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二广解中。第十三释声闻地大门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文分二。一明生起發问。二颂答分二。一标。二释略答分四。一略答种姓瑜伽处。二略答發心瑜伽处。三略答修行瑜伽处。四略答得果瑜伽处。
第二广解分四。一广解种姓瑜伽处。二广解發心瑜伽处。三广解修行瑜伽处。四广解得果瑜伽处 初文分二 一以颂略明初种姓瑜伽处分三。一标。二別释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明种姓地。二明趣入地。三明出离想地。三结。
第二广解初种姓瑜伽处大门分三。一广释种姓地。二广释趣入地。三广释出离地 初文分二。一略释种姓地分四。一总问。二颂答分二。一标。二释。三略释分四如论。四总结 第二广解种姓地分四。一明种姓自性。二明种姓安立。三明住种姓诸相。四明住种姓人 初文分三 一明种姓自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正因。二明缘因。三明得果 二明种姓异名分三。一问。二答分三如论。三结 三明种姓体性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依所依明体性。二依六处明体性。三依传来明体性。四依法尔明体性。三总结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四中第二明种姓安立分五 第一安立种姓麁细分五。一总问。二別问。三略答。四征。五答所以分二。一答细。二答麁 第二安立种姓一多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答不同六相等余法。二答一相续义。三答立名言义分二。一标。二释。五结 第三安立不般涅槃因缘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解释分四 一明无暇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生处过。二明受生过。三明无善知识过。三结 二明放逸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举前事。二明正义。三结 三明邪解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标前事。二显邪解相。三立邪解过。三结 四明有障过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标前缘。二明异熟障。三立业障。四显烦恼障。三结 六明总结分三。一结不涅槃法。二结有涅槃法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无种姓 第四安立涅槃因缘法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解释分二 一明胜缘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他音明胜缘。二依如理作意明胜缘 二明劣缘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二如论。四解释分十二 第一明自圆满分四。一总问。二列名分五如论。三解释分五。一明善得人身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明生于圣处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三明诸根无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缺义。二显无缺用。三结。四明胜处净信分四。一问。二答。三结。四明胜处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净相。二显净用。五明离诸业障分四。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三结。四明无间义。四明总结 第二明他圆满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五如论。三广解分五。一明诸佛出世分四。一问。二答分三。一明發心相。二明四位修习相。三明究竟果位分二。一立有学位。二显无学位。三结。四例余。二明说正法教分四。一问。二答分二。一立能说人。二显所说分二。一标。二释分十二如论。三结。四明正法义分二。一立能说因。二显所说教分二。一明正法。二明正教。三明法教久住分四。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寿量。二依不灭明久住。三结。四明意趣。四明法住随转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能转人。二显受转人。三结。五明他所哀愍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他义。二明哀愍义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第三善法欲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明见过。二明见德。三明舍家。四明生欲相。三结 第四明正出家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满足位明出家。二依不满足位明出家。三结 第五明戒律仪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三结第六明根律仪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眼根明根律仪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明不取相好。二立取相好过。三显正行。二例余五。根明根律仪分三。一明不取相好。二立过。三显正行。三结 第七明食知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不如理食相分四如论。二明如理食相分九如论。三结 第八明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悟瑜伽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明昼日净障法。二明初夜净障法。三明后夜净障法。三结 第九明正知而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九。一依往来明正知住。二依睹瞻。三依屈申。四依衣钵。五依食等。六依四威仪。七依悎悟。八依语默。九依解劳明正知住。三结 第十明乐远离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分十二如论。三结 第十一明清净诸盖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净盖处。二显净盖义分三。一标。二列释。三明果相。三结 第十二明依三摩地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世定明依等持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结。二依出世定明依等持分三。一立因分二。一立劣因。二立胜因。二显果。三结。三结胜劣二缘分二。一结劣缘。二结胜缘 第五明总结。
四中第三明住种姓者所有诸相分三 一总问答分二。一问。二答 二別问答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略标。二別释分六 一依邪种子明过失分二。一明邪种义分九。一依肩义 二依缚义。三依附属。四依生过。五依难拔。六依久远。七依坚固。八依心。九依难救明无种姓失。三结 二依生死涅槃明过失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生死示过分四。一依因。二依果。三依对治。四依三世明不见过。二依涅槃示过分三。一依因。二依果。三依三世明不见过。三结 三依无惭等明过失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无厌等。二依现乐。三依见衰退明无种相。三结 四依不信四谛明过失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立因分四如论。二显果分四如论。三依三世明过。三结 五依下劣心出家明过失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明邪思失。二明邪求失。三明三世无別失。四明假相失明无种相。三结 六依求诸有明过失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求后有失。二明求财宝失明无种相。三结 第三总结。
四中第四明住种姓人数分五 一总问 二答列分二十三如论 三別释分二十三 一明唯住种姓未趣入出离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立正因。二显缘因分七。一依善知识。二依闻正法。三依正信。四依持戒。五依多闻。六依惠舍。七依正见明未趣入出离。三结 二明住种姓及趣入未出离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正义。二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 三明住种姓趣入出离人分二。一问。二答 四明煗根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 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五如论。三结 五明中根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六明利根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五如论。三结 七明贪行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长时明贪行人。三结 八明嗔行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长时明嗔行人 三结 九明痴行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长时明痴行人。三结 十明无暇人分三如上 十一明有纵逸人分三如前 十二明邪行人分三如前 十三明有障人分三如前 十四明有暇人分三如前 十五明无纵逸人分三如前 十六明无邪行人分三如前 十七明无障人分三如前 十八明远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释分二。一依时明远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利根。二依中根。三依钝根明远人。二依加行明远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义。二答差別。三总结 十九明近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释分二。一依时明近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后生。二依后边定明近人。三结。二依加行明近分三。一问。二答。三总结 二十明未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无学。二依见道明未熟人。三结 二十一明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无学。二依见道明已熟人。三结 二十二明未清净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十三明已清净人分二。一问。二答。第四明总结 第五明转正法轮及制学处意趣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趣入。二依成熟。三依果明意趣。
第二广解初种姓瑜伽处中第二广释趣入地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文分四。一明生起發问。二颂答分二。一标。二释。三略释分四如论。四总结 第二广解分二。一明別释。二明总结。初文分四。
第一明趣入自性分五。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二。一明正因。二明得因分七如论。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信等五法依止显果。二依殊胜异熟显果。三依顺解脱分善显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无学。二依见道显果。三结。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初心。二依中心。三依后心显果。五结。
第二明趣入安立分五 一建立人数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列名分八如论。三別释分八。一明有种姓人分二。一问。二答。二明趣入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五如论。三结。三明将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未得法。二显能得法。三结。四明已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三结。五明唯趣入非将成熟等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未得加行及果。三结。六明亦趣入将成熟非已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唯入加行未其果分二。一标。二释。三结。七明亦趣入已成熟非将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八明非已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人分三。一问。二答。三结。第四明有种姓功德无种姓过失分二。一立有种姓德。二显无种姓失分二。一标。二释 第二建立六位所摄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 三列名分六如论。四別释分六。一明有堪能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已有性。二显未得相。三结。二明下品善根人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三明中品善根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已得法。二明未得相分二。一标。二释。三结。四明上品善根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究竟方便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未得相。三结。六明已到究竟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建立趣入六位次第分二。一明入之次第。二明立人用。初文分五。一依堪能种姓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五根。二依缘因显果。二依下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中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上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已得相分二。一依因。二依果明已得相。二明未得相。三结。五依永断烦恼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二立人用明三时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明初人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后人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中人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四建立定量时分相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明正义。二答难。三广解分三如论 第五总结。
第三明趣入者所有诸相分六 一总问 二广答分八 一依邪正教明趣入相分三。一依邪教明趣入相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明遇缘。二明不随顺相分三如论。二引喻分二如论三法合。二依正教明趣入相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明遇缘。二明随顺相分三如论。二引喻分二如论。三法合三结 二依不生恶趣及无暇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引经。三释经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三结 三依净信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依上品惭愧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依欲乐随法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六依无罪事业正断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 七依薄烦恼等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种子。二依现行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三结 八依善摄心等明趣入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明总结 第四依三品善根明修相差別分四。一依下品善根明修加行。二依中品善根明修加行。三依上品善根明修加行。四总结 第五赞堕趣入数 第六依诸圣加持明摄受相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利 第四明趣入人分四。一总问。二答列名分三如论。三指前文。四別指煗根等二十三人差別之相 第二明总结分四。一结趣入自性。二结趣入安立。三结趣相。四结趣入人。
第二广解初种姓瑜伽处中第三广释出离地分二 一略释分四。一明生起發问。二颂答分二。一释分三如论。二结。三略释。四总结 第二广解分三。
一明世间道而趣离欲分三 一总问 二广答分二。一依欲界明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初静虑例余上地明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总结。
二明出世道而趣离欲分三 一总问 二广答分二。一依有学明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无学明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总结。
三依二道资粮明出离相分二 一略释分四。一总问。二颂答分十四如论。三略释分十四如论。四总结 第二广解分十四。
第一明自圆满分五如前 第二明他圆满分五如前 第三明善法欲指文如论 第四依戒律仪明资粮义分四。一总问。二颂略答分六如论。三广释分六。一明戒律仪广略二义。二明十亏。三明十满。四明六异门。五明三净。六明十德。初文分二。一广释六种戒律仪。二明略义。
初文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六 一明安住具戒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受相。二明堕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善守別解律仪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正义。二答解脱义 三明轨则圆满分三。一总问 二答分二。一略答分二。一明轨则处分三如论。二明轨则行分二如论。二广解分三。一依威仪路明轨则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行威仪明轨则分二。一答不越世间。二答不违法律。二例余三威仪明轨则。三结。二依所作事明轨则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所作事分三。一标。二释分十如论。三例余作事。二答不违义分二。一明不违世间。二明不越法律。三结。三依诸善品加行明轨则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加行处分三。一标。二释分九如论。三例余。二答不违义分二。一答不违世间。二答不违法律。三结。第三明总结 四明所行圆满分六。一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非行处名。五明正义。六结 五明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小罪相分二。一依初二堕部明小罪相。二依第三部已下明小罪相。二明见大怖畏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五。一依出世果。二依恶趣果。三依自悔。四依大师等。五依恶颂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非爱显果。二依可爱显果。三结 六明受学学处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立受相。二显闻处分二。一明略闻。二明广闻分三。一依师明受学闻处。二依同梵行明闻处。三依长净明闻处。三明学处义。四明护学相分三。一依善巧明学相。二依无善巧明学相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先誓。二依师晓立因。二显果。三依世尊人等明学相。三结 第二总结。
第二明略摄义分五。第一辩戒律仪无失坏等三相。第二辩十种戒律仪亏损圆满相。第三辨戒律仪根本等六种异门相。第四辩戒律仪三种清净相。第五辩戒律仪十种胜功德相。
初文有二异门 第一异门依无坏失等三相明说六种戒律仪意趣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总问。二別答分三。一依无坏失相明安住具戒意趣分二。一标。二释。二依自性明能善守护別解律仪意趣分二。一标。二释。三依自性功德明轨则所行二种圆满分二。一依他增上分四。一标经句。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异过分二。一立无德。二显有失。二依自增上自性功德明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及受学处分四。一标经句。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明无二律仪失分二。一立堕恶趣失。二明不证涅槃失。二明有二律仪德分二。一明生善趣德。二明证涅槃德。三结 第二异门依受持戒性等三法明立六种戒律仪意趣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三。一依受持戒性明安住具戒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二依出离戒明能善守护別解律仪意趣分四。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三结。三依修习戒性明轨则等四法意趣分四。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辩十种戒律仪亏损等相分二。一明亏损。二明圆满。初文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別释分十 一明初恶戒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因立过分五。谓前五种。二依果显过分五。谓后五种。三结 二明太极沈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无羞耻明沈下。二依慢缓明沈下。三结 三明太极浮散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非处恶作。二依轻蔑。三依恼害明浮散。三结 四明放逸懈怠所摄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放逸所摄分二。一明正义分五。一依过去。二依未来。三依现在。四依非先猛利。五依无护明放逸。二总结分五如论。二答懈怠所摄分二。一立因分五如论。二显果。三结 五明起邪愿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生天明邪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利养等明邪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结 六明轨则亏损所摄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如论。三结 七明净命亏损所摄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五。一依矫诈。二依邪妄语。三依现相。四依研逼。五依以利求利明亏损。三明邪命义。三结 八明堕在二边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乐边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苦边分三。一标。二释分十如论。三结。三结 九明不能出离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邪因。二显无异。三结 十明所受失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答正义。三引喻。三法合。三结 第五明总结 第六答难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艰离相。二明亏相 第二明戒圆满相如论。
第三辩戒律仪根本等六种异门相分二 一引经略标分二。一依根本等二依安住等明异门。初文六。一依根本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二依庄严具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三依涂香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四依薰香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五依妙行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六依律仪明戒异门分二。一标。二引经。二依安住等明异门义 第二广解诸经意趣明戒异门分六。一依根本明戒异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答正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引喻。三法合。二依庄严具明戒异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世庄严具分二。一立德。二显过分二。一依年少。二依病等明失。二答戒庄严具。三结。三依涂香明戒异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正义。二引喻。三结。四依薰香明戒异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正义。二引喻。三结。五依妙行明戒异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增上生显果。二依决定胜显果。三结。六依律仪明戒异义分三。一问 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现行显果。二依种子显果。三结。
