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诸法勇王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先悉是结发梵志优楼频螺迦叶优婆提舍憍律陀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解脱慧得解脱其心调柔自在无碍摩诃那伽所作已办离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正解脱通达诸法到于彼岸——唯除一人尊者阿难

尔时世尊于十五日说禁戒时在显露处结加趺坐大众围绕恭敬尊重是时会中有一比丘出家未久便受具戒即于其日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瞻仰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日出家未久已受具戒于出家事遗疑未了唯愿如来哀愍解说云何比丘受人信施无有愚痴既受施已云何复得毕报施恩若善男子有生净信發心出家所期之法云何复得具足成就」即于佛前重说偈言

「我出家未久  已受具足戒
于此事未了  唯愿哀愍说
云何受信施  毕竟清净报
信心出家已  具足诸所愿

尔时如来告比丘言「若有比丘成就三法受诸信施无有愚痴受已则能清净毕报诸善男子信心出家所愿之法悉得具足何等为三一者入于僧数二者勤修僧业三者得僧善利比丘若能成就如是三法受人信施无有愚痴受已则能清净毕报信心出家所愿具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入僧数  僧业中勤进
获得僧善利  与心而相应
如是之人等  毕能报信施
出家所愿法  而悉得具足

尔时比丘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略说此义我犹未解唯愿世尊重垂广说云何比丘入于僧数云何比丘勤修僧业云何比丘获僧善利」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云何入僧数  僧业中勤进
获得僧善利  唯垂分別说

尔时世尊赞是比丘「善哉善哉能问斯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僧数僧业及僧善利」是时比丘即蒙许可渴仰欲闻

佛告比丘「四向四得是名为僧常为世间之所称赞世人八部合掌恭敬天人之中无上福田」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说四向  及以四得等
是名为众僧  无上之福田

「复次比丘云何僧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僧业」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常勤行精进  最胜八圣道
如是则得入  如上四双僧

「复次比丘云何名为僧善利也所谓四沙门果何等为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名僧利」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大士之善利  是则入僧数
具四沙门果  则能毕报恩

尔时比丘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如佛所说若有比丘入于僧数勤修僧业获僧善利如是之人乃能堪受一切信施无有愚痴受已毕能报其施恩信心出家所愿具足世尊若有善男子發大乘心求一切智净信出家如是之人得在僧数勤修僧业得僧利不

佛言「比丘善哉善哉汝有大智能作如是微妙善问汝今以为多所利益安乐天人能问如来如是深义」复告比丘「善持忆念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愿如来分別善说

佛言「比丘若有诸人發大乘心修行大乘求一切智信心舍家如是之人不入僧数不修僧业不得僧利」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不入于僧数  不勤修僧业
不得僧善利  是修于菩提

尔时比丘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何缘听如是人出家受具受人信施世尊如是之人不入僧数不勤僧业不得僧利云何而得毕报施恩

佛言「比丘汝今不应问如是事

比丘复言「若如是人不入僧数不勤僧业不得僧利云何而得毕报施恩

佛言「止不复须问

如第一请第二第三亦复如是佛告比丘「汝已三请岂得不说

宣是语已以神通力放于眉间白毫相光其明焰炽有百千色悉照三千大千世界幽暗黑冥未曾睹见诸色之处悉令大明诸大海水其中众生所谓鱼鼈走兽摩罗龙王龙女诸阿修罗阿修罗女诸迦楼罗迦楼罗女如是等众悉蒙其光心惊毛竖怪未曾有其光亦照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光天光音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净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果实天少果天广果天无量果天无想天无恼天无热天善现天妙见天阿迦腻咤天是眉间毫相悉皆遍照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如是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咤诸天莫不大明如是诸天见如来光神通变化已各来佛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顶礼佛足却在一面合掌而住

