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九(经六之三)颇九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䟽同其上文)。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
(解私谓悲昔不闻欣今得悟又念未来众生未悟故悲观现在大众得益故欣)。
(䟽圆通即是心所行路故云心迹领悟既深得无疑惑未来多难更欲伸陈悲欣者欣今所悟悲后行人)。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發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菩萨有二类一智增先取佛果后度众生二悲增度生心切故意留惑润生三界今愿未度而度众生即悲增也○标前偈云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悲心切也○解菩萨四誓以度人为先如来十号以应世为本当知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方云得度今阿难虽深破无明而现居分叚故曰未度)。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䟽此诸众生根劣也去佛渐远时劣也邪师说法难多也此则时浇解昧惑障尤多修定摄心难为进趣况遭魔惑邪见弥增加行修证如何无退○标欲摄其心者修定發慧加行进趣安立道场戒为先容也)。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拥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䟽道场及行事理两修内秉戒根外假心呪内外相济道力易成为汝宣扬当善思念)。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柰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解孤山曰毗柰耶此云律)。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䟽魔不断婬而修禅定魔定顺惑易得成就功深者为上品功浅者为中下虽不断欲而修定修福随福优劣故成三品以邪定力报得五通以有漏福生天魔界随得少定不辨邪正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解犯四重禁罪在地狱今以修禅之功且落魔鬼等道若约未来轮转则应备历三涂)。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䟽末世众生无正法眼多被魔惑广行贪婬假称善友诱化无识失正遭苦宜深察之不令得便○标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正当今日多此魔民)。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䟽此戒虽与小乘名同而持随有异此则一一由防心念轻重等持彼则事逐缘成轻重随戒故云先断心婬故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与小乘持戒全別)。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戒定慧法能生法身戒根不完徒修禅慧岂有清净妙体从婬欲生沙饭异因宁论劫数标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䟽非戒不禅非禅不慧戒根不净所习禅慧那得净乎以不净故虽有如无戒定慧亡自成轮转终非圣果标三苦海中不能出离也)。
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䟽真持戒人尚无持相岂令身心犯乎重禁如下文云杀盗婬等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二无无二亦灭是名妙發三菩提者○标断性即调伏之法律明心达本之人尚不存法律况有犯乎)。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䟽正云波卑夜此云恶者波旬讹也)。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相杀相偿结酬连祸苟或止之故不相续余如文)。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带杀修禅报为神道功深福厚为大力鬼即五岳四渎系祠祀者功浅福劣列在中下八部所管及大海边罗刹国类因修定故皆有业通迅疾无碍不断杀故受此恶趣为天驱役若不修禅及不修福但行杀害直入地狱无此差降○标鬼神多杀不免苦轮)。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䟽杀生食肉是众生冤如何不断得菩提路○标去佛遥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
(解檇李曰涅槃迦叶问佛云何如来先许比丘食三种净肉佛言随事渐制故言三种者除人蛇象马驴狗师子狐猪猕猴十种之外若不见不闻不疑即名为净彼文则无五字孤山曰今云五者加自死鸟残二也涅槃复有九种净肉即于三净各开正罪及前后方便也)。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
(西方四姓以婆罗门为上故彼五天悉号婆罗门国僧亦号为婆罗门僧事备西域记)。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䟽涅槃第四迦叶问云云何如来先许比丘食三净肉佛言随事渐制故耳复有七种九种今言五者随经增减以意配数佛以方便权许今食非究竟说○标佛初成道十二年前未制戒律许比丘食五净肉后因六群比丘故杀众生而食从此制戒永断)。
(䟽似三摩地者鬼神定也亦能合人知过去未来事与善定相似如起信说)。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标杀心不起决定成佛如其不断沉堕鬼伦)。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呌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䟽塞耳修禅高声行杀求不闻之道彰弥露之苦岂不悲夫○标类掩耳偷铃也欲隐藏其声转弥彰其响)。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䟽生草不践非独护讥亦深慈念草尚不蹋况损命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𮈔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𮈔绵裘毳众生身分身既不服真解脱者以不游三界酬宿债故经语甚倒知之○标东方者此东震旦国也此土者指西竺五印土也)。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䟽服众生分为众生缘辟谷求升尚有不至况食况服能出离乎)。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心无贪虑身不服行断性苟亡自然真脱○标真解脱者即入三摩地等同佛觉更无异路也)。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信受奉行清净境界违背佛言永为恶者)。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䟽不与而取起心即犯故云其心不偷)。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禅智虽现贪盗不除纵亡婬杀亦落邪道精灵妖魅及诸邪人皆能惑乱令众归附不惜衣食尽命供给若不修禅直入地狱○标精灵妖魅岂越尘劳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䟽姧欺盈抱潜护如淳诈偽充怀隐藏若拙苟求不与之利詃诱无识之人猛炽其贪显异其语令彼愚者顿弃家财仍遭王难故云耗散○标盗妄二业欺贤罔圣将此修行认贼为子)。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䟽身虽出家心不入道假衣服以作相贩如来以造业反毁具戒为权小高现异仪为至极诳妄愚者入恶无穷涅槃邪正品云我灭度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乃至作比丘比丘尼及阿罗汉等形以有漏身称是无漏坏我正法乃至说言无四重僧残不定舍墯忏悔众学灭诤等法亦无偷阑五逆一阐提罪乃至若犯如是等罪亦无有报如是说者并是魔说我佛法中有犯如上等罪应当苦治若不持戒云何当得见佛性耶○标贼人者不能调伏六根起心偷妄前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裨贩裨补贩卖也如衣破坏以弊帛补之显不正也)。
