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真言品第二
三昧耶经中。略说出无动明王根本秘要成就一切事业。为欲令诸修行者显發诸佛实智故。三世诸佛应正等觉者。皆由成就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于菩提树下现证最胜三解脱门具一切智。彼释师子由获无比大明呪藏故。能摧伏魔军利乐一切。是故智者安心此门。秘密为行。应当净菩提心修行此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我薄伽梵大日世尊。复为一切修真言者为除障故。住于火生三昧。说此大摧障真言。此秘密明威势。能除一切有情种种障难。乃至佛道树下。以此真言力故。一切魔军无不散坏。何况世间所有诸障。又明此障略有二种。一者内障。谓从自心而生。其类甚多不可具说。二者外障。而从外而生。其类亦甚多。以要言之。皆能除障也。即说大摧障圣者不动明王威怒明曰。
曩么三曼缚日罗(二合)𧹞(一)怛罗(二合)咤阿谟伽战拏(二)摩贺路洒儜(上三)娑颇(二合)咤野吽(四)怛啰(二合)摩野怛罗摩野(五)吽怛啰(二合)咤唅𤚥(六)
曩莫三曼哆缚日罗(二合)𧹞(归命普遍忿怒金刚王也)怛罗(二合)咤(残害破障也)阿谟伽战拏(不空威怒极恶中之极也。示形状暴恶无有过者。乃至啖食一切世间诸障令无有余。恶之中恶也)摩贺路洒儜(此是大怒也。极恶之中更忿怒暴恶也。即是诸佛第一义。威猛残害世间尽其巢穴定入法界归依金刚界)娑颇(二合)咤野(破坏也)吽(恐怖也)怛啰(二合)么野(坚固也)吽怛罗(二合)咤唅𤚥(种子也)
用后二字为种子。诸句义中皆能成事业。初战拏者是死义。入阿字门即本无生死义也。荼是战义。以此无生死大势之王与诸四魔战也。次魔是我义。入阿字门即是无我。亦是空三昧也。卢者有啰字。垢障义为体。有邬声是三昧也。即奢么他为大三昧也。儜是战义。入阿字门即大空三昧也。萨是坚义。颇是沫义。知世间法如聚沫故易破坏也。傍有阿字之点即行也。咤是战义。能敌障怖畏令破也。野是乘义也。吽是大空三昧。如上说怛是如也。啰是无垢也。咤是作也。谓一切法无作也。唅字上有空点是圆寂义。亦名大空智。入诃字门是行义。又有阿声怖魔障金刚三昧行也。野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动之行大怖一切魔障也。𤚥字亦名大空智。为么字门是我义。入阿字门无我也。谓一切法本无生灭也。又以此大空无我三昧而怖众魔。以此字亦有阿声及野也。阿𠰷唅𤚥。此四字皆有阿声。即重怖魔极怖畏也。即是破内外二障之义也。结三昧已。即想自身全成㘕字。此字想成犹如火色。从字發炽然猛焰。焚烧身中三毒烦恼及随烦恼。一时顿尽时火亦随灭。唯存㘕字融成皎月在心中。作是观时不宜迟住。速转慧心令其成就。
无动金刚极安稳护身印明第一
先以二小指内相叉。于大指虎口中出并竖二中指。二无名指。于中指背相交。以二头指各握无名指。竖二大指。捻中指中节是。明曰。
曩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唵(二)贺罗贺罗(三)摩诃儞弭多吽(引)泮咤(半音四)
尔时无动圣者。说洗浴法有二种。一者内净。二者外净。内净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喜舍心清净无我心。二者外净。以水洗浴或于河中。先结三昧耶印。置安顶上诵明三遍即用杵印明护身泻垢。方可结界净水及土。亦用杵印明。
无动金刚洗浴净水印明第三
禅智双入定慧掌中。以印搅水除诸障。明曰。
