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忉利天欢喜园中波利质多罗树下三月安居,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又与无量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并余无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前后围绕。
尔时,如来结加趺坐,身毛孔中放千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光中有千莲花,其一莲花有千化佛结加趺坐,如释迦牟尼。
当于尔时,日、月、星辰所有威光隐蔽不现,皆悉来入如来光中,令波利质多罗树如真金色。譬如虚空净无云翳,日月威光极为明显;如来在于忉利天上所放光明亦复如是,倍更照耀不可譬类。是时,日、月、星辰诸天子等见此相已,其心战怖不能自安,不知何缘而有斯事。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汝诣母所,道我在此,愿母暂屈礼敬三宝,并以此偈向母说之。」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受佛教勅,即便往至摩诃摩耶所,具以佛言而往白之,并诵如来所说之偈。
时摩诃摩耶闻斯语已,乳自流出,而作是言:「若审决定是我所生悉达多者,当令乳汁直至口中。」作是语已,两乳乳出——犹白莲花——而便入于如来口中。时摩诃摩耶既见此已,踊跃遍身,容色怡悦,如千叶莲花日照开荣,摩诃摩耶妙色亦尔——于时三千大千世界普皆震动,诸妙花果非时敷熟——即语文殊师利童子:「我从与佛为母子来,欢喜安乐未曾如今。譬如有人极苦饥渴,忽值甘饍食之丰乐;今我欢悦亦复如是,无复诸余杂乱念想。」说此语已,即与文殊师利童子俱趣佛所。
尔时,世尊遥见母来,内怀欣敬,举身动摇,如须弥山王及四大海鼓动之相。于时如来既见母至,便以梵音而白母言:「身所经处与苦乐俱,当修涅槃永离苦乐。」
尔时,摩诃摩耶闻佛此语,合掌低头一心思惟,长跪佛前五体投地,专精正念诸缠消伏。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尔时,世尊即白母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初中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摩诃摩耶闻此语已,佛神力故,即识宿命;并以善根纯熟时故,破八十亿烟燃之结,得须陀洹果。即起合掌而白佛言:「生死牢狱已证解脱。」
时会大众闻此语已,异口同音而作是言:「愿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如今现在摩诃摩耶。」
时摩诃摩耶而白佛言:「譬如猛火烧于热铁,若有触者身心焦痛;世间生死亦复如是,所往来处皆是苦聚。凡集苦本皆由心意,随欲轻躁戏弄众生,轮转五道疾于猛风,犹如拍毱。」
时摩诃摩耶即于佛前而自克责其心意言:「汝常何故作非利益,游六尘境而不安定,乱想牵挽无时暂停?所可缘虑皆非吉祥,何故惑我而便集彼?譬如有人恒垦于地,而彼大地未曾损益,然其耕器日就消毁;在生死海亦复如是,恒弃身命不可称载,而我神识初不增减。汝能令我作转轮圣王,统四天下,七宝具足;须臾令我退为虾蟇;须臾令我作贫贱人,东西驰走,求乞衣食;须臾令我作大富长者,积财巨亿,名称普闻;须臾令我在天宫殿,饮食甘露,五欲自恣;须臾令我居止地狱,饮于融铜、吞热铁丸。我但过去曾经牛身,积聚其皮高须弥山,犹于生死未得解脱。须臾复获无量名字:或曰大家、或曰仆使,或曰转轮圣王、或曰帝王,或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或曰畜生、或曰饿鬼、或曰地狱,众生有如是等种种名号。
