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

护国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燃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大王诸国土中有无量鬼神一一复有无量眷属若闻是经护汝国土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大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说此般若波罗蜜多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得消灭

「大王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时彼天主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般若波罗蜜多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

「大王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塚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其普明王白斑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斑足闻已即便许之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时彼众中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

「『劫火洞然  大千俱坏  须弥巨海
磨灭无余  梵释天龙  诸有情等
尚皆殄灭  何况此身  生老病死
忧悲苦恼  怨亲逼迫  能与愿违
爱欲结使  自作疮疣  三界无安
国有何乐  有为不实  从因缘起
盛衰电转  暂有即无  诸界趣生
随业缘现  如影如响  一切皆空
识由业漂  乘四大起  无明爱缚
我我所生  识随业迁  身即无主
应知国土  幻化亦然

「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闻法悟解证空三昧王诸眷属得法眼空其王即便诣天罗国诸王众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时到悉应诵持过去诸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偈』诸王闻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诵持时斑足王问诸王言『汝等今者皆诵何法

「尔时普明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闻是法亦证空定欢喜踊跃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汝等咎汝各还国当请法师解说般若波罗蜜多』时斑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得无生法忍

「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说是法时无量人众得不退转阿修罗等得生天上无量无数欲色诸天得无生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不思议品第六

尔时十六国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欢喜踊跃散百万亿众宝莲花于虚空中成宝花座十方诸佛无量大众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华散释迦牟尼佛上合成花轮盖诸大众复散八万四千芬陀利花于虚空中成白云台台中光明王佛与十方诸佛无量大众演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曼陀罗花散释迦牟尼佛及诸众会复散曼殊沙花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宝城城中师子奋迅王佛共十方诸佛大菩萨众演说胜义般若波罗蜜多复散无量天诸妙花于虚空中成宝云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是花盖中雨恒河沙花从空而下

时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见是事已叹未曾有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常说般若波罗蜜多愿诸众生常得见闻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不共功德神通生处诸佛同说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应受持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现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一尘刹土入无量尘刹土无量尘刹土入一尘刹土无量大海入一毛孔无量须弥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大复现小小复现大净复现秽秽复现净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

当佛现此神变之时十千女人现转女身得神通三昧无量天人得无生法忍无量阿修罗等成菩萨道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奉持品第七

尔时波斯匿王睹佛神变——见千花台上遍照如来千华叶上千化身佛千花叶中无量诸佛各说般若波罗蜜多——白佛言「世尊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识识不可智知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为人演说

佛言「大王汝今谛听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当如佛而供养之百千万亿天妙香花而以奉上

「善男子其法师者习种性菩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十住行见佛僧發菩提心于诸众生利乐悲自观己身六界诸根一切无常无我了知业行生死涅槃能利自他饶益安乐——闻赞佛毁佛心定不动闻有佛无佛心定不退三业无失起六和敬方便善巧调伏众生勤学十智神通化利下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善男子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

「复次性种性菩萨住无分別修十慧观舍财命故持净戒故心谦下故利自他故生死无乱故无相甚深故达有如幻故不求果报故得无碍解故念念示现佛神力故对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业十颠倒故我人知见念念虚偽了达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无自他相住真实观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二阿僧祇劫行诸胜行得坚忍位

「复次道种性菩萨住坚忍中观诸法性得无生灭四无量心能破诸暗常见诸佛广兴供养常学诸佛住回向心所修善根皆如实际能于三昧广作佛事现种种身行四摄法住无分別化利众生智慧明了甚深观察一切行愿普皆修习能为法师调御有情善观五蕴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得如实性虽常修胜义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业习果报未坏尽故于人天中顺道生故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广大饶益得善调伏诸三摩地住胜观察修出离行能证平等圣人地故

「复次欢喜地菩萨摩诃萨超愚夫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无相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大悲为首起诸大愿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非证非不证一切遍学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行于生死魔不动故离我我所无怖畏故无自他相常化众生故自在愿力生诸净土故善男子此初觉智非如非智非有非无无有二相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动非静二利自在如水与波非一非异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于四阿僧祇劫满足修习百万行愿此地菩萨无三界业习更不造新由随智力以愿生故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广大清净善能安住饶益众生

「复次离垢地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最胜寂灭断嗔等习修一切行所谓远离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得和合语得柔软语得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正直心寂静纯善离破戒垢行大慈观念念现前于五阿僧祇劫具足清净戒波罗蜜多志意勇猛永离诸染

「复次發光地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別灭无明暗于无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无来无去依四静虑四无色定无分別智次第随顺具足胜定得五神通——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众生心宿住能知无量差別于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罗蜜多得大总持利益安乐