曩么三曼哆嚩日啰(二合)赦(一)怛啰(二合)咤阿谟伽战荼(二)摩诃噜洒拏(三)萨颇(二合)咤耶吽(四)怛啰(二合)莎耶怛啰(二合)莎耶吽怛𡀔(二合)咤吽怛𡀔(二合)咤
结护道场品第四
如是依法洗浴已。即往精舍。以清净心如常合掌。直竖禅智二度。于额上思惟。诸佛菩萨如对目前。放其身心。坦然禅悦入三昧耶。诵明曰。
曩摩萨嚩母驮冒地萨怛嚩(二合)喃那莫苏悉地莎达儞阿蘖隷(二合)迦噜儞嚩罗提怛罗异怛罗异阿皤曳阿底摩㘑那莽素都(二合)帝波罗摩悉地驮也罽鼻喻(二合)摩诃讫哩(二合)闭弊(毘也反)莎嚩诃
曩么三曼哆嚩日啰(二合)𧹞怛罗(二合)咤战荼摩诃路洒拏沙颇(二合)咤耶吽怛罗(二合)咤唅𤚥
密诵三遍或七遍。以印右旋结护。左转辟除及以上下。是明威力。能大拥护十方大界。及以护身并净除处所。乃至三界犹能防护。况一方所作是法。时随行者心念明印。所及之处。能令种种类及难调魍魉之属。皆见炽然金刚威怒。如大火聚周遍其处。此印功能甚大难说。若人住于世。穷劫说其功能亦不可尽。是名无动金刚剑。此印明亦通五部护身结界用。
无动金刚能成就一切事业杵印明第三
供养品第五
无动金刚座印明第一
诵明曰。
以此明印加持住处得为金刚不坏地。即于地上想有金刚座。便以如来所生印安置诸佛菩萨于金刚座上。便回此印供养诸圣。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第二
曩么萨嚩母驮冐地萨怛嚩(二合)喃阿(引)摩罗尾迦罗(二合)多帝饵儞阿罗逝莎嚩(二合)诃
便以此如来所生印想为阏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常作此法供养。是速得成就。复观不动圣者住本位。用前灌顶印明奉献本尊。即诵根本明一遍。能令圣者欢喜。速得圆满成就故。又持明行者。次结三昧耶印安置顶上(印如前已说)即想自身如本尊乘八叶莲华。手执香炉。即令三业寂然无乱。往诣精舍至道场门。三称吽字惊觉诸圣。入精舍已(已上安于三昧印后)。
次应如常礼忏奉献阏伽。应作是念。我今当舍全身供养十方三世常住三宝道场众会。唯愿一切诸佛菩萨。乞与我等作大加持。最上成就。得成金刚萨埵悉地。当摄受故请求加护。如是三白便即云云。又以杵印如前结界加持本尊座。以如来所生印奉献诸佛菩萨。每日三时如法供养。或时忘念阙少法则。即犯三昧耶。先诵大轮金刚明。及结大轮印。用除其咎。谢其过罪。
大轮金刚忏悔印明第三
诵明曰。
曩么悉底哩耶(四合)地尾迦喃萨缚怛他誐多喃唵尾啰耳尾啰耳摩诃斫迦罗嚩日罗(二合)萨哆萨哆莎啰帝莎啰帝怛啰(二合)曳怛啰(二合)曳尾驮摩儞三盘若儞怛啰(二合)摩底悉驮阿纥哩曳怛唎(二合)蓝(引)莎嚩(二合)诃
无动金刚满足印明第四
诵明曰。
曩么悉底哩也(四合)陀嚩(二合)蘖哆喃萨嚩怛他蘖哆喃喑尾哆哩摩诃嚩日啰(二合)萨怛萨怛莎啰帝莎罗帝莎缚诃
复以此明印想水陆珍宝。及宝山等物。海中妙宝摩尼华树王等。悉皆无主所摄以我福德力诸佛加持力。愿此香华云遍满诸佛刹土。供养一切诸佛菩萨满足上愿。
普庄严供养明印第十
诵明曰。
曩么萨婆母驮菩地萨埵嚩喃萨婆他乌特(二合)伽帝塞破罗呬𤚥伽伽那剑莎缚诃
持此明力故。能生如意宝供养一切诸佛菩萨众会。由诵此赞叹福德力故。令此供养普遍一切诸佛菩萨众会。赞叹明曰。
曩么萨婆母驮菩地萨埵嚩(二合)喃(一)萨婆怛路(二合)僧句素弭哆(二)鼻枳惹(二合)啰始吠(三)那谟素都帝萨嚩(二合)诃(四)
复诵无动明王根本明三遍。能令圣者欢喜与愿。速得圆满菩提故。次即忏悔先业。一切罪障愿皆消灭。复作此愿。我今所有一切善业。回施法界众生。令我此愿速得成就无上菩提。具一切种智。复诵此加持明八遍。明曰。
