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卷第七 几七
诗偈
赠履坦禅人兼报天一居士
入磬山
示退庵重子住敔山
赠禅人
又
又
守塔怀古
咏怀
静夜思
题壁
偶题
山居
烹泉
对镜(华山兰若)
冬日有怀(荆山旅堂)
望台山
舟居(三却竹林)
又
冬归草堂
济宁道中
读白乐天诗怀扣冰(舟次东昌)
甲马营夜泊
节食
龙渊南坞坐月
昼寝
荆溪道中招友
高祖寝堂题壁
示众
山居
高步
促都监立还山
普请口占
枕流台题石
庚戌二月磬山题壁
磬山挥麈台(先录法济十咏之一有此名)
庚戌题壁(三首)
卷帘
独乐园雨后(二首)
巡寮至大义阁(癸丑灯前)
楚州题壁
旅堂
开窓
山居
示淳徒病中
天目双清庄
金沙顾龙山留题宿处绝句
言志
题壁
广武题壁
藕塘题壁
大雄山居
怀静涵老居士
怀五玉弟
绝粮
壬辰归报恩
高斋对月
禅者请书
又
又
荅老母
江上十方庵慈氏芟染
和示峰子
题壁
此偈赠一切人不能收取须还山僧。
对镜(有引)
向侍先磬山闻溈山荒寂有愿四旬体胖曳杖往住二十年于兹矣适浴室临镜因有此偈。
自拟
江上法愿庵
草堂月
代草堂老人示徒
围炉得月峰
西楼题壁
中台书竹
杖底松风
寄羽明居士
草堂昼眠
夏夜露坐
扫径
早叅罢
大雄面壁岩夜坐将赴磬山请
梅轩题柱
赠豫章齐居士
松涛
示众(大士诞舟次下相)
归草堂
芟松
旅堂杂咏
山居
雪斋歌(怀徐群玉)
溪上吟
丙午题壁
秉烛踏雪
洗涧
夜坐
对百合花怀延陵公
西方庵题壁
樵谿
龙须礼祖
既望夜叅后
有怀
新秋
仰止阁题壁
辛亥重九后一日示相随诸子兼怀下常住是年山邑饥
荒园
雄峰有怀
无能
虀粥
佛事
在明禅人火
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咄哉古人未明向上一窍报恩则不然在明老衲昨日死今日擡来对众烧。
亡僧起龛
昔日七贤女游尸陁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者里人向甚么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师倚杖云者一队死丫嬛好与一炉烧却灵利衲僧別有转身一路举杖指云髑髅𨁝跳上三十三天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
悼八十三默真老衲
汝年颇不少汝死颇安好如何连夕来我心痛彻晓念汝度凶荒屈指可过了不虞麦甫黄倐尔音容杳苦乐未易空死生未易妙未证虗空心重来明此道我哭有余哀宿有好怀抱。
自觉尊火(尊柴头一生择木三迁勤普为众临寂拨置后事颛持药师名号数日泊然坐脱)
生知所止死知所归岂无俊士于兹徘徊咄哉行尊庶不虗为出世之人。
印潭入塔
即此物非他物取不得舍不得青山以为宅。
奠无障开阇黎
一灵皮袋皮袋一灵即此皮袋无障真身杯茶盂饭聊尽众心呜呼尚飨。
奠志一达侍者(老成衣钵)
行达行达汝解四大空我今为汝说真空灋茶倾三奠香𤑔一炉。
洞如耆德火
性空三昧火自焚实相身今日是我洞如老灋兄向火𦦨里转大灋轮令大地情与无情俱证究竟坚固大定现前大众异口一音同诵首楞严王咒。
崒侍司火(老成衣钵)
云开崒侍司谛信真空理四大各有归斯人无去住无佛处作佛莲华生碓嘴。
奠岸回老衲
者汉生亦如是死亦如是吾许汝如是与汝一杯茶。
啸岳月监院掩龛
荷众廿年来岁绕数千指颇多素心人澹永首肯尔掀眉绝众缘清光满大地师双手掩龛云多少死于句下不能入道的阿师只作墻壁话会遂转身设奠。
月监院火
万仞峰头撒手时千华竞放月明枝以炬绕龛云东西南北溈山火堪爱风颠胡乱吹。
奠寂庵洽子
沤云吾久视来去汝无拘汝有利生愿重来读旧书。
奠月岸彼老衲
㨗去㨗来善终善始月岸彼老衲吾不吊汝而庆汝纤纤云净夜光寒更莫迟疑落二三拾得瀑华桥上笑绝尘千古髯无双。
为南涧和尚火
香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吾兄彻始终火里洗个澡。
镇知屋火
