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金刚经纂要䟽分三

  • 初标题目(二)
    • 初经䟽名题
    • 二作者嘉号
  • 二序宗旨(二)
    • 初序赞经旨(二)
      • 初通明起教之缘(二)
        • 初明迷真起妄(二)
          • 初真空
          • 二妄有
        • 二明习妄流转(由是)
      • 二別明说教之意(二)
        • 初叙说阿含之意(二)
          • 初三叙(故我)
          • 二结判(既除)
        • 二叙说般若之意(二)
          • 初总示大部(二)
            • 初叙教释意(欲尽)
            • 二显瑞彰会(三千)
          • 二別示今经(二)
            • 初略标指今(二)
              • 初序叹幽玄(二)
                • 初具序一经诠旨(三)
                  • 初正叙(句偈)
                  • 二返显(不先)
                  • 三顺结(故虽)
                • 二结叹四法幽玄(三)
                  • 初正结叹
                  • 二示难了
                  • 三彰缪解
              • 二引文结显(河沙)
            • 二广序赞(二)
    • 二述遣䟽意(二)
      • 初示䟽论师承有据(二)
        • 初示论师承[后-口+十]他添削(且天)
        • 二今述觧不攻异端(故今)
      • 二示名题义意在下(纂要)
  • 三解本文(二)
    • 初偈文归请(稽首)
    • 二开章正释(二)
      • 初标列章门(将释)
      • 二依章正释(四)
        • 一辩教起因缘(二)
          • 初总论诸教(二)
            • 初通赴机缘(初中)
            • 二克就佛意(若据)
          • 二別显此经(五)
            • 初对治我法二执(三)
              • 初标(后別)
              • 二释(二)
                • 初总标由执起障(由此)
                • 二別示二障过患(二)
                  • 初烦恼(由烦)
                  • 二所知(由所)
                • 三结(二执)
            • 二为遮断种现二疑(二)
              • 初标(二为)
              • 二释(遮未)
            • 三转灭轻重二业(二)
              • 初标(三为)
              • 二释(转重)
            • 四为显示福慧二因(三)
              • 初标(四为)
              • 二释(二)
                • 初未说失为凡小(佛成)
                • 已说得为佛因(二)
                  • 初顺释(故谈)
                  • 二返显(若无)
              • 三结(故湏)
            • 五为發明真应二果(三)
              • 初标(五为)
              • 二释(未圆)
              • 三结(故此)
        • 二明经宗体(二)
          • 初明经宗(二)
            • 初统明诸教(第二)
            • 二別显今经(三)
              • 初约法正立(別显)
              • 二约喻释成(以即)
              • 三约行结显(万行)
          • 二明经体(三)
            • 初标立(二体)
            • 二正释(文字)
            • 三总结(故皆)
        • 三分別处会(二)
          • 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二)
            • 初总示大部(第三)
            • 二別显此经(此经)
          • 二別明传译此卷时主(三)
            • 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
              • 初通辩诸译(后別)
              • 二克示所传(今所)
            • 二因弁西方解释异同(天竺)
            • 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別(二)
              • 初正明科释所依(今科)
              • 二结成立题所以(题云)
        • 四释通文义(二)
          • 初题目(䟽二)
            • 初释所诠(三)
              • 初释金刚(二)
                • 初翻名示相(金刚)
                • 二约法弁义(二)
                  • 初引经论总彰二义(三)
                    • 初总标略辩(极坚)
                    • 二引教委释(涅槃)
                    • 三结显喻旨(皆以)
                  • 二引真谛別示六种(二)
                    • 初正明六种(又或)
                    • 二结示傍正(傍无)
              • 二释般若(二)
                • 初翻名略指(般若)
                • 二引教广弁(二)
                  • 初引论別相释(二)
                    • 初明总摄三慧(若约)
                    • 二引论文释成(二)
                      • 初正释成(故无)
                      • 二配因果(二)
                        • 初双引论(又云)
                        • 二双觧释(则闻)
                  • 二引经通相弁(若依)
              • 三释波罗密(三)
                • 初约语对翻(波罗)
                • 二约义顺释(二)
                  • 初释义(谓离)
                  • 二通难(一切)
                • 三顺义通结(若兼)
            • 二释能诠(二)
              • 初翻名(经者)
              • 二释义(契者)
          • 二经文(䟽二)
            • 初利分(后释)
            • 二随释(经三)
