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众生海,为有增减?为无增减?此义深隐,我未能解。若人问我,当云何答?」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怜愍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乃能问我是甚深义。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所以者何?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诸天人等一切众生,长受衰恼损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乐。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舍利弗!此大邪见诸众生等,以是见故,生盲无目,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著妄执、取众生界减坚著妄执。舍利弗!此诸众生坚著妄执,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沙门,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發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分別如来无量差別境界故、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不如实知如来大涅槃故。
「舍利弗!愚痴凡夫无闻慧故,闻如来涅槃起断见、灭见,以起断想及灭想故,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极重恶业。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二者灭见,谓即涅槃;三者无涅槃见,谓此涅槃毕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槃见。
「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涅槃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勤精进心。舍利弗,是诸众生,以起如是二种见故,正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出世为其说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进心,无有是处。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无明诸惑根本,所谓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一切见与彼二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一切见者,所谓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中种种诸见。
「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令得解了。」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別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名众生。
「舍利弗!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所谓减见、增见——舍利弗!——此二邪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诸佛如来之所呵责。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见因缘故,从冥入冥、从暗入暗,我说是等,名一阐提。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学此法,化彼众生,令离二见,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应学,离彼二见,住正道中。」
佛说此经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校注
经【大】,经一卷【圣】 元魏…支译【大】,〔-〕【圣】 北印度三藏【大】,〔-〕【宋】【宫】,天竺三藏【元】【明】 流【大】,留【宋】【元】【明】 过【大】,遇【宫】 谓佛弟子【大】,〔-〕【宫】 远【大】,〔-〕【宫】 集【大】,习【宋】【元】【明】【宫】 能【大】,〔-〕【宋】【元】【明】 实【大】,实知【宋】【元】【明】 减【大】,灭【宫】 灭【大】,减【圣】 诸【大】,谓【宋】【宫】 起【大】,是【圣】 痴凡【大】,〔-〕【宋】【元】【明】【宫】 唯【大】*,惟【明】【宫】* 测【大】,则【宋】【宫】【圣】 唯【大】,惟【宫】 知见【大】,〔-〕【宫】 二【大】,二减【圣】 净得【大】,〔-〕【宋】【元】【明】【宫】 二【大】,三【明】 亦【大】,示【宋】【元】【明】【宫】 慧【大】,〔-〕【圣】 体【大】,〔-〕【宫】 有【大】,〔-〕【宋】【元】【明】【宫】 法【大】,法界【宋】【元】【明】【宫】 责【大】,啧【圣】 经【大】,经一卷【圣】【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佛说不增不减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波罗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