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因缘僧护经
如是我闻:
尔时,有一大海龙王初發信心,变为人形,来至园中,依诸比丘,求欲出家。时诸比丘不知是龙,即度出家。
有一年少比丘,共同房住,经一宿已,于其晨朝,执持威仪,诣城乞食。时龙比丘福德果报,乞食先得;或诣本宫,食已早还。比丘之法,食后入房,摄心坐禅。时龙比丘忘不掩户,龙性多睡,天时暑热——龙有五法,不能隐身:一者、生时;二者、死时;三者、婬时;四者、嗔时;五者、睡时,是为五事——时龙比丘不能隐身,即便睡眠,身满房中。同房比丘,后来入房,唯见龙身遍满房中,即大惊怖,驰走失声,唤诸比丘:「大德长老!此有龙王!此有龙王!」
龙闻大声,即便觉悟,还为比丘,加趺坐禅。因声高大,大众运集,问此年少比丘:「何故扬声?」比丘答曰:「房中有龙。」
时诸大众寻即共集,入房觅龙不得,但见比丘加趺坐禅,便大惊愕,不知所以。即往问佛,具说上事,请决所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非人也!乃是龙王,汝可往唤。」比丘受教,唤彼龙王。时龙比丘即诣佛所,头面作礼,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示教利喜,佛即默然。
尔时,龙王心自思惟,便生欢喜。佛慰劳曰:「汝可还宫。」龙王闻已,哀泣堕泪,顶礼佛足,绕佛三匝,即便还去。
于其中路,而自思惟:「我今虽复不得出家,于佛法中作大檀越,造立僧房,四事供养。」作是念已,即于旷路,化作僧房,流泉池泽,游观园林,甚盛寂静,无有人众愦闹之处,昼夜逍遥,复无虫蚁、蚊虻之属。不寒不暑,温和调适,无诸恼患。请诸众僧,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须之物,皆悉备足。
持律比丘,数数诃责。时龙比丘不解经戒,每自怀恼,心自念言:「我今供养,众事悉备,而诸比丘,故见诃责。」便灭化寺,更往空处复造化寺,宫殿林泉,与前无异,复请众僧,四事供养。
时诸众僧语龙比丘:「众僧厨库,头数甚多,寺主之法,应以计算头数来示众僧。」
时龙答曰:「本非僧物,今索抄记,云为造作,尽是我有?今诸比丘难可供给。若如是者,小可耐意。」于其中夜,灭寺还宫。
尔时,舍卫国中有五百商人,共立誓言,欲入大海。商人共议,求觅法师,将入大海,时时问法,因闻法利,可得往还。商人众中,有一长者告诸商人:「我有门师,名曰僧护,可请为师,辩才多智,甚能说法。」
时诸商人相随往请,到僧护所,头面作礼,白僧护曰:「我等诸人欲入大海,今请大德作说法师,我等闻法,可得往还。」
僧护答曰:「可白和上,和上若听,当受汝请。」僧护比丘将诸商人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时诸商人白舍利弗言:「我等诸人欲入大海,今请僧护作说法师,唯愿尊者赐见听许。」
舍利弗言:「可共问佛。」时舍利弗及僧护比丘,将诸商人,往诣佛所,头面作礼,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诸人欲入大海,请僧护尊者作说法师,时时问法,因闻法力,可得往还。」
尔时,世尊知僧护比丘应广度众生,即便听许。
时诸商人踊跃欢喜,与僧护法师,俱入大海,未至宝所,龙王捉住。时诸商人,甚大惊怖,胡跪合掌,而仰问曰:「是何神祇,而捉船住?若欲所得,应现身形。」尔时,龙王忽然现身。时诸商人即便问曰:「欲何所索?」龙王答曰:「以此僧护比丘与我。」商人答曰:「此僧护比丘,从佛世尊及舍利弗所而请将来,云何得与?」龙王答曰:「若不与我,尽没杀汝。」
时诸商人即大惊怖,寻自思惟,曾于佛所,闻如是偈:
时诸商人俛仰不已,以僧护比丘,舍与龙王。龙王欢喜,将诣宫中。
尔时,龙王即以四龙聪明智慧,作僧护弟子。龙王白言:「尊者!为我教此四龙,各有一阿含:第一龙者,教增一阿含;第二龙者,教中阿含;第三龙者,教杂阿含;第四龙者,教长阿含。」
僧护答曰:「可尔当教。」僧护比丘即便教之。第一龙者,默然听受;第二龙者,眠目口诵;第三龙者,回顾听受;第四龙者,远住听受。此四龙子聪明智慧,于六月中,诵四阿含,领在心怀,尽无遗余。
时大龙王诣僧护所,拜跪问讯:「不愁闷也?」僧护答曰:「甚大愁闷。」龙王问曰:「何故愁闷?」僧护答曰:「受持法者,要须轨则。此诸龙等,在畜生道,无轨则心,不知佛法,受持诵习。」龙王白言:「大德!不应诃诸龙等。所以者何?护师命故。龙有四毒,不得如法受持读诵。何以故默然受者?以声毒故,不得如法;若出声者,必害师命,是故默然而受。眠目受者,以见毒故,不得如法;若见师者,必害师命,是故闭目。回顾受者,以气毒故,不得如法;若气嘘师必当害命,是以回顾。远住受者,以触毒故,不得如法;若身触师,必害师命,是以远住。」
时诸商人采宝还回,至失师处。时诸商人,共相谓言:「我等本时于此失师,今若还到佛世尊所,舍利弗、目连诸尊者等,若问于我僧护法师,当以何答?」
尔时,龙王知商人还,即将僧护,付归商人,告商人曰:「此是汝师僧护比丘。」时诸商人,踊跃欢喜,平安得出。
尔时,僧护问诸商人:「水陆二道,从何道去?」商人白言:「水道甚远,经过六月,粮食将尽,不可得达。」即共详宜,从陆道去。于中路宿,时僧护比丘告商人曰:「吾离众宿,汝等夜發,高声唤我。」商人敬诺。僧护比丘即出众宿,初夜坐禅,中夜眠息。时诸商人中夜發引,迭互相谓唤僧护师,竟无唤者,即便舍去。夜势将尽,大风雨起,僧护比丘即便觉悟,扬声大唤,竟无应者,心口念言:「此便大罪,伴弃我去。」
尔时,僧护比丘失伴独去,涉路未远,闻犍稚声,寻声向寺。路值一人,即便问曰:「何因缘故,打犍稚声?」其人答曰:「入温室浴。」僧护念言:「我从远来,可就僧浴。」即入僧坊,见诸人等,状似众僧,共入温室。见诸浴具、浴衣、瓦瓶、㽍器,浴室尽皆火然。尔时,僧护比丘见诸比丘,共入温室,入已火然筋肉消尽,骨如焦炷。僧护惊怖,问诸比丘:「汝是何人?」比丘答曰:「阎浮提人,为性难信。汝到佛所,便可问佛。」即便惊怖,舍寺逃走。
