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咤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

归命十方等正觉  最胜妙法菩萨众
我身口意清净业  至心倾诚合掌礼
唯愿诸佛法僧众  慈悲哀愍摄护我
敬礼元帅大将军  此是毘卢遮那身
及以释迦诸佛变  观音无尽无边化
或现菩萨喜悦形  两臂与诸愿印相
或示金刚忿怒身  四手执器降魔相
元帅本体是如来  为救世间现种种
四面八臂坚利牙  执持器杖随类护
若有国王归元帅  即领一切将军众
守护彼王国境内  消伏隣王怨敌事
摧灭逆臣自调伏  国内无诸疾疫苦
一切世间有情类  念持神呪称名号
净除内外所生障  必与世间出世愿
欲息灾者即息灾  求荣爱者施荣爱
降伏恶等一切业  一一无不成就者
若闻阿咤薄俱名  口里一诵赞叹者
常当拥护无诸难  世间宝货悉圆备
阿咤薄俱领眷属  摧碎金刚青面王
苏悉地王军咤利  密迹力士摩登伽
梵释四王自在天  二十八部药叉王
四十二部罗刹娑  犍闼龙王鸠槃荼
天魔鬼神并驱使  阎浮众生亦如是
能归依者得胜利  生谤逆者被重祸
是故一切世间人  悉应归依大元帅

次结请十方诸佛印

反叉左右无名指于掌中直竖二中指头相拄屈二食指押中指上节背并竖二大指押捻中节侧头指来去七遍即一切佛来呪曰

       

(一) 阇 耶(二)(余何反) 婆 醯(三) 莎 诃(四)(诵七遍) 

次结观世音等诸大菩萨印

两腕相二大指并著二小指亦然余指散小曲竖析莲华头指上来下去呪曰

           唵(一) 毘 是 底(二) 毘 伽 蓝(三) 迷 帝 卢 迦(四)      

毘 阇 曳(五) 莎 诃(六) 

次结十四部金刚印

两腕侧并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二无名指侧竖相拄头二中指各直竖端向前不相拄二头指来去呪曰

        

(一) 跋 折罗(二) 旃 抳 醯(三) 莎 诃 

次结三十三天神印

二头指稍去中指第二节半分许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铄 睹噜(二) 跛罗 魔 陀 儞 曳(三) 莎  

诃 

次结二十八部星宿天印

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并仰右中指在左无名指下文上右无名指亦覆左中指下文上相𫄫如索小指头指大指各竖相拄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曩 乞叉 多罗(二) 提 婆 多 曳(三) 莎  

诃 

次结东方提头赖咤天王领乾闼婆军众印

侧左手中指已下三指把拳又屈头指少曲于中指下节文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地利 底(二) 曷罗 瑟咤(三) 药 叉(四) 因        

陀罗(五) 帝 波 多 曳(六) 莎 诃 

次结南方毘楼勒叉天王领鸠槃荼众印

左腕以右手腕侧著左腕根上二掌相背无名指相申之如二小指二大指各少曲头指来去呪曰

           

(一) 毘 噜 陀 迦 耶(二) 波 多 曳(三) 莎 诃 

次结西方毘楼博叉天王领龙军众印

左手侧腕以右手腕著于左手腕根上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屈在掌中作拳屈二大指各押二头指交如索申之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嚊 𠰷 博 叉(二) 鸠 槃 (三) 阿 地      

波 多 曳(四) 莎 诃(五) 

次结北方毘沙门天王领药叉军众印

左手侧腕亦屈头指以下四指在掌作拳屈大指押头指上右手腕亦然侧之作拳大指直申向上右手拳累著左手拳上右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毘 沙 门 耶(二) 阿 地 波 多 曳(三) 莎  

(四) 

次结四天王所领四方鬼神药叉罗刹八部鬼兵印

反叉头指中指入掌无名指直竖小指头相叉入掌合腕大指来去呪曰

          

(一) 瞻 皤 罗(二) 谢 连 达罗 耶(三) 莎 (四) 

次结八部龙王军众印

右肘头在左肘内复以右手后四指少曲以大指傅头指少曲之左手反曲向右手亦如之状如蛇口用之二手各四指来去呪曰

       