第四辩戒律仪三种清净相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三如论。四別释分二。一总问。二总答分三 一明观察身业及清净分二。一明观察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观因分二。一观不善因。二观善因。二观果分二。一观不善果。二观善果。二明清净分三。一净过去身业不善。二修过去身之善业。三结 二例余语业 三明观察意业及清净分二。一明观察分二。一观因。二观果。二明清净分三。一明正义分三。一净不善业。二修善业。三结。二征。三答所以分三。一依观察。二依清净。三依安住明所以 第五引经分三。一立引词。二列经句。三释经意趣分二。一释观察义。二解清净义分三。一净不善三业。二修善三业。三结。
第五辩戒律仪十种胜功德相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广释分十 一无悔等十法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立因分十如论。二显果。三明戒功。二结 二依临终正念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戒功。二结 三依善誉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四依寝悟安乐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结 五依守护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结 六依无怖畏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结 七依怨护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结 八依非人保护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果。二显因。二结 九依受施明戒胜德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果分二。一标。二释。二显因。二结 十依增上生及决定胜明戒胜德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世间增上生明戒德分三。一依欲界明戒德分二。一依人。二依天明胜利。二依色界明胜利分二。一立果。二显果。三依无色界明胜利分二。一立果。二显因。二依出世间明胜利分二。一立果。二显因。三结。
第四明总结及劝修行分二。一明总结分六如论。二明劝修。
初文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分五如论。三广解分五 一明密护根门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防守正念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护根。二依三慧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无忘等二法。二依三慧显果。三结 三明常委正念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略答。二別释分二。一明恒常所作。二明委细所作。三明二念之用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恒常所作立因。二依委细所作立因。二显果。四结 四明念防护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眼识明防护处分二。一明不了失。二明了德。二例余诸识。二明防护功用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不了失。二明了德。三结 五明行平等位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广释分五 第一依非理分別烦恼意明善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久修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失。二明初业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依二相明行平等分五。一问。二略答。三征问。四重答分二。一依眼根明根律仪。二依余根明根律仪。五结 第三依二相好法明根律仪分有三异门 初门分二。一依不取六境好相明根律仪分二。一总问。二別释分二。一依眼识所行境明不取相分二。一明取相。二明不取相。二例余识所行境明取相不取相。二依不取随好明根律仪分二 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別释分二。一依眼识所行境明取随好分二。一明取随好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二明不取随好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二例余诸识所行之境明不取随好 第二异门依现识明取相及随好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眼识境明取相好分二。一明取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取随好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例余识境明取不取相随好 第三异门依恶不善法生不生明取相随好分四。一明心流因缘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心不流因缘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取相随好过失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远离功德 第四明恶不善法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贪欲因果明不善法分二。一明因不善。二明果不善。二依嗔痴因果明不善法分二。一因不善。二果不善。三结 第五明心流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五。一明心流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心不流相分二。一立所治。二显能治。三依断除恶不善法明修行律仪分三。一明所治法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能治道。三结。四依策修明防护六根律仪分三。一明所防之法。二明能防之道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依不应观境明修六根律仪分三。一立不应观境。二显能治之道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总结。
第二明略义分三异门 初门依能防等五法明略义分二。一略释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广解分五。一明能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如论。三结。二明所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眼根。二依余根明所防。三结。三明从何防护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可爱等明防护。二依可□等明防护。四明如何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正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异门依防护方便等三法明略义分二。一略释分三。一标。二列释分三如论。三结。二广解分三。一明防护方便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所治法分二。一依眼根明所治法。二依余根明所治法。三明能治之道。三结。二明所防护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眼所缘境。二依余根所缘境明所防事。三结。三明正防护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异门依思择力等二法明略义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解释分二。一明思择力所摄根律仪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修习力所摄根律仪分二。一标。二释。四明差別分二。一依断除明差別分三。一依明思择力差別分二。一明断现行。二明不断种。二明修习力差別分二。一明断现行。二明断种。三结。二依道明差別分二。一明思择力差別。二明修习力差別。
十四中第六依于食知量明资粮义。分二。一广分別。二明略义 初文分四。一总问。二标经句分十如论。三广解经文。四总结 第三广解经文分十。
第一明由正思择食于所食分二。一明思择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食过患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三如论。三广释分三。一明观食过。二观食胜利。三明食体 初文分二。一广解。二总结。初文分三。一明受用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观处。二明变位。三明厌想。三结。二明变异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不净生。示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内不净果。二明外不净果。二依病生示过分二。一标。二释。三依不消示过。三结。三明追求过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三广解分六。一明积集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求饮食过。二明求饮食缘过。三明不遂过。三结。二明防护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八如论。三结。三明坏亲爱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无厌足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有力王明无厌足。二例余明无厌足。三结。五明不自在所作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君主。二例余明不自在过。三结。六明起诸恶行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恶行相分二。一明身恶行。二例余。二明恶行果分二。一明现果。二明当果。三结。第二总结分三如论 第二明观食胜利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略答。四广解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依暂时住身明胜利分三。一观寿量。二明唯修身暂住等失。三明不住暂住等德。二依领受饮食明胜利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明心劣想失。二明出离想。三受施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报恩。二行平等行。三明修□。三依自持其心明胜利分二。一明违教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二明随教法分二。一依不施明顺法。二例余四法明顺法。四依命根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不苦耽著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总结 第三明食体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明意趣分二。一略标说。二广解分二。一明食体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食体。二明段义。二明食义分二。一标。二释。
第二明不为倡荡分四。一总门。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解释分。二一明倡荡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不倡荡食义。四总结。
第三明不为憍逸等三法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 一明憍逸食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无病。二长寿。三憍逸果。三结 二明饰好食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沐浴。二梳理。三涂身。四饰身果。三结 三明端严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三法过失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不知出离。二明倡荡等果 五明于食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立远三失果。二明离食果 三结。
第四明为身安住食于所食分二。一总问。二答分二。一明身安住相。二明出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五明为暂支持食于所食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广解分五 一明有艰难分三。一问。二答分六。一依苦病。二依爱著。三依障道。四依迟钝。五依息不调。六依惛沈明艰难。三结 二明无艰难分三。一问。二答分六。一依无病。二依无染。三依修习。四依得定。五依调息。六依无沈明无艰难。三结 三明有染无染差別分二。一明有染失。二明无染德 四明支持义分二。一明离过。二明近德 五明意趣分三。一问。二答分五。一依除饥渴。二依摄梵行。三断故受。四依新受不生。五依安住明意趣。三结。
第六明为除饥渴受诸饮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所食之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除何时苦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三结。
第七明为摄梵行受诸饮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梵行因。二明梵行相分五。一依无病。二依断行。三依得定。四依调息。五依无沈明梵行相。三显梵行果分三。一依资粮等三位。二依修习位。三依究竟位显果。三结。
第八明为断故受诸饮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五。一明故受因分三如论。二明故受相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故受所生果。四明除故受因果法。五明药食胜利。三结。
第九明为新受当更不生受诸饮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二明新受相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新受生果。三结。
第十明为存养力乐无罪安 隐而住受诸饮食分二。一问。二答分五。一明存养食义。二明为力食义。三明为乐食义。四明无罪食义。五明安隐食义 第四明总结。
第二明于食知量略义分三异门。
初门依所食能食二法明略义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別释分二。一明所受食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能食分二。一问。二答分十如论。
第二异门依摄受对治等四法明略义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四 一依摄受对治明受诸饮食分二。一问。二答 一依远离欲乐行边明受饮食分二。一问二答分四如论 三依远离自苦行边明受饮食分二。一问。二答分六如论 四依摄受梵行明受饮食分二。一问。二答分三如论。
第三异门依无食有食二法明略义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无所食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无受用过。二明死过。二明有所食分六 一总标 二列名 三別释分二。一明平等食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二明不平等食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 四明平等食胜利分五。一明非极少食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非极多食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四合明食非不宜食及非不消食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食非染污食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不平等食过失分五。一明极少食过。二明极多食过分三。一明因。二立喻。三显果。三明不消食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不宜食过分二。一明正义。二明差別。五明染污食过分二。一立失。二显对治 六广引平等食经句明意趣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思释食等明经意趣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依遮止不平等食明经意趣分二。一总分二。一标。二释。二別分二。一问。二答分六 一依极少食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 二依所食极多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 三依食不消及非宜食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 四依不极多少食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 五依食已消及所宜食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 六依无染污明意趣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意。三答所以分二。一答无罪所以。二答安稳住所以分二。一答正义。二明安住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远离多食明安住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不生味著明安住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明总结 第四明总结。
十四中第七依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悟瑜伽明资粮义分二。一广分別。二明略义。
初文分五 一总标经句 二別问经意分四如论 三別答经意分四。一答初问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答第二问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答第三问分二。一标。二广引经句分九如论。若广分別有十六句如下所明。四答第四问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十二句如论 第四广释第三答文中所引经句分二。一总问。二別答分十六 一明昼日分分二。一标。二释 二明经行分二。一标。二释 三明宴坐分二。一标。二释 四略明障法分二。一标。二释 五略明顺障法分二。一标。二释 六广明五盖分二。一问。二答分五如论 七广明顺障法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五。一明顺欲盖法。二明顺恚盖法。三明顺惛睡盖法。四明顺掉举恶作盖。五明顺疑盖法 八依经行明净心之义分三。一问分二如论。二答分二。一答初问。二答第二问分五。一依光明想明净修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二依读诵十二分教明净修相分二。一标。二释。三观方隅明净修相。四依瞻星等明净修相。五依洗面等明净修相。三结 九依坐时明净障法分二。一问分二如论。二答分二。一答初问分二。一标。二释。二答第二问分二。第一依四法明净心义分六。一依贪欲盖明净法分二。一依贤善定明净相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十二分教明净相分四。一标。二释。三明力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结。二依嗔恚盖明净心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定明净心性分二。一依一方明净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例余方明净分法。二依十二分教明净心法 三依掉举恶作盖明净心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定。二依十二分教 四依疑盖明净心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五。一释疑相。二明远离相。三明作意相。四明□相。五明胜利相。五明异门义分三如论。六总结。第二依增上法明净心法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自增上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不执著。二依见过明净心法。三结。二明世增上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依昼夜初分经行坐时明净心法分二。一标意趣。二释意趣分二。一明护卧具法。二明顺世仪分二。一明卧法。二明卧之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十一依右脇而卧明净心法分五。一略问。二略答。三广问。四广答分二异门。初依勇猛明相似分三。一立喻。二法合。三简余三众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因。第二异门依法尔明相似分二。一立德分四如论。二显过。五结 十二依住光明相卧明净心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三依正念卧明净心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善心明正念。二依舍心明正念。三结 十四依正知卧明净心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法。二明能治道。三结 十五依思惟起想巧便而卧明净心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起想正义分三。一依无重睡眠明思起想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立喻。四法合。二依听许明思起想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修善明思起想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三想作用分三。一明无重眠用。二明听许用。三明修善用。三结 十六依至夜后分速疾悎悟等明净心法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明后夜分相。二明卧法。三明卧之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净心法 第五明总结。
第二明略义分三 一略释分五。一总门。二略答。三征问四答列名分四。一列精进作事。二列依时卧作事。三列无染心卧作事。四列不过时起作事。五结 二广明意趣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广答四正作事分二。一明四正作事相分四。一明初昼夜分正作事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第二中夜正作事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标。二释。三明第三住光明想等正作事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标。二释。四明第四初夜后分正作事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标二释 第二重明第三住光明想等作事业用分二。一标经文。二解释经文分二。一略释分二。一明无染眠相。二明超不过时相。二广解分二。一明前二缘作用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正念作用。二明正知作用。三结。二明后二缘作用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第三明想结。
十四中第八依正知而住明资粮义分二。一广分別。二明略义。
初文分四。一总问。二引经句略答分六如论。三广解经文分二。一明往还等六法。二明六法次第。初文分六门。
第一明往还正知而住三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问分三如论。三別答分三 一答往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 二答还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 三答往还正知住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正知相。二明正知胜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明胜利 四明总结。
第二明睹瞻正知住三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问分三如论。三別答分三 一答睹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二答瞻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情。二依非情。三依情非情显果。三结 三答正知住相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明正知义。二结。二明正知胜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明胜利 四总结。
