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

修学品第二之余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身黄金色光明照耀犹如金山如来往昔无量劫中常乐修善不嗔不恚若有众生恶骂捶打悉皆能忍不生嗔恨恒自惭愧生大悲想『皆是过去先业所报』常自克责复行布施柔软氍氀刍摩劫贝憍奢耶衣如是等衣恒以施人如是展转无量世中积功高大常受天乐下生人间得大人相身黄金色于诸金色最上最胜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于四天下若有柔软氍氀敷具刍摩劫贝憍奢耶衣钦婆罗衣一切世间柔软之物王悉得之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人中细软衣服卧具劫贝刍摩钦婆罗衣如是等物如来悉得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不生嗔恚心  恒惭愧克责
布施细妙衣  上㲲无价物
恒施与众生  施已心欢喜
踊跃无悋惜  譬如人失火
出物大欢喜  积业无有量
生天受快乐  从此生人间
而得大人相  身体黄金色
犹如金山王  在家转轮王
善护四天下  大得柔软触
一衣直千万  若学道成佛
化天人龙神  衣服亦如是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阴马藏相如来于过去无量劫中作凡人时常乐修行善和合众若与父母男女兄弟姊妹亲戚眷属善友知识乃至畜生若有別离乐和合者悉随所乐善能和合令其欢喜以此业故所积高广常生天上受天福乐下生人间如是展转无量无边至一生补处得阴马藏以此相故记成千子作转轮王王四天下千子勇健能伏怨敌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从法生子过于千万勇猛多力能却魔怨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于无量世  本作凡人时
常为和合众  令得安乐住
若父母男女  兄弟及姊妹
亲戚诸眷属  善友知识等
若离別苦者  善和合安乐
以此行业故  常生天人中
受天上快乐  下生于人间
得阴马藏相  现成得千子
勇健无有比  能降伏怨敌
恒供养父母  令得欢喜乐
若出家作佛  法子有千万
戒定神通力  能摧伏魔怨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梵身圆满如尼俱律树立身正直手得摩膝如来往昔作凡人时恒修弘慈善能观察善恶麁细等不等法此是智慧此是愚痴此是精进此是懈怠此是嗔恚此是忍辱如是分別随其等类而教导之以此业故展转无量天上人中乃至一生补处下生人间得二大人相一者梵身圆满如尼俱律树二者立身正直手得摩膝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财富无量金银琉璃车𤦲马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五谷丰熟库藏盈溢若出家者得成为佛具足七财如来亦有如是等物无量无边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我于过去世  善称量众生
选择分別已  观察悉平等
常別众生  随类应施与
以此行业故  常生天人中
下生于人间  立身直不曲
两手得摩膝  犹如尼俱树
从地生方圆  佛身亦如是
从无量劫来  行业地所生
二相现财富  令天下太平
在家受五欲  得成转轮王
舍五欲出家  得成无上尊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三大人相一者师子臆二者项出日光三者肩颈团圆如来过去作凡人时恒利益众生乐安乐住信心持戒多闻慧施财谷田宅奴婢车乘妻妾男女侍从左右眷属亲戚令得增长以此业故常生天上下生人间得三大人相一者师子臆二者项出日光三者肩颈团圆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法常增长财物田宅五谷丰熟妻子眷属奴婢侍从善友知识一切具足无有减少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七财具足四部眷属亦无减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信心持戒  多闻慧施  奴婢象马
牛羊田宅  妻子眷属  善友知识
恒作善念  云何令其  色力安乐
得大增长  以此业故  常生天上
下生人间  得大人相  半师子臆
项出日光  肩颈圆直  三相记成
若在家者  眷属妻子  奴婢象马
悉皆兴盛  若出家者  得成为佛
眷属增长  得无减法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胸有卍字如来于往昔作凡人时不恼众生不行杖楚亦不笼系以此业故积行高广常生天上下生人间得大人相胸有卍字若在家者作转轮王无诸疾病四时调适不寒不热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亦无诸病常得调和不冷不热身体轻利堪入三昧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不笼系众生  亦不行杖楚
不以诸刀  加害于众生
以此行业故  常生天人中
受天上快乐  至一生补处
下生于人间  而得大人相
胸字有万数  以此相好故
无有诸疾病  若在家出家
常得受快乐  若获刹利种
得王四天下  若出家学道
得成无上尊  纯受上妙乐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眼下绀色如青莲华目𥇒卷起绀色光明佛于过去无量劫中作凡人时恒修善行不以恶心张眼低目弃视众生不以欲心眄睐看之恒以喜心离嗔爱痴直视众生以此业故常生天上受天快乐下生人间得二大人相一者眼下绀青上下俱眴二者目𥇒细软卷起纤长绀色光焰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一切人民沙门婆罗门刹利居士妻子眷属群臣侍人观视无厌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为诸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摩睺罗伽乾闼婆等一切众生善心欢喜瞻仰如来无有厌足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于过去世  本作凡人时
