刃交锋要回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师打云还知落处么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师打云落在甚么处祗如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又作么生师打云又恁么去也者云请和尚各为颂出师颂曰。
师因阅大慧颂汾阳十智同真云兔角龟毛眼里栽銕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师曰此颂只有当面二字间隔似乎两橛不若壁立二字妥贴复阅觉范颂乃述一颂曰。
因众禅者颂洞山尊贵话并著语呈师师乃著语云气格生成复颂曰。
举溈山云老僧百年后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左脇书五字曰溈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自古至今答者不少老僧亦答云分身两处看复颂曰。
潘吴二道人以海底泥牛四句偈乞注解师云余智识暗短不能诠释但有六十棒在二十棒打高峰和尚四十棒打二道人然后为汝下个注脚若作棒会入地狱如箭䠶不作棒会入地狱如箭䠶更试问二道人合作么生。
佛祖赞
接引佛
释迦出山相
文殊大士
出山大士(实印禅人请)
大悲菩萨
达磨渡江
玉芝禅师像(有序)
芝初叅金陵碧峰居问如何是不落人圈缋居与一掌芝遂大悟。
抱璞师摹禹门和尚真恳师云求师兄写得七八句师云一句也没有云就将一句没有为题师乃书云
复写七八句
云门湛和尚
自赞
破山明请
又(费隐容请)
又(朝宗忍请)
又(万如征请)
又(木陈忞请)
又(牧云门请)
又(林野奇请)
又(禹门大众请)
又(金如玉居士请)
又(一生禅人请)
又(淳甫程居士请)
又(敬桥张居士请)
又(冶堂孙居士请)
又(定甫万居士请)
又
自题行乐
偈
示明极禅人极号元暗
龙池和尚送天隐禅师掩关偈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闲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池命师和
水西门庵示息机上人
天隐和尚病中以二偈求正师因复之
示闻圜居士
登会稽海口大峰山顶兼似墨池王居士
別石篑陶太史
示出尘上人
次尽我居士韵
静中偶成
次同叅慧毂轮韵
同史省庵登山顶为示
过戒珠庵
赠云堂师
山中四威仪
拟寒山三首
杖意
偶成
示医者
叅禅偈九首
游庐山东林寺次壁问韵
霞标管居士述无用书谓复礼法师问偈为真妄二字所缚不出理障清凉圭峰所荅亦为真妄二字没溺未见超方句寂音所拟战胜二老然无朙全妄情二句亦未免词病拙偈虽不工然跳出诸公之网偈曰立真取净性妄即从兹起若了真非真妄亦何须止法法不曾生心心勿终始明暗两无功取舍懵兹理佛不入涅槃我不出生死师曰无用句调虽工似莽荡欠谛当因次韵
黄檗山观叶相国壁间诗以偈次韵
示定观禅人
示时默上人
诞生禅人乞䇿进语
示雪浦琮禅人
送修密禅人省亲
示咸济禅人
纸炮
复方侍御震孺
示聚我居士
示彻源禅人
传法偈
示灵根荷讲主
无心用禅人乞偈
师梦中得染深青牯牛之句乃自联云
居士五旬乞偈
荅朱居士
示沈大司寇演
觉圆敏禅人病中乞偈
示张大司宪玮
示李孝廉鲁
居士乞偈荐亲
题冶堂孙居士像
题圣缘唐居士像
佛事
为亡僧举龛来无一物去无𦊱碍信脚便行管取自在举火光焰焰净嬴嬴南北东西无可不可以火苣打圜相云会则徧界分身不会与你把火。
为守元师入墖以杖指墖云尽十方世界是个无缝墖复敲墖门云且道者一缝作么合杀以手举灵骨送入云请师兄塞却。
为豁然师煆骨纵然皮肤脱尽白骨也须火煆惟我师弟豁然却具者般体段以火苣打圜相云大众会么撺火苣云看。
为通亮举龛通亮通亮对我曾呈伎俩即今恐汝忘之助汝三下拄杖以拄杖击三下云直须信脚而行莫管人间天上。
为回泉讲主举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隔山见烟已知是火而今对众相举且道是个甚么真实告报诸人切莫当面蹉过。
