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如来藏经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后当热时际与大苾刍众千人俱有学无学声闻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获得正智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弃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到于彼岸——所谓具寿大迦叶波具寿沤楼频䗍迦叶波具寿那提迦叶波具寿伽耶迦叶波具寿大迦旃延具寿俱郗罗具寿薄俱罗具寿离波多具寿须菩提具寿满慈子具寿语自在具寿舍利子具寿大目揵连具寿憍陈如具寿乌陀夷具寿罗呼罗具寿难陀具寿邬波难陀具寿阿难陀与如是等上首苾刍一千人俱

复有六十殑伽河沙数菩萨摩诃萨俱从种种佛刹而来集会——皆是一生补处得大神通无所畏已曾承事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诸佛悉皆能转不退法轮若有无量阿僧祇世界有情才称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所谓法慧菩萨师子慧菩萨虎慧菩萨义慧菩萨胜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光菩萨满月光菩萨大勇健菩萨无量勇健菩萨无边勇健菩萨三世勇健菩萨得大势菩萨观自在菩萨香象菩萨香悦菩萨香悦吉祥菩萨吉祥藏菩萨计都菩萨大幢菩萨无垢幢菩萨无上幢菩萨极解宝刹菩萨无垢宝刹菩萨欢喜王菩萨常欢喜菩萨虚空库菩萨迷卢菩萨大迷卢菩萨苏迷卢菩萨功德宝光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持地菩萨除一切有情病菩萨欢喜意菩萨忧悲意菩萨无忧菩萨光藏菩萨栴檀菩萨于此无争菩萨无量雷音菩萨起菩提行菩萨不空见菩萨一切法自在菩萨慈氏菩萨殊室利童真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有六十殑伽沙数菩萨摩诃萨俱

复有无量世界中无量阿僧祇天药叉揵达嚩阿苏罗孽噜茶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复有国王大臣寮佐长者居士及诸人众皆来集会

尔时世尊与百千众前后围绕恭敬供养尔时世尊于栴檀藏大楼阁中食时之后入佛神力故从栴檀藏忽然涌出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一一莲花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叶量如车轮色香具足是诸莲花上升虚空遍覆一切诸佛刹土共相合成如宝宫殿安住虚空彼一切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皆悉开敷于一一花中皆有如来结跏趺坐具三十二大丈夫相放百千光是时以佛威神力故诸莲花叶忽然痿瘁形色臭秽而可厌恶皆不悦意于花胎中诸如来等各放无量百千光明普现一切诸佛刹土皆悉端严

尔时一切菩萨及四部众皆悉惊愕生奇特想怪未曾有以佛世尊现作如是神通之事大众见斯咸怀疑惑作是念言「何因缘现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于须臾顷形色变坏甚可厌恶无复悦意于莲花中现如来相结跏趺坐放百千光明如是光明令人爱乐

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皆悉云集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恭敬而坐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今应可问如来正等觉甚深法要

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普为一切天人世间菩萨摩诃萨及四部众怀疑惑故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一切世界现于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一切于花胎中皆有如来结跏趺坐放百千光是诸莲花忽然之间形色可恶而令生厌于彼花中俱胝那庾多百千如来合掌而住俨然不动

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以伽他问曰

「我曾不见如来相  而作神通之变化
现佛无量千俱胝  住莲花胎寂不动
放千光明而影现  悉皆映蔽诸佛刹
奇特于法而游戏  彼诸佛等悉端严
犹如妙宝而显现  于恶色莲花中坐
是莲花叶皆可恶  云何作是大神通
我曾见佛如恒沙  见彼殊胜神通事
我未曾见如是相  如今游戏之显著
唯愿天中尊说示  何因何缘而显现
唯愿世利作哀愍  为除一切诸疑惑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等上首菩萨及一切众菩萨言「诸善男子有《大方广如来藏经》甚深法要如来欲说是故先现如是色相汝等善听极善听作意思惟

