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鉴稽古略续集

建文皇帝

讳允炆太祖之孙懿文太子子也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懿文继妃吕氏所生生十年而懿文卒时太祖年六十有五矣是年九月庚寅立为皇太孙至是太祖崩即位年二十二靖难兵起至金川门帝避位逊去在位四年

己卯建文元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还宫御奉天殿受群臣贺方孝孺进郊祀颂上嘉纳之遣使告即位天下神祇 诏尊皇考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封弟允熥吴王允熞衡王𤐤徐王立子文奎为皇太子 诏开史馆纂修太祖高皇帝实录 诏优贤养老垦田兴学考察官吏旌孝赈贫揜骸埋胔赎鬻子减租 卓敬曰夫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为者势也势非至劲莫能动几非至明莫能察 三月京师地震求直言 召解缙为翰林待诏 六月靖难兵起以丘福张玉朱能为都指挥以诛斋泰黄子澄为名 燕王召道衍等共谋语未几簷瓦飘坠地而碎王以为不祥色殊不怿道衍曰此祥也王谩骂曰汝何妄言此乌得为祥道衍曰天意欲殿下易黄瓦尔王乃喜是日谋乃定

僧道衍者苏之长洲人姚广孝也初祝发为相城妙智庵僧法名道衍字斯道时相城灵应观道士韦应真者读书学道法兼通兵机道衍师之尽得其术然深自藏晦人无知者已而至京口赋览古诗曰谯㯭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其友宗泐见其摇膝长吟笑之曰此岂释子语耶斯道斯道汝薄南朝矣既而宗泐举道衍往燕住持北平庆寿寺或荐道衍文武异才燕王召见问曰尔能卜乎道衍操吴音连对曰会会即开襟出太平钱五文启王自祝连掷之睨王曰殿下将无作皇帝乎王叱曰和尚勿谬说道衍悚然而退他日实告之道衍进言辄合因荐相术袁珙以决之盖道衍甞游嵩山寺遇珙珙相之曰宁馨胖和尚乃尔耶目三角彯白形如病虎性必嗜杀他日刘秉忠之流也道衍大笑因此自负王亦闻珙名托以勾逃军下召珙至燕使者与饮于酒肆王易服杂卫士亦入肆珙一见即趋拜王前占其为他日太平天子王大喜馆珙于道行僧舍世传二语云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识真主于长安酒家谓此也王时与道衍语多奇秘者王甚重之道衍时或误尔汝王前王弗之责也靖难之图实起于道衍云燕王密语道衍以人心所向对曰天之所造何论民心自是遂以道衍为军师

江北蝗有司请捕上曰朕以不德致蝗又杀蝗以重朕过臣民极言朕失俾得改赦疑狱捐逋租周穷乏以修实政蝗不为灾更有秋 八月祭告天地祖宗告出征也戒北征诸将士曰昔萧绎举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无使朕负杀叔父名 程济初以北方兵起议为妄言系狱赦之擢为翰林充军师护北征 赠王袆为翰林学士谥文节

庚辰建文二年八月承天门易名皐门端门为应门午门为端门谨身殿为正心殿 诏举攸通文学以处士唐愚为学士

辛巳建文三年燕兵败于东昌初靖难兵起道衍曰师行必克但费两日耳及至此曰前固已言两日乃昌字也自此全胜矣 二月文皇令僧修佛会祭阵亡将士张玉等自为文祭之 三月诏逐齐泰黄子澄于外责以付托不效借其家以谢燕人

壬午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帝纵火焚宫变服遁去京师传言帝崩燕王按兵入城臣民皆迎劝进许之遣人布告天下 太祖预知帝之不终也大渐时授一小箧封钥甚密戒以急难乃启至是窘迫无计启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之具遂削发披缁执度牒自御沟出至郊坛而走时宫中火起咸以为建文自焚矣 上出亡时问计程济济曰云云立召僧人为上薙发从出亡遇险辄用术脱去数十年后随上至南京莫知所终与同邑高翔起明经翔励名节济好术数翔曰愿为忠臣济曰愿为智士其后翔九十死难 帝生而慈慧好诗文古典礼文章至性孝友异常人子方懿文之病痈也帝年方幼含泪抚摩昼夜不暂离亲吮吸之及懿文薨哭踊哀慕至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太祖政尚严刻帝济以宽大中外爱戴 初建文中有道士歌于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已而忽不见人莫能测至是始验其言云 以天子礼为建文發丧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方孝孺持斩衰服昼夜号哭召至上曰我家事耳先生何自苦命作诏授以纸笔孝孺大书数字掷笔于地曰死则死耳诏不可草 先是道衍托以上曰南有方孝孺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好学者绝矣 十月以僧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靖难死节之臣其章章著者后人褒其姓名曰革除遗事一首罹祸及阵亡之臣凡十九人闻变自尽十五人在朝罹祸二十三人在外二十人中外士臣百九十八人不及难六人被斥六人见用二十二人

太宗文皇帝

高皇帝第四子初封燕王后愤齐黄之乱典章起靖难而入正大统在位二十二年以庚子七月十八日崩寿六十五上徽号曰体天宏道高明广运理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至嘉靖年改号成祖葬长陵

癸未永乐元年二月诏以北平为北京改为顺天府太祖高皇帝实录成共一百八十三卷

佛说希有大功德经 正月初八日夜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缘起具自序中仁宗及汉王赵王俱有跋在五年十一月 九月二十九日本司官左善世道衍一同工部侍郎金忠锦衣卫指挥赵羲于武英殿题奏天禧寺藏经板有人来印的合无要他出些施利奉圣旨问他取些个钦此

甲申永乐二年四月册立世子御名高炽为皇太子郡王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 擢在善世道衍为太子少师始复姓姚赐名广孝上自是称为姚少师而不名亦终不蓄发娶妻居止多在僧寺甞赐二宫人亦不近上乃召还之

道余录 少师別号逃虚子著道余录此自序曰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先生语录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桀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太史公云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诐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二程先生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晦庵朱先生语录中有二十一条极为谬诞余不揣乃为逐条据理一一剖析岂敢言与三先生辩也不得已也亦非佞于佛也[葶-丁+呆]成藏于巾笥有年今自公退因简故纸得此[葶-丁+呆]即净写成帙目曰道余录置之几案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其在兹乎逃虚子序

六月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往苏湖等府赈济广孝初为僧其姊甞戒之曰汝既为和尚当發慈悲心盖知其好杀也及预靖难姊叹息谓人曰和尚慈悲当如是耶广孝既贵还吴往见姊拒之曰贵人何用至贫家家为不纳广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坚不肯出家人劝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广孝即连下拜姊曰我安用尔拜许多耶曾见做和尚不了底是甚好人言毕遽还户不复再见

乙酉永乐三年四月上谓侍臣曰致治之道莫先于广言路盖天下之大吏治得失生民休戚人不言朝廷何由悉知

丙戌永乐四年征天下道士至京师即朝天宫神乐观洞神宫修举金录斋法荐皇考皇姚车驾幸斋坛七日而毕 迎西僧尚师哈立麻至京师先是上在籓邸闻乌思藏有尚师哈立麻者异僧也及即位遣中官侯显赍币往迎五历寒暑乃至车驾躬往视之无拜礼合掌而已

