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第二

次除遣从魔法者有毘那夜迦逐诸尊请尊至已即用枳里枳里真言及手印而除遣之真言曰

          

唵 枳 里 枳 里 嚩 日啰(二合) 𤙖 泮 咤(诵七遍)」 

其手印相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直竖三指作拔折罗形向外托之将此枳里枳里金刚真言及手印而用除遣之

次视三昧耶者作除遣已于时即以右手视印诵此真言令住真言曰

         

唵 升 羯 𭋺 三 摩 焰 莎 诃(诵七遍)」 

其手印相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竖三指作拔折啰形向外托之三昧耶印

奉座令坐者先奉阏伽然后请坐其阏伽器以本真言持诵而献或以通用阏伽真言持诵随其成就事部差別执阏伽器当置额心等乃至于膝而奉献之真言曰

          唵 药 乞衫 囊 那 也 见(引) 捺啰 达 弩         

钵哩(二合) 也 钵 舍(去) 钵 舍 莎 诃(诵三遍通用持诵阏伽真言)」 

其手印相以护身印改其母指置于头指侧奉阏伽印

于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暮时于此三时以其真言手印奉莲华座供养本尊

初佛部奉座真言曰

        

唵 味 啰 味 啰(引) 野 莎 诃」 

莲华部奉座真言曰

        

唵 钵 那莽(二合) 味 啰(引) 也 莎 诃」 

金刚部奉座真言曰

        

唵 嚩 日啰 味 啰(引) 也 莎 诃」 

其手印相二手合掌头指中指无名指并相博著开掌中相去四指许其二大指及二小指并相著直竖此印通三部用奉献莲华座印

次言「善来世尊由本愿力而来降赴愿垂加持受斯所请并受我所办诸供养起大慈悲唯垂纳受

取辟除随逐本尊毘那夜迦及三昧耶此下安之

若办衣裳璎珞等物以办事真言持诵奉献

其结界法者以金刚𣐍法用结地界以金刚墙用结上方界金刚𣐍真言曰

           唵 枳 里 枳 里 嚩 日啰 拔 折哩 部 啰(二合)       

满 驮 满 驮 𤙖 泮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向外双入右手中指无名指间以左手无名指绞右手无名指背入右手掌中以左手中指绞右手中指背入右手掌中二小指及二头指相著二大母指直竖头相著以此印翼两臂令二大指头著地而诵真言成结地界金刚𣐍印

次以金刚钩栏真言及手印用结上方界真言曰

       唵 微 娑普 罗(二合) 那罗(二合) 乞沙(二合) 嚩        

日啰(二合) 半 若(而也反) 啰 𤙖 泮 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依前𣐍印唯改二大指博著二头指侧举印向上而诵真言成结空界是金刚钩栏墙印

金刚墙真言手印金刚墙真言曰

         唵 萨 啰 萨 啰 嚩 日啰(二合) 钵啰(二合) 迦     

啰 𤙖 泮 咤」 

其手印相依前𣐍印唯改二大指开散直竖以印从南右转三遍及诵真言成就金刚墙是金刚炉印

次以金刚羂索真言手印结东方界真言曰

         唵 跛 折啰 波舍(二合) 纥里 伽 伽 那 摩   

啰 𤙖(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左手头指屈著大指根下以大母指直竖押头指甲微开圆孔余三指相博直竖右手亦然以右手三指背著左手三指内是金刚羂索印

次以金刚幡真言及手印结西方界真言曰

       

唵 钵 镫 祗 宁 啰 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左手作拳直竖大指舒右手五指侧置左手大指头上掌向身结西方界金刚幡印拳右手如左亦是此印

次以金刚迦利真言手印结北方界真言曰

         

唵 嚩 日啰 迦 里 啰 咤 莽 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二手大指二小指令头相著余指各自屈向掌中勿令指背相著亦勿著掌结北方界是金刚迦里印

次以金刚峰真言及印结南方界真言曰

          

唵 嚩 日啰 尸 佉 啰 噜 咤 莽 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左手作拳直竖大指右手亦然置其左手大指头上令其右手大指头指相捻依此印结南方界唯改右手中指以下三指直舒亦名峰印结南方界是金刚峰印

次用真言持诵右手掌七遍以指其地成结下方界以印仰手拍其上方亦成结上界真言曰

         

唵 商 羯 㘑 三 莽 焰 莎 诃(诵七遍)」 

次以阿三忙祇宁真言及手印普作火院真言曰

          