第三明屈申正知住三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门分三如论。三別答分二 一答屈申二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答正知住相分三。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二结正知义。二明正住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显果 四总结。
第四明持衣钵正知住四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问分四如论。三別答分四 一答持大衣义分二。一明衣体。二明持义分二。一受用。二将护 二答持中下二衣等义分二。一明衣体分二。一明中下衣体。二明长衣体。二明持义分二如论 三答持钵义分二。一明钵体。二明持义分二如论 四答正知住分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正知相。二结。二明正知住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种相显果 四总结。
第五明食饮啖甞正知住五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问分五如论。三別答分五 一答食相分二。一总。二別 二答啖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 三答甞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二如论。三结 四答饮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 五答正知住相分二。一明正知义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自性。二依处。三依时。四依行相明正知义。二结。二明正知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同前 四总结。
第六明行住等九法门分四。一总标经句。二別问分九如论。三別答分九 一答行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二答住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三答坐相分三。一处。二相。三结 四答卧相分三。一处。二相。三结 五答悟悟相 六答语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七答默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八答解劳睡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九答行等八法正知住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同前。二结。二明正住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依自性等同前 四总结。
第二明六法门次第分二。一总问。二別答分二。一答初问。二答第二问 初文分十二。一答往还门次第。二答睹睡正知门次第。三答屈申正知住门次第。四答持衣钵等正知住门次第。五答食饮啖甞正知住门次第。六答行住正知住次第。七答坐正知住次第。八答卧正知住次第。九答悟悟正知住次第。十答语正知住次第。十一答默正知住次第。十二答解劳睡时正知住次第 第二答第二问显何事分三。一总标。二略释分二如论。三广解分二。第一明正知住二法分二。一明正知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二明正住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结。第二明行时住时二法差別相分二。一依村邑等中往还等五法门 明行时差別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二依精舍等中行等四法门明住时差別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第四明总结。
第二明略义分三 一略释分三 一总问 二略答分三。一依行时五业。二依住时五业。三依正知四业明略义。三总结 二广解分三 第一明行时五业分二。一略释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五如论。三结。二广解行时五业分五。一明往还身业分二。一标经。二释。二明睹瞻眼业分二。一标经。二释。三明屈申支节业分二。一标经句。二释。四明衣钵业分二。一标经。二释。五明饮食等四法业分二。一标经。二释 第二明住时五业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分五如论。三別释分四。一明行住等三身业分二。一标经。二释。二明语业分二。一标经。二释。三明卧等三意业分二。一标经。二释。四合明昼夜二业有二异门分二。一依悟悟明住时昼夜业。二依卧法明住时夜业。五总结 第三明行住时正知住四业分六。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明行住二业正知相。二明摄处。三列名分四如论。四释四业分四。一依事。二依处。三依时。四依业明作业。五明四业胜利分七如论。六结 第三明总结。
初文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引经列名分八如论。五广解经句分二。一明善友体。二明善友用 初文分八 一明安住禁戒分三。一问。二答分七如论。三结 二明具足多闻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多闻因分九如论。二显多闻果分四如论。三结 三明能有所证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依二十圣善定。二依□定。三依四无量定。四依四果明证得相。三结 四明为性哀愍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一依如生义。二依来生利。三依世间乐。四依出世乐。五依二世乐显果。三结 五明心无厌倦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四。一依示现。二依教导。三依赞励。四依庆慰明无倦相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六明善能堪忍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谛察法忍二依耐怨害忍。三依安受苦忍明忍相。三结 七明无有怖畏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心无怯劣。二依语无怯劣。三依身无怯劣明无畏相。三结 八明语具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六。一依语声二依文句。三依妙义。四依理语。五依无染语。六依无畏语圆满明语具相。三结 第二明善友用分三。一总标分五如论。二解释。三结善友义 第二解释分五 一明善能谏举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犯相。二明举因。三明举法分五如论。三结 二明善作忆念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分三。一明忆念先罪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犯相。二明忆法分四如论。三结 二明念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忘事。二明命忆法分三如论。三结。三明念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法义。二依义利等明忆念义。四总结 三明善能教授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远离等六法明教授。二依无倒言论明教授分二。一标。二释分十三如论。三结 四明善教诫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法律明教诫相。二依毁犯明教诫相分二。一明犯事。二明出罪分三。一明治罚。二明摄受。三明令□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善说正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分所说法相分二。一明初时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二明后时教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列名。二明说之意趣。第二明说法轨仪分二十如论。三结 第三总结善友义 第六明总结。
第二明略义分四 一总问 二略答分四。一依安住禁戒。二依多闻。三依所证。四依哀愍无厌堪忍无怖语具圆满。五法明略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別结略义 四合结广略二义。
十四中第十十一合依闻思二正法明资粮义分三。一总问闻思二义。二广答二义。三总结 广答分三。一答正法义。二答正闻义。三答正思义。
初文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答列名四广解分二。一明十二分正法相。二明二法相摄相 初文分十二。一明契经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正义。二明意趣。三明经义。初文分十一如论。三结。二明应颂分三。一问。二答分三如论。三结。三明记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三如论。三结。四明讽颂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三结。五明自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行法。二依教法明自说相。三结。六明因缘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请人。二依律明因缘义。三结。七明譬喻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三结。八明本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九明本生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死。二依生。三依行明本生义。三结。十明方广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十一明希法分三。一问。二答分二 一依师。二依弟子明希法。三结 十二明论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能诠。二明所诠。三结 第二明三法相摄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別释分三。一明素怛缆藏相摄分十如论。二明毘奈耶藏相摄。三明阿毘达摩藏相摄。四总结 第五明正法总结。
第二明答正闻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答正义分七。一依持经明闻正法。二依持律明闻正法。三依持本母明闻正法。四依持经律二分明闻正法。五依持经母二分明闻正法。六依持律母二分明闻正法。七依持三藏明闻正法。四结。五分別总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文明闻相。二依义明闻相。
第三明答正思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明非如理思相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二明如理思相分二如理。三明思体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明二思用分二。一依五蕴。二依界处等明二界用。四解释分二。一明算数思行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异门。初门依五蕴明算数。第二门依三界九地五趣明算数相。二明称量思行相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四 一明观待道理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生起观待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施设观待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总结 二明作用道理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六根明作用。二依六境明作用。三依四大等明作用。三结 三明证成道理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能成法分二。一列名。二明作用。二明所成法分五如论。三结 四明法尔道理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列名分七如论。二解释。三明胜利。四明法尔相。三结 六明总结 第三明闻思正法总结。
十四中第十二依无障明资粮义分二。一广分別。二明略义。
初文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广释五总结 广释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 一明内障分三。一问。二答分五。一明增上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等流果分三如论。三明异熟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现世等流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杂明异熟等流果分十六如论。三结 二明外障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无正教明外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恶依处明外障分四。一明昼日障。二明夜分障。三明恶触障。四明怖畏障。三结 五明总结。
第二明略义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释分三 一明加行障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二。一问。二答分五如论。三结 二明远离障分四。一问。二答分七如论。三结。四明过失分二。一明不断贪著过。二明难居空闲过 三明寂静障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答寂静体。二答障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内放逸及住非处二障明止障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放逸过分四如论。二明住非处过。三结。二依内自恃及掉乱二障明观障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二。一明乐自恃举障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异门。初门依种族等五法明观障分三。一明恃相分五如论。二明恃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结。第二异门喜足法明观障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掉乱障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过失。三结。第三明总结分二。一別结。二明合结 第五明总结 第六明有障无障义分二。一明有障。二明无障分二。一标。二释。
十四中第十三依惠舍明资粮义分二 一略释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结 二广解分三。一总问分七。一问施主相。二问施田。三问施物体。四问施自性。五问施方便。六问施意趣。七问施性无罪相。二广答分七 第一明施主相分三。一总标。二略释。三广解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施者相。二明施主相 第二明施田分四。一总标。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四。一依悲田明有苦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九如论。三结。二依恩田明有恩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七如论。三结。三依爱田明亲爱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五如论。三结。四依德田明尊胜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一如论。三结 第三明施物体分四。一总标。二略释。三广解分二。一明有情施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有情总体分二。一依他相续。二依自相续。二明开缘。三明无罪相分二。一明自在相。二明无罪义分三。一依无业果。二依无□□三依无损恼明无罪。三结。二明无情施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三。一明财物体分三。一标。二释分十八如论。三结。二明谷物物体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三如论。三结。三明处物体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第五总结情非情二施 第四明施自性分三。一标。二释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五明施方便分二。一问。二答分十五。一依净信。二依正教。三依见果。四依殷重。五依恭敬。六依离慢。七依要用。八依平等。九依鲜洁。十依精妙。十一依净物。十二依不损自他。十三依伏悭。十四依欢喜。十五依无悔明施方便 第六明为何义施分三。一标。二释分四。一依悲田。二依恩田。三依爱田。四依德田明施意趣。三结 第七明施性无罪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结 第三明总结。
十四中第十四依沙门庄严明资粮义分七。一总问。二颂略答分十七如论。三列名分十七如论。四广解释分十七 第一依正信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四如论。三结 第二依无谄曲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无谄相。二明业用。三结 第三依少诸疾病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变。二依无相。三依随时明无病相。三结 第四依为性勤进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自性分五。二明业用。三结 第五依妙慧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五。一依聪等三法。二依诸根。三依了说。四依俱生。五依加行慧。三结 第六依少欲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第七依喜足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明总义。二明无希。三明无染。四例余。三结 第八依易养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易养。二明难养分二。一依他。二依追求明难养。三结 第九依易满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少。二依麁明易满。三结 第十依杜多功德明沙门庄严分七。一总问。二略答列名。三明立数因由分三。一总标。二解释分二。一略答列名。二別释分二。一明随得食。二明次第食。三总结。四广解释分十一。一明一座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一坐义。二明不重食相。三结。二明先止后食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先止相。二明后食义。三结。三明但持三衣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明正义。六结。四明但持毳衣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坐具等。二依三衣。三依长衣明毳衣相。三结。五明持粪扫衣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取处。二明衣体。三明作法住。三结。六明阿练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处所。二明限量。三结。七明常居树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思愿。二明限量。三结。八明常居逈露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思愿。二明逈义。三结。九明常住塚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思愿。二明处所。三结。十明常期端坐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坐处。二明时限。三明坐仪。三结。十一明处如常座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坐处。二明如常义。三结。第五释名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引喻分二。一明过。二明德。二法合分二。一明失分三如论。二明德。三结。第六明胜利功德分三。一依食明功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治美食贪。二治多食贪。二依衣明功德分三。一略释。二列名。三別释分三。一治多衣贪。二治软触贪。三治上妙贪。三依敷具明功德分三。一略释。二列名。三別释分四。一治諠杂。二治屋宇贪。三治倚乐等贪。四治敷具贪。第七明总结 第十一依端严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九如论。三结 第十二依知量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施主相。二明知量处分五如论。三结 第十三依贤善士法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贤善性分十如论。二明贤善法分二。一不轻他。二修法行。三结 第十四依聪慧者相明沙门华严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別释分二。一明愚。二明贤。五结 第十五依堪忍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谛察法忍。二依安受苦忍。三依耐怨害忍明忽相。三结 第十六依柔和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六如论。二显果。三结 第十七依贤善明沙门庄严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 第五明沙门庄严功德胜利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七如论。三结 第六释名分三。一立喻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二法合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七明总结。
声闻地第二广解中第二广解發心瑜伽处分二 一略释分二。一总问分十八如论。二颂略答分十八如论 第二广解大门分十八。
一明能证出离人之差別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二十八如论。四別释分二十八 一明钝根人分三。一问。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俱生。二依加行明钝根 二明利根人分三。一问。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俱生。二依加行明利根 三明贪增上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嗔增上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痴增上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六明慢增上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七明寻思增上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八明得平等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明无猛利等过。二明有现行过。三例。三结 九明薄尘性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二。一明不修等。二明见过。二显果分三。一明起下。二明全无。三例余。三结 十明行向人分五。一问。二略答。三征问。四答列名分四如论。五结 十一明住果人分五。一问。二略答。三征问。四答列名分四如论。五结 十二明随信行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三。一依闻慧。二依思慧。三依修慧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随义。二明信行义。三结 十三明随法行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三。一依闻慧。二依思慧。三依修慧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四明信胜解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五明见至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六明身证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七明极七有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八明家家人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释分二。一明天家家。二明人家家。五总结 十九明一间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十明中般人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释分三。一依成。二依住。三依趣生。四总结 二十一明生般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十二明无行般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十三明有行般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十四明上流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修观明上流二依修止明上流。三结 二十五明时解脱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一依退法。二依思害。三依护解脱。四依住不退法。五依善了法明时解脱 二十六明不动法人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二十七明慧解脱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已作相。二明未作相。三结 二十八明俱分解脱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离烦恼障因。二立离解脱障因。二显果分二。一明漏尽果。二明八解脱果三结。
