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长老偈经
一
二
三
一偈集
第一品
一
「予葺一小舍
,无风心情好
,天
!若喜请降雨
,予心善住定
,与得此解脱
。予住于热烈
,于天降下雨
!」
尊者须菩提长老述此偈。
二
「止息归寂静
,诵咒勿轻噪
,拂去邪恶法
,如风扫落叶
。」
尊者摩诃拘𫄨罗长老述此偈。
[P.2]三
「见如来此慧,犹点中夜火,来者无疑惑,如来与眼、与光明。」
尊者康迦丽瓦达长老述此偈。
四
「善良且贤明,唯近见义人,广大深远见,而实甚困难。微妙微细义,精勤乃得知,明眼之智者,善达此智慧。」
满慈〔母〕之子尊者富楼那长老唱此偈。
五
「自调难调御,彼人如陀骠,满足超疑惑,陀骠胜利者,寂灭无怖畏,寂灭心安立。」
尊者陀骠长老唱此偈。
六
「比丘善满足,心住于安定,独入寒林中,身毛不竖立。此身护念坚,彼为胜利者。」
尊者寒林住者(三浮陀)长老唱此偈。
七
「破除魔王军
,如破弱苇堤
,除怖胜利者
,调御归寂灭
,是故心安立
。」
尊者跋利迦长老唱此偈。
八
「难调而调御,调御之雄士,满足超疑惑,毘罗胜利者,身毛不竖立,心安归寂灭。」
(右)毘罗长老。
九
「分別诸法中
,我达最胜者
,善达无恶处
,亦无邪度量
。」
(右)毕兰陀筏蹉长老。
[P.3]一〇
「寂静达吠陀,彼此世自制,皆舍诸欲望,诸法无染著,我知世起灭。」
(右)芬那玛萨长老。
摄颂:
须菩提,拘𫄨罗长老,自制康迦丽瓦达,满慈〔母〕之子富楼那,陀骠寒林住者(三浮陀)、跋利迦、毘罗,毕陀筏蹉,拂黑暗之芬那玛萨。
第二品
一一
「闻佛说法喜,比丘道寂静,诸行之止息,而得安乐住。」
(右)秋拉伽瓦迦长老。
一二
「具有智慧力,以及诸戒行,安定喜禅思,正念要摄食,已离欲贪者,以待时之至。」
(右)摩诃伽瓦迦长老。
一三
「碧云似有色
,美冷湛清水
,赤色甲虫掩
,吾乐此岩山
。」
(右)瓦那瓦奢长老。
一四
「吾师曰:尸婆迦!身虽村里住,我心去森林,虽疲我已去,识者无执著。」
(右)瓦那瓦奢长老之沙弥〔尸婆迦〕。
一五
「五分结具断
,五下分结舍
,精进修五根
。超五著比丘
,称渡瀑流人
。」
(右)军达达那长老。
一六
「恰如善种生,角冠牛挽犁,前进少劳苦,等同得安乐,我舍离贪欲,日夜少劳苦。」
(右)贝拉陀席萨长老。
[P.4]一七
「懒惰且多食
,安眠辗转卧
,如糠饲大豕
,再再入母胎
。」
(右)驮索迦长老。
一八
「于恐怖林中,佛嗣者比丘,彼以骨相观,遍覆全大地。予思彼精进,彼疾舍贪欲。」
(右)辛伽拉比陀长老。
一九
「渠工以导水
,箭工以矫箭
,木工以曲材
,德行人调己
。」
(右)拘罗长老。
二〇
「我无死恐怖,无生命欲念。正知有正念,舍此积集身。」
(右)阿逸多长老。
摄颂:
秋拉伽瓦迦,摩诃伽瓦迦,瓦那瓦,奢者尸婆迦,与军达达那,贝拉提驼索迦,辛伽拉比提,拘罗阿逸多。以上十长老。
第三品
二一
「恐怖我不怖,师知不死法,怖畏灭无迹,比丘进其道。」
(右)民拘律陀长者。
二二
「碧色有美颈,孔雀著毛冠,鸣于迦罗瓦,此等凉风声,唤醒入眠者,又我入定中,呼我目清醒。」
(右)奢达迦长老。
[P.5]二三
「我于竹丛中
,饮食蜜乳麋
,思蕴之起灭
,远离念增长
,向于峰二偈集
。」
(右)巨舍罗长老。
二四
「我出家已
,一夏终了
。见法美德
,通达三明
,得佛之果
。」
(右)须康达长老。
二五
「其心由光生,常向于极果,黑魔!汝若伤比丘,必逢其苦果。」
(右)难提长老。
二六
「闻日种佛陀,善说诸言教,我证微妙法,如箭射毛端。」
(右)无畏长老。
二七
「突婆孤沙草,普塔吉罗草,与优尸罗根,以及们叉草,波罗婆草等,我心专远离,由心离此草。」
(右)路摩尚祇迦长老。
二八
「不专心求衣,亦不喜装饰,戒德香送汝,勿送他人处。」
(右)阎浮村出生儿长老。
二九
「汝欲矫己直,犹箭匠修箭,哈利陀!汝欲直汝心,而须断无明。」
(右)哈利达长老。
三〇
(右)郁帝迦长老。
摄颂:
尼拘律陀,奢达迦,巨舍罗长老,须康达,难提,无畏长老,路摩尚祇迦,阎浮村出身儿,哈利达,郁帝迦仙等。
[P.6]第四品
三一
「森林大丛中,蛇咬蚊螫噬,如象临战场,正念住其处。」
(右)伽趺瓦拉提利耶长老。
三二
「以老换不老〔涅槃〕热苦换清凉,无上之寂静,换得安稳乐。」
(右)须卑长老。
三三
「如母爱一儿,人对诸生类,于一切时地,普遍应慈爱。」
(右)苏波迦长老。
三四
「对有智慧者,不近妇为贵,村里来森林,由彼而入家,依此波舍起,不呼即去之。」
(右)波舍长老。
三五
「欲求安乐者,必定得安乐,人达不死道,履修八正支,依此有名声,依此有清誉。」
(右)萨曼尼迦尼长老。
三六
「闻善且行善,常住无家善,无物累沙门,善趣最胜道。」
(右)拘摩〔母〕之子难陀长老。
三七
「游方不自制,失定不得益;不净意,巡国何作为?然而制憍慢,独坐静禅思。」
(右)库摩〔母〕之子〔难陀〕长老之同辈长老。
三八
「彼以神通力,舍牢浮河停,牛主之比丘,无爱无动转;超越诸恋著,抵达于彼岸,诸天礼牟尼。」
(右)牛主长老。
三九
「如以刀刃刺
,如以火烧头
,为舍诸贪欲
,比丘正念游
。」
(右)帝须长老。
[P.7]四〇
「如以刀刃刺
,如以火烧头
,为舍生有欲
,比丘正念游
。」
(右)瓦达玛那长老。
摄颂:
伽趺瓦拉提利耶,须卑苏波迦波舍,萨曼尼迦尼尼,拘摩母之子难陀,难陀之同辈,牛主,帝须长老,有大名称瓦达玛那。
第五品
四一
「毘婆罗山岩
,槃荼婆山窟
,暴雷劈堕落
,然此无比者
,入窟而禅思
。」
(右)尸里瓦达长老。
四二
「奢罗!乌婆奢罗!席斯婆奢罗!汝等正念住,恶魔来汝处,有如裂发人。」
(右)迦第罗林住者〔离曰〕长老。
四三
「善脱予善脱,由三恶善脱,不用镰刈割,免犁耕小锄,此物于此处,不要或不然。须曼迦罗!汝应为禅思,须曼迦罗!汝应住精勤。」
(右)须曼迦罗长老。
四四
「我母
!人为死或生
,不见而悲叹
。母
:我生且见我
,何故母悲叹
。」
(右)萨努长老。
四五
「恰如优生马
,倒地再起立
,如是具正见
,正等觉弟子
。〔我等为佛之良种弟子
。〕」
(右)喇玛尼耶威哈利长老。
四六
「信心予出家
,出家比丘身
,增长念与智
,我心住善定
。魔王
!随意变形相
,予不为汝动
。」
(右)三弥提长老。
[P.8]四七
「归命佛大雄,解脱一切处,我住于尊教,我住于无漏。」
(右)优阇迦长老。
四八
「我为出家身
,出家而至今
,思惟无卑过
,我不知起过
。」
(右)删阇耶长老。
四九
「西比伽鸟鸣,哔哈哔哈响,我心不为动,心乐一境性。」
(右)拉玛奈雅迦长老。
五〇
「大地降雨注,风吹电往来,予息止疑念,予心住善定。」
(右)毘摩罗长老。
摄颂:
尸里瓦达,离曰长老,须曼伽罗萨努长老,拉玛尼亚威哈利,三弥提与优阇迦,删阇耶,玛拉奈雅,克战彼毘摩罗。
第六品
五一
「雨音如调律
,茨葺盖屋舍
,心定乐防风
,雨欲降即降
。」
(右)瞿低迦长老。
五二
「雨音如调律,茨葺盖屋舍,风防而快乐,予心亦住定,雨欲下即下。」
(右)善肘长老。
五三
「雨音如调律
,茨葺盖屋舍
,风防而快乐
,中栖予精勤
,雨欲降即降
。」
(右)瓦利耶长老。
[P.9]五四
「雨音如调律,茨葺盖屋舍,风防而快乐,独自其中栖,雨欲降即降。」
(右)郁帝迦长老。
五五
「入安
阇那林
,长床为屋舍
,通达于三明
,成就佛之教
。」
(右)安阇那林住长老。
五六
「屋舍之中有何人,屋舍之中有比丘,正念善住心离欲,知:法友!汝造屋舍非无益。」
(右)屋舍住长老。
五七
「汝之屋谓旧茅屋,汝愿欲得新屋舍。屋舍欲念应除去,比丘!欲求新屋乃为苦。」
(右)屋舍住长老。
五八
「汝依信心施予屋,予住屋舍喜又乐,予无少女之要求,妇女等!汝等应赴所要处。」
(右)可喜屋舍住长老。
五九
「予依信心而出家,森林之间构屋舍,修道精勤又热烈,住于正知与正念。」
(右)拘萨罗住长老。
六〇
「予入屋舍有目的,予欲成就予其愿,予求明智与解脱,舍弃憍慢与随眠。」
(右)尸婆罗长老。
摄颂:
长老瞿低迦善肘,瓦利耶郁帝迦仙,安阇那林住长老,长老二人屋舍住,可喜屋舍住长老,拘萨罗与尸婆罗 。
第七品
六一
「见者见见者,亦见未见者,然而未见者,两者皆不见。」
(右)婆破长老。
[P.10]六二
「我等处林间,被舍如木片,能够住森林,多人羡欣我,如堕地狱者,欣羡升天庭。」
(右)跋耆子长老。
六三
「欲心堕死域,又再生来世,我今务已终,以乐于所乐,由乐得安乐。」
(右)拔迦长老。
六四
「我由〔庵婆波利女〕之树名生〔谓频毘沙罗〕,由〔标〕白旗者为父而生,舍欲之智旗,灭魔罗天旗。」
(右)毘摩罗憍陈如长老。
六五
「郁启巴迦达瓦奢,住其多年蕴蓄所,安坐修道大满悦,为其家主等说法。」
(右)郁启巴迦达瓦奢长老。
六六
「大雄已到达,诸法之彼岸,为我说教法,我闻所说法,而喜住其处,通达于三明,成就佛所教。」
(右)弥喜长老。
六七
「烧灭诸烦恼,一切生有除,生死轮回断,今不再受生。」
(右)能听一法长老。
六八
「增上不放逸,学习寂默道,如是常寂静,正念无忧悲。」
(右)耶屈陀尼耶(一优陀那)长老。
六九
「一切胜智者,以说大味法,闻此为不灭,而勤修道行,彼通安稳道。」
(右)车匿长老。
[P.11]七〇
「此处戒第一,智者为最上,人界及天界,戒智人胜利。」
(右)富楼那长老。
摄颂:
婆破跋耆子,拔迦,毘摩罗憍陈如,郁启巴迦达瓦奢,弥喜,一法者,一优陀那车匿,大力量之富楼那。
第八品
七一
「见极微妙义
,巧慧行谦逊
,善习事佛者
,如是之人者
,不难得涅槃
。」
(右)瓦奢婆罗长老。
七二
「恰如一幼树,顶茂枝叶生,时难以除去。娶妻亦如是,彼今且许我,我今得出家。」
(右)阿睹玛长老。
七三
「见老朽恼苦,罹病而将死,寿命至灭尽,缘此去欲乐,出家乃得度。」
(右)摩那长老。
七四
「欲乐与嗔恚,惛沈与睡眠,掉举与疑惑,比丘总无此。」
(右)须耶摩那长老。
七五
「善见修练人,己断诸疑惑,而增大觉悟,愚者即成贤。」
(右)须萨罗陀长老。
七六
「高慢者中自卑,卑怯者中自高,住他人所不住,乐者中不可乐。」
(右)毘扬奢哈长老。
[P.12]七七
「昔日心随逐
,流离任乐所
,今日如实制
,手钩制狂象
。」