丁亥永乐五年直隷及浙江诸郡军民子弟披剃为僧赴京请度牒者千八百人礼部以闻 二月命西僧尚师哈立麻于灵谷寺启建法坛荐祀皇考皇妣尚师率天下僧伽举扬普度大斋科十有四日卿云天花甘雨甘露舍利祥光青鸾白鹤连日毕集一夕桧柏生金色花遍于都城金仙罗汉变现云表白象青狮庄严妙相天灯导引幡盖旋绕亦既来下又闻梵呗空乐自天而降群臣上表称贺学士胡广等献圣孝瑞应歌颂自是之后上潜心释典作为佛曲使宫中歌舞之 二月初六日文武等官奉天门早朝奏准奉圣旨著落礼部知道新出榜晓谕该行脚僧道持斋受戒恁他结坛说法有人阻当發口外为民钦此 三月封西僧尚师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分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赐金百两银千两彩币宝钞织金珠袈裟金银器皿鞍马赐仪仗与郡主同其徒孛罗等皆封为大国师并赐印诰金币等物宴之于华盖殿

太初禅师 讳启原号太初日本国人九岁礼物外禅师得度年十九与宗猷等十八众游參上国丙午二月进京见季潭禅师后见了堂天童无著懒牧等四十五员大善知识末于杰峰和尚处入室付顶相大衣拂子法语后住罗阳三峰寺及山交龙护禅院有三会语录是年三月一日卓午说偈曰生也铁面皮死也铁面皮一椎百杂碎白日绕铁围掷笔坐逝寿七十五行化四十余年塔院南

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谥曰仁孝皇后 十一月永乐大典书成凡二万二千九百卷一万一千一百本后废

戊子永乐六年三月福建柏生花为瑞上赐勅责之既而苏州扬州二府奏言桧花为瑞

无碍禅师 讳普智別号一枝叟浙江临平褚氏子出家龙井寺依东溟日法师授天台性具之学优于讲说历四大道场门风大振晚年开演于松江延庆寺遂为终老专修净业寒暑不辍是年春月二日微疾会众端坐面西念佛而逝甞集注阿弥陀经一卷 旃檀瑞像至此二千四百年矣

己丑七年 庚寅八年 辛卯九年 壬辰十年 癸巳十一年

五月五日上幸东苑观击毱射柳皇太孙击射连發皆中上大喜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言尔当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皇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喜甚大宴赋诗尽欢而罢 七月十七日工部尚书吴中于奉天门早朝钦奉圣旨如今京城起盖大报恩寺

呆庵禅师 讳庄台州人住持径山临终云难难难二八娇娘上高山老僧扶不起言竟遂寂有呆庵语录轰轰然宗门伟人也

乙未十三年 丙申十四年 丁酉十五年 戊戌十六年

太子少师姚广孝卒追封荣国公谥恭靖有道余录见前 十二月勅修武当山宫观成赐名曰太岳太和之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㵎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胜者曰紫霄南岩上轶云气下临绝旧皆有宫为祀神祝厘之所元季兵毁至是悉新之紫霄曰太玄紫霄宫南岩曰大圣南岳宫又有兴圣五龙宫玄天玉虚宫遇真宫清微宫净乐宫又即天柱峰顶冶铜为殿饰以黄金范真武像于中选道士三百人供洒扫给田二百七十七顷并耕户以赡之每宫设提点一人秩正六品

己亥永乐十七年颁为善阴隲孝顺事实二书于文武群臣天下学挍甘露降于孝陵松柏三日 二月二十八日赐僧录司右善世一如佛像二轴佛骨五磈钞一千贯诸佛菩萨名称歌曲大小三本道成佛一轴思扩佛一轴大小歌曲各三本命编类禅宗语录 三月初三命道成一如等八人校勘藏经新旧比对聚僧写录

法华科注 上天竺住持僧录司右善世一如法师依法华文句句记编葺成之

大明法数 一如法师奉勅探讨大藏群经采辑类编

雪轩禅师 讳道成字鹫峰蓟北人參秋江洁公言下会旨嘱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出世莱州之智藏寺每演法万指群聚屠沽为之易业洪武间诏授青州僧都纲后太祖闻其贤召为僧录司右讲经赐金斓衣住持天界寺至永乐中命师往日本阐扬佛化及归陞左善世御制诗章赐之三坐觉场四会语录行世

秋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以传九月十二日钦颁佛曲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见舍利光如宝珠十三日现五色毫光卿云捧日千佛观音菩萨罗汉妙相毕集 续颁佛经佛曲至淮安给散又现五色圆光彩云满天云中现菩萨罗汉天花宝塔龙凤狮象又有红鸟白鹤盘旋飞绕 续又命尚书吕震都御史王彰赍捧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陕西河南颁给神明协应屡现卿云圆光宝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称贺上甚嘉悦中官因是益重佛僧建立梵刹以祈福者遍两京城内外云

心渊法师 讳居敬字心渊別号兰雪学通内外善属文精严律部礼金陵大报恩寺一雨和尚后參杭州集源法师永乐初奉诏校大藏经预修会典已而住持上海广福讲寺迁松江普照大开法席一十三载建大雄宝殿海月堂三解脱门廊庑重轩精舍香积焕然新之七众瞻仰道风大扇

庚子永乐十八年三月初七日颁御制经序十三篇佛菩萨赞跋十二篇为各经之首 圣朝佛菩萨名称佛曲作五十卷 佛名经作三十卷 神僧传作九卷 俱入藏流行

旨刻大藏经板二副南京一藏六行十七字北京一藏五行十五字 又旨石刻一藏安置大石洞圣旨向后木的坏了有石的在 北京建两座大寺选聪慧的僧住持 七月二十七日宣闻禄天裔二僧赐七佛偈 八月十九日众僧庆寿入内赐坐赐斋 十二月十八赐禅宗入藏古尊宿语联珠颂古(二十二卷)续传灯录(三十六卷)讲宗佛祖统纪四十五卷

辛丑永乐十九年西僧大宝法王来朝或请驾亲劳之夏原吉沮之上曰尔欲效韩愈耶乃不出劳他日法王入见吉不拜 正月二十一日僧录司左觉义慧进等题内誊写大藏经事恭惟 圣朝较刊藏典乃千载之希遇臣等伏请御制序文以冠经首增辉佛日流传万古实为教门至幸为此谨具题知 正月三十日上看所写藏经著就寺里刊刻赐各僧传心妙诀各一本八月初十日着写经僧人且回去明年不来后年来是尔教门的事若待文书来取时不便修行的僧人经板刊了送尔们坐山去我也结些缘供尔钦此

壬寅永乐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赐众僧官斋御赞观音金刚数珠等赐天下预会僧人轮子 十月初一日赐众僧官住持等弥陀佛西番文殊各一轴 十月初六日赐僧道官宴及天下众僧宴刻丝观音水晶数珠等物

癸卯二十一年

甲辰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上崩年六十五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位 九月朔上大行皇帝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至嘉靖中改庙成祖十二月葬长陵

岱宗禅师 讳泰绍兴人住持径山晨起盥沐罢趺坐而逝

伯蕴禅师 讳琇苏州人住持径山一日经行次倚杖而化

国初名僧未见传记者附前列九人后附二十一

无碍禅师(鉴)  月庵禅师  素庵禅师(田)

