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越难经
闻如是:
彼时,国中有四姓长者,名曰越难,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难为人悭贪嫉妬,不信道德、不喜布施。日未没,常勅门监,有来乞匃者,勿得通也。
难后寿尽,还生其国中,为盲乞妇作子。其夫言:「汝身有重病,今复怀躯,我贫穷无以衣食,汝便自去。」
妇受教出门外,未远得大聚粪,便止其中。至九月生一子,两目复盲,其母行乞食养之。至年七岁,其母言:「我养汝大久,且自行拄杖,取食器行乞,当自悲言:『世间贫者最为苦恼。今我薄命生贫家,两目复盲无所见,复为人所轻易。今有乞我少所饮食,愈我饥者,譬如天雨,渴者得饮。』」
儿闻母说如是,便行家家乞匃,复到栴檀家。其子适到时,守门者适小出,盲儿径入前到中庭,如母教说之。
时,栴檀在高观上闻其语,大怒呼守门者问之:「谁内此盲乞儿者?」门监大恐怖,即牵盲儿扑于门外,伤其头面,复折右臂,坏其食器,饭散其地,身体大痛。儿呼悲啼,其母闻之,即走到儿所,言:「何等弊人娆我子者?我子尚小,两目复盲,有何等过,乃取如是。何壹感天?」
儿对母言:「我到此门中乞,有高声人,呼多力人牵扑伤我,身体大痛如是,今且死不久。」时门上有守神,便谓之言:「汝得是痛,尚为小耳,其大在后。汝坐前世有财不布施,故得勤苦。世间富贵无有常,富贵而不布施,如无有财等也。死更苦痛,乃愁悔,当复何益?」时观者甚众多,各各自语,其声远闻。
佛时从念道觉,与诸比丘俱入城分卫。佛问阿难:「是何等声?怱怱乃如是。」
阿难便白佛,说盲子母本事已,便叉手白佛:「愿哀矜,到此儿所。」佛默然不应。分卫还饭已,便往视之。见盲儿创痛,以手摩其头,目便即开,折伤处即愈,因自识宿命。佛问:「汝是前世长者字难不?」对言:「是也。」
阿难白佛:「此儿命尽,当趣何道?」佛言:「当入大泥梨中一宿。」
佛说越难经
校注
居士【大】,清信士【宋】【元】【明】【宫】 国贤者飞鸟聚【大】,园【宫】 彼【大】,是【宋】【元】【明】【宫】 富珍奇【大】,贵珍琦【宋】【元】【明】【宫】 匃【大】,〔-〕【宋】【元】【明】【宫】 也【大】,之【宋】【元】【明】【宫】 一【大】,〔-〕【宋】【宫】 曰【大】,〔-〕【宫】 还【大】,〔-〕【宫】 我【大】,我以【宋】【元】【明】【宫】 外【大】,〔-〕【宫】 复【大】,悉【宋】【元】【明】【宫】 行【大】,〔-〕【宋】【元】【明】【宫】 其【大】,〔-〕【宋】【元】【明】【宫】 拄【大】,持【宋】【元】【明】【宫】 见【大】,见者【宋】【元】【明】【宫】 有乞【大】,与【宋】【元】【明】【宫】 饮食【大】,饭【宫】 适【大】,暂【宋】【元】【明】【宫】 径入【大】,往入【宫】 前到【大】,至【宋】【元】【明】,前至【宫】 观【大】,楼【宋】【元】【明】【宫】 语【大】,言【宋】【元】【明】【宫】 怒【大】,怒便【宋】【元】【明】【宫】 乞【大】,〔-〕【宫】 门监大恐怖【大】,监门人大懅【宋】【元】【明】【宫】 牵【大】,掣【宋】【元】【明】【宫】 扑【大】,拨【宫】 折【大】,折其【宋】【元】【明】【宫】 其【大】,于【宋】【元】【明】【宫】 儿【大】,儿呌【宋】【元】【明】【宫】 言【大】,〔-〕【宋】【元】【明】【宫】 两【大】,其【宫】 等【大】,〔-〕【宫】 乃取如是【大】,而取之尔【宋】【元】【明】【宫】 到【大】,至【宋】【元】【明】【宫】 牵扑伤我身【大】,掣扑折伤我【宋】【元】【明】【宫】 便【大】,〔-〕【宋】【元】【明】【宫】 施【大】,施今【宋】【元】【明】【宫】 也【大】,耳【宋】【元】【明】【宫】 乃【大】,迺【宋】【元】【明】【宫】 时【大】,如是【宋】【元】【明】【宫】 分卫【大】,〔-〕【宫】 佛【大】,遥见之便【宋】【元】【明】【宫】 怱怱乃【大】,迺【宫】 便【大】,〔-〕【宋】【元】【明】【宫】 盲【大】,盲儿【宋】【元】【明】【宫】 事【大】,末【宋】【元】【明】【宫】 矜【大】,怜【宋】【元】【明】【宫】 创【大】,疮【宋】【元】【明】【宫】 折【大】,〔-〕【宫】 难【大】,越难【宋】【元】【明】【宫】 懃苦【大】,〔-〕【宫】 (尔时…意)九字【大】,佛故说偈言【宋】【元】【明】,佛便说偈言【宫】 (人求…果)四句二十字【大】∞(有身…常)六句三十字【宫】 (有身…常)六句三十字【大】∞(人求…果)四句二十字【宫】 暑【大】,热【宫】 经【大】,〔-〕【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佛说越难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维习安大德提供,阎学新大德输入/沈介磐大德校对,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