(右)哈陀罗哈普陀长老。
七八
「未得转向缘,轮回奔生死,今得脱苦蕴,诸苦皆尽失。」
(右)棉达西罗长老。
七九
「我总弃贪欲,嗔恚亦总绝,愚痴总消失,安靖得清凉。」
(右)罗奇陀长老。
八〇
「我之所作业,或小又或大,一切总绝尽,今我无再生。」
(右)郁迦长老。
摄颂:
瓦奢婆罗长老,阿睹玛,须耶摩那,摩那 仙,须萨罗陀,毘扬奢哈,阿罗哈普陀,棉达西罗,罗奇陀,郁迦长老。
第九品
八一
「昔我往世所作恶,今于此生感应果,然我已无他生因,不再感受他生果。」
(右)萨美提具陀长老。
八二
「徒儿
!汝今乞食易
,而向于安稳
,无有怖畏行
,勿为悲忧累
。」
(右)迦叶长老。
八三
「师子
!昼夜善勿怠
,精勤而安住
,修习诸善法
,速弃合成身
。」
(右)师子长老。
[P.13]八四
「夜则终夜眠,昼则乐群处,如此邪智徒,何时断尽苦。」
(右)尼陀长老。
八五
「熟通住心念,知远离妙味,正念有智慧,以此详思惟,非享俗安乐。」
(右)须那迦长老。
八六
「教外多异说,若依异说道,非能通涅槃,是世尊大师,以此教僧伽,自示如掌上。」
(右)那义陀长老。
八七
「如实见五蕴,破坏诸生有,轮回生死断,今我不再生。」
(右)波吃陀长老。
八八
「我身于水〔中〕,不能登上陆,流于大水中,我能悟真谛。」
(右)阿鹫那长老。
八九
「超出淤泥涂,以避于深渊,暴流结节脱,除一切憍慢。」
(右)提瓦萨婆长老。
九〇
「善能知五蕴,断其根本存,生死轮回尽,我今不再生。」
(右)沙美达陀长老。
摄颂:
长老萨美提具陀,迦叶,师子与尼陀,须那迦与那义陀,阿鹫那仙,波吃陀,长老提瓦萨婆仙,沙美达陀长老。
第十品
九一
「我得能享受种种,如斯百味甘露食,未曾于今日快乐,无量知见瞿昙佛,说此无量法。」
(右)巴利奔那迦长老。
[P.14]九二
「其漏已断尽
,于食无依著
,其行之处空
,无相及解脱
,如鸟行空迹
,其迹实难测
。」
(右)毘阇耶长老。
九三
「耶罗迦!诸欲是为苦,耶罗迦!诸欲非是乐,耶罗迦!以求诸欲者,彼是为求苦,耶罗迦!不求诸欲者,彼乃不求苦。」
(右)耶罗迦长老。
九四
「世尊释子吉祥者,我等顶礼应归命,最上第一之达者,善说最上第一法。」
(右)密陀智长老。
九五
「我为眼盲者
,长期旅难路
,纵令路边卧
,不伴魔罗者
。」
(右)奢具婆罗长者。
九六
「喜舍一朵花,八亿之年间,诸天中往来,余福得寂灭。」
(右)康达须摩那长老。
九七
「舍弃贵价黄金钵
,我取土制瓦钵者
,我得第二之灌顶
。」
(右)帝须长者。
九八
「见色思爱相
,正念且消失
,心有染著者
,以色之感受
,以此且爱执
,生有之根本
,彼后增诸漏
。」
(右)无畏长老。
九九
「闻声思爱相
,正念且消失
,心有染著者
,以此为感受
,且生爱执著
,将来应轮回
,彼增长诸漏
。」
(右)郁帝迦长老。
一〇〇
(右)提瓦萨婆长老。
[P.15]摄颂:
巴利奔那迦,毘阇耶,耶罗迦,智者密陀智,奢具婆罗,康达须摩那,帝须,无畏,智者郁帝迦,提瓦萨婆。
第十一品
一〇一
「舍在家生活,不终己之务,懒惰赖供食,饱饲如大豕,其鼻嗅如犁屡屡入胞胎。」
(右)贝罗达迦尼长老。
一〇二
「为憍慢所欺,污染诸正行,利得不利得,惑乱失三昧。」
(右)阇睹奢长老。
一〇三
「饱食安乐法,此非我所要,食最第一味,毒味勿亲交。」
(右)蔓陀罗长老。
一〇四
「我体甚轻浮,以触大喜乐,我体被风吹,犹如棉絮浮。」
(右)气达迦长老。
一〇五
(右)摩利达万婆长老。
一〇六
「百标百相之义中,见唯一标为愚者,见百之标为识者。」
(右)斯黑曼陀长老。
一〇七
「我以思量后,成为出家身,通达于三明,竟成佛之教。」
(右)达摩萨瓦长老。
一〇八
(右)达摩萨瓦长老之父长老。
[P.16]一〇九
「彼为独居人,不专意第一利济慈愍者〔佛〕教,如鹿生林中,于世纵诸根。」
(右)桑伽罗奇陀长老。
一一〇
「新树喜雨溅,繁茂在山巅,远离于诸欲,以念悬森林,长老乌安婆,善事愈益来。」
(右)乌娑婆长老。
摄颂:
具罗达迦尼,阇睹奢,蔓陀罗,气达迦仙,摩利达万婆长老,长老斯黑曼陀仙,达摩萨瓦,达摩萨瓦父,桑伽罗奇陀长老,大牟尼乌安婆。
第十二品
一一一
「出家不易,在家住难,法深远,富难求,生活艰难,求不相应,常念无常,适宜安乐。」
(右)提恩陀长老。
一一二
「我有三明心安息,而巧为大禅定家,我已达己利,成就佛之教。」
(右)瓦奢伍陀长老。
一一三
「
有澄清之水
,亦有大磐石
,黑面猿鹿群
,青苔覆(阇瓦罗)水面
,此等之岩山
,我等甚快乐
。」
(右)瓦那瓦奢长老。
一一四
「沙门舍离家,身麤大且重,贪肉身安乐,如何达究竟?」
(右)阿提目多长老。
一一五
「拘达奢树,婆罗基树,及山闻高名,彼居山中绿林覆,彼求极果住此处。」
(右)摩诃那摩长老。
[P.17]一一六
「自制护〔六根〕,舍弃六触处,断邪恶根本,我得达漏尽。」
(右)婆罗婆利耶长老。
一一七
「善能涂粧能服装,著饰一切资身具,〔在家之身〕得三明,而成就佛陀之教。」
(右)耶舍长老。
一一八
「颓龄倾倒如咒诅,如他〔人之形色〕,善人之形色亦然。离家无住正念人,追忆自己如忆他。」
(右)金毘罗长老。
一一九
「
已抵达树荫
,涅槃沈胸臆
,瞿昙禅思深
,慎勿放逸行
,汝轻噪何为
?」
(右)跋耆子长老。
一二〇
(右)伊西达多长老。
此处有摄颂曰
捷恩陀,瓦奢伍陀,瓦奢,瓦那婆,长老阿提目多,摩诃那摩,老仙婆罗婆利耶,耶舍金毘罗,跋耆子与大名称伊西达多。
一百二十数,所作已作了,诸漏尽长老,〔第一结集时〕,各章诸仙等会诵。
[P.18]二偈集
第一品
一二一
「生是无常住,行亦无常恒,此等诸蕴生,顺次趋坏灭。
一二二
当知此患难,我不求生有,远离一切欲,我己达漏尽。」
尊者郁多罗长老,唱如是偈。
一二三
「生活有法度,食勿近胸前,身食辨住立,我今赴乞食。
一二四
贤者在家礼拜供,应知以此为淤泥,细箭穿身实难拔,凡夫难舍人恭敬。」
尊者宾头罗跋啰惰阇,唱如是偈。
一二五
「有猿入五户,予之小居舍,奔奔叫不停,户户奔环绕。
一二六
猿汝立勿去,汝今不如昔,汝受智慧制,由此难远离。」
(右)瓦利耶长老。
一二七
「我于恒河岸,构三多罗叶,以建我茅舍,钵是坟场器,服著粪扫衣。
一二八
于雨安居期,我發唯一语,第三雨安居,我已破暗蕴。」
(右)住恒河岸比丘。
一二九
「纵人有三明,舍死为漏尽,愚者无智者,轻视彼少智。
[P.19]一三〇
人生于此世,为求得饮食,彼虽邪法徒,为人所恭敬。」
(右)阿智那长老。
一三一
「闻师说法时,我具一切智,以对说法者,我不怀疑惑。
一三二
大雄!领导队商人,御者中最胜,行此大道上,我无所疑惑。」
(右)美拉智那长老。
一三三
「茨葺之陋舍
,为雨之所侵
,心若不修练
,必为贪欲侵
。一三四
善葺之屋舍,不为雨所侵,修练我心者,贪欲所不侵。」
(右)罗陀长老。
一三五
「我生将已尽,成就胜者教,坏罗网之称,除去生有引。
一三六
为彼之利益,出家得度者,今达此利益,而灭尽结缚。」
(右)须罗陀长老。
一三七
「不为妇女缚,牟尼睡安乐,常要防护者,难得于正理。
一三八
欲为汝戕贼,我等无负汝,今我行无悔,趣入涅槃地。」
(右)瞿昙长老。
一三九
「媒鸟先害己,然后又害他,有翼为媒鸟,因而甚害己。
一四〇
婆罗门外无色,内有色者婆罗门,善生之主帝释天,彼实黑者有恶业。」
(右)瓦娑婆长老。
摄颂:
郁多罗与宾头罗,瓦利耶岸住仙,那阿智美拉智那,罗陀长老须罗陀,瞿昙长老瓦娑婆,有大神通十长老。
[P.20]第二品
一四一
「闻欲闻增长,依闻智增加,依智慧知义,知义赍安乐。
一四二
边地住居乐,结缚行离脱,若不得欢乐,此处防护己,作为正念人,住于僧伽中。」
(右)摩诃周那长老。
一四三
「麤暴行之辈,暴力以恼人,亦为他人恼,此业为不灭。
一四四
善业及恶业,人若造业者,一一之所为,为业相绕者。」
(右)树提陀娑长老。
一四五
一四六
(右)黑兰遮伽尼长老。
一四七
「如于大海上,乘小木筏沉,若依懈怠人,生活善亦沉,懈怠乏精进,此行应避免。
一四八
圣者远世间,专心禅思者,常精进發奋,与贤者共住。」
(右)苏摩弥陀长老。
一四九
[P.21]一五〇
对彼有何求,彼等受生人,以害诸多人,摈去行远离。」
(右)娑巴弥陀长老。
一五一
「迦利妇如大乌色,股骨折又股骨折,腕骨断又腕骨断,切成骷髅如酪器,自己笃信且坐定。
一五二
无智而作有质者
,此为愚者再逢苦
,勿作有情有质者
,我今不再断头卧
。」
(右)摩诃迦罗长老。
一五三
一五四
恭敬有患难,知有大怖畏,比丘少事得,无欲游正念。」
(右)帝须长老。
一五五
「东竹林有友,舍却莫大富,出家为释子,钵受残食乐。
一五六
专心發精进,勇猛常坚固,舍却世俗乐,乐于乐法乐。」
(右)金毘罗长老。
一五七
「我无正思惟,专为巧装饰,轻噪而易动,为欲贪所恼。
一五八
善巧行方便,日族佛觉者,依佛修正行,我心拔生有。」
(右)难陀长老。
一五九
「己不住善定,他人赞叹此,他人虚赞叹,彼不住定故。
一六〇
己住于善定,他人若诽谤,他人虚诽谤,彼自住善定。」
(右)西利摩长老。
[P.22]摄颂:
摩诃周那,树提陀娑,黑兰遮伽尼,苏摩弥陀,巴弥陀,迦罗,帝须,金毘罗难陀,长老西利摩,有大神通十长老。
第三品
一六一
「我识知诸蕴,我根绝渴爱,我修习觉支,达诸漏灭尽。
一六二
(右)郁多罗长老。
一六三
「王名波那达
,宫殿黄金造
,横分十六室
,高此有千倍
。一六四
千阶百门户,黄金造幢饰,六千七倍数,乾闼婆起舞。」
(右)跋陀罗长老。
一六五
「正念有智慧,比丘發精进,往时五百劫,追忆一夜间。
一六六
四念住与七觉支,八支圣道勤修习,我于五百劫之时,一夜之间为追思。」
(右)输毘多长老。
一六七
「应为精进事,应为欲觉事,为此勿怠惰,勇猛见精进。
一六八
汝且直语我,直入甘露道,依智知涅槃,恒河归大海。」
(右)瓦利耶长老。
一六九
「我欲理我发,发师来我处,由彼我取镜,观察我身体。
[P.23]一七〇
我身见空虚,离去黑暗界,破一切被服,今我不再生。」
(右)维陀索迦长老。
一七一、一七二
「为达安稳地,舍弃五障盖,我取法之镜,见己之知见。我身之内外,一一为观察,观我内外身,一切皆空虚。」
(右)奔那摩萨长老。
一七三
「恰如优生马,倒而再起立,奋起彼元气,如能负重荷。