恒修诸善行  不以嗔恚心
张眼低弃视  亦不以爱染
欲心看众生  眼净离垢浊
欢喜心直视  以此行业故
常生天人中  至一生补处
下生于人间  得眼睫绀色
目如青莲华  上下俱眴明
以此大人相  记聪明智慧
一切诸众生  乐视无厌足
在家转轮王  成就大智慧
七宝悉具足  能伏四天下
出家得成佛  而获一切智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顶有肉髻头发绀青如来于过去世作凡人时于功德中恒在人前意业布施持戒月修六斋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眷属耆旧宿德复有善行不可称计以此行故积聚无量常受天乐乃至一生补处下生人间得二大人相一者顶有肉髻二者头发绀青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为诸人民之所依凭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为诸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非人等所归依处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于过去世  修善中导首
恒修持梵行  为人所依凭
命终生天上  受诸天快乐
下生于人间  得二大人相
顶上有肉髻  头发卷绀青
在家转轮王  而王四天下
以五戒十善  覆护于人民
若出家学道  得成无上尊
恒以戒定慧  教授诸众生
常为诸天人  龙神夜叉等
乾闼阿修罗  而作归依处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一一毛孔一毛生眉间白毫如兜罗绵佛于往昔作凡人时修不妄语舍离妄语恒修实语护持实语正心实语亦不绮语發言柔软随顺众生以此业故常生天上受天快乐下生人间得二大人相一者一一毛孔一毛生其毛细软皆起右旋不受尘水二者眉间白毫光明鲜泽如兜罗绵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一切人民炽盛增长快乐无极若出家者得成为佛增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眷属无量无边充满世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于过去世  恒修不妄语
口初未曾说  空诳不实语
随顺于世间  發言无过失
以此行业故  常生天人中
下生于人间  得二大人相
眉间白毫光  柔软如兜罗
毛孔无二生  一一皆右旋
以此二相故  在家转轮王
普王四天下  令人民增长
若舍家学道  得成大法王
教授诸天人  令正法增长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口四十齿齿白整密如来于往昔无量劫中恒修不两舌弃舍两舌远离两舌从此闻已不向彼说从彼闻已不向此说彼此闻已利益欢喜乃为说之以此业故常受天乐下生人间得二大人相一者口四十齿二者齿白齐密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无有盗贼眷属清净坚固无坏若出家作佛得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坚固受持如来法藏不为四魔之所能破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如来过去世  修行不两舌
不鬪乱众生  善能和合众
行业生天上  受诸天快乐
下生于人间  得二大人相
口有四十齿  齿白净齐密
若获刹利种  在家王四地
王有四兵众  坚固难沮坏
刹利婆罗门  常不能动转
若出家作佛  四部众亦尔
当为诸天人  所恭敬尊重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广长舌相出梵音声如迦陵频伽声佛于往昔作凡人时不行麁语弃舍麁语远离麁语恒修善语柔软之语能入其心令其乐闻大慈悲语不舍语弘恩语人所爱念以此业故勤积高广常受天乐下生人中得二大人相一者广长舌出能覆面二者梵音柔软如迦陵频伽声令人乐闻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有所言说一切人民皆悉乐闻欢喜受持若不乐在家出家学道得成为佛若有所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非人等皆悉顶受欢喜奉行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佛于过去世  恒修行善语
不嗔亦不恚  不鬪乱麁语
常修慈悲语  决定正柔软
如是一味语  然后乃發言
以此行业故  得舌广长相
梵音清柔软  如迦陵鸟声
以二大人相  在家转轮王
若有所言说  人民皆受行
出家得成佛  能转无上轮
若所说妙法  天人阿修罗
龙神夜叉等  闻者皆奉行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师子颔佛于过去世作凡人时恒修不绮语弃舍绮语远离绮语应时而语义语法语威仪语常住语有边语以此业故积功无量常受天乐下生人间得大人相师子颔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王王四天下一切人民无能伐者若出家者得成为佛阿修罗沙门婆罗门内外怨家无有能得伐如来者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于过去世  恒修不绮语
亦不自称誉  及以诸杂语
断截无义语  常修应时语
發言令喜乐  利益诸众生
以此行业故  常受天人乐
下生于人间  成就师子颔
在家转轮王  威伏四天下
以此大人相  现无有伐者
出家得成佛  沙门梵魔王
天人阿修罗  罗睺紧那罗
内外诸怨家  无有能伐者