十八中大门第二明建立人差別答第二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十一如论。五广解。六总结 广解分十一 一明根差別建立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 二明众差別建立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 三明行差別建立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略答。二別释分七如论。三明五人相分五。一明贪行人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二如论。三结。二明嗔行人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九如论。三结。三明痴行人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六如论。三结。四明慢行人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五如论。三结。五明寻思行人相分三。一问。二答分十六如论。三结。第三明总结 四明愿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列数。二明愿无定相分三如论。三明种姓有定相分三如论。四明意趣。三结 五明行迹差別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四如论。六结 六明道果差別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一列道名。二列果名。四別释分二。一明道义。二明果义。五总结 七明加行差別分四。一问。二略答。三別释分二。一明随信加行。二明随法加行。四结 八明定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总义。二列名分八如论。三明入定方法。三结 九明生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预流明生差別分二如论。二依一来明生差別。三依不还明生差別分五如论。三结 十明退不退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退相。二明不退相。三结 十一明障差別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释分二。一明慧解胜相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俱解胜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总结 第六明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三明所缘答第三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广释。六总结 广释分四。一明遍满所缘境事。二明净行所缘境事。三明善巧所缘境事。四明净惑所缘境事。
初文分七。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五明遍满义。六明四法意趣。七总结 別释分四 一明有分別影像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略释分二。一立因分五如论。二显果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分別相分二。一总。二別分四如论。二广解分四。一明所知事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明净行所知事分五如论。二明善巧所知事分五如论。三明净惑所知事分二。一世间净惑所知事分二如论。二出世间净惑所知事分四如论。三结。二明胜解因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同分影像分三。一显果分二。一因正义。二答难。二立因。三结。四明观察义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三总结 二明无分別影像分四。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无分別相分二。一总。二別。二明无分別因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三明无分別果分二。一总。二別分四如论。三结。四明差別名分三。一标。二释分八如论。三结 三明事边际性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释分二。一明尽所有性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有为。二依有为无为。三依染净因果明尽所有性。三结。二明如所有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成法分二。一有漏。二无漏。二立能成法分二。一标。二释。三总结 四明所作成办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出世果。二明世间果分二。一依色界显果分四如论。二依无色界显果分四如论。三结 第五明遍满义分二。一依所能说明遍满义。二依止观等五法明遍满义分五如论 第六明说四法意趣分二。一总标四缘意趣分四如论。二引经证成分四如论 第七明总结。
四种所缘中第二明净行所缘境事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列名。三广解。四总结 广解分五。一明不净所缘差別。二明慈愍所缘差別。三明缘起所缘差別。四明界所差別。五明出入息念所缘差別。
初文分七。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六 一明污秽不净分五。一问。二略答。二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内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三十六如论。三结。二明外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色立不净分十如论。二依外污立不净分七如论。三结。五明总结 二明苦恼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明下劣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资具明下劣。二依界明下劣不净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下劣义。三结 四明观待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但无色界明观待不净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胜涅槃明观待不净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烦恼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五。一依九结。二依三缚。三依种子。四依随烦恼。五依十缠现行明烦恼不净。三结 六明速坏不净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总相。二依別相明速坏不净分三如论。三结 五明不净观能治道胜利功德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立所治法分三。一标。二列名。三结。二立能治之道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杇秽不净胜利分二。一依内不净明能治道胜利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外不净明胜利分四。一略释分二。一所治。二能治二广解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总。二別分四。一立色贪。二立形色贪。三立妙触贪。四立承事贪。四总结。三引证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立色贪治道。二立形色贪治道。三妙触贪治道。四立承事贪治道。四明总结。二合明苦恼及下劣不净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观待不净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合明烦恼不净及速坏不净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六明总结 七明六缘差別意趣分二。一通。二別。
净行所缘中第二明慈愍所缘差別分七。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別释分三。一立所治法。二立能治道。三结。四明经意趣分四。一依利益意乐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二依三相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三依三品乐明意趣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四依定地胜解明意趣分三。一标经句。二释经文。三出胜解体分三如论。五明悲等二法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六总结。七明能治嗔恚道胜利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净行所缘中第三明缘起缘性所缘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所缘正义分三。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三结。二明胜利分二。一立所治。二显能治分二。一依见道。二依修道显能治道。
净行所缘中第四明界差別所缘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六 一明地界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内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外分二。一标。二释。五明事分二。一明内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三十六。三结。二明外事分三。一问。二答。三结。六明总结 二明水界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内水界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明外水界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三明火界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内火界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外火界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风界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内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二如论。三结 二明外分三。一标。二释。三明事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三如论。三结 五明空界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空相。二五吞咽因。三显吞咽果。三结 六明识界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六识。二依八识明识性。三结 第五明六界差別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见道。二依修道显果 第六明总结。
净行所缘中第五明出入息念所缘分十二 一总问分二。一问念。二问所缘。二略答分二。一答念。二答所缘义 三明二息差別分二。一列名分二。一列入息分三。一标。二征问。三列名。二列出息分三。一标。二征问。三列名二別释分三。一明入息分二。一明入息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中间息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例余二种出息。三明二息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面门二依鼻端。三依外风轮明差別 四明二息因缘分三。一标。二征问。三答列分二。一依先业立因。二依二穴立因 五明二息所依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征。五答所以分二。一总标。二广解分三。一依唯身立所以。二依唯心立所以。三依唯身心立所以。六结 六明二息行处相分三。一标。二征问。三答列分二。一答入息行处。二答出息行处 七明二息地位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麁穴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出息麁穴。二明入息麁穴。二明细穴分二。一问。二答 八明二息异门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略释分二。一立总名。二立不別名 九明二息修习过患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太缓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二明太急过分二。一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广释分二。一明身不平等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心不平等过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散乱。二依忧恼明心不平等。三结 十明二息五种修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別释分五。
第一明算数修分九。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四 一明以一为一算数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入息生时立数。二依入息灭立数。三明立十数意趣。三结 二明以二为一算数分四。一问。二答。三结。四明立因由 三明顺算数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四明逆算数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六明二息修方便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广解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明胜数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二依百明胜数。三依千明胜进数。三总结 七明从二息退还發起方便分二。一立退还相。二明發起方便分二。一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广解分二。一依二息明起方便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安住法分三。一明安住。二明随行了达。三明觉了相 八总结 九明根利钝差別分二。一明钝根修相分三。一立人。二明胜利。三明过失。二明利根修相分三。一明不乐相。二明安住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二明悟入诸蕴修二息相分四 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征问 三广答分五。一明入色蕴。二明入受蕴。三明入想蕴。四明入行蕴。五明入识蕴 四明总结。
第三明悟入缘起修二息相分五 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征问 三广答分二。一明悟入染品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寻求。二立思相。二广解分二。一明寻因分三。一寻身心因。二寻命根因。三寻先行因。二明了果分四。一了无明果。二了先行果。三了命根果。四了身心果。二明悟入净品分四。一明行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命根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身心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二息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总结 五明善修习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第四明悟入圣谛修二息相分四 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別释分四。一明悟入苦谛分四。一明无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苦。三明空及无我。四结。二明悟入集谛分二。一显果。二立因。三明悟入灭谛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悟入道谛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总结 四善修习相。
第五明悟入十六胜行修相分六 一总标分二。一明已断法。二明未断相 二征问 三引经列名分十六。一依入出息立胜行名。二依长息立名。三依短息立名。四依觉了遍身立名。五依除身行立名。六依觉了喜立名。七依觉了乐立名。八依觉了心行立名。九依觉了心立名。十依喜悦心立名。十一制持心立名。十二依解脱心立名。十三依无常随观立名。十四依断随观立名。十五依离欲随观立名。十六依灭随观立名 四广解释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十六 一明入出息胜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入息。二明出息胜行 二明长入出息胜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长入息。二明长出息 三明短入出息胜行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长短差別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四明觉了遍身入出息胜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除身行入出息胜行分二异门。初门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入息因。二立出息因。二显果分二。一明入息果。二明出息果。第二异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离过。二明证德分二如论 六明觉了喜入出息胜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七明觉了乐入出息胜行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第四静虑已上不立二息因由 八明觉了心行胜行分三。一立所治分三。一标。二释。三出过。二立能治。三显果分二。一明心持果。二明息除果 九明觉了心胜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所治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能治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十明喜悦心胜行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显果 十一明制持心胜行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显果 十二明解脱心胜行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能治道。二立所治法。二显果 十三明无常随观胜行分二。一立因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显果 十四十五十六合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胜行分三。一明差別。二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释分七。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三。一明断界。二明离欲界。三明灭界。五明修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果相。七明究竟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明总结。
第十一明总结 第十二明五种修习胜利分三。一立劝词。二明胜利。三结 第四明五种净行所缘总结。
四种所缘广解中第三明善巧所缘境事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五明略义。六总结 別释分五。
第一明蕴善巧分三。一总问分二。一问蕴体相。二问蕴善巧。二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三別释分二。一明蕴体。二蕴善巧 初文分七。一明色蕴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差別分十一如论。三结。二明受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三受分三如论。二明六受分六如论。三结。三明想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有相想等六想分六如论。二明六相身分六如论。三结。四明行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六思身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相应不想应行。三结。五明识蕴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二广。三结。六例余四蕴差別。第七总结 第二明五蕴善巧分二。一略释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广解分三。一明种种差別性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明非一众多性分四。一问。二答。三结。四例余四蕴明差別性。三明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分別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二明界善巧分二。一明界体。二明界善巧 初分四。一总问分二。一问界。二问善巧。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八如论。四结 二明善巧义分三。一明于十八界善巧分三。一依界。二依种子。三依种姓明善巧。二明于十八法因缘善巧。三总结。
第三明处善巧分二。一明处相。二明处善巧义 初文分四。一总问分二。一问处相。二问处善巧义。二略答。三列名分十二如论。四结 二明处善巧义分三。一总标。二广释分四。一明眼识三缘 二明耳识三缘。三例余四识三缘。四明总结分二。一标。二释。第三明善巧义。
第四明缘起善巧分分二。一明缘起体。二明善巧义 初文分三。一总问分二。一问缘起。二问善巧。二略答分十二如论。三结 二明善巧义分三。一总。二別释分三。一依无常明善巧。二依苦明善巧。三依无我明善巧。三总结。
第五明处非处善巧分三 一总标 二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 三明善巧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依可爱果。二依不可爱果明善巧。三结。
第五明五善巧略义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自相善巧。二明共相善巧 第六明总结。
四种所缘广解中第四明净惑所缘境事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答世间道净惑之相。二答出世。道净惑之相。
初文分三。一略释分二。一标。二释。二广解。三总结 广解分二 第一明麁性观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三。一明体麁性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麁性。二明静性。二明数麁性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依色蕴明数性。二例余四蕴。三结。三明二性总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麁。二明静。三明总结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第二明静性观 第三明总结二观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三。一明观下地。二明观上地。三系断相。
