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摩竭道场,初始得佛,光景甚明,自然莲华宝师子座,古昔诸佛所坐皆尔,道德威仪相好如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明所彻照人刹法处,去来现在无复罣碍,成兴于世,一切悉等。时会菩萨,尽一生补处,神通妙达,周遍十方,导利众生,开佛法藏,示泥洹要,都入人根,宿命智德,善权方便,训化以渐,解内外法,终始不摇,等诸佛土,无所分別,赞扬佛名,不可称极,三涂之事,靡不贯达,至皆叹曰:「佛念吾等,建立大志,能悉现我诸佛世界所有好恶,殊胜之国,佛所游居,兴隆道化,光明神足,教训天人,启示法意,佛之本业,十地十智,十行十投,十藏十愿,十明十定,十现十印,断我瑕疵及诸疑妄,悉为我现佛行佛智,佛神佛力佛定,无量变化随时,四事不护,四无所畏,十八不绝,一切敏慧,无上道德,众事敷露。」
是贤首等,皆彼第一,各与无数上人俱来,稽首佛足,坐一面莲华上。彼时敬首菩萨,承佛圣旨,叹曰:「快哉,今上人会,为未曾有,观其所止,佛国清净,至于被服如来德戒,修行微妙成觉根力,演说经法,得佛威神,随刹清浊,度人无极,分流道化,靡不周匝,于此佛土,国殊別者亿百千姟,贤愚好丑,长短寿夭,种种言异,皆闻佛德,各自名之,或有名佛为大圣人,或有名佛为大沙门,或号众祐,或号神人,或称勇智,或称世尊,或谓能儒,或谓升仙,或呼天师,或呼最胜,如是十方诸天人民,所称名佛亿万无数,此皆佛本發意以来,班宣道化,所诲之徒也。」
是时,佛放足下相轮光明,悉照佛界诸小国土,一小国土者,一须弥山日月运绕照四天下,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拘耶尼,北欝单越,四周大海,铁垣围表,上有二十八天,如此者为一小国土,周匝十方合有百亿。
是时悉现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及四天王天、忉利天、炎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应声天、梵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清明天、水行天、水微天、水无量天、水音天、约净天、遍净天、净明天、守妙天、微妙天、广妙天、极妙天、福爱天、爱胜天、近际天、善观天、快见天、无结爱天、识慧天、无所念慧天,至二十八无色天,各有百亿。此为一佛刹,号曰忍世界,释迦文佛,分身百亿,悉遍其中。于时天人,睹众小国,诸佛菩萨,若近相见。
智首菩萨问敬首曰:「本何修行?成佛圣道,身口意净,不念人恶,亦使天下不得其短,仁慈至大,内性明了,殊过弟子別觉之上,一切众邪莫能回动,出生端正,色相无比,族姓尊贵,知重佛法,自守志强,常行四等,高才敏达,精进勇健,习众德本,诸度无极,所为无量,恒生福地,言见信用,降心正意,摄念入禅,晓空无想不愿之法,出入四大,五阴六入,十二缘起,七觉不阂,通十力智,博入诸道,济危解厄,为释梵所敬,除暗冥如烛火,明天下如日月,度众人如船师,贤过三界而为上首,欲成斯道,当何修行?」
敬首答曰:「善哉佛子!志仰高远,极大慈哀,愍伤十方。若族姓子族姓女,欲成佛道者,当先正身,言念相应,口习经典,心思可行,改往修来,不释道意,积德累善,施恩不惓,然则所问悉可得也。为菩萨者,必谛受学,如佛法教,无得增减,以誓自要,念安世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