              • 初序分(二)
                • 初证信序(䟽三)
                  • 初明建立之目(释此)
                  • 二明建立之意(二明)
                  • 三正释文义(二)
                    • 初标列述意(三正)
                    • 二依科解文(六)
                      • 初信成就(二)
                        • 初合释(一信)
                        • 二单释(单释)
                      • 二闻成就(二)
                        • 初三释我闻之义(二闻)
                        • 二商教所闻之法(阿难)
                      • 三时成就(二)
                        • 初拣显释(三时)
                        • 二会法释(又说)
                      • 四主成就(二)
                        • 初翻名(四主)
                        • 二释义(二)
                          • 初引论正释(二)
                            • 初约体离念释(起信)
                            • 二约位三义释(然觉)
                          • 二引论返释(三)
                            • 初返显(故知)
                            • 二引证(起信)
                            • 三顺结(又云)
                      • 五处成就(二)
                        • 初释舍卫(五处)
                        • 二释祇园(二)
                          • 初总指(祇𣗳)
                          • 二別释(三)
                            • 初释祇陀(祇陀)
                            • 二释给孤(梵语)
                            • 三释园字(西园)
                      • 六众成就(二)
                        • 初释标类(云众)
                        • 二释举数(千二)
                • 二發起序(䟽二)
                  • 初叙意(二發)
                  • 二随释(经二)
                    • 初戒(䟽七)
                      • 初释化主(分七)
                      • 二释化时(二化)
                      • 三释化仪(三化)
                      • 四释化处(四化)
                      • 五释化事(五化)
                      • 六释化等(六化)
                      • 七释化终(七化)
                    • 二定(䟽二)
                      • 初正觧此文(三)
                        • 初并资缘(分二)
                        • 二净身业(二净)
                        • 三正入定(三正)
                      • 二通前表法(二)
                        • 初约大云广弁(二)
                          • 初标(然大)
                          • 二释(二)
                            • 初表通序(表本)
                            • 二表別序(覔心)
                          • 三结(欲该)
                        • 二引资圣略明(二)
                          • 初正明(资圣)
                          • 二引证(故涅)
              • 二正说分
              • 三流通分
  • 二正说分(䟽二)
    • 初标列章门(第二)
    • 二依章随释(二)
      • 初约无著七种义句以悬判(三)
        • 初正释七句(七)
          • 初种性(初中)
          • 二發起(二發)
          • 三住处(三行)
          • 四对治(四对)
          • 五不失(五不)
          • 六地位(六地)
          • 七立名(七名)
        • 二总指后四(后四)
        • 三广释第三(三)
          • 初正弁十八住𠁅(十八)
            • 一發心住(十八)
            • 二波罗密相应住(二波)
            • 三欲得色身住(二欲)
            • 四欲得法身住(四欲)
            • 五修道无𢢔住(三)
              • 初正示此文(五于)
              • 二通叙后(后此)
              • 三別结对治(今当)
            • 六不离佛出住(六不)
            • 七愿净佛土住(七愿)
            • 八成熟众生住(八成)
            • 九远离外论住(九远)
            • 十观破色身住(十色)
            • 十一给侍如来住(十一)
            • 十二远离退失住(十二)
            • 十三忍苦住(十三)
            • 十四离寂静味住(十四)
            • 十五证道离喜住(十五)
            • 十六求佛教授住(十六)
            • 十七证道住(十七)
            • 十八求佛地住(六)
              • 初国土具足(十八)
              • 二无上见智净(具足二无)
              • 三无上福具足(三福)
              • 四无上身具足(四身)
              • 五无上语具足(五语)
              • 六无上心具足(六心)
          • 二重以八义相摄(又十)
          • 三更约地位配释(十八)
      • 二依天亲问荅断疑以科释(二)
        • 初牒章分文(第一)
        • 二依章正释(经四)
          • 初善现申请(二)
            • 初整仪赞佛䟽(二)
              • 初释请人(长老)