「汝痴心意,虽复曾经具世五欲,金、银、诸珍、妻子、奴婢、象、马、车乘、屋舍、田宅、人民、聚落,寻皆散灭,共就无常。暂为己有会归磨灭,犹若旅舍憩无定主。上至诸天,五欲自在;福尽临终五相现时,徘徊顾恋,心怀愁苦。及在人中,贫穷、下贱为人所使;若居王位,互相讨伐,君臣、父子竞共残灭。下至地狱,屠、割、烧、煮;畜生之中,更相吞害皮、肉、筋、力,偿其宿债,为业所逼不得自在;饿鬼之中,饥渴所逼东西驰走,唯见火聚及热铁轮长随其后。五道生死有如是等种种众苦,不可称计。
「汝痴心意,往昔已来长牵于我去来诸处,恒相顺从,初未违异。我于今日欲专听法,勿复恼乱而为障碍,亦宜自应厌离诸苦,速求涅槃疾获安乐。」
时摩诃摩耶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尔时,摩诃摩耶说此偈已,复于佛前重偈赞叹:
尔时,摩诃摩耶说偈赞已而白佛言:「诚知如来诸弟子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其数无量,所说偈赞歌颂如来微妙功德亦不可量。然我今者智慧微浅,犹欲于佛功德大海少分称赞,唯愿垂许。」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尔时,摩诃摩耶说此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在于五道,皆由烦恼过患所致,故有结缚不得自在。愿我来世得成正觉,当断一切此患根本。唯是大师慈念世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无常之火恒烧众生,长夜炽然未曾休息,而呼弟子令归其所,显示生死根本之患而语之言:『汝等何故长眠三界火轮床上——无常杀鬼伺捕求便,诸病风刀欲断人命?譬如盗贼见珍宝藏,执持器杖而来攻伐,百千亿劫受余杂形,修行十善方得人身;虽得人身长寿亦难,无常恶贼复加逼迫,宜应防慎犹自放逸。』愚痴之人虚计日、月、年岁多少谓为定期,不觉念念变移潜逝,及至寿终随业所生,室家、眷属悲哭相对,传互如此无有穷已。
「人在世间犹如电光,又于其中生起憍慢,或有称言:『我是国王,统领天下,势力自在。』或有称言:『我是大臣,助理国事,抂直由己。』或有称言:『我富长者,多饶财宝,所欲随意。』或有称言:『我婆罗门族姓高贵,聪明博达,先祖相承为刹利师。』世尊!此等诸人在世之时,种种快乐恣意自在,初无忧虑;一旦死至方怀悔恨,何所复及?
「强壮之时亲戚相随,嬉戏纵逸,不造微善;无常卒至,各散五道,千万亿劫难复相值。生死无实,如乾闼婆城,乃至辟支佛等尽诸结漏、具大神力,自在无畏——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飞腾空中,行、住、坐、卧、去、来迅疾,石壁无碍——形貌端正、诸相具足,能为众生作大福田,犹亦未免无常之患,如以大水用灭小火。世间之人犯于王法,罪应及死闭在囹圄,犹可嘱救而令得脱;无常之法不可嘱及。贤圣之力尚不得免,岂况凡夫而无忧惧?
「五通仙人名曰逮波耶那,又有仙人名欝陀罗翅,又有仙人名毘失波蜜多罗,又有仙人名阿罗逻,又有仙人名波罗舍逻,又有仙人名应祁罗舍,又有仙人名阿私陀,又有仙人名曰波萨,有如是等诸大仙人,威力具足,有大名称,能以呪术成毁国邑,斯等今者为在何许?以无常火曾烧众生,仍还自焚,俱就消灭。
「大梵天王释提桓因、摩醯首罗六欲魔王及毘纽天阎罗王等,罗婆㮈神、罗婆泥神、比沙泥神、迦楼泥神、波楼泥神,斯等大力皆被无常之所执捉。
「顶生圣王、那罗延力士王、支夜多罗帝王、马鸣王、毘尼罗翅王,此等诸王统摄众国,颜容端正,聪明超世,身力勇健莫能当者,无常所碎不知何在。
「娑伽罗龙王、修陀利舍那鬼王、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舍脂迷那天后、阿伽蓝波天后、欝波尸天后、胝舍罗鸡尸天后、阿葛逻天后、阿留波底天后、藐底天后、藐底梨沙天后,此诸杂王具大威力,及众天后容貌绝世,若有见者即失正念——邪意散乱如非人持,设复良医种种疗治不能回改令还正念——此等亦皆归就无常。
「譬如猎师围逐诸兽,无常之法亦复如是,驰逼众生至阎罗王所,而使业象随次蹈之,无常群虎恒伺众生,若得其便而共残食。如旃陀罗欲屠羊时,倒悬两足不得跳踉;无常旃陀罗亦复如是,执诸众生不得动转。无常之法如阿阇迦罗蛇,若见人时两头缠绕;无常之法如风中幢,聚会之时而便倾倒;无常之法亦如黑月,渐就缺尽转近昏冥。」