曩么萨埵嚩喃那暮素都帝摩诃嚩日罗(二合)萨婆萨埵嚩四路迦罗底瑟他萨婆怛罗㘑吠达罗摩摩拏地瑟他耶莎嚩(二合)诃
如上供养加持本尊已。结前灌顶印。而自灌顶。
无动金刚法界生印明第十二
曩么萨嚩母驮冐地萨怛嚩喃阿萨罗嚩他萨罗缚多啰路计莎嚩(二合)诃
法生印者。从一切如来不动菩提心生。从大悲本愿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名法生印。
次诵前虚空部母眼明七遍。即观一切诸佛菩萨如在目前。手执数珠如法念诵。如是广作佛事已。当结本尊根本三昧耶印。先诵金刚百字真言。为令加持不倾动故。
捻数珠明印第十三
曩么嚩日罗(二合)目契弊萨嚩怛他(引)蘖帝毘喻(二合)婆伽梵特缚弊(毕遮反)怛地也(二合)他𪡀唎健驮哩战荼唎摩蹬儗滨俄哩怛他(引)伽多吠曳(二合)使怛摩底吽入缚(二合)哩多帝逝伊能迦罗焰句噜莎缚(二合)诃
真言曰。
唵阿三摩阿三摩三曼哆都那哆怛嚩泌底舍那儞诃罗诃罗娑摩(二合)啰拏娑么(二合)啰拏尾蘖哆母驮达摩帝萨罗萨罗三摩嚩逻荷罗荷罗苻娑苻娑怛罗耶怛罗耶伽那伽那摩诃嚩啰啰迦沙(二合)儞入缚(二合)攞那入嚩(二合)那娑伽㘑莎缚(二合)诃
诵百字明加持。复观一切诸佛菩萨在行者前。摄受如前种种供养广大成就。所谓现世所求一切悉地。名最胜悉地。亦名金刚萨埵悉地。复作是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每日三时念诵。时別最少一百八遍。已下不成。念诵了。以虚空眼真言及印如持本尊令欢喜与愿。亦令坚固不散。后诵根本印明曰。其手印准前根本三昧耶是。以二手中指已下。并向内相叉便为钩。二头指侧相拄。二大指各捻无名指甲。即成。诵根本明三遍。
校注
中【大】,中高雄成身院经藏本【甲】 情【大】,性【丙】 下【大】,〔-〕【甲】【乙】【丙】 曼【大】,曼哆【甲】【乙】【丙】 怛罗摩野【大】,〔-〕【甲】【丙】 罗【大】,罗(二合)【乙】 五吽【大】,吽五【甲】【乙】【丙】 二合【大】*,〔-〕【甲】【乙】【丙】* 秘【大】,字义秘【校异-原】 示【大】,亦【校异-乙】 中【大】,中而【甲】【乙】【丙】 恶【大】,恶甚【甲】【乙】【丙】 用【大】*,由【甲】* 魔【大】,摩【校异-原】 沫【大】,法【甲】【乙】【丙】 之【大】,〔-〕【甲】 如【大】,如如【甲】【乙】【丙】 咤【大】,迦【考偽-原】 阿【大】,〔-〕【甲】 野【大】,摩【考偽-原】 也【大】,〔-〕【校异-原】 野【大】,点【考偽-原】 阿【大】,诃【校异-原】 焚【CB】【乙】【丙】,梵【大】 及随烦恼【大】,〔-〕【甲】 三【CB】【甲】*【乙】【丙】*,二【大】* 指【大】,〔-〕【甲】 一【大】,〔-〕【甲】【乙】【丙】 二【大】,〔-〕【甲】【乙】【丙】 三【大】,〔-〕【甲】【乙】【丙】 儞弭【大】,弭儞【校异-原】 半音四【大】,〔-〕【甲】【丙】 四【大】,〔-〕【乙】 净【大】,净者【甲】 呬【大】,四【丙】 吽【大】,〔-〕【甲】【乙】【丙】 啰【大】,㘑【甲】【丙】 祢【大】,祗【甲】【乙】【丙】 伽【大】,佉【乙】【丙】 怛啰二合莎耶【大】,〔-〕【甲】 吽【大】,〔-〕【乙】【丙】 三【大】,〔-〕【甲】【乙】【丙】 日【大】,〔-〕【甲】【乙】【丙】 明【大】,诵明【乙】 三合也【大】,也二合【乙】,二合也【丙】 多【大】,哆【乙】【丙】 引【大】,〔-〕【甲】 南【大】*,喃【乙】* 苏【大】,蘗【甲】【丙】 逻波波【大】,〔-〕【校异-原】 湿【大】,涅【甲】 婀【大】,迦【甲】【乙】【丙】 者【大】,生【校异-原】 