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五无返复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在罗阅祇国闻舍卫人多慈孝顺奉经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啮杀其子父故耕不视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问曰「此儿谁子

耕者答言「是我之子

梵志曰「是卿子者何不啼哭而耕如故

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愁忧啼哭何所追逮设不饮食何益死者卿今入城我家在某处愿过语之『吾子已死不须持二人食来』」

梵志自念「此人无返复儿死在地情不愁忧而反索食此人不慈无有比类

梵志便行入城诣耕者家见死儿母即便语之「卿儿已死父言『但持一人食来』何以不念子耶」儿母逆为梵志说譬喻言「子者如客来依人止来亦不却去亦不留此儿本我亦不唤来自来过我生死亦自去非我力乃使进退随其本行追命所生

又语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姊即向梵志说喻言「我等兄弟譬如工师入山斫林缚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逢大风吹破筏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如是宿命因缘一时共合会在一家生随命长短生死无常合会有离我弟命尽各自随行无常对至随其本行不能相救

又语死者妇「卿夫已死何不啼哭」妇复为梵志说喻言「我等夫妇因缘共会须臾间已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向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无常对至随其本命不能相救

又语其奴「汝大家儿死何不啼哭

奴复说喻「我之大家因缘合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大牛无常之命不可得救奈何愁忧啼哭亦无所益

梵志闻之心惑目瞑不识东西「我闻此国人孝顺奉道供事三尊故从远来欲得学问未有善应而见五无返复人劳身苦心远来至此了无所益

又问行人「佛在何许欲往问之

行人答曰「近在祇洹精舍

梵志即往到佛所稽首佛足作礼却坐一面愁忧低头默无所说佛知其意谓梵志曰何为低头愁忧不乐

梵志白佛言「所愿不果违我本心是故愁忧也

佛问曰「有何所失愁忧不乐

梵志白佛言「我从罗阅祇国来闻此国人孝顺奉敬三尊故从远来欲得学问既来到此见五无返复人是故愁忧不乐

佛言「何谓无返复者

梵志白佛言「我见父子二人耕地下种子死在地父亦不愁反更索食而反向我说无常事妇及姊与奴都无愁忧是为大逆无返复也

佛言「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人最有返复知命无常非愁忧所逮往古圣不免斯患况于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间俗人无数劫来流转生死迁神不灭死而复生如车轮转无有休息背死向生非忧愁所逮

梵志闻之心开意解无忧戚「我闻佛说如病得愈如盲得视如暗遇明」于是梵志即得道迹

「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为亡者请佛及僧烧香供养读诵经典能日日作礼复志心供养三宝最是为要

于是梵志稽首作礼受教而去

佛说五无返复经


校注

此经明本以宋本元本对校之 cf. A段 返【大】*反【宋】【元】* 散【大】散失【宋】【元】 非【大】亦【宋】【元】 无【CB】【宋】【元】有【大】
[A1] 何【CB】可【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五无返复经
关闭
佛说五无返复经
关闭
佛说五无返复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