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䌽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意、知意、审意、专意、重意、尽意菩萨等,各从十方,与无数上人俱来,稽首佛足坐一面莲华上。法意菩萨即如其像,正坐定意,入于无量会见三昧,悉见十方无数诸佛,各伸右手摩其头,俱言:「善哉!法意!菩萨勇健,乃得是定,十方如来,及释迦牟尼佛,已皆拜汝成立功德,修微妙辩,知空无著行,究畅法要,通诸佛语,知众生意。汝行已备,得佛不久,今使汝说菩萨十住,令诸学者普知所行。」
于是法意菩萨,得佛辩辞,明哲至真,不忘不难,从定意觉而言曰:「诸族姓子!欲求佛者,有十地住,往古来今,皆由此成,众祐所叹,是合无量,具陈演说,如佛所言。何等为十?第一發意,第二治地,第三应行,第四生贵,第五修成,第六行登,第七不退,第八童真,第九了生,第十补处。
「何谓發意?菩萨法住,有十事,谓初见佛,十功德起:一见佛端正,二身色相具,三神足现化,四道德深奥,五仪法无比,六谓知人意,七出经教明,八所言谛解,九见生死苦,十体乐佛法,稍稍开解,便發道意。欲晓了佛十力之智,其学有十:当知礼事诸佛,当晓说菩萨德,当谛了生死本,当愿修贵治福,当令行胜三界,当学诸佛功德业,当求更见诸佛,当习行诸深三昧,当悲念诸罪苦人,当从生死轮还,是为上头初發意之地。
「何谓治地?菩萨法住,有十事,以次学:一念人善,二净洁心,三柔软意,四安静志,五常布施,六行慈爱,七利天下,八助平均,九视彼如己,十敬人如师。复有十学:当多讽经,当远乡土,当近明师,当学善言,当知时,当精进,当入要,当晓行,当不忘,当安志,是为次第治地之行。
「何谓应行?菩萨法住,有十事,入如经:一见无常,二见生苦,三见行空,四见非身,五见无主,六无所贪,七无所著,八无为,九无欲,十无求。复有十学:当念人,当念刹,当念法,当念地种,当念水种,当念火种,当念风种,当念欲界,当念色界,当念无色界,心无恋慕,是为分別应行之地。
「何谓生贵?菩萨法住,有十事,随佛行:一不还邪道,二专心向佛,三思惟法意,四观功德行,五见人如化,六见刹如梦,七见殃福空,八见诸法如幻,九苦乐无异,十解泥洹净。复有十学:当知思念,去佛意空,来佛意空,今佛意空,去佛法净,来佛法净,今佛法净,去佛自然,来佛自然,今佛自然,诸佛兴等,皆无所异,是为平等生贵之地。
「何谓修成?菩萨法住,有十事,行济人:一为人方便,二令人安隐,三赈救天下人,四慈念一切,五悲伤众生,六令人欢喜,七护视人物,八劝令随道,九为现清净,十令得泥洹。复有十学:当知众生,无有要,无有种,无有数,无有造,无有正,不可思,不可称,不可度,不可具说,为一切空,是为圣行修成之地。
「何谓行登?菩萨法住,有十事,度辄成:一闻称佛讥佛心无异,二闻誉法毁法心无异,三闻菩萨善菩萨恶心无异,四闻人相评论心无异,五闻人众人寡心无异,六闻经多经少心无异,七闻生苦生乐心无异,八闻人难度人易度心无异,九闻法兴法衰心无异,十遭有道遭无道心无异。复有十学:心无想,不受想,不计身,无我所,无有见,无有主,无有受,为如化,为不成,无所有,是为尽信行登之地。
「何谓不退转?菩萨法住,有十事,志牢强:一言有佛无佛不退转,二言有法无法不退转,三言有菩萨无菩萨不退转,四言有求佛无求佛不退转,五有得佛无得佛不退转,六曰古有圣道无圣道不退转,七今有圣道无圣道不退转,八后有圣道无圣道不退转,九言三涂同三涂异不退转,十言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不退转。复有十学:开微慧入大智,开大智入微慧,现一法入众经,现众经入一法,解众生入空要,解空要入众生,释有想入寂定,释寂定入有想,说少净入多想,说多想入少净,是为转进不退之地。