一七四
如是具正见,我为佛弟子,突正等觉者,佛之善弟子。」
(右)难陀迦长老。
一七五
「吾弟难陀迦,与我赴师所,最胜佛面前,以为狮子吼。
一七六
牟尼慈愍故,使我等出家,我等达利益,灭尽诸结缚。」
(右)婆罗陀长老。
一七七
「智勇胜魔王,并克其眷属,我如狮子吼,狮吼在山窟。
一七八
奉侍我师尊,恭敬法与僧,见子除烦恼,欢喜得满足。」
(右)婆罗特缚惹长老。
一七九
「以事善良士,而常听闻法,直入闻不死,踏行此大道。
一八〇
正念舍生欲,我再无生欲,我先无生欲,未来亦无生,今我已无此。」
(右)康婆陈那长老。
摄颂:
郁多罗、跋陀罗长老输毘,多、瓦利耶仙,维陀索迦,彼奔那摩萨,难陀迦与婆罗陀,长老婆罗特缚慈,大牟尼康婆陈那。
第四品
[P.24]一八一、一八二
「于正觉者教,自出家以来,向上得解脱,以超越欲界。净梵士观我,真正得离脱,断尽结缚故,我已实解脱。」
(右)美伽西罗长老。
一八三
「无常之小屋
,处处再营造
,求建屋舍工
,转经生死苦
。一八四
渴爱之屋工,汝今已看出,汝勿再构屋,桷折屋顶碎,心遮其进路,消散于其处。」
(右)西瓦迦长老。
一八五
「此处阿罗汉
,善逝及牟尼
,彼等为风恼
,若是有温水
,婆罗门
!以此供牟尼
。一八六
应供养者须供养,应尊重者须尊重,应礼敬者须礼敬,我为牟尼除风气。」
(右)优婆摩那长老。
一八七
「我以持〔正〕法,说诸欲无常,见诸信男子,彼等珠耳环,妻或众儿女,而为憧境望。
一八八
不知如实法,谓诸欲无常。无破染著力,依赖妻子财。」
(右)伊西陈那长老。
一八九
「雨降与雷鸣,独住恶凹地,独住凹地中,无畏无惊悸,身毛不竖立。
一九〇
独住恶凹地,无畏无惊悸,身毛不竖立,此乃我之性。」
(右)桑布罗喀奢那长老。
[P.25]一九一
「若人心端立,喻如盘石住,染著中不动,而离于染著,应怒不作怒,如是以修心,苦由何处来。
一九二
我心若端立,犹如盘石住,染著中不动,而离于染著,应怒不作怒,如是心修练,处处苦不来。」
(右)奇陀迦长老。
一九三
「星宿为鬘饰,不于夜睡眠,如斯漫长夜,为惊觉智人。
一九四
我由象背坠,象独向前行,我若败战生,不如战胜死。」
(右)菩提利耶儿索那。
一九五
一九六
(右)尼娑婆长老。
一九七
「似庵罗新芽,于肩披衣服,骑象颈乞食,而入于村落。
一九八
尔时象背降,动时我憍慢,然后成寂静,达诸漏灭尽。」
(右)乌娑婆长老。
一九九
「伽婆陀具罗
!此我褴褛衣
,麤重之衣服
,瓶中溅甘露
,修禅为行道
。[P.26]二〇〇
汝伽婆陀!请勿坐瞌睡,勿击汝耳朵,伽婆陀!汝于僧众中,不辨睡眠量。」
(右)伽婆陀具罗长老。
摄颂:
美伽西罗,西瓦迦,优婆摩那贤者,伊西陈那,喀奢那,大宗主,奇陀迦,菩提利耶之儿,尼娑婆,乌娑婆,长老伽婆陀具罗。
第五品
二〇一
「诸佛不思议,诸法不思义,不思议我师,我师所成就,佛子于此处,如是以证法。
二〇二
于无数劫间,获得无数身,其中最后身,积集生死轮,此为最后者,今更不再生。」
(右)鸠摩罗迦叶长老。
二〇三
「虽然年纪少
,专心向佛教
,睡中若有觉
,生活即不空
。二〇四
(右)护法长老。
二〇五
「诸根归寂静
,御士善训马
,弃慢漏尽者
,如是天所羡
。二〇六
诸根归寂静,御士善驯马,我弃慢漏尽,诸天所羡慕。」
(右)普罗夫摩利长老。
[P.27]二〇七
「摩伽罗迦,色恶心善者,汝常住安定。比丘!雪降寒季夜,汝如何起居?」
二〇八
「摩揭陀国,充满谷物,我闻他处,住安乐人,我葺草屋,于心满足。」
(右)摩迦罗奢长老。
二〇九
「勿自满亦勿轻他,勿骂渡达彼岸人,于群集中勿虚浮,言静行善勿自赞。
二一〇
见极微妙义
,巧慧行谦逊
,善习事佛者
,不难得涅槃
。」
(右)潘奢利之儿毘舍乞十佉长老。
二一一
「好冠好尾好青颈,好嘴好音孔雀叫,大地善生诸花草,善水浸润空覆云。
二一二
善意之人身体健,禅思佛教善出家,微妙难见极净白,获得最上不灭道。」
(右)鹫罗迦长老。
二一三
「欢乐心徘徊,如立杭木处,有杭木圆木,我欲赴其处。
二一四
我心!我呼汝奸恶,我心!呼汝不诚实,我师难能得,勿陷我不利。」
(右)阿拏波摩长老。
二一五
[P.28]二一六
(右)瓦智陀长老。
二一七
「菩提树之下,青草有光辉,于树郁茂处,得一佛念想。
二一八
三十一劫前,我得一念想,以此念想住,我得漏灭尽。」
(右)桑第陀长老。
摄颂:
长老鸠摩罗迦叶,护法、普罗夫摩利,摩迦罗奢、毘舍佉,鹫罗迦、阿拏波摩,瓦智陀、除烦恼腻垢之桑提陀长老。
于第二品,偈颂九十有八,熟知方策者,四十九长者所诵出。
[P.29]三偈集
二一九
「不净生中索清净,我于林间事火神,于此不知清净道,我行苦行求不灭。
二二〇
二二一
先为亲梵者,今为婆罗门,三明洗浴者,吠陀通闻者。」
(右)安迦尼佉波罗多瓦奢长老。
二二二
「我出家五日,未达罗汉果,有学入精舍,心中起誓愿。
二二三
二二四
如是住勤修,勇猛见精进,通达三明法,成就佛之教。」
(右)波奢耶长老。
二二五
「先前应为事,后时欲望为,彼由安乐地,堕落后又悔。
二二六
二二七
正等觉者,说示涅槃,实极安乐,无忧无尘,寂静安稳,苦灭无存。」
(右)薄拘罗长老。
二二八
「希望沙门道,生活愿安乐,僧伽衣饮食,不可以轻视。
二二九
[P.30]二三〇
(右)达尼耶长老。
二三一
「极寒与极暑
,如是云极迟
,放弃青年业
,机会逸失去
。二三二
二三三
突婆与孤沙
、婆陀其罗草
,优尸罗根
、们叉草
、波罗婆草等
,我心专远离
,远离此等草
。」
(右)摩登伽儿长老。
二三四
「波咤梨子城,住一人沙门,巧说而多闻,彼为长寿者,屈阇须毘多,于此门边立。
二三五
波咤梨子城,住一人沙门,巧说而多闻,彼为长寿者,彼为此风吹,于此门边住。
二三六
善战善供牲,又为战胜者,且是行净行,彼安乐增长。」
(右)屈暗须毘陀长老。
二三七
「彼于人间中,害他生类者,此人此彼世,而堕落两处。
二三八
二三九
修习诸善语,奉事诸沙门,独坐修禅定,安心得寂静。」
(右)瓦罗那长老。
二四〇
「诸亲族中无信心,一人有信有智慧,彼为立法持戒者,为此亲族谋利益。
二四一
二四二
彼等逝去时,天界获安乐,我母与兄弟,快乐享诸欲。」
(右)婆西迦长老。
二四三
「四肢伽罗树结节,身体瘠瘦现脉管,饮食知量心不贪。
[P.31]二四四
二四五
独自如梵王,二人如天人,三人如村夫,过此有诤斗。」
(右)耶须奢长老。
二四六
「汝先有信心,今日汝已无,汝有汝所有,此非我恶行。
二四七
信心无常而动摇,如是我已见此事,人之好爱与厌嫌,牟尼不为此老朽。
二四八
(右)婆蒂摩蒂耶长老。
二四九
「我依信心而弃世,新得度之新發意,清净自活无懈怠,我当交此善知识。
二五〇
我依信心而弃世,新得度之新發意,住大众中贤比丘,如是应学于戒律。
二五一
我依信心而弃世,新得度之新發意,熟知应作应不作,如此单独可游行。」
(右)优波利长老。
二五二
「我思求贤者,利益已满足,世之五欲惑,不为所缠倒。
二五三
二五四
我舍离诸欲,破一切生有,断生死轮回,今无有再生。」
(右)乌陀罗婆罗长老。
二五五
「总来集此处
,诸亲族谛听
,我为汝说法
,受苦再再生
。二五六
二五七
停住于此教,住为精勤者,舍离生死轮,尽苦恼烦际。」
(右)阿毘普陀长老。
[P.32]二五八
「我今流转赴泥犁,再再饿鬼之世界,屡堕畜生且苦久。
二五九
生人世界喜,入于天界稀,色无与色界,于非无想处,居非有想处。
二六〇
一切生成法,皆无有精质,造作而动转,了知常浮动,以了知此理,正念自然生,获得大寂静。」
(右)瞿昙长老。
二六一~二六三
(右)哈利陀长老。
二六四
二六五~二六六
〔右〕毘摩罗长老。
摄颂:
安迦尼佉波罗多瓦奢,婆奢耶薄拘罗仙,达尼耶摩登伽儿,须毘陀瓦罗那仙,婆西迦,耶须奢,长老娑蒂摩蒂耶,优波利、乌陀罗婆罗,阿毘普陀、瞿昙、哈利陀,于第三〔偈〕集,毘摩罗长老入涅槃。偈颂四十八,十六长老世称颂。
[P.33]四偈集
二六七
「装饰缠美衣,身涂旃檀著花环,彼于大道群众中舞女,五乐合鸣舞飞飞。
二六八
我为乞食入城去,往见彼妇身装饰,身缠美衣著花饰,宛如死王网所系。
二六九
二七〇
由此心解脱,见法之良质,通达三明法,成就佛之教。」
(右)那迦娑婆摩罗长老。
二七一
二七二
二七三、二七四
(右)婆咎长老。
二七五
「我等此世灭
,愚者不觉此
,若人能觉此
,此世争自息
。二七六
人若无智时,令灭而不灭,能知正法者,犹如病者中,而为无病者。
二七七
二七八
(右)娑毘耶长老。
二七九
「魔王诸物满恶臭
,点滴落下此身灾
,汝身亦有九个孔
,液汁由此常流出
。[P.34]二八〇
二八一
二八二
(右)难陀迦长老。
二八三
「五十五年间
,我身涂尘泥
,月吃一回食
,须发尽拔脱
。二八四
二八五
二八六
如是我归依,见法之善质,通达三明法,成就佛之教。」
(右)江普迦长老。
二八七
「伽耶之颇勒娄那月,我来伽耶城,正等觉者佛,说最上之教。
二八八
二八九
二九〇
永无尘垢污,亦无邪见缚,使我赛那伽,一切结节脱。」
(右)赛那迦长老。
二九一
「应急却徐徐,应徐却急急,愚者处理事,无理受苦恼。
二九二
二九三
二九四
此人利益增,恰如白分月,称誉获名声,亦不妨友谊。」
(右)三浮陀长老。
[P.35]二九五
「罗睺罗跋陀,具有二之德,智者称颂我,我为佛之子,又于诸法上,具有眼见力。
二九六
我漏断尽,今不更生,我为罗汉,堪为应供,具有三明,见无灭法。
二九七
二九八
(右)罗睺罗长老。
二九九
三〇〇
三〇一~三〇二〔二六九、二七〇〕。
(右)旃檀长老。
三〇三
「正法维护法行者
,善修诸法赍安乐
,修行善法有功德
,不陷恶趣法行者
。三〇四
三〇五
然而对诸法,心起之喜悦,如是善来喜,于法善住立,善逝贤弟子,归依最上尊,如是受指导。
三〇六
断恶疮根
,破渴爱网
,彼尽轮回
,一物无碍
。犹十五夜
,满月之月
。」
(右)坛美迦长老。
三〇七
「清翼白鹤畏黑云,于是寻索避难处,避难之处所逃去,阿奢迦罗尼河娱。
[P.36]三〇八
清净纯白鹤,畏怖此黑云,寻索庇护处,于此寻不出,阿奢迦罗尼,此时使我娱。
三〇九
三一〇
蛙脱蛇群徐徐鸣,『今非由小川移住时,往阿奢迦罗尼河,安稳平和甚快乐。』」
(右)娑婆迦长老。
三一一
