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天子八十万色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十那术梵天一亿皆随佛住

神通飞化弟子名曰知本际贤者马师贤者大力贤者安详贤者赞贤者满愿臂贤者无尘贤者氏聚迦叶贤者牛呞贤者上时迦叶贤者治恒迦叶贤者坦迦叶贤者舍利弗贤者大目揵连贤者大迦叶贤者大迦旃延贤者多睡贤者大贾师贤者大瘦短贤者了贤者不争有无贤者知宿命贤者了深定贤者善来贤者离越贤者痴王贤者氏戒聚贤者类亲贤者氏梵经贤者多欲贤者王宫生贤者告来贤者氏黑山贤者经刹利贤者博闻贤者

其女弟子名曰大钦姓比丘尼幻者比丘尼华色比丘尼生地动比丘尼生地担比丘尼生则侍者头痛比丘尼安丰殖比丘尼体柔软比丘尼勇生行比丘尼自净比丘尼

清信士名曰给饭孤独长者安念众长者快臂长者火英长者容长者具足宝长者名远闻长者香辟疫长者安吉长者施宝盈长者欣赞长者胎施殷长者供异道长者勇降怨长者宝珥长者宝结长者

清信女名曰生偻名曰黑名曰信法名曰软善名曰乐凉名曰忍苦乐名曰乐爱优婆夷

如此之人皆一种类——消尽诸垢勇净者也——无数之众悉共大会

于时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数千百变光甚大明贤者阿难即从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时时更变明乃尔乎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好乃如是我侍佛已来未曾见佛身体光曜巍巍重明乃尔我未曾见至真等正觉光明威神有如今日明好不妄会当念诸过去当来若他方佛国今现在佛

佛告阿难「有诸天来教汝诸佛教汝令问我耶若自从智出乎

阿难白佛言「亦无诸天无诸佛教我今问佛者自从意出来白佛耳每佛坐起若行出入有所至到所当作为所当教勅我辄知佛意今佛独当展转相思故使面色光明乃如此耳

佛言「善哉阿难若所问者甚深快善多所度脱若问佛者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累劫百千万亿倍矣

佛言「阿难今诸天帝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汝皆度脱之

佛言「佛威神甚重难当若所问者大深汝乃慈心于佛所哀诸天人民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善当尔皆过度之

佛语阿难「如世间有优昙钵树但有实无有华天下有佛乃有华出耳世间有佛甚难得值今我作佛出于天下若有大德聪明善心豫知佛意若不妄在佛边侍佛也若今所问善听谛听

佛语阿难「前已过去劫大众多不可计无边幅不可议及尔时有过去佛定光如来复次有佛名曰曜光复次有佛名日月香复次有佛名安明山复次有佛名日月面复次有佛名无尘垢复次有佛名无沾污复次有佛名曰如龙无所不伏复次有佛名曰日光复次有佛名大音王复次有佛名宝洁明复次有佛名曰金藏复次有佛名焰宝光复次有佛名曰有举地复次有佛名曰琉璃光复次有佛名日月光复次有佛名曰日音声复次有佛名光明华复次有佛名神通游持意如海复次有佛名嗟叹光复次有佛名具足宝洁复次有佛名光开化复次有佛名曰大香闻复次有佛名曰降弃恚嫉复次有佛名妙琉璃紫磨金焰复次有佛名心持道华无能过者复次有佛名积众华复次有佛名水月光复次有佛名除众冥复次有佛名日光盖复次有佛名温和如来复次有佛名曰法意复次有佛名师子威象王步复次有佛名曰世豪复次有佛名曰净音复次有佛名不可胜复次有佛名楼夷亘罗在中教授四十二劫皆已过去乃尔劫时作佛