尔时复有无量比丘游行诸国遇斯光已皆悉集来至于佛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顶礼佛足却在一面合掌而住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见如是变化神通见已于佛生清净信即至佛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合掌而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天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如是大众悉见如来神通变化各各来到佛世尊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合掌而住

尔时大德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今日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大众悉共聚集并及诸天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咤诸天悉皆和合端坐佛前如来何缘放此眉间白毫相光唯愿哀愍说其因缘

尔时舍利弗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多有诸众生  其数那由他
见是大神变  悉能来聚集
何缘放光明  集是诸大众
唯愿垂哀愍  分別说其因

尔时佛告舍利弗「是一比丘出家未久已受具戒来问我言『世尊若有人發大乘之心求一切智剃除须发出家修道云何善受一切信施受已必能报其施福若善男子發于信心出家学道所愿不久悉得成就』舍利弗以是因缘有如是等无量大众而来聚集

舍利弗言「今正是时唯愿如来分別演说如是之义

佛告舍利弗「我今若说如是义者多有无量百千众生心生疑惑何以故是诸大龙神通道力不可思议是诸师子无所畏吼亦不可思议是诸大人所有法界亦不可思议舍利弗诸佛世尊所有法界不可思议一切凡夫声闻缘觉不能信解舍利弗如来见是诸因缘故默然不说

舍利弗乃至三请如来默然亦不许可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是大众中已有无量无边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久于佛所心生净信唯愿如来哀愍如是诸众生等分別演说如是之义」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善哉无上尊  惟愿垂哀愍
广为诸菩萨  善说顶功德
有诸众生等  深愿求菩提
已于是法中  生厚善欲心

尔时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受一切诸天世人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供养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毕报施恩何以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本已清净毕报施故舍利弗假使菩萨摩诃萨日日受取一切众生所施衣食一一众生所施之食抟如须弥一一衣服覆四天下一日之中受一切众生如是衣亦能清净毕报施恩何以故舍利弗是诸菩萨于众生中最是福田应受世间之供养者舍利弗汝见世间大富之人多有珍宝——金琉璃颇梨真珠车𤦲马瑙种种之物柔软敷具——所谓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粟散小王转轮圣帝七宝成就人中自在若四天王三十三天释提桓因焰摩天子兜率天子化乐天子他化自在天子梵自在天王及余色无色界诸天若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如是等众皆由菩萨教化因缘出现于世何以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發心行于菩提之道当得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已复当转于法轮一切世间若沙门婆罗门及梵天王魔王波旬所不能转

「尔时当有无量众生闻是法已当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發缘觉心有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闻说布施则勤修行以施因缘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若小王家转轮圣帝七宝具足人中自在闻说持戒则便坚持以是因缘生四天三十三天炎摩天术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闻说四无量心随顺修行以是因缘生于色界闻四空定随顺行之以是因缘生无色界舍利弗以是义故当知皆由菩萨因缘一切善法出现于世

「舍利弗譬如阿耨达多龙王福德力故其池流出四大河水——东方恒河南方辛头西方博叉北方私陀——此四大河流出四方投四大海恒河眷属具五百河入于东海辛头眷属具五百河入于南海博叉眷属具五百河入于西海私陀眷属具五百河入于北海舍利弗于意云何此四大河流出四方次第入于四大海中于此四方为能利益诸众生不

舍利弗言「世尊实大利益无量众生所谓飞鸟走兽人与非人」舍利弗言「世尊近此河边有诸稻豆诸田亦得润渍如是诸田多获谷麦复能利益无量众生所谓飞鸟走兽人非人等

「舍利弗于意云何是四大海由何而有

舍利弗言「世尊是四大海皆由四河

佛复告舍利弗「于意云何是四大海于诸众生有利益不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是海实能利益无量无边众生谓水陆性水性众生谓大小鱼走兽摩罗龟鼈虾蟇鹅鴈鸳鸯亦为其余无量无边水性之属而作窟穴

