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门初总摄颂曰(此有十事,尽不截皮):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別门第二总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別门第三总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別门第四总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別门第五总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別门第四总摄颂曰:
第一子摄颂曰:
第二子摄颂曰:
第三子摄颂曰:
第四子摄颂曰:
第五子摄颂曰:
第六子摄颂曰:
第七子摄颂曰:
第八子摄颂曰:
第九子摄颂曰:
第十子摄颂曰:
校注
目得迦【大】,〔-〕【圣】 颂【大】,颂(尼陀那颂在先目得迦颂在后)【宋】【元】【宫】,颂(尼陀五十三曰目得迦四十八颂)【明】 一卷【大】,〔-〕【宋】【元】【明】【宫】 三藏法师【大】,唐三藏【宋】【元】【明】【宫】 尼陀那五十二颂目得迦四十八颂【大】∞大门总摄颂曰【宫】【圣】 那【大】,〔-〕【宋】【元】【明】【宫】 (目得迦…颂)七字【大】,〔-〕【明】 大门总摄颂曰【大】∞尼陀那五十二颂目得迦四十八颂【宫】【圣】 钩【大】,镮【宋】【元】【明】【宫】 颂【大】,国【宫】 颠【大】,巅【宋】【元】【明】【宫】 与车【大】,车舆【宋】【元】【明】,舆车【宫】 秉【大】,康【圣】 依【大】,衣【明】 上【大】,一【宫】 互【大】,五【宋】【元】【明】【宫】 宝【大】,实【圣】 并【大】,半【宫】 枮【大】,枯【元】【明】,拈【宫】 毯【大】,緂【宋】【元】【明】【圣】【宫】 睹【大】*,堵【宋】【元】【明】【宫】* 镮【大】*,铎【圣】* 私【大】,利【元】【明】 揁【大】,损【圣】(CBETA 按:《高丽藏》(K23n0927_p1126c11)、《金藏》乙本(AC5946-001-0006a11)、《福州藏》(日本宫内庁书陵部藏大藏经第3684帖第9图第7行)、《碛砂》乙本(QC072n0954_p0319a16)、《嘉兴藏》(日本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藏正编第122帙第4册第114图左栏第10行)亦作「揁」。) 选【大】,还【明】 干【大】,竿【宋】【元】【明】,千【宫】 璎珞【大】,缨络【圣】 关【大】,闭【宋】【元】【明】【宫】【圣】 揵【大】,健【圣】 稚【大】,椎【宋】【元】【明】【宫】 大门总摄颂曰【大】∞目得迦四十八颂【明】 〔-〕【宋】【元】【宫】【圣】,目得迦四十八颂【大】∞大门总摄颂曰【明】 第一【大】,〔-〕【宫】【圣】 合【大】,舍【圣】 酥【大】下同,苏【宋】【元】【宫】【圣】下同 生【大】,坐【圣】 燕【大】,鹚【宋】【元】【明】【宫】【圣】 根【大】,恨【圣】 搅【大】,揽【宋】【元】【明】【宫】【圣】 別【大】,目得迦別【宋】【元】【圣】 叠【大】,㲲【宋】【元】【明】 飡【大】,食【明】 准【CB】【丽-CB】【宫】*,准【大】* 第【大】,目得迦第【宋】【元】【宫】【圣】 具【大】,贝【圣】 饭【大】,饼【宋】【元】【明】【宫】 (王田…颂曰)二百三十五字【大】,(第缘杂乱故,未来世无前后差別故,若尔云何世尊得如此智,此未来法,应在前生,次此法应在后生,约一切众生,乃至穷生死际,次第皆知由约过去现在比知故,彼言,佛世尊见过去世,从如此类业,如此类果报,已生从法法生亦尔,今世亦有如此类业,从此类业,如此类果报,来世当生从法法生亦尔,得知如此,如此是如来愿智非比智,由过去现世比,世尊于未来世众物散乱相杂,证见已生,如此智此人作如是业已,必应摄如是等未来果报,若尔世尊未见前际,应不能如后际,有余师说,于一切众生相续中有与心相应有为差別法,为当来果相,世尊观此知未来果,苦未现前诸定及通慧,苦尔如来则是观相,故知不能更证,是故世尊一切境界随欲正遍知,经部说如此,何以故,世尊说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若未来法无次第成立,云何世第一法,次后苦法智忍生,非余法生,乃至金刚譬心,次后尽智生,非余法生,若法能碍余法生,从此法无间余法得生,譬如从种子等芽等无次第缘,云何阿罗汉最后心,非次第缘,不与余心相应故,若尔无间灭心为意不,何以故,无间后识不生故,若不立为次第缘,亦应不立最后心为意,意依止性所显,非功义,由余缘不具故,余识不生)四百二十五字【明】 园【大】,国【圣】 若【大】,居【圣】 鸟𡃸【大】,乌嘴【宋】【元】【明】【宫】 惭【大】,渐【圣】 贼【大】,贱【圣】 等【大】,〔-〕【圣】 氍【CB】【丽-CB】,㲲【大】,𣰽【圣】 氀【CB】【丽-CB】,𣯫【大】,毺【宋】【元】【明】【宫】 众【大】,来【圣】 欹【大】,㿲【圣】 目得迦摄【大】,〔-〕【宋】【元】【宫】【圣】 一卷【大】,〔-〕【明】 此翻场列位依宋元二本载 秫【大】,𥞊【圣】 校【大】,拔【圣】 文【大】,义【圣】 光【大】,先【圣】 白【大】,伯【圣】 迦【大】,加【圣】 屯【大】,屯卫【圣】 三【大】,五【圣】 下【大】,下下【圣】 国【大】,国史【圣】 臣【大】,洍【圣】 二【大】,三【圣】 六【大】,三【圣】 邕【大】,邑【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4 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1-1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会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释本禅法师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