「何谓童真?菩萨法住,有十事,随所入:一身口意不犯,二一切无瑕疵,三志壹在所生,四见人知内慈,五知人心所信,六知人意所解,七不受彼杂想,八知诸刹成败,九神足疾遍到十方,十周满持诸法。复有十事:学知佛世界,学如佛智能,学现佛神足行,学庄严诸佛刹,学遍游诸国土,学法答众问,学化无不现,学佛声出诸法,学转顷匝十方,学作一念见无数佛,是为清净童真之地。
「何谓了生?菩萨法住,有十事,受慧见:一知一切生何道,二知众生所习缚,三知人本所更来,四知人所行殃福之报,五知人受行何法,六知人心所入好恶,七知人意念若干变,八知十方国清浊,九知三涂无量慧,十知谛要说如应。复有十事:学法王正行,学法王礼仪,学法王兴立,学法王出入,学法王周旋,学法王威严,学法王坐起,学法王教令,学法王拜人,学法王巡行刹土,是为受决了生之地。
「何谓补处?菩萨法住,有十事,智难及:一当念感动无数国,二当为无数国现明,三当为无数国立法,四当为开度无数国,五当利安无数国,六当声晓无数人,七当观察知众生意,八当知众生无极念,九当令无数人入法,十以次第现人慧了。生所不能及补处者十:不能知其身事志行,神足定念,达古知今,见后明处,及修刹法,圣意之事,补处所欲。又有十事:学佛三涂无际之慧,学具足诸佛法,学法法无所著,学诸佛无底藏,学神智成其刹,学光明照十方,学佛定感动诸国,学权道随意化,学遍教令成就,学合会转法轮。所以学者,欲一切知,已一切敏,无所复学,是名为补处。从十十法成,现世得绍代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度脱天下。」
校注
一卷【大】,〔-〕【宋】【元】【宫】,与华严经净行品同夹注【明】 吴月…译【大】,〔-〕【圣乙】 氏【大】,支【宋】【元】【明】【宫】 译【大】,第一译【元】【明】 景【大】,影【宋】【元】【明】【宫】 成【大】,诚【宋】【元】【明】【宫】【圣乙】 泥【大】,漏【圣乙】 都【大】,睹【宋】【元】【明】【宫】 能【大】,乃【宋】【元】【明】【宫】【圣乙】 训【大】,诲【宋】【元】【明】【宫】【圣乙】 妄【大】,网【宋】【元】【明】【宫】,望【圣乙】 乐【大】,乐精进【宋】【元】【明】【宫】【圣乙】 北【大】,北去【宋】【元】【明】【宫】 首【大】,者【宋】【元】【宫】【圣乙】 戒【大】,式【宋】【元】【明】【宫】 流【大】,布【宋】【元】【明】【宫】【圣乙】 以【大】,已【宋】【元】【明】【宫】【圣乙】 班【大】,颁【宋】【元】【明】【宫】 〔-〕【大】,本业愿行品第二【宋】【元】【宫】【圣乙】,本业愿行品【明】,愿行品第二【圣】 小【大】,〔-〕【宋】【元】【明】【宫】【圣乙】 运【大】,围【宋】【元】【明】【宫】【圣乙】 越四周【大】,越回周【宋】【元】【明】【宫】,曰回回【圣乙】 垣【大】,墙【宋】【元】【明】【宫】【圣乙】 天【大】,〔-〕【宋】【元】【明】【宫】 炎【大】,盐【宋】【元】【明】【宫】【圣乙】 八【大】,八天【宋】【元】【明】【宫】 无【大】,〔-〕【宋】【宫】 此【大】,是【宋】【元】【明】【宫】 号【大】,名【宋】【元】【明】【宫】 愿行品第二【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道【大】,首【宋】【宫】 慈至【大】,至慈【宋】【元】【明】【宫】【圣乙】 想不【大】,相无【宋】【元】【明】【宫】【圣乙】 阂【大】,碍【宋】【元】【明】【宫】 冥【大】,昧【宋】【元】【明】【宫】【圣乙】 界【大】,昧【圣乙】 首【大】,导【宋】【元】【明】【宫】【圣乙】 道【大】,道始【宋】【元】【明】【宫】 修【大】,〔-〕【宋】【元】【明】【宫】【圣乙】 者【大】,〔-〕【宋】【元】【明】【宫】 要【大】,誓【宋】【元】【明】【宫】【圣乙】 戒【大】,诫【宋】【元】【明】【宫】 若【大】,如【宋】【元】【明】【宫】 伎【大】,妓【元】【明】 婇【大】,采【圣乙】 妷【大】,泆【明】 