「复次毘舍佉云何修行四牙齐密白净光明佛于往昔作凡人时舍离恶活正命自活亦不行于斗秤欺诳不以威势横取人物以虚偽物欺诳于人变形诳爱诳触诳精进诳如是一切欺诳之法皆悉断灭以此业故积聚高广命终生天于天人中十处受乐何谓为十一者天寿二者天妙色三者天乐四者天名闻五者天王六者天色七者天声八者天香九者天味十者天触是名为十受天乐已下生人间得大人相一者齿无大小二者牙色白净以此相故若在家者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四部兵众婆罗门众刹利众聚落城邑大臣长者妃后婇女及诸千子皆悉严净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亦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乾闼婆等皆亦清净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于过去世  舍离诸恶活
以清净法利  修正命自活
能除众生苦  令其得安乐
以此行业故  受天十种乐
常为诸天人  所尊重赞叹
娱乐快乐已  下生于人间
积业之所感  得二大人相
齿无有麁细  牙色光白净
若获刹利种  在家转轮王
四兵众围绕  清净无垢秽
若出家作佛  常为诸四众
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婆夷
天人阿修罗  龙神夜叉等
清净无垢浊  悉恭敬围绕

「毘舍佉是名二十修行得三十二大人之相以此相故庄严如来微妙之身

「复次毘舍佉佛身复有八十种好云何名为八十种好一者指甲红赤二者指甲隆起三者指甲滑净四者指甲满足五者指团圆六者指纤直七者指间密八者指净洁九者手足肥腻十者手足里赤十一者手足平等十二者手足内满十三者掌文深现十四者掌文端直十五者掌文纤长十六手足润泽十七掌文不乱十八踝骨不现十九膝头圆满二十膝次第满足二十一行步齐正二十二师子王行二十三鹅王行二十四龙王行相二十五牛王行相二十六行不顾视二十七行步不乱二十八半身正直二十九佛身过人三十一切满足三十一佛身皆好三十二身体平正三十三身体满足三十四身体正直三十五身体滑泽三十六身次第大小三十七身体净洁三十八身体柔软三十九身体寂静四十身体紧细四十一身体紧密四十二身体端严四十三诸根方正四十四身色不黑四十五身体无黡四十六身毛净洁四十七腹相团圆四十八腹无横文四十九身体明净见诸色像五十脐深五十一脐孔团圆五十二脐文右旋五十三脐孔不凹五十四脐口不长五十五脐口不短五十六脐毛下连五十七得龙牙相五十八牙不过唇五十九四牙团圆六十四牙锋利六十一四牙纤长六十二四牙齐密六十三舌广柔软六十四舌色赤好六十五梵声深妙六十六象王声六十七迦陵频伽声六十八齿根肉满六十九鼻不下垂七十鼻高修长七十一鼻孔净洁七十二鼻修方广七十三好广大表里滑净七十四眼睛黑光七十五目睫次第七十六眉如半月圆廓修长七十七眉毛黑泽长短随次七十八眉毛纯色滑净光明七十九普垂埵内外俱净八十头发细软右旋不乱次第纤长一切皆好毘舍佉是名如来随相之好有八十种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长夜受持  一切禁戒  无量苦行
名大梵志  三十二相  八十随好
璎珞其身  天人中尊  光明赫烈
照曜无极  青黄赤白  更相入间
宛转旋起  遍满虚空  放大光明
照无量界  中光照曜  三千世界
如来常光  照于一寻  若放大光
日月隐蔽  犹如日出  众星不现
放中光  照于世界  日光如月
月色如星  万行所感  得如是身
为诸众生  之所乐见  欢喜瞻仰
无有厌足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瑞应品第三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毘舍佉母欢喜踊而白佛言「世尊菩萨处胎初生之时有几奇特微妙之相现于世间

佛告毘舍佉「菩萨生时有十六种奇特瑞相何谓十六种相所谓菩萨舍兜率天身忆念分明而处母胎是为一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舍天身已处胎之时自然光明照于世间世界中间幽冥之处日月星光所不能照悉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一切世间梵沙门婆罗门所有光明无能及者』又复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诸须弥山震动不停是为二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处胎有四天子执持威仪四方侍卫守护菩萨及菩萨母不令世间人非人等之所恼害是为三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处胎能令其母自然持戒不杀妄语饮酒是为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处胎其母清净无有欲心外人见之亦不生染是为五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处胎常令其母大得利养触自然而至是为六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处胎母常安乐无诸疾病饥渴寒热疲极之患菩萨亦然菩萨胎中母常见之譬如真摩尼毘琉罗宝八楞清净内外明彻一切具足以五色缕而以贯之明眼之人执在手中见珠八楞及五色缕白了了分明菩萨处胎亦复如是母见其身足一切身分悉皆无有障碍是为七未曾有奇特之法