了堂禅师  顽石禅师  无念禅师

天童禅师(素)  卍庵禅师  用刚禅师(软)

寂照禅师  独空禅师  颐庵禅师(真)

无禅禅师(悟)  无瑕禅师  一雨禅师

和庵禅师  演福法师  溪澄禅师

悟虚禅师  懒云禅师  坏空禅师(成)

仁宗昭皇帝

成祖第一子仁孝太后徐氏所生也正位储宫二十二年成祖崩甲辰八月十五即位在位一年乙巳五月十一日崩于西宫寿四十八上徽号曰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葬献陵

乙巳洪熙元年正月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设乐不作大祀天地于南郊皇祖皇考配享 赐三公及六卿天元玉历祥异赋谕曰天道人事未甞判为二途有动于此必应于彼朕少侍太祖每教以慎修敬天未甞敢怠 加赠少师荣国公谥忠靖姚广孝等四人并配享文皇帝庙号 诏免税粮上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宁与民寸寸计较耶 赐蹇义一印曰忠贞赐杨士奇一印曰贞一 向赐绳愆纠谬图书 五月帝不豫次日大渐遗诏传位太子遂崩 六月十二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八月勅修太宗仁宗两朝实录

国朝名僧未见传纪者附

云溪英禅师  宝月潭禅师

洁空通禅师  雪峰瑞禅师

宣宗章皇帝

昭皇帝长子张皇后所生也文皇初有易储之意见帝英敏解缙复赞曰好皇孙文皇因立帝为太皇孙仁宗龙升遂即帝位在位十年以乙卯正月初三日崩寿三十七上徽号曰宪天体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景陵

丙午宣德元年谕选官曰庶官贤否关国家之治乱谕三法司审录囚系务存平恕 赐蹇义图书曰忠厚宽弘 赐夏原吉图书曰含弘贞靖 赐杨荣图书曰方直刚正 赐杨士奇图书曰忠方贞靖 赐胡濙图书曰清和恭靖

丁未宣德二年讲孟子讲官言太公以救民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上曰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

戊申三年二月册立皇长子御名祁唐为皇太子 上曰古人谓笛者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以正之意也

己酉四年正月驺虞见于南京 山西圆果寺是古迹道场为国祝圣之所乞役民为之

庚戌五年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宝训十五卷仁宗十卷宝训六卷夏原吉德量宽弘曰君子不以冥冥懈行卒赠大师 土鲁番国气候多暖少雨雪信佛法多僧寺有灵山最大人言十万罗汉涅槃处近山有高台台畔有僧寺寺下皆石泉林木此时来贡 以监察御史于谦为兵郎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于少保 浙江钱塘人骨相异常七岁僧兰古春见而奇之曰此他时救时宰相也登永乐辛丑进士授御史才貌英伟声如洪钟遇事敢为不避权贵甞扈从征高煦罪人既得上命谦数其不轨词严义正矢口而成大称上旨自是受知至是河南山西西省各奏灾伤廷议欲令大臣经理上亲署谦名超授之时年三十三

柴车钱塘人清慎得名为兵部侍郎 况钟江西人为苏州知府锄强扶善民以青天称 十二月含誉星见于九斿大如弹丸黄白光耀群臣表贺

教乘法数 僧录司右善世心源法师瀞公集

辛亥六年金幼孜简易沈默不伐善骛名卒赠少保谥文靖

壬子七年御制猗兰操招隐诗以求山林之贤

癸丑八年八月荧惑犯南斗景星见于天门

甲寅九年曹端字正夫笃尚理学著述甚伙称月川先生

乙卯十年正月三日上崩乾清宫初十日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蹇义沈静和厚历事五朝年七十三卒赠太师谥忠定

敬庵禅师 讳庄台州人住持径山当六十三代含笑坐化

雷庵禅师 讳泽苏州人住持径山当六十四代八月日化

无际禅师 讳悟本蜀人二十出缠专坐參究念佛缚竹为庵研励无懈师曰无念即着空有念即着执有无两相忘非空亦非执又曰寂照无上下光明处处通本来无皂白何处不含容授法偈曰我无法可付汝无心可受无付无受心何人不成就师有心药方行于世又走马灯偈云团团游了又来游无个明人指路头灭却心头一点火刀鎗人马一齐休

楚山禅师 讳绍琦姓雷唐安人九岁出家初从玄极和尚最后谒东普无际禅师得法普曰还我无字意来师曰这僧问处偏多事赵老何曾涉所思信口一言都吐露翻成特地使人疑普曰如何是不疑处曰青山绿水燕语莺啼历历分明更疑何事普因付法

月江禅师 讳净金华人住持径山当六十五代一日念佛坐逝

雪崖禅师 讳珂金陵人住持径山当六十六代日昼沐浴坐逝

英宗睿皇帝

章皇帝长子宣德二年孙皇后所生宣宗崩年九岁时倡国有长君之议赖三杨英国而定乙卯正月初十日即位建元正统己巳北狩庚午七月回銮尊为太上皇帝居南宫丁丑正月复辟改元天顺至甲申正月十七崩在位前后共二十二年寿四十八上徽号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𥙿

丙辰正统元年十月命僧录司复照洪武旧制造僧人周知册优免先圣先贤子孙差役

丁巳二年 戊午三年 三杨宣德实录成杨士奇杨荣俱进少师杨溥进少保

己未四年 庚申五年 王福秉心正大义利介然忧国忘家老而弥笃官至尚书少保卒赠太保谥忠宣

释应能 实建文帝也自出家后经湘湖入蜀至云南复游闽后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陞座说法归者甚众复往南宁居一寺中归者亦然是时思恩知州岑瑛出行忽一僧当道立从者呵之师自称为建文帝游方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瑛大骇闻于巡按御史奏之驿送赴京号为老[价-贝+天]途次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来休弘治中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辛酉六年 壬戌七年太皇太后张氏谥曰诚孝昭皇后天下休息人谓女中尧舜

癸亥八年王振作大第于皇城又作智化等于居东以祝厘追封元儒吴澄为临川郡公从祀孔子庙庭

晓庵禅师 讳善启字东白別号晓庵长洲人杨姓甫能言即通释典如旧熟投入永茂院薙染受具屏迹龙山研穷大藏百氏诸子无不精究永乐戊子出世郡之延庆寺明年应召纂修永乐大典并校大藏经赐金僧伽黎一时名士皆为方外交或辩儒释之异师曰无论圣人理同且各为其教又曰东鲁乘道西竺见性皆莫先于厚本故吾侪虽离父母而养生送死率皆从厚正统癸亥示寂

甲子九年杨士奇年八十卒赠文贞有沙羡稿右台稿世称西杨杨荣庚申七月卒于杭州谥文敏世称东杨

乙丑十年侍郎王英赍香币祀南镇大雨称侍郎雨

丙寅杨溥天台人官至学士少保是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定

空谷禅师 讳景隆字祖庭号空谷从辨山懒云和尚受学參禅次谒古拙后从石庵出家于昭庆寺受具有空谷集等行于世

虚白禅师 讳慧旵字虚白湖广族家于丹阳姓王母黄氏方娠之夕梦僧顶包入门及产多异警悟不凡寓目成诵七岁梦坐稠人中挥麈玄论醒以告母母曰此高僧说法相也十四出家谒湛然松隐果林诸公于宝藏持公处省彻偈曰一拳打破太虚空百亿须弥不露踪借问个中谁是主扶桑涌出一轮红住安溪东明二十余𥜥昼夜无睡坐若铁幢称旵铁脊卒年七十塔于山之东

