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真言序品第一
我今略说尊胜陀罗尼法。即是除一切障灭一切地狱傍生等身。故号尊胜佛顶之义。是故如来为善住天子。说除七遍畜生之身。即此修瑜伽者不同事法。若于一念顷证无生。转五智成五分法身。悟三密即三身。初發心时便越百六十种心。度三无数劫行。证普现色身三昧耶。即是初發心时便成正觉。是故我今为求有相者。为说有相。若求无相者兼说无相念诵之法。虽说多种。我今略说两种尽摄一切。一者为求世间除灾增益等故。略说有相之法。二者为求无上菩提修瑜伽者。即说无生顿入普现色身之法。其世间念诵者略有四种。所谓除灾增益降伏摄召即是。方圆三角半月曼荼罗等。及护摩炉法即是。四种念诵。若增益念诵时。每真言上下。加娜莫二字。若除灾念诵时。真言初后加以娑嚩(二合)贺二字。若降伏念诵时。加以吽泮咤(二合)三字。若摄召念诵时。每真言前后加以诃哩(二合)贺(入)二字即是。除灾增益降伏摄召增加句。并称所为者名字。其色相者黄白赤青是。或以面上及遍身衣服皆想本色。所有供养香华涂末香。并诸饮食黄白赤青香美淡辛等。各依本法相应作之。护摩等法各有殊异所有焚烧柴木等。亦须临时看取本法相应作之。
尊胜真言持诵法则品第二
复次若欲作法念诵时。先须入净法界三摩地。于顶上想有蓝字。三角智火形。色如日初出时。遍身为智火焚烧四大五蕴。唯有空寂其法界真言曰。
心念口诵想顶及遍体为三角智火形如上图。次即入五轮三摩地。便入金刚轮三摩地。观己身脐已下方形紫金色。为金刚轮。便诵真言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喃阿
每字想时。口诵并归命。心想本体字。其形如图。阿字金刚轮黄色。次观脐中嚩字。为大悲水轮色如商佉或如乳色。形如满月。如图在下。鑁字水轮真言曰。
次说火轮真言曰。
那摩三曼多勃驮南㘕
当心上观三角火轮。色如日初出时。光焰猛利如劫火形。其形如三角曼荼罗。
次想诃字。大空点形如仰月黑色。名含字。即是天风轮。安置于眉上叆叇如劫风。
次观于顶上欠字。大空轮具一切色种种众形。号为大空轮。此名为五智轮。谓地水火风空。即以普通印加持五支。即成真实智。即说普通真言曰。
唵(一)萨婆他欠(二)嗢那蘗谛(三)萨叵啰醯䐽(四)伽伽那剑(五)莎嚩(二合引)贺(引六)
次以定慧二手叉十轮。顶戴及以加五支。即成金刚不坏身。即入三昧耶故。即同一切诸佛菩萨三昧耶身。作三昧耶身施作佛事。先入三昧耶。真言曰。
每加印处。并诵真言而加持之。其手印相智定相叉。齐轮合掌以智押禅。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作此印生一切印。是故先作此印从三昧耶起。即同从三昧加持五处。顶及咽喉即名五支。其五轮图如左。
大空点具种种色。名为欠字
唅字风大
蓝字火大
鑁字水大
阿字地大。金刚轮腰下。大空轮顶上。风轮眉上。火轮心上。水轮脐中。
既去有为五蕴四大立无为金刚不坏五蕴。即名无漏智身即无为。曼荼罗地亦然。其曼荼罗五轮加持。名为地水火风空。去有为五大立无为五大。故先观曼荼罗地相(上)时。先从空起上观风等如左(图)。
以净法界心。先烧曼荼罗地中秽恶触等。然后依次第安立五大轮。即以结界护身辟除。光显净除三业坚固菩提心等。是故复入金刚三昧耶真言及印。真言曰。
其手印相。作前金刚掌印。便合作拳置系心上。当系心时散其合拳双下三系。此名结金刚界印。三系心已。由是真言及印力故。能净三业坚菩提心。
次于持诵处遣除秽浊及为障者。凡献香华涂香末香并诸供养。辟除去垢發光增威。作金刚界结诸方界。护身及伴护居止处。如上所说及有未详。临事要须一一皆诵此真言作印护持。能使成就无诸障难。当以降三世真言及手印而加持。各能成办诸事等。
次诵降三世真言曰。
此名降三世尊言及手印。名成办诸事者。其印相智定各为拳。竖其风幢。屈二大空轮入掌内。以地水火三轮押之即成。其印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印用触诸物。及结地界四方乃至上下等界。右转三遍上下即成结界。