「毘舍佉菩萨生七日已其母命终生兜率天受天快乐是为八未曾有奇特之法

「凡人受胎或九月日或至十月而便产生菩萨不尔要满十月然后乃生是为九未曾有奇特之法

「世间女人临欲产时身体苦痛或坐或卧不安其所然后乃生菩萨生时其母安乐无诸疾恼欢喜游戏举手立生是为十未曾有奇特之法

「菩萨出胎天人承接后为世人之所捧持是为十一奇特之法

「世人受已有四天子捧接敬受置于母前心大欢喜俱發声言『善哉夫人生大威德勇健之子』是为十二奇特之法

「菩萨初生无有水血及以胎膜诸不净物其身清净如摩尼珠以加私国㲲而以裹之不相染著何以故彼此净故菩萨初生亦复如是清净无染如摩尼珠其母鲜净亦如彼㲲是为十三奇特之法

「菩萨生时于虚空中自然而有二飞流水浴菩萨身是为十四奇特之法

「菩萨生已北行七步尔时空中自然白伞覆菩萨身行七步已遍观十方發师子吼唱如是言『一切世间唯我为上人中尊我为最大从此生尽无复后生』是为十五奇特之法

「菩萨生时于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蠕动之类皆大欢喜是为十六奇特之法

「毘舍佉是名如来处胎初生有十六种奇特之法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兜率天命终  下生于人间
处胎及初生  清净无所染
十六种奇特  微妙未曾有
胎中及生时  不与众生共
生时无迷惑  名闻最第一
现相非一种  佛生瑞如此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毘舍佉母心大欢喜更增上问「世尊菩萨生时有几瑞相一时俱现

佛告毘舍佉「菩萨生时有三十二瑞相一时俱现何谓三十二瑞一者三千大千世界地大震动自然大明光照世界二者一切乐器自然音乐三者不鼓自鸣四者一切疾病自然除愈五者一切系缚自然解脱六者一切冤家生慈悲心七者生盲得眼能见诸色八者生聋得耳能闻音声九者生跛能行随意游戏十者生狂得念忆想分明十一者瘖痖能言十二者乘船漂落还得本处十三者地及虚空所有七宝自然光明十四者众川万流停住不行十五者一切飞鸟有翅之属欢喜而住十六者风不动摇一切寂然十七者一切众生相啖食者皆生慈心十八者一切诸天还其宫殿喜笑快乐十九者阿鼻地狱猛火自灭二十者饥得饱满二十一者一切饿鬼无有渴乏二十二者于四天下普兴大云等注大雨二十三者月光明曜二十四者众星昼现二十五者日盛清明二十六者一切华树即便生华二十七者一切果树自然成果二十八者三千大千世界出大天香无有臭秽二十九者菩萨生时即行七步三十者虚空白伞自然荫覆三十一者行七步已顾视十方三十二者作师子吼毘舍佉是名菩萨初生之时三十二法一时俱现