时摩诃摩耶说此语已复偈颂曰:
时摩诃摩耶说此颂已,即于佛前语时会大众言:「诸法兄弟及以姊妹,汝等宜应勤修戒行。今者幸值无上导师,又执法炬照于行者,并给衣粮无所乏少。若欲往至安乐城所,宜速咨问能示正路。若有值遇如是善导而不归依、不随顺者,当知此人极为刚强,必能造作五逆重罪。生死苦海甚可怖畏,一劫之中所经杂身,积集其皮如须弥山,及在胞胎眠卧、污露出入去来不可数计,并乳哺中屎、尿、涕、唾、乃至老、死诸苦难量,况复三涂楚毒之时?是故,我今普语汝等,勤于长夜念求解脱。」
尔时,摩诃摩耶即从坐起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所以沈沦在于生死而不能知出要之道?」
尔时,世尊答摩诃摩耶言:「众生所以不得解脱,皆由贪欲、嗔恚、愚痴,是故致令恒在生死,乃至欲求生天亦难,何况悕望离生死耶?在世亦复失好名称,朋友、亲属皆共踈弃,如视草土无复爱念。临命终时极大怖惧,神识恍惚方自悔责,如此皆由三毒患故。
「若人欲求解脱妙果,宜断苦本。彼愚痴凡夫为结所缚,犹如恶马被于𮊠靽不得动摇。谓色集、色灭、色著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若能于色而得解脱,如实究竟知者,则于受、想、行、识亦如实究竟知,而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此则名为断于苦本。断苦本已,则离妄想;离妄想已,则无攀缘,不复贪著色、声、香、味、触、法,离我计著及以我所。汝等从今可以此法互相开示,长获利益。
「汝等今者听我所说。我于过去无数劫来,为诸众生广修苦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慈悲一切犹如赤子,所应化度其缘垂毕。三世诸佛法皆善逝,无复还出世间之期;我从此没踪迹难寻,不还作彼阎浮提主、亦复不作彼瞿耶尼主、亦不作彼弗婆提主、亦复不作彼欝单越主、亦复不作彼转轮圣王、亦复不作释提桓因、亦复不作大梵天王。如是三界悉已舍离,我久安立法王自在,不以刀、兵、杻械、枷锁用伏人民,但以正法而施众生,普使一切皆得解脱。会必有离,诸行力尔。须弥宝山劫尽消灭、四大海水亦有枯涸,如来出世为度众生,因缘事穷不得停住。无常弊恶犹如鼋鼍,若啮人时终不放舍。」
时会大众闻此语已悲号懊恼,俱共同声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于忉利天为诸八部及以四众种种说法至三月尽,将欲还下于阎浮提。即便命彼王舍城中大臣之子——名鸠摩罗,聪明辩慧——而语之言:「汝今可下至阎浮提,遍语诸国,普令闻知如来不久当入涅槃,并以此偈广宣示之。」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时鸠摩罗受佛勅已下阎浮提,周遍宣示一切诸国,并说如来所授之偈。于时众生闻鸠摩罗所说语已极大愁恼,皆悉头顶而礼其足,作如是言:「我等顷来失于慈荫,世间毒火转更增炽,咸皆不知大师所在,今者乃在忉利天上,又复不久欲入涅槃。何其苦哉,世眼将灭!我等罪身天人殊绝,无由升天恭敬劝请。唯愿仁者普愍我故,还归天上启白佛言:『阎浮提中一切众生,遥共顶礼世尊足下,久违圣化莫不仰恋,四方推求不知所在,始闻在彼忉利天上,广大饶益诸众生等;又闻不久当入涅槃,世间方当失于慧眼。唯愿愍念阎浮提人,时速还下为惠法药。』」
时鸠摩罗闻此语已,即还升天往至佛所,具以阎浮提人所说之言向佛广述。尔时,世尊闻此语已,而便放于五色光明——青、黄、赤、白、颇梨红色——其光遍照阎浮提内。于时人民男、女、大、小,见此光明皆悉惊喜,叹未曾有,各相谓言:「今者何忽有此异相?非是日、月、星宿之光,亦复不似五通仙人及婆罗门神力呪术所能为者。」又有人言:「如我今者察此光相,决定非是余力所作,必是大慈无上医王愍世间故而放斯瑞,我等或能蒙获安济。」
时天帝释知佛当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宝阶——中央阶者用阎浮檀金,右面阶者用纯琉璃,左面阶者用纯马瑙——栏楯彫镂极为严丽。