进路未远,复值一寺,其寺严博,殊能精好,亦闻稚声,复见比丘,即便问言:「何因缘故,打犍稚声?」比丘答曰:「众僧食饭。」寻自思惟:「我今远来,甚成饥乏,亦复须食。」入僧坊已,见僧和集,食器敷具,皆悉火然,人及房舍,尽皆火然,如前不异。僧护问言:「汝是何人?」其人答言:「更不异前。」僧护惊怖,更疾舍去。
进路未远,复更值寺,其寺严仪,更不异前。前入僧坊,复见诸比丘坐于火床,互相抓捶,肉尽肋出,五藏骨髓,亦如焦炷。僧护问曰:「汝是何人?」比丘答言:「阎浮提人,为性难信。汝到佛所,便可问佛。」僧护惊怖,复疾舍去。
进路未远,复值一寺,如前入寺,见诸众僧,共坐而食。诸比丘言:「汝今出去。」僧护踟蹰未及出去,见诸比丘钵中唯是人粪,热沸涌出,时诸比丘皆悉食啖。食已火然咽喉五藏,皆成烟炭,流下直过。见已惊怖,复疾而去。
其去未远,复见一寺,其寺严仪,如前不异。即入僧坊,见诸比丘手把铁鎚,互相棒打,摧碎如尘。见已惊怖,复更进路。
其去未远,复见一寺,其寺严好,亦不异前。即入僧坊,闻犍稚声。僧护问曰:「何故打稚?」诸比丘答言:「欲饮甜浆。」僧护比丘即自念言:「我今渴乏,须饮甜浆。」即入众中。见诸食器、床卧、敷具。诸比丘等,互相骂辱,诸食器中盛满融铜。诸比丘等,皆共饮啖,食已火然咽喉五藏,皆成炭火,流下直过。见已惊怖,进路而去。
其去未远,见大肉地,其火焰炽,叫声号痛,苦楚难忍。见已惊怖,进路而去。
复更前进,见大肉瓮,尽皆火然,热疼难忍,如前无异。
复更前进,亦见肉瓮,尽皆火然,如前不异。
复更前进,见大皮泉,其火焰炽,烂皮浩沸,苦声楚毒,亦不异前,见已惊怖。
复更前进,见一比丘手捉利刀,而自劓鼻,劓已复生,生已复劓,终而复始,无有休息。
复更前进,见一比丘水中独立,口自唱言:「水水不息。」而受苦毒。
复更前进,见一比丘在铁刺园中,立铁刺上,苦声号叫,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骆驼,火烧身体,苦声号叫,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马一匹,火烧身体,苦痛号叫,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白象,炽火烧身,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驴身,猛火烧身,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羝羊,猛火烧身,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台,大火焰炽,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台,如前不异。
复更前进,见一肉房,猛火烧身,苦声号叫,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床,焰火烧身,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秤,火烧申缩,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拘执,火烧申缩,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绳床,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壁,火烧摇动,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厕井,屎尿涌沸,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高座,上有比丘,摄心端坐,猛火焚烧,苦声如前。
复更前进,更见高座,受苦比丘,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肉犍稚,火烧苦声,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拘修罗,受苦如前。
复更前进,见须曼那华树,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更见须曼那华树,火烧出声,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肉华树,火烧出声,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肉果树,火烧苦声,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更见一树,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柱,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更见一肉柱,狱卒斧斫,受苦如前。
复更前进,见一肉柱,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十四肉树,火烧受苦,亦不异前。
复更前进,见二比丘以棒相打,头破脑裂,脓血流出,消已还生,终而复始,苦不休息。
僧护比丘小更前进,见二沙弥,眠卧相抱,猛火烧身,苦不休息。僧护比丘见已惊怖,问沙弥言:「汝是何人,受如是苦?」沙弥答言:「阎浮提人,受性难信。汝到世尊所,便可问佛。」见已惊怖。
复更进路,遥见林树,荣茂可乐,往趣入林,见五百仙人,游止林间。仙人见僧护比丘,驰散避去,共相谓言:「释迦弟子污我等园。」
僧护比丘从仙人借树,寄止一宿,明当早去。仙人众中,第一上座有大慈悲,勅诸小仙:「借沙门树。」僧护比丘即得一树,于其树下,敷尼师檀,加趺而坐。于初夜中,伏灭五盖;中夜眠息;后夜端坐,高声作呗。时诸仙人闻作呗声,悟解性空,证不还果,见法欢喜,诣沙门所,头面作礼,请祈沙门,受三归依,于佛法中求欲出家。尔时,僧护比丘即度仙人,如法出家,教修禅法,不久得定,证罗汉果,如栴檀栴檀围绕,得道比丘贤圣为众。