唵 阿 三 𥌋(引) 祇 宁 贺唎 𤙖 泮 咤(诵三遍)」 

其手印相以右手指背置左手指内令无缝罅二大指向上直竖右转一遍即成火院是阿三忙祇宁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重结大界真言曰

           

唵 升(二合) 羯 𭋺 莽 诃 三 莽 焰 莎 诃(诵七遍是三重界内结大界真言)」 

其手印相以二手小指无名指相叉入掌直竖二中指头相著二头指屈在中指背上节勿著中指如三股杵二大指在头指侧普转八方上下及诵真言成结大界是结大界印

如是作已假使侧近轮王佛顶及余相违诸真言者不能为坏亦不损减本尊威力诸有破明真言继缚及却著法皆不得便

次备缚日啰等者谓金刚数珠指环腰线臂钏莲华标旗等物以香水净或余物净用本尊真言而持诵之于念诵时及护摩时皆须具备如上等物

次说成就拔折啰等诸余物法其拔折啰随其相应置于器中当自面前安置坐上以白檀欝金紫檀香各随部类而用涂之

次以香华等执持供养请金刚等真言之主以彼真言持诵香华而用供养又诵千遍即名成就

是拔折啰真言曰

      

唵 度 囊 嚩 日啰 诃」 

成就嚩日啰真言其拔折啰以紫檀等三股而作持诵千遍

次说佛部净数珠真言曰

          那 谟 罗 怛囊 怛啰 夜 也 唵 阏 娜薄(二合)          帝 微 若 曳 悉 地 悉 驮(引) 㗚替(二合)   

莎 诃」 

次说莲华部净数珠真言曰

           那 谟 钵 特莽 簛 拏 曳 唵 暗 没哩 耽         俨 袂 室里(二合) 曳 室唎(二合) 忙 里 儞   

莎 诃」 

次说金刚部净数珠真言曰

         那 谟 罗 怛囊(二合) 怛罗(二合) 夜 也 那 莽         室战(二合) 拏 嚩 日啰(二合) 簸 儜 曳 摩           诃 药 乞沙(二合) 细 囊 钵 跢 曳 唵 枳         

里 枳 里 劳 捺哩(二合) 尼 莎 诃」 

各以此三部净数珠真言随其本部真言用穿珠孔一一珠颗持诵七遍乃至穿继毕已又更持诵真言百遍复如前法而净数珠后以此真言而作成就

初说佛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 那 谟 婆 伽 嚩 底 苏 悉 悌 娑 驮       

也 悉 驮 㗚替 莎 诃」 

次说莲华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 缚 苏 莽 底 室哩(二合) 曳 钵 特莽(二合)      

忙 里 儞 莎 诃」 

金刚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 嚩 日啰 尔 耽 若 曳 莎 诃」 

以此成就数珠真言请本部真言于数珠上乃至供养持诵千遍以为成就

次说执持数珠手印之相以右手大指捻无名指头直舒中指小指微屈头指著中指上节侧是手印通三部用是佛部数珠印

次说莲华部执数珠印相以右手大指捻其中指头余三指直舒左手亦然

次说金刚部执数珠印相以右手作拳展大指捻头指左手亦然

以活儿子于佛部为数珠以莲华子观音部为数珠以噜捺啰叉子金刚部为数珠

又说取活儿子莲华子噜捺啰叉子商佉及石木患熟铜琉璃随取其一数过百量而作数珠以右手执心不散乱真言诵毕一时当勿令前后

次说臂钏之法其臂钏中穿一活儿子等珠以部母真言手印持诵香华而用供养及香水洒还以此部母真言手印请来加持钏上复以部母真言印次第供养乃至持诵千遍

以捺婆草作环置无名指用部心真言如前作法成就乃至持诵千遍各依本部次第应知

其腰线法令童女搓合以俱逊婆染(此云红蓝华)或欝金染如前作法成就乃至持诵千遍于念诵时护摩时及以睡时继于腰间能止失精成就腰线真言曰

           唵 诃 罗 诃 罗 满 驮 满 驮 儞 束          

讫啰 驮 啰 尼 悉 驮(重引) 㗚替(二合) 莎 诃(去声)」 

通三部用其印与部母印同

于佛部中其线白色莲华部中其线黄色金刚部中其线赤色此等物备具在身方可作法依经依部如经所说

结大界已次应供养随其成就及事部別所办涂香色味香气与彼相应前所说去垢乃至光泽涂香以此真言及本部真言持诵加护复作手印而奉献之

奉涂香真言曰

           伊 咩 言 驮 输 婆 儞 微夜 输 者 也             输 者 瑜 那 也 莽 夜 儞 吠 儞 妬 薄      讫底夜(二合) 钵罗(二合) 底 仡㗚(二合) 呬也(二合)          钵罗(二合) 四 挪 咩 唵 阿(去) 贺 罗 阿          贺 罗 萨 啰缚 尾 儞夜(二合) 达 啰 布     

