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

归命净诸恶趣王  如来应供正等觉
一心敬礼释师子  说曼拏罗灭恶趣

我今为利益诸众生故于如来所说根本大教演说观想净诸恶趣大曼拏罗法阿阇梨欲作法时先择静处安坐澄心观法无我得现前已然后想自颈上出大莲花于莲花上现出阿字复想阿字变成月轮又想月轮变成吽字吽字变成五股金刚杵又想此杵移于舌上方得名为金刚舌此后方得自在持诵次于二手中亦想阿字阿字变成月轮月轮变成吽字吽字变为白色五股金刚杵如是观想得现前已方得名为坚固金刚手然后得用此手结一切印用金刚陪啰嚩法而作拥护用金刚室珂啰等而作金刚界以金刚围绕如此结界利益众生又观想虚空亦复作结界中作曼拏罗于曼拏罗中有无数佛身量如芥子相好端严一一分明时阿阇梨即想涂香烧香名花及灯乃至上妙种种饮食而作供养又想虚空曼拏罗外复有天龙夜叉罗刹摩睺罗伽部多必隷多必舍左等皆来随喜亦受供养如是作供养已将此功德忏悔回向發愿利乐众生复以妙言赞于佛德即说偈曰

我佛最上尊  天人之大师
善哉以法力  能净诸恶趣
众生离恶趣  修行证菩提
天龙夜叉等  合掌礼于佛
各各礼佛已  隐身而不现

如是观想一一分明得成就已次于心中观想月轮于月轮上想有曼拏罗得现前已然后复想空中曼拏罗亦复分明已即结金刚钩印摄入心中想二曼拏罗相合为一又结印安住即成毕竟相应曼拏罗于此曼拏罗中观想本身为释迦佛于佛心中复现圆月而于月中想有本尊微妙真言名净诸恶趣此妙真言才心念时于刹那顷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之界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之趣而彼光明所照众生应有罪业以光威力灭尽无余又想光明灭恶趣已召彼众生来入相应曼拏罗中时阿阇梨口诵灌顶微妙真言以法净水与灌其顶令诸众生悉成佛子又想以上妙供具普供养之时阿阇梨手持铃杵于曼拏罗前而说赞言

稽首释师子  善转妙法轮
能灭三界中  一切诸恶趣
稽首金刚顶  法界真言理
演出第一义  利益诸众生
稽首宝生顶  等观众生界
遍三界有情  悉施与灌顶
稽首莲花顶  妙观察自性
怜愍诸众生  降甘露法雨
稽首羯磨顶  自性所作受
善作种种业  息众生苦恼
稽首光明顶  能普照三界
恶趣中众生  善能为救护
稽首宝幢顶  持如意宝幢
财施诸众生  能满一切愿
稽首利佛顶  能断诸烦恼
降伏四魔军  利生成正觉
稽首白繖盖  诸相具足身
遍周三界中  唯佛一法王
戏鬘与歌舞  香花及灯涂
常奉觐如来  今至诚稽首
护门诸贤圣  钩索与锁铃
各住本方位  今至诚稽首
稽首欢喜地  乃至法云等
十地大菩萨  今至诚稽首
梵王与帝释  摩诃自在天
日月及火风  罗刹部多等
悉能护十方  我一心稽首

作赞叹已又复观想尽三界空于风与水际中间化成金轮于金轮上想现宋字宋字变成妙高山四宝所成四方广阔于彼山上想现㪍龙(二合)字变成大曼拏罗名净诸恶趣其曼拏罗四方四门门上各有楼阁以四绳为界四门四隅有金刚宝种种严饰复有众宝璎珞及宝铃铎处处悬挂宝幢幡盖四边围绕于曼拏罗中想有八辐轮于轮中心有莲花花中有师子宝座座上有月轮于月轮中有释迦佛以大慈悲智慧方便利益众生故现出真言相真言曰

(引)母儞(引)母儞(引一)摩贺(引)母儞(引)娑嚩(二合引)(引二)

时阿阇梨即复入三摩地名除盖障净诸恶趣从三摩地出已诵前真言王及结法轮印印以二手作金刚拳却从檀慧次第而开当诵真言结印之时能断一切众生轮回之业又复说偈喻曰

譬如众蜂采莲花  遇夜花合不能出
明旦日出其花开  彼采花蜂方得脱
众生轮回亦复然  常受禁缚于三有
释迦师子大慈悲  与解禁缚令解脱

阿阇梨说此喻已复想心中月轮现前即起首持诵从金刚大佛顶至金刚钩等真言曰

(引)那莫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底波哩输达那啰(引)惹野(一)怛他(引)誐多(引)(二)阿啰贺(二合)(引)三藐讫三(二合)没驮(引)(三)𭔞(切身下同)(引四)输达儞(引五)尾输达儞(引)尾输达儞(引六)萨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尾输达儞(引)娑嚩(二合引)(引七)

