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披祇国,妙华山中恐惧树间鹿所聚处,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人,一切贤圣神通已达,悉尊比丘,其名曰:贤者了本际、贤者马师、贤者惒波、贤者大称、贤者贤善、贤者离垢、贤者具足、贤者牛呞、贤者鹿吉祥、贤者优为迦叶、贤者那翼迦叶、贤者迦翼迦叶、贤者大迦叶、贤者所说、贤者所著、贤者面王、贤者难提、贤者和难、贤者罗云、贤者阿难,如是之辈,五百比丘。复有菩萨如弥勒等五百人,其名曰:增意菩萨、坚意菩萨、辩积菩萨、光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瑛吉祥菩萨、软吉祥菩萨、神通华菩萨、空无菩萨、憙信净菩萨、根土菩萨、称土菩萨、柔软音响菩萨、净土菩萨、山积菩萨、具足菩萨、根吉祥菩萨,如是等菩萨五百人。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唯天中天听者乃敢问。」
佛告弥勒菩萨:「我当听所问,便问在所欲,如来当随其所欲,而發遣之令心欢喜。」
于是弥勒菩萨得听所问,踊跃欢喜,白世尊言:「菩萨有几法行,皆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
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弥勒!菩萨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愍伤诸天及人,乃發意问如来如此之义。谛听!常思念之!」
弥勒即言:「唯然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弥勒!菩萨有一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谓为一?谓寂静平等道意。是为一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二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二?一者、住于定无所起;二者、方便別诸所见。是为二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三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三?一者、得大哀法;二者、于空无所习;三者、所知无所念。是为三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四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四?一者、立于诫;二者、于一切法无所疑;三者、乐处闲居;四者、等观。是为四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五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五?一者、常立德义;二者、不求他人长短;三者、自省身行;四者、常乐于法;五者、不自念身常救他人。是为五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六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六?一者、不悭贪;二者、除弊恶之心;三者、无愚痴;四者、无麁言;五者、其意如虚空;六者、以空为舍。是为六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七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七?一者、有善权之意;二者、能分別于诸法宝;三者、常精进;四者、常当欢悦;五者、得于信忍;六者、善解定意;七者、总智慧明。是为七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八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八?一者、得直见;二者、直念;三者、直语;四者、直治;五者、直业;六者、直方便;七者、直意;八者、直定。是为八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九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九?一者、菩萨以脱于欲,远离诸恶,不善之法无有想念,以得寂定欢喜,行第一一心;二者、已除想念,内意为寂,其心为一,无想无行便得定意,心为欢悦,行第二一心;三者、离欢喜观常为寂定,身得安隐如诸圣贤,所说所观心意无起,行第三一心;四者、苦乐已断,欢悦忧戚皆悉为止,所观无苦无乐其意清净,得第四一心;五者、过于色想;六者、无复说想;七者、不复念种种想,悉入无央数虚空慧;八者、皆过无央数虚空慧,入无量诸识识知之行;九者、皆过诸识知之慧,无复有无之想,皆过诸无识之慧,便入有想无想之行,不见想得寂定三昧。是为九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十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十?一者、得金刚三昧;二者、所住处有所进益三昧;三者、得善权教授三昧;四者、得有念无念御度三昧;五者、得普遍世间三昧;六者、得于苦乐平等三昧;七者、得宝月三昧;八者、得月明三昧;九者、得照明三昧;十者、得二寂三昧,于一切诸法具足。弥勒!是为菩萨十法行,弃诸恶道不堕恶知识中。」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世尊!是弥勒菩萨所愿具足,说法无缺减,讲法字句平等,所说法句无所缚著,讲经竟无乱。」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如其所云,弥勒菩萨辩才具足,所说经法无所缺减。」
佛言:「阿难!弥勒菩萨不独以偈赞我,乃往过世十无央数劫,尔时有佛号炎光具向作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成慧行、安定、世间父、无上士、导御法、天上天下尊、佛、天中天,尔时有梵志长者子名曰贤行,从园观出,遥见如来经行,身色光明无央数变。见已心念:『甚善!未曾有也!如来之身不可思议,巍巍如是,光色妙好威神照曜,吉祥之德以为庄饰,愿令我后当来之世,得身具足如是光色威神照曜,吉祥之德而自庄饰。』作是愿已,便身伏地心念言审:『我当来之世得法身,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如来当过我身上。』于时世尊炎光具向作王如来,知贤行长者子梵志心之所念,便过其身上。适越其上已,便得不起法忍。于是佛还顾告侍者言:『我所以过长者子梵志贤行身上,即时令得不起法忍,眼能洞视,耳能彻听,知他人心中所念,自知所从来生,身能飞行神通具足。』佛适过梵志贤行身上,便达众智五通具足无所亡失,即以偈赞佛言:
是时佛告贤者阿难:「欲知尔时长者子梵志贤行者,今弥勒菩萨是。」
贤者阿难即白佛言:「弥勒菩萨得不起忍,久远乃尔,何以不速逮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耶?」
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净一切;四者、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菩萨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