(一) 沤 波 难 陀(二) 莎 诃 

次结百千天龙兴云致雨龙王印

手臂腕如前不改但以左右手小指无名指反相叉入掌中右押左二中指直竖头相拄二食指拄中指背上节二大指少曲各付二食指内中节头指来去呪曰

      

(一) 步 耆 罗(二) 莎 诃(三) 

次结日天子军众印

先背二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内相拄皆使齐其二头指直竖相拄二大指捻头指根第一节大指来去呪曰

        

(一) 喝啰 湿迷(二) 摩 利 儞(三) 莎 诃(四) 

次结月天子眷属印

以二小指无名指掌内相叉右押左挺在掌中其中指直头相纠头指使中指第三节屈怒其大指押无名指头大指来去呪曰

         

(一) 旃 陀罗 (二) 苏 摩 底(三) 莎 诃(四) 

次结一切火天魔兵令伏印

竖右手三指屈大指捻无名指下文其头指稍屈头与中指第一节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地 獘 地獘(二)(毘耶反) 阿 伽那 曳(三) 阿 揭    

(四) 莎 诃(五) 

次结阎罗五道大将军牛头兵众印

侧左手腕四指仍稍出头指三分许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阎 魔 罗 阇(二) 呜 揭罗 嚊 利耶(三)      

阿 揭 车(四) 莎 诃(五) 

次结阿修罗王鬪战军众印

左手中指以下三指等屈头指去掌一分许大指头亦稍曲共东方天王印同令相应呪曰

          唵(一) 毘 摩 质 多罗(二) 阿 苏 (三) 地 波     

多 曳(四) 莎 诃(五) 

次结罗刹娑王军兵鬪战者急来印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无名指甲上中指及头指申之头指来去呪曰

          

(一) 揭 伽(二) 阿 地 波 多 曳(三) 莎 诃(四) 

次结五方大力药叉王军众印

左手四指向下钩右手其二大指直申怒之二大指来去呪曰

      

(一) 拘 嚊 罗(二) 莎 诃(三) 

次结阿利陀遮文荼印

头指中指无名指相绞以小指相叉以大指向上相大指来去呪曰

         

(一) 胡 𠰷 胡𠰷(二) 遮 文 (三)(徒皆反) 莎 诃(四) 

次结毘那夜迦鬼神王印

先竖三指二无名指相叉垂下向掌背二大指直竖附头指侧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薄 迦 罗 准 荼(二) 阿 地 波 多 曳(三)   

莎 诃(四) 

次结摩醯首罗天王二十八部印

小指无名指向内相钩即以中指竖相叉又以二头指各竖附中指侧甲下二大指亦竖附近头指来去呪曰

        

(一) 摩 醯 首 罗 耶(二) 莎 诃 

次结阿咤薄拘元帅大怒使金刚二十八部神降伏恶鬼印

迎坐以左右手急作拳内怒三叩齿即啮下唇下二手拳捺著二腿上此大将身印恶鬼神自打自缚自求死乞命

次结阿咤薄拘大将大悦会天龙鬼神自护身印

以左右二大指捻二无名指中节内左右百事不畏不被刀兵鬼神伤

次结阿咤婆拘著衣甲印

以左手执刀拄之右手空绕头三周匝揽衣袖作悬牙势鬼见悉著衣甲大呪二十一遍

次结阿咤婆拘千辐轮降鬼印

以右手大母指押中指无名指中节背上状如跋折罗印形

次结阿咤婆拘立身印

正立翘右脚以左手头指以下四指向前托跨以右手大母指押中指以下三指背上中节以头指向前申指一切病即差指一切鬼魅自伏指江海面自即竭

次结阿咤婆拘刀印

取石榴枝长三尺二寸呪三遍右手把一头左手三摩之鬼见是刀以左手托跨右手如金刚刺跋折罗

次结阿咤婆拘弓箭印

以左手大指押头指无名指小指甲上以右手无名指小指屈在掌中大指押头指中指甲左手中指侧申放右手大母指弹指之

已上七种法以用小心呪呪之小心呪曰

           南 无(一) 多 律(二) 多 勃 律(三) 婆 罗 勃 律(四)           柘 颉 迷 柘 颉 迷(五) 怛罗 散 (六) 呜     

盐 毘(七) 莎 诃(八) 

