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尔时,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妙法。
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演说十方现在世界诸佛名号。所以者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现在诸佛名者,生大功德,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亦当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诸大众故,覆护怜愍诸众生故,令诸众生所求满故,欲令一切生欢喜故,亦为未来诸菩萨等增善根故——善哉,善哉!——生善觉观,作如是问。如是问者,皆是如来威神之力。舍利弗!汝今谛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现在诸佛名号,能受持者,一切魔众于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恶人亦不得便,获得无量无边甚深功德,随所生处具菩萨行,得宿命通,颜容端正、众相具足,常得亲近、供养诸佛,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闻是诸佛名号,受持读诵、恭敬礼拜、书写供养、展转教他,所得功德无量无边。」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尔时,佛告舍利弗:「若有一心受持、读诵、忆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等即得除灭,未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者能令不生。」
尔时,世尊即说佛名:
「南无月光佛 南无阿閦佛 南无大庄严佛 南无多伽罗香佛 南无常照曜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最上佛 南无莲花幢佛 南无莲华生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阿伽楼香佛 南无大精进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海佛 南无巨海佛 南无幢德佛 南无梵德佛 南无大香佛 南无大生佛 南无宝辋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施德佛 南无大金柱佛 南无大念佛 南无言无尽佛 南无常散花佛 南无大爱佛 南无师子香胜佛 南无养德佛 南无帝释火炎佛 南无常乐德佛 南无师子华德佛 南无寂灭幢佛 南无戒王佛 南无普德佛 南无普德像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优波罗香佛 南无大地佛 南无大龙德佛 南无清净王佛 南无广念佛 南无莲花德佛 南无舍花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花聚佛 南无香象佛 南无常观佛 南无正作佛 南无善住佛 南无尼瞿𠰷陀王佛 南无无上王佛 南无月德佛 南无栴檀林佛 南无日藏佛 南无德藏佛 南无须弥力佛 南无摩尼藏佛 南无金刚王佛 南无威德佛 南无无坏佛 南无善见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大海佛 南无覆娑罗树佛 南无跋瑳德佛 南无佛天佛 南无师子幢佛 南无毘头德佛 南无无边德佛 南无德智佛 南无厚德佛 南无花幢佛 南无象德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德生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德婆瑳子佛 南无论义佛 南无普见佛 南无宝多罗佛 南无普舍佛 南无大供养德佛 南无大网佛 南无断一切众生疑王佛 南无宝德佛 南无普盖佛 南无大盖佛 南无胜德佛 南无千供养佛 南无宝莲花奋迅佛 南无厚德佛 南无智幢佛 南无宝月德佛 南无尼瞿𠰷陀婆瑳王佛 南无常德佛 南无普莲花佛 南无平等德佛 南无龙护救济佛
尔时,佛告慧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佛名已,深信清净、發菩提心,爱乐受持、昼夜精勤,读诵书写、广为他说,得无量无边广大功德,得不退转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魔不能娆乱。」
佛说是经已,慧命舍利弗,释梵四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此法已,皆大欢喜。
校注
佛说【大】*,〔-〕【宋】【元】【明】【宫】* 天【大】,北天【元】【明】 藏【大】,藏法师【宋】【元】【明】【宫】 唯【大】,惟【宋】【元】【明】【宫】 至【大】,志【宋】【元】【明】【宫】 瞑【大】,冥【宋】【元】【明】【宫】 金【大】,提【宫】 十【大】,一【宋】【元】【明】 伞盖【大】下同,繖盖【宋】【元】【明】【宫】下同 旒【大】,流【明】 海【大】,娑伽罗【宋】【元】【明】【宫】 辋【大】,网【宋】【元】【明】【宫】 像【大】,象【宋】【元】【明】【宫】 广念【大】,大爱【宋】【元】【明】 娑【大】,婆【明】 瑳【大】,蹉【宋】【元】【明】【宫】 义【大】,议【宋】【元】【明】【宫】 疑【大】,超疑【宫】 厚【大】,淳【宫】 幢【大】,幡【宋】【元】【明】【宫】 神【大】,等【宋】【元】【明】【宫】 此【大】,比【明】 千【大】,十【元】【明】【宫】 波【大】,婆【宋】【元】【明】【宫】 王【大】,主【宫】 百佛名经【大】,〔-〕【元】【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佛说百佛名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Xian 大德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