尔 帝 莎 诃(七遍通三部用)」 

其手印相以右手舒五指竖掌向外以左手向上把右手腕四指向外大指在内把之是奉涂香手印通三部用

佛部奉涂香真言

           唵 阿 仡路 多 罗 仡啰 微 洒 曳 囊 莽   

莎 诃(诵七遍)」 

莲华部奉涂香真言曰

        唵 那㗚(二合) 知 那㗚 知 那㗚(二合) 咤 钵        宁(上) 那㗚(二合) 帝夜 那㗚(二合) 底夜 钵 宁(上)    

𤙖 泮 咤(诵七遍)」 

金刚部奉涂香真言曰

          

唵 微 萨 啰 微 萨 啰 𤙖 泮 咤(诵七遍)」 

前所说去垢乃至光泽华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复作手印而奉献之奉华真言曰

           伊 咩 苏 莽 囊 素 儞 尾夜 输 者也 输             者 瑜 囊 也 莽 囊 夜 宁 吠 儞 多 薄      讫底夜(二合) 钵罗 底 仡㗚(二合) 呬也(二合)            钵啰 四 挪 咩 唵 阿 贺 罗 阿 贺 啰           萨 罗嚩 尾 儞夜(二合) 达 啰 布 尔 帝 莎  

(诵七遍奉华真言通三部)」 

其手印相如前车辂印唯改二大指博二头指侧是奉华印通三部用

佛部奉华真言曰

       

唵 尸 祇 尸 契 莎 诃(诵七遍)」 

莲华部奉华真言曰

            

唵 战 尼 宁 健 陀 谟 丁 泥 𤙖 泮 咤(诵七遍)」 

金刚部奉华真言曰

        

唵 部哩 若嚩(二合) 兰 多 诣 莎 诃(诵七遍)」 

前所说去垢乃至光泽烧香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复作手印而奉献之奉烧香真言曰

         阿 阎 嚩 囊 裟钵(二合) 底 啰 素 贺㗚(二合)         儞也(好心) 健 陀 值也(郁香) 苏 啰 部 若(天食)          囊 莽 夜 宁 吠 儞 妬(虔诚奉献) 薄 讫底夜(三合)          度 报 阎 钵啰 底 仡㗚 呬也 难(愿纳受) 唵           阿 贺 罗 阿 贺 罗 萨 啰嚩(二合) 尾 儞夜(二合)        

达 罗 布 尔 帝 莎 诃(诵七遍通三部用)」 

其手印相以二手小指无名指中指并向内背相著向上直竖二头指侧相向去一麦道不相著二大指博著二头指侧(是奉烧香印通三部)

佛部奉烧香真言曰

          那 谟 仡罗(二合) 蔓 拏 微 洒 曳 尸 弃    

宁 莎 诃(诵七遍)」 

莲华部奉烧香真言曰

          唵 战 捺啰 婆 蔓 拏 里 伽㗚 那 祇里     

尼 吽 泮 咤(诵七遍)」 

金刚部奉烧香真言曰

          

唵 微 萨 罗 微 萨 罗 吽 泮 咤(诵七遍)」 

前所说去垢乃至光泽饮食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复作手印而奉献之奉食真言曰

        奥 洒 悌 难(诸药汁) 啰 素 贺㗚 儞也(二合)(心欢喜)          曀 洒 满 多啰(二合) 设 怒 么 里(此等尊食) 莽         也 宁 吠 儞 妬(至诚奉献) 薄 讫底夜(二合) 钵       啰底 讫㗚(二合) 呬也(二合) 钵罗(二合) 四 挪           咩 唵 阿 贺 罗 阿 贺 罗 萨 啰嚩(二合)          

尾 儞夜 达 啰 布 尔 帝 莎 诃(诵七遍通三部用)」 

其手印相仰两手掌向上侧相著二无名指头侧相著微屈二头指博著中指侧二大指博著二头指侧小似掬水相是奉食印通三部用

佛部奉食真言曰

       

唵 掣 挪 弭(二合) 尼(上) 莎 诃(诵七遍)」 

莲华部奉食真言曰

       

唵 微 路 紧 宁 莎 诃(诵七遍)」 

金刚部奉食真言曰

         

