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无贡献。是以知不属大王。王可试之。千乘万骑。搥钟鸣鼓。旌旗护怜前后到海边。龙王静然不出。王便呼言。汝在我界内。所由不出。亦寂然不对王。王便问智臣。何由使龙王得出。智臣对曰。可使出耳。龙王福德甚大。以是不肯归服。大王若不信臣语者。等称二斤金铸作二像。一作王像。一作龙王像。复取秤之。龙王像重。大王像轻。是以知龙王福德多。大王福德少。王心甚解。欢喜无量。告天下侍养孤老。周穷济乏。所在郡县兴立天尊祠。及置天尊舍利供养众。三年之中复取龙像王像秤之。龙像便轻。王像便重。智臣白王。龙可伏矣。便设卤簿如前后复到海边。龙王化作年少婆罗门。于王前长跪问讯起居。贡献海中所有珍宝奇好宝。自称臣妾。率土之民无不欢喜。別在经文。以示后世人。天下多力无过福德。人护经法如母护子。岂不可思之。
昔天尊在世时。将诸弟子教化群生见地有一纸。弟子阿难辄便取之。天尊告阿难放地。阿难即便放地。手便大香。小复前行见飘风吹草在地。阿难复取。天尊语阿难放地。手便臭。阿难未解。须臾前到精舍当问此意。阿难白世尊。何缘捉纸而手香。捉草令手臭。天尊语阿难。纸本从香地来。香著纸。是以使汝手香。草从臭地来故。是以使汝手臭。与贤相近如香著纸。与恶人相近如臭著草。是以经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损我者三。益我者三。此之谓不可不慎。
昔天尊将诸弟子至江边。天尊语弟子。取如拳许石。掷著水中为浮为没。弟子对曰。石没在水底。天尊言。无有缘故。复次有一石辟方三尺。著于水上经便渡河石亦不湿云何得尔。诸弟子未解佥然怪之。诸弟子长跪白佛言。何缘如此。天尊言。有善缘故耳。何者为缘船。是天尊借为喻。与善师相值者。得免众苦。与恶师相值者。则习恶事不离众祸。示语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昔有穷寒孤独老公。无以自业。遇市得一斧。是众宝之英。而不识之。持行斫杖卖之。以供微命用斧欲尽。见外国治生大贾客。名曰萨薄。见斧识之。便问老公。卖此斧不。老公言。我仰此斧斫杖生活不卖也。萨薄复言。与公绢百匹何以不卖。公谓调己。亦不应和。萨薄复言。何以不见应和。与公二百匹。公便怅然不乐。萨薄复言。嫌少当益。公何以不乐。与公五百匹。公便大啼哭言。我不恨绢少。我愚痴此斧长尺半斫地已尽。余有五寸犹得五百匹。是以为恨耳。萨薄复言。勿复遗恨。今与公千匹。即便破券持去。此斧众宝之英耳。萨博不问多少以斧著上。薪火烧之尽成贵宝。天尊借以为喻。以受人身六情完具聪智辩达。当就明师以求度世之道。神通可及。而俗著不別真偽者。耕犁因放时世取驱。至于老死复当受罪。喻如老公用宝斧尽。岂不误哉。昔陇上一鸟字为鹦鹉。展转及得在东太山。诸禽兽飞鸟莫不敬爱。以其在远来故。比作亲友甚相爱乐。春月野火所烧便行入水。飞在火上抖擞毛羽之水。救亲友难。往返非一。悲鸣大吁鹦鹉之水岂能灭火。至诚感天为之降雨。火即时得灭。天尊经借以为喻。贤者以道士远到研精行道。减割身口侵妻子分供养众僧。虽无神通感动。亦以至诚烧香求灭。挟诸礼起获福无量。喻如天雨众灾悉灭。
昔有大长者财富无量。窖谷千斛后出之不见谷。见一小儿可年三岁亦不知语。长者亦不知字名何物。举门前大道边。陌上行人尚有识者。舍东有一车来。乘驾黄牛人著黄衣从人皆黄。过见小儿便言。谷贼何以坐此。是儿五谷之神。语长者持锹。斧来。我语君一盆金处。适始行过者是金神。顺陌西去得道南回。行二百步。道西当有朽故树。其下有瓫有十斛金。君往掘取可以还君谷直。长者即随小儿教得此治家足成大富。佛经借以为喻。供养众僧广设檀会交有所费。喻以失谷。道士讲经说义教人远恶就善。后获福无量乃可至道。喻如得金瓫。示语后世人。福德不可不作。后悔无及。
