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大众中,尔时外道有疑欲决,迷大乘行,来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问无我义:「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说此身无我。若身无我,本性亦无,云何说有哀啼、戏笑、憎爱、两舌等事?当何所生?是我所疑。愿赐除断。如来所言身与本性,有无云何?」
佛言:「外道!谛听谛受,当为汝说。」
佛言:「身与本性,体本空故,说或有或无,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虚妄。」
佛言:「当观全身,发、甲、皮、毛、两手、双足,至于脂、筋、脾、肠、骨髓等事,周遍内外,不见本性。」
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见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见?或以天眼而能见乎?」
佛言:「天眼见彼,无色、无相、无住,此见非见。」
外道言:「若如是说,大圣妄语。若彼非者,云何现见有此啼笑、嬉戏、嗔怒、憎爱、两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说无?又说或有或无,斯成二义?」又言:「大丈夫!若彼有无不得说者,云何说言彼有所著,彼无所著?」又言:「空者当何所如?」
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体不可得故。」
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戏、嗔怒、憎爱、两舌等事,当何所见?」
佛言:「如梦、如幻、如化、如影像相。」
外道言:「云何梦相?云何幻化相?云何影像相?」
佛言:「幻化非相,空非执持,梦本体空。如阳焰故,影像无色,虚假不实。如是所见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当如是见。
「复次,有二种见,庄严真如。彼庄严者,此即名我,此即名他。是名人补特伽罗,名人世间思惟。至于资财、男女、兄弟、妻妾等,名心所思惟庄严。彼如是法,无自无他、无人无命、无补特伽罗、无有情、无世间、无见者、无资财、无男女、无朋友、无妻妾等。彼一切事不见自性,云何彼出世间,庄严果报,善恶生灭?彼真如庄严果报,无善无恶,不生不灭,无烦恼、无快乐,而彼诸法各各如是!
「又彼世间及出世间二种庄严,令诸有情因庄严故,而生烦恼处于轮回,久久展转不知真如。彼知法者思惟庄严,疑此苦受,彼苦受恶、远离解脱而不见道。愚痴有情以迷执故,轮转生死堕于恶趣,行世间法不见真如,尽彼轮回,由如织网用线展转复去复来。
「又如日月二种行往,昼夜隐显出没世间;诸行无常不久破坏,轮转生死来往亦然,而真如体离庄严句。
「又彼天人、乾闼婆等及彼女等,住于天上,以彼庄严果报,堕一切有;复有持明成就夜叉、紧那罗、摩睺罗伽,彼以一切庄严果报,复堕地狱、恶精进天,以彼神通而作功德,以彼一切庄严果报,或堕彼天。
「又若帝释及转轮王,具最上德及最上句,以彼一切庄严果报复生傍生。智者于一切时,宜应远离天上最上大乐,恒观菩提之心,灵明廓澈,无自性、无罣碍亦无所住,一切皆空,亦复远离一切戏论。
「外道!菩提心相,不硬不软、不热不冷、无触无执;又菩提心相,非长非短,不圆不方、不肥不瘦;又菩提心相,不白不黑、不赤不黄,非色非相。彼菩提心,不作相非显耀,无性无缠缚,由如虚空而无色故,菩提心相而离观察。外道!而汝不知菩提心相与般若波罗蜜多而相应故;又菩提心相,自性清净,无物无喻,不可睹视,是最上句;又菩提心相,非诸物像,无相似者,如水成沤,虽睹非有,如幻化如阳焰喻,如泥团作诸坯器,众名虽具咸成戏论。贪、嗔、痴等亦幻化有,一味空故,如电之住刹那不见。观彼般若波罗蜜多及作诸善,亦复如是!至于谈笑嬉戏,歌舞欢乐,饮食爱欲,一切如梦。有情诸行毕竟体空,心喻虚空,疑当何立行般若行?恒若此观了一切性,自然解脱,得最上句。诸佛所说,无上菩提由斯生出,当作是观。作此观者得最上涅槃,乃至往昔造作诸过,咸悉除灭生无量德,而于此生不染诸过,专精观行决定成就。若与真如不相应者,应念非真如呪及金刚铃真如无生印,而起真如相应之行,决定圆满如上功德。」
校注
西【大】,宋西【明】,(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二十五字=(三藏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十二字【宫】 译经【大】,〔-〕【明】 臣【大】,〔-〕【明】 断【大】,〔-〕【宋】【元】 当观【大】,观当【宋】 怒【大】,恕【宋】 法【大】,泫【宋】 由【大】,犹【元】【明】 于【大】,彼【明】 以【大】,次【宋】【元】【明】 伽【大】,加【明】 澈【大】,彻【元】【明】 灭【大】,减【明】 纲【大】,网【宋】【元】【明】【宫】 大乘【大】,大乘法【明】【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7 册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0-2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阎学新大德输入,北美某大德提供,黄金爱大德提供新式标点,张革丰大德提供新式标点重校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