唵 嚩 日哩 尼(上) 嚩 日蓝 艺 莎 诃(诵七遍)」 

前说去垢乃至光泽然灯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复作手印而奉献之奉然灯真言曰

     啰 讫刍 近囊(二合) 洒者(二合)(护身清净能去无明此等虔诚奉献) 跛          尾 怛啰(二合) 室者(二合) 胆 谟 尾 昙 莽 囊           输 婆 莽 夜 宁 吠 儞 妬 薄 讫底夜(三合)        儞(去) 报 阎 钵啰(二合) 底 仡㗚(二合) 呬也(二合)           难 唵 阿(去) 路 迦 也 阿 略 迦 也          萨 啰嚩(二合) 尾 儞夜(二合) 达 啰 布 尔 帝   

莎 诃(诵七遍三部用)」 

其手印相以右手作拳舒中指大指头相捻直竖此是奉然灯印通三部用

佛部奉灯真言曰

           

唵 阿 莽 罗 剑 底 帝 尔 宁 莎 诃(诵三遍)」 

莲花部奉灯真言曰

        唵 战 安尼(二合上声) 宁(上声) 茹 瑳囊(二合) 羯 哩    

𤙖 泮 咤(七遍)」 

金刚部奉灯真言曰

          

唵 尾 嚩㗚(二合) 多 路 者 囊(上) 𤙖 泮 咤(七遍)」 

真言并及手印运心供养者若当不办涂香乃至灯明供养但诵如上奉涂香等真言及作手印亦成圆满供养

运心供养者以心运想水陆诸华无主所摄遍满虚空尽十方界及以人天妙涂香云烧香灯明幢幡宝繖盖种种鼓乐歌舞妓唱真珠罗网悬诸宝铃华鬘白拂微妙磬铎矜羯尼网如意宝树衣服之云天诸厨膳上妙香美宫殿楼阁宝柱庄严天诸严身头冠璎珞如是等云行者运心遍满虚空以至诚心如是供养最为胜上是故行者以决定心而行此法运心供养诵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皆悉成就

真言曰

          唵 萨 啰嚩 他 龛 榾 那蘗 帝 娑颇 啰         

呬 门 伽 伽 囊 剑 莎 诃(诵七遍)」 

其手印相两手相叉合掌以右押左置于顶上此是成就运心供养具手印

凡作供养应具此法至诚信心及奉阏伽皆以真言手印持诵成就及以运心合掌置顶方成圆满供养之法

赞叹法者先發信心至诚慇重赞叹佛德次法及僧次观自在金刚菩萨等

叹佛功德者

「大悲护世尊  导师备众艺
无边功德海  我今头面礼
次叹法德者
「离欲清净法  能除诸恶趣
真寂第一义  稽首依法住
次叹僧德者
「善获解脱道  妙住诸觉地
无等良福田  我今归命是
次叹观自在
「诸佛大吉祥  圆备于尊德
号名观自在  归依常寂默
次叹执金刚
「大力奇忿怒  成就大明王
调伏难降者  归命执金刚

先所归命诸大菩萨如欲赞叹随意依经而赞叹之及余本尊时欲赞者亦应赞叹

次忏悔诸罪次随喜诸福次应请召复劝请常住在世利乐有情

次归命三宝次發菩提心次当發愿

初忏悔者「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罗汉圣僧当存念我当证知我若我此世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已来从贪痴一切烦恼恼乱身心广造众罪于佛父母师长及诸菩萨一切圣人及余众生——有德无德——放纵三业造种种罪自他教他见作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于诸佛菩萨前诚心發露慇重忏悔一忏已后更不复造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慈悲证知罪障销灭

归命三宝者为除众生种种苦故应当如是归依三宝思念三宝一一恩德以头顶著地如是归依作如是言「我(某甲)愿从今身乃至当坐菩提道场归依如来无上三身归依方广大乘法藏归依一切不退菩萨僧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慈悲摄受」应当如是归依三宝

發菩提心者此菩提心名为无上大乘种子能与众生甘露解脱妙果故慇重进修能生悉地「为欲断除众生界中无量诸苦免烦恼染越三恶道三有受身无量等苦我今为作覆护之处无主无依我为依处度生死海我为船师失路之人我为善道无救护者我为救之除苦与乐一切众生所有烦恼及随烦恼我当为除灭常思善业不念恶缘种种功德智慧严身六波罗密勤修不间饶益众生同修是福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所修福智饶益众生所有烦恼及随烦恼皆令摧伏勤修善品乃至菩提诸不善缘心无系念」应当如是發菩提心

复当修行慈悲喜舍静住一境常思六念观照于心应涅槃理忘想所执弃舍永除(后续坐位物)