第二明出世道净惑之相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四如论。三广释。四总结 广释分七 第一明四谛体相分四。一明苦谛分三。一问。二答分八如论。三结。二明集谛分三。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结。三明灭谛分三。一问。二答。三结。四明道谛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二明四谛数定量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黑品因果。二明白品因果 第三明次第分四如论 第四明谛义分二。一明正义分二异门。初门依无颠立谛义。第二异门依无虚诳立谛义。二总结 第五明圣谛义分二异门。初门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圣见。二愚不见。三结。第二异门分二。一明愚谛。二明圣谛 第六引经明八苦三苦之相分三。一明八苦相分二。一明生苦。二例余七苦。二明三苦相分三。一明三苦。二征。三答所以。三明经意趣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依等在。二依厌患。三依易入。四依易化明自声说相 第七明建立四谛分四 一明建立苦谛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明建立苦苦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建立坏苦分三。一明坏苦性正义分二。一总标。二释分二。一明坏苦性分四。一依六所治。二依苦受及依。三依乐受及依明坏苦性。四总结。二明坏苦。义分三。一依乐受及依明苦义。二依生起明苦义。三结。二引证分二。一依五盖烦恼坏苦二结。三总结。三明建立行苦分三。一略释。二广解分二。一明苦性。二明苦义。三结 二明建立集谛分二。一略释分三如论。二广解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后有爱。二明境界爱分三。一略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已得欣求爱。二明未得喜乐爱 三明建立灭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因灭。二明果灭 四明建立道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 第四明总结 第六明四种所缘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四明教授相以答第四问分二异门 初门依无倒等四种教法明教授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四。一明无倒教授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闻二依思慧。三依修慧明无倒教授。三结。二明渐次教授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二依四谛。三依静虑等持明。渐次教授三结。三明教教授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七如论。二显果。三结。四明证教授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异门。依三神变明教授相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略答。四列名。五別释分三。一明神境神变教授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记说神变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教诫神变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五明学处相答第五问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广释。五总结 广释分七。
第一明三学体相分三 一增上戒学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二明增上心学分二异门。初门依四静虑明心学分三。一问。二答。三结。第二异门依无色四定等明心学分二。一略释。二答难 三明增上慧学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二明立三学定数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三 一明建立定所依义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 二明智所依义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 三明辨所作所依义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第三总结。
第三明三学次第分三。一问 二答分三。一明戒学次第 二明心学次第。三明慧学次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依加行道。二依无间道。三依解脱道。四依无余依显果 三结。
第四明三学增上义有三异门 初门依所趣及最胜义明增上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二。一明所趣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心学。二依慧学。三依烦恼断明所趣义。三结。二明最胜义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二异门依引發明增上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增上慧学引心学。二明心学引慧学 第三异门依具不具明增上义分二。一明正义分三如论。二明劝修相。
第五明依三学入谛现观三种人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答列名。四別释分三如论。
第六明依三学立三根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別释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三 一答未知欲知根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答已知根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答具知根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七明依三学立三解脱门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解释分五 一总问 二略答 三列名 四別释分二。一明有法分三。一标。二列名。三解释分三。一依有为五蕴明有法。二依涅槃明有法。三总结。二明非有法 五配三解脱门分三。一依有为法配无愿解脱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无为法配无相解脱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非有法配空解脱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四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六明随顺学法答第六问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解释。四总结 解释分二 一明十种违逆学法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十如论。三总结 二明十种随顺学分二异门 初门依十相明随顺法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如论。四明结劝 五明光明想及意趣分四。一标。二列名。三释。四明意趣 第二异门依宿因等十法明随顺法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別释分十 一明宿因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成熟。二依积集明宿因 二明随顺教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无倒。二依渐次明随顺教 三明如理加行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修行。二依正见明如理加行 四明无问殷重所作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果。二依因立果相 五明猛利乐欲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六明持瑜伽力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 七明止息身心麁重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依身立二麁重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心立二麁重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依惛睡立二麁重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四依烦恼未断立二麁重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 八明数数观察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 九明无怯弱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冶立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立能治 十明离增上慢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总标。二释离颠倒执分三如论 第四明总结及随顺义分二。一明结劝。二明随顺义。
十八中大门第七明瑜伽坏相答第七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六总结 別释分四 一明毕竟坏分五。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五结 二明暂时坏分五。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立□。二明缘不具。五结 三明退失所德坏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明邪行所作坏分三。一标。二別释分三。一依不如正理修行明坏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多诸烦恼等明坏相分二。一立因分三。一依烦恼。二依聪慧。三依听众立因。二显果。三依矫诈等明坏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名利。二依恋著。三依五瑜伽显果分六。一明立瑜伽意。二明立宗。三明过失。四明覆藏过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五明立法过。六明随顺彼教失。三结 第六明总结劝。
十八中大门第八明瑜伽相答第八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六总结 別释分二。一明信等四法体相分五 第一明信体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行相名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二明依处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 第二明欲体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四。一明证得欲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请问欲分二。一标。二释。三明修集二道资粮欲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二显因。四明随顺瑜伽欲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处所。二明欲相 第三明精进体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四。一明为闻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进处。二明进相。二明为思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进处。二明进相。三明为修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进处。二明进相。四明为障净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进处。二明进相 第四明方便体相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依增上戒立方便。二依念住明方便。三依正断行等明方便。四依增上慧明方便 第五明总结 第二明信等四法次第分四。一明信生起次第。二明欲生起次第。三明精进生起次第。四明方便生起次第 第六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九明作意相答第九问分三。
第一明作意相有二异门 初门依加行道烦恼断道究竟道明作意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门。四別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分四 一依了相作意明力励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作意处所分二。一依止。二依观明处。二明作意相。三结 二明有间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运转义。二明有间义。三结 三明无间作意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四无功用作意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二异门依加行道烦恼断道乐断烦恼欢喜道明作意相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四如论。三別释分四 一明随顺作意分二。一问。二答 二明对治作意分二。一问。二答 三明顺清净作意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 四明顺观察作意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二明作意思惟相差別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四 一明所缘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明因缘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七。一依定资粮。二依正教。三依乐欲。四依厌法。五依遍知。六依恼触。七依止观明因缘相分二。一明观根本相。二明止根本相 三明应远离相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四。一明沈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二明棹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三明著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四明乱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 四明应修习相分三。一标。二释。三指文。
第三明作意胜解相差別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九如论。五別释分九 一明光净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无光净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迟钝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明捷利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狭小胜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六明广大胜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七明无量胜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八明清净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加行道二依修习道。三依究竟道明清净胜解相 九明不清净胜解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加行道。二依修习道。三依究竟道明不清净胜解相。
十八中大门第十明瑜伽所作答第十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分二 一合明所依灭及所依转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所依灭果。二明所依缚果。三总结 二合明遍知所缘及爱乐所缘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与所依灭及所依转作因故明遍知所缘及爱乐所缘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所依清净与遍知所缘等为因故明遍知所缘等二法得善清净所作成辨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转时 六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一明修瑜伽师有几种人之相答第十一问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三如论。五別释分二异门 初门依五位立人数分三 一明初修业人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作意初修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加行道。二依修道。三依究竟道明无果相。二明净烦恼初修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总结 二明已习行人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除相。二明余相 三明度作意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异门依三位立人数分三。一依资粮位明初业人分二。一立因。二显未证果。二依加行位明已习行人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见道位明已度作意人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二明瑜伽修相答第十二问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別释分二。一明世出世法光明想修。二明菩提分修。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二。一依世间道法光明明修想。二依出世道法光明明修想分二 一依断界等明修想分二。一立所缘境分三如论。二明修相分三如论 二依止观明修想分二。一略释分二。一依止明略修上下想。二依观明略修前后想。二广解分二。一依止品明修想分三。一标。二释。三指文。二依观品名修想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明正义分二。一总。二別。二立喻分三如论。三明意趣。四释经句分三 一明住观坐喻意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明立义。二明坐义 二明坐观于卧意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明坐义。二明卧义 三明在后行观前行喻意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明前行义。二明后行义 第三总结。
第二明菩提分修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答列名分七如论。五解释。六总结 解释分二 一略释分七。一明四念住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二明四正断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三明四神足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四明五根。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五明五力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六明七觉支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七明八支圣道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 第二广解分七。一明四念住。二明四正断。三明四神足。四明五根。五明五力。六明七觉支。七明八支圣道 初文分五。一明四念住体差別义。二广释受等三法。三引经明念住修相。四明对治相。五明念住义。
初文分四 第一明身念住分二。一总问分四。一问身相。二问住修身观。三问念体。四问念住相。二广略答分四 一答身相分三。一标。二释分十四。一依相续差別立二身。二依遍不遍差別立二。三依心执受不执受立二。四依任不任立二。五依色差別立二。六依烂不烂立二。七依趣差別立五。八依住不住差別立二。九依内外差別立二。十依相续住不住立二。十一依根立三。十二依品立三。十三依好恶立三。十四依分位立三。三结 二答住修身观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立所观法。二立能观。三明业用分三如论 三答念体分二。一立念境。二立念体 四答念住相有二异门。初门依三慧明念住相分二。一释正义分二。一明念处。二明念义。二结。第二异门依守念等三法明念住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明护念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于境无染分二。一标。二释。三明安住所缘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三结 第二明受体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自性。二明处差別分六。一依身。二依心。三依有爱味。四依无爱味。五依耽嗜。六依出离门处差別。三结 第三明心相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十如论。三结 第四明法相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十如论。三结。
第二广释受等三法分四 一明受念住分六 一明乐受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总。二別分二。一明身受。二明心受 二例余二受分二。一总。二別分二。一明身受。二明心受 三明无爱味受分五。与五位随次说之 四明有爱味受 五明出离受分二。一依世道。二依出世道明出离受 六明耽嗜受分二。一依欲界。二依出世道明嗜受 二明心念住分五 第一明行时所起心分二。一明正义分六。一明有贪心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离贪心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有嗔心分二。一标。二释。四明离嗔心分二。一标。二释。五明有痴心分二。一标。二释。六明无痴心分二。一标。二释。第二总结 第二明住时所起心分二。一明正义分十四。一明略心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散心。三下心。四明举心。五明掉心。六明不掉心。七明寂静心。八明不寂静心。九明定心。十明不定心。十一明善修心。十二明不善修心。十三明善解脱心。十四明不善解脱心。第二明总结 第三明依净盖地住时所起心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 第四明依净烦恼地住时所起心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 第五依内有盖等三法明所起心分三。一依五盖明所起心分四如论。二依眼等六结明所起心分四如论。三依七觉支明所起心分二。一依念觉支明所起心。二例余六觉支明所起心 第三明法念住分四如论 第四例余三念住。
第三引经明念住修相分三 一依经总问分三。一问住内身等观。二问住外身等观。三问住内外身等观 二造论广答分六异门 初门依情非情等明修相分四。一答住内身观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下三同此。二答住外身观。三答住内外身观。四例答余受等三法观分三。一明修内受等三观。二明修外受等三观。三明修内外受等三观 第二异门依根明念住修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内身观。二明外身观。三明内外身观。四例明余三观 第三异门依定地轻安等三法明念住修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内身观。二明外身观。三明内外身观。四例明余三观。第四异门依能造大种明念住修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内身观。二明外身观。三明内外身观。四例明余三观。
第五异门依缘识不缘识明念住修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内身观。二明外身观。三明内外身观。四例明余三观 第六异门依自他身中发毛等明念住修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同前 三总结。
第四明修对治相分四异门 初门依四倒明对治相分四如论 第二异门依五蕴明对治相分四如论 第三异门依造作诸业明对治相分四如论 第四异门依染净明对治相分四如论。
第五明念住义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异问 初门依所缘及自性等三法明念住义分二。一略答。二別释分三。一依所缘明念住义分二。一标。二释。二依自性明念住义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杂念住 第二异门依二道明念住义分二。一略释。二广解分三。一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別释分二。一依闻思所成慧明有漏道。二依修所成慧明漏无漏道。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二明修四正断分三。一略释分三。一明生起。二列名分四如论。三指前经文二广分別。三明略义 广分別分五。一明正断体相。二明生欲等义。三释经中所立生欲等句。四明四正断法异名。五总结 初文分二 一明黑品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明不善体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果。二明因。二明未生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已生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白品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明善体分三。一依十不善业。二依五盖三依三界结明善体。二例前不善。