「舍利弗如是大海复为余众而作住处所谓诸龙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亦出无量无边珍宝利益一切人非人等所谓真珠珂贝璧玉珊瑚琉璃青毘琉璃及出其余种种珠宝悉为众生之所受用而作利益舍利弗于意云何此四大海由何而有

舍利弗言「世尊是海皆由阿耨达池

尔时佛赞舍利弗言「善哉善哉阿耨达多龙王体离三怖何等为三一者金翅鸟二者热沙三者诸龙若行欲时便为蛇身阿耨达多龙王无如是事舍利弗阿耨达多龙王所居宫殿乃是坐禅神通之人所居住处舍利弗若有人能住是处者当知是等亦得无恼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甚为希有阿耨达多龙王宫殿成就如是上善功德于三怖畏尚无一事况当具三若有众生在此宫殿亦复具得无是三事若是神通善思惟仁所住处者是处必能出四大河于诸众生多所利益以是因缘四大海水为诸众生之所受用而作窟宅所谓卵生诸飞鸟等及余禽兽人与非人世尊是阿耨达池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佛告舍利弗「譬如阿耨达多龙王体离三怖菩萨亦尔体离三怖何等为三地狱怖畜生怖饿鬼怖舍利弗如因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利益无边无量众生菩萨亦尔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四摄法利益众生舍利弗如因阿耨达池出四大海菩萨亦尔因菩提心出一切智海舍利弗如因大海为诸众生而作安隐快乐住处舍利弗一切种智亦复如是为三界众生而作安隐快乐住处何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舍利弗皆由菩萨周旋教化故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得受安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菩萨出现于世行菩萨道因修行道则得授记因得授记则便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法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梵天王魔王波旬所不能转众生闻已则有四众所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四众等以是因缘于天人中而受种种微妙快乐及离欲乐舍利弗于意云何如是之法因何而出

舍利弗言「皆由菩萨因缘而出

「舍利弗于意云何三界系法复因谁出

舍利弗言「亦由菩萨因缘而出

佛告舍利弗「于意云何于是系法颇有一法能报菩萨所作恩不

舍利弗言「无也世尊何以故由于菩萨如是之法出于世故世尊譬如有人多饶珍宝慈心故以己库藏无量珍宝百千万亿那由他物施于贫人如是展转给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四十五十百人千人百千万人如是乃至无量众生及色非色悉舍一切所有财宝给施如是无量众生亦为除其怖畏系缚鞭杖诃责诸恶趣等兼复安止于人天乐而是众中有一士夫析破一钱以为百分以一分钱欲报是人所施之恩世尊于意云何是大施主于诸众生多所利益是人方以一分之钱欲报其恩宁得报不

「不也舍利弗

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如彼富人利益一切无量众生及为断灭一切诸恶以一分钱而报其恩世尊行大乘者亦复如是以如是等无量众生所受种种随意快乐欲报菩萨發意之恩亦如彼人以一分钱报施主恩

尔时佛赞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则为随顺我行舍利弗一切众生若于百世千世万世百千万世一一世中尽其形寿舍身皮肉骨髓筋脉奉上菩萨尚不能报如是菩萨百分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所不能知分中一分之恩何以故舍利弗我观一切人天大众及阿修罗无有能报是菩萨恩唯除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为一切无量众生之所受用多所利益

