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七女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拘留国,在分儒达树园,与千罗汉俱,菩萨有五百人,及诸天,龙,鬼神。
尔时拘留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智慧无双,为是国中作师,常有五百弟子,复为国王,大臣所敬遇。是婆罗门有七女,大端正无比,黠慧言语;从头至足皆著金银,白珠,璎珞,随时被服;常与五百女人俱,憙自贡高,恃怙端正,憍慢众人;倚于富贵谓呼有常;每与国中人民共说义理,常得其胜。
尔时有迦罗越,名曰分儒达,闻此女大好,便至婆罗门所,谓言:「卿家中自呼是女端正,虽尔,当遍将至国中示人。若有人呵此女者,卿当雇我五百两金;若不呵者,我当雇卿五百两金。」如是募九十日遍至国中,无有道此女丑者。尔时婆罗门即得五百两金。
分儒达告婆罗门:「今佛近在祇树园。佛知当来,过去,今现在事。又复至诚,终不妄言。当将往示佛。」
婆罗门言:「大善!」即与眷属五百婆罗门,国中复有五百女人俱,相随至佛所。
佛时为无数千人说法。各各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婆罗门前白佛言:「瞿昙常游诸国,宁见有好人端正如是女者不?」
佛便逆呵之:「此女不好,皆丑,无有一好处。」
婆罗门问佛:「是女一国中人无有道此女丑。今瞿昙何以独道此女丑?」婆罗门问佛言:「世间人以何为好?」
佛言:「世间人眼不贪色,耳不听受恶声,是则为好;鼻不嗅香,口不甞味,是则为好;身不贪细滑,意不念恶,是则为好;手不盗取人财物,口不说人恶,是则为好;不贡高,绮语,知生所从来,死有所趣,是则为好;信布施后当得其福,是则为好;信佛,信法,信比丘僧,是则为好。」
佛告婆罗门:「颜色好,不为好;身体好,不为好;衣服好,不为好;二言,绮语,不为好;心端意正此乃为好。」
分儒达即自还得五百两金。
佛告婆罗门:「昔者有城,名波罗奈,从地底去,佛、诸当来佛皆于是上坐。尔时有国王,名机惟尼,作优婆塞,大明经,为佛作精舍。王有女,悉为优婆夷,明经智慧,端正无双,身上皆著金银,琥珀,珠宝,被服甚好。第一女字羞耽,第二女字须耽摩,第三女字比丘尼,第四女字比丘罗辎,第五女字沙门尼,第六女字沙门密,第七女字僧大萨耽,常以佛正法斋戒。布施讫竟,七女便相将至父王正殿,白言:『我曹姊弟欲相随到塚间游观。』
「王言:『塜间大可畏,但有死人骨发,形骸狼借,支散在地;诸悲哀者,啼哭者满其间;有虎,狼,野兽,鵄枭主啖死人肉血。汝曹姊弟何为塚间?我宫中有园观,浴池,中有飞鸟,鸳鸯相随而鸣;中有众华,五色光目;芝草奇树,众果清凉,恣意所食,极可游观。汝曹姊弟何为塚间?』
「七女即报言:『大王!众果,美食何益万分?我见世间人老时命日趣死,人生无有不死者。我曹非小儿,尝为余食所惑!王哀念我姊弟者,当听我曹姊弟到城外观死人。』如是至三。
「王言:『大善!听汝姊弟所为。』
「尔时七女即与五百婇女,严驾出宫门。七女即解颈下璎珞散地,国中时有千余人见之,随后拾取珠宝。欢喜遂到城外塚间,大臭,处不净,但闻啼哭声。诸婇女及人民身体肃然,衣毛为竖。七女直前视诸死人,中有断头者,中有断手足者,中有断鼻耳者,中有已死者,或有未死者,中有梓棺者,有席中裹者,有绳缚者。家室啼哭,皆欲令解脱。七女左右顾视,死人众多。复有持死人从四面来者,飞鸟,走兽共争来食之。死人膖胀,脓血流出,数万亿虫从腹中出,臭处难可当。七女亦不覆鼻,直前绕之一匝,即自相与言:『我曹姊弟身体不久皆当复尔。』
「第一女言:『宁可各作一偈,救死人魂魄耶?』六女皆言:『大善!』
「第一女言:『此人生时好香涂身,著新好衣;行步众中,细目绮视;于人中作姿,则欲令人观之。今死在地,日炙,风飘。主作姿则者,今为所在?』
「第二女言:『雀在瓶中,覆盖其口,不能出飞。今瓶已破,雀飞而去。』
「第三女言:『乘车而行,中道舍车去,车不能自前。主使车行者,今为所在?』
「第四女言:『譬如人乘船而行,众人共载而渡水,得岸便系船。弃身体去,如弃船去。』
「第五女言:『有城完坚,中多人民,皆生长城中。今城更空,不见人民,为在何所?』
「第六女言:『人死卧地,衣被常好,从头至足无有缺减。今不能行,亦不能动摇。其人当今为在何所?』
「第七女言:『一身独居,人出去其舍,舍中空无有守者,今舍日坏败。』
「尔时第二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坐即为动摇,闻七女说经,如伸臂顷,即从天上来下,赞七女言:『所说大善!欲愿得何等?所愿者,我能为汝得之。』
「七女俱言:『卿是释天乎?梵天耶?不见卿来时,自然在我前,使我知之。』
「即报言:『诸女!我是释提桓因。闻说善言、好语,故来听之。』
「七女言:『卿属者欲与我曹愿。卿是第二忉利天上最尊,当为我等得之。我姊弟请说所愿。』
「第一女言:『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于其中生。是我所愿也。』
「第二女言:『我欲得地上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愿欲于其中生。』
「第三女言:『人于深山中大呼,音响四闻耳,不知所在。我愿于其中生。』
「释提桓因报言:『且止!我不能得是愿。诸女欲得作释梵、四天王、日月中尊,是则可得。今女所愿,实我所不知。』
