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思佛。
世尊因。乾闼婆王奏乐。其时山河大地。尽作琴声。迦叶起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满已尽。何更有余习。世尊云。实无余习。莫谤法也。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佛良久。
罽宾国王。仗剑问师子尊者。
婆子烧庵。
善财童子參五十三知识。末后到弥勒楼阁。
达磨见梁武帝。
楞严经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昔有老宿。一夏不为师僧说话。
维摩经云。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智者大师在南岳。悟法华三昧。
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南岳思大禅师。因志公令人传语。
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倩女离魂。
调达谤佛。
女子出定。
王常侍访临际。问。者一堂僧。还看经否。
杨大年。參广慧琏和尚。發明有颂。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狮子变作狗。拟欲将身北斗藏。直须合掌南辰后。
陈操尚书。一日与众官登楼。望见数僧。有一官人云。来者总是行脚僧。尚书云。不是。官人云。焉知不是。尚书云。待近与诸公勘过。须臾僧至。尚书召云。上座。僧举首。尚书云。不信道。
庞居士临示寂。以首借于𬱖相公膝。嘱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裴相国问僧。看甚么经。僧云。无言童子经。裴云。有几卷。僧云。两卷。裴云。既是无言。为甚却有两卷。僧无语。
黄檗在南泉。作首座。甘贽请施财。
陆亘大夫问南泉。肇法师也奇怪。
钱唐镇使。在界上。凡见僧便问。若相契即留止宿。有二僧。从马大师处来。便问。大师有何方便。僧云。即心是佛。便被揖出。又有二僧。到亦如前问。僧云。非心非佛。亦被揖出。
寒山拾得。预知溈山来国清受戒。
六祖谓门人云。吾欲归新州。
让和尚云。道一江西说法。不见寄个消息来。
忠国师问紫璘供奉。甚处来。奉云。城南来。师云。城南草作何色。奉云。作黄色。师乃问童子。城南草作何色。童子云。作黄色。师云。只者童子亦可帘前赐紫对御谈玄。
马祖因。百丈再參。
百丈野狐。
黄檗因。临际自大愚归。
禾山四打鼓。
夹山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蓝子盛将归。
来山云。我二十年住此山。未曾举著宗门中事。有僧问。承和尚有言。二十年住此山。未曾举著宗门中事。是否。山云。是。僧便掀倒禅床。山休去。至明日普请掘一坑。令侍者请昨日问话僧来。山云。老僧二十年。只说无义语。今请上座。打杀老僧。埋向坑中。若不打杀老僧。上座自著打杀。埋此坑中。其僧束装潜去。
麻谷一日纸帐内坐。以手巾盖头。披云入见便作哭声。良久出去法堂。绕禅床一匝再来。谷去却手巾而坐。云云。死中得活。万中无一。谷下床。作抽坐具势。云近前把。住云。前死后活。尔还甘否。谷云。甘即甘。阿师堪作甚么。云推开云。知道。尔前言不副后语。
风穴因。僧问。语默涉离微。
首山示众。诸上座不得盲喝乱喝。寻常向尔道。宾则始终宾。主则始终主。宾无二宾。主无二主。若有二宾二主。两个即成瞎汉。所以我若立尔须坐。我若坐尔须立。坐则共尔坐。立则共尔立。虽然如是。急著眼始得。
南院因。僧问。赤肉团上。壁立万仞。岂不是和尚语。院云。是。僧便掀倒禅床。院云。尔看。者瞎汉乱做。僧拟议。院便打。趁出。
邓隐峰辞马祖。祖云。甚处去。峰云。石头去。祖云。石头路滑。峰云。千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到石头。绕禅床一匝。振锡一下。问云。是何宗旨。头云。苍天苍天。峰无语。回举似马祖。祖云。汝更去。待他道苍天苍天。汝便嘘两声。峰又去。依前问。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马祖。祖云。向汝道。石头路滑。
南泉住庵。时一僧到。泉云。我上山作务。斋时做饭吃了。送一分来。其僧饭了。将家事一时打碎。就床上卧。泉伺久不来。遂归见僧卧。泉亦就卧。僧便起去。
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乾峰示众。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
琅瑘因。僧问。清净本然。
大慈示众。山僧不解答话。只是识病。时有僧出。慈便归方丈。
德山托钵。
雪峰问僧。甚处来。僧云。浙中。峰云。船来陆来。僧云。二途俱不涉。峰云。争得到者里。僧云。有甚隔碍。峰打趁出。僧过十年后再来。峰又问。甚处来。僧云。湖南。峰云。湖南与者里。相去多少。僧云。不隔。峰竖拂子云。还隔者个么。僧云。若隔则不到也。峰又打趁出。僧住后。凡见人便骂雪峰。有同行闻得去问。兄到雪峰。有何言句。便如此骂。僧举前话。被同行诟叱。与之说破。当时悲泣。常向中夜焚香。遥礼雪峰。
雪峰住庵。有僧敲门。峰放身出云。是甚么。僧亦云。是甚么。峰低头归庵。僧举似岩头。头云。我当时若向伊道末后句。天下不柰雪老何。
雪峰因。三圣问。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雪峰自著塔铭。
雪峰云。三世诸佛。向火焰里。转大法轮。云门云。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
夹山初住京口寺。因僧问。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山云。法眼无瑕。时道吾在座下失笑。山请益。后散众。參舡子省發。后归聚徒道。吾令僧往问。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山云。法眼无瑕。僧回举似道吾。吾云。者汉此回方彻。