「舍利弗如阎浮提出栴檀树芽生时能除一切婴孩男女所有病苦其叶生时复能疗治童男童女所有患苦若树增长枝叶扶踈能荫凉时众生在中悉能除灭一切病苦其花开敷能令人天成就快乐其果熟时有大光明遍照十方若有众生见已生念识其光明即得除断生老病死及其坏时有诸众生取其树身终不畏有贫穷之苦若取枝叶还至家中则无复有饥渴之患舍利弗是栴檀树出现于世常益众生无有不作利益之时从芽生时乃至取其枝叶还家常为利益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既發心已其心常缘于三解脱何等为三无相树增长者谓无生忍法花开發者谓已成就一切种智果实熟者谓于如来入般涅槃树破坏者谓涅槃已以神通力碎身舍利如葶苈子取其枝叶而还家者谓于如来既涅槃已收取舍利起诸塔庙众生入中衰恶消除舍利弗是故当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诸众生于中所种一切善根则得毕报何以故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为欲令行佛种者共相绍继亦欲令彼声闻缘觉无有断绝能与一切无量众生人天快乐及离烦恼无漏之乐舍利弗若有能与一切众生人天快乐及离烦恼无漏之乐如是之人可得说喻明其比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世尊无有天人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及余一切无量之众或于一劫百劫千劫百千万劫乃至无量阿僧祇劫能报菩萨發心之恩

「舍利弗以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无上毕报施恩应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过去诸佛恩者亦当如是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未来诸如来恩亦当如是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今现在十方诸佛恩者亦当如是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唯有二人能报佛恩何等为二一者尽漏二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是二种人善能供养诸佛如来善报诸佛所有恩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所说二种人  能供养诸佛
所谓阿罗汉  菩萨摩诃萨
是名曰二人  供养诸世尊
而于三界中  更无第三人
若有能平等  观察一切法
如是等人辈  是则名智者
悉以妙五欲  可爱诸所须
供养是菩萨  犹不报其恩
若供养离爱  后身阿罗汉
及發无上心  行于菩提者
是则为第一  无上之福田
天人及诸梵  各以已所爱
供养是菩萨  亦不报其恩
如是二种人  其实无所须
虽得上供养  而心无贪著
以是因缘故  虽奉不能报
世间诸智者  若欲供养佛
应發菩提心  修行于忍辱
若欲作功德  数数无有量
当为菩提故  行于无上业
若欲得禅定  修四无量心
是人应精进  为于佛智慧
欲得一切乐  消除诸苦恼
如是诸人等  应于佛法中
而生厚重欲  毕求无上道
若欲得觐见  无量诸世尊
应生恭敬心  深求正真道
若欲从一界  至于无量界
应生勤精进  深欲于菩提
欲见过去佛  应生欲精进
为于菩提故  善顺而修学
若欲得疾见  未来世诸佛
亦应为菩提  至心专修道
若复欲得见  现在诸世尊
亦应为菩提  生于善欲心
当知是等人  最上非凡下
若欲于众生  普行慈心者
是人应勤进  速求无上道
若欲令众生  悉除诸苦恼
应学无上智  中间莫废舍
若欲与众生  一切诸快乐
智者为菩提  应發深善欲
若欲灭众生  无量诸恶趣
智者应摄取  毕竟菩提心
是人之所得  无量诸功德
一切无有人  能说其譬喻
谓發菩提心  欲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大德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今说此经得几功德几所众生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舍利弗「汝今不应问如是义何以故舍利弗如来若说一切智事令多众生生于疑惑何以故舍利弗诸佛世尊有无量戒禅定智慧无边神力舍利弗于意云何如来能说虚空边际分界限齐可知可计可筹量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虚空边际无有人能已知今知当知

佛告舍利弗「佛智亦尔声闻缘觉已不知今不知当不知何以故舍利弗如来所有无上智慧非诸声闻缘觉境界所行处故

舍利弗言「是诸众生甚为希有善能分別无上菩提而能發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众生甚为希有善能分別无上菩提而能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于意云何阎浮提中所有水空行众生尽得人身若有一人教是诸人令其安住五戒十善舍利弗于意云何是人以此因缘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是人得福不可以譬喻为比

「我今当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其安住五戒十善所得功德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信行舍利弗且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信行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法行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法行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八人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八人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须陀洹果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须陀洹果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斯陀含果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得斯陀含果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阿那含果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得阿那含果不如有人教诲一人得阿罗汉果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缘觉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缘觉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發菩提心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不退转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不退转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无生法忍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得无生法忍不如有人劝教一人令得速成无上智慧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速成无上智慧不如有人精勤修集如是经典何以故是经能坏一切魔众能破诸阴不近诸界分散诸入灭除烦恼發白净性除却累法若能以是一切诸法勇王经典为他众生广分別说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说

