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善生子经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勅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他日殒命子乃敬送供养丧事讫毕輙早起沐浴著新衣之水上拜谒六面而言曰「余以恭肃敬礼子于东方之生彼又我敬焉」周旋南方西方北方面面同辞

尔时佛晨旦著衣持钵适欲入城见居士善生子于水上六面拜谒如是众祐则从而问曰「居士子汝何近闻必当早起沐浴著新衣之水上拜谒六面自说『恭肃敬礼拜于诸方』而又浴彼之敬者是何师法善生子

善生子对曰「吾父临亡先有此令是以遵行不闻之于师也

众祐报曰「居士子父所言者非此六方也且而晞坐六面之欲如有四面垢恶之行不能悔者则是身死精神当生恶道地狱之中夫人以四事为劳当识知何谓四一为好杀生二为好盗窃三为婬邪行四为喜妄语」佛颂其义曰

「杀生与盗窃  欺诈为妄语
趣向他人妇  不为智者誉

「又居士子有四事或往恶道何谓四一为欲二为怒三为痴四为畏」颂其义曰

「有欲  不承受正法
是以名处下  犹月阴退亏
无欲  而承受正法
是以名处上  犹月阳进满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好伎乐五为恶友六为怠惰」颂其义曰

「饮酒入他房  博戏好伎倡
恶友与怠惰  圣哲所不称

「夫酒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为消财为致病为兴争为多怒为失誉为损智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获者消宿储耗尽

「婬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博戏有六变当知何谓六胜则生怨负则热中朋友戚之怨家快之有狱凶忧人众疑之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好乐有六变当知何谓六志在舞志在歌志在弦志在节志在鼓志在彼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恶友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习醉迷习惛乱习纵习酒舍习小人习鄙语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怠惰有六变当知何谓六饱不作饥不作寒不作热不作晨不作昏不作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颂其义曰

「好色乐歌舞  昼息夜从彼
恶友与怠惰  士为斯大损
博戏酒慌坏  志在彼妇
远贤而近愚  其损犹月
行身自憍大  毁蔑沙门道
邪见而行悭  是谓慢荡士
夫酒妨财用  少利饮大渴
病水兴债负  作乱危身疾
或以酒结友  或以酒犯法
若以成美利  斯有犹可忍
或昼如奉戒  昏夜道为
常依于酒庐  如此慎勿亲
天自寒至暑  如草不贵己
精进修事业  尔利是用损
若能忍寒暑  如草不贵己
精进修事业  则安且益矣
狎下为渐消  习上未曾损
进善超然尊  以善必得善
大善则遘善  诚善能兼习
亲戚之所尚  奉戒以灭恶
是以当为习  已有行复行
其为亲戚上  如帝莅于众

「又居士子有四友非友像当识知何谓四一为取异物二为言佞三为面爱四为邪教」颂其义曰

「取异物之友  言美以顺耳
面谈为媚爱  邪教相危殆
斯以非友像  智者则不友
已识当远离  譬犹出澁道

「取异物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贪取彼物与少望多为畏故习为利故习」颂其义曰

「夫以取彼物  少与而多欲
畏习与利习  贪人友际然
斯以非友像  智者所不友
已识当远离  譬犹出澁道

「言佞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宣人之私自隐其私面偽称善退则兴诽」颂其义曰

「好行宣人私  有私而自隐
面从褒扬善  退则议其恶
斯以非友像  智者所不友
已识当远离  譬犹出澁道

「面爱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说人往短阴求来过之不宝欲人有厄」颂其义曰

「为于不可为  不利造妄语
与而不为  愿人厄请已
斯以非友像  智者所不友
已识当远离  譬犹出澁道

「邪教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以杀生之事劝化人以盗窃以婬邪欺诈之事劝化人」颂其义曰

「杀生与盗窃  欺诈为妄语
趣向他人妇  以此劝立人
斯以非友像  智者所不友
已识当远离  譬犹出澁道

「又居士子有四友为仁明欲利人当识知何谓四一为同苦乐二为利相摄三为与本业四为仁愍伤」颂其义曰

「与人同安危  摄之以善利
为厚能业人  哀愍导正道
如斯为友像  智者所习讽
当与此从事  必益不为恶

「同苦乐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施之以己所宝施之以妻子利施之家所有言忠为忍言」颂其义曰