尔时金刚慧菩萨等一切菩萨摩诃萨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诸善男子如此如来变化莲花忽然之间成恶色相臭秽可恶令不爱乐如是花中而现佛形结跏趺坐放百千光明相好端严人所乐见如是知已有多天药叉健达嚩阿苏罗𧃯路茶紧那罗摩呼罗伽非人等礼拜供养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正等觉以佛自己智慧光明眼见一切有情欲无明烦恼彼善男子善女人为于烦恼之所凌没于胎藏中有俱胝百千诸佛悉皆如我如来智眼观察彼等有佛法体结跏趺坐寂不动摇于一切烦恼染污之中如来法藏本无摇动诸有趣见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言彼等一切如来如我无异善男子如是如来以佛智眼见一切有情如来藏善男子譬如以天妙眼见于如是恶色恶香诸莲花叶缠裹逼迫是以天眼见彼花中佛真实体结跏趺坐既知是已欲见如来应须除去臭秽恶业为令显于佛形相故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佛眼观察一切有情如来藏令彼有情欲无明烦恼藏悉除遣故而为说法由闻法故则正修行即得清净如来实善男子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界一切有情如来藏常恒不变

「复次善男子若诸有情可厌烦恼藏缠为彼除害烦恼藏故净如来智故如来正等觉为于菩萨而说法要作如是事令彼胜解既胜解已于法坚持则于一切烦恼随烦恼而得解脱当于是时如来正等觉于其世间而得其数是能作于如来佛事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如彼莲花可厌恶  并其胎叶及须蘂
譬如天眼而观见  是如来藏无所染
若能除去萎花叶  于中即见如来身
复不被诸烦恼染  则于世间成正觉
今我悉见诸有情  内有如来微妙体
除彼千俱胝烦恼  令厌恶如萎莲花
我为彼等而除遣  我智者常说妙法
佛常思彼诸有情  悉皆愿成如来体
我以佛眼而观见  一切有情住佛位
是故我常说妙法  令得三身具佛智

「复次善男子譬如蜜房悬于大树其状团圆有百千蜂遮护其蜜求蜜丈夫以巧方便駈逐其蜂而取其蜜随蜜所用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犹如蜜房为俱胝百千烦恼随烦恼之所藏护以佛智见能知此已则成正觉善男子如是蜜房智者丈夫既知其蜜亦复了知于俱胝百千众烦恼蜂之所守护如是一切有情以如来智见知已成佛于彼为俱胝百千烦恼随烦恼之所遮覆善男子如来以巧方便力为害蜂者教诸有情駈逐欲忿烦恼随烦恼故如是说法令诸有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无复逼恼亦不附近善男子云何此等有情我以如来智见为净除故于诸世间而作佛事善男子以清净眼见诸有情如是清净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犹如蜜房状团圆  众蜂护而所隐覆
求蜜丈夫而见已  悉皆駈逐于众蜂
我见有情在三有  亦如蜜房无有异
俱胝众生烦恼蜂  彼烦恼中如来住
我佛常为净除故  害彼烦恼如逐蜂
以巧方便为说法  令害俱胝众烦恼
云何成佛作佛事  常于世间如蜜器
犹如辩才说好蜜  令证如来净法身

「复次善男子譬如稻所有精实为糠所裹若不去糠不堪食用善男子求食之人若男若女以其杵臼舂去其糠而充于食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应供正遍知以如来眼观见一切有情具如来体为烦恼皮之所苞裹若能悟解则成正觉坚固安住自然之智善男子彼如来藏处在一切烦恼之中如来为彼有情除烦恼皮令其清净而成于佛为说于法常作是念『何时有情𤿫去一切烦恼藏皮得成如来出现于世』」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稻谷与粟  大小麦等及于豆
彼等为糠之所裹  是不堪任于所食
若能舂杵去于糠  于食种种而堪用
精实处糠而不堪  不坏有情为作利
我常观见诸有情  以烦恼裹如来智
我为除糠说妙法  愿令速悟证菩提
与我等法诸有情  住百烦恼而藏裹
为令净除我说法  何时速成诸佛身