「舍利弗置一阎浮提所有众生置四天下所有众生置小千世界所有众生置中千世界所有众生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舍利弗若于东西北方四维上下如恒河沙等所有世界其中众生若有色若无色有想无想虚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诸众生渐渐次第得成人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悉教尔所无量众生令得安住五戒十善舍利弗于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舍利弗言「甚多世尊是人所得功德不可以譬喻为比

「舍利弗复置是事若教十方如恒河沙世界众生令得信行法行八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转无生法忍速成无上一切智慧不如有人以是一切法勇王经典为他众生分別广说所得功德于前劝化众生功德最为殊胜最尊无上最妙最善最胜无过无有比类无与等者舍利弗当知如是无上方便能令菩萨毕定修行于菩提道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菩萨闻一切法勇王经典闻已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是人能为众生而作福田无有等等无有比类已得解脱到于彼岸清净调柔寂灭涅槃为佛真子应受供养是为勇健师子丈夫过出人天是人中龙天中之天是无所著是不系缚是无罣碍所作已办成一切业是无量功德成就具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發菩提心  毕竟到彼岸
如是诸大人  心无有疑惑
若施是等人  得福报无量
欲得如是福  当發菩提心
既發菩提心  所得福德聚
欲称其少分  不可得计量
教无量世界  所有诸众生
悉令住五戒  乃至转增上
虽作如是教  不如發菩提
其余更无等  唯除解是经
若学是经典  即是良福田
应受人天供  寂灭善调伏
若听是经典  即是佛真子
亦名勤精进  寂静到彼岸
是天龙师子  故名为大人
亦是天中天  众生之最尊
若有能宣说  如是妙经典
是则得名为  人中之无上

佛说偈已大德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世尊于今一切法勇王经中略说菩萨所有教诲世尊菩萨摩诃萨虽于无量阿僧祇劫奉修菩萨所应之行犹难得成无上菩提世尊而今于此经中说无上道则为不难世尊是诸众生快得善利第一之利世尊若有众生得闻是经读诵通利为他广说当知是人则为已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善哉善哉是妙经典惟愿如来复垂重说何以故如我解佛所说义理若过去诸佛所说经法是经于中最为殊胜未来诸佛所说经法是经于中亦为最胜若现在十方诸佛所转无上法轮是经于中亦为殊胜世尊我亦曾说无量经典及其文字亦从如来闻无量经及其义味未曾得闻如是经典善哉世尊惟愿哀愍数数广说如是经典

佛告舍利弗「如是之义如来自知随有众生生信解心我于尔时当为广说而摄取之舍利弗如此皆是如来所知非是声闻辟支佛等所能及逮舍利弗我今说是微妙经典八万四千梵天与人三十六亿欲界诸天未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悉發心三十亿诸天得无生忍法因地诸天诸龙鬼神无量无数未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今悉發心舍利弗我见如是利益义故时时广说如是经典

尔时会中有无量百千众生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合掌长跪瞻仰如来目不曾尔时如来熙怡而笑——诸佛常法不以无缘而微笑也——既微笑已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颇梨色照于无量无边世界上至梵天绕身三匝从顶而入

尔时大德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诸佛不以无因缘笑世尊今者有何因缘而微笑也

佛告舍利弗「汝今见此无量无数百千众生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向我合掌侍立瞻仰目不眴不