「复次焰慧地菩萨摩诃萨修行顺忍无所摄受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念处正勤神足觉道具足为欲成就力无所畏不共佛法于七阿僧祇劫修习无量精进波罗蜜多远离懈怠普利众生

「复次难胜地菩萨摩诃萨以四无畏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別相断随小乘乐求涅槃集诸功德具观诸谛——此苦圣谛道谛世俗胜义观无量谛为利众生习诸技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呪术外道异论吉凶占相一无错谬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菩提知诸地中出道障道于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开發诸行

「复次现前地菩萨摩诃萨得上顺忍住三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麤现行相大悲增上观诸生死无明暗覆业集识种名色六处老死等皆由著我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于九阿僧祇劫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无边光照

「复次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修无生忍证法无別断诸业果细现行相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随顺世间而常出世于十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

「复次不动地菩萨摩诃萨住无生忍体无增减断诸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由本愿故诸佛加持能一念顷而起智业双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次善慧地菩萨摩诃萨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碍障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诸佛法藏得无碍解——法演说正法无断无尽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于万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复次法云地菩萨摩诃萨无量智慧思惟观察从發信心经百万阿僧祇劫广集无量助道法增长无边大福智证业自在断神通障于一念顷能遍十方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微尘数国土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普令修习波罗蜜多入佛行处无所畏随顺如来寂灭转依

「善男子从初习忍至金刚定皆名为伏一切烦恼无相信忍照胜义谛灭诸烦恼生解脱智渐渐伏灭以生灭心得无生灭此心若灭即无明灭金刚定前所有知见皆不名见唯佛顿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见而得名见

「善男子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亦未能等无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台普观一切无不斯了若解脱位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善男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受持解说皆往十方诸佛刹土利安有情通达实相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伏忍菩萨  于佛法长养
坚固三十心  名为不退转
初证平等性  而生诸佛家
由初得觉悟  名为欢喜地
远离于染污  嗔等种种垢
具戒德清净  名为离垢地
灭坏无明暗  而得诸禅定
照曜由慧光  名为發光地
清净菩提分  远离身边见
智慧焰炽然  名为焰慧地
如实知诸谛  世间诸伎艺
种种利群生  名为难胜地
观察缘生法  无明至老死
能证彼甚深  名为现前地
方便三摩地  示现无量身
善巧应群生  名为远行地
住于无相海  一切佛加持
自在破魔军  名为不动地
得四无碍解  一音演一切
闻者悉欢喜  名为善慧地
智慧如密云  遍满于法界
普洒甘露法  名为法云地
满足无漏  常净解脱身
寂灭不思议  名为一切智

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

「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波斯匿王言「云何七难

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日月薄蚀或有重轮——一二三四五重轮现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各为变或时昼出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氷雪土石山及以砂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發屋拔树飞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

「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其有日昼不现月夜不现天种种灾无云雨雪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或复血流鬼神出现鸟兽怪异如是灾难无量无边一一灾起皆须受持读诵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十六国王闻佛所说皆悉惊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难

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如摩尼宝体具众德能镇毒龙诸恶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满足能应轮王名如意珠能令难陀跋难陀等诸大龙王降霔甘雨润泽草木若于暗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汝等诸王应作宝幢及以幡盖香散花广大供养宝函盛经置于宝案若欲行时常导其前所在住处作七宝帐众宝为座置经于上种种供养如事父母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大王我见诸国一切人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恭敬供养得为帝一切圣人得道果者来生其国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无道之时圣人舍去灾难竞起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令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

「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日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瑠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

「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是五菩萨摩诃萨各与如是无量大众于汝国中作大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世尊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

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陀罗尼曰

「娜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 娜莫(引)阿哩夜(二合)(无盖反)𡀔者娜(引)(二) 怛他(引)𧃯多(引)夜啰诃(二合)(三) 三藐三没驮(引)(四) 娜莫阿(引)哩野(二合)(五) 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引)(六) 冐地萨怛嚩(二合引)(七) 摩诃萨怛嚩(二合引)(八) 摩贺迦(引)噜抳迦(引)(九) 怛儞野(二合)(引)(十) 枳穰(二合)娜钵啰(二合)(引)(十一) 恶乞叉(二合)野句势(十二) 钵啰(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 萨嚩没驮(引)嚩路枳谛(十四) 瑜誐跛哩儞澁跛(二合)(十五) 俨避(引)啰努啰嚩誐(引)(十六) 底哩野(三合)特嚩(二合)(十七) 跛哩儞澁跛(二合)(十八) 冒地质多散惹娜儞(十九) 萨嚩(引)毘晒迦(引)色讫谛(二合)(二十) 达磨娑(引)誐啰三步谛(二十一) 阿慕伽室啰(二合)嚩儜(二十二) 摩贺三满多跋捺啰(二合)步弥(二十三) 涅(奴逸反)哩野(二合)(二十四) 尾野(二合)羯啰(二合)(二十五) 跛哩钵啰(二合)跛儞(二十六) 萨嚩悉驮(二十七) 娜么塞讫哩(三合)(二十八) 萨嚩地萨怛嚩(二合)(二十九) 散惹娜儞(三十) 婆誐嚩底(丁以反)(上同)(三十一) 没驮(引)么谛(三十二) 阿啰儞迦啰嬭(三十三) 阿啰拏迦啰嬭(三十四) 摩贺钵(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 播啰弭谛娑嚩(二合)(三十六)