谟【大】,谟(二合引)【校异-原】 尾啰【大】,末罗【校异-原】 吽罗【大】,吽罗吽罗【校异-原】 唅【大】,𤚥【校异-原】 是也【大】,〔-〕【甲】 无【大】,不【校异-原】 心【大】,心身【乙】 于【大】,安于【乙】【丙】 如【大】,知【甲】 耶【大】,时【甲】【乙】【丙】 莫【大】,莽【乙】【丙】 怛罗异怛罗异【大】,多异【校异-原】,怛异怛异怛异怛异【甲】,怾怾异异怾怾异异【乙】,怛怛异异怛怛异异【丙】 那莽素【大】,异莽索【校异-原】 帝【大】,〔-〕【甲】【乙】【丙】 波【大】,婆【校异-原】 不【大】,无【甲】 慧【大】,定【乙】【丙】 定【大】,慧【乙】【丙】 咤【大】,啰【乙】【丙】 时【大】,所【校异-原】 止【大】,观【考偽-原】 者【大】,者拏者【校异-原】 明【大】,明水【甲】【乙】【丙】 左【大】,右【乙】【丙】 心【大】,身【甲】【乙】【丙】 网【大】,缚【甲】 城【大】,成【甲】【乙】 承【大】,乘【乙】,垂【丙】 吽【大】,〔-〕【甲】 佛【大】,佛诵明曰【甲】【乙】【丙】 罗【大】,嚩【甲】【乙】【丙】 是【大】,念诵【校异-原】 就【大】,就故【乙】【丙】 印【大】,即【校异-乙】 云【大】,〔-〕【甲】 四【大】*,二【甲】【乙】【丙】* 尾啰耳【大】,〔-〕【甲】 罗【大】,哩【乙】 莎啰帝【大】,〔-〕【甲】 谢【大】,悔【校异-原】,〔-〕【考偽-原】 众【大】,罪【乙】【丙】 妙【大】,〔-〕【甲】 三合也【大】*,也三合【甲】*,也二合【乙】【丙】* 度【大】,〔-〕【甲】 素彦驮【大】,苏彦引度怛谜【校异-原】 哩【大】*,哩(二合)【校异-原】*,里始弃【丙】 始弃始弃南【大】,始弃南始弃唵【校异-原】 始弃【大】,〔-〕【丙】 南萨嚩怛【大】,〔-〕【甲】,唵喃萨嚩怛【乙】 枳【大】,〔-〕【乙】【丙】 毘【大】,思【甲】【乙】【丙】 哆【大】,嚩哆【甲】 破【大】,破(二合)【校异-原】 缚【大】,缚(二合)【乙】【丙】 佛【大】,〔-〕【校异-原】 菩萨【大】,〔-〕【丙】 嚩【大】,〔-〕【甲】 哆二【大】,二哆【甲】【乙】【丙】 此【大】,是【甲】【乙】【丙】 萨埵嚩喃【大】,萨缚没驮冒地萨埵喃【校异-原】 四路【大】,呬蹬【甲】【乙】【丙】 怛罗㘑吠达【大】,怛啰二合萨㘑吠二合山去【校异-原】 摩拏【大】,拏摩【甲】【乙】【丙】 耶【大】,〔-〕【甲】 明【大】,眼【校异-原】 护【大】,〔-〕【甲】 本【大】,〔-〕【考偽-原】 二合也【大】,也二合【乙】【丙】 噜【大】,嗢【校异-原】 底【大】,毘【考偽-原】 谟阿【大】,〔-〕【甲】【乙】【丙】 印【大】,印也【乙】 佛【大】,〔-〕【甲】 是【大】,是成【乙】 也【大】,〔-〕【甲】【乙】【丙】 缚【大】,〔-〕【甲】,嚩二合【乙】【丙】 地【大】,儞【丙】 他【大】,他(引)【乙】【丙】 身【大】,尊【甲】 底【大】,底(二合)【校异-原】 摩【大】,颇【校异-原】 么【大】,颇【校异-原】 苻娑苻娑【大】,〔-〕【甲】【乙】【丙】 伽那【大】,〔-〕【甲】 嚩【大】,嚩嚩【甲】 那【大】,攞那【甲】【乙】【丙】 如【大】,加【甲】【乙】【丙】 后【大】,复【校异-原】 此下甲本奥书曰元享元年三月写,丙本奥书曰永久元年十月四日酉时许于鸣泷房书了,僧林宽本【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1 册 No. 1201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