              • 二释请仪(二)
                • 初正释经文(从座)
                • 二別解菩萨(菩提)
            • 二正發问端(䟽二)
              • 初释当机(曲分)
              • 二释正问(三)
                • 初释魏本(二释)
                • 二会当经(秦译)
                • 三引论证(故无)
          • 二如来赞许(䟽三)
            • 初甲赞所赞(曲分)
            • 二敕𦗟许说(二敕)
            • 三标劝将陈(三标)
          • 三善现伫闻
          • 四如来正说(二)
            • 初正荅所问(二)
              • 初举总标別以牒问(䟽四)
                • 初正释经文(此以)
                • [后-口+十]他谬判(有科)
                • 三详定经(况详)
                • 四牒难释通(不別)
              • 二约別显总以荅问(二)
                • 初荅安住降心问(四)
                  • 初广大心(䟽二)
                    • 初释标(文二)
                    • 正释列(三)
                      • 初受生差別(二)
                        • 初释文(若卯)
                        • 二通难(卯劣)
                      • 二依土差別(二依)
                      • 三境界差別(三境)
                  • 二第一心
                  • 三常心
                  • 四不倒心
                • 二荅修行降心问(五)
                  • 初总标
                  • 二別释
                  • 三总结
                  • 四显益(䟽二)
                    • 初科释文意(初句)
                    • 二別弁喻(虚空)
                  • 五结劝
            • 二蹑迹断疑
  • 二蹑迹断疑(䟽二)
    • 初约论分文(二蹑)
    • 二依论科释(䟽分二)
      • 初断求佛行施住相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一断)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举疑因以问
          • 二防相得以酬
          • 三释体异有为
          • 四印佛身无相(二)
            • 初释前二句(二)
              • 初正释(非俱)
              • 二引证(故起)
            • 二释后二句(二)
              • 初正释(若见)
              • 二引论释(四)
                • 初引起信(故起)
                • 二引肇法(肇云)
                • 三引本论(偈云)
                • 四依无著(无著)
      • 二断因果俱深无信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断)
        • 二依经断疑(四)
          • 初约无信以呈疑
          • 二呵疑词以显信
          • 三明能信之所以(二)
            • 初明历事善友积集信因
            • 二明善友所摄成就信德(二)
              • 初明摄受得福显福德门(䟽二)
                • 初释佛知见
                • 二释得福德(得福)
              • 二明摄受所以显智慧门(䟽二)
                • 初叙意科分(二明)
                • 二依科正释(二)
                  • 初正明已断麄执(䟽二)
                    • 初节释经文
                    • 二商较经(然离)
                  • 二因显未除细执(䟽二)
                    • 初释总明二相(若心)
                    • 二释別明二相(二)
                      • 初正弁二相(若取)
                      • 二別觧征意(中有)
          • 四示中道之玄门
  •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三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荅断疑(四)
        • 初举疑因以问
        • 二顺实理以酬
        • 三释无定之言(䟽二)
          • 初引无著
          • 二引大亲(二)
            • 初释文(论云)
            • 二通难(何故)
        • 四释无取说所以
      • 二校量显胜(四)
        • 初举劣福以问
        • 二释福多以酬
        • 三判经福超过(䟽二)
          • 初正释经文
          • 二別示句相(四句)
        • 四释超过所以(二)
          • 初正释
          • 二转释
  •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四断)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入流果(䟽三)
        • 初正释经文
        • 二商较果证(然非)
        • 三结断疑情(故知)
      • 二来果
      • 三不来果
      • 四不生果(䟽二)
        • 初弁得名(四不)
        • 二分科释(经三)
          • 初举所得以问
          • 二明无取以荅
          • 三引已证今信(三)
            • 初明佛先印
            • 二彰己不取
            • 三却释佛意
  • 五断释迦然灯取说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五断)
    • 二依经断疑
  •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六断)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举取相庄严问
      • 二释离相庄严荅
      • 三依净心庄严劝