第二明生欲等义分二。一明生欲义分二。一依黑品未生明生欲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黑品已生明生欲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合明策励及精进相分四异门 初门依三世不善法明策励及精进相分四。一总标生处分二。一总。二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缘不现见境。二明缘现见境。二別释分二。一明策励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精进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征。四答所以分二。一明策励所以。二明精进所以 第二异门依三品缠明彼二相分二。一依下中二缠明策励相。二依上缠明精进相 第三异门依行三世境明彼二相分二。一依过未明策励相分三。一立所治分二。一依过去。二依未来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二明精进相分三。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 第四异门依分別力等明彼二相分二。一总标恶生处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分別力非境生相。二明俱生相。三答难。二释分二。一明策励相分三。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二明精进相分三。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
第三释经中所立于未生善等生欲等句分五 一依未生善明生欲相分三。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各分二。三结 二依已生善明生等三法相分三。一总标经句。二別释经文分四。一明已生善法体。二依善法不失不退明住义分二。一释。二引经。三依善法明了现前等明不忘失义分二。一释。二引经。四依善法已得现前等明修圆满义分二。一释。二引经。第三明总结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合明策励精进二法差別分三异门如论 四明策心义分三。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持心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四正断法异名分二 一明正胜义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黑品明正胜义分三。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二依白品明正胜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二明正断义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律仪断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断断分三。一标。二释。三释前二名义分二。一释律仪断名。二释断断名。三明修断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防护断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修。二立能修。三释名。三结 第五总结。
第三明略义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三 一略答立四正断意趣 二別释分二。一明增上意乐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加行相分二同前。三明定立意乐及加行二法总意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立增上意乐意趣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黑品立因。二依白品立因。二显果。二明立加行意趣分二。一依现行明意趣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现行及随眠明意趣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 三总结。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三明修四神足分七 一明生起 二列名分四如论 三別释分四。一明欲三摩地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勤三摩地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心三摩地。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观三摩地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广解分四如论 第五明八断行分四。一明生起。二征问。三別释分八如论。四总结 六明八断四定相摄义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欲相摄。二明勤相摄。三明信相摄。四明安等五法是四定方便义。三结四八二定是神足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七明神足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喻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释名分二。一释神义。二释足义。二法合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释名分二。一释神义。二释足义。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四明修五根分三 一明生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根体相分二。一明信根分二。一明信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增上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出世法明增上义。二依进等四法明增上义。二例明余四根体相分二。一依出世法。二依展转明根体相 三释名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五明修五力分三 一略释五力体相分二。一明信力分二。一明信相分三。一立所缘。二立能缘。三结。二明力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外天等明力义。二依烦恼缠明力义。二例余进等四法明力义分二。一明体相。二明力义 二明根力所依及生处分五。一明信根力二法生处分四。一略释生处。二征。三答所以。四引证明意趣。二明精进根力二法生处分四。一略释生处。二征问。三答。四明意趣。三明念根力二法生处分二。一标。二释。四明定根力二法生处分二。一标。二释五明慧根力二法生处分二。一标。二释 三依根力建立四顺决择分分四。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二。一立喻分四。一明依火相分三。一明求火之用。二明出火因缘。三显果。二明火顶。三明求火之忍。四明求火作用。二法合分六。一明求果人。二明煗义。三顶义。四明忍义。五明世第一义。六明出世果义。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六明修七觉支分二。一总问无漏法相。二广答分二。一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相摄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三。一依观品明相摄。三依止品明相摄。三依俱品明相摄。
第二广解分七中第七明修八支圣道分五 一明生起 二明三蕴相摄相分三。一明慧蕴相摄。二明戒蕴相摄。三明定蕴相摄 三明圣道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圣道体相分八。一明正见分二。一依见道明正见。二依修道明正见。二明正思惟分四。一立因。二显体。三结。四释名。三明正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正业分七。一依求衣服等明正业。二依睹等明正业。三依钵明正业。四依食饮等明正业。五依于已追求等明正业。六依四威仪明正业。七依解劳明正业。五明正命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答难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愿所缘。二显果。三明力用分三。一明正语用。二明正业用。三明正命用。三总结。六明正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七八合明正念正定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略义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行所作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住所作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观性。二明止性。四明二作胜利总义分三。一明正见等五法得上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何故八法得名修道义。三明何故八法得名见道义。四明何故于修道位建立正语等三名为圣道 第六明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三明修四想及修菩提分法果相答第十三问分七 一总问 二略答 三列名分四如论 四明沙门果义分二。一总问分二。一问沙门。二问于果。二广答分二异门。初门依道断明沙门果分二。一答沙门。二答于果。第二异门依后生道明沙门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立果数因由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略答。二广解分四 一明立预流果因由分二。一明正义分二如论。二答难分四。一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二列名。三別释分三。一明在家品障。二明恶说品障。三明善说品障。四总结 二明立一来果因由分三。一立生起。二解释。三结 三明立不还果因由分二。一明已断相。二明未断义 四明立阿罗汉果因由分二。一明正义。二明意趣分三。一明立一来果意趣。二明立不还果意趣。三明立无学果意趣 三总结 六明贪行等人修行次第分二。一明修行次第分三。一明贪行等五人修行次第。二明等分人修行次第。三例明薄尘人修行次第。二明差別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明贪行等五人差別。二明等人差別。三明薄尘人差別 七明等分人等行相差別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答等分人相分二。一总。二別。二答薄尘行人相分三。一略释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二广解。三总结 广解分七 一明无重障分五。一总标。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三。一明业障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依因立障。二依果立障。三结。二明烦恼障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异熟障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依边地。二依生恶趣。三依聋𫘤等明异障。三结 二明最初清净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善净戒。分十。一初等受。二非太下。三非太过。四非放逸懈怠所执。五非邪口。六非退法摄。七非邪命摄。八非堕二边。九出离。十所受无退。二明正直见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正体相分四如论。二明业用分四。一明净信相应业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胜解相应业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远离诳谄业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善思法义等业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明资粮已具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广义。二明略义分三。一略释。二列名。三別释分四。一明福德资粮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二明智慧资粮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明先世资粮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现法资粮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 四明多清净信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依大师。二依法。三依学处明清净信。四指广文 五明成就聪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 六明具诸福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九如论 七明具诸功德分二。一标。二释 第三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四明人异门答第十四门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六总结 別释分六 第一明沙门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解释分二异门。初门依善近等四人明沙门义分二。一明体相分四。一明胜道沙门。二明说道沙门。三明活道沙门。四明坏道沙门。二別释四人名分四。一释善逝名分二。一标。二释。二释说正法人名分二。一标。二释。三释修善人名分二。一标。二释。四释邪行人分二。一标。二释。第二异门依学等四人明沙门义分四。一明胜道沙门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说道沙门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活道沙门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坏道沙门分四。一标。二释。三结。四引证 第二明婆罗门分三。二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別释分三。一明种姓婆罗门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名想婆罗门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正行婆罗门分三。一标。二释。三引经 第三明梵行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別释分三。一依增上戒学明受远离梵行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增上定学明暂时断梵行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增上慧学明毕竟断梵行分二。一标。二释 第四明苾刍分二。一标。二列释分五如论 第五明精勤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明止息犯戒精勤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止息境界精勤分三。一标。二释。三指文。三明止息烦恼精勤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治分二。一标。二释。二立能治。三明略义分二。一标。二释 第六明出家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善说法出家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世俗出家。二明胜义出家。二明恶说法出家分二。一标。二释 第六明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五明人有几及建立八人因缘答第十五问分二。一总标分二。一标八人。二标八人因由。二別释分二 一略释分二。一明八人分二。一问。二答分八如论。二明建立八人因缘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別释分四。一依根明建立二人。二依瑜伽明建立二人。三依加行明建立二人。四依时明建立二人 二广解分二 一明四种差別能为八人建立因缘义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四。一依根熟未熟立二人分二。一明有堪能人。二明无堪能人。二依善知瑜伽不善知瑜伽立二人分二。一明善知方便人。二明不善知方便人。三依有无间殷重无无间殷重立二人分二。一明无间修人。二明有间修人。四依长时修不修立二人分二。一明已串修习人。二明未串修习人 三总结 二明阙缘不能成辨义分五。一依根未熟人明果不成辨。二依根虽成熟若不善巧方便明果不成辨。三依虽根成熟善知方便若无无间修明果不成辨。四依虽根成熟善知方便有无间修若未串修习明果不成辨。五依四法成熟明果有所辨。
十八中大门第十六七合明知诸魔及诸魔事答第十六七问分二。一总标分三。一标魔相。二标魔事。三明劝修。二別释分二。一明诸魔相。二明魔事 初文分五。一总问。二略答列。三別释分四。一明蕴魔分二。一标。二释。二烦恼魔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死魔分二。一标。二释。四明天魔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建立四魔因由分二。一总标分四。一明死处。二明死因。三明死自性。四明死业。二別释分四。一依所依明建立蕴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因明建立烦恼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自性明建立死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业明建立天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释经句意趣分三。一明暂时不得自在意趣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得大自在意趣分二。一标。二释。三明自在义分二。一依未离欲明自在义。二依离欲明自在义。第二明魔事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八。一依出离善法明魔事分三。一立祈障法。二立能障法。三结。二依护根门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法。二明能障。三结。三依食知量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二明能障。三结。四依安住精勤修习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二立能障。三结。五依正知而住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二立能障分五如论。三结。六依三宝四谛等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二立能障。三结。七依阿练若等明魔事分三。一立所障。二立能障。三结。八依利养等多法明魔事分二。一明能障法分十一如论。二结 三总结。
十八中大门第十八明正修行者精勤發趣空无有果答第十八问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解释分二。一明空无果因分三。一明诸根未积集因。二明教授不随顺因。三明等持劣因。二明得果因 五明总结分二。一结无果。二结有果。
声闻地第二广解中第三广解修行瑜伽处分三。一明生起。二颂略释分二。一明往庆等四法。二明护养等五法。三广解分二 一明往庆等四法。二明安立护养定资粮处等五法。
初文分四 第一明往问之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明往问之仪分四。一明求请。二明申陈情事。三明请仪。四明请词 第二明庆慰之法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明庆词分九如论。二赞依教修行胜利分七如论。三明求法意趣分四如论 第三明问法分三。一立生起。二总标。三別释分四。一问三归。二问修梵行。三问修四谛。四问求涅槃 第四明寻求观察法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二。一列四处所名分二。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二列四因缘名分二。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別释分四 一依审问明寻求愿等四法分二。一明寻求愿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寻求种姓及根行三法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总问。二別问分三如论。三明利钝差別 二依言论明寻求种姓等三法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寻求种姓分三。一明寻求声闻种姓。二求独觉种姓。三明非大乘种姓。二寻求根分三。一明钝。二明利。三明中。三寻求行分五。一明贪行相。二明嗔行相。三明痴行相。四明慢行相。五明寻思行相。三结 三依所作明寻求种姓等三法分四。一问 二答。三结。四明了相义 四依知他心智明寻求种姓等三法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二明安立护养定资粮等五法分四。一明生起。二征问。三列名。四广解释分五。一明护养定资粮处。二明远离处。三明心一境性处。四明障清净处。五明修作意处。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 一依成就戒律仪明护养定资粮分二。一立因分四如论。二显果分二。一依已得明果。二依未得明果 二例余根律仪等余资粮法明护养定资粮分五。一依不退。二依圆满。三现行。四依欣慕。五依精进明护定资粮 三结分二。一结因。二结果。
第二明远离处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別释。四总结 別释分三 第一明处所圆满分二。一总问。二广答有二异门。初门依阿练若等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标。二释分三。一明空闲室。二明林下。三明阿练若。三结。第二异门依端严等五法明处所圆满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五。一依端严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八如论。三结。二依无情等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依无恶兽等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依资缘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五依善知识等明处所圆满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明威仪圆满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二。一引经略答分二。一明行威仪分四如论。二明卧具威仪分二。一标。二释。二释经句意趣分三。一明结加趺坐意趣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別释分五。一依生轻安。二依身不疲倦。三依不共。四依生信。五依共许立结加趺坐胜利功德。四结。二明端身正愿分三。一总标经句。二別释经文分二。一明端身分二。一问。二答。二明正愿分二。一问。二答。三明二用分二。一明端身用。二明正愿用。三明安住背念分二。一标经句。二释经文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弃背黑品明背念分二。一标。二释。二依除遣不定地所缘明背念分二。一标。二释 三总结 第三明远离圆满分四。一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身远离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心远离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四总结。
第三明心一境性分处分二异门 初门依数随念等四法明心一境性分四。一总问。二引经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三別释经文。四总结 別释分四 一明数数随念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同分所缘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问答分別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三明适悦相应分二。一明正义 二结 四明无罪适悦相应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四明总结。
第二异门依止观二法明心一境性分二 一略释分二 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止品。二明观品 二广解分三。一依九种住心明止品。二依四种慧行明观品。三总结。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引经略答。三別释经句分三 一明九住心相分九。一明内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等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前过。二显后德。三结。三明安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前过。二显后德。三结。四明近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调顺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六明寂静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七明最极寂静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八明专注一趣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九明等持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成辨九住心法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六如论。三解释分五如论 三明四种作意能成九种心住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四如论。三別释分四如论。四总结分二。一结四作意是止品。二结是观品。