「复次善男子譬如臭秽诸恶积聚或有丈夫怀挟金砖于傍而过忽然悮落坠于秽中而是金宝沈没臭秽或经十年或二十年或五十年或百千年处于粪秽是其本体不坏不染亦不于人能作利益善男子有天眼者见彼金砖在于臭秽告余人言『丈夫汝往于彼粪秽之中有金胜宝』其人闻已则便取之得已净洗随金所用善男子臭秽积聚者是名种种烦恼及随烦恼彼金砖者是名不坏法有天眼者则是如来正遍知善男子一切有情如来法性真实胜宝没于烦恼臭秽之中是故如来正等觉为于有情除诸烦恼臭秽不净而说妙法当令成佛出现世间而作佛事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有人怀金砖  忽然悮落于粪秽
彼处秽中多岁年  虽经久远而不坏
有天眼者而观见  告余人言『此有金
汝取应洗随意用』  如我所见诸有情
没烦恼秽流长夜  知彼烦恼为客尘
自性清净方便说  令证清净如来智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穷丈夫宅内地中有大伏藏纵广正等一俱卢舍满中盛金其金下深七丈大量以地覆故其大金藏曾不有言语彼丈夫『丈夫我在于此名大伏藏』彼贫丈夫心怀穷匮愁忧苦恼日夜思惟于上往来都不知觉不闻不见彼大伏藏在于地中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住于执取作意舍中而有如来智慧无所畏诸佛法藏于色触耽著受苦由此不闻大法宝藏况有所获若灭彼五欲则得清净

「复次善男子如来出兴于世于菩萨大众之中开示大法种种宝藏彼胜解已则便穿掘入菩萨住如来应供正遍知为世间法藏见一切有情未曾有因相是故譬喻说大法藏为大施主无碍辩才无量智慧无所畏不共佛法藏如是善男子如来以清净眼见一切有情具如来藏是以为于菩萨宣说妙法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贫人家伏藏  金宝充满在于中
是彼不动不思惟  亦不自言是某物
彼人虽复为主宰  受于贫乏而不知
彼亦不说向余人  而受贫穷住苦恼
如是我以佛眼观  一切有情处穷匮
身中而有大伏藏  住诸佛体不动摇
见彼体为菩萨说  汝等穿斯大智藏
获得离贫作世尊  能施无上之法财
我皆所说而胜解  一切有情有伏藏
若能胜解而精勤  速疾证于最胜觉

「复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罗子赡部果子阿摩罗果子由其子芽展转相生成不坏法若遇地缘种植于其久后成大树王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欲无明烦恼乃至皮肤边际彼欲无明烦恼藏中有如来藏性以此名为有性若能止息名为清凉则名涅槃若能净除无明烦恼是有情界是则名为大智聚体彼之有情名大智聚若佛出现于天世间说微妙法若见此者则名如来善男子若彼见如来正等觉令诸菩萨摩诃萨咸皆悟解如来智慧令显现故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藤子之中树  藤芽一切而可得
于根赡部咸皆有  由其种植复得生
如是我见悉无余  一切有情喻藤子
无漏最胜佛眼观  是中备有如来体
不坏是藏名有情  于中有智而不异
安住在定处寂静  亦不动摇无所得
为彼净故我说法  云何此等成正觉
犹如种子成大树  当为世间之所依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人以一切宝作如来像长可肘量是贫丈夫欲将宝像经过险路恐其盗即取臭秽故破弊帛以缠其像不令人测善男子是贫丈夫在于旷野忽然命终如来宝像在于臭秽弊恶帛中弃掷于地流转旷野行路之人往来过去践踏跳蓦不知中有如来形像由彼裹在臭秽帛中弃之在地而皆厌恶岂生佛想是时居住旷野诸天以天眼见即告行路余人而言『汝等丈夫此秽帛中有如来像应当速解一切世间宜应礼敬』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如彼臭秽故帛烦恼长于生死险道旷野之所流转受于无量傍生之身彼一切有情烦恼臭秽故弊帛中有如来体如我无异如来为解烦恼秽帛所缠裹故为诸菩萨而说妙法云何得净如来智见去离烦恼得一切世间之所礼犹如于我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秽帛令厌恶  缠裹彼之如来体
宝像秽帛之所缠  弃于旷野险恶处
诸天天眼而见已  即告行路余人言
『宝像在彼臭帛中  应当速解而恭敬
我以天眼如是见  我观一切诸有情
被烦恼帛之所缠  极受忧恼生死苦
我见烦恼秽帛中  结跏趺坐如来体
安住寂然不倾动  皆无所有解脱者
为见彼已而惊悟  汝等谛听住胜觉
一切有情法如是  于怖畏中常有佛
即解彼已现佛身  彼时一切烦恼静
是故号名于如来  人天欢喜而供养