尊胜佛顶真言召请本尊等品第三
复次应警觉诸佛及八大佛顶轮王或本部尊等。从三昧耶起观瞻。愍念真言者故。降赴道场。所谓發生真言曰。
其手印相。智定二手。地轮钩锁相连。其大空令入掌中。以水轮及以火轮双押空轮。风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诵真言。以印从下發起诸尊。是名發生之印。
唵(一) 嚩 日啰(二合) 三 芒(二) 惹 惹(重急呼)(三)
其手印相以智定相叉作金刚拳。不解此拳。以智风轮拨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弹即成發请诸尊之法。心想本尊所在之处建竖楼阁。想其楼阁内有宝莲华。上观大圆明。内有九轮。金刚界道每轮中本尊令坐。图如左。
其大圆明内分为九圆。八宝瓶。十二金刚杵。四宝轮。从八宝瓶口竖八金刚杵。承四金刚轮。从轮四面横拄四金刚。每瓶及金刚皆继䌽带。叆叇垂布大圆明内。各坐九圣者。中心大毘卢遮那如来。头戴五智宝冠。坐七师子座上。结跏趺坐结法界印。自余诸尊。下曼荼罗品具明。
迎请真言曰。
既蒙来赴。次应请入念诵道场请入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金刚拳竖二地轮。二空轮交结入掌。右押左。既奉请入作三昧耶。依请而住。请住真言曰。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竖二地轮。二空轮交结入掌右押左。请召乃至欢喜。令其坚固故。而诵真言。坚固真言曰。
唵(一)萨啰嚩(二合)怛他蘗多(二引)毘三菩地(三)捺㗚(二合)荼(四)嚩日啰(二合)底瑟姹(二合五)
次应灌沐本尊及己身。灌顶真言曰。
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奉献香华品第四
先奉烧香真言曰。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按其香上。持诵真言经一七遍。即成真实宝香遍满十方虚空法界。
唵(一)嚩日啰(二合二)扶瑟(二合)弊(三)
其手印相。合金刚掌用印加持。诵真言经一七遍。即成真实宝华等。
其手印相。作金刚拳。竖二大空置于心上。持诵真言经七遍。便成宝灯遍虚空界。
次奉涂香真言曰。
其手印相。智定覆掌散舒其轮。以智大空押定空轮。持诵真言经一七遍。
次当归依三宝出罪忏悔随喜功德劝请功德。常住發菩提心赞叹佛德發胜上愿。其归命三宝者。愿从今身乃至当坐菩提道场。归依如来无上三身。归依方广大乘法藏。归依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僧。应当如是归命三宝。次应出罪忏悔者。自从无始乃至今时。烦恼覆源久流生死。三种业障造罪无边。今日诚心發露忏悔。惟当广忏悔令使罪除。次应發菩提心者。始从今日乃至当坐菩提道场。誓發无上大菩提道心。誓度无量诸有情类愿皆令离生死大苦。今所發心复当远离我法二相。我法平等无自性故。应当如是發菩提心。以真言加持。令菩提心坚固不退。真言曰。
其手印相。合金刚掌發菩提心。持诵真言经一七遍。随喜功德者。三世如来及诸菩萨。为众生故备无量功德。所有功德我当随喜。劝请常住者。唯愿诸佛久住于世。依瑜伽理趣无住涅槃。复请转大法轮遍十方界。發胜上愿者。愿诸众生多饶财宝。常当勇施具足智慧。常怀大忍乐作善缘。得宿命智悲念有情。愿诸众生所生之处。常获如是种种胜事。
次运心供养。以心运想。水陆诸华无主所摄。遍满虚空尽十方界。及以人天上妙涂香云海烧香灯明幢幡种种鼓乐歌舞妓唱真珠罗网悬诸宝铃。华鬘白拂微妙。磬铎宝绳罗网如意宝树衣服之云天。诸厨膳上妙香羹宫殿楼阁宝柱庄严天。诸严身头冠璎珞如是等。瑜祇运心遍满虚空。以至诚心如是供养最为胜上。是故行者以决定心。而行此法运心供养。诵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悉皆成就。运心真言曰。
