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別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大乘百法明门论
校注
本事分中略录名数【大】,(本事分中略录名数)【宋】【元】【明】【宫】 大【大】,〔-〕【宋】【元】【明】【宫】 译【大】,奉诏译【宋】【元】【明】【宫】 ((一切…故))二十五字宋元明宫四本俱作五言五句偈文 分【大】,〔-〕【宋】【元】【明】【宫】 如是次第【大】,〔-〕【宋】【元】【宫】 末【大】,未【明】 耶【大】,〔-〕【明】 行【大】,〔-〕【宋】【元】【明】【宫】 忿【大】,念【宋】【元】 失【大】,先【宋】 方【大】,时【元】【明】 时【大】,方【元】【明】 和【大】,〔-〕【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31 册 大乘百法明门论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1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