第二依四种慧行分等四法明观品分四。一依四种慧行作意明修观品。二依三门六事差別所缘明修观品。三依勤修不净等五观明修观品。四依黑白二品所摄加行明修观品。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引经略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別释经句分四 一明能正思择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 二明最极思择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 三明周遍寻思择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 四明周遍伺察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
第二依三门六事差別明观品分二。一总标。二广解分二 第一明三门义分四。一总问。二引经略答。三別释经句分三。一依闻慧明唯随相行门观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分二。一麁。二细。三结。二依思慧明随寻思行门观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依修慧随伺察行门观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总结 第二明六事差別所缘观分五。一总问。二引经略答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別释经句。四总结。五明立六事意趣 別释分六 一明寻思于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缘。二立能缘。三结 二明寻思于事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三明寻思于相分三。一问。一答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四明寻思于品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二。一明黑品。二明白品。三结 五明寻思于时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如论。三结 六明寻思于理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別释分四。一明观待道理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二谛。二依因缘之法明观待。二明作用道理分二。一标。二释。三明证成道理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三如论。四明法尔道理分二。一立法□。二立信相。五总结 第四总结 第五明建立六事意趣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五別释分三。一依寻思义明建立语觉。二依寻思事及自相明建立事边际觉。三依寻思共相品时理四法明建立如实觉。六总结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
第三依勤修不净等五观明观品分五。一依勤修不净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二依勤修慈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三依勤修缘起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四依勤修界差別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五依勤修随念出入息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六 一明于不净寻思其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于不净寻思其事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结 三明于不净寻思其相分二。一寻思自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寻思内不净自相分三。一依内明自相。二依二界明内自相分二。一标。二释。三结。二寻思外不净自相分九如论。三寻思共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所缘分二。一内。二外。二立能缘分二。一自观。二观他。三立喻。三结 四明寻思不净品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寻思黑品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现法过。四明后法过。二明寻思白品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现法利。四明后法利。三明悟清胜利分二。一明断黑品胜利。二明修白品胜利。三结 五明寻思不净时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寻思现在不净时分二。一内。二外。二寻思过去不净时。三寻思未来不净时。四总观。三结 六明寻思彼不净理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依观待道理明寻思不净分三。一依二谛明观待道理分二。一依胜义明观不净。二依世俗谛明观不净分三。一立正义。二引证。三释经意。二依根本观不净分二。一依因明不净。二依缘明不净。三明总结。二依作用道理寻思不净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证成道理寻思不净分四。一依圣言量观不净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现量观不净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比量观不净分二。一标。二释。四明总结。四依法尔道理寻思不净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第三总结。
第二依勤修慈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六 一明依诸慈愍寻思其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依诸慈愍寻思其事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内外差別。四总结 三明依诸慈愍寻思自共相分二。一明寻求自相。二明寻求共相。广义如论 四明依诸慈愍寻思黑白二品分三。一思黑品。二思白品。三结 五明依诸慈愍寻思其时分三。一思过去时。二思现在及未来时。三结 六明依诸慈愍寻思其理分四。一明寻思观待道理分三。一依二谛明观待相。二依根本明观待相。三结。二明寻思作用道理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寻思证成道理分四。一依圣言量。二依现量。三依比量明证成相。四结。四明寻思法尔道理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第三总结。
第三依勤修缘起观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六 一明于诸缘起寻思其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了□□品。二了净品。三了无我。三结 二明于诸缘起寻思于事分三。一立所思。二立能思。三结 三明于诸缘起寻思其相分二。一思自相。二思共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四明于诸缘起寻思其品分三。一明思黑品。二明思白品。三结 五明于诸缘起寻思于时分四。一思过去。二思现在。三思未来。四结 六明于诸缘起寻思于理分四如论 第三总结。
第四依勤修界差別观寻思六事明修观品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六 一明于诸界寻思于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总结 二明于诸界寻思其事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明于诸界寻思其相分二。一明自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六如论。二结。二明共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四明于诸界寻思于品分三。一思黑品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思白品。三结 五明于诸界寻思其时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六明于诸界寻思于理分二。一明观待道理分三。一立喻。二法合分四。一明所依二明缘。三显果。四明因。三总结。二合明余三道理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明作用道理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证成道理分三如论。三明法尔道理。第二明总结 第三总结。
第五依勤修随念出入息寻思六事差別明修观品分五。一总问。二广答分六 一明寻思入出息念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寻思息念事分三。一思内事。二思外事。三结 三明寻思息念之相分二。一思自相分四。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入息。二明出息。三明寻思自相义。四结。第二明共相分四。一明出入息相。二明二息所依。三明共相义。四结 四明寻思息念品分三。一思黑品。二思白品。三结 五明寻思息念时分三。一明二息依身心义。二明身心依二息义。三结 六明寻思息念理分二。一明观待道理分三。一依第一义谛明观待道理。二依世谛明观待道理。三结。二合明作用等余三道理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明作用道理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证成道理分三如论。三明法尔道理。第二明总结 第三明总结 第四明五净行胜利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列名。二別释分二。一立观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立止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五明后说善巧所缘及净惑所缘六事差別观品。
第四依黑白二品所摄加行明修观品分三。一总标。二別释。三总结 別释分二。一明白品九种加行。二明黑品九种加行 初文分四。一总问。二答列名分九如论。三明功用过患分二。一明白品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速得本地胜利。二明速得上地胜利。二明黑品过失分二。一明不能速得本地功德。二明不能速得上地功德。四明別释分九 第一明相应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七如论。三结 第二明串习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三结。
第三明不缓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略释。二广释分三。一依出定等六法明不缓加行。二依出家在家二众明不缓加行。三依勇猛明不缓加行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二答所以。三显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无倒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倒取义。二不住自见。三无僻执。四不轻尊教。三结 第五明应时加行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 广答分三。一总标分四如论。二列名分十二如论。二別释分四 第一明止三相分三。一明止体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三结。二明止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所缘相分四。一标。二释。三结。四明胜利。二明因缘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修。二立能修。三结。三止时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依止品。二依观品。三依事业明时 第二明观三相分三。一明观体分二。一问。二答分三如论。二明观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明所缘相分三 一标。二释。三明胜利。二明因缘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修。二立能修。三明观时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依沈时。二依恐沈时。三依止品所缘境明时 第三明举三相分三。一明举体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二明举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三明举时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 第四明舍三相分三。一明舍体分二。一问。二答分五如论。二明舍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三明舍时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 三总结 第六明解了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 第七明无厌足加行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善品。二依修道 三依求果明无厌足义。三结 第八明不舍轭加行分四。一问。二答分八如论。三释名分五如论。四结 第九明正加行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引喻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广解。五总结 广解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五如论。三別释分五。一明内摄其心。二明不念作意。三明于经作意。四明对治作意。五明无相界作意四明意趣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内摄其心意趣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十如论。二明不念作意意趣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略答。四明不舍不取义。五明无乱等义。六明遍止观等过失胜利义 第五总结 別释中第二明九种黑品加行 第三总结。
四广解分五中第四明障清净处分二。一长行广解。二颂略释 初文分八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四法分四 第一明遍知障自性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释。五总结。別释分四。一明怯弱障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盖覆障分二。一标。二释。三明寻思障分二。一标。二释。四明自举障分二。一标。二释。五总结 第二明遍知诸障因缘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六如论。四別释三障因缘分四。一标。二释。三结。四明非如理作意分五。一依不净观明非如理作意。二依慈观明非如理作意。三依缘起观明非如理作意。四依数息观明非如理作意。五依六界差別观明非如理作意。第三明遍知诸障过患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结 第四明修习对治分二。一明修对治门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 二明断障次第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六明净障与心一境性互相为因缘分五。一明止观多所缘义。二明随境观多义。三明互为因义。四明转依义。五明现量智生义 七分別五观到究竟义分二。一总问分五如论。二广答分三。一明依不净观明究竟相分二。一明已得究竟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明所以。四结。二明未得究竟相。二例余四观明究竟义。三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明慈愍差別。二明缘起差別。三明出界观差別。四明息观差別 八明止观双运道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双运义。三结 第二明颂略释分二。一明生起。二正解释分四。初二句明观三门。二二句明六事差別。三两行明黑白二品九种加行。四一行明净障相。
四广解分五中第五明修作意处分六。一明四种作意及果相。二明善知识教授初业作意修行人相。三明教授不净等五观之相。四解释经句。五明胜利。六明初业作意相。
初文分二。一明四种作意。二明四作意果 初四种作意分六。一总问。二略答分五。一立行。二立所缘。三立能治。四立所治。五明修相。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別释。六明彼四作意所缘之境 別释分四 一明调练心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滋润心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明生轻安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安住无相立果。二依生轻安立果。三结 四明净智见作意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明彼四种作意所缘之境分二 一明可厌离境分四。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问。三略答。四別释分二。一合明初二厌处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合明后二厌处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可欣之境分五。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问。三略答。四列名。五別释分三 一明随念三宝分三。一问。二答分三。一依佛宝立可欣尚处。二依法宝三依僧宝立可欣尚处。三结 二明随念学处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法宝明欣乐相。二依僧宝明欣乐相分六如论。三结 三明于自所证差別深生信解等分二异门。初门依六知教等明自证差別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分八如论。二显果。三结。第二异门依前后精勤明自证差別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结 第二明四种作意果分四。一明调练心作意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滋润心作意果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胜利。三明生轻安作意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净智见作意果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立喻分四。一立净垢时。二立调柔时。三立作业时。四立结果时。三法合分四。一明生厌相分三。一厌因。二厌果 三修对治。二明生欣分二。一立果。二明因。三明正行。四显果相。
第二明善知识教授初业作意修行人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別释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答修厌离相分三如论。二答修欣乐相分三。一总标。二广解分七如论。三总结。三答观过患相分六。一总标。三列名。三明体相。四明別过。五显□过。五明安心处。四答修光明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四如论。五答了別事相分七如论。
第三明教授劝修不净等五观之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欢修不净观分二 一观自他内外身不净分七大门如论。二观受心法三不净分三。一明正义分三。一明往时修相。二明行时修相。三明还时修相。二明胜利。三总结 二例劝修余四观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差別分四。一明慈观大门分三如论。二明缘起观大门分三如论。三明界差別观分四。一观六界自相分六。一明地界自相分二如论。二明水界自相分二如论。三火界自相。四风界自相。五明空界自相。六明识界自相。二分折六界。三明假相修。四明真相修。四明出入息观分六如论。
第四解释经句分二。一标经句。二別释经文分三。一明安住炽然相。二明正知具念相。三明调伏一切世间贪忧相。
第五明修五观胜利分七。一明难觉了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易了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明非损恼相分二。一明正义。二明果利分二。一明断麁重利。二明得轻安利。四明除遣诸烦恼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身心欢喜俱行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心于所缘寂静行转胜利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七明堕在有作意数胜利分四。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结。
第六明初业作意相分三。一总标。二別释。三总结 別释分九 一明得色界少分定等胜利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得净惑所缘加行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猛利贪缠而不生起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明少分对治能除上品所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 五明轻安疾起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六明麁重之性不能逼恼相 七明诸盖不得现行相 八明不乐忧虑作意相 九明虽从定起不离轻安相 三总结。
声闻地第二广解中第四广解得果瑜伽处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文分四 一立生起 二以颂略释分十一。一明七作意相。二明离欲四静虑相。三明四无色定。四明无心二定。五明五道相。六明色无色二定生差別相。七明离欲等相。八明四谛十六行相。九明现观相。十明修道相。十一明究竟果相 三明七作意等要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別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世道立因。三依出世道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显轻安果。二显加行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世间加行果。二明出世加行果 四问答分別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略答。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总结。五广解分四。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具缚。二明不具缚。三征问。四重答分四。一依欲界明趣世道。二例余六定明趣世道。三依静虑等三法明趣世道。四依生差別及相二法明趣世道。
第二广解分十一。一明世间道七种作意相。二引经明离欲四静虑相。三引经明无色四定相。四广辨无心二定相。五广明世道五神道相。六广明世道生差別相。七广明世道离贪等诸相。八依出世道了相作意明观察诸谛行相。九依出世道胜解作意明如实通达相。十依远离作意等广分別修相。十一依出世道加行究竟果作意明究竟果相。
初文分五。一明七种作意体相。二明七作意受何喜乐等相。三明七作意业用。四明六作意分四之相。五例明余七种作意遍至非想非非想处相。
初明七作意体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七如论。四別释分七 第一明了相作意分二。一明了麁相。二了静相 初文分八。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重答。五征问。六答列名分六如论。七別释分六 一明寻思欲界麁义合三。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结 二明寻思诸欲麁事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 三明诸欲麁相分二。一明自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別释分三如论。四总结二明共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寻思诸欲麁品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六。一明正义。二立喻。三法合。四指文。五引证分二。一标。二释。六广等过患分十六论。三总结 五寻思诸欲麁时分三。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结 六明寻思诸欲麁理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明观待道理。二明作用道理分三。一外作用。二内作用。三结劝。三明证成道理分三。一圣教量二现量。三比量。四明法尔道理。三结 八明总结 二明静相分四。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无麁性。一明有静性。三结。四明总结 第二明胜解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明远离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摄乐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三结 第五明观察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明思念。二明诚法。三明见断相。四明修断行。三结 第六明加行究竟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立正义。二答难。三释加行究竟名。三结 第七明加行究竟果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明七作意受何喜乐等相分三 一依远离摄乐二作意明受喜乐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依加行究竟明受喜乐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依加行究竟果明受喜乐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释名 第三明七种作意业用分七如论。