唵(一)萨婆他(二)欠(三)嗢怛蘗帝(四)萨叵(二合)啰醯么暗(二合五)誐誐娜(六)剑(七)婆嚩(二合引)贺(引八)
其手印相。作合金刚掌置于顶上。诵此真言经七遍。即成就诸供养具。次以真言及印护身五处。真言曰。
尊胜真言修瑜伽五智品第五
复次修瑜伽瑜祇者。自住妙菩提心故。速入观菩提心智。观菩提心真言曰。
此名發菩提心真言。亦名大圆镜智。速令發菩提心。初發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法身之义。
唵(一)拽他(二)萨啰嚩(二合)怛他蘗多(三)娑多(二合)他痕(四)
唵(一)萨啰嚩(二合二)三谟痕(三)
此名方便究竟智。化身之义。或进修门中以方便为究竟。即是后得智法身之义。此明中胎五方安之。其五智真言。印相以智定二羽外叉。合掌为拳。直竖二火轮。以二地轮亦合。二风轮屈各在二火轮背上节。去二三分许。二大空并竖。形如五股金刚。以此一印通用五智。后乃用大日法界印加持五处。即成具足五分法身万德之身。其法界印相。以权智各作金刚拳。智手执权风幢加持五处。便住当心上。己身为毘卢遮那如来之身。头上五智佛宝冠。即是五顶轮王。具五智义。便以一切佛顶轮王心印真言加持五处。
其一切佛顶轮王心真言曰。
其手印相。两手内相叉为拳。竖直二中轮即是。此印真言通一切用辨事。召请發遣结界护身一切处通用。复次说本尊真言曰其印相者两手外叉。合掌为拳曲钩右风幢。即加持五处。增益时用。或一手作摄召时用又经中所说以两手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大指上。除灾时用。若降伏念诵时。以左押右即是。便执数珠合掌顶戴。当心上执数珠念诵。当一一与本法相应念诵。速得成就所求之愿。除不至心及以恶事。却被自损。
复次我今略说修本尊真言法。每月十五日自诵。或遣人诵满一千八遍。能除一切灾殃长寿增福。或每日三时。观本尊心上圆明中。或观己身为本尊。于心上圆明中。旋转安布尊胜真言。如字轮形。一一字随本法。临时本色相应放光。皆变成为曼荼罗圣众。即是己身为尊胜佛顶法界曼荼罗体。其本尊尊胜佛顶真言曰。
南 谟 薄 伽 婆 谛(一) 怛㘑(二合) 路 迦(吉耶反)(二) 钵啰(二合) 底(丁以反) 微 室 瑟咤(二合) 耶(三) 勃 驮 耶(四) 薄 伽 婆 帝(五) 怛 姪 佗(去)(六) 唵(七) 微 戍 驮 耶(八) 娑 摩 三 漫 多(九) 嚩 皤(去) 娑(十) 萨颇(二合) 啰 拏 竭 底 伽 诃 那(十一) 萨嚩(二合) 婆 嚩 微 秫 提(十二) 阿 毘 诜 者 睹 摩暗(二合)(十三) 苏 蘗 多 嚩 啰 嚩 者 那(十四) 阿 谜㗚(二合) 多(引) 鼻 晒 罽(十五) 阿(去) 诃 啰 阿(去) 诃 啰(十六) 阿 瑜 散 陀 罗 尼(十七) 输 驮 耶 输驮耶(十八) 伽 伽 那 微 秫 提(十九) 隖 瑟尼(二合) 沙 微 社 耶 微 秫 提(二十) 娑 诃 娑啰(二合) 啰 湿弥(二合) 散 注 地 谛(二十一) 萨 婆 怛 他 蘗 多(引) 嚩 卢 羯 儞(二十二) 沙 咤波(二合) 啰 蜜 多(引) 波 唎 布 啰 尼(二十三) 萨 婆 怛 他 蘗 多 缬哩(二合) 驮 耶(去)(二十四) 地 瑟咤(二合) 那(引) 地 瑟耻(二合) 多(二十五) 摩 诃(去) 母 姪梨(二合)(二十六) 嚩 折啰(二合) 迦 耶(二十七) 僧 诃 怛 那 微 秫 弟(二十八) 萨 婆(引) 嚩 啰 拏 婆 耶 突 㗚揭(二合) 底 波 唎 秫 提(二十九) 钵啰(二合) 底 儞 嚩 哩多(二合) 耶(三十) 阿 瑜 秫 提(三十一) 三 摩 耶(去) 地 瑟耻(二合) 谛(三十二) 摩 儞 摩儞 摩 诃 摩 儞(三十三) 怛 闼 多(去引) 部(引) 多(三十四) 句(引) 知 跛 哩 秫 弟 微 萨普(二合) 咤 勃 地 秫 提(三十五) 若 耶 若耶(三十六) 微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