恶【大】,汗【宋】,污【元】【明】【宫】【圣乙】 之【大】,乏【宋】【元】【明】【宫】 若【大】,欲【宋】【元】【明】【宫】 苦【大】,诸【宋】【元】【明】【宫】 法服【大】,服法【宋】【元】【明】【宫】【圣乙】 剔【大】,剃【宋】【元】【明】【宫】 戒【大】,诫【圣乙】 上【大】,尚【明】 意【大】,解【宋】【宫】 现【大】,视【宋】【元】【明】【宫】 寂寞【大】,静漠【宋】【元】【明】【宫】 宴【大】,咽【圣乙】 念【大】,意【宋】【元】【明】【宫】 解已【大】,懈怠【宋】【元】【明】【宫】 堕【大】,惰【宋】【元】【明】【宫】 被【大】,披【宋】【元】【明】【宫】【圣乙】 服【大】,衣【宋】【元】【明】【宫】【圣乙】 式【大】,识【宋】【元】【明】【宫】,诫【圣乙】 柔【大】*,软【宋】【元】【明】【宫】*,濡【圣乙】* 饰【大】,勅【宋】【元】【明】【宫】【圣乙】 既【大】,溉【宋】【元】【明】【宫】 洗【大】,洒【宋】【元】【明】【宫】 荡【大】,荡【宋】【元】【明】【宫】【圣乙】 执【大】,报【圣乙】 常【大】,当【宋】【元】【明】【宫】 谀谄【大】,谄谀【宋】【元】【明】【宫】【圣乙】 不【大】,无【宋】【元】【明】【宫】【圣乙】 淹【大】,掩【宋】【元】【明】【宫】【圣乙】 林【大】,树【宋】【元】【明】【宫】 叶树【大】,树叶【宋】【元】【明】【宫】 见【大】,得【宋】【元】【明】【宫】【圣乙】 遥【大】,远【元】【明】 入深【大】,深入【宋】【元】【明】【宫】【圣乙】 殖【大】,植【明】 道【大】,行【宋】【元】【明】【宫】 满【大】,德【宋】【元】【明】【宫】 志【大】,至【宋】【元】【明】【宫】 得【大】,行【宋】【元】【明】【宫】 亏【大】,毁【宋】【元】【明】【宫】 见诸【大】,若见【宋】【元】【明】【宫】【圣乙】 忠正顺善【大】,中正修善【宋】【元】【明】【宫】【圣乙】 忧愁【大】,愁忧【宋】【元】【明】【宫】 复【大】,有【宋】【元】【明】【宫】 免【大】,勉【圣乙】 挟【大】,执【宋】【元】【明】【宫】 重【大】,里【圣乙】 法求【大】,求法【宋】【元】【明】【宫】 得疑【大】,有碍【宋】【元】【明】【宫】 望无惜【大】,忘无错【宋】【元】【明】【宫】 未【大】,来【宋】【元】【明】【圣乙】 品【大】,器【圣乙】 意【大】,道【宋】【元】【明】【宫】【圣】【圣乙】 悟【大】,悟【宋】【元】【明】【宫】【圣乙】 若【大】,如【宋】【元】【明】【宫】【圣】【圣乙】 荡【大】,荡【宋】【元】【明】【宫】【圣】【圣乙】 无复【大】,无得【宋】【元】【明】【宫】,得无【圣】【圣乙】 忘【大】,志【圣乙】 断【大】,绝【宋】【元】【明】【宫】 德【大】,力【宋】【元】【明】 离于暗冥【大】,去离阴冥【宋】【元】【明】【宫】【圣】【圣乙】 诫【大】,戒【宋】【元】【明】【宫】【圣】【圣乙】 十地品第三【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帐【大】,盖【宋】【元】【明】【宫】【圣】【圣乙】 席【大】,带【宋】【宫】 絷【大】,洁【宋】【宫】,㲲【元】【明】 菩萨【大】,〔-〕【宋】【元】【明】【宫】 十【大】,一【宋】【元】【明】【宫】【圣】【圣乙】 坐【大】,各坐【宋】【元】【明】【宫】 菩萨勇健【大】,明健【宋】【元】【明】【宫】【圣】【圣乙】 牟尼佛【大】,文【宋】【元】【明】【圣】【圣乙】,方【宫】 已【大】*,以【宋】【元】【明】【宫】【圣】【圣乙】* 立【大】,佛【宋】【元】【明】【宫】【圣】【圣乙】 究【大】,究竟【宋】【元】【明】【宫】 往古来今【大】,古今未来【圣】【圣乙】 合【大】,舍【宋】【元】【明】【宫】【圣】【圣乙】 具陈演说【大】,请具陈说【宋】【元】【明】【宫】【圣】【圣乙】 