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誓心长者子,名私呵昧,与五百弟子俱出王舍大国,欲到竹园中。未至,遥见佛经行,身色光明无央数变,非世俗所可闻见。五百弟子自相与语赞叹言:「佛端正无比,威神乃尔。以何因缘于世有是?作何等行,积何功德,能得是身?当往问之。」
五百弟子皆以恭敬意,战栗肃然,衣毛起竖,前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私呵昧便前白佛言:「佛身乃尔,非世所见。何因致是?本行何等,积何功德?」
佛问私呵昧言:「若见何等,言『佛身乃尔,非世所见』?」
私呵昧便于佛前而说偈言:
佛言:「善哉!善哉!私呵昧!所问甚深!甚深!多所忧念,多所安隐诸天及人。愍伤十方,欲使度脱,起诸菩萨大士意,皆令精进。」佛告私呵昧言:「我为汝说之。谛听!谛受!」
私呵昧即言:「受教。」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当行六事,未起菩萨意便起求。何等六?一者依佛住;二者入正道不复还;三者内意自晓了;四者得善知识因自依;五者常有大愿;六者无怯弱心,不厌智慧。是为六。」
佛尔时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以起意者,为有几意喜?」
佛言:「以起菩萨意者,有六意喜。何等为六?一者以得喜意不离佛;二者受决语入正道;三者作医王主,治人生、老、病、死;四者我作将,从生死脱人于五道;五者我作海中大船师主,度脱海流人;六者我在冥中作大明主,破坏愚痴。是为六意喜。」
佛尔时说偈言:
佛言:「以起菩萨意者,有六事身意得休息。何等为六?一者以得从地狱、禽兽、饿鬼勤苦脱出,身意得休息;二者以得脱于八难处;三者以得脱谛,不复入九十六种道;四者以得度应仪各佛法;五者以得在第一法器,不复转;六者以住佛严教,不断佛道。是为六功德休息。」
佛尔时便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起菩萨意者,当复行何等法所可作者?」佛言:「起菩萨意者,当向行六事。何等为六?一者当行布施,二者当持戒,三者当忍辱,四者当精进,五者当一心,六者当行智慧。是为六事行。」
佛尔时便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菩萨欲得无所从生法忍,当何以致之?」
佛言:「菩萨有六事行,疾得无所从生法忍。何等为六?一者不计有身,二者不计有人,三者不计有寿,四者不计有形,五者不计无有,六者不计常有。是为六事行。菩萨从是疾得无所从生法忍。」
佛尔时便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菩萨大士已得无所从生法忍,用几事得一切智?」
佛言:「菩萨大士已得无所从生法忍,有六事得一切智。何等为六?一者得身力,二者得口力,三者得意力,四者得神足力,五者得道力,六者得慧力。」
私呵昧白佛言:「何等为身力?」
佛言:「身力者,牢强如金刚,无瑕秽,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一切人无能动摇者。是为身力。」
佛言:「口力者,有六种声,如来口所说声,能遍三千大千日月。是为口力。」
佛言:「意力者,悉使百千亿魔来,不能动摇佛一毛。是为意力。」
「何等为神足力?」
佛言:「神足力者,持一足指,能震动三千大千日月,其中人民无有惊怖者。是为神足力。」
「何等为道力?」
佛言:「道力者,十方诸佛为一切人说经法,中无空缺,各得其所。是为道力。」
「何等为慧力?」
佛言:「慧力者,一切人意所知、行所知、念可知、念脱知,以一时悉合会,弹指顷持智慧,所可知、所可见、所可学,皆悉知、见、觉。是为慧力。已得无所从生法忍菩萨大士,以是六事得一切智。」
佛尔时便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已成一切智,如来、无所著、正真觉用几法住?」
佛言:「成一切智,童孺!如来用六法住。何等为六?一者佛十种力,二者四无所畏,三者佛十八法不共,四者有大哀,五者一切无能见佛顶者,六者有三十二大人之相。是为六法住。」
私呵昧白佛言:「已得一切智,如来、无所著、正真觉用几法灭度?」