赵州因。僧辞。乃嘱云。有佛处不得住。
赵州访茱萸。
赵州庭前柏树子。
刘铁磨访溈山。
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
丹霞访忠国师。值师睡次。见侍者耽源。
玄沙问镜清。不见一法。是大过患。
玄沙访太原孚上座。适值在水楼上打水。沙云。相看。孚云。已相见了。沙云。甚么劫中曾相见。孚云。莫瞌睡。沙白雪峰云。已勘破了。峰云。作么生勘破。沙举前话。峰云。汝著贼了也。
岩。头示众。大凡唱教。须从无欲中。流出三句。只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
岩。头因沙汰。在甘贽家过夏。补衣次。贽行过。头以针作劄势。贽遂整衣欲谢。妻问云。作甚么。贽云。说不得。妻云。也要大家知。贽举前话。妻云。此去三十年后。须知一回饮水一回噎。女子闻云。谁知尽大地人性命。被奯上座针锋上劄将去也。
石头因。药山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
溈山云。老僧百年后。山前檀家。作一头水牯牛。
溈山问仰山。甚处来。仰云。田中来。
鼓山晏国师示众。鼓山门下。不得咳嗽。
法华举和尚访琅瑘。
兴化因。僧问。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化云。打中间底。
洞山。聪和尚。甞自负柴上山。路逢一僧。问。山上有柴。何故将去。山放柴于地云。会么。僧云。不会。山云。我要烧。
云门示众。析半裂三。针个鼻孔在甚么处。为我一一拈出来看。自代云。上中下。
云门云。平地上死人无数。
洞山冬夜吃菓子。
保福展和尚因。僧问。雪峰平生有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云。我不可作雪峰弟子不得。
大隋真和尚因。僧辞。隋问。甚处去。僧云。峨眉礼普贤去。隋竖起拂子云。文殊普贤总在者里。僧画一圆相。抛向背后。隋云。侍者将一贴茶。与者僧去。
法云杲和尚示众。老僧熈宁三年文帐。在凤翔府供申。是年华山崩陷了八十里人家。汝辈后生茄子瓠子。那里知得。
龙济示众。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
芭蕉示众。尔有主丈子。我与尔主丈子。
广德周和尚因。僧问。承教有言。阿逸多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理如何。德云。盐又尽。炭又无。僧云。盐尽炭无时如何。德云。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资福示众。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
鲁祖凡见僧来參。便面壁而坐。
修山主悟空法眼。行脚到地藏院。避雨向火道话。地藏入来附火。乃问。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別。修云。不別。藏竖起两指而去。
翠岩。夏末示众。一夏与兄弟。东说西话。
雪窦住翠峰。时有数僧到。窦云。新到那。僧云。是。窦云。參堂去。僧才行。窦复唤云。来来。僧回首。窦云。洞庭难得师僧到。与尔一椀茶吃。
汾阳示众。识得主丈子。行脚事毕。
慈明因。泉大道来參。明云。片云横谷口。
黄龙室中云。钟楼上念赞。
杨岐为慈明忌日设斋。
白云端和尚云。此事如万仞崖头相似。总知道。放著手便扑到底。只是舍命不得。法华今日。不动一毫头。教诸人到底去也。掷下主丈。
保宁勇和尚示众。释迦老子。四十九年说法。不曾道著一字。优波毱多。丈室盈筹。不曾度得一人。达磨不居少室。六祖不住曹溪。谁是后昆。谁为先觉。
五祖演和尚因。僧问。如何临际下事。祖云。五逆人闻雷。
五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云。口是祸门。
佛眼示众。千说万说。不若亲面一见。纵不说亦自分明。王子宝刀喻。众盲摸象喻。禅学中隔江招手事。望州亭相见事。深山。岩崖处事。此皆亲面而见之。不在说也。
虎丘隆禅师。參死心。心问尔是甚么僧。丘云。行脚僧。心云。尔是何处村僧。行甚驴脚马脚。丘云。广南蛮道甚么。何不高声道。心云。却有些衲僧气息。遂留过夏。
大慧室中云。唤作竹篦则触。
应庵云。道不得底句。不在天台。定在南岳。
密庵破沙盆。
松源师祖。临示寂垂语。大力量人。因甚擡脚不起。
开口不在舌头上。
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红丝线不断。
杨雄著大玄。乃云。世不我知。当有子云复生。此亦无媿之词也。蒙释氏之子。大圣之所覆。每慨念其慧命几若悬丝。食息茫负。遂悫志力究。久而乃得。逮巡礼诸祖遍历湖湘。对境思人。辄取其机缘精奥者。间为颂之。自秀溪复鄮岭。仅四十余则。辛丑夏。谢事芝峰。分簷霞谷。谷深缘绝。复取佛祖已下。皆唐公卿宿衲机契者。萃成一百则。初不以儒释道优劣之。求其正而已。其间或凝或流。或隆或杀。不可以事拘。不可以理遣。傥其中之人。一见而皦如也。岂敢窃其赏识。相与击节。直欲报佛祖万分之一。是吾愿也。淳祐二禩壬。寅月。正初吉。智愚谨书。
校注
卷题新加 古【大】,古(一百则)【甲】 何如【大】,如何【甲】 主丈【大】*,拄杖【甲】* 把【大】,地【甲】 千【大】,干【宫】【甲】 舡【大】*,船【甲】* 乌【大】,鸟【甲】 僊【大】,仙【甲】 枉【大】,抂【甲】 僊【大】,仙【甲】 卷末新加【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7 册 No. 2000 虚堂和尚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3-0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