「七女答言:『卿是天上独尊,有威神,何以不能得此愿?卿譬如老牛,不能挽车,亦复不能耕犁,无益于主。』
「释提桓因报言:『我闻说经,故来听之。非我所知,即便辞谢。』七女默然无报。
「尔时空中有天言:『今迦叶佛近在惟于陵聚中,何不往问迦叶佛?』七女闻之大欢喜,即与五百婇女、随来观者,塚间丧亡、悲哀、啼哭者复有五百人,俱發意往。
「时迦叶佛为无数千人说法,悉各前为迦叶佛作礼,却坐一面。释提桓因白佛言:『我向者闻国王七女说经,故来听之。七女便从我索是愿言:「我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我时不能报答,愿佛为七女解说其意。』
「迦叶佛言:『善哉!發问多所过度。是事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此事,何况于汝?』是时迦叶佛便笑,五色光从口出,照满佛刹,还绕身,从顶上入。
「侍者前长跪,问迦叶佛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迦叶佛告萨波罗:『汝见是女不?』『唯然已见。』
「『此国王七女共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来,供养五百佛已,当复万佛,却后十劫悉当作佛,皆同一字,号名复多罗贲,刹土名首陀波。其佛寿三万岁,是时人民被服,饮食,譬如第二忉利天上所有。佛般泥洹后,经道留止八千岁乃尽。是佛时说法,当度七十五亿万人令得菩萨及罗汉道。』
「迦叶佛授七女別时,即踊跃欢喜,便住虚空中,离地二十丈,从上来下悉化成男子,即得阿惟越致。五百婇女及千五百天与人,见七女化成男,踊跃欢喜,皆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人远离尘垢,皆得法眼。」
佛告婆罗门:「此国王七女富乐,端正,豪贵,尚不恃身作绮好。所以者何?用念非常,是身不可久得故。一切世间人但坐愚痴故,堕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人生若皆由恩爱,从生致老,从老致病,从病致死,从死致啼哭,得苦痛。人生若皆从恩爱,当自观身,亦当观他人身。坐起当念身中恶露,涕唾,寒热,臭处,不净:如是何等类,身一坏时,还化作虫,自食其肉,骨节支解,消为灰土。还自念:『我身死亦当如是。』不当恃身作绮好,当念非常。若人施行善,不自贡高,绮语者,死后皆生天上;若施行恶者,当入泥犁中。女人所以堕泥犁中多者何?但坐嫉妬,姿态多故。」
佛说是时,婆罗门女即踊跃欢喜,解身上珠宝用散佛上。佛威神令所散住虚空中化作宝盖,中有声言:「善哉!如佛所言无有异。」佛尔时便感动,放威神,于座上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刹土皆为大动;光明照十方,百岁枯树皆生华菓,诸空沟㵎皆自然有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皆自作声;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痖者得语,伛者得伸,拘躃者得愈,手足病者得愈,狂者得正,被毒者毒不为行,拘闭者悉得解脱,百鸟狸兽皆相和悲鸣。尔时拘留国中人民无男,无女皆大欢喜,和心相向若得禅。
佛作是变化时,拘留国王捐珠,踊跃欢喜,及百大臣,婆罗门女,与其眷属及五百婆罗门,皆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五百比丘得罗汉道;国中五百人悉须陀洹道。
佛说是经已,菩萨,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者,人民,诸天,鬼神,龙,皆大欢喜,前持头面著地,为佛作礼而去。
佛说七女经
校注
国【大】,〔-〕【宋】【元】【宫】 居士【大】,优婆塞【宋】【元】【明】【宫】 白【大】,真【宋】【元】【明】【宫】 辎【大】,轒【宋】【元】【明】【宫】 讫【大】,说【宋】【元】【明】【宫】 弟【大】*,娣【宋】【元】【明】【宫】* 主【大】,生【宋】【元】【明】,住【宫】 日【大】,曰【宋】【宫】 尝【大】,当【宋】【元】【明】【宫】 及【大】,〔-〕【宋】【元】【明】【宫】 席【大】,席【明】 相【大】,〔-〕【宋】【元】【明】【宫】 魂【大】,鬼【宋】【元】【明】 善【大】,善大善【明】 系【大】,击【宋】【元】【明】 弃【大】,乘【宋】【元】【明】【宫】 完【大】,皃【宋】【宫】 缺【大】,鈌【宋】【元】 舍【大】,〔-〕【宋】【元】【明】【宫】 耶【大】,也【宋】【元】【明】【宫】 別【大】,莂【宋】【元】【明】【宫】 二【大】,一【宫】 一【大】,二【宋】【元】【明】【宫】 恃【大】*,持【宋】【元】【明】【宫】* 支【大】,肢【元】 虚【大】,处【宋】【元】【明】【宫】 按【大】,案【宫】 捐【大】,旃【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4 册 佛说七女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释振溥法师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