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

「譬如幻所成物像  如乾闼婆城庄严
愚人贪爱富亦然  不知是妄生耽著
百种苦求于财富  得已极苦逼于身
王官火散坏时  智者岂生于爱著
妻子眷属随所爱  广作诸罪当破坏
极重过失不觉知  智者于身不生著
悭悋者求财富时  父母亦不生尊重
妻子眷属返憎嫌  一向常贪于财利
悭者不知于恩义  唯念莫坏我所有
背正向邪谄求财  智者于彼不生信
悭者意异语如实  所应信者不生信
见人虽将爱子同  此是悭者谄妄起
悭悋之者在世间  虽亲典教亦通解
驰流散乱出恶言  心无悲愍极麁犷
悭者处世无所托  亦无知识及亲朋
有所依附但求财  智于悭者不生信
悭者因求财富故  于极恶事起思念
是故智者正所观  愚人于彼生欢喜
金宝珠贝珊瑚等  善业引生如聚
于中贪爱诤竞兴  彼不了知幻化性
贤劫一佛出世时  彼尊立名为慈氏
偏覆大地得黄金  彼从何来何因故
于外随逐五欲境  愚人散乱痴迷法
如日中分夏月时  渴欲奔驰焰为水
空后一劫成世间  虚空所成空自性
焚烧破坏复还成  此从何来彼何去
沟㵎池沼及大海  枯涸破坏彼皆同
虚假不实贪亦然  谁诸智者生爱著
智者慧色相具  于身常自作称量
『此中无味染何因  舍宅财利应弃舍
随逐五欲造恶业  养育妻子并眷属
死时妻子及诸亲  谁能救护自当苦
死时眷属不随去  但随自作众业行
苦恼逼逐于己身  彼时谁为我分受
三有独怖无亲爱  妻子眷属假相亲
愚人取以为乐因  但增苦恼及忧
父母妻子亲朋聚  为求财利故相会
彼等不随死者行  唯自所作业相逐
一切皆随业所行  一切亦随业所住
当知此身业所成  智者应修于善业
父母妻子眷属等  以不了知故贪爱
愚人广造众罪因  智者不入无间狱
所有余处业报尽  无间极苦不解脱
是故畏彼恶趣因  智者勤劬离诸罪
阎摩王前治罚时  彼无朋友为救护
亦无父母及诸亲  随自所作业当受
王言『汝所得人身  得已何不离诸罪
今受极苦捶打时  皆由汝作不善业
自心所作不善已  而复不信有业报
如彼阎摩法王言  『汝受治罚非我罪
自作业因自造罪  自造罪已汝来此
当受极苦自甘心  由先所作非爱业
死时众苦所逼迫  亲属不能令解脱
汝欲自求解脱时  是故应离诸罪恶
打击考掠及杻械  此等若欲求远离
舍宅亲友起怖心  于佛教中修正行
舍宅猛火大苦根  而此心火常炽然
智者于斯爱不生  如大火聚极可怖
住舍养亲常忧戚  富乐忧愁亦复然
自他过失等无差  是故应离诸罪恶
智者佛教生信乐  不种自收胜乐根
愚者不生爱乐心  但贪舍宅诸苦本
女身筋肉骨合集  假起妄贪为我妻
诸无智者染爱生  不知女身都如幻
智者了知诸欲乐  及舍宅等皆生厌
正法药治贪病除  速疾出离诸缠缚

尔时无畏授等五百长者闻是正法已悉得无生法忍得法忍已皆生最上踊跃欢喜即说颂曰

「快哉于今日  我等得大利
彼一切利中  此利益最上
我等所發起  广大菩提心
于佛正法中  清净生渴仰
所起胜爱乐  无上菩提心
为一切有情  广施诸安乐
我等从今日  极尽其身命
誓于此深经  生最上爱乐
由起爱乐故  得一切有情
于彼当来世  见者生欢喜
彼一切有情  诸欲發心者
皆發起无上  广大菩提心
若一切有情  爱乐菩提心
当得胜果报  最上金色身
相好以庄严  种种胜殊妙
及得大光明  世间广照耀
无上菩提心  此心广大心
胜出一切心  最上复清净
彼一切功德  由此心具足
复具大胜力  能脱一切病
诸尠福有情  不乐菩提心
此心懈退因  不能观生死
菩提神通智  获最胜福力
广积满虚空  普施诸情品
若人于河沙  等数诸佛刹
满以七珍财  供养正等觉
若人但合掌  归向菩提心
此胜供养因  超过诸供养
此供养无等  所谓菩提心
过此外无余  为最胜最上
菩提心功德  是胜妙良药
一切病能治  施有情安乐
观见诸有情  三火常烧然
无量劫拔除  菩萨不懈退
修此菩提行  为勇猛医王
救苦诸有情  常远离疲懈
数数往诸趣  不舍菩提心
勤于佛法中  出现希有相
我等得大利  乐此菩提心
愿我等当成  大觉释师子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出现广大神通光明无数种色——所谓青及紫碧绿——是光普照无边世界上彻梵世映蔽日月光明不现其光旋环右绕世尊百千匝已却从世尊顶门而入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顶礼白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是光明若无因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放光相

时尊者阿难即说颂曰

「佛上胜者若无因  法尔不现光明相
愿为悲愍劣有情  说放光明何因故
一切有情皆贫乏  佛应为施大圣财
世间暗暝作照明  愿说此光所因现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今见此五百长者不悉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来诣我所

阿难白佛言「唯然已见

佛言「阿难是五百长者今此会中闻正法已皆得无生法忍阿难此诸长者皆于过去佛所奉近供养深种善根从此没已不复堕诸恶趣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次第至彼慈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时生彼佛刹亲近供养尊重承事其后乃至贤劫诸佛彼彼出世时于一一佛所亲近供养听受正法读诵记念广为人说最后过二十五劫于种种佛刹皆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同名莲华吉祥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

尔时尊者阿难前白佛言「今此广大甚深正法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是经名为『菩萨瑜伽师地法门』亦名『无畏授所问』如是名字汝当受持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等诸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并五百长者世间天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


校注

等【大】〔-〕【明】 沫【大】深【明】 偏【大】遍【宋】【元】【明】 散【大】放【明】 戚【大】*戚【明】* 知【大】无【宋】【元】【明】 尽【CB】【丽-CB】【宋】【元】【明】甚【大】 以【大】似【明】 照明【大】明照【元】【明】
[A1] 耽【CB】【丽-CB】躭【大】(cf. K40n1468_p0815c04)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3)
关闭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