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时到著衣持钵,与阿难俱入城乞食。
是时城中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是人命终,父母宗亲及诸知识一时号哭,哀悼躃踊,称怨大唤,闷绝于地;或有唤父母、兄弟者,或有呼夫主、大家者,如是种种号咷、啼哭;又有把土而自坌者,又有持刀断其发者,譬如有人毒箭入心,苦恼无量;或有以衣自覆而悲泣者,譬如大风鼓扇林树,枝柯相掁;又如失水之鱼宛转在地;又如斩截大树崩倒狼借。以如是楚毒而加其身。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彼诸大众何故哀号悲泣如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城中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寿尽命终。是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知识为恩爱所缚故,如是迷乱。唯愿世尊为度一切故,可往至彼。诸佛、世尊不以无请而有所说。我今为彼诸人劝请于佛、世尊,以大慈悲愿往至彼。」
尔时如来受阿难请,即往其家。是时,彼诸人等遥见世尊,各各以手拭面,前来迎佛。既至佛所,头面礼足,悲泣哽塞,不能發言;正欲长叹,以敬佛故,不敢出息,咽气而住。
尔时佛告长者父母、兄弟、宗亲及诸知识:「汝等何故悲泣、懊恼,著此幻法?」
是诸人等同时發声而白佛言:「世尊!是城中唯有此人聪明智慧,端正殊妙,年既盛壮,于诸人中为无有上。我等思念,不离心怀,众人瞻仰,视之无厌。言语柔和,孝于父母,恭顺兄弟;又复多饶财宝、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珊瑚、琥珀,仓库盈溢,珍宝具足;又有车马、饮食、医药、衣服、卧具、奴婢、使人。如是悉备,一旦命终,是故我等悲泣恋慕,不能自胜。善哉!世尊!愿为我等方便说法,得离诸恼,从今已后更不复受如是诸苦;得断贪欲、嗔恚、愚痴诸结根本;得度生、老、病、死之岸;永离忧、悲、苦、恼之海;所生之处值遇诸佛,善知识会,不遇恶缘。」
尔时世尊告长者父母、宗亲、知识及诸大众:「汝等曾见有生不老、不病、不死者不?」
是诸人等白佛言:「世尊!未曾见也。」
佛复告诸大众:「汝等欲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者,莫复念是恩爱之缚;标心正见,归命三宝。所以者何?于诸世间无过佛者,能导盲冥、愚痴之众。于诸商主及诸医王有相好中无与佛等。所以然者?如来身者即是药王,佛所说法即为良药。」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复告大众:「汝等云何知名为死?」
诸人答言:「不知。世尊!」
佛告大众:「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嫉妬、恚痴,若人行是十恶,名之为死。」
佛复告诸大众:「若人违逆,不顺父母,不行正法,不敬沙门、梵志及诸耆宿,如是之人亦名为死。」
复告大众:「若有不敬三宝及诸持戒有德沙门,如是之人亦名为死。」
复告大众:「若有悭贪、嫉妬、憍慢,自不持戒,家内大小亦复不持;言语麁恶,好伤于人;狂痴、懈怠,心意不安;六情不具,少于智慧;不能专正,喜信他语;常怀嫉恚而自称誉;遏人之善,扬他之非;好自贡高,不能亲近沙门、梵志,不闻正法,如是之人亦名为死。」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复告大众:「若人得富贵而无憍慢心,意常安乐,亦不自高,亦不自下,等心一切,视之如己,虽得富贵,心无有异,恒观无常,不为己有,过如怨毒,解知诸法,会当有离。既知是已,精勤修习;知一切法无可依止,于诸名利不计我所,亦复不著一切诸尘;常修其心,亲近智者;不近恶友,常求远离;佛所说法,初不违失。」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复告大众:「汝等知有生、老、病、死,今世后世精神轮转更受形不?」
诸人答言:「不知,世尊!」
佛言:「汝等当知!众生以此四事因缘系缚,精神轮转五道,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复告大众:「以结使故,起诸因缘;以因缘故,受诸苦恼;以是之故,轮转生死。色不至后世,受、想、行、识不至后世。所以者何?五阴不可得、不坚牢、无暂停故。」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复告大众:「地不至后世,水、火、风、亦不至后世。所以者何?地无觉、无知,四大无识,地即虚偽四大合成,以是因缘不至后世。」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复告大众:「眼不至后世,耳、鼻、舌、身、意亦不至后世。所以者何?眼空、无我、无常、无有暂住。设欲令止,不可得也,有缘则生,缘散则灭,生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诸人当知!