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上。于天众中跏趺正念。普观大众而告之曰。汝诸天子。当至心听曼殊室利童子微妙之行。所谓坛场神呪作法。所须疗病护身。第一秘密最上呪心。一切如来所共宣说咸皆称叹。是大呪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呪者。则为受持一切神呪。汝诸天众。此大呪王无能违者。假使曼殊室利童子菩萨摩诃萨。此呪亦能随心自在引摄将来。令使现前为作众事。况复诸余菩萨。世出世间所有神呪。一切障碍悉皆除遣。有大勇猛有大威力。神验第一。诸呪中上一字中尊。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业。悉能圆满所有善法。常在一切世出世间。呪术之上不可毁坏。是一切佛心。悉能满足所有求愿。汝诸天众。咸皆一心听此不可思议具大威力最上神呪。即说呪曰。
汝等天众。此是一切秘密中胜一字呪王。一切有情无敢违者。一切鬼神不敢亲近。一切诸佛为吉祥事。一切呪中最能成立随意所为。一切世间作大尊胜。于求财者有大自在能令富盛。诸嗔恚中此令慈善。于诸含识悲愍为性。有违逆者皆悉顺从。要而言之。凡有所为悉皆成就。纵不作法入坛场等直尔诵持。手触彼时即便随意。呪衣著时。人皆爱乐见者欢喜若呪齿木用揩齿时。齿疼即差。若患眼时。取先陀婆盐研之为末。呪七遍已少置眼中。其痛便止。若患耳者。取象马粪聚上地菌。并苣蕂油先陀婆盐。各取少许呪之七遍。一处研使碎绞取汁煖之。渧耳孔中其痛便止。若有女人。将产之时。被胎所恼腹中结痛不能疾出。取阿咤留洒根或牛膝根。取无虫水磨𢭏令碎。呪之七遍涂在脐下。即能易出。若人被射。箭镞入身不能出者。可取陈酥呪一百八遍。令彼饮之其镞便出。若患宿食不消。腹中结痛上变下泻癨乱畏死者。可取乌盐或先陀婆盐或诸杂盐类。呪之七遍。研碎煖水令服便差。或复苦痢不能断者。取橘柚根及榠樝根。磨𢭏呪之七遍。和水服之即差。
若是石女无产生法。欲求男女者。应取阿说健陀根。以酥熟煎𢭏之令碎。和黄牛乳呪二十五遍。待彼女人身净之时令饮其药。妻莫犯他男。夫莫犯他女。未久之间即便有娠。或复女人断绪无子。经三五年或复多年。或被他禁呪或由厌祷。或因诸病或他所恼或遭毒药。遇此恶缘遂无子息者。应取少许孔雀尾。安陈酥中箭之数沸。研令相得。投少石蜜量如枣许。呪二十七遍服之令尽。于后七日中日日常以石蜜和乳。每呪七遍饮之。女身清净诸病皆差即便有娠。若有女人月水不息。应以阿蓝部根或以蓝根一握𢭏之。和乳熟煎呪一百八遍服之即差。若患头痛者。应以乌羽呪之七遍。扫拂痛处即便永差。若人患疟。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發者。或常热病或暂时热病。应以乳粥和酥呪一百八遍。食之即差。若人被他厌魅蛊毒所中。应作反缘心。呪自己面一百八遍。观彼病人所患便差。若人被邪鬼羯咤布单那等诸鬼所著。或小儿诸病。但是一切非人所为共相恼者。应呪自手一百八遍。摩病人头即众病皆差。若人被蛇蝎所蜇或狂狗所伤。以气急吹疮上。呪之七七遍即差。若有人患癞病瘦病者。应洗浴洁净于闲静处。常诵此呪悉皆除愈。凡诵呪之人。常须远离恶人不净臭秽之处不近酒肉五辛。一心受持无不验者。若有一日常诵一遍。能护自身。若诵二遍能护同伴。若诵三遍能护一家。若诵四遍能护一村。若诵五遍能护一城。若诵百遍能护一国。若诵千遍能护四天下。以要言之略述如是。疗病护身随时利益。若更有余所为之事。皆随意作无不成就。尔时诸天大众闻佛说此一字呪王经已。欢喜奉行(若复有人志求解脱希大利益现望果证者当可至心依呪藏中作大呪法广说如经)。
校注
【原】丽本,【甲】承德元年写东寺三密藏本 室【大】,师【甲】 唐【大】,大唐【元】 译【大】,第二译【元】 上于天【大】,〔-〕【甲】 除【大】,〔-〕【甲】 唵上三本俱有梵字 存【大】,在之【甲】 佛【大】,〔-〕【甲】 令【大】,念【甲】 而【大】,〔-〕【甲】 疼【大】,〔-〕【甲】 差【大】*,瘥【宋】*,著【甲】* 末【大】,粖【宋】【元】,𣗥【甲】 菌【大】,园【甲】 苣蕂【大】,巨胜【宋】【甲】 渧【大】,滴【宋】【元】【明】 陈酥【大】,练苏【甲】 上【大】,呪上【甲】 癨【大】,霍【宋】【元】【明】 碎【大】,〔-〕【甲】 是【大】,有【明】 酥【大】*,苏【甲】* 𢭏【大】,祷【甲】 妻【大】,毒【甲】 经【大】,住【甲】 禁【大】,梵【甲】 厌【大】,𥜒【宋】【元】【明】 陈【大】,练【甲】 枣【大】,朿【甲】 十【大】,十二十【甲】 差【大】*,瘥【宋】* 一【大】,或【甲】 拂痛【大】,拂病【宋】【元】【明】,挮痛【甲】 厌【大】,𥜒【宋】【元】【明】【甲】 蛊【大】,虫【宋】【元】【明】 观【大】,视【甲】 差【大】,瘥【宋】,著【甲】 摩病【大】,病摩【甲】 希【大】,希有【甲】 至【大】,志【宋】 佛说【大】,〔-〕【元】【明】 一【大】,曼殊室利菩萨呪藏中一【宋】【元】【明】 甲本奥书曰,承德元年丁巳十二月三日书了一交了【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0 册 No. 1182 曼殊室利菩萨呪藏中一字呪王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