「天上天下人中之雄经道法中勇猛之将佛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莫能过者

「世饶王闻经道欢喜开解便弃国位行作比丘名昙摩迦留發菩萨意为人高才智慧勇猛无能踰者与世绝异

「到世饶王佛所稽首为礼长跪叉手称赞佛言

「『无量之光曜  威神无有极
如是之焰明  无能与等者
若以日摩尼  火水之形
其景不可及  其色亦难比
颜色难称量  一切世之最
如是大音声  遍诸无数刹
或以三昧定  精进及智慧
威德无有辈  殊胜亦希有
深微谛善念  从是得佛法
持觉若如海  其限无有底
嗔恚及愚痴  世尊之所无
嗟叹佛世雄  终始无厌足
佛如好花树  莫不爱乐者
处处人民见  一切皆欢喜
令我作佛时  愿使如法王
过度于生死  无不解脱者
檀施调伏意  戒忍及精进
如是三昧定  智慧为上最
吾誓得佛者  普逮得此事
一切诸恐惧  我为获大安
假令有百千  亿万那术佛
如是佛之数  使如恒水沙
计以沙等佛  一切皆供养
不如求正  坚勇而不怯
譬如恒水中  流沙之世界
复倍不可计  无数之刹土
光焰一切炤  遍此诸数国
如是精进力  威神难可量
令我为世雄  国土最第一
其众殊妙好  道场踰诸刹
国如泥洹界  而无有等双
我当常愍哀  度脱一切人
十方往生者  其心悦清净
已来到我国  快乐喜安隐
幸佛见信明  是我第一证
發愿在于彼  精进力所欲
十方诸世尊  皆有无碍慧
常念此尊雄  知我心所行
令我身止住  于诸苦毒中
我行精进力  忍之终不悔

「法宝藏比丘说此唱赞世饶王如来至真等正觉已發意欲求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我立是愿如多陀竭佛所有者愿悉得之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唯为说经所可施行令疾得决我作佛时令无及者

「『愿佛为我说诸佛国功德我当奉持即中住取愿作佛国亦如是』」

佛语阿难「其世饶王佛知其高明所愿快善即为法宝藏菩萨说经言『譬如大海水一人升量之一劫不止尚可枯尽令海空竭得其底泥人至心求道何而当不可得乎求索精进不休止者会得心中所欲愿耳

「法宝藏菩萨闻世饶王佛说经如是则大欢喜踊跃其佛则为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中诸天人民善恶国土之好丑为选心中所愿用与之

「世饶王佛说经竟法宝藏菩萨便壹其心则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则选心所欲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则奉行之精进勇猛勤苦求索如是无央数劫所师事供养诸佛已过去佛亦无央数其法宝藏菩萨至其然后自致得作佛名无量清净觉最尊智慧勇猛光明无比今现在所居国甚快善在他方异佛国教授八方上下无央数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莫不得过度解脱忧苦者

「无量清净佛为菩萨时常奉行是二十四愿珍宝爱重保持恭顺精进禅行之与众超绝卓然有异皆无有能及者

佛言「何等为二十四愿者

「一我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地狱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得是愿乃作佛不得从是愿终不作佛

「二我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从我国去不复更地狱饿鬼禽兽蠕动有生其中者我不作佛

「三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一色类金色者我不作佛

「四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天人世间人有异者我不作佛

「五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皆自推所从来生本末所从来十亿劫宿命不悉知念所从来生我不作佛

「六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悉彻视我不作佛

「七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悉知他人心中所念者我不作佛

「八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不悉飞者我不作佛

「九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不悉彻听者我不作佛

「十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有爱欲者我不作佛

「十一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住止尽般泥洹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二我作佛时我国诸弟子令八方上下各千亿佛国中诸天人民蠕动之类作缘一觉大弟子皆禅一心共数我国中诸弟子住至百亿劫无能数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三我作佛时令我光明胜于日月诸佛之明百亿万倍炤无数天下窈冥之处皆常大明诸天人民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四我作佛时令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天人民蠕动之类令得缘一觉果证弟子坐禅一心欲共计知我年寿几千万亿劫令无能知寿涯底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五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除我国中人民所愿余人民寿命无有能计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六我作佛时国中人民皆使莫有恶心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七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八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九我作佛时他方佛国人民前世为恶闻我名字及正为道欲来生我国寿终皆令不复更三恶道则生我国在心所愿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不一生等置是余愿功德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一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不悉三十二相者我不作佛