此六情者,缘会则有,缘散则无。譬如寄客不得久住。又如负债之人计日偿债,日毕则去,终无住期,去则便空,竟不可得,无有往来;此六情者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说是经时,三百比丘漏尽结解,成罗汉道,五百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八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告诸大众:「汝等当观非常,不离是念。诸大众等!我知过去诸佛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有大慈悲,普及一切。过去佛者名为迦叶佛、拘孙帝佛、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尸弃佛、定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如来,断除一切不善之法,修集甚深无量善法,于诸法中无所罣碍,而皆无常。过去亦有无量辟支佛,志乐静寂,善修其心,亦皆无常。过去诸佛弟子无量无边,皆得漏尽意解、三明六通及八解脱,永离生死,得到彼岸,亦为无常之所迁变。过去亦有五通仙人,净修其戒,寿无量劫,悉归无常。往昔亦有无量转轮圣王及诸小王,七宝具足,无所乏少,亦复无常。我于过去无量世中作诸国王,以头、目、髓、脑,及以手、足、国城、妻、子、象、马、七珍、宫殿、楼观、五乐之具,一切布施。我于尔时兼修净戒,无所亏损,若有人来求是诸物,欢喜施与,不生嗔心,亦无嫉意;勇猛精进,身心不懈;深修禅定解脱三昧;以深利智、广大之智、无碍无等甚深智慧,具足如是无量功德。我行菩萨道时,以是功德坐菩提树下,以金刚心而立誓言:『不起此坐,当破四魔,得一切种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适發此念,天魔波旬将诸兵众,器仗严饰,绕菩提树,面各三十二由旬,而作恶念:『我以此兵众必坏是人,令不成道。』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慧,以一念相应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转法轮,自得成就,亦复成就一切众生。尔时有三夜叉:一名阿罗婆伽,二名毘沙那伽,三名修脂蓝。如是等无量鬼神化令持戒;于九十五种外道中最尊、最上、无与等者,断除一切三毒根本,无有生、老、病、死之患,而得成就无上道法。然亦当为无常所转,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复告大众:「汝等观此无常,终不舍人。如来得一切种智,色身相好,具足成就,而不能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亦归无常。是故,汝等当深观察无常之法!若能如是,无复恩爱系恋之心,亦无贪欲、嗔恚、愚痴之想,永断生、老、病、死之苦,得离一切不善之法,增益无量清净之行,深达诸法十二缘起。以是因缘常值诸佛。所以者何?若人得达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若见法者,即名见佛;欲见佛者,当持净戒,威仪无缺。」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尔时尊者阿难前白佛言:「善哉!世尊!善能分別解说此法。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之?」
佛言:「此经名为『除诸忧恼』,汝应受持。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应当受持。」
佛告阿难:「于后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者,于七生中自识宿命,毒不能害,火不能烧,水不能漂,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八难之处;舍此身已,生弥勒前,得在弥勒第一会中。」
佛说此经已,阿难及诸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
校注
佛说【大】*,〔-〕【宋】*【元】*【明】* 月支国居士【大】,优婆塞【宋】【元】【明】,月支优婆塞【宫】 洹【大】,桓【宋】【元】【明】【宫】 刀【大】,〔-〕【宫】 泣【大】,哀【宋】【元】【明】【宫】 思【大】,悲【宋】【元】【明】,〔-〕【宫】 长者【大】,长者子【宋】【元】【明】 标【大】,操【宫】 乐【大】,〔-〕【宫】 系缚【大】,缚系【宋】【元】【明】 寿【大】,量【宋】【元】【明】 集【大】,习【宋】【元】【明】 我【大】,我于【宋】【元】【明】 外【大】,〔-〕【宫】 免【大】,勉【宫】 系【大】,系【宫】 大【大】,天【宫】 已【大】,以【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释振溥法师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