次结阿咤婆拘降伏大魔鬼神印

悬脚坐以左右二手急作拳捺左右二腿上急以上唇啮下唇裂眶看即是大降伏

次结缚一切鬼神印

左右手二小指反相叉以二大指押二小指甲上中指无名指竖头指亦然

次结勅鬼神印

若勅鬼神即偏坐以左手托跨右手以大指押小指无名指甲上直竖头指中指

次结火轮印

若伏大力恶鬼作火轮印以左右二无名指屈在掌中令头齐余皆相拄头稍虚掌即是

次结投魅鬼印

中指以下三指皆相叉掌背后二头指相著令齐二大指横捻二头指中节文三呼三吸即缚来(已上五种法契用大呪)

次四天结界呪

           

唵 婆 谛 耶 盘 陀 盘 陀 唅 吽 泮 

八部都呪

            曩 谟 勃 陀 耶 曩 谟 达 摩 耶 曩 谟             僧 伽 耶 曩 谟 佛 利 药 叉 帝 佛 利             

药 叉 揭 蓝 药 叉 阿 莎 薄 俱 莎 诃 

若追八部神举前八部印即诵前呪二十一遍其神立至

世尊愿传流布遍于阎浮令一切众生受持为作大救护

尔时佛告一切大会此呪诵之入官不嗔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军不畏刀兵国王贵人见之下位承迎

追般若不空羂索使者神鬼印

以左右手合掌当心虚八指具作供养印后即大指押头指中指屈在左右掌中无名小指合著如佛顶形

次作般若降伏天鬼神印

以左右二手合腕二大指博近头指侧二手中指竖申之二头指无名指小指节曲相拄头中央虚掌

大将使神散禁法

先持呪有验然后行之不尔不成平旦于神前安一盆井华水一炉香呪师整衣服当床中迎坐勿笑手作大怒印但有鬼病人来勿多语口云急急以嗔怒骂之若似怖也即告之神众更待何时急缚将来声大官使人应声即缚竟欲打欲禁之但以随时一言更勿多语此大将处法不诵呪欲有人持我呪者平等有贤圣之人乃可持不尔自损身略说已前行用不少若广说穷劫不尽

大元经卷下

贞享四年中春十三一挍加批了  净严(四十九载)