昔有国丰盛安乐无所渴乏。便语大臣。遣一可使之臣。至于他国市吾所无者市来。即遣一人往至他国益将珍宝遍市肆观看无有余物。尽是我国中所有耳。最后见一贤者空坐肆上。便问之言。不见君有所卖。何以空坐。答言在此卖智慧耳。问曰。君智何像卖索几许。答言。吾智慧直五百两金。前称尔金吾当与汝说之耳。远人便自念。我国中无卖智慧与人。便秤五百两金与其人。即与说智慧之言。二十字言。长虑谛思惟。不当卒行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于是受诵令利各自还家。臣买得智慧之言即便还国道径其家。夜入明月妇床前有两履。疑有异人便生恶念。其妇卒得疾病母往宿。视长者故说智慧之言未休。其母惊觉儿尔来归耶。儿便走出户呼贱贱。母问其言。云何汝行为得何物。何以呼贱。儿言我母以妇万两金犹不与人。正顾五百两金岂非贱耶。天尊经借以为喻。谚语一言之助。胜千金之益。此之谓也。
昔天尊在恒水边。广说经法。时天龙鬼神帝王人民飞鸟走兽皆来听法。时有放牛老公柱杖而听。不觉杖下有虾蟆。虾蟆听经意美。亦不觉背上有杖。遂久虾蟆命终。其神即生天上。用天眼观其本。从何道中来乃见故身在虾蟆中。来天华散其故身上。示语后世人。虾蟆中听经意美得生天上。况于贤者至心听经。岂不巍巍乎。
昔有兄弟二人。弟行追明师作沙门。遂得罗汉道。数数来语兄。可勤作福德。兄言。我今怱务且须后耳。数数非一。兄后命终。弟以道眼观兄神生何道。看天道人道其中不见其神。复观地狱饿鬼道中复不见。乃在畜生道中。见兄神作大牛。时贾客驾牛治生。道恶趺泥中不能自起。贾客以杖打之。犹复舒咽不起。弟见兄如此。迳来在牛前。语兄言。今日怱务何如本时。牛便羞惭感绝而死。道人即去。众贾人等便共议言。道人何故来呪杀我牛。便追逐道人。将还问其意状。道人如事为说牛是我兄。不随我语以致此罪。道人便掷钵虚空。飞随其后。众贾人知是圣人。乃更自责。为牛烧香作福。其福得生天上。
昔有贤者。居舍卫国东南三十里。家门奉法供养道人。家公好喜杀猪卖肉。道人渐渐知之。未及呵诫。老公遂便命终。在恒水中受鬼神形。有自铁轮锋刃如霜雪。随流刺之。苦痛不可言。后日道人渡恒水在正与鬼神相值。其鬼便出半身在水上。捉船顾言。捉道人著水中。不者尽杀船上人。时有一贤者便问鬼神。何以故索是道人。鬼神言。我在世间时供养道人。道人心知我杀猪卖肉。而不呵诫我。是以杀道人耳。贤者便言。君坐杀猪乃致此罪。今复欲杀道人。罪岂不多乎。鬼神思惟实如贤者之言。便放令去。道人得去还语其家子孙。为作追福。神即得免苦。示语后世人。道人受供养不可不教诫。
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随师父之教。令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耳。稍稍前行复见一死人。天神来下散华于死人尸上。以手摩挱之。行人问言。观君似是天。何故摩挱是死尸。答曰。是我故身生时之日孝顺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师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来报之耳。行人一日见此二变。便还家奉持五戒修行十善。孝顺父母忠信事君。示语后世人。罪福追人久而不置。不可不慎。
昔有道人。在山中学道。人遣沙弥出舍卫。日日责一斗米兼课一偈。市中有一坐肆贤者。见沙弥并语而行。问沙弥言。周行走索何以并语而行。沙弥答言。我师在山中学道。日责我米一斗兼课一偈。是以并行诵一偈耳。贤者复问。若不输米日可谙几偈。言可谙十偈。贤者便言。勿复分行。吾自代沙弥输米。沙弥欢喜即得静坐学问。贤者为沙弥输米九斛米。然后试沙弥经皆自通利。贤者后生世间为天尊作弟子。字名阿难。天尊有十二部经典。聪明之福报不可谓问一知十。示语后世人。福德随身如影随形。随人所种各获其福。不可不为。
昔有屠儿有千头牛养令肥好。日杀一牛卖肉。以杀五百牛。余有五百头。方共跳腾諠戏共相觝触。天尊时入国。见牛如此愍而舍去。语诸弟子。此牛愚痴。伴侣欲尽方共戏諠。人亦如是。一日过去。人命转减不可不思惟勤求度世之道。
校注