發胜愿者犹诸菩萨修行善品广發胜愿饶益众生我所有善亦当如是

复愿能除一切众生地狱等苦圆满福德证涅槃乐

又愿诸众生多饶财宝常当勇施具足智惠常怀大忍乐作善缘得宿命智悲念有情愿诸众生所生之处常获如是种种胜事

灌顶前印相其印相者以二羽二地轮叉入掌以二水轮押交上其二火轮直竖头相著屈二风轮在火轮背后勿令相著并直竖二空轮在二火轮第二节下其印即成此军咤利身印以印搅水而念真言七遍或三七遍及一百八遍随意澡浴

又说別印相以观羽空轮持地轮甲余三轮直竖如三钴跋折罗形是也准前用亦得此是军荼利菩萨羯磨印

加持土后加二印文其印又文云内缚二地合头尖为杵形用刺其土三下即是也

印内缚并申合二空轮风空在风合内二地亦申合便以印于土上右转三遍即成结护

次后至辟除印于一一时如法念诵复加念诵法要有其四种谓字数念诵时数念诵相貌念诵增加念诵念诵毕已随所怀愿及拟成就慇懃求之然后当作念诵护摩以依法故速满心中所怀之愿随意成就假令本法不言护摩为悉地故如法作之

成就之物有其二种谓雌黄朱沙等类心意净

随其药物依法受取𫈉择作净祈求胜缘各依本法一一加持如法

灌顶洒备三种缘谓明药物并自己身备此三缘方求悉地

先观内外一一之相具精进行依真言戒为除无量不善业故依教广修白净之法令罪消除然诵真言乃至令得悉地成就复令增长白净之业极令圆满然当依法持诵真言乃至令得成就悉地

如观心者依住一境系念专想鼻端令无散乱三昧相应持诵之人亦当如是由心系想布在真言以此攀缘当得成就

作成就者备其座具及真言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大阴大阳亏变之日大地动日正朔一日至十五日如是等日作成就法然依本法皆须圆备先已择得持诵胜地当于是处而作结护随其悉地法造漫荼罗依所持明及余等漫荼罗法置十方神如法供养辨诸供具及助伴等结护自他方入持念作成就法

到發造前金刚降三世赞曰(小赞也)

「归命金刚首  摧伏诸魔者
具普贤众行  无边功德海
住是本有身  无始无终寂
妙用施诸愿  调魔灭三毒
改却故修行  极救诸有情
令超生死轮  从凡入佛地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第二

请火天

嗽口水

枳里枳里忿怒

洒净香水

燃火

佛部五净

莲花部五净


校注

次【大】〔-〕【甲】 右【大】左【甲】 次【大】〔-〕【甲】 奉【大】次奉【甲】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手【大】〔-〕【甲】 【大】【甲】 印【大】〔-〕【甲】【乙】 【大】【甲】 【大】【甲】 【大】【甲】【乙】 令【大】〔-〕【甲】【乙】 【大】【甲】 次【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 次说【大】〔-〕【甲】【乙】 【大】*【甲】* 次说【大】〔-〕【甲】【乙】 【大】*【甲】* 次说【大】〔-〕【乙】 【大】【甲】【乙】 【大】【乙】 金【大】次说金【甲】 印【大】手印【甲】 【大】【乙】 【大】*【甲】【乙】* 满驮【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乙】* 次【大】〔-〕【甲】【乙】 及【大】〔-〕【甲】【乙】 【大】【甲】【乙】 【大】【甲】 次【大】〔-〕【甲】【乙】 妙【大】天上妙【甲】上妙【乙】 勤【大】*懃【】* 静【大】净【甲】【乙】 后续坐位物【大】〔-〕【甲】【乙】 文【大】〔-〕【甲】 风【大】风轮【甲】【乙】 遍【大】匝【甲】【乙】 造【大】遗【甲】【乙】 (小赞也)【大】小赞也【甲】【乙】 原本奥朱书曰天喜四甲申十月四日校点了传授师三岛圣僧平源之本甲本奥书曰仁安二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时许一校了宽元四年五月三日于別当僧正御房坐下题许奉受了实严记乙本表记曰金刚佛子西尊之奥书曰久安元年十月十八日书写了满洲增位□流 甲乙丙本请火天以下之文无
[A1] 【CB】【大】(cf. T18n0894bp0714b12)
[A2] 掐【CB】搯【大】(cf. T18n0896_p0748c06)
[A3] 二【CB】三【大】
[A4] 三【CB】二【大】
[A5] 三【CB】二【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2)
关闭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2)
关闭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