「我由生活之心要,出家我受具足戒,由此获得深信心,强力精勤勇猛进。
三一二
三一三
三一四
(右)无提陀长老。
摄颂:
那迦娑摩罗
,婆咎
,婆毘耶又难陀迦
,江普迦赛那迦
,三浮陀罗睺罗
,栴檀长老此等
十名佛弟子
。坛美迦
、娑婆迦与无提陀亦有此三名
。偈颂共为
五一二
,长老共有
十三名
。[P.37]五偈集
三一五
「比丘以赴于墓田
,妇女死体舍塚间
,而被虫类所食啖
,见此尸坏之事情
。三一六
三一七
三一八、三一九
(右)罗奢达陀长老。
三二〇
「专于不适业,寻求终目标,无得所寻求,『此为悲运相。』
三二一
若人得拔烦恼处,弃之如同投骰子,如能一切皆弃舍,如盲不见凹与凸。
三二二、二二六同。
三二三
三二四
(右)须普陀长老。
[P.38]三二五
「
降
雨之音如调律
,我葺屋舍防风乐
,我心寂静住其处
,如是雨若降即降
。三二六~三二九
降雨……乃至……我心止息归住处……乃至……我以贪欲……,以嗔恚……愚痴以舍离而住其处,如是雨欲下即下。」
(右)义利摩难陀长老。
三三〇
「诸法之中
,如师所望
,示我乐所
,无灭之法
。我自应作
,所作已办
。三三一
如斯法说非外道,我自逮得己证知,我解疑惑有净智,来于汝前为解说。
三三二
三三三
三三四
汝训以尊道,愍我汝摄取,汝教示不虚,我敬为弟子。」
(右)须摩那长老。
三三五
「善哉
母驱策
,我听母之言
,母教起精进
,成最上菩提
。三三六
我为罗汉,具应供德,有三明法,见不灭道,克魔王军,住于无漏。
三三七
三三八
三三九
(右)瓦陀长老。
三四〇
「佛实为我益,尼连禅河来,我闻彼之法,舍弃诸邪见。
[P.39]三四一
三四二
迷入邪见之密林,我为戒禁取所惑,盲目无智为不净,我则自思为清净。
三四三
三四四
我舍诸愚痴,坏生有之爱,以尽生死轮,我今不再生。」
(右)那提迦叶长老。
三四五
「早时午时哺,日日为三度,我于伽耶城,春月入水流。
三四六
三四七
三四八
三四九
(右)伽耶迦叶长老。
三五〇
「风疾不得止
,汝住森林中
,粗乏行乞地
,比丘
!如何为生活
?三五一
三五二
三五三
三五四
调顺最第一,息心住安定,追忆等觉者,昼夜无懈怠,我住于林中。」
(右)跋迦犁长老。
三五五
「我心!我欲制止汝,如象止小门,由汝生欲网,令汝勿促邪。
[P.40]三五六
制止汝勿进,如不开象门。祸心!汝数用暴力,勿以恶为快。
三五七
犹如新捕未调象,我亦以钩善调御,善能转此调御者,同样如我转汝心。
三五八
三五九
以正念缚汝,调御汝自清,精进负荷重,由此勿远行。」
(右)维智陀阇那长老。
三六〇
「怨心智钝者,听闻胜者教,远离于正法,犹如地离空。
三六一
三六二
三六三
三六四
能以喜乐心,听闻胜者教,舍除一切漏,证知不动法,达至上寂静,入无漏涅槃。」
(右)耶娑达陀长老。
三六五
「我受具足戒
,得无漏解脱
,我得见世尊
,共住精舍中
。三六六
三六七
瞿昙展敷僧伽梨,石窟设卧床,如同狮子卧,舍离诸怖畏。
三六八
三六九
(右)索那库蒂堪那长老。
[P.41]三七〇
「贤而知师言,住此起珍借,彼实归依人,亦是为识者,诸法差异通达人。
三七一
假令天灾起,有念不能挫,彼实强力者,亦是为识者,诸法差异通达人。
三七二
三七三
多闻护持法,随法行法者,如是行法者,亦是为识者,诸法差异通达人。
三七四
以知所说义,知义如义行,彼实有内义,亦是为识者,诸法差异通达人。」
(右)库阇耶长老。
摄颂:
罗奢达陀
、须普陀
,长老义利摩难陀
,须摩那与瓦陀
,那提迦叶
、伽耶迦叶
,跋迦梨与维智陀
,耶娑达陀与索那
,库阇耶
,六十五
偈是有十二长老
。[P.42]六偈集
三七五
三七六
三七七
三七八
三七九
三八〇
我为得此道,出家以得度,我今达此利,尽一切结缚。」
(右)优罗频罗迦叶长老。
三八一
「〔魔王:〕收纳粳米稻,白稻落地上,我不得乞食,我应为如何?
三八二
〔长老:〕以追余佛陀,其不可思量,和悦身喜触,踴跃常欢乐。
三八三~三八四
三八五
〔魔王:〕汝今住屋外,夜寒有雪气,勿为恼害寒,入闩锁精舍。
三八六
〔长老:〕我触四无量,依此住安乐,我心无动转,故住寒不恼。」
(右)提乞奢迦尼长老。
[P.43]三八七
「共修梵行人
,不尊敬彼者
,却退正法事
,如鱼少水中
。三八八
三八九
三九〇
三九一
三九二
(右)摩诃那伽长老。
三九三
「堀罗赴墓田
,女尸舍塚间
,尸体虫类啖
,彼见坏女尸
。三九四
堀罗
!汝为病所侵
,见不净不洁
,贪欲失精下
,愚人之所欢
。三九五
三九六
三九七
如于日中,夜间亦然,如于夜间,日中亦然,如先有后,如后有先。
三九八
以五弦乐娱
,心专于一境
,得见正法人
,如是更喜乐
。」
(右)堀罗长老。
三九九
「放逸行之人
,渴爱之增长
,恰如生蔓草
,彼生生辗转
,如猿求果实
。四〇〇
渴爱贱且毒,人若为所胜,增长彼忧苦,犹如繁茂生,彼毘罗那草。
四〇一
[P.44]四〇二
我告汝等来集者,全部汝等有祥福,掘爱根求优尸罗,如掘香草毘罗那,如苇草根被流折,汝等勿为魔所破。
四〇三
四〇四
放逸有尘垢,放逸随尘垢,明智不放逸,拔除己之箭。」
(右)摩伦屈耶弗陀(鬘童子)长老。
四〇五
四〇六
四〇七
四〇八
四〇九~四一〇
(右)萨婆达沙长老。
四一一
「伽提耶那
!起坐汝清醒
,勿为多睡者
,怠惰放逸族
,难胜死王计
。四一二
四一三
师为设道,此道显著,超越生死,以及怖畏,初夜精勤,专心坚固。
四一四
著僧伽梨先解缚,剃刀剃头食乞食,勿耽睡眠游戏乐,入禅定迦提耶那。
[P.45]四一五
迦谛耶那!胜得静禅思,熟通安稳道,无上静涅槃,如水之灭火。
四一六
灯火少光明,似风挠蔓树,如是姓因陀娑性,迦谛耶那!汝亦勿取执。撼动魔王窟,诸受离贪欲,此世清凉身,待到死之至。」
(右)迦谛耶那长老。
四一七
「日种具眼佛,超一切结缚,灭除轮回路,巧说示法门。
四一八
四一九
四二〇
四二一
四二二
知业是业,知果是果,如实照观,缘生之法,行安稳地,善良之人,可以终也。」
(右)尔伽奢罗长老。
四二三
四二四
四二五
四二六
第一之导师,于调御者中,乃为最优者,光耀如太阳,比丘众恭敬。
四二七
[P.46]四二八
(右)提恩陀长老。
四二九
「我年甫七岁
,而就出家时
,以神变之力
,降伏神龙王
。四三〇
四三一
四三二
四三三
四三四
彼达最上之寂静,证得不动转之法,彼为沙弥须摩那,愿以对我勿轻贱。」
(右)须摩那长老。
四三五
「风疾不得止
,汝住森林中
,粗乏行乞地
,如何为生活
?四三六
四三七
四三八
四三九
四四〇
(右)如波达迦牟尼长老。
四四一
「无忿调顺,平等生活,能知解脱,而成寂静,如是之人,何来忿怒。
[P.47]四四二
四四三
四四四
四四五
四四六
汝心若欲起诸欲,终日奔驰生有间,疾以正念来制服,如制恶畜食生谷。」
(右)梵摩达多长老。
四四七
「对掩覆者降雨
,对开显者勿降
。如此使覆者显
,则此无须降雨
。四四八
四四九
世间为死所打击,又常为老所包围,常无依而蒙受害,如逢盗人执刃杖。
四五〇
四五一
四五二
游行与住立,著座与偃卧,最后一夜迫,非汝放逸时。」
(右)阇利曼达长老。
四五三
「人之两足身
,不净有恶臭
,充满多死尸
,处处流污垢
。四五四
四五五
[P.48]四五六
四五七
四五八
诸欲有患难,出离得安稳,远离一切欲,诸漏达灭尽。」
(右)萨婆迦摩长老。
摄颂:
优楼频罗迦叶,提乞奢迦尼长老,摩诃那迦,屈罗,摩伦屈(鬘童子)萨婆达沙,迦谛耶,尔伽奢罗捷恩陀,有名长老须摩那,如波达迦牟尼仙,梵摩达多,阇利曼达,萨娑迦摩。偈颂共有八十四,此处长老十四名。
[P.49]七偈集
四五九
四六〇
四六一
『汝龄尚幼稚,缘何而出家,汝可从我言,享受人界欲,我将赠汝财,我为真实语,若汝不信我,持火来宣誓。』
四六二
『汝与我老朽,共有凭杖时,两者俱出家,两处有幸福。』
四六三
四六四、四六五
依此而我,起正思惟,现见患难,情生嫌厌。由此心解脱,见法之良质,通达三明法,成就佛之教。」
(右)孙陀罗沙无陀长老。
四六六
「安婆陀迦林,游园之彼方,跋提耶已拔,此渴爱之根,于此幸禅思。
四六七
或以杖鼓,或以箜篌,或以小鼓,有为乐者,我于树下,佛教为乐。
四六八
四六九
四七〇
四七一
四七二
内既有所知,外亦有所观,见无障碍人,不为音声诱。」
(右)罗毘陀迦(跋提耶)长老。
[P.50]四七三
四七四
四七五
『艰难得此儿,华奢且柔弱,世尊!我等今捧献,胜者之侍者。』
四七六
四七七
四七八
四七九
我生甫七岁,得戒达三明,此诚不思议,佛法善安排。」
(右)跋陀长老。
四八〇
「楼阁之荫,上人经行,我见其处,近前礼拜,此最上人。
四八一
四八二
四八三
四八四
『多福哉鸯伽,摩偈陀国人,彼来献衣食,卧床与资具,受迎拜恭敬,彼等幸福哉。』
四八五
世尊说曰:『苏婆迦!汝由今日后,为见我近来,苏婆迦!此亦为汝受戒。』
四八六
生龄甫七岁,而得具足戒,持此最后身,诚不思议哉,佛法善安排。」
(右)苏婆迦长老。
四八七
「以手折苇
,设栖小舍
,世人一致
,与名
破苇(沙罗蔓伽)
。[P.51]四八八
四八九
沙罗蔓伽,于先所有,不见一病,超天子者语,得见此病。
四九〇
毘婆尸佛之迹,尸弃、毘舍浮两佛之迹,拘留孙、拘那含牟尼及迦叶佛之道迹,瞿昙佛由此而往。
四九一
离贪爱而去取著,七佛入于灭尽,佛说法如是,依佛得正道。
四九二
四九三
轮回起时无限苦,此身破坏命灭尽,断除贪欲无报著,于一切处得解脱。」
(右)沙罗蔓伽(破苇)长老。
摄颂:
孙陀罗沙无陀,罗毘达迦跋提耶,跋陀长老,苏婆迦,沙罗蔓伽大仙。七〔偈集〕五人长老偈颂三十五。
[P.52]八偈集
四九四
「勿多作业远众人
,〔模他竞他〕勿努力
,元气旺求诸味者
,舍弃安乐之福利
。四九五
〔贤者〕俗家之礼拜供养
,应以知此是淤泥
,犹如细箭难拔去
,难舍恶人之恭敬
。四九六
四九七
依他人语,不为盗人,依他人语,不为牟尼,如知自己,诸天知彼。
四九八
四九九
五〇〇
五〇一
有眼犹如盲,有耳犹如聋,智者犹如哑,强者犹如弱,所作已办时,可以死床卧。」
(右)摩诃迦旃延长者。
五〇二
「无偽无忿恨,远离两舌者,如斯之比丘,来世无忧虑。
五〇三
无偽亦无恨,远离两舌者,防护诸根门,如斯之比丘,来世无忧虑。
五〇四
五〇五
[P.53]五〇六
五〇七