尔时,僧护比丘与诸弟子俱,共诣舍卫国中祇桓精舍,到于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尔时,世尊慰劳诸比丘:「汝等行路,不疲苦耶?乞食易得不?」
尔时,僧护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行路不大疲苦,乞食易得,不生劳勤,得见世尊。」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而说法要。
尔时,僧护比丘于世尊前,在大众中高声唱说己先所见地狱因缘:「唯愿世尊,为我说本因缘。」
佛告僧护:「汝先所见比丘、浴室,此非比丘,亦非浴室,是地狱人。此诸罪人,迦叶佛时,是出家比丘,不依戒律,顺己愚情,以僧浴具及诸器物,随意而用;持律比丘常教轨则,不顺其教。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地狱苦,至今不息。」
佛告僧护:「汝初见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五德不成,四方僧物,不打犍稚,众默共用,以是因缘,受火床苦。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地狱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寺者,亦非僧寺,复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五德不具,诸檀越等,造作寺庙,四事丰足。檀越初心,造寺之时,要打犍稚,作旷济意。是诸比丘,不打犍稚,默然受用,客比丘来,不得饮食,还空钵出。以是因缘,受火床苦,迭相抓捶,筋肉消尽,骨如焦炷。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如是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三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懈怠比丘,多人共住,共相谓言:『我等今者,可共请一持律比丘,共作法事,可得如法。』即时推觅,得一净行比丘,共住食宿。此净行比丘,复更推觅同行比丘。时净行人,转转增多,即便追逐,令出寺外。时破戒人,于夜分中,以火烧寺,灭诸比丘。以是因缘,手捉铁鎚,互相摧灭。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大苦恼,至今不息。
「汝见第四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常住寺中,有诸檀越,施脂肉来,应现前分。时有客僧来,旧住比丘以悭心故,待客出去,后方欲分。未及得分,虫出臭烂,捐弃于外。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啖粪屎食。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苦不息。
「汝见第五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临中食上,不如法食,恶口相骂。以是因缘,受铁床苦,诸食器中,沸火漫流,筋肉消尽骨如焦炷。从迦叶佛涅槃以来,至今不息。
「汝见第六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不打犍稚,默然共饮众僧甜浆,恐外僧来。悭因缘故,堕地狱中,饮啖融铜。从迦叶佛涅槃以来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佛复告僧护比丘:「汝见第一地者,非是大地,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众僧田中,为己私种,不酬僧直。持律比丘,依戒呵责:『汝今云何不酬僧直?』是人尔时依恃王势,不受教诲,答诸比丘:『我是汝奴?汝若有力,何不自种?』以是因缘,受大地狱苦。从迦叶佛涅槃以来,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地者,非是大地,乃是罪人。迦叶佛时,是白衣人,在僧田种,不酬僧直。以是因缘,堕地狱中,作大肉地,受诸苦恼,至今不息。
「汝见第一肉𤬪者,非是肉𤬪乃是罪人。迦叶佛时,是众僧上座,不能禅诵,不解戒律,饱食熟睡,但能论说无益之语,精饍供养,在先饮食。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𤬪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𤬪者,非是𤬪也,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五德不具,为僧当厨,软美供养,在先食啖,麁澁恶者,僧中而行。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𤬪,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三𤬪者,非是𤬪也,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僧净人,作饮食时,美妙好者,先自甞啖,或与妇儿,麁澁恶者,持僧中行。以是因缘,在地狱中,作大肉𤬪,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比丘:「汝见第一瓶者,非是瓶也,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厨,应朝食者,留至后日,后日食者,至第三日。