「与其利己者  有财利亦与
与以家之利  言忠为忍言
如斯为友像  智者所习亲
当与此从事  必益不为恶

「利相摄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彼私不宣己私不隐面说善言还为弭谤」颂其义曰

「以不宣彼  己私不为隐
相见语讲善  还则弭诽谤
如斯为友像  智者所习亲
当与此从事  必益不为恶

「与本业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以利业之以力业之纵恣谏之以善养之」颂其义曰

「业之以财利  以力助安之
切磋其纵恣  将养其善志
如斯为友像  智者所习亲
当与此从事  必益不为恶

「仁愍伤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教劝竖立以成其信成其戒成其闻成其施」颂其义曰

「信施道  恒以劝化人
如斯为友像  智者所习亲
当与此从事  必益不为恶

「又居士子夫东面者犹子之见父母也是以子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父母何谓五念思惟报家事唯修责负唯解𠡠戒唯从供养唯欢父母父母又当以五事爱哀其子何谓五兴造基业与谋利事与娉妇教学经道经则以所有付授与子是为东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为子必孝为父母慈爱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南面者犹弟子之见师也是以弟子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于师何谓五必审于闻必爱于学必敏于事必无过行必供养师师又当以五事哀教弟子何谓五以学学之极艺教之使敏于学导以善道示属贤友是为南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为弟子谦师以仁教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西面者犹夫之见妇也是以夫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其妇何谓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与衣食时与宝饰妇又当以十四事事于夫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息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是为西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夫妇之宜士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北面者犹友见其朋也是以友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朋类何谓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时分味恩厚不置朋类又当以五事摄取其友何谓五有畏使归遨逸则数私事则为隐供养久益胜言忠为忍言是为北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朋友之交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下面者犹长子之见奴客执事也是以长子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奴客执事何谓五适力使之用时衣食时时分味时时教疾病息之奴客执事又当以十事供养长子何谓十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夜卧早作凡事必学作务勤力家贫不慢空乏不离出门称曰『我家长子聪而有慧』是为下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长子执事之宜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上面者犹居家布施之人之见沙门梵志也是以居之来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沙门梵志何谓五开门待之来迎问讯与设几席经法藏护施食洁净以是供养沙门梵志沙门梵志又当以五事答布施家何谓五教诲以成其正信教诲以成其戒行教诲以成其多闻教诲以成其布施教诲以成其智慧是为上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居家及沙门梵志之宜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颂其义曰

「东面为父母  师教宜南面
西面为子妇  朋友位北面
奴客执事下  沙门梵志上
如此应为礼  亦为居家宜
凡人富有财  当念以利人
与人同财利  布施者升天
得利与人共  在在获所安
义摄世间者  斯为近乐本
夫以恩摄人  如母之为子
善摄护天下  其福数数及
上得处众会  能益利与安
成人之信戒  必使得名闻
意与常不惰  舍弃悭吝行
摄人以友事  饮食相惠施
往来而又往  如是名不亏
夫能修慎身  斯居家为贤
居积宝货者  当兴为仁义
先学为最胜  次乃为治产
若索以得财  当常作四分
一分供衣食  二为本求利
藏一为储  厄时可救之
为农商养牛  畜羊业有四
次五严治室  第六可娉娶
如是货乃积  日日寻益增
夫财日夜聚  如流归于海
治产求以渐  喻若蜂作蜜
有财无与富  又无与边方
悭悋及恶业  有力无与友
事中用则学  不用勿自妨
观夫用事者  明好犹炽火
其于族亲中  乃兼为两好
与亲众座安  如释处天宫

于是善生子闻众祐说已即稽首佛足下起绕三匝欣然自归从佛受戒

佛说善生子经


校注

没【大】殁【宋】【元】【明】 谒【大】语【宋】【元】【明】 且【CB】【宋】【元】【明】旦【大】 晞【大】睎【宋】【元】【明】 退【CB】【宋】【元】【明】遏【大】 储【大】*除【明】* 恣【大】盗【宋】【元】【明】 既【大】即【宋】 与【大】*兴【宋】* 女【大】入【宋】【元】【明】 毁【大】数【宋】【元】【明】 道【大】盗【明】 姧【大】奸【宋】【元】【明】 天【CB】【碛-CB】【宋】不【大】夫【元】【明】 教【大】见【明】 彼【大】非【宋】【元】【明】 际【大】璨【宋】【元】【明】 之不宝【大】而不实【宋】【元】【明】 妄【大】侫【宋】【元】【明】 宝【大】实【宋】【元】【明】 私【大】利【宋】 责【大】债【宋】【元】【明】 父母【大】〔-〕【宋】【元】【明】 待【大】侍【宋】【元】【明】 士【大】士丈【明】 我【大】我我【宋】【元】【明】 责【大】丧【宋】【元】【明】 久【大】又【宋】【元】【明】 斋【大】齐【宋】【元】【明】 沙门梵志【大】〔-〕【宋】【元】【明】 以【大】〔-〕【宋】【元】【明】 成【大】拔【宋】【元】 为最胜【大】学为最【宋】【元】【明】 跱【大】[彳*待]【宋】【元】【明】 明【大】朋【宋】【元】【明】
[A1] 旦【CB】【丽-CB】日【大】(cf. K19n0718_p0624b10; T03n0154_p0100c07)
[A2] 获【CB】【丽-CB】护【大】(cf. K19n0718_p0624c21; T01n0017_p0252c20-26)
[A3] 常【CB】【丽-CB】当【大】(cf. K19n0718_p0625b03)
[A4] 有【CB】【丽-CB】[-]【大】(cf. K19n0718_p0625b11; T01n0017_p0253c05)
[A5] 其【CB】【丽-CB】言【大】(cf. K19n0718_p0625c02; T01n0017_p0253b08-b29)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善生子经
关闭
善生子经
关闭
善生子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