师秉炬云者火从汝十余年真实心中流出将来光天烛地去也遂投炬适大雨师归方丈问众雨从何来一僧云大家一身湿师云是何言欤复云新迁化上座为汝等说乾嚗嚗禅也不知。
量空宽都监火
师举炬云尽大地是宽上座一只眼宽上座面前触目菩提脑后圆光光万丈山僧更为尔锦上铺花便掷炬。
智周足副寺火
足副寺生如幻死如幻𤼵心如幻出尘如幻办道如幻进业如幻甘澹泊如幻忘勤劳如幻始终一德至死不变如幻更有一种如幻举扬待汝重来秉炬云临行助汝般若燄照彻人间与天上。
为织造马护灋火
举炬云昔年相见无相见今日相违未始违欲识马公真面目火里莲开大十围。
杂著
东语西话
开了两片皮只是粥饭罐当世有与么人山僧礼他三拜。
颠仙谣
憎爱胸中尽是非眼底空泥牛入海后聚散问沤风。
书溈山语
行脚高士须向声色裡睡眠声色裡坐卧始得山谷云东坡文字语言历刦赞扬有不能尽吾于溈山亦云戊子春二日荆邸书。
题雪窦颂古
野鸭子知何许马祖见来相共语话尽云山水月情依然不会还飞去却把住道道颂出雪窦真能于法自在匪夷所思如清光匝地犹戽夜塘以尽所欲言而妙此却把住道道以不完题而妙尽所欲言如千雷并吼易不完题如千日并照难偶阅之直欲击碎唾壶。
草堂书壁
日中一食𣗳下一宿世尊模范如是一语不投折苇渡江少林九年终日面壁鼻祖标格何如。
荆山旅堂纪事
丁亥十一月朔著新絮袄饱领本庵香饭饭余展足熟睡皆行脚经年未曾有事睡起一趺晚晴快人遗景在屋庭东大𣗳茂绿未衰殊映日溢目忽忆十五年前得先师乌峰竹斋瞌睡起书牕浣壁时复忆甲戌秋先师迁吴兴报恩是日结冬破屋败垣炊巾满谷群贤卧草眠霜冰骨老人支枯藤指点砖头瓦砾为诸人阐最上机余时独处江千野色无垠天光连水曾和老人寄示偈云师辟山头宇吾撑水上门脚仝蹋实地眼独空丛林小儿无绳尺旷荡之言不谓至今多人成诵昨便鸿南去拈句寄重监院高歌天地外稳卧雪霜中他日忆此更作何状。
书岩子纸
大雄道人廿年来炊冰煮雪接纳诸方能三十夏不惮寒苦者敢保出他人一头地岩子能否。
叅禅悟难既悟已忘悟难且道忘悟的人何如岩子道看。
此事极平易极欺人等闲看得平易者此最受人欺者也戒之哉。
多见人在壳漏子裡谭葢天葢地之道徒自欺耳葢天葢地者能把壳漏子作涂毒鼓挝。
书楚纸
近年少至性衲子葢稍有见处不能出头天外全体受用多以名利熏心学文字语言还知但患不成佛不怕佛不解说法么笔此蚬子和尚卓立纸末。
三师说
吾有三师父师母师师师父师生我眼师师开我眼母师护我眼父师身示无常此生我眼者也师师了我生死此开我眼者也母师勗我证果此护我眼者也三师皆有大因缘使我悚然省豁然开恻然痛吾何修而得此三善知识师也噫吾于荆溪磬山开此眼于江上水关忘此眼于吴兴草堂保此眼不知何年得真不负三师也有客蹑而问曰忘矣何用保为曰此非汝所知也保矣更俟何年不负师曰此非汝所知也待汝证果地涅槃与汝共报难报之恩可也虽然父师母师出离之缘皆頼师师师乎师乎粉骨碎身未足酧将此身心奉尘刹潜子苫次草述时乙未九月戊戌。
西楼闻雪
潜子早失太山之仰不获徧任两序列职壬辰夏报恩乏住持供先老人方丈重归侍室首修殿公务摄客司诸禅极不安潜子有余乐也向志夙夜守塔每为事夺适寓监院寮后轩篝灯正当宝峰塔下漏下三十刻闻雪起立不禁清绝向于磬山有生平徼幸处千古快心时之句此际是第二番境界时壬辰十一月癸巳手书所用破砚犹是二十年前记室旧物并记。
报恩旅堂闲书
近日学者有二病一等弄聪明习外学一等守愚抱拙般若不清楚二者皆不可与言道不识一丁者必如六祖方可不拨文字者必须远同西天龙𣗳马鸣近同永明明教始得无过。
题壁
本学古人莫视流俗阅赵州语录自励。
跋赵州三佛话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南岳磨砖江西盐酱不是过也又云非四十年不杂用心者不知斯言简尽。