毘舍佉母白佛言「世尊菩萨生时以何因缘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佛告毘舍佉「菩萨生时地大震动者菩萨现此生尽无复烦恼一切众生应得道者烦恼将灭是故地动毘舍佉菩萨生时自然光明照世界者菩萨为得三达智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世间乐器自然鸣者菩萨为得八三昧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不鼓自鸣者菩萨为欲击大法鼓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一切系缚自然解脱者菩萨为欲度脱一切众生死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一切怨家生慈心者菩萨为得四无量心故毘舍佉菩萨生时疾病除愈者菩萨为欲灭除一切烦恼病故毘舍佉菩萨生时盲得眼者菩萨为得圣智眼故毘舍佉菩萨生时聋得耳者菩萨为得圣天耳故毘舍佉菩萨生时跛能行者菩萨为得四神足力故毘舍佉菩萨生时狂得念者菩萨为得安那般那念故毘舍佉菩萨生时痖能言者菩萨为得通达如来所知法故毘舍佉菩萨生时漂船还者菩萨为得八直正道开示众生故毘舍佉菩萨生时地及虚空七宝光明者菩萨为得四无碍智故毘舍佉萨生时众川万流住不行者菩萨为得烦恼四流已停住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一切飞鸟欢喜住者菩萨为欲破诸邪见故毘舍佉菩萨生时风不动摇者菩萨为得常乐灭尽三昧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众生相啖生慈心者菩萨为得四部眷属尊卑贵贱得和合故毘舍佉菩萨生时诸天还宫喜笑住者菩萨成佛时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所作已办断绝三界生死之源弃舍重担无为无欲常乐静处熙怡喜笑各相谓言『我等今者已得度脱生更不受胎处于生死清净无染犹如水渧在莲荷上无所染著』毘舍佉菩萨生时阿鼻地狱猛火灭者菩萨为欲灭除众生三毒烦恼炽然火故毘舍佉菩萨生时饥得饱满者菩萨为得身念三昧故毘舍佉菩萨生时饿鬼渴乏无渴乏者菩萨为得解脱水故毘舍佉菩萨生时大云注雨者菩萨为欲雨大法雨普润众生故毘舍佉菩萨生时月光曜者菩萨成佛时为诸众生欢喜瞻仰故毘舍佉菩萨生时众星昼现者菩萨成佛时为令声闻弟子现于世间故毘舍佉菩萨生时日光赫烈者菩萨为得六通大声闻故毘舍佉菩萨生时华树生华者菩萨为令声闻弟子得解脱华故毘舍佉菩萨生时果树生果者菩萨为令声闻弟子得四沙门果故毘舍佉菩萨生时大千世界出天香者菩萨为得如来戒香遍满世间故毘舍佉菩萨生时蹈地七步者菩萨为得七菩提道故毘舍佉菩萨行时白伞荫覆者菩萨为得涅槃荫故毘舍佉菩萨行已示东方者为诸众生作导首故毘舍佉示南方者为诸众生作良福田故毘舍佉示西方者我生已尽是最后身故毘舍佉示北方者于一切众生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毘舍佉示下方者为欲破魔兵众令其退散故毘舍佉示上方者为诸天人之所归依故毘舍佉作师子吼者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一切众生无能及者故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世间之导首  无上大圣尊
生时现瑞相  众生良福田
轮转三界中  此为最后生
于世间智慧  如来最第一
破魔兵众已  应供大名闻
世间未曾有  天人所归依
世尊初生时  三十二瑞应
微妙奇特相  悉皆一时现
菩萨从胎  地六种震动
自然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令众生毛竖  各各相谓言
愿速得成佛  当雨大法雨
洗除烦恼垢  令我得解脱
是故我今者  归命无上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毘舍佉「诸佛如来不可思议佛所说法不可思议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信佛所说亦不可思议所得果报亦不可思议譬如大雨润泽一切人非人等皆得充足及诸草木亦得生长如来法雨亦复如是普润一切无量众生应得度者闻此法已皆得道果若于人天受果报者随其所愿皆悉得之是故汝今应当专心受持此法于未来世令诸四辈皆得修行

说是法时六万天人得法眼净余诸天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非人等皆悉奉行毘舍佉母得法眼净所将眷属千五百人于佛僧得坚固信无有退转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


校注

修学余【大】〔-〕【宋】【元】【明】【宫】 常【大】掌【宫】 慧施【大】惠施【元】【明】 积【大】精【宫】 杖【大】仗【宫】 万【大】卍【元】【宫】 离【大】双【宫】 卷【大】鬈【宋】【宫】 卷【大】鬈【宋】【元】【明】【宫】 当【大】常【宋】【元】【明】【宫】 行【大】作【明】 千【大】天【明】 皆亦【大】亦皆【明】 不现【大】小现【宋】【元】【明】【宫】 紧【大】坚【宫】 齐【大】脐【宫】 好【大】如【宋】【元】【宫】姝【明】 普【大】皆【宋】【元】【明】【宫】 宛转【大】宛然【宫】 放【大】于【元】 跃【大】曜【明】 震动【大】*振动【宋】【元】【宫】* 罗【大】璃【元】【明】 伞【大】繖【宋】【元】【明】【宫】 唯【大】惟【宋】【元】【明】【宫】 (四者一切疾病慈悲心)三十字【大】四者一切系缚自然解脱五者一切怨家皆生慈心六者一切疾病自然除愈【宋】【元】【明】【宫】 八【大】入【元】【明】 欲【大】〔-〕【宋】【元】【明】【宫】 渧【大】滴【宋】【元】【明】【宫】
[A1] 天【CB】【丽-CB】大【大】(cf. K14n0500_p0011c11; T14n0579_p0955b27)
[A2] 萨【CB】荫【大】
[A3] 生【CB】【丽-CB】出【大】(cf. K14n0500_p0015c02; T14n0579_p0961c13)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2)
关闭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2)
关闭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