「复次善男子或有孤独女人恶形臭秽容貌丑陋如毕舍支人所见者厌恶恐怖止于下劣弊恶之家偶然交通腹中怀姙决定是为转轮王胎然彼女人虽复怀姙亦曾无有如是思念唯怀贫匮下劣之心由心羸劣常作是念『我形丑陋寄于下劣弊恶之家而过时日亦不足知是何人类生于我腹』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无主无依生三有中寄于下劣弊恶之舍为生死苦之所逼迫然一一有情有如来界具如来藏是彼有情不觉不知善男子如来不令一切有情而自欺诳佛为说法『善男子汝等莫自欺诳發大坚固精进之心汝等身中皆有佛体于其后时毕成正觉汝今已入于菩萨数即非凡夫久后亦堕于如来数即非菩萨』」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妇人无依主  形容丑恶令厌怖
寄于弊恶下劣家  或时而有王胎孕
彼怀如是之胎孕  决定是为转轮王
其王威德七宝围  统领四洲为主宰
彼愚丑女曾不知  于已腹中有如是
在于贱贫弊恶舍  怀贫穷苦心忧恼
我见一切诸有情  无主受于穷迫苦
在于三界中耽乐  身中法藏如胎藏
如是见已告菩萨  一切有情具法性
胎中世利有光明  应生恭敬勿欺诳
發坚精进以修持  不久自身成作佛
不久当坐菩提场  解脱无量俱胝众

「复次善男子譬如以蜡作模或作马形象形男形女形泥裹其上而用火炙销炼真金铸于模内候其冷已是其工匠将归舍宅其模外为黑泥覆弊形状燋恶内有金像或工匠及工匠弟子知其模冷即坏其泥既净持已于须臾顷是金宝像则便清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观见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为烦恼泥所覆裹于内虚冲满有佛法无漏智宝善男子我今观见一切有情悉皆如是在菩萨众而说妙法若菩萨摩诃萨若得寂静清凉如来为彼有情以金刚器仗净其法眼除其烦恼及随烦恼为净如来智宝藏故善男子如来犹如持宝像者善男子而破彼色及随烦恼令得解脱是名如来善男子如来正等觉见一切有情如来藏为无边俱胝烦恼藏中之所沈没为彼有情破烦恼藏于佛智见安立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譬如外色泥作模  于内空虚无所有
销炼真金满铸泻  其数或百或一千
工匠之人知冷已  则破其泥现于像
泥除则净其宝像  匠意琱琢皆成就
我见一切诸有情  犹如金像在泥模
烦恼于外而盖覆  如来之智处于内
若得寂静及清凉  前际清净智菩萨
以法器仗而捶击  烦恼由斯悉摧坏
所有如来之佛子  犹如金像令可爱
常得天世人供养  圆满身相具十
我见一切诸有情  如是清净成善逝
成就善逝成佛眼  满足无上萨婆若