天尊说【大】,〔-〕【宋】【元】【明】【宫】,【原】丽本,【甲】奈良时代写法然院藏本 人名附东晋录【大】,〔-〕【宋】【宫】,今附东晋录【元】,人名今【明】 弭【大】,糜【宋】【元】【明】【宫】,弥【甲】 试【大】,识【甲】 搥【大】,椎【宋】【元】【明】【宫】,推【甲】 怜【大】,拥【宋】【元】【明】【宫】 归服【大】,归伏【宋】【元】【明】【宫】 称【大】,秤【宋】【元】【明】 秤【大】*,称【甲】* 告【大】,普告【宋】【元】【明】【宫】 乏【大】,之【甲】 利【大】,利弗【甲】 众【大】,众僧【宋】【元】【明】,〔-〕【宫】 簿【大】,蓐【甲】 贡【大】,真【甲】 宝【大】,〔-〕【宋】【元】【明】【宫】 文【大】,久【宫】【甲】 不可【大】,可不【宋】【元】【明】【宫】 世尊【大】,天尊【宋】【元】【明】 贤【大】,贤人【甲】 谓【大】,谓也【宋】【元】【明】【宫】 慎【大】,思【甲】 辟【大】,壁【宫】【甲】 渡【大】下同,度【宋】【元】【明】【宫】【甲】下同 此【大】,是【宋】【甲】 免【大】,勉【甲】 遇【大】,偶【甲】 斧【大】*,斫【甲】* 贾【大】,估【甲】 怅【大】,长跪【甲】 萨【大】,地【宋】【元】【明】【宫】【甲】 以【大】,已【宫】 度【大】,展【宋】【元】【明】 误【大】,悟【宋】【元】【明】【宫】 兽【大】,〔-〕【甲】 抖擞【大】,水冻【甲】 吁【大】,呼【宋】【元】【明】【宫】【甲】 诚【大】,成【甲】 灭挟【大】,灭使【宋】,启使【元】【明】【甲】,灭殃【宫】 诸【大】,护【宫】 礼起【大】,檀越【宋】【元】【明】【甲】 灾【大】,火【宋】【元】【明】【宫】 量【大】,数【甲】 尚【大】,傥【元】【明】,偿【甲】 舍【大】,会【甲】 盆【大】,贪【甲】 西【大】,面【宋】【元】【明】,而【宫】,恶【甲】 瓫【大】*,瓮【宫】* 随【大】,〔-〕【甲】 经【大】,教【甲】 义【大】,〔-〕【甲】 (善后…无)五字【大】,〔-〕【甲】 大【大】,火【甲】 将【大】,持【甲】 看【大】,者【甲】 余【大】,俞【甲】 最【大】,穷【甲】 智【大】,智慧【宋】【元】【明】【宫】【甲】 二十【大】,二十一【宋】【元】【明】【宫】 卒【大】,年【甲】 诵【大】,讼【甲】 明月【大】,月明见【宋】【元】【明】【宫】 履【大】,色履【宋】【元】【明】【宫】 尔【大】,〔-〕【甲】 耶【大】,那【甲】 便【大】,使【甲】 耶【大】,邪【甲】 恒【CB】【宋】【元】【明】【宫】【甲】,洹【大】 人【大】,之【宋】【元】【明】【宫】【甲】 兽【大】,狩【宋】【元】【宫】【甲】 于【大】,杖【宫】,枚【甲】 今【大】,今心念【宋】【元】【明】【宫】 怱【大】*,忽【明】【甲】* 其【大】,〔-〕【甲】 羞【大】,著【元】【明】 贾【大】,宝【甲】 呪【大】,祝【甲】 东南【大】,南东【甲】 自【大】,白【宋】【元】【明】【宫】【甲】 捉【大】,投【甲】 时【大】,〔-〕【宫】,门【甲】 得【大】,德【甲】 已【大】,以【甲】 在生【大】,生在【甲】 难【大】,勤【甲】 挱【大】*,抄【宫】,挲【甲】* 此【大】,〔-〕【甲】 道【大】,道道【宋】【元】【明】【宫】 卫【大】,分卫【宋】【元】【明】【宫】 斗【大】*,舛【宋】【元】【明】【宫】【甲】* 谙【大】*,庵【甲】* 行【大】,卫【宋】【元】【明】【宫】【甲】 自【大】,日【甲】 米【大】,〔-〕【甲】 米【大】,〔-〕【宋】【元】【明】【宫】 报【大】,报悉能诵持智【宋】【元】【明】【宫】 谓【大】,量【宋】【元】【明】【宫】【甲】 肥【大】,服【甲】 以【大】,已【宋】【元】【明】【宫】 减【大】,灭【甲】 天尊说【大】,〔-〕【宋】【元】【明】【宫】【甲】【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50 册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