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瓶,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瓶者,非是瓶也,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在寺常住,有诸檀越,奉送酥瓶供养现前众僧,人人应分。此当事人,见有客僧,隐留在后,客僧去已,然后乃分。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瓶,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水中立人,非是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水,见僧用水,小复过多,逐可意处,即足其水,余者不给。以是因缘,入地狱中,水中独立,唱言水水,受其大苦,至今不息。
「汝见大瓮者,非是大瓮,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典知,果菜香美好者先自食啖,酢果澁菜,或逐随意,选好者与,不平等故。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瓮,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比丘刀劓鼻者,非是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在佛僧净地,㖒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刀劓其鼻,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比丘手捉𣃋斤自斫己舌,非是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出家沙弥,而为众僧,当分石蜜,斫作数段,于斧刃上少著石蜜,沙弥啖舐。以是因缘,受斫舌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比丘:「汝见泉者,非是水泉,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沙弥,为僧当蜜,先自甞啖,后残与众僧,减少不遍。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泉,火烧沸烂,受大苦恼,今犹未息。
「汝见比丘刺上立者,非是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恶口毁呰骂诸比丘。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立铁刺上,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轩,非是轩也,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寺中常住,五德不具,为僧当厨,精美好者先自食啖,或时将与白衣使食,高下心中,行付众僧。以是因缘,受地狱苦,至今不息。
「汝见橛者,实非是橛,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寺中常住,僧墻壁上浪竖诸橛,非为僧事,悬己衣钵。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橛,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汝见骆驼者,实非是骆驼,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寺中上座,长受食分,或得一人、二人食分。持律比丘如法教授:『上座之法,不应如是。』时老比丘答律师言:『汝无所知,声如骆驼,我于众中,身为上座,呪愿说法,或时作呗,计劳应得,汝等何故,恒嗔责我?』以是因缘,入于地狱,受骆驼身,火烧号叫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马者,实非是马,是地狱人。迦叶佛时,作僧净人,用僧供养,过分食啖,或与眷属、知识、白衣。诸比丘等呵责语言:『汝不应尔。』其人恶口呵诸比丘:『汝等如马,常食不饱,我为僧作甚大劳苦,功勋应得。』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受于马身,火烧身体,受大苦恼,至今不息。
「汝见象者,非是白象,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厨,诸檀越等,将诸供养,向寺施僧。或食后来,檀越白言:『大德!日犹故未可打犍稚,集僧施食。』比丘恶口答白衣言:『诸比丘等,犹如白象,食不饱耶!向食已竟,停留后日。』以是因缘,入于地狱,受白象身,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驴者,实非是驴,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厨,五德不具,分僧饮食,恒自长受二三人分,持律比丘,如法呵责。此人答言:『我当僧厨及园果菜,常营僧事,甚大劳苦。汝诸比丘,不知我恩,状似如驴,但养一身,何不默然!』以是因缘,入地狱中,驴身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羝羊者,实非是羊,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寺主,当典内外事事捡挍,不勅弟子,诸小比丘不如法打稚。