五〇八
五〇九
智者忆佛教,信心与戒律,喜悦与法见,对此皆专修。」
(右)阇利弥陀长老。
五一〇
「远离怖畏师,我得始见时,人中最上者,我心起感动。
五一一
五一二
五一三
辨別三学,生活规矩,善制诸根,礼等觉者,任为何物,住于不败。
五一四
五一五
五一六
我知宿住,净得天眼,有应供德,为阿罗汉,而得解脱,无再生质。
五一七
(右)摩诃半托迦长老。
摄颂:
摩诃迦旃延第长老一,阇利弥陀,摩诃半托迦,此等八偈颂。共为二十四。
[P.54]九偈集
五一八
「愚夫执老病,识者以为苦,识苦生正念,而起禅思时,无忧得此乐。
五一九
苦恼赍有毒,众多迷妄苦,持生舍渴爱,正念禅思时,无忧得此乐。
五二〇
正见导四分(四向四果),安稳烦恼净,得以智慧见,正念禅思时……。
五二一
无忧离垢秽,无为成静寂,净除诸烦恼,破坏结缚道,正勤修习时……
五二二
空中雷鼓响,鸟群瞒四方,豪雨倾注来,比丘入山窟,正念禅思时……
五二三
花丛有杂色,瓦奈耶香草,饰河岸边坐,妙意禅思时……
五二四
无人森林中,中夜有雨降,有牙兽类吼,比丘入山窟,正念禅思时……
五二五
[P.55]五二六
安乐除垢秽,灭刚愎忧悲,无林无关钥,无箭漏已尽,正念禅思时,无忧得此乐。」
(右)菩陀长老。
摄颂:
于九偈集见如真,长老普陀唯一人如犀角。偈颂亦计共九首。
[P.56]十偈集
五二七
「大德尊
!此树真红色
,光辉如火焰
,舍叶求果实
,大雄尊
!应分法味时
。五二八
树花开可爱,香气普四方,舍叶求果实,大雄尊!由此行动时。
五二九
勿过寒亦勿过暑,大德尊!今当快乐旅季节,释迦族与拘利族,见尊向于伦毘尼河渡。
五三〇
望田播种望田耕,赍财商主望入海,我由所存处所望,而愿所作得成就。
五三一
人们再再来播种,天王再再降甘雨,耕夫再再耕田地,谷物再再入国土。
五三二
乞士徘徊再三,施主施与再三,施主布施升天,升入天界再三。
[P.57]五三三
雄者生于广智家,实净七代之父母,想天中天能为此,依此汝名真牟尼。
五三四
净饭即为大仙父,摩耶即为佛之母,菩萨被护母胎中,身坏升天享喜乐。
五三五
瞿昙弥(佛姨母)死时,享受天上欲,天子群围绕,五种欲喜乐。
五三六
不可堪忍我能忍,绝无伦比之此佛,鸯耆罗娑(放光者)之子,释尊!汝为我父之父,瞿昙尊!依法汝为我祖父。」
(右)迦留陀夷长老。
五三七
五三八
五三九
五四〇
五四一
乐住大林中,我为唯一人,并无第二者,住于漏尽事,何时将有成。
五四二
五四三
五四四
五四五
[P.58]五四六
我于此今日,成满我所愿,犹如满月夜,一切诸漏尽,今我不再生。」
(右)耶迦毘诃利耶长老。
五四七
「非敌非益友,两者于心中,深观未来者,两者皆不见。
五四八
入出息念善修习,成就而次第积集如佛所说照世界,犹如光明脱云月。
五四九
五五〇
五五一
五五二
五五三
五五四
他人之生为有利,此对死者为不利,死之悲泣非名誉,亦非世间赞美事,一切沙门婆罗门,对此亦不为称叹。
五五五
[P.59]五五六
故愿在家者,得知多闻人,由彼智分別,力能超越业,如河涨须船渡。」
(右)摩诃劫宾那长老。
五五七
「我之进步迟
,我先被轻蔑
,我兄追我出
:『汝速还家去』
。五五八
五五九
五六〇
世尊怜愍我,亲与拭足巾,世尊言:『汝心住一境,心得入净定。』
五六一
我闻世尊语,乐住于佛教,为达最上利(涅槃),不断行三昧。
五六二
五六三
五六四
五六五
五六六
(右)周那槃陀迦长老。
五六七
「杂多不净物,满溢大粪器,大疽肿疮伤,恰如泥沼满。
五六八
[P.60]五六九
五七〇
五七一
五七二
五七三
五七四
五七五
五七六
舍此腐臭身,如涂粪之蛇,舍弃生有根,入无漏涅槃。」
(右)劫波长老。
五七七
「离城少杂音,猛兽出没处,比丘为静思,受用居是处。
五七八
五七九
五八〇
五八一
五八二
五八三
五八四
[P.61]五八五
五八六
(右)婆檀提之子优波斯那长老。
五八七
「于此佛教处,知自己之利,入于沙门道,观察作适语。
五八八
五八九
五九〇
五九一
五九二
五九三
五九四
五九五
五九六
牟尼舍渴爱,诸漏根本坏,寂静住解脱,此所适沙门。」
(右)瞿昙长老。
摄颂:
迦留陀夷,耶迦毘诃利耶长老,劫宾那,周那槃陀迦,劫波,优波斯那与瞿昙,共为七长老,于此偈集亦有七十颂。
[P.62]十一偈集
五九七
「我儿
!汝于森林雨季中
,如同
乌鹫哈那鸟
,季节之风汝有乐
,汝入定中远离故
。五九八
五九九
六〇〇
不为他护
,亦不护他
,如是比丘
,无有期望
,以卧安乐
。六〇一
有澄清水
,有大磐石
,猿鹿群集
,(阇瓦罗)水草上覆
,此等岩山
,为我乐处
。六〇二
森林、岩峡、边鄙洞窟、边鄙栖处、猛兽往来,即我栖处。
六〇三
六〇四
六〇五
六〇六
六〇七
(右)三奇奢长老。
摄颂:
长老三奇奢长老唯一人,所作己办,诸漏已尽等十一颂。
[P.63]十二偈集
六〇八
「此世于此处,惟戒善学习,能行戒律者,能得显达故。
六〇九
六一〇
六一一
六一二
六一三
六一四
六一五
戒势强大,巩固堤防,无上薰香,最上涂香,人能涂此,由方赴方。
六一六
戒为第一之旅资,戒为最上之路银,戒为第一之运载,持戒之人行诸方。
六一七
愚者戒上无定住,于此世间得诽骂,死后愁苦于地狱,于一切处有忧苦。
六一八
贤者戒上有定住,于此世间得称誉,死后喜乐于天上,于一切处有喜乐。
六一九
此处持戒为第一
,而为智者最上法
,无论人间天上界
,有戒智者有胜利
。」
(右)尸罗瓦长老。
六二〇
「我生贫贱家,贫穷又乏财,我为除卑业,清除不净物。
六二一
[P.64]六二二
六二三
我舍弃担杆,近前为礼拜,人中最上者,慈愍伫〔观我〕。
六二四
六二五
世间悲愍师,人间慈哀者,佛对我言曰:『善来比丘』,此为我受戒。
六二六
六二七
我于夜初分,以忆念前生,我于夜中分,天眼成清净,而至夜后分,碎灭诸暗蕴。
六二八
夜之明方,日上之顷,因陀罗天(帝释天),梵天同来,合掌礼拜。
六二九
彼等言曰:『归命人间生胜人,归命人中最上人,汝为诸漏灭尽者,尊者!汝为堪受供养者。』
六三〇
六三一
『苦行与梵行,自制与调顺,此为婆罗门,最上婆罗门。』」
(右)须尼陀长老。
摄颂:
十二偈集有二人,尸罗瓦与须尼陀,此二长老大神通,偈颂共为二十四。
[P.65]十三偈集
六三二
「尝于鸯伽王领土,曾为高位之从者,苏那今日胜诸法,灭尽苦恼达彼岸。
六三三
断五下分结
,舍五上分结
,更修练五根
,最后超五著
,比丘而称为渡瀑流人
。六三四
六三五
六三六
人常精进
,修身观念
,当远非事
,常行是事
,正念正知
,诸漏灭尽
。六三七
六三八
我精进努力!世间无上师,具眼者,譬喻为甚深,以法而说示。
六三九
我闻其言,乐住其教,达最上利,为诸行止,逮达三明,成就佛教。
六四〇
六四一
[P.66]六四二
善得解脱,心归寂静,当为既为,比丘为终,更不积业,可为已无。
六四三
六四四
可爱不可爱之法,亦如斯人不动心,其心住立离系结,破除五蕴观灭尽。」
(右)苏那拘利毘沙长老。
摄颂:
十三偈集,唯长老苏那拘利毘沙一人有通力,偈颂又有十三首。
[P.67]一四偈集
六四五
「我由在家身,由出家以来,无起卑过思,而我不自知。
六四六
六四七
六四八
六四九
六五〇
六五一
恰如岩山
,耸立不动
,如是比丘
,尽愚痴故
,如山不动
。六五二
六五三
六五四~六五五
六五六~六五七
六五八
成道依精勤
,此为我教诫
,今我入圆寂
,随处得解脱
。」
(右)离曰长老。
六五九
「良种之善牛,系荷堪挽荷,过度受重压,而生不离轭。
六六〇
[P.68]六六一
六六二
六六三
苦恼之上,快乐之上,中道之上,超越欲念,彼等住立,恰如门柱,不受煽压。
六六四
有所得与无所得,一切名誉与盛闻,一切责难与称赞,一切苦痛与安乐。
六六五
彼等一切无染著,犹如水滴莲叶上,勇者安乐一切处,于一切处无败亡。
六六六
六六七
六六八
六六九
六七〇
六七一
舍欲贪忿怒,轮回中生存,心归寂静者,行道无执著,彼等无漏爱,而亦无非爱。
六七二
修习七觉支,五根与五力,达最上寂止,入无漏涅槃。」
(右)伍达陀长老。
摄颂:
离曰伍达陀,此等二人,十四〔偈〕集,而长老有大神通力,偈颂二十八首。
[P.69]一六偈集
六七三
「闻有妙味法,我益以增信,闻法离贪欲,不著一切处。
六七四
六七五
六七六
六七七
六七八
六七九
六八〇
索与瀑流,强杙碎难山,杙与 索断,破此难破岩。禅思渡彼岸,脱除魔缚缠。
六八一
六八二
六八三、六八四
六八五、六八六
六八七
六八八
我为此利益
,出家已得度
,我为成利益
,群栖有效果
。」
(右)阿若憍陈如长老。
六八九
「住定调柔己
,动作如梵天
,以悦寂静心
,是为等觉者
。六九〇
[P.70]六九一
六九二
彼那伽
于雪林中
,快乐极无比
,诸多那伽名
,真与此名应
,彼为最上者
。六九三
六九四
六九五
正念为其首,智慧是其头,思惟是法思,和住是法腹,远离是其尾。
六九六
六九七
六九八
六九九
七〇〇
七〇一
七〇二
点大火聚,不与薪木,即归消灭,虽有余烬,称谓『既消』。
七〇三
此一义理,譬喻启示,识者说明,那伽说明,诸大那伽,是为知识。
七〇四
(右)优陀夷长老。
摄颂:
憍陈如与优陀夷,此二人于十六偈集,乃有大神通力之长老,偈颂共为三十二。
[P.71]二十偈集
七〇五
「贼首曰:『或为供牺牲,或为得财货,我等曾害者,一切皆怖畏,此等诸生类,震悚且悲哀。
七〇六
汝无怖畏状,颜色益和悦,如此大怖畏,汝何不忧惧。』
七〇七
长老曰:『首领!我无期望者,心中无苦闷,断尽诸结缚,超越诸怖畏。
七〇八
七〇九
七一〇
七一一
七一二
七一三
七一四
七一五
七一六
七一七
草薪等世间,以智慧见时,无有彼我念,我无有此故,即无忧苦恼。
[P.72]七一八
七一九
汝等以身有作为,依据所望而为此,对我以此之所缘,我无嗔恚无情爱。』
七二〇
彼闻此语,以为希有,身毛竖立,抛弃刀剑。诸青年等,作如下言:
七二一
『大德汝何为,何人是汝师,汝依何人教,得此无忧性?』
七二二
『一切智者一切见,胜者乃为我师范,一切世间之医者,大悲愍者是我师。
七二三
灭尽无上法,依彼为说示,我依彼之教,我得无忧性。』
七二四
盗贼闻仙士,善说及善语,舍剑舍凶器,或者离其业,或者乐出家。
七二五