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若在家出家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如来藏经典法要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得福无量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余菩萨为于积集如来智故精勤供养一切如来于一一世界成就如是色三摩地由此色三摩地威力过恒河沙诸佛世界过恒沙数俱胝那庾多现在诸佛于一一佛所供养承事并及菩萨声闻僧众如是乃至过五十恒河沙诸佛世尊当于和畅安乐之时各送百千珍妙楼阁一一量高十踰缮那纵广正等一踰缮那如是一切以宝成天妙香器散种种花成办种种受用之具日日如是乃至千劫金刚慧若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發菩提心于此《如来藏经》取其一喻或在于身或在经卷金刚慧以此福业与前福业如来安立百分迦罗分千分百千分俱胝分俱胝百分俱胝千分俱胝百千分俱胝那庾多百千分不及于此迦罗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金刚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无上菩提者于彼诸佛世尊并及菩萨声闻大众取曼陀罗花百千斛日日供养复满千劫金刚慧若余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發菩提心闻此如来藏经法要乃至合掌礼敬作随喜语金刚慧以此胜福善根与前善根献花功德如来安立比前功德百分迦罗分千分无数分不如一分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或有乐求菩提者  闻此经典而受持
乃至书写于经卷  若能恭敬于一偈
应听彼福而无量  發生无量福德藏
得闻如来之藏经  若能求胜菩提行
以神通力住上乘  供养恭敬人中尊
并及十方声闻众  乃至满足于千劫
多千劫数如恒沙  超于彼数不思议
一一世间行无量  纯以宝作妙楼阁
其量高十踰缮那  纵广有一踰缮那
涂香烧香而供养  于中七宝微妙座
以妙缯䌽敷其上  及余妙座皆敷设
其数犹如恒河沙  一一供养于诸佛
一一送彼如来所  所有刹中诸如来
其数犹如恒河沙  悉皆供养而承事
若有智者闻此经  取于一喻而正行
若能受持及读诵  此福超过前福聚
有情归依于此经  疾证于彼无上觉
此如来藏相应法  若智菩萨能思惟
一切有情胜法性  速疾觉悟自然智

佛告金刚慧「以此得知如是法门于诸菩萨摩诃萨成多利益能引萨婆若智金刚慧我念过去无量无数广大不思议无量不可说劫从此已后当于是时有佛名常放光明如来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调御士无上丈夫天人师婆伽梵金刚慧以何因缘彼佛世尊名常放光明金刚慧彼佛世尊常放光明如来正等觉为菩萨时在母胎中以身光明透彻于外普照东方十佛刹土微尘等百千世界如是照已乃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十佛刹微尘等百千世界普皆照曜金刚慧彼诸世界由于菩萨在母胎中身光普照而是光明令人适悦發生欢喜金刚慧由彼菩萨身光照故微尘数百千世界是中有情为光照触获大威德色相具足具念具慧具行具智具于辩才是彼诸世界中一切有情堕于地狱傍生阎魔罗界阿苏罗趣者由彼菩萨身光明照光才触已一切皆舍恶趣之身生于人天是彼诸世界所有人天由于菩萨身光照触皆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获五神通是彼诸世界所有不退转菩萨以彼菩萨身光照触光才触已悉皆成就无生法忍各各获得名五百功德转陀罗尼如是微尘百千世界由彼菩萨身光明照成吠瑠璃黄金为绳以界八道一切宝树八行布列花果庄严色香殊异是诸宝树香风摇击从其树出和雅悦意微妙之声所谓佛声法声僧声菩萨声菩提声觉分解脱等持等至之声由宝树声彼微尘数百千界中一切有情悉皆获得法喜禅悦是诸世界中所有一切有情远离地狱傍生阎魔罗界阿苏罗趣是彼菩萨在母腹中光明如月合掌而住昼夜六时常放光明乃至诞生金刚慧是彼菩萨亦初生已便成正觉彼佛世尊既成佛已而于身中常放光明乃至般涅槃时常放光明彼佛世尊般涅槃后所有舍利置于塔中常放光明金刚慧以是因缘彼时人天号彼世尊名为常放光明如来

