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大众无数围绕说法。尔时天帝释与诸欲天子三万二千,各将营从不可称数,来诣佛所,稽首于地,皆坐一面。
尔时天帝察众坐定,承佛神旨,从坐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欲有所问,唯愿彰演,垂世轨则!」
佛告天帝:「譬如冥室,不求灯火,焉有所见?善哉问矣!吾当为汝分別说之。」
天帝白佛:「夫人种德,欲求影福,岂有良田果报无限,种丝发之德本,获无量之福乎?唯愿天尊敷扬惠训,令此愚曚福报无量!」
天尊叹曰:「快哉,天帝!开意所问法无上矣!谛听,善思!吾当具演,令汝欢喜。」天帝大众受教而听。
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一者、發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以此五德,名曰福田;为良为美,为无早丧;供之得福,难为喻矣!」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于时座中有一比丘,名曰听聪,闻法欣悦,即从坐起,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佛教真谛,洪润无量。所以者何?我念宿命无数世时,生波罗奈国,为长者子。于大道边,作小精舍,床、卧、浆、粮,供给众僧;行路顿乏,亦得止息。缘此功德,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各三十六反,典领天、人,足下生毛,蹑虚而游,九十一劫,食福自然。今值世尊,顾临众生,蠲我愚浊,安以净慧,生死栽枯,号曰真人,福报诚谛,其为然矣!」
尔时听聪以偈颂曰:
于时听聪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波拘卢,从座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拘夷那竭国,为长者子。时世无佛,众僧教化,大会说法,我往听经。闻法欢喜,持一药果,名呵梨勒,奉上众僧。缘此果报,命终升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端正雄杰,与众超绝,九十一劫,未曾有病。余福值佛,光导痴冥,授我法药,逮得应真,力能移山,慧能消恶。善哉福报,为真谛矣!」
尔时波拘卢以偈颂曰:
于时波拘卢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须陀耶,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自惟念先世之时,生维耶离国,为小家子。时世无佛,众僧行教化。我时持酪,入市欲卖,值遇众僧,大会讲法,过而立听,法言微妙,闻之欢悦,即举瓶酪,布施众僧。众僧呪愿,益怀欣踊。缘此福报,寿终生天,下生世间,财富无限,九十一劫,豪尊荣贵。末后余愆,生于世间,母妊数月,得病命终,埋母塚中,月满乃生。塚中七年,饮死母乳,用自济活。微福值佛,开阐明法,超度死地,逮得应真。谛哉罪福,诚如佛教!」
尔时须陀耶以偈颂曰:
于时须陀耶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阿难,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罗阅祇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差。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除愈,又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僧祐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
阿难于佛前以偈颂曰:
阿难礼已还坐。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念先世,生波罗奈国,为贫女人。时世有佛,名曰迦叶,时与大众,围绕说法。我时在座,闻经欢喜,意欲布施,顾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悲感,诣他园圃,乞求果蓏,当以施佛。时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并奈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佛知至意,呪愿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缘此福祚,寿尽生天,得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华中,端正鲜净,常识宿命。今值世尊,开示道眼。」
尔时奈女以偈颂曰:
比丘尼奈女礼已还坐。于时天帝即从座起,为佛作礼,白世尊曰:「我先世时,生拘留大国,为长者子。青衣抱行,入城游观,值遇众僧,街巷分卫。时见人民,施者甚多,即自念言:『愿得财宝,布施众僧,不亦快乎!』即解珠璎,布施众僧。同心呪愿,欢喜而去。从此因缘,寿终即生忉利天上,为天帝释,九十一劫,永离八难。」