西畴禅师 讳顷会稽人住持径山当六十七代一旦整衣坐脱

守中禅师 讳宸金华人住持径山当六十八代经行顷刻坐脱

杰峰禅师 讳英金华人住持径山当六十九代持金刚经而逝

于谦 每入京未甞持土物送餽汴人诵曰手怕蘑菰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商辂 严州淳安人自乡荐礼闱连中三元官至内阁秩一品事业为时名臣云

丁卯十二年 戊辰十三年

己巳十四年学士致仕黄淮卒谥文简 六月雷电大震风雨骤作南京宫殿一火而尽绍兴山移地动白毛遍生陕西二处山崩山移有声叫三日移数里黄河改往东流于海淹没千余家荧惑入于南斗七月北虏寇边王振挟帝亲征有黑云如繖罩营雷雨大作 八月既望驾至土木(地名)与北虏战我师败绩上遂北狩 九月六日郕王即皇帝位遥尊上为太上皇帝 于谦抗言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尽去出榜谕众固守议始定鞑众每夜见帝帐房上火光隐隐若黄龙交腾其上近视不见

景皇帝

宣宗第二子吴贵妃所生初封郕王英宗北狩奉孙太后懿旨皇太子幼冲未能践祚以帝年长监国既而群臣劝进遂正大位在位七年英宗复辟废帝为郕王归西内时帝已病越数日崩成化十年命复帝庙号上尊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庚午景泰元年正月朔帝受朝免贺上皇在虏庭写表祝天

全寅卜者与上皇卜奏曰大吉复还再辟

辛未二年 壬申三年李贤进战车之议欲行则行欲止则止谓之有脚之城备边长策有所取焉

武刚车 卫青所制长一丈五尺高六尺五寸上开小窓下留铳眼前后左右横排鎗头每车前后占地五步若用一千辆一面二百五十约长四里内藏军马粮草辎重以此御敌使马不得冲阵箭不得伤人 所谓备有脚之城运无粮之马云

常山蛇阵 郑林操练团营军士言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俱应者也 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也

制龙 徐有贞筑一决口下木石若无往山中叩一道术之僧问之僧曰圣人无欲贞悟下有龙穴性多欲镕铁沈之龙徙去决口塞

癸酉四年 甲戌五年四月新建隆福寺成车驾临幸勅纂宋元史书通鉴纲目共集

毒㖓禅师 讳季善凤阳人父吴姓母程氏十七岁出家初遇源明和尚请益受无字公案掩关不设卧床睡魔沈重百计遣除一朝闻钟声忽说偈云沈沈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云师有语录行世

一清禅师 讳天号洁祖庐陵人欧阳氏礼正宗忠公授业得度于右街云海法师 侍香于大天界会中即左街讲经制授弘后普应之号正统癸亥上勅弘庆禅院师创立焉道风远布朝野知名后因硕德名公共推住持径山诸大檀越欣然施助恢宏像设云

乙亥六年 丙子七年寰宇通志成 篡修总裁等官皆进秩有差

英宗复辟

丁丑天顺元年李贤仪度端凝得体 薛瑄学行老成 岳正刚正慷慨自许 吴与弼儒者高蹈

雪光禅师 姓赵氏断指發心礼妙音师出缠见寂照禅师策發进功谒洁空和尚往返问难始得释然偈云廓然洞彻古灵台万里无云绝点埃未离广寒宫里去银蟾印破水中胎临终云铁笛横吹在自由何必曹山不借借掷笔而逝住持西云寺塔于正法寺

物外禅师 名圆信字无念姓高氏金台人物外其別号也母梦一僧托宿而娠童时不食五辛礼大觉为师转礼天池春公谒无际參究后得脱洒偈曰昆仑倒𨂺清风舞㵎底泥牛鬪石虎磕著苍松眼上眉蟭幎踏破虚空肚后月幻付于衣法出世伏牛山云

雪庭禅师 仁和人族姓桂母徐氏十五出家參休休翁于仙林寺十七剃度寓江阴朝明寺有咏黄丽颂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飞入园林锦绣乡记得小窓惊我梦满应红杏带斜旸有语录行世

古可禅师(银)  宝池禅师(莲)  南山禅师(寿)

白云禅师  素虚禅师  湛然禅师

大宗禅师  蔤葊禅师  光泽禅师

大机禅师(用)  月溪禅师  道育禅师

寿堂禅师  天甘禅师(济)  大觉禅师

戊寅二年陈真晟为圣贤践履之学有功千主敬谓大学诚意为铁门关主一二字乃其玉钥匙也

理学 薛文清瑄陈克庵选为最吴敬斋仁罗一峰伦章枫山懋亚之陈白沙献章庄定山泉黄未轩仲昭陈剩夫曹月川端何林丘乔新

己卯三年尚书高谷端亮有守恪持公论卒赠大保谥文义

庚辰四年陕西陨石如雨击人万数石又能言可骇

辛巳五年帝谓李贤曰朕进膳饮食随分未甞拣择去取衣服亦随宜虽著布衣人不以为非天子也

壬午六年 癸未七年二月会试场屋焚举子焚死者数十人是月晦夜空中有声李贤疏传言无形有声谓之妖鼓胡濙廉静寡欲居官敬慎立朝几六十年寿八十九赠大保谥忠安

甲申天顺八年正月上不豫处置勿以嫔御殉葬为盛德事 十七日上崩 二十二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年富刚正敢为卒谥恭定 薛瑄谥文清所著读书录多名言 李贤请复于谦等官以雪冤柱 盛颙为官有清如水明如镜之谣

古溪禅师 名觉澄号古溪蔚州人从天辉公出家阅三乘教典參无字公案住南阳香岩寺后楚山老人付法为临济二十四世之灯迁天界善于开导慈隆物类有药师科仪三卷行于世

宪宗纯皇帝

英宗长子周太后所生初立为皇太子英宗北狩帝方二岁主少国疑郕王监国辅政未几即真改封帝为沂王英宗再位复立为太子英宗崩即位在位二十三年寿四十上徽号曰继天凝道诚用仁敬崇文肃武宏德至孝纯皇帝庙号宪宗葬茂陵

乙酉成化元年正月于谦之子冕疏讼父冤上悯之追复故秩祭墓天雨黑黍地震有声 彗星见西北长三丈余 庶吉士在院寂寞注假赋诗云回廓寂寂锁斋居白日都消病历余窃食大官无寸补绿阴亭上看医书

圆镜法师 汾州人早岁出家游心贤首讲肆得悟诸经密旨常游平阳府妙楼山石室寺为众说法一日至北门瓦窑坡上凿搆一庵如龛燕默其中忽嘱其徒曰吾将归矣请其期曰来日耳晨兴沐浴即更三衣焚香趺坐说偈而逝