此等识者,闻善逝教,出家得度,欢喜满足,修习七支,修习五力,寂灭无为,达涅槃道。」
(右)阿提目多长老。
七二六
「婆罗波利耶,沙门一比丘,独坐禅思时,有如下思起。
七二七
七二八
七二九
七三〇
七三一
[P.73]七三二
七三三
七三四
七三五
七三六
七三七
七三八
七三九
七四〇
七四一
七四二
七四三
七四四
七四五
七四六
利益法住者,为行佛言教,精进无余所,此人加安乐。」
(右)婆罗波利耶长老。
七四七
「长时热烈法思念,我问沙门婆罗门,而心不能得安静。
[P.74]七四八
此世谁能达彼岸,谁得沾润甘露法,何人通法最上义,我将对其为领受。
七四九
食饵之鱼愚且痴,悬入钓钩不得脱,如被因陀罗网缚,毘摩质多阿修罗。
七五〇
我于此世被牵引,我无由脱离忧苦,谁能为我解缠缚,教示我修等觉道。
七五一
七五二
七五三
放渴爱之弓,结三十之见〔身见邪见〕,凡所立之物,破此见己力。
七五四
不舍其他诸邪见,思惟追忆心益炽,我今为此冲动转,恰似风摇树之叶。
七五五
七五六
七五七
七五八
七五九
我今陷入沼泽中,尘埃之侧秘难除,虚偽嫉妒起议论,惛沈随眠蔓延中。
七六〇
七六一
[P.75]七六二
大德!防流筑堤防,生流由汝心,防心如不用,暴力以击树。
七六三
如是起恐怖,此岸索彼岸,我无依止处,愿侍仙士群,愿以智慧师,以为我武器。
七六四
对此水之流,构筑使清净,造以法之精,强与以阶梯,以时告示我:『汝心勿恐怖』。
七六五
七六六
七六七
七六八
佛为除过毒,常时随我侧,常夜为定著,为我拂结节。」
(右)提罗迦尼长老。
七六九
「饰相疮肿块
,抱病多思惟
,见此积集身
,住立不确固
。七七〇
七七一
七七二
发组为八辫,眼涂安膳那(黑药膏),愚人为愚迷,不能求彼岸。
七七三
七七四
猎夫设羂网,鹿不为其系,鹿食饵尽去,猎夫空悲泣,鹿谓『我等去』。
七七五
猎夫羂网破,鹿不为其系,鹿食饵尽去,猎夫空忧悲,鹿谓『我等去』。
[P.76]七七六
于此世间
,见有财人
,愚而得财
,不作施舍
。悭贪之人
,积蓄财物
,贪求诸欲
,日益加甚
。七七七
王用暴力,征服地上,至海之滨,并吞全地,海之此方,犹不满足,海之彼方,亦欲求得。
七七八
王者与他诸人人,至死未能离渴爱,未到十分即舍身,此世诸欲未能满。
七七九
亲族之人发纷乱,此悲泣,又愿我等皆不死,包以衣服外运去,火葬场地附荼毘。
七八〇
彼以串刺舍富财,单一衣身被烧毁,亲族朋友及同士,从此均已无依怙。
七八一
持彼财去嗣续者,人依其业而随赴,死者不能随财去,儿妻财国不随行。
七八二
依财不能得长寿,依富不能使不老,贤者称叹此寿命,少量无常变坏法。
七八三
七八四
[P.77]七八五
人入轮回,次第入胎,入他世界,信心少智,转生入胎,入他世界。
七八六
恰如盗贼,现行被捕,邪法之徒,依业被打。邪法群众,轮转来生,入他世界,为业被打。
七八七
诸欲爱美甘,形色扰乱心,大王!见此我出家,真胜沙门道。
七八九
七九〇
七九一
七九二
七九三
为我利益,由家而出家……〔六〇五〕……断尽诸结缚。」
(右)赖咤和罗长老。
七九四
「见色思爱相
,正念且消失
,心有染著者
,感受且爱执
。七九五
七九六~七九七
闻声思爱相
……〔七九四〕
……由声生种种
……〔七九五〕
……七九八~七九九
八〇〇~八〇一
[P.78]八〇二~八〇三
八〇四~八〇五
八〇六
彼对诸色无染著,见色不失彼正念,离染之心感受色,具对诸色无爱执。
八〇七
见色有感受,彼若如此者,苦聚不减少,正念以游方,无苦近涅槃。
八〇八
彼对诸声无染著,闻声不失彼正念,离染之心感受声,见对此等无爱执。
八〇九
闻声有感受,彼若如此者,苦聚不减少,正念以游方,无苦近涅槃。
八一〇~八一一
八一二~八一三
八一四~八一五
八一六~八一七
(右)摩伦拘耶弗陀(鬘童子)长老。
八一八
世罗婆罗门曰
:「圆满之身
,善美善生
,可爱世尊
,汝身金色
,汝之白齿
,有大力用
。八一九
八二〇
八二一
八二二
八二三
汝为刹利种,亦为富财王,愿为汝附随,瞿昙!王中之王、人间之王,愿汝领王事。」
[P.79]八二四
世尊言曰:「世罗!我是王者也,无上之法王,依法转法轮,任人不退转。」
八二五
世罗婆罗门曰:「汝瞿昙!汝等觉者,无上法王,以法转轮。
八二六
谁为尊军帅,师之嗣弟子,谁能善倣效,转此大法轮?」
八二七
世尊言曰:「世罗!我所转之轮,无上之法轮,如来随生者,舍利弗傚转。
八二八
应识知者为识知,应修习者为修习,应舍弃者我舍弃,婆罗门!如是行法我为佛。
八二九
对我除疑惑,汝宜有信心,婆罗门!汝见正等觉,常常宜感谢。
八三〇
此世所现事,常当存感谢,婆罗门!我为此觉者,无上之医者。
八三一
八三二
世罗曰:「诸友!闻具眼者语,彼为大医师,亦为大雄者,如林狮子吼。
八三三
八三四
愿伴我者伴,不愿伴者去,我于胜者侧,此处我出家。」
八三五
「师尊!正等觉者教,如喜悦师尊,于胜智者侧,我等亦出家。」
八三六
三百婆罗门,合掌齐發愿:「世尊!我等于汝侧,共同修梵行。」
八三七
世尊言曰:「世罗!即时现生果,梵行能善说,精勤修学人,出家非徒然。」
[P.80]八三八
「具眼者世尊,今先第八日,归依汝之前,我等七夜间,得汝教调御。
八三九
汝佛汝师,汝克魔罗,牟尼仁者,汝破爱著,度生死流,更渡群生。
八四〇
八四一
(右)世罗长老。
八四二
「我坐于象首,敷以柔被衣,我食沙利饭,食上撒净肉。
八四三
今日善运有善根,残食入钵心喜乐,乔达之子跋提耶,心无取著静禅思。
八四四
尘衣受用有善根,残食入钵心喜乐,乔达之子跋提耶,心无取著静禅思。
八四五~八六一
常乞食者,有善根……乃至……但持三衣者,善根……乃至……次第乞食者,善根……乃至……但一座食者,善根……乃至……钵乞食者,善根……乃至……不重受食者,善根……乃至……阿练若住者,善根……乃至……树下住者,善根……乃至……露地住者,善根……乃至……塚间住者,善根……乃至……随处住者,善根……乃至……常静坐者,善根……乃至……心少欲者,善根……乃至……能知足者,善根……乃至……远离诸欲者,善根……乃至……非交游者,善根……乃至……善精勤者,善根……乃至……。
八六二
八六三
八六四
八六五
住立戒蕴上,修习念与慧,次第断结缚,终达灭尽地。」
(右)迦利乔达之子跋提耶长老。
[P.81]八六六
鸯掘魔曰
:「沙门
!汝行而云
:『我立住』
,又我立住而云非立住
,沙门
!我问此义为如何
,何以汝立我不立
?」
八六七
佛曰:「鸯掘魔!我对诸生类,而立舍害意,汝对诸生类,生害不自制,依此因缘果,我立汝不立。」
八六八
鸯掘魔言:「久矣大仙我崇拜,沙门汝入大林来,愿闻正教汝之偈,千万罪恶我舍弃。」
八六九
如是盗贼刀武具,投入崖穴奈落中,盗贼顶礼善逝足,其处归佛愿出家。
八七〇
大仙佛悲愍,人天两界师,尔时向彼言:「善来,比丘。」彼乃作沙门。
八七一
八七二
八七三
八七四
八七五
八七六
[P.82]八七七
八七八
八七九
我先有意念,为害他人者,我名称『不害』,今得真实名,不害任何人。
八八〇
八八一
八八二
八八三
八八四
八八五
八八六
八八七
八八八
八八九
八九〇
离爱无取著,守护六根门,善能为自制,断邪恶根本,我已达漏尽。
八九一
(右)鸯掘魔长老。
[P.83]八九二
「舍离父母与兄弟,舍离姊妹与亲族,更能舍离五种欲,阿㝹楼陀静禅思。
八九三
八九四
八九五
八九六
八九七
八九八
八九九
九〇〇
九〇一
九〇二
九〇三
九〇四
九〇五
九〇六
九〇七
九〇八
[P.84]九〇九
比丘犹如梵天王
,一瞬时间见世间
,千万诸种神通力
,得见人天生死机
。〔彼已为天子〕
九一〇
安那波罗我昔名
,贫为食物运搬者
,誉高沙门优婆利咤
,我曾对彼为供养
。九一一
我之出生释迦族,阿楼陀世所知,舞蹈歌唱人所侍,铙钵之音我觉醒。
九一二
九一三
九一四
七度为人主,领理诸国事,四方胜利者,阎浮洲之君,不用刀与杖,以法训诫民。
九一五
由此七轮回,由此七轮回,乃至十四回轮,尔时天上立,我得善知识。
九一六
九一七
九一八
九一九
(右)阿㝹楼陀长老。
九二〇
「花放大林中,闲居心一境,波罗波利耶,沙门坐禅思。〔以下为其所思语〕
九二一
世尊人中最上者,彼在世时,比丘威仪无有异,如今已异矣。
九二二
此处彼处,无不满足,防止寒风,遮蔽耻处,以受适度量。
九二三
[P.85]九二四
九二五
九二六
九二七
九二八
一切漏尽,大禅定家,大慈利者,如斯长老,今入涅槃,如是今少。
九二九
善法与智慧,由于渐消失,一切善胜方,具备胜者教,于是渐灭亡。
九三〇
九三一
此等尘劳增,入于众人中,拨弄愚人事,犹见恶罗刹,之愚弄狂人。
九三二
九三三
九三四
九三五
九三六
九三七
九三八
杨枝迦捭多果,花草可食物,丰富一抟食,庵罗阿摩勒。
九三九
药物之上如医者,应为不为如俗人,装饰美好如游女,权威犹如刹帝利。
[P.86]九四〇
彼等多有二心者,诈欺者偽证者,瞒著他人用手段,多以手段受财施。
九四一
适合计略行手段,奔走意向为生活,谋取生活用方便,诸多财物得招来。
九四二
九四三
九四四
或剃头以缠,著僧伽梨衣,如是常耽著,放心为名利,唯求于名誉。
九四五
当种种事已去,今欲如昔为不易,未抵达处难抵达,已抵达处难守护。
九四六
九四七
思及往昔之行者,忆念彼等之梵行,假令今日为最后,无灭之道须接触。
九四八
于沙罗树林,世尊为此语,修练诸根者,沙门婆罗门,仙士断再生,涅槃归圆寂。」
(右)婆罗波利耶长老。
摄颂:
二十〔偈〕集阿提目多,婆罗波利耶,提罗迦尼,赖咤和罗,鬘童子,世罗,跋提耶,天眼鸯掘魔,阿㝹楼陀师,婆罗波利耶,十长老有名闻,偈颂共总数,二百有四十五首。
[P.87]三十偈集
九四九
善自摄制修练心,见多可爱比丘众,蔓多罗沙姓仙人,彼向弗沙比丘问:
九五〇
「欲望未来人,如何意志者,如何为举动,我问汝语我。」
九五一
「蔓多罗沙仙,我言汝谛听,汝应多思念,为汝语未来。
九五二
未来忿又恨,己为恶所覆,刚愎诈偽心,且有嫉妒心,意见与人异。
九五三
九五四
九五五
九五六
际此集会时,纵令具有德,陈述随正义,且有惭耻心,而无欲念者,劣势不欲争。
九五七
九五八
九五九
举动多轻噪,身缠青色衣,怀有诈欺心,顽固且巧辩,巧妙行交际,阔步如贵人。
九六〇
九六一