题药师日课语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畍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谓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鈎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癸巳之夏山居不宁偶奉亲归养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药师日课见示此出人意表是经流传已久编成日课未之闻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廸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书禹门先师翁诗后
五峰云顶古文殊尽日跏趺总笑余半点苦寒禁不得踌躇未了又踌躇此禹门师翁台山卜居诗也师翁证处稳密超脱故微言澹语中煞有吼意琇生也晚何幸目听洪音。
跋大慧颂古
相体裁衣量水打碓毫发不差且居门外昨夜三更月到牕话后人逐块乱颂无论蹉过南泉赵州还曾梦见大慧乎雨牕偶书。
书月祖偈
自笑当年画模则几番红了几番黑如今谢主老还乡那管生平得未得今人轻易敢称笑岩后裔余略举此偈示之请莫造次。
船子庵杂记
中秋前后卧锄云堂泉声山色争胜月出当门日亦如之旦夕令人应接不暇数日来倦忘寝饥忘食病废药终夜大启户牗以纳之早则坚卧不起金峰僧走候谓之曰为我寄语重维那道人近得二入室弟子清超绝伦僧曰二子为谁曰皆受马簸箕记莂来日面佛月面佛僧拟议笔以付之曰可并示峰书状。
潜子传赞
潜子不知何如人自得法先磬山力以大法为己任嗣住报恩数载虽百废竝举未尝一事营心数千指日环拥叅请未尝有一元字脚与人其许入室者愈臻玄奥愈爽然自失久追随者多忘身为道高年硕德之侣主法不让人情时有以认昭昭灵灵为得本以识神空为末后无疑者明辩其为狼䟦其胡载疐其尾复有死于棒下以心如墙壁为明道眼等者直斥其为将成九仞之山未进一篑之土皆苦其盲引众盲非好辩也人不知而不愠其志潜值世危乱其时潜布袋和尚赠以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其行潜遂称潜子赞曰汝何人斯其三代之直欤抑乘愿而来续垂绝之脉者欤人徒描汝之形像汝只瞠目而熟视其潜子欤。
书先贤偈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塲心空及第归禅人看公案多不透脱为书此偈若曰此老僧之常谈吾末如之何也已。
书示月庭迩
江国春风吹不起鹧鸪啼在深林里乳峰老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见此老一光者百千诸佛同时现前透此老一言胜透一大藏教咄山僧未免向佛头上淋漓墨汁。
书屏
栢𣗳子几时成佛虗空落地时成佛虗空几时落地栢𣗳子成佛时落地善财叅后谁相访楼阁门开竟日闲。
䟦保宁勇禅师颂古
炼得通红打一鎚周遭无数火星飞十成好个金刚钻摊向门前卖与谁夜坐偶忆此颂不惟枯木头陀通身毛孔皆笑直教大地山河草木昆虫悉皆起舞。
偶言
东坡云醉时是醒时语吾于今之言未生前者亦云。
䟦古
成株大𣗳葢覆天下人去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引者风颠汉叅堂去百丈云一句子百味具足知言哉。
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卷第七
勅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
洪惟世祖皇帝圣德显道彰于遐迩深仁厚泽洽于幽明妙智圆通与如来心印为一尝命访僧伽之行解圆证者与论向上宗旨于时有大禅师奉诏入京曰玉琳琇公葢天隐磬山之子而临济三十一世孙也师讳通琇号玉琳常州江阴人族姓杨氏父芳母缪氏皆与般若有大因缘师之生也母梦大士携童子自牗入悟而生师堕地敏悟夙成能语輙诵佛号坐常跏趺十五阅语录叅谁字疑情大𤼵寝食俱废昼夜徬徨室中因触翻溺器有省遂蝉蜕万缘决意究竟大事时磬山修禅师方弘化荆溪炉鞲正赤师直造其席依止受具戒为侍者进则决疑请益立雪不移退则宴默凝神危坐达旦必欲见道乃已一日于一口吸尽西江水下瞥见马祖用处不觉身心庆快曰佛法落吾手矣自此遇勘辨𤼵语纵横自如当机不让无何辞归省母磬山密嘱征信曰善自护持勿轻洩也师既归