佛告天帝及诸大众:「听我所说,宿命所行。昔我前世于波罗奈国,近大道边,安施圊厕,国中人民,得轻安者,莫不感义。缘此功德,所生净洁,累劫行道,秽染不污,功祚大备,自致成佛。金体光耀,尘水不著,食自消化,无便利之患。」
于是世尊以偈颂曰:
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佛僧最正。所以者何?如来从阿僧祇劫發愿诚谛,殒命积德,誓为众生,国财、妻子、头目、血肉,以用布施,无恋爱之心;心若虚空,无所不覆,六度、四等众善普备,德慧成满,乃得为佛;身色紫金,相好无比,去来现在无不照达,三界尊天莫能及者;言信德重,震动天地。其有众生,發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之珍宝矣!说三十七品、十二部经,分別罪福,言皆至诚,开三乘教,各得奉行,闻者欢喜,乐作沙门,信佛行法,志尚清高。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者,舍世贪诤,导世开福,天、人路通,众僧之由矣。是为最尊无上之道,诸佛、菩萨、缘觉、应真皆从中出,教化一切,度脱群生。」
佛说是时,天帝释众皆發无上正真道意,不可计人得法眼净。于是阿难长跪叉手,白佛言:「此名何经?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曰『诸德福田』,常奉持之,明宣经道,莫令缺减!」
佛说经已,天帝释众、一切众会,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诸德福田经
校注
佛说【大】*,〔-〕【宋】【元】【明】【宫】* 法立【大】,释法立【宋】【元】【明】【宫】 法炬共译【大】,共法炬译【元】,法炬同译【明】 比丘【大】,比丘众【宋】【元】【明】【宫】 尔【大】,〔-〕【宋】【元】【明】【宫】 帝【大】,帝释【宋】【元】【明】【宫】 坐而起【大】,座而兴【宋】【元】【明】【宫】 服【大】,衣服【宋】【元】【明】【宫】 影【大】,景【宋】【元】【明】【宫】 惠【大】,慧【宋】【元】【明】【宫】 曚【大】,蒙【宋】【宫】,蒙【元】【明】 快【大】,善【宋】【元】【明】【宫】 之中【大】,〔-〕【宋】【元】【明】【宫】 众善【大】,崇道【宋】【元】【明】【宫】 德【大】,福【宋】【元】,事【明】【宫】 早【大】,旱【宋】【元】【明】【宫】 牢坚【大】,坚牢【宋】【元】【明】【宫】 安宁【大】,康宁【宋】【元】【明】【宫】 秽恶【大】,恶秽【宋】【元】【明】【宫】 斯【大】,是【宋】【元】【明】【宫】 生【大】,〔-〕【宋】【元】【明】【宫】 粮【大】,𤄜【宋】【宫】,糒【元】【明】 反【大】,返【宋】【元】【明】【宫】 惟【大】,唯【宋】【明】 情【大】,消【宋】【元】【明】【宫】 时【大】,是【宋】【元】【明】【宫】 曰【大】,〔-〕【宋】【元】【明】【宫】 从【大】,即从【宋】【元】【明】【宫】 呵梨勒【大】,阿梨勒【明】 升【大】,生【宋】【元】【明】【宫】 有【大】,疾【宋】【元】【明】【宫】 患【大】,勤【宫】 惟【大】下同,唯【明】下同 家【大】,民家作【宋】【元】【明】【宫】 行【大】,〔-〕【宋】【元】【明】【宫】 之【大】,则【宋】【元】【明】【宫】 踊【大】*,勇【宫】* 报【大】,德【宫】 寿终生天【大】,终生天上【宋】【元】【明】【宫】 生【大】,在【宋】【元】【明】【宫】 豪尊荣贵【大】,豪贵尊荣【宋】【元】【明】【宫】 阿【大】,〔-〕【宫】 国【大】,〔-〕【宫】 洗【大】*,洒【宫】* 除【大】,得【宋】【元】【明】【宫】 洗【大】,洒【宋】【元】【宫】 复【大】,得【宋】【元】【明】【宫】 医【大】,药【宫】 德【大】,得【宋】【元】【明】【宫】 崖【大】,涯【元】【明】 阿难【大】,于时阿难【元】【明】,难【宫】 我【大】,我自【宫】 蓏【大】,菜【宋】【元】【明】【宫】 盂【大】,钵【宋】【明】【宫】 祚【大】,德【宋】【元】【明】【宫】 净【大】,好【宋】【元】【明】【宫】 比【大】,于是比【元】【明】 时【大】*,是【宋】【元】【明】【宫】* 珠璎【大】,珠缨【宋】【宫】 元【大】,原【宋】【元】【明】【宫】 定【大】,足【宋】【元】【明】【宫】 世最厚【大】,圣众祐【元】【明】 所【大】,自【宋】【元】【明】【宫】 近【大】,在【宋】【元】【明】【宫】 民【大】,众【宫】 净【大】,清【宋】【元】【明】【宫】 行【大】,修【宋】【元】【明】【宫】 体光耀【大】,色光曜【宋】【宫】,色晃晃【元】【明】 秽【大】,辱【宋】【元】 登【大】,發【宋】【元】【明】【宫】 佛【大】,以佛【宋】【元】【明】【宫】 照【大】,昭【宋】【宫】 發一【大】,一發【宋】【元】【明】【宫】 向【大】,于【宋】【元】【明】【宫】 开【大】,间【宋】【元】【明】【宫】 道【大】,道也【宋】【元】【明】【宫】 佛【大】,世尊【宋】【元】【明】【宫】 持【大】,行【宋】【元】【明】【宫】 常【大】,当【宋】【元】【明】【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佛说诸德福田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莲净苑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