诵此真言已复说真言曰

(引)嚩日啰(二合)(引)發咤(半音一)

诵此真言时想本心中生五色光与真言同从口出普照一切世间其中众生所有苦恼悉皆息灭光与真言合而为一其光还复入于本心复从心中出生金刚大佛顶如来相好具足其身白色光焰炽盛手作触地印安曼拏罗轮东辐之位

复诵真言曰

(引)啰怛那(二合)满怛囕(二合引一)

诵此真言时同前口门出光与真言普照一切世间息灭众生苦恼已还复入于本心复从心中化出宝生顶如来身大青色相好具足光明炽盛手作施愿印能与三界一切众生授其灌顶安曼拏罗轮南辐之位

复诵真言曰

(引)钵讷谟(二合引)怛摩纥陵(二合一)

诵此真言时同前于口门出光与真言普照三界一切世间息灭众生苦恼已还复入于本心复化出莲花顶如来身赤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手作禅定印怜愍三界一切众生安曼拏罗轮西辐之位复诵真言曰

(引)尾沙舞(二合引)怛摩恶(一)

诵此真言时同前于口门出光与真言同照三界一切世间息灭众生苦恼已还入本心化出羯磨顶如来身绿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手作施无畏印能成就种种事业度众生解脱轮回安于曼拏罗轮北辐之位

复次从心想出唵字从唵字出生光明顶如来身赤白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照于三界右手持日轮左手安腰侧安曼拏罗轮东南隅辐位

复次从心想出吽字从吽字出生宝幢顶如来身赤黑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照于三界手持如意宝能净众生贪嫉之垢安于曼拏罗轮西南隅辐位

复次从心想出提字从提字出生利佛顶如来身如虚空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照于三界利益众生右手持剑左手持经安曼拏罗轮西北隅辐位

复次从心想出讫陵(二合)字从讫陵字出生白繖盖顶如来身纯白色相好具足光焰炽盛照于三界手持白繖盖安曼拏罗轮东北隅辐位

如是轮辐之位诸如来皆坐众宝莲华座复次从心想出吽(引)怛囕(二合)纥陵(二合)恶真言从此真言出生四亲近菩萨其身色仪相及手印相并依法则安于轮外四隅之位莲华月上座

复次从心想出香花灯涂戏鬘歌舞八菩萨等于曼拏罗轮外次第各依本位莲华座上坐如是安已次诵真言曰

(引)萨哩嚩(二合)僧塞哥(二合)(一)波哩驮达哩摩(二合)(引二)誐誐那三母讷誐(二合)(引三)摩贺(引)那野(四)波哩嚩哩(引)娑嚩(二合引)(引五)

诵此真言时又复观想出生慈氏等十六大菩萨是菩萨等于曼拏罗四方各安四位从初起首于曼拏罗东门第一先安慈氏菩萨身作黄色光焰炽盛右手执龙花树枝左手执军持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第二位安不空见菩萨身黄色右手执莲华左手安腰侧于莲华上跏趺而坐第三位安除一切罪障菩萨身白色光焰炽盛右手执钩左手执军持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第四位安破一切忧暗菩萨身黄白色光焰炽盛右手持宝杖左手作拳安腰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

复次于曼拏罗南门安四菩萨第一位安香象菩萨身白绿色光焰炽盛右手擎香象左手安腰侧第二位安勇猛菩萨身白玻𭹳月色右手持剑左手作拳安腰侧第三位安虚空藏菩萨身如虚空色及黄白色右手持莲华华上有妙法藏左手安腰侧能持虚空性第四位安智幢菩萨身大青色右手持如意宝幢左手作拳安腰侧是四菩萨皆于莲华上跏趺而坐

复次于曼拏罗西门安四菩萨第一位安甘露光菩萨身如月色右手持甘露瓶左手作拳安腰侧第二位安月光菩萨身白色右手持开敷莲华华上有月左手作拳安腰侧第三位安贤护菩萨身赤白色右手持炽盛光明宝左手作拳安腰侧第四位安炽盛光菩萨身赤色二手持金刚半惹啰是四菩萨皆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

复次于曼拏罗北门安四菩萨第一位安金刚藏菩萨身青白色右手执优钵罗花花上有金刚杵左手安腰侧第二位安无尽意菩萨身如军那花及如月色二手持知阏伽瓶调伏诸众生第三位安辩积菩萨身浅绿色右手持莲华华上有宝积左手作拳安腰侧第四位安普贤菩萨身黄色右手执宝树枝左手作拳安腰侧是四菩萨皆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此十六大菩萨具大慈悲能利益众生

