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念往昔。住雪山北游香醉山。见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鹿皮为衣以诸毒蛇而为璎珞。将诸毒虫蚖蝮之类。前后围绕常为伴戏。饮毒浆食毒果。彼女见我谓言。仁者当知听我宣说穰麌梨真言。能除世间一切诸毒。若人闻此真言。及持我名者。不被一切诸毒所害。尔时童女为我宣说。我从彼女闻已。常持此法饶益有情。我今当说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去声引)唵(引)壹里蜜帝(引一)底(丁以切)里蜜帝(引二)壹里底里蜜帝(引三)努(鼻)迷努(鼻)么(引)里(引)曳(平声引四)讷泚讷蹉(去声引)里(引)曳(平声五)得羯啰抳(尼呈切鼻六)嚩(无博切)羯啰抳(鼻上同七)羯湿弭(二合引)㘑(引八)羯湿弭(二合引)啰穆讫帝(二合引九)恶祇(祇曳切十)恶伽(去声)宁(十一)恶伽(去声)曩伽宁(十二)壹里曳(十三)壹里壹里(引)曳(十四)阿(上声)佉(去声引)夜(引)曳(平声十五)姶(乌合切)播(引)夜(引)曳(平声十六)湿吠(二合引)帝(引十七)湿吠(二合引)多顿嬭(引十八)阿(上)曩(引)努(鼻)啰乞晒(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十九)
佛告诸苾刍。若人一切闻陀罗尼。却后七年远离一切诸毒。若常受持。一切毒虫及诸毒药悉不能害。若有毒蛇来啮此人者。头破作七分犹如兰香䔠。其有受持此真言法。应以白物先供养师。然后受持必获成就。苾刍当知。勿于蛇前称诵此明。其蛇必死。应当以此真言。加持死蛇令其苏息。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去声引一)唵(引)壹罗(引二)尾罗(引三)斫句(引)嚩句(去声引四)句(引)拏(引)句嬭(引)底(丁以切五)报(引)拏(引)报(引)嬭(引)底(同前)𩕳矩噜拏(引六)𩕳矩鲁嬭(引)底(同前七)普咤啰蒵(引)普咤啰蒵(引八)普咤𧹞(讁简切)拏啰蒵(引九)萨跛啰蒵(引十)萨跛咤𧹞(准上音)拏啰蒵(引十一)曩(引)誐啰蒵(引十二)曩(引)誐咤𧹞(同前)拏啰蒵(引十三)阿(上)泚(引)蹉礼(引十四)揆攞尾晒(引十五)试(引)帝(引)试(引)多嚩宁(引十六)满跢(引)黎(引十七)伊(上)里黎(引十八)贺黎贺黎(十九)旦嬭(引)旦嬭(引二十)怛𪘨(二十一)娑普(二合)咤娑普(二合)咤娑嚩(二合)贺(引二十二)
尔时世尊说此陀罗尼已。告诸苾刍。我此真言能解世间一切诸毒。虫毒魅毒蛊毒药毒等不能为害。若有被毒中者。以此真言加持皆得消灭。诸苾刍此穰麌梨陀罗尼。于一切如来大会中说。真实不虚不颠倒语。如语不异语诸有药毒呪毒虫毒魅毒。欲来相害。能令却著本所与者。令使诸毒入水入火入柱入壁。亦令入地。所有诸毒不令成毒。悉能除灭。若人受持此经日诵一遍。非但灭世间诸毒。亦能除灭身中三毒。尔时世尊。复说穰麌梨童女随心真言及成就法。修行者欲成就此法。先断五辛亦不食盐不食油。断语于一净处。三时澡浴三时换衣。结印诵随心真言满一万遍。则行法成就。复作一切事必获成就随心真言曰。
唵(引)阿(上声)枲(思以切)尔贺(二合引一)戌(引)攞尔贺吠(二合引)嚩啰(二合)迦(引)臾(引三)仡啰(三合)娑仡啰(二合)娑(四)入嚩(二合)罗入嚩(二合)罗(五)摩贺(引)迦(引)里(六)摩贺(引)喻祇(霓夷切引七)湿嚩(二合)里(引)曳(引八)唵(引)颇𪘨(引九)普咤啰奚(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十)吽癹咤(上半声)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我今复说穰虞梨印及观行法。其根本印。以二手相搏如掬物势。以二小指相并。余八指各散开微曲即成。结此印诵前根本真言。加持自身五处。所谓右肩左肩心喉额等项上散印。次结随心印。以右手五指散开。微屈如师子爪形即成。结此印诵随心真言七遍加持五处。修行者作先行成就法已。欲作法除毒之时。观想自身为穰麌梨童女。身绿色状如龙女。具足七头项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左第一手把一黑蛇第二手施无畏。又想七宝璎珞耳珰环钏。臂脚钏庄严其身。并以诸蛇用为璎珞。想从一一毛孔流出火焰。作此观已于被螫人前。结根本印及随心印。加持自身五处。取一熟铜椀盛水。诵随心真言加持七遍。以右手掬水打被螫人心上。所有毒气渐渐销除。即于真言句中增加此句。所谓。
左攞娑嚩(二合引)贺(引)尾铄(疏觉切)娑缚(二合引)贺(引)
即取净土加持七遍。周匝围绕被螫之人。一切诸毒应时销灭。又法于被螫人前。结本印数诵吽字一字真言。或诵扑字一字真言加持。皆能除毒。若常受持此穰麌梨法。能灭世间一切诸毒。所求无不遂心。尔时世尊说此经已。时彼大会天龙药叉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校注
【原】明本,【甲】黄檗版净严等加笔本,此经与丽本大异故別载之 唐【大】,〔-〕【宋】【元】 虫【大】*,蛊【宋】* 蚖蝮【大】,蟒蛇【校异-甲】 毒【大】,诸毒【校异-甲】 浆【大】,浆及【校异-甲】 梨【大】,梨童女【校异-甲】 言【大】,言法【校异-甲】 所【大】,伤【校异-甲】 声【大】*,〔-〕【宋】【元】* 切【大】*,反【宋】【元】* 三【大】,二【宋】【元】 夜【大】,以【校异-原】 陀【大】,此陀【宋】【元】 䔠【大】,稍【宋】 法【大】,法者【甲】 引【大】,去引【宋】【元】 报【大】,𧹞【校异-甲】 引普咤啰蒵【大】,〔-〕【考偽-甲】 揆【大】,捺【甲】 蛊【大】,虫【元】 悉【大】,若已毒者悉【甲】 复【大】,后【宋】【元】 贺【大】,贺吠【宋】【元】 嚩【大】,嚩日【甲】 臾【大】,曳【宋】【元】【甲】 三【大】,二【甲】 搏【大】,博【宋】【元】 项【大】,顶【宋】【元】【甲】 穰【大】,让【宋】【元】 又【大】,叉【宋】 销【大】*,消【宋】【元】* 经【大】,经一卷【宋】【元】 甲本奥书曰贞享四年中春十八一校了并点之净严四十九载,元禄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以净严和上之本再校了尊教正德元年辛卯之秋十四日讐挍之性寂【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1 册 No. 1264b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