(䟽杀生偷盗执对不亡为三界缘障菩提路然身苦体能报此因宿债苟除世间永脱故云长揖○标身然一灯烧一指节此身分属内财以浅况深自己尚能舍施偷取他人之物而妄动乎○解盗者取他依报资于己身今损正报以供上圣故能翻破无始盗业)。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䟽前云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今云纵成无为必酬宿债者此示业报不亡成无为后现有为身尚还宿债况全未离有为而欲妄逃业果其可得乎引证酬业如別处说○标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此圣人示现自业果不可逃因若不作亦无果报○解私谓马麦缘在兴起行经)。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标心言直故委曲不生)。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䟽此文劝离四过谓贪慢嗔痴配文可见心不起嗔身不加报故云二俱捐舍以观众生及与我身平等无二由是身心不加报耳故云与众生共不了义说为己解者不将佛方便说回作自己心中独悟之法以此詃惑无识初学此文亦证不了义教中得食净肉必至了义教一切皆断不执不了义教将为究竟说也执权谤实亦此类也楞伽云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妄称一切智说○解云无智之人不了如来方便说法而乃妄称一切智人作究竟说○标如来制律比丘当具足受持三衣六物十三资具除此十三物不得关一余有分寸之物皆谓之长财可施于众生○解法华以前圆教之外皆不了义教盖权实未融故也今既开显同法华圆岂将不了以误初学若乃去实取权诱物从己者亦佛法之大盗欤)。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标如前所释)。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企-止+古]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䟽一颠迦即是断善根者其大妄语与此罪同涅槃邪正品云若有说言我已得成阿耨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得成阿耨菩提当知是人犯波罗夷罪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不见故不得成就阿耨菩提故知略不修断自称即是佛者皆大妄语犯波罗夷非佛弟子○标即无修之人终不成无上觉道)。
我灭度后𠡠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姧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䟽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遗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标如西竺师子祖师临将徃𦋺賔因以信衣嘱付二十五婆舍斯多之例○解阴私也非公然惑众但私示于人耳南岳之言铁轮天台之示五品功德铠说偈真观师屈指即其事焉)。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标如前所释)。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䟽修禅定之檀形刻妄语之人粪遥观可意近逼秽间欲求道香终无得理○标世间阿颠底迦永劫应不成佛)。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䟽三乘所证为上人法此文举浅况深余小妄语尚不可为况大妄耶○标心言直故四威仪中一一真实况违顺未脱自言得佛知见)。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
(有本云不直)。
果招纡曲求佛菩提。
(世间之人自于众人前妄称我是帝王便犯死罪以浅况深王中法王位居百王之上妄言我得其罪重前百千万亿倍也)。
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䟽初喻大妄止成苦本后喻求道终无得理如人噬脐了不相及春秋传曰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标此房相引证润文也○解檇李曰噬脐喻求菩提不可及也)。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䟽一切时中悉无虚偽若斯人真求道欤岂不速至乎若示相标形诈称得道内怀謟曲外现名闻岂曰修行故法华云浊世恶比丘邪智心謟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乃至纳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当知是等尽行魔业○标直心是道场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如何發生便登觉地)。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天魔外道波旬恶者亦具福德修相似定唯不断欲杀盗妄矣)。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九 颇九
音释
(古尧切薄也)。
蹋(徙合切践也)。
靴(许戈切有靿履也)。
毳(充芮切细毛布也)。
潜匿(匿尼质切藏也)。
姧欺(姧古闲切偽也)。
詃(姑犬切诈也)。
裨贩(裨[实-毌+尸]弥切贩方愿切)。
𤑔(如劣切烧也)。
巵(章移切酒器)。
捶詈(捶之累切杖击也詈力置切骂詈也)。
噬(时制切啮也)。
罽[实-毌+尸](梵语也此云贱种罽居刈切)。
铠(苦亥切钾也)。
脐(前西切肚脐也)。
校注
【经文资讯】《永乐北藏》第 168 册 No. 1581 首楞严经义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永乐北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䟽三辨离魔业行前虽广说圆通修证凡夫始学障难尤深况末代邪宗纷然竞起邪言惑正魔辨遍真滥述既多朋流者众若不甄辨妨正修行故以戒定慧验之邪元自露故九十六种外道皆能修禅而无戒德涅槃经云魔尚能变身为佛岂不能为四依菩萨惑乱世间故佛广说若言听畜八不净物者是魔所说身外之物尚不许畜何况婬盗杀妄根本贪嗔世有愚人为魔所惑诽毁戒律言是小乘自称大乘无碍自在下经广破此等并是魔业故佛深诫是称决定大乘明了之教○阿难大权愍我将来必䧟魔难故殷勤致请永为真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