善色阿罗汉幢旗,破旧解脱人不嫌,然喜恋著白衣者,彼等厌弃此黄衣。
九六二
[P.88]九六三
九六四
九六五
九六六
九六七
九六八
九六九
『人无烦恼者
,应著黄色衣
,虚语不调御
,不应著黄衣
。九七〇
既已舍烦恼,于戒善安立,调御有实语,彼应著黄衣。』
九七一
破戒劣智且邪曲,放纵诸欲心散乱,缺乏奋励不精进,是人不应著黄衣。
九七二
九七三
九七四
九七五
九七六
如是受教诸愚者,彼等互相不尊敬,恰如𫘣马对驭者,对于师言不介意。
九七七
九七八
九七九
[P.89]九八〇
放逸应恐怖,精勤得安稳,修习圣八支,必达甘露道。」
(右)弗沙长老。
九八一
「不失正念随力行
,依思惟行不放逸
,心善住定独满足
,以此乃是云比丘
。九八二
食汁又食乾
,而亦不甚饱
,腹不满有节量
,有正念比丘请游行
。九八三
九八四
九八五
九八六
九八七
我无邪欲,亦无怠惰,精进不乏,不寡见闻,如无不逊,谁奈我何。
九八八
博闻而且有智慧
,于诸戒法善住定
,心念止息更专一
,于我头上立〔三学〕
。九八九
九九〇
九九一
九九二
[P.90]九九三
九九四
九九五
九九六~九九七
闻法不徒劳,我已得解脱,以身住无漏,宿住天眼通。心差別神通,以及死生通,耳界清净通,我已无誓愿。
九九八
九九九
一〇〇〇
恰如岩山,耸立不动,如此比丘,灭尽愚痴,泰然如山。
一〇〇一
一〇〇二
一〇〇三
一〇〇四
一〇〇五
边地有都城,内外严防护,等同防自心,瞬时勿空过,瞬时空过者,故堕泥犁忧。
一〇〇六
一〇〇七
[P.91]一〇〇八
一〇〇九
一〇一〇
贪欲与嗔恚,惛沈之睡眠,掉举与疑惑,此等五烦恼,污浊比丘心。
一〇一一
一〇一二
一〇一三
一〇一四
一〇一五
一〇一六
一〇一七
(右)舍利弗长老。
一〇一八
「识者不友两舌人
,嗔怒悭贪喜破灭
,合会恶人为祸根
。一〇一九
一〇二〇
一〇二一
一〇二二
[P.92]一〇二三
一〇二四
由佛得法门,八万有二千,由比丘所得,亦有二千数,八万四千门,我等须护持。
一〇二五
一〇二六
博闻之人以所闻,而轻视寡闻之人,恰如盲者携灯火,我等如是了解之。
一〇二七
一〇二八
〔闻一部〕,知始终,知义理,通词句,学正法,探义理。
一〇二九
一〇三〇
一〇三一
一〇三二
一〇三三
身之劳苦悭贪甚,命时时衰不奋起,贪著肉身安乐者,沙门之乐何处来。
一〇三四
诸方对我不分明
,我于诸法不了解
,良友由此世间去
,宛然我入黑暗窟
。一〇三五
一〇三六
古者已由此世去,新者与我不相合,今日独自我禅思,犹如雨时巢笼鸟。
一〇三七
众多之人诸国来,为闻佛法欲见我,闻法之事不可遮,此知我之时已到。
[P.93]一〇三八
众多之人诸国来,欲见尊师请许可,师为佛法具眼者,我等闻法不可遮。
一〇三九
一〇四〇
一〇四一~一〇四三
二十五年间,我以慈身业……我以慈语业……我以慈意业,随侍奉世尊,如影不离〔形〕。
一〇四四
一〇四五
一〇四六
一〇四七
一〇四八
一〇四九
一〇五〇
(右)阿难长老。
摄颂:
弗沙、优婆帝须〔舍利弗〕、阿难三长老有名闻。此处偈颂百零五。
[P.94]四十偈集
一〇五一
「长者群集勿游行
,如是心乱难得定
,得见众人集之苦
,长者切勿喜群集
。一〇五二
牟尼汝勿入俗家,如是心乱难得定,元气盛而贪诸味,舍弃安乐之福利。
一〇五三
俗家礼拜与供养
,此为淤泥应须知
,微细之箭此难拔
,恶人恭敬此难摈
。一〇五四
一〇五五
一〇五六
一〇五七
依户而食,牛溲为药,树下座卧,衣粪扫衣,受此等物,为四方人。
一〇五八
佛之嗣续者
,山上舍命处
,迦叶有正知
,正念有神通
,毅然上行去
。一〇五九
一〇六〇
一〇六一
[P.95]一〇六二
蔓草〔加丽利〕掩地域
,象声〔所响处〕
,此等岩山内
,为我安乐所
。一〇六三
碧云色美丽
,清冷水澄湛
,〔地〕为因达伍波迦甲虫掩
,吾乐此岩山
。一〇六四
一〇六五
山地雨降注,可乐有高台,诸仙往来处,冠鸟(孔雀)声繁喧,此等岩山内,为我安乐所。
一〇六六
一〇六七
一〇六八
鸟麻花衣著,如云覆虚空,种种鸟类群,此等岩山内,为我安乐所。
一〇六九
〔此处〕,在家者不集,兽群所悠游,种种鸟群集,此等岩山内,为我安乐所。
一〇七〇
一〇七一
一〇七二
一〇七三
一〇七四
一〇七五
一〇七六
我优我不优,我劣我不劣,〔智者于等同〕,憍慢中不动。
[P.96]一〇七七
一〇七八
一〇七九
一〇八〇
比丘轻噪心不定,假今身缠粪扫衣,彼以此为无上美,犹如猿猴缠狮皮。
一〇八一
一〇八二
一〇八三
一〇八四
人间善生者,我今归命汝,人间最上者,我今归命汝,汝之静禅思,不知何所依。
一〇八五
诸佛各各有行处,实为深远不思量,假令集合取发者,彼等亦难知于此。
一〇八六
一〇八七
一〇八八
一〇八九
不染饮食,衣服卧塌,瞿昙世尊,不可测量,犹如莲华,不为水污,倾意出进,离脱三界。
一〇九〇
彼大牟尼,念住为颈,信仰为手,智慧为头,常得寂灭,游行四方。」
(右)摩诃迦叶长老。
摄颂:
[P.97]五十偈集
一〇九一
「我观生无常,独住山窟中,唯独无二人,何时将有此,我此何时来?
一〇九二
我缠牟尼衣,无意无欲念,贪嗔痴己尽,安乐住山腹,何时将有此,我此何时来?
一〇九三
无常死病所,老死之所恼,观身无怖畏,独住于林间,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〇九四
智慧造锐刀,怖畏赍苦恼,渴爱蔓附生,切断应须住,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〇九五
我以智慧造,火炽诸仙剑,狮子座上舞,魔王军势败,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〇九六
我集善良士,交往重法人,如实观诸法,勤勉胜诸根,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〇九七
我入山廓中,时时念圣道,疎离饥渴患,风热虫蛇恼,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P.98]一〇九八
大仙己知得,难见四种谛,以此安定己,正念勿丧失,达此以智慧,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〇九九
无量之色声,香味可触法,热气我有止,智慧以见此,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〇
谈以麤恶语,此原不为惑,又复被称赞,此原不踴跃,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一
草木蔓诸蕴,此等无量法,内外共称量,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二
著衣森林中,我踏仙士路,雨季飞新云,降注之雨水,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三
冠鸟于(孔雀)森林,闻鸣山窟中,于是我起立,思达不灭道,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四
雨注入龙渊,复向鲸海入,可怖恒伽河,阎牟那河中,萨罗娑缚底,将以神通力,渡河不沈没,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五
如象徘战场,欲以断诸欲,心静系禅思,清净斥诸相,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P.99]一一〇六
如为负债窘,为富者所恼,如贫者获宝,通大仙之教,如贫喜获宝,何时将有此,此将何时来?
一一〇七
汝云:『在家生活不可要』,是汝诱劝我出家,已多年我今欢出家,何故对我不注意?
一一〇八
心!汝非诱我者耶?汝云:『山廓种种羽翼鸟,雷电轰轰起应响,此等森林入乐乐。』
一一〇九
在家可爱亲朋族,于世嬉戏乐诸欲,今总舍弃达涅槃,心!然汝对我不满足。
一一一〇
此为为我非为他,武装时至何悲伤,总观一切动转物,求不灭道我出家。
一一一一
两足优者善语者,调御丈夫大力者:『心中动转似猿猴』,不离贪欲实难制。
一一一二
欲为种种甘与乐,无智凡夫为此缚,为求再生甘愿苦,为心所导投地狱。
一一一三
孔雀苍鹰声频繁,虎豹围绕森林中,身舍欲望勿乐著,心!汝先如是劝说我。
[P.100]一一一四
四禅五根与五力,修习七支与三昧,于佛之教达三明,心!汝先如是劝说我。
一一一五
到达不灭成救济,断尽一切诸苦恼,净除烦恼修八支,心!……。
一一一六
五蕴为苦须正见,由苦出者应舍弃,断尽诸苦于此处,心!……。
一一一七
正观苦是无恒常,乃至无我空正观,心止邪恶及杀害,心!……。
一一一八
圆顶毁形不雅观,手持唯有之一钵,诸家之间行乞食,大仙之教委此身,心……。
一一一九
往来街路善摄己,家者欲者爱无念,犹如满月光明夜,心!……。
一一二〇
森林住者乞食者,塚间住者褴褛者,坐不卧者乐头陀,心!……。
一一二一
植树愿望为得果,即如希望斩树根,心!无常动转劝说我,对此实是不可喻。
一一二二
远行独游无形色,我对汝语不信服,诸欲苦辛大怖畏,想望涅槃我游行。
一一二三
我出家非为不运,非为无惭耻,非为生活无颜面,心!我为对汝有信服。
[P.101]一一二四
少欲舍覆止息苦,此为善人所称叹,心!汝于彼时劝说我,今汝先我返旧所。
一一二五
渴爱无明爱非爱,美色乐受适意欲,既摈斥者我已摈,不为彼再返回去。
一一二六
心!所有场合随汝语,多生之中无触怒,汝之知恩来内生,汝为作苦久轮回。
一一二七
心!汝使我为婆罗门,为王仙士刹帝利,及天子毘舍首陀。
一一二八
依汝我为阿修罗,依汝之本堕地狱,有时转入畜生道,我为饿鬼亦因汝。
一一二九
时作假面香具师,汝勿再再诳骗我,纵然我今舍弃汝,我虽發诳不欺汝。
一一三〇
一一三一
此世无常不坚实,亦无精质师示我,心!使我得入胜者教,超大苦难渡瀑流。
一一三二
心!汝今不可如先在,我今更不蒙汝制,大仙之教我出家,我今不再遭损失。
[P.102]一一三三
山海河大地,十方总无常,三有有患难,心!何处享安乐?