「二十二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共供养八方上下无数诸佛皆令飞行欲得万种自然之物则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悉遍已后日未中则还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三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饮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四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说经行道不如佛者我不作佛

佛告阿难「无量清净佛为菩萨时常奉行是二十四愿分檀布施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志愿常勇猛不毁经法求索不懈每独弃国捐王绝去财色精明求愿无所适莫积功累德无央数劫自致作佛悉皆得之忘其功也

佛言「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七丈中有佛项中光照一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五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四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八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百六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三百二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六百四十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千三百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千六百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五千二百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万四百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万一千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四万二千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八万四千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十七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三十五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七十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百五十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三百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六百万里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千二百万里

「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一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两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四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八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十五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三十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六十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百二十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五百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四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八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万六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三万二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六万四千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十三万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十六万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五十万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百万佛国中有佛项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

佛言「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其项中光明所照皆如是也无量清净佛项中光明焰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远近者何本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悉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豫计无量清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

佛称誉无量清净佛光明「无量清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绝殊无极也无量清净佛光明殊好胜于日月之明百亿万倍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极好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极雄杰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快善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王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最极尊也无量清净佛光明诸佛光明中之寿明无极

「无量清净佛光明焰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明诸有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莫不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莫不慈心欢喜者世间诸有婬嗔怒愚痴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莫不作善诸泥禽兽薜荔考掠勤苦之处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得复治死后莫不得解脱忧苦者也

「无量清净佛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得过度者

佛言「我不独称誉无量清净佛光明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皆如是

佛言「其有人民——善男子善女人——闻无量清净佛声称誉光明如是朝暮常称誉其光明明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欲愿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可得为诸菩萨阿罗汉所尊敬智慧勇猛若其然后作佛者亦当复为八方上下无央数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光明亦当复如是则众比丘僧诸菩萨阿罗汉诸天帝王人民闻之皆欢喜踊跃莫不赞叹者

佛言「我道无量清净佛光明姝好巍巍称誉快善昼夜一劫尚未竟也我但为若曹小说之耳

佛说无量清净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大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

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无量清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无量清净佛

佛则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无量清净佛

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五百长者子作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人等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心踊跃莫不欢喜者

佛告阿难「无量清净佛作佛已来凡十八劫所居国名须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阎浮利地界千亿万须弥山佛国

「其国地皆自然七宝其一宝者名白银二宝者名黄金三宝者水精四宝者琉璃五宝者珊瑚六宝者虎珀七宝者车𤦲是七宝皆以自共为地旷荡甚大无极皆自相參转相入中各自焜煌參光极明自然软甚姝好无比

「如其七宝地诸八方上下众宝中精都自然之合会共化生耳其宝比如第六天上之七宝也

「其国中无有须弥山其日星辰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在虚空中

「其国土无有大海水亦无小海水无江河恒水也亦无山林溪谷无有幽冥之处

「其国七宝地皆平正无有泥犁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也无阿须伦诸龙鬼神也

「终无有大雨时亦无春冬也亦无有大寒亦不大热常和调中适甚快善无比

「皆有万种自然之物百味饮食意欲有所得则自然在前意不用者则自然化去比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恣若自然则皆随意

「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寿命极寿寿亦无央数劫女人往生者则化生皆作男子

「但有菩萨阿罗汉无央数悉皆洞视彻听——悉遥相见遥相瞻望遥相闻语声——悉皆求道善者同一种类无有异人也其诸菩萨阿罗汉面目皆端正清洁绝好悉同一色无有偏丑恶者诸菩萨阿罗汉皆才猛黠慧其所衣服皆衣自然之衣都心中所念常念道德其所欲语言便皆豫相知意其所念言道常说正事

「其国中诸菩萨阿罗汉自共相与语言辄说经道终不说他余之恶

「其语言音响如三百钟声皆相敬爱无有相憎者皆自以长幼上下先后言之都共往会以义而礼转相敬事如兄如弟以仁履义不妄动作言语而诚转相教令不相违戾转相承受皆心洁净无所贪慕终无有婬嗔怒之心愚痴之态也无有邪心念妇女意也悉智慧勇猛和心欢乐好喜经道皆自知其前世所从来生亿万劫世时宿命善恶存亡现在却知无极