江阴益韬晦日放旷云水间偶乘月泛小舟举头顿忘迷悟如虗空玲珑不可凑泊急就证天隐于武康之报恩叩击之次迎刃不留至掀案而出隐知其透关叹曰此吾宗狮子儿也隐示寂遗命令师主法席师不从避之凌霄峰绝顶时天龙业已推出虽欲埋名烟壑而众莫之许师不得已起应之开法筵之日黑白环绕者万指莫不沾被化雨随根沃润而去丙戌过大雄乐其山川幽寂就荒烟蔓草葺[茆-ㄗ+(邱-丘)]为屋有终焉之志然声光外流逐膻者益众期年复成丛席是时天童方唱道东南其机锋迅利诸方无能抗者惟师以法门犹子后先角立应机接物如疾雷破山龙泉出匣非真实证悟者不能窥其纵夺之妙以故年甚少出世最早而握机行令卷舒自由闻者莫不钦服焉。
顺治戊戌世祖皇帝闻师名遣使诏师己亥春师应诏赴阙见上于外朝慰劳优渥即命近侍送居万善殿不时临访道要一日问如何用工师曰端拱无为又问如何是大师云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又问孔颜乐处师云忧心悄悄皇情大悦命近侍传语恨相见之晚焉特赐号曰大觉禅师名香法衣之锡殆无虗日寻以母未塟恳乞还山诏许之出内府金钱助之襄事师受赐归以十九饭僧放生而以其一助营塔费凡畚土运石一一皆身自为之庚子秋复诏至京礼遇尤渥进号大觉普济能仁国师至腊月世尊成道日命于京师阜城门外慈寿寺为千五百僧说菩萨大戒又命作工夫说刊行之次年世祖皇帝升遐师领大弟子作佛事七昼夜毕辞还山钦命遣官护送其宠荣稠叠近代无与同者师虽遭际昌辰然性恬于荣利无毫发矜重意既归如野鹤孤云无所留碍会于潜天目师子正宗禅寺岁久𬯎废郡人顺天少京兆岵瞻戴君谓非师无以举扬宗风光辉祖席率众延师居之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序殆不能容于颓垣败壁中一弹指间金辉碧明楼殿上插云际而未尝见其有所作为善权之请师虽勉强一赴然旋思归老旧林亦未尝久留也天性至孝十二岁即丧父得法后別构草堂于报恩之侧奉母居之躬进饮饍母殁断食禅定者七日行道不离𣩵次者三年先是师之父振陵翁与受云栖大戒深味禅悦临终染衣自度谓师兄弟不读书即当出家母氏亦受磬山记莂晚年离俗依师得悟世号大慈老人葢非积庆之家不能生此大士而师具全戒孝友陈睦州大慧杲之风岂非契经所谓五因缘中真友者耶晚年慈心益切不惮䟦涉之劳意将穷搜泉石接引缚禅物外而不与尘世接者尝叹曰赵州八十行脚彼何人哉乙卯春遂屏给侍飘然常往因触热渡江止于淮安清江浦之慈云庵索浴趺坐说偈而逝时康熈乙卯八月十日也寿六十有二腊四十三弟子奉龛归天目全身塔于东坞庵之后陇师凡六坐道塲七会说法解结𤼵覆妙具善巧虽沉迷重障一遭钳鎚𦋀索无不断绝焦芽小草一蒙溉灌身心无不光润得法弟子二十余人皆能传灯续命接席分辉者也师广额丰颐平顶大耳面白玉色目光烱烱射人宴坐如临大众故见者不威而摄一生不蓄私财即纤细供养亦不轻受尝过青县有苦行僧负斗麫设供随舟行者数日师怜其诚为说法要即挥之使去终不纳也每檀施至辄教以持归放赎生命同于摄受虽膺紫衣之宠而服用不及恒僧既悟逸格之禅复教人兼修净业五会弟子从师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得度者至不可筭数皆谓师从彼世界应化来此方云余昔从内廷间立法席之后亲睹师据狮子座举明正法𤼵轰雷掣电之机虽老叅宿学罔知所措既而闭关习静龙象萃处一室而户外不闻人声至于广厦细㫋从容诏对语巧意圆穷极实际能助九重增长法喜一时贵近无不函香问道师于弘法外不𤼵一言其善慧深厚如此是以缁素四众罔不倾心驯至名德上闻于天宠被鸿名龙光赫奕则师岂非乘夙世愿轮随助圣人敷扬大化者乎谓之优昙钵花千年一现良不诬也铭曰。
康熈乙丑仲夏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加三级宛平王熈薰沐拜撰
校注
【经文资讯】《乾隆藏》第 154 册 No. 1641 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乾隆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