第四明六作意分四之相分二 一明正义分四。一明了相及胜解摄相分二。一标。二释。下三准此。二明远离及加行究竟摄相。三明摄乐摄相。四明观察摄相 二总结分二。一标。二释。
第五例明余七种作意遍至非想非非想处义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 第一明从初静虑入第二静虑义分三。一依了相作意明观麁相分八。一明了相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自相分二。一明寻相。二明伺相。三明共相。四明寻求事。五明寻求时。六合明观黑品胜利及观待道理。七明作用道理。八明总结。二依了相作意明观静相。三例明余六作意相 第二例明余上地七种作意渐次入义 第三明麁相遍在下地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苦住。二依寿量明麁义。三配六事分二。一标。二释。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二引经明离欲四静虑相分四 一释初静虑经句分十。一明离欲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欲。二明离。二明恶不善法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有寻伺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离义。五明生义。六明喜乐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七明初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八明静虑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九明具足义。十明安住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二释第二静虑经句分八。一明寻伺寂静等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心一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寻伺义。四明定义。五明生义分三如论。六明喜乐义分三如论。七明第二义。八明具足安住义 三释第三静虑句分七。一明离喜欲义。二明安住舍义。三明舍无有义。四明正念知义。五明有身受乐义。六明诸圣宣说等义。七明圣义 四释第四静虑经句分四。一明断乐义分五。一明正义。二征问。三列名。四解释。五结。二明不苦不乐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解释分四如论。三明意趣。四总结。三明舍念清净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第四具足安住义。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三引经明四无色定相分五 一释空无边处经句分五。一明色想出过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有对想灭没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种种想不作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入无边定义分三如论。五明具足安住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別释分三。一明近分所缘二明根本所缘。三明近分缘地下义 二释识无边处经句分二。一明超过空无边处等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释无所有处经句分二。一明无所有胜解分三。一立因分二。一标。二释。二显果。三结。二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释非想非非想处经句分三。一明非有想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解释。二明非想非非想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入定相分三。一明入四静虑义。二明入四无色定相。三明加行相。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四广辩二无心定分五 一总标 二列名 三明入定人之差別分二。一明入无想定人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入灭尽定人分二。一标。二释 四明作意方便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无想定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灭尽定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作意修相分二。一明无想定修相分七。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立心行不行位。四明作意。五明断位。六明灭位。七明总结。二明灭尽定修相分八。一明地位。二明作意。三明出离相。四明心不行位。五明入人差別。六明暂住义。七所灭之法。八明总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五广明世道五神通相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列名分五如论。五明通因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以何加行得何等果分六。一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二如论。四別释分十 一明轻举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 二明柔软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空界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 四明身心符顺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 五明胜解想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变明胜解想 二依化明胜解想。三依五想业用明胜解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胜解想作用分二。一明现化胜解作用。二明隐化胜解作用。二明轻举等四想作用分三。一明正义分三如论。二总结。三別释住梵世分二。一标。二释 六明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七明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立所缘境分二。一有情声。二非情声。二明修相。三显果德 八明光明色相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依日月光等明光明想。二依善不善等业用明光明想。二结。二显果 九明烦恼所作色变异想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別释分五。一明贪变异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嗔变异相分三。三明痴变异相分三。四例明余烦恼变异相。五明心差別智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十合明解脱等三想分二。一指文。二明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 五明差別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明圣神通差別相。二明非圣神通差別相六明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六明世道生差別相分三 一明色界天生差別分五。一明初静虑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二明第二静虑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明第三静虑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四明第四静虑异生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五明五净居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 二明无色天生差別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释名 三明无想天生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七广明世道离欲者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十二如论。三总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八依出世道了相作意明观察诸谛行相差別义分二。一明生起分二。一标。二释。二立了相作意等正义分三 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列名分五。一列苦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二列集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三列灭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四列道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五总结 三广解释分三。
一明四谛十六行相分五。一明苦谛四行相。二明集谛四行相。三明灭谛四行相。四明道谛四行相。五总结。
第一明苦谛四行相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別释。五总结。六明四行摄十行义 別释分十。
一二合明变异行及灭坏行无常分三 一依圣教量明无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略释。二列名。三广解分二。一明有情世间无常。二明器世间无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二依现量明观无常分五。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问。三略答。四列名。五別释列名分三。一列内事名分二。一标。二释。二列外事名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十六如论。三总结。三列变异无常事名分三。一总标分二。一标。二释。二征问。三答列分二。一列十五事名分十五如论。二列八种变异因缘名分四。一总问。三列名分八如论。三別释分八如论。四总结 五別释分二。
一明观内十五事分二。一明正义。二总结 初文分十五 一明分位所作变坏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二明寻思显色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三明形色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四明兴衰所作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五明支节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六明劬劳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七明他所损害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八明寒热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寒变异相。二明热变异相。三明思念 九明威仪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明触对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依乐受明无常二例依余二受明无常。三观过患。四明思念 十一明杂染变异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分四。一明烦恼有无。二明有染无染。三明变坏不变坏性。四明思念。三征。四答所以 十二明疾病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三明终没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四明内青瘀等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五明一切不现尽灭变异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第二明总结。
二明观察十六外事变异无常性分五。一明生起。二別释分十六 一明地事变异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无常事。二明思念。三征。四答所以 二明园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无常事。二明思念 三明山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无常事。二明思念 四明水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五明业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六明库藏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七八合明饮食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九明乘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明衣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一明严具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二明歌乐事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三明香鬘等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四明资具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五光明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十六明承奉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立无常事。二明思念 三明二事摄义分二。一明所摄受事。二明资具事 四明总要义分四。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总结 五明总结。
第三依比量明观灭坏行无常性分二 一比度现见灭坏无常分八。一明生起。二征问。三答正义分三。一成立生灭义。二成立自然灭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答难。四征。五答所以。六立喻。七破喻成因。八总结 二比度他世灭坏无常分六。一明生起。二总问。三答正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三结。四征。五广答所以分三。一立宗。二破分三。一破俱生见。二破先后见。三破所欲等三法为因见。三总结。六总结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
別释分十中第三明观別离行无常性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別释分二 一明内別离无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未离相。二明已离相。三结 二明外別离无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未离相。二明已离相 四总结。
別释分十中第四明观法性行。无常性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未合。二明当合。三结 別释分十中第五明观合会行无常性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別释分十中第六依乐受明观结缚苦行相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別释分二。一依生等七种不可爱行明趣入苦行。二依有漏取蕴明趣入苦行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別释分十中第七依苦受明观不可爱苦行相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
別释分十中第八依不苦不乐受明观不安隐苦行相分六。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明入三苦体分三。一依乐行及受明入坏苦。二依苦行及受明入苦。三依不苦不乐行及受明入行苦。五明意趣。六总结。
別释分十中第九依观无所得行明入空行相分三。一立所缘境。二立能观慧。三结。
別释中第十依观不自在行明入无我行相分三。一明不自在义。二明无我义。三结。
第五总结 第六明四行摄十行义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明无常行摄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明苦行摄相分二。一标。二释 三明空行摄相分二。一标。二释 四明无我行摄相分二。一标。二释 三总结。
明欲界四谛十六行相分五中第二明观集谛四行相分三。一明生起。二立正义。三总结 正义分三异门 初门依爱能引苦等四法明集行相分四。一明因行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集行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起行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缘行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二异门依取因等四法明集行相分三。一总标。二別释分四。一依爱明因行义。二依取明集行义。三依上首明起行义。四依生明缘行义。第三总结 第三异门依烦恼随眠等明集行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依随眠种子明因行义。二合明集起缘三义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三。一依后有爱明集行。二依喜贪俱行爱明起缘行。三依喜爱明缘行义 第三明四行相总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明欲界四谛行相分五中第三明观灭谛四行相分三。一明生起。二別释正义分四。一明灭行相义。二明静行相义。三明妙行相义。四明离行相义。三总结。
明欲界四谛行相分五中第四明观道谛四行相分三。一明生起。二別释正义分四。一明道行相义。二明如行相义。三明行行相义。四明出行相义。三总结。
明欲界四谛行相分五中第五明四谛行相总结。
三广解分三中第二明遍观上二界十六行相等义分二。一明生起。二別释分七 一明染净遍义分二。一依染品苦集二谛明遍义。二依净品灭道二谛明遍义 二明法智等种子依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了相作意是间杂义 四明胜解作意是无间杂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五明无边际胜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二释无边际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观过。二明修相 六明住胜解作意者厌怖生死欣求涅槃胜利分三。一明厌生死趣涅槃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修胜解作意者虽不随五欲转然有退转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未能趣入静界义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十二如论。二显果 七明入四谛行相义分三。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別释分四 一明入苦谛行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二明入集谛行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三明入灭谛行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四明入道谛行相分二。一明正义分四如论。二结 三明果利分二。一明离慢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增上意乐适悦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广解分三中第三明入四决择分次第分四 一明入煗位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明入顶位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明入忍位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入世第一法位次第分二。一明体义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別释分七。一明非灭义。二明非无缘义。三明非远离义四明非美睡眠义。五明愚痴似睡眠义。六明不相似义。七明正义。第二释名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广解分十一中大门第九依出世道胜解任意明如实通达位相分五 一明断见道烦恼分位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得果差別分三。一依世道先已离欲界欲明得果差別分二。一明得果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无异相。二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世道先倍离欲界欲明得果差別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依先未离欲界欲明得果差別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现观义分四。一明正义。二立喻。三法合。四例显余喻 四明证现观相分二。一总标。二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十八如论 五明作意差別分二。一明胜解住意分位。二明远离作意分位。
二广解分十一中大门第十依观察作意等广分別修相分四 第一明初果之人断何烦恼证第二果等相分四。一明果位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果相分二。一指前相。二明差別分二。一标。二释。三明一来义。四明不还相 第二依观察作意明有学无学修相差別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別释分二。一总问分三如论。二广答分三。一答修自性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答修业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八如论。三別释分八。一明修得相。二明修习相。三明修净相。四明修遣相。五明修知相。六明修断相。七明修证相。八明修远相。四总结。三答修品类差差別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十一如论。三別释分十一如论。四总结 第三明摄乐作意分二。一立正义分三如论。二结 第四依加行究竟作意明后边定体明二。一明最后定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释金刚喻名义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喻。二法合。三结。
二广解分十一中大门第十一依出世道加行究竟果作意明究竟果相分十六 一明尽智及无生智德分二。一明尽知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无生智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诸漏已尽等功德分七如论 三明十无学法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 四明于诸住及作意中随意自在转德分二。一总标分二。一标住相。二标作意相。二別释分三。一明圣住。二明天住。三明梵住 五明至极究竟等二十二德 六明具足六恒住法德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 七明不受贪等烦恼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八明心平等等德分五。一明心平等德。二明受供德。三明住有余依德。四明到彼岸德。五明住后有德 九明住无余依德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无漏界体相分二。一明无法。二明有法分二。一标。二释 十明不习近五处等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 十一明离邪见德分五如论 十二明离怖畏德 十三明加行究竟作意分位 十四明加行究竟果作意分位 十五明总结 十六明地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立喻。
校注
【原】佛兰西国民图书馆藏本炖煌本, P. 2053 论第二十一卷 论第二十二卷 论第二十三卷 论第二十四卷 论第二十五卷 论第二十六卷 论第二十七卷 论第二十八卷 论第二十九卷 论第三十卷 论第三十一卷 论第三十二卷 论第三十三卷 论第三十四卷【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85 册 No. 2801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林忠钰大德输入,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