诸律师等白言:『寺主!何不时节鸣稚集僧?』比丘答言:『我当营僧事,甚成劳苦,汝诸比丘犹如羝羊,啖食而住,何不自打?』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受羝羊形,火烧痛毒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比丘:「汝见肉台,实非是台,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当僧房敷具,闭僧房门,将僧户排,四方游行,众僧于后不得敷具及诸房舍。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台,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大肉台,实非是台,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寺主,选好房舍,而自受用,及与知识,不依戒律,随次分房,不平等故。以是因缘,入于地狱,作大肉台,受苦万端,至今不息。
「汝见肉房者,非是肉房,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住僧房中,以为己有,终身不移,不依戒律,以次分房。以是因缘,作大肉房,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汝见肉绳床,实非是床,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捉僧绳床,不依戒律,如自己有,以次分床。以是因缘,入于地狱,作肉绳床,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绳床,实非是床,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破僧绳床,自用然火。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绳床,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敷具者,实非敷具,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用僧敷具,如自己有,以脚蹈上,不依戒律。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敷具,火烧申缩,受苦万端,至今不息。
「汝见肉拘执者,实非拘执,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以僧拘执,如自己有,不依戒律,或用破坏。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拘执,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绳床者,实非是床,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恃王势力,似如圣德,四辈弟子,圣心赞叹。时彼比丘默然受叹,施好绳床及诸好饮食,作圣心受。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绳床,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壁者,实非是壁,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众僧壁上,竖橛破壁,悬己衣钵。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壁,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索,实非是索,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捉众僧索,私自己用。以是因缘,堕地狱中,作大肉索,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厕井,实非厕井,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住寺比丘,佛僧净地,大小便利,不择处所。持律比丘,如法诃责,不受教诲,粪气臭秽,熏诸众僧。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厕井,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高座法师,实非法师,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不明律藏,重作轻说,说轻为重;有根之人,说作无根;无根之人,说道有根;应忏悔者,说言不忏;不应忏者,强说道忏。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坐高座上,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高座,实非法师,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大法师,邪命说法,得利养处,如理而说;无利养时,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以是因缘,入于地狱,处铁高座,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揵稚号叫声者,实非犍稚,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以三宝物,非法打稚,诈作羯磨,捉三宝物,为己受用。