佛言:「阿难!我本求佛时,亦欲净国土亦欲净一切,亦欲护国土,亦欲护一切。弥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發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阿难!我以此十事疾得佛道。」
佛语阿难:「复有十事疾得佛道。何等为十?一者、以法立于诫德;二者、常行忍辱;三者、常行精进;四者、常一其心;五者、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者、不舍一切;七者、已得忍心等于一切;八者、不习空;九者、得空法忍;十者、得无想之法。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佛言阿难:「乃过世时,有王太子,号曰一切现义,端政姝好,从园观而出,道见一人得疾困笃,见已有哀伤之心,问于病人:『以何等药得疗即痊?』病人答曰:『唯王身血得疗我病。』尔时太子即以利刀刺身出血,以与病者,至心施与意无悔恨。」
佛语阿难:「尔时现义太子,即我身是。阿难!四大海水尚可升量,我身血施不可称限。所以尔者,求正觉故。」
佛语贤者阿难:「乃往过世有王太子,号曰莲花王,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园观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癞,见已即有哀念心,问于病人:『以何等药疗于汝病?』病者答曰:『得王身髓以涂我体,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以得其髓持与病者,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太子,即我身是。」
佛语阿难:「四大海水尚可升量,身髓布施不可称计。」
佛语贤者阿难:「乃往去世有王号曰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匃,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尔时月明王见此盲人哀之泪出,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愈卿病?』盲者答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王月明自取两眼施与盲者,其心静然无一悔意。月明王者,即我身是。」
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目、手、足、身命、珍宝、城邑、妻子及以国土布施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
阿难白佛:「弥勒菩萨以何善权得致佛道?」
佛言阿难:「弥勒菩萨昼夜各三正衣束体,叉手下膝著地,向于十方说此偈言:
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以是善权,得无上正真之道最正觉。阿难!弥勒菩萨求道本愿:『使其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婬怒痴不大,慇懃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正觉。』」
佛语阿难:「后当来世人民,无有垢秽奉行十善,于婬怒痴不以经心。正于尔时,弥勒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所以者何?弥勒菩萨本愿所致。」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菩萨道时,欲护一切悉令得净,处于五浊婬怒痴中,乐在生死。所以者何?是诸人民多为非法,以非为是,奉行邪道转相贼害,不孝父母心常念恶,恶意向兄弟妻息眷属及他人,轻易师和上,常犯男子垢浊转相食啖,愿处是时世于中为佛。若郡国丘聚县邑,但说众恶转相贼害,瓦石相击杖相挝拨,便共聚会转相骂詈,自还其舍设置饭食,以毒著中欲害他人,起想垢浊转起诽谤,伏匿过恶还相發露无复善意。」
贤者阿难闻佛说此,即白佛言:「未曾有是!天中天、如来、等正觉能至勤苦普弘大意,调御弊恶令得成就,为除重担具足法宝,为此辈人说其经法。」
佛言:「如是,阿难!如汝所言,佛能忍此。尔乃应、如来、等正觉教化刚强为除众冥,用佛法德具足之故,乃为此人说其经法。」
阿难白佛言:「我闻如来坚重精进等心如是,衣毛为竖。此经名为何等?云何奉行?」
佛言阿难:「此经名为『本愿』,当持;『慈氏本行弥勒所问』,当善持之。」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贤者阿难、贤者大迦叶诸大弟子,及众菩萨,一切会者,诸天、龙神、乾沓惒、世间人,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校注
月氏国【大】,〔-〕【宋】【元】【明】【宫】 辈【大】,比丘【宋】【元】【明】【宫】 瑛【大】,英【宋】【元】【明】【宫】 当【大】,常【宋】【元】【明】【宫】 發【大】,〔-〕【宋】【元】【明】【宫】 皆【大】,背【宋】【元】【明】【宫】 随【大】下同,堕【宋】【元】【明】【宫】下同 乃【大】,乃能【宋】【元】【明】【宫】 常【大】,当【宋】【元】【明】【宫】 大哀【大】,大乘【明】 于【大】,知于【宋】【元】【明】【宫】 诫【大】*,戒【宋】【元】【明】【宫】* 治【大】,活【元】【明】【宫】 以【大】下同,已【宋】【元】【明】【宫】下同 行【大】,行悉过有想无想之行【宋】【元】【明】【宫】 三昧【大】,〔-〕【宋】【元】【明】【宫】 言【大】*,〔-〕【明】*【宫】* 至【大】,志【宋】【元】【明】,王【宫】 佛勤【大】,勤德【宋】【元】【明】【宫】 十【大】,千【宋】【元】【明】【宫】 向【大】*,响【宋】【元】【明】【宫】* 现【大】,有【宋】【元】【明】【宫】 导御法【大】,道法御【宋】【元】【明】【宫】 有【大】,有慧【宋】【元】【明】【宫】 照曜【大】*,照照【宋】【宫】,昭昭【元】【明】* 适【大】,过【宋】【元】【明】【宫】 往来世到十方【大】∞人中尊无与等【宋】【元】【明】【宫】 人中尊无与等【大】∞往来世到十方【宋】【元】【明】【宫】 明【大】,眼【宋】【元】【明】【宫】 子【大】,〔-〕【宋】【元】【明】【宫】 求【大】,本求【宋】【元】【明】【宫】 于【大】,〔-〕【宋】【元】【明】【宫】 佛【大】,〔-〕【宋】【元】【明】【宫】 政【大】,正【宋】【元】【明】【宫】 即痊【大】,卿病【宋】【元】【明】【宫】 升【大】*,斗【宋】【元】【明】【宫】* 念【大】,念之【宋】【元】【明】【宫】 持【大】,特【宋】 称【大】,秤【元】【明】 叉手【大】,〔-〕【宋】【元】【明】【宫】 其【大】,某【宋】【元】【明】【宫】 慇懃【大】,慇勤【宋】【宫】 和上【大】,和尚【明】 子【大】,女【宋】【元】【明】【宫】 浊【大】,展【宋】【元】【明】【宫】 中【大】,中得【宋】【元】【明】【宫】 拨【大】,扑【宋】【元】【明】【宫】 人【大】,人现作佛事在于世间【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2 册 No. 349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莲净苑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