「无量清净佛所可教授讲堂精舍皆复自然七宝——金水精琉璃白玉虎珀车𤦲——自共转相成也姝明好绝姝无比亦无有作者亦不知所从来亦无有持来者亦无所从去

「无量清净佛所愿德重其人作善故论经语义说经行道讲会其中自然化生耳其讲堂精舍皆复有七宝楼观栏楯复以金水精琉璃白玉虎珀车𤦲为璎珞复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交络覆盖其上皆自作五音声音声甚姝无比

「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舍宅皆复以七宝——金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𤦲马瑙——化生转共相成也其舍宅皆悉各有七宝楼观栏楯复以金水精琉璃白玉虎珀车𤦲为璎珞复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交络覆盖其上皆各复自作五音声

「无量清净佛讲堂精舍及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外内处处皆复自然流泉水浴池其浴池者皆复以自然七宝——七宝俱生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𤦲——转共相成也水底沙皆复以七宝——金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𤦲也有纯白银池者其底沙皆黄金也中有纯黄金池者其水底沙皆白银也中有纯水精池者其水底沙皆琉璃也中有纯琉璃池者其水底沙皆水精也中有纯珊瑚池者其水底沙皆虎珀也中有纯虎珀池者其水底沙皆珊瑚也中有纯车𤦲池者其水底沙皆马瑙也中有纯马瑙池者其水底沙者皆车𤦲也中有纯白玉池者其水底沙者皆紫磨金也中有纯紫磨金池者其水底沙者皆白玉也

「中复有二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者皆金银也中复有三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者皆金水精也中复有四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金水精琉璃也中复有五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水精琉璃珊瑚虎珀也中复有六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𤦲也中复有七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𤦲瑙也

「其浴池中有长四十里者中有池长八十里者中有池长百六十里者中有池长三百二十里者中有池长六百四十里者中有池长千二百八十里者中有浴池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者中有浴池长五千一百二十里者中有浴池长万二百四十里者中有浴池长二万四百八十里者其纵广各适等是浴池者皆诸菩萨阿罗汉常所可浴池

佛言「无量清净佛浴池长四万八千里广亦四万八千里其浴池皆七宝转自共相成其池水底沙皆复以七宝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也

「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浴池中水皆清净香洁中皆有香华——悉自然生百种华种种异色异香——华皆千叶诸华甚香无比香不可言也其华香者亦复非世间之华复胜天上之华是华香者八方上下众华香中精自然生耳池中水流行转相灌注池中水流亦不迟亦不𫘝皆复自作五音声

佛言「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无量清净佛国者都皆于是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则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其身体者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也亦非天上人之身体也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体甚姝好无比

佛语阿难「如世间贫穷乞丐人令在帝王边住者其人面目形貌何等类乎宁类帝王面目形貌颜色不

阿难言「假令使子在帝王边住者其面目形状甚丑恶不好不如帝王面目形类姝好百千亿万倍也所以者何见乞人贫穷困极饮食未曾有美食时也既恶食不能得饱食栽支命骨节相撑拄无所用自给常乏无有饥饿寒冻怔忪愁苦但坐其前世宿命为人时愚痴无智富益有财不肯慈哀仁贤为善博爱施与但欲唐得贪惜饮食独食嗜美不信施贷后得偿报也复不信作善后世得其福蒙笼项佷益作众恶如是寿终财物尽索素无恩德无所恃怙入恶道中坐之适苦然后得出解脱今生为人作于下贱贫家作子强像人形状貌甚丑衣被弊坏单空独立不蔽形体乞匃生活耳饥寒困苦面目羸劣不类人色坐其前世身之所作受其殃罚示众见之莫谁哀者弃捐市道暴露痟瘦黑丑恶极不及人耳