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犍稚,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拘修罗,实非岐支,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寺主,以僧厨食,衒卖得物,用作衣裳,断僧供养。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岐支,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拘修罗,实非岐支,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作僧寺中分物维那,以春分物,转至夏分;夏分中衣物,向冬中分。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拘修罗,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肉山,非是肉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典坐,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取僧物,断僧衣裳。以是因缘,堕地狱中,作大肉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汝始初见须曼那柱,实非是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当佛刹人,四辈檀越,须曼那华,散供养佛,华既乾已,比丘扫取卖为己用。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须曼那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须曼华柱,实非是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当供养刹,四辈檀越,以须曼华油,用供养佛,比丘减取,为己自用。以是因缘,堕地狱中,作须曼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华树,实非是树,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当僧果菜园,有好华果,为己私用,或与白衣。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华树,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果树,实非果树,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当僧菜果,香美好者私自食啖,或与白衣。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肉果树,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一肉树,实非是树,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薪,以众僧薪,房中自然,或与知识。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树,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比丘:「汝见第一肉柱者,实非是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寺中常住,破佛刹柱,为己私用。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第二肉柱者,实非是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白衣人,以刀刮取像上金薄。以是因缘,堕地狱中,作大肉柱,狱卒捉斧,斫身受苦,猛火烧身,至今不息。
「汝见第三柱者,实非是柱,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当事,用僧梁柱,浪与白衣。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大肉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四树,实非是树,是四罪人,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五德不具,作大众主,为僧断事,随爱怖嗔痴,断事不平。以是因缘,入地狱中,作四肉树,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十四树者,实非是树,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在寺常住,不依戒律,分诸敷具,好者自取,或随嗔爱,好恶差別——于佛法中,尘沙比丘,应随次受——不平等故。以是因缘,此十四人,堕地狱中,作大肉树,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汝见二比丘者,实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于大众中鬪诤相打。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猛火焚身,受相打苦,至今不息。