尔时,世尊白摩诃摩耶言:「生死之法,会必有离。我今应下还阎浮提,不久亦当入于涅槃。」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为欲报于所生恩故,兼愍一切诸众生等,即于摩诃摩耶前而说此呪:
「南无佛陀 南无达摩 南无僧伽 南无萨多那三藐三佛陀声闻僧伽 南无弥帝利婆罗目佉那 南无须陀洹 南无斯陀含南无阿那含 南无阿罗汉多 南无卢迦三藐迦陀那三藐波罗底拌那奈 低沙那摩己栗多和波罗婆叉寐摩诃摩由利鞞阇罗阇 婆摩鼻阇三鼻阇帝 牧楼兜迷移枳(久斯反)至波罗帝毘遮利遮罗遮罗提婆那伽夜叉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夜叉罗刹毘奢遮悉犍陀 呕摩悉没罗迦牧楼拏兜迷浮陀伽那 移枳至婆罗 帝毘遮罗遮罗遮罗劫波阿诃罗楼提(徒利反)多阿诃罗曼(无干反)蹉阿诃逻迷多阿诃逻萨婆阿诃罗阿突遮阿诃逻耆(是梨反)毘多阿诃逻咄(都勿反)咤质多波婆质多屈(久勿反)比陀质多揵逻(吕耶反)健罗那质多 佛陀婆达摩婆僧伽婆婆逻先奈迦(俱安反)跱(竹利反)迦槃跱(竹利反)鸠槃跱(竹利反)声弃尼 阎摩罗刹阎摩头谛 蓝婆波罗蓝婆迦罗波舍阿履帝阿利枳试阿利帝 阿利宾伽利蓝婆毘蓝婆迦罗波尸阿利帝
「我今为母报所生恩及护一切而说此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心乐欲受持读诵摩诃摩耶夫人所说及此呪者,先净洗浴、著新洁衣,香埿涂地、烧香、末香、散众妙花、缯盖、幢幡、作唱伎乐种种供养,七日七夜持八戒斋——断于五辛、诸不净味、十种之肉一皆不啖——叉手合掌归依三宝,并称摩诃摩耶名而读此呪。以呪力故,能除众生热病、疟病、颠狂、乾消、鬼魅所著、呪咀祷说、卧见恶梦、数厌寱语、水肿、短气,及以小儿惊癎、啼唤、魑魅魍魉,四百四病皆能消除,又于世间得好名称,恒为一切之所恃赖。
「持此呪者亦应称唤东方天王提头赖咤、南方天王毘楼博叉、西方天王毘楼勒叉、北方天王毘沙门;东方天王第一辅臣名摩尼跋陀罗、二名富那跋陀罗、三名金毘罗,统领一切诸鬼神等;南方天王第一辅臣名槃遮罗、立不帝、厕摩诃、耆罗阇那,各各将领五亿鬼神护振旦界(振旦者汉国也)及阎浮提,一切诸鬼不得乱行;西方天王第一辅臣跋檀那等兄弟六人;北方天王第一辅臣迦毘罗夜叉、金发大神、母指大神、散脂修摩罗神,有如是等诸大鬼神统四天下。若有读诵摩诃摩耶所可演说及此神呪,是诸善神又闻唤名,皆来亲近、拥护、随侍,一切诸患皆悉除灭。」
尔时,世尊说此呪已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与母辞別下蹑宝阶。大梵天王执盖随从,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侍立左右,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并余种种诸杂鬼、神前后围绕,充塞虚空,作诸妓乐、歌呗、赞叹,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导从来下趣阎浮提。
时阎浮提诸国王等——波斯匿王、优陀延王、频婆娑罗王、勿陀伽王、弗迦罗娑罗王并余一切诸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各严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青、黄、赤、白、杂色照耀,如忉利天出游观时;并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集在宝阶而来迎佛。
时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即勅诸臣,令于祇桓更办种种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凡有所须皆使供办。
尔时,世尊到阎浮提已,诸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以四众恭敬礼拜,歌颂赞叹,随从世尊入于祇桓。尔时,一切诸人民等既闻如来从忉利天还在祇桓,皆悉驰竞,盈塞道路,祇桓精舍四门充溢,往来者众不可称计。