月江禅师 名觉净号月江姑苏人父沈母钮出家张墩古拙座下授以念佛公案參岘山大宗指见东明旵师契悟返古道山居活理庵天顺间住小鸿村水心院历二十年示门人道林曰吾往矣一衣一盋此正法眼藏也寿七十九立塔以瘗灵骨院中云

无极禅师 讳灏住持径山当七十一代一日诵心经坐脱

宗胜 讳胤住持径山当七十二代常时礼佛一日卧去

丙戌二年三月廷试取罗伦第一伦嗜学好古笃志尚行 十二月学士李贤卒赠太师谥文达

丁亥三年 戊子 己丑

庚寅六年尚书魏骥年九十八卒谥文靖尚书王翱年八十四卒谥忠肃

辛卯七年 壬辰八年七月大风雨雹有如牛者五州之北山吼三日而裂

癸巳九年 甲午十年

正觉禅师 讳成住持径山当七十三代持戒精专无病而终

用璚 讳琚住持径山当七十四代禅定不懈端坐默化

乙未 丙申十二年七月京师黑眚见其状一片黑气其疾如风或自户牖入至则人皆昏迷金睛修尾状类犬貍

丁酉 戊戌十四年修撰罗伦卒谥文毅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十八年陈献章字公甫广东人筑一室名阳春日杜门端默其中以明心为务曰舍彼之繁求我之约又曰为学须静坐养出端倪方有商量处

癸卯 甲辰 胡居仁其学以忠信为本以力行为要因以敬名斋聘请主白鹿洞书院卒年五十一有敬斋录居业录

乙巳 丙午 学士商辂抗节致忠关系千古卒谥文毅

丁未八月上崩 九月六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孝宗敬皇帝

宪宗长子纪妃生于西宫妃少乳太监张敏以粉饵𫗦之护视惟谨后悼恭太子薨内官渐传西宫有皇子六岁矣万贵妃惊而召入昭德因立为太子宪宗崩即位在位十八年年三十六岁乙丑五月初七日崩于乾清宫上徽号曰导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纯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太陵

戊申弘治元年加赠前少保兵部尚书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建祠墓所赐额曰旌忠春秋致祭

大阐禅师 名惠通号大阐政和邵姓年二十造宝积玉溪师处出家參周山主付念佛公案积久透彻后住樵阳君峰示寂𠙦绝禅师 讳瑞南昌人礼荆门无说和尚薙发见宝峰大师反覆辨诘机缘契合付以袈裟拂子住钟陵名刹弘法接机甚众

己酉二年邹智字汝愚四川人读书龙庵十九發解乡人争看口占龙庵山上旧书生偶掇三巴第一名天下许多难了事乡人何用大相惊后论事见斥诗曰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定谁真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又曰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但愿大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

庚戌(至)丁巳十年纂修大明会典各省天鸣地震

戊午六月熊入京师未几城内在处火灾延烧甚烈

竺芳禅师 讳蕋住持径山当七十五代时常说法度人一日坐逝

庭礼禅师 讳詶住持径山当七十六代十年不出户安然坐脱

天才禅师 讳英住持径山当七十七代每常劝人念佛自念佛而终

樵山禅师  性空禅师  静晃禅师

印宗禅师  默堂禅师  宝月禅师

天晖禅师()  吉庵禅师  休休翁

野翁禅师(晓)  宝芳禅师(进)  月幻禅师

己未十二年

甲子十七年陈茂烈养母疏略云慈帏衰迈夕照如飞母今年七十有七矣君恩犹可以再酬母年不可以多得也又一母一子各天一涯千思万思无时不思疾病独自呻吟药饵孰与调节臣既思母则报主之心乱母复思臣则保身之念微臣心可愍母心尤可虞也又庶得以慰倚门之望少伸寸草之帎又尚期捐尘埃之报于将来更效犬马之劳于未死云

乙丑十八年五月帝不豫顾命辅臣崩于乾清宫十八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武宗毅皇帝

孝宗长子张太后所生时年十五太陵崩即皇帝位乙丑正月十八日也在位十六年寿三十一上徽号曰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庙号武宗葬康陵

丙寅正德元年三月星陨如月 雷震郊坛太庙奉身殿 七月彗见參井扫太微垣大白经天 章懋潜心大业身体力行登仕五十年年七十余谥文懿枫山先生刘大夏廉退无营官至一品致仕 学士谢迁刘健致仕 王鏊吴县人入阁典机务 李东阳乞致仕 张元祯称东白先生

丁卯二年八月黄河清庆云见翼轸分野应世庙生

戊辰 旃檀瑞像至此二千五百年

辛未六年上方好佛自名大庆法王有僧奏田百顷为大庆法王下院

壬申 黄河清清河柳家浦九十里清五日马文升年八十七卒赠太师谥端肃 李东阳卒赠太师谥文正 石经山寺朱宁营建穷极壮丽上亲幸焉 汤峪山王泉亭

古音禅师 讳法琹自号玉泉老人兴贤蔡姓母黄二十五礼赤石山主出家问法叩大阐參性空静晃印宗诸大士商确决择又遇宝明寿堂印可应瑞岩请为众说法开示详悉后于斗峰创一大刹弘化一方示寂之日群鸟悲鸣池鱼跃起有醍醐集三卷行世

无闻禅师 名思聪字无闻初晤独翁次同云峰月山习定多年后谒卧云不会二处请益有扇子颂举起分明甚妙哉清风匝匝透人怀个中消息无多子自有通身欢喜来又颂曰古云峰顶人难觑偶被风来映落霞百鸟未归天已晚夜深依旧宿芦花

云峰禅师  赤石山主  宝明禅师

月山禅师  卧云禅师  不会禅师(遇)

无能禅师(教) 无用禅师(宽)天池禅师(春)

白牛禅师  慧堂禅师  宝珠禅师

癸酉(至)己卯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十六日始七月王守仁讨之 七月二十六日悉已被擒 八月下诏南征

王守仁 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自幼聪明才辨擅名登进士提督军务屡平剧盗倡义讨宁勋业益隆倡良知道学封新建

悦山禅师 讳恺住持径山当七十八代常笑无嗔临终亦笑而寂

石牕禅师 讳珉住持径山当七十九代耽文证果临终趺坐而逝

月林禅师 讳镜杭州人少颕异穉龄出家弱冠剃染专修净业參本来人久之乃省作偈曰本来人本来人无脑无头作么寻蓦然揪着个鼻孔试看元来是白丁自是声名远著住持径山当八十代进士张公宁赞之其略曰瑞芝三秀古柏十围得正度于无传嗣妙法于东屿又云超龙眠于下界兴象教于中衰丞相开选佛场和尚晤出世法乘流而行遇径而止命当年国一亦起于昆山容首度坡仙重游于方丈凡吾方外之友尽赞僧中此郎正德己卯归寂

庚辰十五年闰八月上幸故学士靳责第时柩在堂上抚临嗟悼之命所从番僧为诵经荐福

辛巳十六年罗钦明江西人所著困知记深明性理之学官至吏部尚书谥文庄 二月上不豫三月十四日崩于豹房 迎兴献王长子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天奇禅师 钟陵人父江台母徐氏二十闻无说能和尚乃有道之士依之出家剃落教看一归何处话后得昱首座苦口提携昼夜拶逼用心至其目如睹其耳如听字字明白句句历历昼夜如一遂得豁然又见宝峰禅师乃得印证有语录行世