「汝见二沙弥者,实非沙弥,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沙弥,一被褥中,相抱眠卧。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被褥中,相抱受苦,至今不息。」
尔时,世尊重告僧护:「以是因缘,我今语汝,在地狱中,出家者众,白衣尠少。所以者何?出家之众,多喜犯戒,不顺比丘,互相欺陵,私用僧物,或分饮食不能平等。是故,我今更重告汝,当勤持戒,顶戴奉行。」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我今语汝,是诸罪人,于过去世时,出家破戒,虽不精进,四辈檀越,见诸比丘,威仪似僧,恭敬僧宝,四事供养,犹故能令得大果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我复语汝,如前罪人,先世出家,犯僧物故,堕大地狱,后于未来世中,有诸白衣取众僧物者,罪过于前说出家人百千万倍,不可穷尽。
「我复语汝,若一比丘,顺于毘尼,在僧伽蓝,如法行道,依时鸣稚。若施此人,得福无量,说不可尽,何况供养四方僧众!」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若出家人营僧事业,难持净戒。是诸比丘初出家时,乐持净戒,求涅槃心,四辈檀越,送供养时,是诸比丘应受是供,坚持净戒,后不生恼。」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有九种人,常处阿鼻大地狱中。何等为九?一者、食众僧物;二者、佛物;三者、杀父;四者、杀母;五者、杀阿罗汉;六者、破和合僧;七者、破比丘净戒;八者、犯净行尼;九者、作一阐提;是九种人恒在地狱。
「有五种人,二处受报:一者、地狱。二者、饿鬼。其地狱者,如汝所见,是诸地狱。其饿鬼者,身形长大。何者为五?一者、断施众僧物;二者、断施僧食;三者、劫僧嚫物;四者、应得施能令不得;五者、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此五种人,受是二报,余业不尽,五道中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复告僧护:「汝于海中所见龙王,受此龙身,牙甲鳞角,其状可畏,臭秽难近,以畜生道障出家法,亦障修禅,无八解脱。虽得长寿,不能得免金翅鸟王之所食啖;命终之后,生兜率天,天中命尽,得受人身。弥勒出世,作大长者,财富巨亿,为大檀越,供养供给弥勒世尊及诸比丘,四事具足。是诸长者,有五百人,同时出家,得罗汉果,功高名远,众所知识。是诸龙王,犹尚能得如是功德,况我弟子,如法出家,坐禅诵经,三业具足,必证涅槃!」
尔时,世尊无问自说:
尔时,僧护弟子五百商人,于大众中闻佛说法,忽然惊怖,悟解无常,共相谓言:「我等从昔无量劫来,处处经历,受生死苦,皆是无明、贪心所造。」即从座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我等今日,归依三宝,受持五戒,尽形不犯。」
尔时,世尊告僧护曰:「众僧供养,有应得者,不应得者。何者应得?持戒满足,出入常念,轻重等持,恐怖不犯,如是之人,应受供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尔时,世尊告僧护曰:「何者不应得?持戒不满足,出入不念,轻重不畏,如是之人,不应受供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闻此偈者,若得信心,乐出家者,清净持戒,顶戴奉行。」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是等辈五百仙人,在过去世,于何法中,种诸善根?于何时中,修行道业?以何业缘,今得出家,烦恼漏尽,证阿罗汉果?如来遍知明达三世,知诸仙人所修善业,于大众中,即说本缘。」
佛告诸比丘:「此贤劫中,过去之世,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有大长者,名曰恭意,财富巨亿。于孝行中,小违父母,惭愧忏悔,即诣佛所,出家修道,习学未久,作大法师。恭意比丘,说法化度五百弟子,入山林中阿练若处,修禅定业,心生欢喜,亦教弟子俱修禅定,造作禅珍觉杖法杖,法用成就。初中后夜,精勤不息,未得观慧,师徒相率,详發善愿,作如是言:『我等今日,师徒相顺,于迦叶如来正法之中出家修道,持戒定慧业。以此善根,愿未来世,得值释迦,十号具足,天人中尊真实不虚,还遇和尚度我出家,漏尽得道。』」
尔时复告诸大比丘:「尔时,恭意长者岂异人乎?即僧护比丘是;五百弟子,岂异人乎?今五百仙人是。因过去世迦叶佛时,所种诸善根,因發愿故,今得正信,还值和上,正信出家,漏尽得道。」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说因缘已,时四部众,欢喜奉行。
校注
人名今附东晋录【大】,〔-〕【宫】,今附东晋录【宋】【元】 园【大】,园与大比丘众八万人诸菩萨三万六千人俱【宋】【元】【明】【宫】 悟【大】,悟【宋】【元】【明】【宫】 加【大】*,跏【明】* 运【大】,云【宋】【元】【明】【宫】 年少【大】,少年【宋】【元】【明】【宫】 房【大】,坊【宋】【元】【宫】 池泽【大】,浴池【宋】【元】【明】【宫】 盛寂【大】,成闲【宋】【元】【明】【宫】 无有【大】,又无【宋】【元】【明】【宫】 誓言【大】,言誓【宋】【元】【明】【宫】 上【大】*,尚【宋】【元】【明】【宫】* 礼足【大】,作礼【宋】【元】【明】【宫】 唯【大】,惟【宋】【元】【明】【宫】 跪【大】*,诡【明】* 以此【大】,以此与我【宋】【元】,与我【明】【宫】 与我【大】,〔-〕【宋】【元】【明】【宫】 宁舍【大】,舍于【宋】【元】【明】【宫】 有【大】,与【宋】【元】【明】【宫】 