「复次金刚慧彼佛世尊常放光明如来住世之时有一菩萨名无量光与二十俱胝菩萨以为眷属是时无量光菩萨于彼常放光明如来正等觉已曾问此如来藏法门金刚慧是彼常放光明如来正遍知于五百劫不起于座广宣说此《如来藏经》以种种句于法了別无碍辩才百千譬喻哀愍摄受彼菩萨故是故广演此如来藏甚深法要于彼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俱胝百千世界中菩萨以小功力而皆警觉金刚慧彼中菩萨闻此《如来藏经》乃至得闻此经名号一切渐次善根成熟已成熟已各于异国而成正觉除四菩萨摩诃萨不取菩提金刚慧勿生异念当彼之时无量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汝身是何以故汝金刚慧于彼往昔为菩萨时名无量光金刚慧彼佛世时其四菩萨不取菩提者所谓曼殊室利菩萨得大势菩萨观自在菩萨则汝金刚慧是为第四金刚慧如是大利益如来藏法要菩萨摩诃萨由闻此故佛智成就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昔常放光明世尊  过去之世无量劫
以身常放大光明  照曜俱胝百千界
初成无上正觉已  彼时无量光菩萨
问彼世尊此法王  如是经典彼时说
当彼佛时闻此经  从于彼佛而闻已
悉皆获得胜菩提  唯除于此四菩萨
得大势及观自在  曼殊室利为第三
第四即汝金刚慧  当于是时闻此经
昔时无量光菩萨  即是于汝金刚慧
当于彼时为佛子  我曾于先行胜行
闻此妙经之名号  从师子憧如来所
恭敬合掌闻此经  我昔由此善根业
速得最胜菩提位  是故智者持此经

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慧菩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被于业障之所缠缚得闻此《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为他敷演由彼闻此经典读诵受持讽诵敷演书写经卷以小勤劳业障销灭佛法现前

尔时具寿庆喜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缠缚业障彼得几佛世尊加持说法获得多闻得与如是法要相应

佛言「庆喜若善男子善女人于百佛所得加持说法或有二百或三五百或千或二千或三或十千佛所加持说法或有二百千或有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得说法闻持庆喜若有菩萨得此如来藏法书写经卷读诵受持思惟其义为他广说而彼菩萨应作是念『我今获得无上菩提』其人应受人阿苏罗供养恭敬

佛说是已唯然欢喜尔时世尊复说伽他曰

「菩萨闻此修多罗  作是思惟获胜觉
若有人手得此经  人天礼拜应恭敬
诸佛世尊大导师  称赞彼人人中最
亦名最胜之法王  若经入于彼人手
是人照曜如满月  应受礼敬如世尊
能持法炬为世雄  由入此经于彼手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金刚慧菩萨摩诃萨等并诸菩萨诸大声闻众阿苏罗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方广如来藏经


校注

[A1] 补【CB】辅【大】
[A2] 殊【CB】珠【大】
[A3] 之【CB】【丽-CB】[-]【大】(cf. K37n1359_p0231c07)
[A4] 己【CB】已【大】
[A5] 体【CB】【丽-CB】礼【大】(cf. K37n1359_p0232c17)
[A6] 糜【CB】【丽-CB】床【大】(cf. K37n1359_p0233c09)
[A7] 坏【CB】怀【大】(cf. T36n1736_p0353c07)
[A8] 劫【CB】【丽-CB】却【大】(cf. K37n1359_p0235a05)
[A9] 敬【CB】故【大】(cf. T10n0279_p0143b20)
[A10] 眼【CB】【丽-CB】眠【大】(cf. K37n1359_p0236a05; T16n0667_p0463b15)
[A11] 智【CB】【丽-CB】知【大】(cf. K37n1359_p0236a07)
[A12] 静【CB】【丽-CB】净【大】(cf. K37n1359_p0236b02)
[A13] 力【CB】【丽-CB】方【大】(cf. K37n1359_p0236b05)
[A14] 于【CB】干【大】
[A15] 当【CB】【丽-CB】常【大】(cf. K37n1359_p0238a19)
[A16] 于【CB】干【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广如来藏经
关闭
大方广如来藏经
关闭
大方广如来藏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