尔时,世尊坐师子座,四众八部前后围绕。时波斯匿王既见世尊在师子座,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时波斯匿王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今者众生沈于生死,饮服毒药莫能疗者,唯愿大仙降霔甘露。」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当知一切生死源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忧悲苦恼灭。汝等宜应长勤修习,速得离于三界苦海。汝等又听!生死法中恒为八苦之所缠缚,皆由积集身、口、意业流转不绝。若能断于诸集根本则灭众苦,行八正道无为正路。若能审谛如是观者,则可出于诸有之际。」
摩诃摩耶经卷上
校注
卷上【大】,一卷【圣】 法【大】,法经【元】【明】 箫=萧【三】【宫】,〔箫齐…支译〕八字-【圣】* 箫齐沙门释昙景译【大】*,〔-〕【圣】* 箫【大】,萧【宋】【元】【明】【宫】 沙门【大】*,〔-〕【宋】【宫】* 译【大】*,第二译【元】* 乾【大】*,揵【圣】* 比丘比丘尼【大】,菩萨摩诃萨【元】 加【大】*,跏【宋】【宫】【圣】* 已【大】,中【圣】 众【大】,僧【圣】 是【大】*,此【宋】【元】【明】【宫】【圣】* 口中【大】,其口【宋】【元】【明】【宫】【圣】 乳【大】,湩【宋】【元】【明】【宫】【圣】 色【大】,颜【宋】【元】【明】【宫】【圣】 于【大】,〔-〕【宋】【元】【明】【宫】【圣】 缠【大】,结【宋】【元】【明】【宫】【圣】 芽【大】*,牙【圣】* 烟燃【大】,烔然【宋】【元】【明】【宫】【圣】 拍【大】,柏【圣】 想【大】,相【宋】【宫】【圣】 可【大】,有【宋】【元】【明】【宫】 垦【大】,貎【圣】 消【大】,销【宋】【元】【明】【宫】 不【大】,无【宋】【元】【明】【宫】 食【大】,服【宋】【元】【明】【宫】【圣】 融【大】,镕【宋】【元】【明】【宫】 名【大】,称【宋】【元】【明】【宫】【圣】 磨【大】,摩【宋】【元】【明】【宫】【圣】 若旅【大】,逆旅【宋】【元】【明】【宫】,若依【圣】 债【大】,责【圣】 逼【大】,迫【宋】【元】【明】【宫】【圣】 霔【大】,降【宋】【元】【明】【宫】【圣】 洽【大】,涵【圣】 令【大】,今【宋】【元】【明】 普【大】,并【宫】 原【大】,源【宋】【元】【明】【宫】【圣】 狱【大】,故【宫】 以【大】,我【宋】【元】【明】【宫】 量【大】,边【宋】【元】【明】【宫】【圣】 严【大】,岩【宋】【元】【明】【圣】 常自【大】,汁常【宋】【元】【明】【宫】【圣】 压【大】,押【宋】【宫】,厌【圣】 尊【大】,佛【圣】 知返【大】,知反【宋】【元】【明】【宫】,能及【圣】 毫【大】,豪【圣】 垂【大】,随【圣】 摩【大】,魔【宋】【元】【明】【宫】 如【大】,若【宋】【元】【明】【宫】 回【大】,还【宋】【元】【明】【宫】 恕【大】,怒【圣】 此【大】,斯【圣】 所致【大】,致使【圣】 断一切此患根【大】,为一切断此患【宋】【元】【明】【宫】,知一切断此患【圣】 根本【大】,本根【宋】【宫】 杖【大】,仗【宋】【元】【明】【宫】 逼【大】,盗【宋】【元】【明】【宫】【圣】 逝【大】,游【圣】 抂【大】,枉【宋】【元】【明】【圣】 力【大】,通【宋】【元】【明】【宫】 火【大】*,水【圣】* 水【大】*,火【圣】* 不【大】,非【宋】【元】【明】【宫】 及【大】,者【宋】【元】【明】【宫】【圣】 祁【大】,祇【圣】 㮈【大】,奈【宫】 比【大】,比比【宋】【元】【明】【宫】 胝【大】,昵【宋】【元】【明】【宫】 罗【大】,逻【宋】【元】【明】【宫】【圣】 令还【大】,还令【圣】 驰逼【大】,驱逼【宋】【明】【宫】,驱遍【元】 蛇【CB】【丽-CB】【宋】【元】【明】【宫】【圣】,陀【大】 幢【大】,障【圣】 近【大】,之【宋】【元】【明】【宫】 于【大】,过【宋】【元】【明】【宫】 