眠【大】,泯【宋】【宫】,瞑【元】【明】 也【大】,不【宋】【元】【明】【宫】 眠【大】,泯【宋】【元】【宫】,瞑【明】 师【大】,前【元】 住【大】,住而受【宋】【元】【明】【宫】 高【大】,扬【宋】【元】【明】【宫】 迭【大】*,递【宋】【元】【明】【宫】* 稚【大】下同,椎【明】下同 坊【大】,房【明】 㽍【大】,𤬪【宋】【元】【明】【宫】 逃【大】,跳【宋】【元】【明】【宫】 稚【大】,犍稚【元】 寺【大】,一寺【宋】【元】【明】【宫】 抓捶【大】*,爪捶【宋】【宫】,爪擭【元】【明】* 肋【大】,筋【宋】【元】【明】【宫】 鎚【大】*,椎【宋】【元】【明】【宫】* 答【大】,〔-〕【宋】【元】【明】【宫】 融【大】*,镕【宋】【元】【明】【宫】* 不【大】,无【宋】【元】【明】【宫】 〔叫声…焰炽〕二十字-【明】 (叫声…难忍)八字【大】,〔-〕【明】 呼【大】,号【宋】【元】【宫】 (复更…焰炽)十六字【大】,〔-〕【明】 进【大】,其【宋】【元】【明】【宫】 劓【大】*,刖【宋】【元】【明】【宫】* 𣃋𬬱【大】,𬬱斧【宋】【元】【明】,斫斤【宫】 中【大】,〔-〕【宋】【元】【明】【宫】 其【大】,瓮其【宫】 前进【大】,进前【宋】【元】【宫】 林【大】,床【宋】【元】【明】【宫】 复【大】,后【明】 胡【大】*,梵【元】【明】* 拘修罗【大】,(拘修罗)【宋】【元】【宫】 振【大】,震【宋】【元】【明】【宫】 棒【大】,拳【宋】【元】【明】【宫】 止【大】,山【宫】 共相【大】,相共【宋】【元】【明】【宫】 檀【大】,坛【宋】【元】【明】【宫】 檀【大】,檀自相【宋】【元】【明】【宫】 浴【大】,狱【明】 以【大】*,已【宋】【元】【明】【宫】* 者【大】,〔-〕【宋】【元】【明】【宫】 稚【大】*,椎【宋】【元】【明】【宫】* 床【大】,烧【宋】【元】【明】【宫】 净行【大】,持律【宫】 流【大】,然【宋】【元】【明】【宫】 持【大】,时持【宋】【元】【明】【宫】 大【大】,火【宋】【元】【明】【宫】 𤬪【大】下同,瓨【宋】【元】【明】【宫】下同 乃【大】,也乃【宋】【元】【明】【宫】 饍【大】,肴【宋】【元】【明】【宫】 也【大】*,耶【宋】【元】【明】【宫】* 而行【大】,行付【宋】【元】【明】【宫】 甞【大】,当【宫】 汝【大】,汝先【宋】【元】【明】【宫】 逐【大】,遂【明】【宫】 酢【大】,酸【宋】【元】【明】【宫】 逐【大】,遂【宋】【元】【明】【宫】 㖒【大】,涕【宋】【元】【明】【宫】 其【大】,己【宋】【元】【明】【宫】 𣃋斤【CB】【丽-CB】,刘斤【大】,斫斧【宋】【元】【明】【宫】 数段【大】,分数【宋】【元】【明】【宫】 残与【大】,付【宋】【元】【明】【宫】 恶【大】,以恶【宋】【元】【明】【宫】 也【大】,耶【宋】【元】【宫】 狱【大】,狱中【宋】【元】【明】【宫】 见【大】,见肉【宋】【元】【明】【宫】 受苦【大】,〔-〕【宋】【元】【明】【宫】 等【大】,犹【宋】【元】【明】【宫】 于【大】,如【明】 稚【大】下同,椎【明】下同 耶【大】,也【宋】【元】【明】【宫】 者【大】,〔-〕【宋】【元】【明】【宫】 是【大】,羝【宋】【元】【明】【宫】 典【大】,田【宋】【元】【明】【宫】 以为【大】,似是【宋】【元】【明】【宫】 蹈【大】,蹋【宋】【元】【明】【宫】 或用【大】,用或【宋】【元】【明】【宫】 地狱中【大】,于地狱【宋】【元】【明】【宫】 住【大】,往【宋】【元】【明】,位【宫】 藏【大】,藏说【宋】【元】【明】【宫】 说【大】,〔-〕【宋】【元】【明】【宫】 揵【大】,犍【宋】【元】【明】【宫】 岐【大】*,祇【宋】【元】【明】【宫】* 支【大】*,䃽【宫】* 是【大】,刹【宫】 须【大】,以须【宋】【元】【明】【宫】 曼【大】,曼那【宋】【元】【明】【宫】 果【大】,肉果【宋】【元】【明】 者【大】,果【宋】【元】【明】【宫】 一【大】,〔-〕【宋】【元】【明】【宫】 柱【大】,肉柱【宋】【元】【明】【宫】 见【大】,见第【宫】 树【大】,肉树【宋】【元】【明】【宫】 猛【大】,〔-〕【宋】【元】,狱【明】【宫】 弥【大】,弥共【宋】【元】【明】【宫】 护【大】,护比丘【宋】【元】【明】【宫】 缘【大】,缘故【宋】【元】【明】【宫】 戒【大】,禁戒【宋】【元】【明】【宫】 比丘【大】,毘尼【宋】【元】【明】【宫】 陵【大】,凌【宋】【元】【明】【宫】 时【大】,〔-〕【宋】【元】【明】【宫】 似【大】,以【元】【明】 人【大】,之人【宋】【元】【明】【宫】 无量【大】,犹多【宋】【元】【明】【宫】 乐【大】,隐【宋】【元】【明】【宫】 悟【大】,悟【宋】【元】【明】【宫】 世尊【大】,世尊说是偈已【宋】【元】【明】【宫】 众【大】,〔-〕【宋】【元】【明】【宫】 鳞【大】,麟【宋】【元】【明】【宫】 解脱【大】,解脱果【宋】【元】【明】【宫】 得【大】,受供养【宋】【元】【明】【宫】 足【大】,〔-〕【宋】【元】【明】【宫】 此【大】,比【元】 恭【大】*,供【宋】【元】【明】【宫】* 子【大】,子将诸弟子【宋】【元】【明】【宫】 成【大】,或【宋】【元】【明】【宫】 率【大】,恋【宋】【元】【明】【宫】 实【大】,宝【宋】【元】 复【大】,佛【宋】【元】【明】【宫】 时【大】,〔-〕【宫】 信【大】,见【宋】【元】【明】【宫】 二【大】,三【宋】【元】【明】 称【大】,秤【宋】【元】【明】【宫】 台【大】,高【宋】【元】【明】【宫】 稚【大】,推【宋】【元】【明】【宫】 句修山【大】,拘修罗【宋】【元】【明】【宫】 两【大】,二【宋】【元】【明】【宫】 佛说因缘【大】,〔-〕【宋】【元】【宫】 经【大】,经一卷【宋】【元】【宫】 僧护…改【大】,〔-〕【宋】【元】【明】【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7 册 佛说因缘僧护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