佛言:「已得一切智,童孺!如来用六法灭度。何等为六灭度?时,童孺!如来便留五分灭度。何等为五?一者戒身,二者定身,三者智慧身,四者度脱身,五者度脱示现身。是为留五分不灭。愍伤一切人故。灭度时,童孺!如来以无央数事,赞叹、称誉比丘僧功德,令人布施,哀愍一切人故。灭度时,童孺!如来因散身骨令如芥子,哀伤一切人故。灭度时,童孺!如来为诸菩萨说我所以索无上正真道者,但用愍伤一切人故。灭度时,童孺!如来用十方人故,因说十二部经,令一切人各得其所。何等十二?一者闻经,二者说经,三者听经,四者分別经,五者现经,六者譬喻经,七者所说经,八者生经,九者方等经,十者无比法经,十一者章句经,十二者行经。是为十二部经。哀护一切人故,灭度时如来因广说四自归。何等为四?一者但取要不取识;二者但取法不取识;三者但取慧不取形;四者但取正不取说。是为四自归。已得一切智,童孺!如来以是六法灭度。」
佛尔时便说偈言:
尔时私呵昧童孺便于佛前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如来灭度后,有几功德非应仪各佛所能及?」
佛言:「童孺!如来灭度后,有六功德非应仪各佛所及也。何等为六?一者如来灭讫后,舍利得供养,诸天、龙、鬼神、质谅神、执乐神、金鸟神、似人形神、胸臆行神、人、非人,皆来供养舍利,为作礼,无有极;二者如来灭讫后,人皆从三界得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者如来灭讫后,四辈弟子行福供养比丘僧;四者如来灭讫后,十二部经悉遍布阎浮提内;五者如来灭讫后,若边地及诸大国不解经法,无义理处,及诸外道法于其中当兴盛;六者如来灭讫后,若有人闻佛所行、佛神足、佛变化、佛智慧,多起爱清净,恭敬起意,从是因缘,得生天上人中受福。是六功德,非应仪各佛所能及。」
佛尔时便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云何无上正真道为谛?」
佛言:「有六法为谛。何等为六?一者眼离色是为谛;耳、鼻、口、身、意离色是为谛。」
尔时私呵昧便于佛前说偈言:
佛尔时便为私呵昧童孺说偈言:
私呵昧白佛言:「是曹辈非法器人,我当为作法器。唯愿佛授吾决!」便于佛前说偈言:
佛告私呵昧童孺言:「过去诸佛皆授若决已,我今亦当复授若决。今现在无央数国土诸佛转法轮者,是诸佛皆复授若决已。」
私呵昧童孺从佛闻所授决,便大欢喜,即住虚空去地百四十丈,从上下来,以头面著佛足,为佛作礼。
时五百弟子见大变化,便于佛前说偈言:
佛尔时便为五百弟子说偈言:
尔时五百弟子闻佛授与决,皆大欢喜,即住虚空中去地二十丈,从上来下,为佛作礼,白佛言:「我等、私呵昧云何得封拜?」
佛尔时便笑,无央数色色各异,从佛口出,光照无央数佛国,还绕身三匝,于顶上便不见。
尔时阿难从坐起,正衣服,右膝著地,叉手,头面著佛足,白佛言:「佛何因缘笑?既笑,当有意。」
佛尔时便为阿难说偈言:
尔时五百弟子于佛前赞叹佛说偈言:
尔时阿难白佛言:「是经名为何等?当云何奉行之?」
佛语阿难:「是经名『菩萨道树经』,若当讽诵持之!」
阿难白佛言:「何因名为『菩萨道树经』?」
佛语阿难:「譬如种树,稍稍生芽,后生茎、节、枝、叶、花、实。如是阿难!于是经初發意菩萨便得喜,从喜身意得休息,具足六度无极行变谋明德,便得无所从生法忍,具足一切智慧,转于法轮乃至灭度,便分布舍利住后后法用。是故阿难!是名『菩萨道树经』。」
校注
私呵昧经【大】,道树经【宋】【宫】,菩萨道树经【元】【明】 一名菩萨道树【大】,亦名私呵三昧经亦名私呵末经【宋】【宫】,或云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经亦名道树三昧亦名私呵三昧经【元】,或云私呵昧经亦名道树三昧亦名私呵三昧经【明】 吴【大】,吴世【宋】【元】【宫】 月氏【大】,三藏【宋】【宫】,月支三藏【元】【明】 优婆塞【大】,〔-〕【宋】【宫】 誓【大】,逝【宋】【元】【明】【宫】 私呵昧【大】下同,私呵末【宫】下同 可不【大】,不可【宋】【元】【明】【宫】 如画【大】,干昼【宫】 见【大】,现【宋】【元】【明】【宫】 疑【大】,狐【宫】 六【大】,为六【宋】【元】【明】【宫】 法【大】,住【宋】【元】【明】【宫】 以【大】下同,已【宋】【元】【明】【宫】下同 中【大】,中作【宫】 