是【大】,此【宋】【元】【明】【宫】 怖惧【大】,惧怖【宋】【元】【明】【宫】 惚【大】,忽【圣】 缚【大】,缠【宋】【元】【明】【宫】 𮊠靽【大】,羁绊【宋】【元】【明】【宫】 著【大】,乐【宋】【元】【明】【宫】 踪【大】,足【宋】【元】【明】【宫】 复【大】*,〔-〕【宋】【元】【明】【宫】【圣】* 事穷【大】,穷讫【宋】【元】【明】【宫】【圣】 弊【大】,毙【宫】 耀【大】,曜【宋】【元】【明】【宫】 冥【大】,暗【宋】【元】【明】【宫】【圣】 下【大】,下为【宋】【宫】【圣】 冥【大】,瞑【宫】 顷【大】,须【宫】 彼【大】,于【宋】【元】【明】【宫】【圣】 言【大】,语【圣】 时【大】,〔-〕【圣】 船【大】,舟【宋】【元】【明】【宫】 住【大】,停【宋】【元】【明】【宫】 三【大】,世【圣】 那【大】,他【圣】 婆【大】*,波【宋】【元】【明】【宫】【圣】* 拌【大】,伴【宋】,柈【元】【明】【宫】 和【大】,婆【圣】 帝【大】*,谛【宋】【元】【明】【宫】【圣】* 牧【大】*,收【宋】【元】【明】【宫】*,故【圣】 久【大】,兑【宋】【元】【明】【宫】 反【大】,切【明】 波【大】*,婆【圣】* 罗【大】,逻【宋】【元】【明】【宫】 伽夜叉罗【大】,〔-〕【圣】 犍【大】*,健【宋】【元】【明】【宫】【圣】* 伽【大】,迦【宋】【元】【明】【宫】 罗【大】下同,逻【宋】【元】【明】【宫】【圣】下同 罗【大】,逻【圣】 诃【大】*,河【宋】【元】【明】【宫】* 利【大】,梨【宋】【元】【明】【宫】【圣】 罗【大】,逻【圣】 蹉【大】,嗟【宫】 婆【大】,簸【圣】 揵【大】,𨺩【宋】【元】【宫】,犍【明】 逻【大】*,罗【宋】【元】【明】【宫】【圣】* 健罗【大】,〔-〕【宋】【元】【明】【宫】【圣】 婆【大】*,娑【宫】* 摩【大】,磨【圣】 跱【大】,时【圣】 竹【大】,何【明】 迦槃跱【大】,〔-〕【圣】 槃【大】,兰【宋】【元】【明】【宫】 竹利反【大】,〔-〕【宋】【元】【明】【宫】【圣】 试【大】,诫【圣】 利【大】*,梨【宋】【元】【明】【宫】【圣】* 罗【大】,逻【圣】 埿【大】,泥【圣】 唱【大】,倡【宋】【元】【明】【宫】 名【大】,〔-〕【圣】 乾【大】,邪【宋】【元】【明】【宫】【圣】 魅【大】,媚【宋】【元】【明】【宫】 厌【大】,魇【宋】【元】【明】【宫】 除【大】,愈【宋】【元】【明】【宫】【圣】 恃赖【大】,爱敬【宋】【元】【明】【宫】【圣】 叉【大】,迦【宋】【元】【明】【宫】【圣】 振【大】,震【明】 振旦者汉国也【大】,〔-〕【宋】【元】【明】【宫】【圣】 脂【大】,𭺬【宋】【宫】 诵持【大】,持诵【明】 如【大】,彼【宋】【元】【明】【宫】 及【大】,与【宋】【元】【明】【宫】 令【大】,今【宋】【元】【明】【宫】【圣】 乾【大】,揵【圣】 鬼【大】,善【宋】【宫】 诸【大】,天【宋】【元】【明】【宫】【圣】 妓【大】,伎【宫】 娑【大】,婆【宋】【元】【明】【宫】【圣】 耀【大】,曜【宫】 天【大】,天王【宋】【元】【明】【宫】 主【大】,王【宋】【元】【明】【宫】 王【大】,〔-〕【宋】【元】【明】【宫】 桓【大】*,洹【明】【圣】* 有所【大】,所资【宋】【元】【明】【宫】【圣】 溢【大】,隘【宋】【元】【明】【宫】 殖【大】,植【宋】【元】【明】【宫】 士【大】,师【宋】【元】【明】【宫】 议【大】,义【宋】【元】【明】【宫】 是【大】,此【宋】【元】【明】【宫】 霔【大】,注【宋】【元】【明】【宫】【圣】 源【大】,原【圣】 灭生灭则【大】,〔-〕【宋】【元】【明】【宫】 老【大】,生老【宋】【元】【明】【宫】 流【大】,展【宋】【元】【明】【宫】 审谛如是【大】,谛审如此【宋】【元】【明】 是【大】,比【宫】 不分卷【圣】【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2 册 摩诃摩耶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标点,其他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