杰峰禅师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參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覻捕忽朝拶破疑团睹面更无回互

古心禅师  大因禅师  月印禅师

世宗肃皇帝

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也兴献封于湖广之安陆正德丁卯八月十五日上生于与邸王薨上嗣理国事至是年十五矣武宗无子临崩奉诏迎立在位四十五年寿六十上徽号曰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葬永陵

壬午嘉靖元年毁剖玄明宫佛像金屑一千三十两从赵璜之言毁折京师寺院屠应埙一夕發檄行之

癸未四年八月晋王奇溯母病渴王祝天甘泉涌出病愈建醮酬祷有双鹤飞鸣绕坛母卒王哀毁古柏生奇花异香袭人

丙戌五年御书十二言曰法祖安民奉天行道福善祸淫颁示群臣上制敬一箴及注范浚心箴视听言动四箴颁赐大学士更定大礼全书为明伦大典

鉴古韵语 含春堂稿

丁亥六年五月京师雨钱 七月南京雨血 日重晕生珥 白虹弥天

戊子七年御制十六字箴曰卓尔之见一贯之唯学圣君子勗哉勿偽 提督两广军务上守仁收两广诸寨贼𡨥悉平

宝峰禅师  月天禅师  无尽禅师

古春禅师(奇)  海天禅师  楚峰禅师

指南禅师  月溪禅师  照堂禅师

庚寅九年建圜丘于南郊其化为皇穹宇建方泽于北郊其南为 皇祗室作朝日坛于东郊夕月𡊨于西郊 王守仁后谥文成胡世宁谥肃愍杨一清谥文襄桂蕚卒谥文襄张璁易名孚敬 重刊二十一史成

辛卯 清馥殿 翠芳亭 九五斋 皇史宬 锦芬亭 宝月亭 精一堂 恭默室

乙未 上曰有德行者方可为人师范文章是末艺耳 祀天重器成 除禁中佛殿并毁大善殿金范佛像

己亥 张孚敬狥国之纯臣振古之人豪卒赠太师祭葬荫子有加上亲按谥法以危身奉上谥曰文忠盖特眷云

庚子七月方士叚朝用以烧炼术进授紫府宣忠高士术卒不验顾鼎臣昆山人卒赠大保谥文康 霍韬南海人卒谥文敏

癸卯七月荧惑入南斗江南斗米二钱

甲辰 木土火三星聚于房六月荧惑犯南斗

丁未 大同女年十七化为男 十月夏言死于西市好去天上辞宰相却来平地作神仙

辛亥三十年 壬子十一月杨继盛迁官

癸丑 杨继盛疏严嵩专政误国十罪妻劝鬼号而致囚狱拷掠处决

乙卯冬杨继盛诣朝审士庶夹道共指曰此天下义士继盛口吟风吹枷锁满城香簇簇争看员外郎岂愿同声称义士可怜长板见君王圣明厚德如天地廷尉称卒过汉唐性僻生来归视死此身原自不随杨 藏予血三年而化碧即地下必有以报应生

庚申 宁夏地震嘉兴湖州大震屋庐袅袅如布帆 工部尚书刘麟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清

法舟禅师 讳道济字法舟生思贤里族张氏年二十余入天宁寺为行者服勤默堂宣禅师座席次事吉庵祚公朝夕參叩一日闻佛殿磬响豁然契悟趋庵方丈决择印可继谒古印云峰诸师日益深奥住觉王景德双髻等刹嘉靖初出世金陵安隐僧问如何是安隐境师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又问何如是安隐家风师曰石虎山前鬪泥牛水底眠次抵阳羡还携李云寄天宁灵光诸刹买舟南湖信风游诔后入吴兴弁山居之复归天宁遂终老焉师持神呪多验呪枯井以重泉特梵僧而假榻青蛙就牕听诵神人入户护持后复嬉笑怒骂纵横自调而人不能测矣庚申之秋寝疾而逝年七十四腊五十二塔其骨于別室有法语偈颂名剩语

辛酉四十年访仙术异人符箓秘方

壬戌 严嵩致仕世蕃充军 癸亥四十二年

玉芝禅师 讳法聚号月泉嘉禾富氏子母冯氏幼肄儒业淹贯经籍事王阳明先生得良知之旨出家后參梦居禅师呈二偈曰湖光倚仗三千顷山色开门五六峰触目本来成现事蒲团今不炼顽空(一)满目风光足起居有谁平地別亲疎纵令达磨传心诀问著依然不识渠问答切磋由是了悟结庵荆山有芝产于座下人号玉芝和尚后居天池山以终老焉一时道学先生若一庵唐公龙溪王公白石蔡公访师山中证儒释大同之旨师题蔡公廓然堂曰儒曰大公释曰无圣不二不一水月空镜心非物伍物不我兢海印淼罗寂感斯应妙圆致止曰惟正定嘉靖癸亥岁逝世有语录行世

云亭禅师 讳正宗住天池与玉芝为道义之友心宗透悟教理深明洒落直遂有古人风临终沐浴趺坐佛前索笔偈曰六十四年是正宗今朝特地显家风五蕴渣滓俱涤尽天池月色映晴空

梦居禅师 住金陵碧峰山乃玉芝得法之师其接玉芝之际即其二偈叱曰非非芝曰云何非非居曰子不非非恁人非非梁皇达磨两不见机何劳折苇又遣人追古之今之落人圈缋芝曰如何得不落人圈缋居打一掌曰是落也是不落也芝即礼拜

无瑕禅师  佛鉴禅师  非幻禅师

会原禅师  道智法师  净戒法师

万松法师 名慧林号万松姓沈氏仁和人出家法轮寺礼天目平野老人获闻心要入京师历诸讲廗研究玄奥于空幻叟处陈其所诣为嗣法云遯迹诸暨山中寻入径山接引后学临终偈云七十七年浮踪何倚本无去来应缘而已塔于菖蒲田之传衣庵云

甲子五月上夜坐庭中御幄忽获一桃明日又获一焉是月白兔生二子未几寿鹿亦生二子群臣表贺手诏答之

乙丑 方士熊显江西人进法书六十六册诏赐冠带银币而遣还又赵添寿进献符法三十六本特给冠带勅遣还乡

丙寅四十五年海瑞广东人抗疏上言下诏狱中外相顾失色瑞直声闻天下 十二月十四日上崩于乾清宫 𥙿王即皇帝位海瑞狱中闻上晏驾大恸绝而再苏哭终夜不休

穆宗庄皇帝

世宗第三子初封𥙿太子薨帝崩即皇帝位在位六年于壬申五月二十六日崩寿三十六上徽号曰契天明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全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葬昭陵

丁卯隆庆元年陈以勤上谨始十事曰定志曰保位曰畏天曰法祖曰爱民曰崇俭曰揽权曰用人曰接下曰听言诏削真人邵元节陶仲文官爵诰命毁其碑坊借其田宅 赠杨继盛为光禄寺少卿谥忠愍子应尾为国子生 十一月金星入南斗 十二月天鼓鸣 流星如盏大尾光三丈余