船【大】*,舡【宋】【宫】* 主【大】,王【宫】 厄【大】,危【宋】【明】【宫】 至【大】,主【宫】 中【大】,流【宋】【元】【明】【宫】 盲【大】,著【宫】 何【大】,得【宋】【元】【明】【宫】 常【大】,尚【宋】【元】【明】【宫】 起【大】,已起【宋】【元】【明】【宫】 者【大】,〔-〕【宋】【元】【明】【宫】 向【大】,可【宫】 慧【大】,决【宋】【元】【明】【宫】 为当【大】,当为【宋】【元】【明】【宫】 其【大】,甚【明】【宫】 持【大】,特【元】【明】,待【宫】 何等口【大】,何等为口【宋】【元】【明】,何为为口【宫】 意【大】,为意【宋】【元】【明】【宫】 佛言意力【大】,〔-〕【宋】【元】【明】【宫】 一足【大】,足一【宋】【元】【明】【宫】 佛言道力【大】,〔-〕【宫】 学【大】,觉【宋】【元】【明】【宫】 力【大】,兵【宫】 开【大】,闻【宋】【元】【明】【宫】 能有【大】,有能【宋】【元】【明】【宫】 天【大】,大【宋】【元】【明】【宫】 皆【大】,法【宋】【元】【明】【宫】 佛【大】,已佛【宋】【元】【明】【宫】 佛【大】,〔-〕【宫】 人之【大】,士【宫】 是【大】,如是【宫】 便【大】,即【宋】【元】【明】【宫】 以得成【大】,已是故【宫】 示现【大】,知见【元】【明】 不灭【大】,灭度【宫】 因散身【大】,用自散其【宫】 用【大】,〔-〕【宋】【元】【明】【宫】 十【大】,为十【宋】【元】【明】【宫】 听【大】,德【宫】 广【大】,度【宫】 现【大】,善【宫】 如【大】,面【宋】【元】【明】【宫】 今【大】*,令【宋】【元】【明】【宫】* 与【大】,有【宋】【元】【明】【宫】 故【大】,数【宋】【元】【明】【宫】 有【大】,成【宋】【元】【明】【宫】 信【大】,作【宋】【元】【明】【宫】 是【大】,从【宋】【元】【明】【宫】 者【大】,大【宋】【元】【明】【宫】 及也【大】,能也【宋】【元】【明】【宫】 后【大】,彼【明】 无【大】,无有【宫】 行【大】,得【宋】【元】【明】 受【大】,常受【宋】【元】【明】【宫】 是【大】,是为【宋】【元】【明】【宫】 比丘【大】,四辈【宋】【元】【明】【宫】 便【大】,〔-〕【宋】【元】【明】【宫】 六【大】,亦【宋】【元】【明】【宫】 相【大】,想【宋】【元】【明】【宫】 色著【大】,识者【宫】 有【大】,为【宫】 甚【大】,其【宫】 蔽【大】,弊【宋】【元】【明】【宫】 不【大】,无【宋】【元】【明】【宫】 若【大】,如【宋】【元】【明】【宫】 过【大】,愚【宋】【元】【明】【宫】 清净【大】,精进【宋】【元】【明】【宫】 授【大】,受【明】 我今【大】,今我【宋】【元】【明】【宫】 授【大】,受【宋】【元】【明】【宫】 下来【大】,来下【宋】【元】【明】【宫】 傥【大】,当【宋】【元】【明】【宫】 教哀【大】,哀教【宫】 谏【大】,诤【明】【宫】 朽【大】,了【宫】 间【大】,闻【明】【宫】 是【大】,我【宋】【元】【明】【宫】 常【大】,尚【宫】 安隐【大】,安乐【宋】【元】【明】【宫】 生上【大】,上生【宋】【元】【明】【宫】 常当【大】,当常【宋】【元】【明】,当当【宫】 今佛【大】,佛尔【宋】【元】【明】【宫】 我等【大】,我等师【宋】【元】【明】【宫】 见【大】,现【宋】【元】【明】【宫】 正【大】,整【宋】【元】【明】【宫】 亿【大】,一【宋】【宫】 今佛【大】,佛已【宫】 说【大】,语【明】【宫】 时【大】,明【宋】【元】【明】【宫】 问【大】,声【元】【明】【宫】 常【大】,当【宫】 菩萨【大】,菩提【元】【明】 度【大】,离【宋】【元】【明】【宫】 习【大】,行【宋】【元】【明】【宫】 初【大】,从初【宋】【元】【明】【宫】 后【大】,于【宋】【元】【明】【宫】 名【大】,名为【宋】【元】【明】【宫】 龙鬼【大】,鬼龙【宋】【宫】 质【CB】【丽-CB】【宫】,资【大】 前【大】,〔-〕【宋】【元】【明】【宫】 私呵昧经【大】,菩萨道树经【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私呵昧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释振溥法师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