一一三四
心!丑陋更何为,心!我不受汝制,我断两口鞴,不触九孔流。
一一三五
野猪羚羊窃出没,天作巧妙窟舍中,新雨降溅森林内,心!此处享乐入窟中。
一一三六
青色之颈有善冠,杂色之羽包尾翼,空中飞行美妙声,使汝林中禅思乐。
一一三七
四指草上美花放,森林雨降似云色,我卧山中如树木,我之卧床柔如绵。
一一三八
我将为如自主人,所得之物将满足,如同革工鞣猫皮,柔皮为囊不懈怠。
一一三九
我将为如自主人,所得之物将满足,我今伏汝依精进,如伏狂象巧象师。
一一四〇
如调马师之矫马,善调顺汝得固定,我以安泰防护心,是人常得履行道。
[P.103]一一四一
缚汝缘境以强力,缚象于柱以强绳,我以正念能守汝,修练不依诸生有。
一一四二
遮止邪路以智慧,努力制心入正路,澈见苦之集起灭,第一语者嗣续人。
一一四三
心!汝曾对我为指导,于此四倒之世界,今汝破结缚可离师,(大牟尼)。
一一四四
森林美饰心自在,兽云为鬘乐入山,心!山谷人稀汝为乐,心!汝将必定到彼岸。
一一四五
无论男女制意望,从而得享诸安乐,心!无智从魔受罗制,汝喜生有为从属。」
(右)陀罗弗陀长老。
摄颂:
[P.104]六十偈集
一一四六
「住森林乞食
,残食入钵乐
,内心善住定
,得破魔王军
。一一四七
一一四八
一一四九
一一五〇
一一五一
一一五二
汝身所合污物缚,九孔恶臭流浊液,比丘应避此不净,犹如好洁人避粪。
一一五三
一一五四
如是诚如是
,大雄士沙门
,诚如汝所云
,应知此沦落
,如泥中老牛
。一一五五
一一五六
一一五七
一一五八
[P.105]一一五九
一一六〇
一一六一
一一六二~二一六三
一一六四
一一六五
一一六六
一一六七
毘婆罗山槃荼婆,岩窟继续坠落雷,然此无比佛之子,山岩窟中静禅思。
一一六八
一一六九
安静归寂灭,边地居牟尼,佛尊嗣续者,婆罗门敬礼迦叶尊。
一一七〇
经生百世婆罗门,人间之中知吠陀,婆罗门身出生者,再再生为婆罗门。
一一七一
三吠陀之读诵者,此等不足度彼岸,以比礼拜迦叶尊,不及十六分一值。
一一七二
一一七三
婆罗门!勿侵比丘,勿侵自己(苦行),对阿罗汉,心起信念,合掌礼拜,勿破汝头。
一一七四
一一七五
涂粪如蛆虫,为诸行所惑,专心为利养,又求受恭敬,比丘婆提罗,一生空过去。
一一七六
[P.106]一一七七
彼去渴爱箭,三明结缚尽,战胜魔王者,人间受供养,无上之福田。
一一七八
数多天子等
,神通有名称
,总数有十千
,梵辅天之众
,归命目犍连
,合掌为礼去
。一一七九
生善之人归命汝,最上之人归命汝,尊者汝身诸漏尽,汝有应受供养德。
一一八〇
一一八一
此一大比丘,如同梵天王,一瞬时间内,见世一千方,诸种神道力,生死见时机,彼为天之子。
一一八二
一一八三
一一八四
目犍连为我之姓,熟通定明以逮达,圆满无依著之教,寂静诸根有贤智,破毁结缚无烦恼,恰如象破腐蔓树。
一一八五~一一八六
一一八七
害佛弟子义睹罗
,及婆罗门迦屈山达
,杜西地狱之煮为如何
?一一八八
一百之铁杙,各各使感苦,佛弟子义睹罗,婆罗门迦屈山达,如是受害,杜西之煮于地狱。
一一八九
比丘佛弟子,深知地狱苦,如是害比丘,魔王!汝将难脱苦。
[P.107]一一九〇
大海之中部,宫殿峙一劫,瑠璃色喜乐,光明如火焰,此处种种色,多数天女舞。
一一九一
一一九二
一一九三
一一九四
我以神通力,我足指震动,毘阇延哆楼阁,天子震且惊。
一一九五
一一九六
毘阇延哆楼阁,帝释被问言:『汝以知渴爱,灭尽解脱耶?』帝释被彼问,如实作解答。
一一九七
一一九八
善法楼阁中,天众之面前,大梵天王主,被问如是言:『我友,汝先有之见,今有同见否?汝于梵界中,过去见光辉。』
一一九九
大梵天王主,如实作解答:『尊者!我先有此见,而今已不持。
一二〇〇
我于梵界中,过去见光辉,今日谓「我常住恒久」,知此是虚语。』
一二〇一
一二〇二
一二〇三
一二〇四
一二〇五
一二〇六
魔王!汝袭如来,积不善业,波旬!汝曾自思:『邪业不熟』?
一二〇七
魔者!汝犯罪业,长夜积集,魔王!由佛解缚,对诸比丘,勿起欲想。
[P.108]一二〇八
如是比丘,(麦萨迦罗)于恐怖林,叱坂魔王,夜叉不喜,湮没其处」。
如是尊者摩诃目犍连长老唱诵偈颂。
摄颂:
[P.109]大集
一二〇九
「我由在家出
,出家已得度
,魔起卤莽想
,欲得随逐我
。一二一〇
一二一一
一二一二
一二一三
我住如斯法,『波旬!汝可近前来。』『死王!我将反制汝,汝不见我道。』
一二一四
一二一五
大地有形色,人间天上界,老朽总无常,识者如是学,而知以游行。
一二一六
人于本质上,善起执著心,见闻触知处,于此能欲念,欲念皆除去,此处无染污,彼名为牟尼。
一二一七
六十八邪见,凡夫具思想,住著非法上,不属何宗派,而无邪执者,彼可为比丘。
[P.110]一二一八
性格具圆满,长夜入定住,无欲亦无偽,牟尼有智慧,深达寂静道,灭尽诸缘起,静待死至时。
一二一九
瞿昙〔弟子〕舍憍慢
,舍弃憍慢无所余
,汝等如为憍慢迷
,将来必定后悔久
。一二二〇
群生如为覆所覆,憍慢所贼堕地狱,群生如为憍慢贼,生入地狱长忧苦。
一二二一
能履修道依道胜,比丘绝欲无忧苦,享受声誉与安乐,法见之人正称呼。
一二二二
然而于此世,无有刚愎与憍慢,舍弃障盖成清净,除去憍慢无所余,安静智慧尽苦际。」
一二二三
鹏耆舍曰
:「我为贪欲烧
,我心被燃烧
,瞿昙垂慈愍
,教我消除法
。」
一二二四
阿难曰:「依有颠倒想,汝心被燃烧,贪欲与俱有,舍离清净相。
一二二五
一二二六
修练心无相,抛舍爱与执,憍慢汝知悉,寂静为游行。」
一二二七
一二二八
一二二九
一二三〇
一二三一
一二三二
[P.111]一二三三
一二三四
今日十五日
,五百比丘人
,为达清净来
,诸仙断结缚
,解苦尽再生
。一二三五
一二三六
同具三明,灭却死魔,诸弟子辈,克无上战,奉侍师尊,以为队主。
一二三七
总为世尊子,此中非无实,除去渴爱箭,礼拜日族尊(佛)。
一二三八
一二三九
一二四〇
「世尊!汝有龙之名,诸仙中第七,慈意如大云,法雨润弟子。
一二四一
日中由住起,为见师尊行,大雄尊!弟子鹏耆舍,前来礼尊足。
一二四二
克魔之邪路,游行破障碍,解除缠缚人,分分以分別,见无依著人。
一二四三
一二四四
〔世〕之灯明人,透视彼岸处,彼于十法中,证知最上〔法〕。
一二四五
如是说善法,知法者之中,几人不放逸,然于世尊教,精勤常礼拜。
一二四六
憍陈如长老
,出离之志锐
,续佛开悟者
,常住安乐地
,以获远离人
。[P.112]一二四七
一二四八
三明大威力,知〔他〕心所趣,佛之嗣续者,憍陈如礼拜师之足。
一二四九
牟尼已尽苦恼际,坐山中腹有三明,灭尽死魔佛弟子,礼拜以为师侍事。
一二五〇
有大威力目犍连
,彼以〔己〕心得解脱
,彼以神通行测验
,验彼等心灭本质
。一二五一
一二五二
犹空无云无垢秽
,如光辉圆月普照
,鸯耆罗娑大牟尼
,汝之名称照世界
。一二五三
一二五四
一二五五
一二五六
如来为利益此等数多之妇女、男子而开示佛教,而出现于世。
一二五七
一二五八
一二五九
〔四谛〕苦与苦生起,苦超越与苦息止,此为圣者八支道。
一二六〇
一二六一
一二六二
[P.113]一二六三
现法断疑尊智师
,声誉清高世所知
,心归寂静一比丘
,死于阿伽罗婆庙
。一二六四
彼名尼瞿陀劫波,世尊与波罗门处,世尊,见贤固法求解脱,礼拜世尊勤精进。
一二六五
释氏普眼者!彼佛弟子总欲知,我等以耳豫听闻,世尊汝为我等师,世尊汝为无上士。
一二六六
汝为我等断疑惑,此为汝对我等语,饶智者!圆寂比丘汝指示,普眼者!汝今指示与我等,如对千眼帝释天,诸天之中为指示。
一二六七
一切缠缚愚痴道,无智之伴疑惑处,此等若达如来者,如来最上人眼目。
一二六八
若人真能断烦恼,譬如风散浮云层,假如烦恼不能断,一切世界覆黑暗,光辉人亦有烦恼。
[P.114]一二六九
贤人作光明,我思汝为然,我等为禅观,来谓汝之处,于此众座中,劫波示我等。
一二七〇
世间妙好人,疾扬妙好音,白鸟抬其首,善调圆润声,徐徐为歌唱,我等倾意闻。
一二七一
生死弃无残,邪恶一扫尽,切望佛说法,不果凡夫欲,如来所虑者,行事必有故。
一二七二
全智者所为,领受十全说,最后我合掌,我等知劫波,彼不诳我等,彼为尊智人。
一二七三
觉圣者之语,知其无漏所,勿作欺诳语,大精进之人,犹如时暑热,恼人求冷水,愿得汝之语,为听者降雨。
一二七四
劫波有法利,精进修梵行,对彼以为空,彼己归圆寂,将入有余灭,抑或入解脱,我等愿闻此。」
一二七五
世尊曰:「此处名色上,彼已断渴爱。」五者最上之世尊曰:「长时无依著,断尽渴爱流,无残渡生死。」
一二七六
「闻此世尊语,我等心喜悦,仙士中第七(释尊),我等徒不问,信汝婆罗门,所言不欺我。
一二七七
[P.115]一二七八
世尊!劫比耶见取著之源,劫比耶已渡难超死王之领域。
一二七九
两足中尊者,我向汝礼拜,汝为天中天,汝子已后出,龙象之真子,前来拜龙象。」
尊者鹏耆舍长老唱如是偈。
摄颂曰:
此等偈集诸偈颂,一千三百六十首,长老二百六十四,漏尽弟子狮子吼,如同火聚灭无余。
校注
【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28 册 No. 15 长老偈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