荆山法师 讳珂曾会楞伽三译以便学人简阅隆庆改元弘法于湖城之飞瑛塔院传法弟子有鹫岩天机等

禺川禅师 讳真慧号禺川姓符雉城人侍镜空于鹿山寺手书法华经十二部分供诸刹礼清净三业积久应感智慧超越往天池參玉芝授以万法公案一心參究书无常二字于几上手持戒拍以擎昏散久久醒發芝为印可后首众于飞英荆山法席罹县令之窘守戒而终偈曰何时种下无明苦聚会今来受折磨痛痛未能空色蕴闲闲犹自觉安和天花不向空中散更鼓偏从月里挝分受谁能逃定业此身生死任由他年四十六有禺川稿

云谷禅师 讳法会嘉善怀氏子始于嘉禾大云寺习瑜伽教后谒法舟济公于天宁教以学道以悟为主授以谁字公案一日食椀堕地有省住丛桂庵天开岩有问如何是西来意曰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又示众曰古人道终日吃饭不嚼粒米终日行路不踏寸地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应师住栖霞曾示袁了凡立命玄谈

戊辰二年三月册立皇太子 五月陕西民李良两变为妇人(同贾伉俪)张居正条上六事振纪纲固邦本饰武备等

己巳三年高拱兼太师尚书学士入阁豫机掌吏部事海瑞为佥都御史总理漕运巡抚应天等处

庚午四年八月浙江湖州府山崩成河 九月河决小河口三百里皆淤坡顾成河溺人失米甚众

辛未五年浙江杭州栗树生桃 蔡汝贤曰微阳初生宜遏欲养静 张居正以少傅加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壬申六年四月浙江黑眚日见时杭州黑雾中一物蜿蜓如车轮月光掣电氷雹随之

五月南直隷龙目井化为酒 五月二十六日上崩于乾清宫 六月皇太子即位

神宗显皇帝

穆宗长子李贵妃所生年十岁穆宗崩即皇帝位在位四十八年庚申七月二十一日崩寿五十七上徽号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葬庆陵

癸酉万历元年上谓张居正曰幸悉心见辅因赐金币居正泣谢张居正进帝鉴图说指陈大义上喜动颜色

明龙禅师 淮南姚氏俗讳东阳甞补邑庠嗜书典从大光和尚祝发进具寻居羊山秀峰庵鹑衣一衲诸陵中贵人多檀助之木宁汪司马道昆闻师名瞻敬甚至问能作常住乎曰无常无住辞归除夕集众告曰元年元日吾当行矣夜半命弟子视中星师曰日午乃行元日羊山放五色光至日中师辞众坐化举众望光罗拜曰佛耶佛耶愿以此光普照下土汪公为之铭

甲戌二年以吴岳为南京吏部尚书岳清操绝代茅屋薄田日惟默坐一室阐禅经数卷不谒客游行惟跨一驴一事简便云中宫欲建浮图为万寿焚修之地工科疏止

丁丑五年十月朔彗星见斗牛间其尾指婺女长数十丈光芒竟天状若练气成白虹 大内火 身服绣豸心同犬羊(邹兄标语)

辨融禅师 初住庐山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王公大臣瞻仰敬服云栖大师与众同參师曰不要贪名图利无扳缘贵要之门惟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

笑岩禅师 金台世族也父吴门母丁氏弱冠出家礼大寂能和尚为师后遍參知识修进开悟后隐京师柳巷罕接见人云栖大师诣京师叩谒请法深相契会密传心要云有笑岩集四卷行世

素庵法师 讳真节号素庵襄阳人少为郡诸生忽宿根内萠辞割亲爱礼明休和尚祝发游燕都居秀法师座下深得贤首之旨学富内外诸方以龙象推之久之甫还住持栖霞众逾三百教备三观五乘居十年一时名公陆五台李石麓等盟为方外交甞讲法华宝塔品空忽现宝塔于座前一如经言四众跂观洒然希觏中使奏慈圣皇太后命至同睹圣瑞乃出上方金缕僧伽黎衣一袭宣慈旨赐之即于讲堂之西建一浮屠以征神化汪道混记其事

庚辰八年文华殿西柱础上有天下太平四字拭之不泯张居正曰此瑞也请上临观上见之曰此偽也不怿而罢

无趣老人 讳如空秀水人族姓施俗号静斋留心内典志慕祖道同友济法舟參访八年谒野翁晓禅师指參一归何处话后闻鷄鸣有省往扣决择蒙翁印可付衣付法偈曰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师剃染后居敬畏于万历庚辰八月六日逝世年九十岁入灭偈曰生来死去空华死去生来一梦皮囊付与丙丁公白骨断桥随众呵呵明月清风今弄

丁亥 海瑞刚直清廉执法持公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忠介遣行人护丧归葬士大夫醵金为小民白衣冠泣送百里不绝

千松法师 讳明得号月庭得法于万松之门故又号千松湖州乌程周氏子十三出家郡之双林庆善庵首參百川海公不契次遇万松禅师授以楞严大旨研究朗然偈曰楞严经内本无经觌面何须问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腊月冷如氷深得华严宗旨梦游兜罗绵世界登座阐经偈从本已来无今日何曾有一毛头上现虚空笑开口咄下座即悟白松松抚之曰此圣力之冥被耳后于径山凌霄峰力參说偈曰千年翠竹万年松叶叶枝枝是祖风云岳高岑栖隐处无言杲日普皆同万历丁亥秋告众曰吾为汝等转首楞严法轮作再后开示无复为汝更转也冬示疾明年正月十七日吉祥而逝寿五十八腊四十六荼毘塔于径山

麓亭法师 释祖住字幻依号麓亭丹徒人族姓杨母朱氏梦僧入至觉而诞十三入龙蟠山依朝阳和尚受法华华严诸大部经薙染进具通晓诸经大义游少室參大章和尚至伏牛谒高安诣都下礼松秀二师尽得清凉宗旨往京万寿寺演华严大钞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宝花无极妙峰承印俱与会万历丁亥九月二十二日沐浴趺坐说偈曰虚空无面目无位强安排话头不话头处处是如来又曰今年六十六不知做甚么咦诸人著眼看这个消息佛祖到来也用他不著言讫而逝年六十六腊五十四塔于莲华峰北

大智禅师 建志坚强励行严肃初住普陀海潮庵久之恢拓巨刹纳众千余四海至山进香大士者得一瞻仰为庆幸檀施殷繁福缘宏胜朝廷降弊潞王奉衣俨然一大士生现其山有徒天然住千步沙承绳步武克振宗猷者云

李卓吾讳贽官至刺史挂冠祝发住持龙湖率众焚修为人豪爽英敏著述颇多有华严合论简要及焚书几卷多论佛法性理等学

戊子十六年混河水来自西北即古桑乾河出庐桥天津直流入海黄河發源昆仑入中国数千里诸水皆入其中为害大

象先禅师 天台慈云寺释真清号象先长沙湘潭罗氏子生而颕异日课经史数千言终身不忘一字年十五补邑庠十九投南岳宝珠和尚薙染受具戒看无字话久之因舟触岸有声忽有省珠喜而嘱宜善护持珠化后师驻觉皇患疾梦关君授药而愈众扣师室师从容语曰圆宗无象满教难思会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锱铢难入众稽首而退一夕梦琳宫宝树弥陀三圣师方展拜傍有沙弥授与一牌曰戒香薰修悟中品往生之象也万历丁亥八月蒙慈圣太后赐金紫方袍以宠之戊子正月二十九日告门人曰吾净土缘熟圣境冥现此人间世固不久留至夕別众而逝荼毘舍利红白绿三色香气郁郁寿五十七腊三十七塔于寺西缁文溪之上