「已见世尊

佛告舍利弗「是诸大众愿乐欲闻菩萨所修无上之行舍利弗如来随知一切众生所念所行是故我今当为说之舍利弗若人不见过去现在未来世心是则名为菩萨之行复次舍利弗若复不见诸阴性不贪诸界不著诸入舍利弗是名菩萨所行之法是则如来正觉所说说是菩萨所行法已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波旬及其眷属处在魔宫惊怖战栗寻即落地各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及眷属等  今者悉破坏
一切皆落地  无有能还者
若佛演说此  经典无遗余
能破烦恼魔  阴魔及死魔
令其势力丧  一切无有残
以闻诸法空  魔力遂羸损
得于无我智  死魔则退散
悟法性空故  更不受后

尔时波旬复说偈言

「善哉勤精进  无上之大龙
我今与眷属  悉受无量苦
惟愿慈哀颜  矜愍见慰喻
令我缘是因  不入于死门

尔时如来即为波旬而说偈言

「波旬汝眷属  若欲脱死门
应于此经典  深生信净心
一切世间中  少有能信者
是故汝今应  信受奉行之

尔时波旬闻是偈已欢喜踊跃忽然不现

佛说经已大德舍利弗及所问比丘并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大众鬼神人非人等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赞言善哉作礼而去

佛说诸法勇王经


校注

佛说【大】*〔-〕【宋】【元】【宫】* 宋【大】刘宋【元】【明】 三藏【大】三藏法师【宋】【元】【明】【宫】 密【大】蜜【宋】【元】【明】【宫】 提【大】崛【宋】【元】【明】【宫】 唯【大】下同惟【宋】【元】【明】【宫】下同 加【大】跏【宋】【元】【明】【宫】 于【大】于【宋】【元】【明】【宫】 善现【大】善见【宋】【元】【明】【宫】 即【大】〔-〕【宋】【元】【明】【宫】 臂【大】肩【宫】 白【大】而白【宋】【元】【明】【宫】 放【大】故【宫】 大【大】天【宋】【元】【明】【宫】 净【大】清【宫】 菩提【大】菩萨【宋】【元】【明】【宫】 颇梨【大】玻瓈【明】 车𤦲马瑙【大】砗磲码碯【宋】【元】【明】【宫】 兜率天子【大】〔-〕【宋】【元】【明】【宫】 皆【大】生【宋】【元】【明】【宫】 当得【大】得作【宋】【元】【明】【宫】 王【大】王天【宋】【元】【明】【宫】 术【大】率【明】 于【大】下同于【明】下同 体【大】*永【宋】【元】【明】【宫】* 为【大】〔-〕【宋】【元】【明】【宫】 同事【大】同利【宋】【宫】 授【大】*受【宋】【元】【明】【宫】* 慈心故【大】慈悲心【宋】【元】【明】【宫】 万亿【大】亿万【宋】【元】【明】【宫】 方【大】方便【宋】【元】【明】【宫】 芽【大】*牙【宋】【宫】* 踈【大】【宫】 荫【大】阴【宋】【元】【明】【宫】 發【大】敷【宋】【元】【明】【宫】 苈【大】历【宫】 者【大】〔-〕【宋】【元】【明】【宫】 所须【大】烦恼【宫】 觐【大】睹【宋】【元】【明】【宫】 为【大】于【宋】【元】【明】【宫】 等人【大】人等【明】【宫】 应勤【大】勤应【宋】【元】【明】【宫】 明注曰其北藏作真 得【大】〔-〕【宋】【元】【明】【宫】 劝【大】勤【宋】【元】【明】【宫】 集【大】习【宋】【元】【明】【宫】 累【大】黑【宋】【元】【明】【宫】 无生忍【大】无上忍【宋】【宫】 眴【大】*瞬【宋】【元】【明】【宫】* 颇梨【大】玻瓈【明】 想【大】相【宋】【元】【明】【宫】 说【大】〔-〕【宋】【元】【明】【宫】 生【大】者【宋】 令我【大】我今【宋】【元】【明】【宫】
[A1] 心【CB】【丽-CB】以【大】(cf. K11n0200_p0223a10)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诸法勇王经
关闭
佛说诸法勇王经
关闭
佛说诸法勇王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