登【大】,發【圣】【圣乙】 正【大】,政【圣】【圣乙】 稍【大】,〔-〕【圣】【圣乙】 欲【大】,欲悉【宋】【元】【明】【宫】,欲意【圣】【圣乙】 令行【大】,行令【宋】【元】【明】【宫】【圣】【圣乙】 诸【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行【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头【大】,愿【圣】【圣乙】 净洁【大】,洁净【宋】【元】【明】【宫】【圣】【圣乙】 志【大】,上【宋】【元】【明】【宫】【圣】【圣乙】 当【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恋【大】,所【宋】【元】【明】【宫】【圣乙】,〔-〕【圣】 净【大】,清【宋】【元】【明】【圣】【圣乙】,情【宫】 所【大】,有【宋】【元】【明】【宫】【圣】【圣乙】 等【大】,正【宋】【元】【明】【宫】【圣】【圣乙】 赈【大】,振【宋】【元】【明】【宫】【圣】【圣乙】 令随【大】,人修【宋】【元】【明】【宫】【圣乙】,人随【圣】 度辄【大】,受辄【宋】【元】【明】【宫】,受转【圣】【圣乙】 评论【大】,平谆【宋】【元】【明】【圣】【圣乙】,平谋【宫】 成【大】,诚【宋】【元】【明】【宫】 言【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曰【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佛智【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学【大】,事【宋】【元】【明】【宫】【圣】【圣乙】 现【大】,视【圣】【圣乙】 壹在【大】,在一【宋】【元】【明】【宫】 诸【大】,诸佛【宋】【元】【明】【宫】 学【大】,学变【宋】【元】【明】【宫】 顷匝【大】,须迎【圣】【圣乙】,匝【宋】【元】【明】【宫】 地【大】,法【圣】【圣乙】 人【大】,〔-〕【宋】【元】【明】【宫】 心所入【大】,心念【宋】【元】【明】【宫】【圣】【圣乙】 正【大】,政【宋】【元】【明】【宫】【圣】【圣乙】 旋【大】,游【宋】【元】【明】【宫】 严【大】,仪【宋】【元】【明】【宫】【圣】【圣乙】 为【大】*,〔-〕【宋】【元】【明】【宫】* 当【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能【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底【大】,盛【圣】【圣乙】 动【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成【大】,知【宋】【元】【明】【宫】【圣】【圣乙】 善哉【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是【大】,经【宋】【元】【明】【宫】【圣】【圣乙】 为佛作礼【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此下圣本有光明皇后愿文 (佛说…经)七字【大】,诸菩萨求佛本业经【宋】【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0 册 No. 281 佛说菩萨本业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CBETA 自行扫瞄辨识,陈伯勋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