  • 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䟽二)
    • 初标章指疑(七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荅断疑(䟽二)
        • 初总释喻
        • 二別觧非身(二)
          • 初牒经略指(非身)
          • 二引论广释(二)
            • 初引本偈(故偈)
            • 二引论文(三)
              • 初双标(论云)
              • 二双释(以唯)
              • 三双结(以是)
      • 二校量显胜(二)
        • 初约外财校量广显经胜(二)
          • 初校量胜劣(三)
            • 初约多河以弁沙
            • 二约多沙以彰福
            • 三约多福以显胜
          • 二释胜所以(五)
            • 初尊处叹人胜(三)
              • 初明处可敬
              • 二显人获益
              • 三显处有佛
            • 二约义弁名胜
            • 三佛无异说胜
            • 四施福劣尘胜
            • 五感果离相胜
        • 二约内财校量倍显经胜(二)
          • 初校量胜劣
          • 二释胜所以(五)
            • 初泣叹来闻深法胜
            • 二净心契实具德胜(二)
              • 初正明
              • 二拂迹
            • 三信觧三空同佛胜(三)
              • 初总标信觧
              • 二別显三空
              • 三如来印定
            • 四闻时不动希有胜
            • 五大因净净第一胜
  • 八所持说来来脱苦果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八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明超忍以断疑(二)
        • 初明忍体
        • 二明忍相(二)
          • 初引一生证极苦忍(二)
            • 初正明
            • 二返显
          • 二引多生证相续忍
      • 二劝离相以安忍(䟽二)
        • 初引论叙意(一劝)
        • 二分文正释(经二)
          • 初总标
          • 二別显(二)
            • 初对治不忍流转苦
            • 二对治不忍相违苦(䟽二)
  • 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九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断疑(䟽二)
        • 初略消经意
        • 二广释五语(真语)
      • 二离执
  • 十断如遍有得无得疑(二)
    • 初标章叙疑(十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举喻断疑
      • 二赞经功德(二)
        • 初总标
        • 二別释(十)
          • 初舍命不如(二)
            • 初舍命福
            • 二信经福
          • 二余乘不恻
          • 三依大心说
          • 四具德能传
          • 五乐小不堪
          • 六所在如塔
          • 七转罪为佛
          • 八超事名尊(䟽二)
            • 初总叙意(八超)
            • 二別科释(二)
              • 初供佛多中全具福
              • 二持经多中少分福
          • 九具闻则疑
          • 十总结幽
  • 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一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
      • 二荅(三)
        • 初若名菩萨必无我
        • 二若有我相非菩萨
        • 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二)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举疑处
      • 二断疑念
      • 三印决定
      • 四返覆释
  •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二)
    • 初科分(十三)
    • 二随释(三)
      • 初断一向无佛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初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显真如是佛故非无
          • 二明佛即菩提故无得
      • 二断一向无法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遣执遮疑
          • 二释义断疑
      • 三显真佛真法体
  • 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四)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遮度立念(二)
        • 初明失念
        • 二明无人
        • 三引前说
      • 二遮严竖念(二)
        • 初明失念
        • 二释所以
      • 三释成菩萨
  •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䟽三)
    • 初标章叙疑(十五)
    • 二引论明意(断之)
    • 三依经断疑(二)
      • 初约能见五眼明见净(五)
        • 初肉眼
        • 二天眼
        • 三慧眼
        • 四法眼
        • 五佛眼(䟽二)
          • 初局释当文(第四)
          • 二通前总弁(二)
            • 初引无著义总释(无著)
            • 二引古德偈重结(古德)
      • 二约所知诸心明智净(五)
        • 初约一个恒河以数沙
        • 二约一河中沙以数河
        • 三约沙河中沙以数界
        • 四约尔尔界中所有生
        • 五约二众生所有心(三)
          • 初总明染净以标悉知
          • 二会妄归真以释悉知
          • 三推破杂染以释非心
