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
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常为诸天、善神拥护,所向谐偶,百事增倍;为天龙、鬼神、众人所敬,后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犹豫。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然灯、礼拜,恒怀狐疑。嗔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当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现自衰耗,后复受殃,死趣恶道,展转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谓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无功,怨憎天地,责圣咎天,世人迷惑,不达乃尔。不达之人,心怀不定,而不坚固,进退失理,违负佛恩而无返覆,遂为三涂所见缀缚,自作祸福。罪识之缘,种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恶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后转复剧矣!」
佛言:「阿难!善恶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离;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堕恶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语至诚,终不欺人。」
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植,后生无忧。」
阿难受教,奉行普闻。阿难复白佛言:「人不自手杀者,不自手杀为无罪耶?」
佛言:「阿难!教人杀生,重于自杀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为县官所见促逼,不自出意,虽获其罪,事意不同,轻重有差。教人杀者,知而故犯,阴怀愚恶,趣手害生,无有慈心;欺罔三尊,负于自然神,伤生杌命,其罪莫大!怨对相报,世世受殃,无有断绝。现世不安,数逢灾凶;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人屠截,三涂八难,巨亿万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时,令身困苦,啖草饮泉。今世现有是辈畜兽,皆由前世得为人时,暴逆无道,阴害伤生,不信致此。世世为怨,还相报偿,神同形异,罪深如是。」
阿难复白佛言:「世间人及弟子,恶意向师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佛语阿难:「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恶意向道德之人、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宁持万石弩自射身,不可恶意向之。」
佛言:「阿难!自射身为痛不?」
阿难言:「甚痛,甚痛!世尊!」
佛言:「人持恶意向道德人、其善师者,痛剧弩射身也。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不可轻嫉,见善代其欢喜。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妬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阿难复白佛言:「为人师者,为可得呵遏弟子,不从道理,以有小过,遂之成大,可无罪不?」
佛言:「不可!不可!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为人弟子,当孝顺于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妬善,更相沮坏;不念行善,强梁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饿鬼、畜生,未当有此。于世何求念报佛恩?当持经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济神离苦,超出生死,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不以小过证入大罪。违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证,可不慎耶?」
阿难复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缘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当云何?天中天!」
佛言:「阿难!有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尊,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阿难言:「世间事、世间意,云何耶?天中天!」
佛言:「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于人,施行以理,不违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为世间事也。
「世间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呪、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佛之玄通,无细不知。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戒贵则尊,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罣碍。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愿不意违,感动十方,与天參德;功勋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难闻佛说,更整袈裟,头脑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来,普恩慈大,愍念一切,为作福田,令得脱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恶,众生相诅,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两,奈何世恶,乃弊如此!佛灭度后,经法虽存而无信者,渐衰灭矣!呜呼!痛哉!将何恃怙?惟愿世尊,为众黎故,未可取泥洹。」
阿难因而谏颂曰:
阿难颂如是已,诸会大众,一时信解,皆發无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意,香熏三千,从是得度,开示道地,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阿难所说,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礼阿难,受教而去。
校注
此经【明】对校与【宋】【元】【宫】, cf. p. 753 偶【大】,利【宫】 识【大】,罪【宫】 杀生【大】,杀人【宫】 令【大】,今【宫】 见【大】,其【宫】 义【大】,〔-〕【宫】 梁【大】,踉【宫】 当持经戒【大】,〔-〕【宫】 慢【大】,咀【宫】 入【大】,人【宫】 累【大】,求【宫】 可【大】,阿【宋】【宫】 包【大】,苞【宋】【宫】 邪【大】,那【宫】 诅【大】,咀【宫】 虽存【大】,稍潜【宫】 泆【大】,妷【宋】【宫】 佛【大】,〔-〕【宋】【元】【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No. 492b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阎学新大德输入/沈介磐大德校对,CBETA 自行扫瞄辨识,Jasmine 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