元禄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以净严和上之本再挍了  尊教

宝永五十一月十五日一挍了  性寂


校注

唐大【大】大唐【甲】【乙】 娑【大】婆【甲】【乙】 犍【大】揵【甲】 槃【大】盘【乙】 请【大】〔-〕【乙】 头【大】头指【甲】 押【大】押捻【甲】 指【大】〔-〕【乙】 甲本梵字无之以下倣之 付【大】注【甲】 析【大】樀【甲】【乙】 伽【大】釖【甲】【乙】 六【大】〔-〕【甲】 竖【大】〔-〕【甲】 竖相拄【大】〔-〕【甲】相拄【乙】 拄【大】*柱【乙】* 端【大】〔-〕【乙】 抳【大】泥【甲】【乙】 诃【大】诃(四)【乙】 二【大】二小二无名内叉二中立合二头散立二中背二【考偽-原】 二【大】一【甲】【乙】 睹【大】舍【甲】【乙】 跛【大】胈【甲】【乙】 诃【大】*诃(四)【甲】* 部【大】〔-〕【考偽-原】 中指【大】〔-〕【甲】【乙】 左【大】在【乙】 相𫄫【大】指裂【甲】【乙】 指【大】指头各相著二【甲】二【乙】 相拄【大】〔-〕【甲】柱相拄【乙】 曩乞叉【大】〔-〕【甲】【乙】 二提【大】提二【甲】【乙】 少【大】*小【乙】* 下节【大】节下【乙】 曷罗【大】喝啰【甲】【乙】 五帝【大】帝五【甲】【乙】 诃【大】诃(七)【甲】【乙】 槃荼【大】*盘茶【乙】* 左【大】*右【甲】【乙】* 无名【大】中【考偽-原】 指【大】〔-〕【乙】 钩【大】*釖【甲】* 索【大】索二无名指直舒【考偽-原】 波【大】鸠槃荼地波【考偽-原】 诃【大】诃(四)【甲】【乙】 上【大】中指甲上【考偽-原】 交【大】灾【甲】 鸠槃荼=那伽ヵ【原】 鸠【大】那【考偽-原】 槃【大】伽【考偽-原】 荼【大】荼他【甲】【乙】〔-〕【考偽-原】 波【大】婆【乙】 五【大】〔-〕【乙】 毘【大】毘卢【甲】 侧【大】则【乙】 阿【大】药叉阿【考偽-原】 小指头【大】头相柱合平上印二小指亦【乙】 呵四【大】诃【乙】 部【大】〔-〕【乙】 后【大】覆【乙】 之【大】之左手反【乙】 龙王【大】〔-〕【考偽-原】 手【大】右【考偽-原】 左【大】〔-〕【乙】 各付【大】付各【乙】 三【大】〔-〕【乙】 四【大】〔-〕【乙】 直【大】𫄫【考偽-原】 纠【大】到【乙】 押【大】指押【乙】相叉【校异-乙】 夜二【大】二应【乙】 齐【大】〔-〕【乙】 握【大】掘【乙】 魔【大】摩【乙】 头指【大】指头【乙】 一【大】十【乙】 大指头亦【大】头指亦曲【乙】 罗三地【大】地三【乙】 娑【大】婆【乙】 二阿地【大】阿地二【乙】 左【大】右【考偽-原】 右【大】左【考偽-原】 头指【大】〔-〕【甲】【乙】 相【大】相柱【甲】【乙】 叉【大】叉以头指亦相叉【甲】【乙】 荼【大】茶【乙】 徒【大】从【乙】 原本冠注曰此印与次下印交错乎 神【大】〔-〕【甲】【乙】 三【大】入【甲】八【乙】 诃【大】诃(三)【甲】【乙】 拘【大】*𤘽【乙】* 迎坐【大】悬脚而坐【考偽-原】 内怒三叩齿即啮【大】怒内叩齿三度齿【甲】怒内叩三齿即啮【乙】 齿【大】度【校异-乙】 下【大】〔-〕【甲】【乙】 拳【大】捧【甲】卷【乙】 左右【大】〔-〕【考偽-原】 百【大】闻百【甲】【乙】 拄【大】柱【甲】【乙】 周【大】〔-〕【考偽-原】 大【大】賸【考偽-原】小【考偽-原】 千辐【大】子【甲】千【乙】 右【大】左【甲】 托【大】*托【甲】【乙】* 之【大】三【甲】 在【大】置在【甲】 左【大】右【乙】 申【大】甲【甲】【乙】 契【大】吃【甲】 呪【大】〔-〕【甲】【乙】 小【大】少【乙】 怛【大】但【甲】俱【乙】 淡【大】谈【甲】 捺左右【大】胜捺右左【乙】卷捺左右【甲】 裂眶【大】列𦝧【甲】【乙】 印【大】印(又以上唇啮下唇努眼看)【甲】 左右手【大】右手左手【甲】【乙】 托【大】柘【甲】【乙】 横【大】〔-〕【甲】【乙】 中【大】中横【甲】【乙】 次【大】次结【甲】次缚【乙】 盘【大】*槃【甲】【乙】* 原本冠注曰立至之下恐脱文句 令【大】合【乙】 节【大】请【甲】【乙】 拄【大】相柱【甲】柱【乙】 迎坐【大】坐迎【甲】 之人【大】人之【甲】 说【大】说者【乙】 大元经【大】阿咤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甲】 此奥书甲本无((贞享寂))五十六字=((应保三年三月四日移点了))十一字【乙】 (贞享载)十九字【大】应保三年三月四日移点了【乙】此奥书甲本无 此奥书甲本无((元禄教))二十三字-【乙】 此奥书甲本无((宝永寂))十四字-【乙】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阿咤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3)
关闭
阿咤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3)
关闭
阿咤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3)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