尔时世尊闻是说已赞金刚手等诸菩萨言「善哉善哉若有诵持此陀罗尼者我及十方诸佛悉常加护诸恶神鬼敬之如佛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毘舍离国憍萨罗国室罗筏国摩伽陀国波罗痆斯国迦毘罗国拘尸那国憍睒弥国般遮罗国波咤罗国末土罗国乌尸尼国奔咤多国提婆多国迦尸国瞻波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时诸大众阿修罗等闻佛所说诸灾难事身毛皆竖高声唱言「愿我未来不生彼国

时十六王即舍王位修出家道具八胜处十一切处得伏忍信忍无生法忍

尔时一切天人大众阿修罗等散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婆师迦花苏曼那花以供养佛随其种性得三脱门生空法空菩提分法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散拘勿头花波头摩花而供养佛无量三昧悉皆现前得住顺忍无生法忍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得恒河沙诸三昧门真俗平等具无碍解常起大悲于百万亿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世界广利众生现身成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嘱累品第八

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令我四部诸弟子等受持读诵解其义理广为众生宣说法要令其修习出离生死

「大王后五浊世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诸恶比丘受別请法知识比丘共为一心互相亲善斋会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无量苦难当知尔时国土破灭

「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横与佛教作诸过咎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彼狱囚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护三宝者而自破灭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龙不祐恶鬼恶龙日来侵害灾怪相继为祸纵横当堕地狱傍生饿鬼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如人夜书火灭字存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其王不別信受此语横立制法不依佛戒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若具说者穷劫不尽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说未来如是诸诫悲啼号泣声动三千天地昏暗光明不现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

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大王「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虚空不可测量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犹如垣墙亦如城壁是故汝等应当受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师子吼等无量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欲界色界无量天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


校注

大【大】太【宋】【元】【明】 说【大】读【宋】【元】【明】 主【大】王【宋】【元】【明】 明【大】明王【宋】【元】【明】 愍【大】悯【宋】【元】【明】 〔-〕【CB】【丽-CB】【宋】【元】【明】诸【大】 三阿【大】于三阿【宋】【元】【明】 直【大】真【宋】【元】【明】 灭【大】减【宋】【元】 界【大】戒【明】 土【大】止【宋】 香【大】灯【宋】【元】【明】 王【大】主【宋】【元】【明】 等【大】我【宋】 反【大】切【明】 夜【大】夜阿【明】 诃【大】贺【 二合【大】〔-〕【宋】【元】【明】 瑜【大】喻【宋】【元】【明】 澁【大】湿【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毘引【大】引毗【宋】【元】【明】 慕【大】暮【宋】【元】【明】 二合【大】〔-〕【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反【大】切【明】 上同【大】〔-〕【宋】【元】【明】 神鬼【大】鬼神【宋】【元】【明】 【大】跛【宋】【元】【明】 天人大【大】人天【宋】【元】【明】 如是【CB】【丽-CB】【宋】【元】【明】如【大】 吼【大】月【宋】【元】【明】
[A1] 卿【CB】【丽-CB】乡【大】(cf. K37n1340_p0061a02)
[A2] 燃【CB】【丽-CB】然【大】(cf. K37n1340_p0061a11)
[A3] 广【CB】【丽-CB】【碛-CB】无【大】(cf. K37n1340_p0063b03; Q34_p0453b13)
[A4] 𧃯【CB】【丽-CB】𮓃【大】(cf. K37n1340_p0066b14)
[A5] 三【CB】【丽-CB】二【大】(cf. K37n1340_p0066b14)
[A6] 捺【CB】【丽-CB】㮈【大】(cf. K37n1340_p0066c04; T08n0246_p0843c23)
[A7] 啰【CB】【丽-CB】罗【大】(cf. K37n1340_p0066c10)
[A8] 信【CB】【丽-CB】言【大】(cf. K37n1340_p0067a03; T08n0246_p0836b15)
[A9] 彼【CB】【丽-CB】破【大】(cf. K37n1340_p0067b12; T33n1709_p0521c10)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
关闭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