复次观想四护门菩萨初想𠺁字出生金刚钩菩萨身如军那花及如月色安曼拏罗东门位次想吽字出生金刚索菩萨身黄色手持金刚索安曼拏罗南门位次想网字出生金刚锁菩萨身赤色手持金刚锁安曼拏罗西门位次想呼字出生金刚铃菩萨身如玻瓈色手持金刚铃安曼拏罗北门位此四菩萨具大慈悲皆于莲华月上跏趺而坐

如是观想法名为最上曼拏罗王三摩地亦名羯磨王三摩地释迦师子现前安住一切曼拏罗净诸恶趣为见众生处于众苦以本来法故分別说

复次演说印相及真言仪轨欲结印作法事时先诵此真言曰

(引)那莫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一)波哩输驮那啰(引)惹野(二)怛他(引)誐多(引)野阿啰曷(二合)(引三)三藐讫三(二合)没驮(引)(四)𭔞(切身下同)(引五)(引)输达儞(引)输达儞(引六)萨哩嚩(二合)(引)波尾输达儞(引七)(引八)萨哩嚩(二合)羯哩摩(二合引)嚩啰拏(九)(引)娑嚩(二合引)(引十)

释迦师子三昧印以二手作禅定相内心想真实成印

金刚佛顶印亦名金刚坚牢印以二手紧作金刚缚以中指头相著成印

金刚光明佛顶印不改前印以二中指如宝形又改如莲华如前复如金刚形余指如炽盛光又改作合掌成印法印不改前相以二无名指与小指立竖二头指作莲华形竖二中指如金刚半惹啰金刚杵安心又观想于颈上出莲华月想印在月上成印

作此法印时诵前真言同用

转法轮印是释迦佛印触地印施愿印禅定印无畏印如是四印依法次第用光明光佛顶印亦名三摩地印以右手如持杖势安心左手如持剑势又改以左手头指竖立右手头指展舒复以二手相合如繖盖成印以前真言各各随印同用

大菩提印依金刚观想法及根本教香花灯涂戏鬘歌舞等八菩萨及四护门菩萨各依法用印

复次十六大菩萨印

慈氏菩萨印以二手作金刚拳相合改舒二头指中指微屈如持花成印

不空见菩萨以左手作拳安腰侧右手头指中指展舒如目形成印

除一切罪障菩萨印以二手作金刚拳舒二头指微屈如钩成印

破一切忧暗菩萨印以左手作拳安腰侧右手如持宝杖势成印

香象菩萨印以左手作拳安脐轮右手如持莲花势成印

勇猛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腰侧右手如持剑势成印

虚空藏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上右手亦作金刚拳于虚空右旋成印

智幢菩萨印以二手作金刚拳复改右手如持幢势成印

甘露光菩萨印以二手如持阏伽瓶势成印

月光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髀上右手亦作金刚拳安脇复改舒右拳以拇指小指相捻如月轮成印

贤护菩萨印以二手相向于心上如开敷莲花相成印

炽盛光菩萨印以二手作金刚拳复改如甲胄安胸前成印

金刚藏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腰侧右手亦作金刚拳安心上复舒右手中指竖立成印

无尽意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上右手作施愿相成印辩积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脐轮右手作弹指相成印

普贤菩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安腰侧右手作拳如宝形成印

如是诸印皆与前真言同用或用幖帜若无幖帜用羯磨印当如是了知诸大印相

复次若初入曼拏罗时当先二手结金刚印并诵真言净身中诸罪真言曰

(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呼一句)嚩日啰(二合)阿提瑟咤(二合引)(二)三摩曳(引)(引三)

诵此真言时以印印心颈两目眉间鼻耳腰膝腨二足及隐处以为拥护

复诵真言钩取身中一切罪业真言曰

(引)输驮儞(引一)萨哩嚩(二合)(引)(引)那野吽(引二)

复诵净身中一切罪真言曰

(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野尾输(引)驮儞吽(引)發咤(半音二)

复诵净一切恶趣真言曰

(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咄噜(二合引)咤吽(引二)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


校注

【原】丽本 西【大】*宋西【明】* 译经【大】*〔-〕【明】* 臣【大】*〔-〕【明】* 睺【大】罗【明】 养【大】食【元】【明】 而【大】面【明】 印【大】即【元】【明】 一【大】*一句【明】* 苦【大】菩【明】 度【大】诸【宋】【元】【明】 北【大】比【明】 幢【大】轮【明】 相【大】想【宋】【元】 侧【大】则【明】 处【大】〔-〕【宋】【元】【明】 宝【大】实【宋】【元】【明】 光【大】火【宋】【元】【明】 印【大】以【明】 半音呼一句【大】半音一【明】 引【大】〔-〕【宋】【元】【明】
[A1] 绿【CB】缘【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1)
关闭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1)
关闭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