为景西起龛叶落归根仰手覆手木马翻身泥牛解走举火般若大智如大火聚举似诸人急著眼觑撺下火苣捬掌云还见么。
为乘白举火乘白烧化密云举火呈示大众无可话堕撺火苣云虽然如是直令彻骨透光明十方世界无处躲。
为青州佛实举火郑州梨青州枣万物无过出处好实禅人还知么若知出处便解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则不见生死去来之相从来寸步未尝移那涉山东与山西实禅还会么若犹未会撺火苣云老僧助汝一把火照彻面门离处所。
为超闻下火千做万做不离者个南北东西信脚行地狱天堂如梭过。
为无拘起龛无拘无拘生死俱虚自领而去顿证无余。
为正闻化主下火生时为众竭力死却要老僧烧全体光明自圜照十方国土任逍遥。
杂著
五家语录序
五家语者自达磨西来至六传再四世法徧中华禅备众体机语不一无心而分自成五家故谓溈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然机用虽似五家无非直指之旨𥠖眉居士刻兹语录可谓承上启下先后包含阅是语者可尽五家差別之元以明自己差別之智总归当人本地风光全机大用出于文字之表则谁见有五家儿孙空王佛田库奴以至狐狼野干到来总与三十棒为甚如此者里放过即不可。
教外別传序
老僧向读大慧语见拈水潦和尚因缘谓潦才举扬便卖弄者一蹋云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渠又何曾有峰峦叠翠涧水潺湲𡶨柳含烟庭华笑日鸎嗁乔木蜨舞芳樷底说话来古今洪词便利无过此老看他恁么举示则不专在言句尖新唯贵提其至要而已云何至要不见他室中问僧德山见僧入门便棒临济见僧入门便喝雪峰见僧便道是甚么睦州见僧便道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者四个老汉还有为人处也无僧云有大慧曰劄僧拟议大慧便喝出遵璞闻之忽然脱去从前恶知恶解遂成个洒洒地衲僧又鼎需入室大慧问曰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正当恁么时如何需拟对大慧以竹篦打三下需忽大悟又大悲闲长老入室大慧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闲曰扶不起大慧云扶不起是甚么人速道速道闲拟对大慧便打忽然大悟可见棒喝急切要密开人正眼脱人情解无过此也所以老僧生平不解打之绕唯以条棒一味从头棒将去直要人向棒头拂著处豁开正眼彻见自家境界不从他得迥出教内教外名言则方知𥠖眉居士所集从上佛祖机语决定不是文字方能撩起便行罗笼不住呼唤不回直饶如是只堪自了若论战也各各力在转处不滞玄妙理致一味活捉生擒向上全提本分一著超佛越祖独脱单行纵夺自䌛杀活自在能治一切名言不坐死地不瞎人眼方堪利己利人其或未然且向者册子上东觑西觑忽然觑著却来老僧手里请棒吃既是觑著因甚却要吃棒还有缁素得底么若缁素不得且莫轻拟棒喝著。
日睿程君乞题小象
夫题者名之也名者名其形也名其形者形不能形也形不能形者其形虚也况其名哉矧曰小象又曰影象皆非本质之谓也若夫题其影而不题其本可谓影之有影转转逐末而莫之反余不能影上生题而复题其形形也者于父母生之也且夫未出母胎男也女也俱弗得而知弗得而知者名弗得而立也若反至夫父母未孕之前又何状哉君若向父母未孕之先状其象来余亦向父母未孕之先为君题。
密云禅师语录卷第八
音释
(鱼开切音暟痴也)。
拭(设职切音识抆拭揩也)。
苣(其吕切音巨朿苇烧也)。
撺(取乱切音㸑掷也)。
伎俩(上巨锜切音芰下里养切音两伎俩巧也)。
鸎(于茎切音[賏/(几@(冰-水))]黄鹂也)。
矧(矢忍切音哂况也)。
校注
【经文资讯】《乾隆藏》第 154 册 No. 1640 密云悟禅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乾隆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