「所以帝王人中独尊最好者何皆其前世宿命为人时作善爱经道布施恩德博爱顺义慈仁喜与不贪饮食与众共之无所遗惜都无违诤得其福德寿终德随不更恶道今生为人得生王家自然尊贵独王典主揽制人民为人雄杰面目洁白和颜好色身体端正众共敬事美食好衣随心恣意在乐所欲自然在前都无违诤于人中姝好无忧快乐面色光泽故乃尔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校注

第一【大】上【宋】【元】【明】【敦】 (后汉译)十二字【大】〔-〕【敦】 鹫【大】鸟【宋】【元】【明】【敦】 赞【大】*赞【宋】*【元】*【明】* 杵【大】杇【宋】【元】【明】杆【敦】 坦【大】堤【敦】 (舍利弗贤者)十六字【大】〔-〕【敦】 了【大】子【宋】【元】【明】【敦】 告【大】吉【宋】【元】【明】【敦】 经刹利贤者【大】多欲贤者【敦】 其【大】仁吉其【宋】【元】【明】【敦】 姓【大】性【宋】【元】【明】 华【大】香【宋】【元】【明】 担【大】檐【宋】【元】【明】【敦】 火【大】大【敦】 容【大】客【敦】 疫【大】度【敦】 哲【大】晢【敦】 软【大】濡【敦】 已【大】*以【宋】*【元】*【明】* 尔【大】时【明】 及【大】乃【宋】【元】【明】 定【大】锭【宋】【元】【明】 日【大】曰【明】 名【大】*名曰【宋】*【元】*【明】* 明注曰乃尔劫时下至王文中疑有脱误谨按无量寿经云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可以互证本经王闻经道王字不应与世饶连读此世饶是世饶王如来此王是国王昙摩迦留后更名法宝藏比丘者 或【大】成【宋】【元】【明】 道【大】觉【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 升【大】斗【宋】【元】【明】 进【大】进进【宋】【元】【明】 诸佛已【大】请已【宋】【元】【明】 其【大】*期【宋】*【元】*【明】* 涯【大】崖【宋】【元】【明】 土【大】王【宋】【元】 钵【大】*盋【宋】*【元】*【明】* 饮【大】饭【宋】【元】【明】 忘【大】亡【元】【明】 项【大】下同顶【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 明【大】〔-〕【宋】【元】【明】 妷【CB】【丽-CB】姪【大】泆【宋】【元】【明】 者【大】也【元】【明】 犁【大】𪏭【宋】【元】 考【大】拷【元】【明】 姝【大】殊【宋】 净【大】净佛【宋】【元】【明】 八【大】小【元】【明】 妷【大】泆【宋】【元】【明】 姝【大】*殊【宋】*【元】*【明】* 璎珞【大】缨络【宋】 音【大】其【元】【明】 姝【大】妙【元】【明】 璎珞【大】缨络【宋】【元】 𫘝【大】驶【元】【明】 栽【大】才【宋】【元】【明】 储【大】储积【宋】【元】【明】 怔【大】征【宋】 悭【大】悭食【宋】【元】【明】 项佷【大】顽狠【元】 痟【大】省【宋】 爱【大】爱乐【宋】【元】【明】 不分卷【宋】【元】【明】
[A1] 辩【CB】【丽-CB】辨【大】(cf. K06n0024_p0979a15)
[A2] 妄【CB】【丽-CB】忘【大】(cf. K06n0024_p0979c21; T12n0362_p0300b18; T12n0364_p0327c15)
[A3] 即【CB】那【大】
[A4] 薜【CB】薛【大】(cf. T54n2128_p0357a10; T54n2128_p0615b02)
[A5] 恒【CB】【丽-CB】洹【大】(cf. K06n0024_p0984a15; T12n0362_p0303b29)
[A6] 正【CB】【丽-CB】五【大】(cf. K06n0024_p0984b13; T12n0362_p0303c16)
[A7] 车【CB】【丽-CB】事【大】(cf. K06n0024_p0985a03)
[A8] 瑙【CB】【丽-CB】碯【大】(cf. K06n0024_p0985a24)
[A9] 困【CB】【丽-CB】因【大】(cf. K06n0024_p0986a04)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
关闭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
关闭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