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品第一
大心密言品第二
唵波怛摩进跢末尼摩贺惹嚩(引)啰吽
澡豆沐浴之具。各呪七遍。然后澡洗。
时其衣亦复加持七遍作如此想。
根本密言品第三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谛观布多勒伽山众宝庄严华果茂盛。
次奉遏伽水。
行者细观尊洒水已。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瑠璃内外明彻中无一物。
曩(上)谟(引)阿(去引)啰怛曩(上二合)怛啰(二合)夜(长引)野(一)曩(上)莫阿(去)哩野(二合引)嚩路枳帝(三)湿嚩(二合)啰野(四)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五)摩贺萨怛嚩(二合引)野(六)摩贺迦(去)噜抳(去)迦(去)野(七)怛儞野(二合)他(去八)唵(九)左讫啰(二合)嚩底(十)进跢末抳(去十一)摩诃跛纳冥(二合十二)噜噜底瑟咤(二合十三)入嚩(二合)啰(十四)阿讫罗洒(二合)野(十五)吽(引)泮咤(十六)娑嚩(二合引)贺(引)
诵此真言。于七日中满三十万遍。圣者即现持诵人前。随心所求皆得成就。
大心密言曰。
小心密言品第四
小心密言曰。
此中密印相貌我今说之。初作大印用种种涂香涂于手臂。然后结印顶戴当心合掌。二小指及无名指。钩在掌中。其二头指押中指背第二节上。二大指并竖。
第二根本真言印
以二手腕相著。当在胸前。其十指并散。二小指及二大指并竖犹如莲花形。亦依前法印之止之。惟有迎请母指来去。
成就世间出世间除灾护摩念诵品第五
增益福德品第六
随心忆念品第七
阿毘遮噜迦品第八
都表如意轮仪轨
校注
【原】享和年间刊丰山大学藏本,【甲】平安时代写东寺三密藏本 解脱师子译【大】,〔-〕【甲】 法【大】,宝【考偽-原】 清净吉祥【大】,净吉祥之【甲】 佛【大】,神【校异-原】 复次【大】,次复【甲】 八【大】,成【甲】 想自【大】,自想【甲】 落【大】,〔-〕【校异-原】 取【大】,聚【校异-原】 讫【大】,𫍡【校异-原】 便【大】,使【甲】 眼【大】,胸【校异-原】 亦【大】,二【校异-原】 事【大】,毕【校异-原】 想【大】,须【甲】 香【大】,身【校异-原】 先世过【大】,过先世【甲】 诵【大】,请【甲】 奉【大】,奉请【明】 养【大】,养事【校异-原】 呵【大】,可【甲】 次【大】,〔-〕【甲】 上【大】,〔-〕【校异-原】 念【大】,念珠【甲】 珠熏香【大】,珍重心【甲】 我念存【大】,作珍重【校异-原】,我今存【甲】 舍大【大】,捻大慈【甲】 引【大】*,〔-〕【甲】* 长【大】,去【校异-原】 上【大】,〔-〕【甲】 嚩【大】*,缚【甲】* 诃【大】,贺【甲】 念【大】,诵【甲】 百八【大】*,八百【甲】* 嘱【大】*,属【甲】* 啰曩【大】,啰【校异-原】,曩【甲】 后【大】,复【甲】 深【大】,除【甲】 大【大】,入【校异-原】 方【大】,宫【甲】 者【大】*,〔-〕【甲】* 作【大】,〔-〕【校异-原】 复【大】,〔-〕【甲】 结【大】,〔-〕【甲】 及【大】,〔-〕【甲】 二合【大】,〔-〕【甲】 密【大】,或【甲】 臂【大】,〔-〕【甲】 (第三…印)七字【大】,〔-〕【甲】 以【大】,印以【校异-原】 密印【大】,印密【甲】 此【大】,此法【校异-原】 念诵【大】,〔-〕【甲】 法【大】,间【校异-原】,门【甲】 相【大】,法【校异-原】 怨【大】,恶【校异-原】 护摩事【大】,诵护摩【校异-原】 莫【大】,真【甲】 求成就【大】,成就求【甲】 己【大】,所【甲】 (或灭…厄)七字【大】,〔-〕【甲】 尽【大】,画【校异-原】 法【大】,性【甲】 现【大】,亲【校异-原】 今【大】,令【甲】 欣【大】,修【甲】 檀【大】,桧【甲】 前【大】,所【甲】 福【大】,益【校异-原】 晨朝【大】,辰时【校异-原】,晨时【甲】 便【大】,使【校异-原】 论【大】,福【校异-原】 命【大】,念【甲】 习【大】*,集【甲】* (每须…之)七字【大】,〔-〕【甲】 中劫【大】,劫中【校异-原】 须【大】,颗【校异-原】 事【大】,等【校异-原】 麫【大】*,面【甲】* 宾【大】,〔-〕【校异-原】 截【大】,截之【校异-原】 祈【大】,期【甲】 成【大】,灭【甲】 应【大】,亦【甲】 懈【大】,晡【甲】 怨家別【大】,再处之【甲】 报【大】,能【甲】 要【大】,处【甲】 湿【大】*,温【甲】* 露【大】,路【甲】 乐幽【大】,叩齿【考偽-原】 底【大】,舌【校异-原】 噜【大】,唱【甲】 日【大】,百【甲】 大【大】,本【甲】 中【大】,里【甲】 复【大】,彼【甲】 诀【大】,决【甲】 侍【大】,传【校异-原】 提【大】,萨【甲】 叹【大】,莫【甲】【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0 册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