西方合论 中郎袁宏道撰分叙十门第一刹土门二缘起门三部类门四教相门五论理门六称性门七往生门八见网门九修持门十释异门中郎著述颇多此论为往生之本伊弟小修中道专修净业中郎先小修而卒后小修卒时见中郎来谓已生净土今迎弟诣彼小修诘曰汝何以得生曰吾以著合论之功承此得生耳小修兼问其他中郎答言甚少但武林虞淳熙以著净土诗而生也

庚子二十八年通政沈子木奏言建文帝御宇顾不得一盂麦饭下同齐民于谊太忍或祔食高庙懿文之侧以彰大义

佛法金汤编 讳真居士赤水屠隆撰發明圣教渊微之理品题当世师友之英金城汤池为外护严矣

净土资粮 桐乡居士庄广还字复真礼云栖采集经论及古今缁素莲宗之枢要力劝修持为往生净土之资粮有六卷云

妙峰法师 讳真为千松之嗣号百松云重兴天台三观十乘之学申明性具理具之宗判楞严为方等实相有百问行世

月川法师 讳镇澄住持五台时赴京师大弘法化所著有楞严正观疏永嘉集注行世

大休禅师 名实一号际庵新郑人至伏牛山參古心又參天奇付法自偈法身元无相真性本来空识得这消息内外显家风

妙有禅师 名智空云南葛姓住苍山谒万松得授记莂赴天界居超果徐太师请居余山师契悟直指之道念念以净土为归

易庵法师 名如通自称芦江老叟初谒万松决择心要吴越名山赖兴复者甚众后赴天台国清说偈而逝年七十三

慧广禅师 讳真缘锡山人得悟性宗兼修念佛三昧于育王获睹如来丈六金身因是感激然身顶间现化佛灵化殊甚云

紫柏大师 讳僧可号达观吴江人姓沈氏少负侠气遇虎丘慧轮出家后往清凉燕京大竖法幢后罹诬而终有紫柏老人集

雪浪法师 创讲经典正文不牵注疏为一时缁素所尊有雪浪集云

绍觉法师 讳广承住莲居双弘性相启迪英贤云

无幻禅师 讳性冲号古湛得法于无趣老人有语录行世

一心禅师 住宜兴龙池山建立禅宗接引来学

仪丰禅师 讳方彖夔州人參金庵依遍融释疑颂云三玄三要没来由用尽机思无处求窓前移步灶前过白云青嶂齐点头

孤月禅师 名净澄燕都人张姓參月溪老人指示有省闻爆竹声豁然心空又造云谷师处付于衣法诗云甘贫林下思悠悠竹榻横眠枕石头格外生涯随分足都缘胸次为无求有清凉录行世

云栖大师 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城世族沈氏初为诸生三十后礼性天理和尚出家行脚多年备甞艰苦归住杭之云栖创建禅林安居海众精修净土玄猷整饰羯摩胜轨住世八十一年著书三十二种名闻朝野法布华夷过现未来善知识之样子禅教律部大和尚之标题于生也福缘隆重于殁也德泽绵延乙卯年寂

纳川法师 名真海一号学亭宁海人得法于千松座下讲演于天台太平仙居及弁山资福等刹年七十三说偈告终

寿昌禅师 名慧经字无明因阅金刚经發心住静二十四年參瑞峰和尚请益相契居寿昌寿七十一大书今日分明指示终

丁巳四十五年上于五台山建龙华大会御赐锡杖衣钵一千二百五十副盛阐宗猷古心承芳二师住持如是三年三次云

憨山大师 讳德清恢弘那罗延屈兴复曹溪道场注有楞严通议法华通议楞伽记圆觉解金刚决疑道德南华等注行于世

戒山法师 讳传如海盐顾族出家昭庆得法于妙峰师席所著有楞严截流法华抒海行世外有道德方笑及庄參等云

幻居法师 讳真界号悦堂为千松之高足住径山传衣庵著有楞严纂注起信注金刚直解因明缘缘等解说法城山圆证云

西方直指 渌田一念居士著

法喜志 氷莲道人著

法界安立图 燕山贝琳讳仁潮著

楞严正脉 交光法师真鉴著

法华知音 隐璞法师著

法华大窾 一雨法师著

楞严直解 仁安法师著

楞严合辙 一雨法师著

楞严圆通疏 无尽法师讳传灯著

庚申四十八年七月上不豫二十一日上崩于乾清宫 八月初一日皇太子即位改元泰昌元年

光宗贞皇帝

神宗长子贵妃王氏所生万历壬午年生辛丑年十月十日册立为皇太子至是神宗崩以八月朔即皇帝位在位一月建元泰昌寿三十九年上尊号曰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葬庆陵

庚申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九月初一日上崩于乾清宫 九月初六日登位

熹宗哲皇帝

光宗长子王才人所生时年十五岁光宗崩即皇帝位在位七年寿二十二上尊号曰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端静穆庄哲皇帝庙号熹宗葬德陵

辛酉天启元年二月日傍有耳如月状倏如玉环其大竟天 十二月日上恍有一物如日大伏压日上磨荡

湛然和尚 住云门传曹洞宗兴古刹筑海塘有语录行世

鹅湖禅师 讳广心号养庵礼翠峰參辨融得法云栖

丁卯七年 黄檗无念讳深有号西影參大休等末后偈曰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处始悟从前错用功天启七年七月二十日殁有书录行世 共一百五十人

(始自元世祖甲子至此熹宗丁卯计三百六十四年共僧四百三十余人释闻叙毕谨识)

释鉴稽古略续集(三终)


校注

几势 行【大】衍【甲】 无杀叔名 两日乃昌 程济智士 勿杀孝孺 与程朱辨 贤姊 圣孝瑞应 封僧为佛 铁皮杂碎 阴隲孝顺 屠沽易业 颁曲屡瑞 赐斋 坞【大】䲧【甲】 梦【大】梦【甲】 擎【大】警【甲】
[A1] 谥【CB】谥【大】
[A2] 谥【CB】谥【大】
[A3] 谥【CB】谥【大】
[A4] 采【CB】釆【大】
[A5] 陕【CB】陜【大】
[A6] 陕【CB】陜【大】
[A7] 陕【CB】陜【大】
[A8] 陕【CB】陜【大】
[A9] 谥【CB】谥【大】
[A10] 敛【CB】歛【大】
[A11] 刺【CB】剌【大】
[A12] 袾【CB】祩【大】
[A13] 土【CB】士【大】(cf. X86n1608_p0644c14-16)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释鉴稽古略续集(卷3)
关闭
释鉴稽古略续集(卷3)
关闭
释鉴稽古略续集(卷3)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