  •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六)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福荅福
      • 二返释顺释(䟽二)
        • 初引论正释(偈云)
        • 二问荅觧妨(问福)
  • 十七断无为何有相好疑(䟽二)
    • 初标章叙(十七)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由无身故现身
      • 二由无相故现相
  • 十八断无身何以说法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八)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遮错觧
      • 二释所以
      • 三示正见
  • 十九断无法如何修证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十九)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以无法为正觉
      • 二以平等为正觉
      • 三以正助修正觉
  • 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
    • 二依经断疑
  • 二十一断平等云何度生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一)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遮其错觧
      • 二示其正见
      • 三返释所以
      • 四展转拂迹
  • 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二)
    • 二依经断疑(五)
      • 初问以相表佛
      • 二荅因苗识根
      • 三难凡圣不分
      • 四悟佛非相见
      • 五印见闻不及
  • 二十三断佛果非関福相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三)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遮毁相之念
      • 二出毁相之过
      • 三明福相不失
      • 四明不失所以(二)
        • 初明得忍故不失
        • 二明不受故不失(二)
          • 初正明
          • 二征释
  • 二十四断化身出现受福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四)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后-口+十]错觧
      • 二示正见
  • 二十五断法身化身异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五)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约界尘破一异(五)
        • 初细末方便破麄色(䟽三)
          • 初引天亲明断疑
          • 二引无著破执法(无著)
          • 三引大云示破相(大云)
        • 二不念方便破微尘(䟽二)
          • 初约断疑释
          • 二约破法释(又若)
        • 三不念方便破世界
        • 四俱约尘界破和合(䟽二)
          • 初引天亲论觧
          • 二引无著论觧(无著)
        • 五佛印无中妄执有
      • 二约止观破我法(二)
        • 初除我执(二)
          • [后-口+十]错觧
          • 二遣言执
        • 二除法执(二)
          • 初除分別(䟽二)
            • 初明分別所依(二)
              • 初总征三法
              • 二別释第三(二)
                • 初总标(此显)
                • 二別释(二)
                  • 初总彰三义(于中)
                  • 二转释后义(以三)
            • 二正显无分別理(云何)
          • 二显本寂
  •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六)
    • 二依经断疑(二)
      • 初明说法功德
      • 二明说法不染(䟽二)
        • 初引无著觧(二)
          • 初申经意
          • 二消经文(云何)
        • 二引大云觧(大云)
  • 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䟽二)
    • 初标章叙疑(二十七)
    • 二依经断疑(䟽二)
      • 初开章指文(释此)
      • 二随章弁释(三)
        • 初约两论释魏本中九喻(二)
          • 初约本论断疑(于中)
          • 二兼无著释相(二)
            • 初指论分文(二兼)
            • 二随文正释(四)
              • 初自性相(二)
                • 初释章意(一自)
                • 二別觧文(三)
                  • 初星喻见(一星)
                  • 二翳喻相(二翳)
                  • 三灯喻识(三灯)
              • 二著所住味相(二著)
              • 三随顺过失相(二)
                • 初释章意(三随)
                • 二正解文(二)
                  • 初露喻
                  • 二泡喻
              • 四随顺出离相(二)
                • 初释章意(四随)
                • 二正觧文(三)
                  • 初梦喻过去(初梦)
                  • 二电喻现在(二电)
                  • 三云喻未来(三云)
                • 三总结示(无著)
        • 二约诸经显诸虚假喻之大意(二约)
        • 三会通秦译经本(二)
          • 初指喻显法(三会)
          • 二正会广略(魏译)
  • 三流通分(䟽二)
    • 初随经文別释
    • 二引论䟽赞释(无著)

释金刚经纂要䟽科


校注

[A1] 已【CB】巳【北藏】
[A2] 已【CB】巳【北藏】
[A3] 已【CB】巳【北藏】
[A4] 己【CB】巳【北藏】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金刚经疏论纂要(选录「释金刚经纂要疏科」)
关闭
金刚经疏论纂要(选录「释金刚经纂要疏科」)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