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

或小遍一切处众生身中皆有佛身汝当如是学可得出世尔时除疑大士及诸大众皆悉疑或心中未决以偈问佛

初闻佛说  诸法如虚空  七杀如幻化
即与佛身同  如此之境界  我心倍增疑
其若与佛同  云何有黠疑  或有盲聋者
或复男女形  长短有好丑  或复作畜生
种种诸形相  随体別作名  复有佛菩萨
亦有诸众生  国土各各別  如有善恶声
若有一佛身  如何种种形  佛若作如是
不应有众生  一身作多身  云何有暗明
分身入形相  如何有罪福  众生佛性作
复云有受苦  我今如盲人  未见如是道
唯愿佛世尊  为我分別说  我得闻是已
受持读诵之  佛若去世后  我等当流布
若有烦恼者  使得闻是经  教令受持读
勉离诸厄难  以是因缘故  仰请世尊说
为愍众生故  愿说为如是

尔时佛告除疑大士汝莫作如是疑乃问佛之因缘不可思议汝当谛听谛听及诸大众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別说之善男子譬如春月地出殒气叆叇垂布如可承揽龙王兴雨一时普注大地得润种类随形皆悉生牙状根大小垂枝布叶高下长短种种形色敷荣结实各有时节在先随后各不相待香甛辛酢別形异味坚软澁滑事相不同先生后熟晚种早收如是迭换不可思议等是一味之雨能有无量种味殊別不同各自长养不相比类佛今分身亦复如是以我无为之身能作无量形根故名无边身以我无心之心能令一切皆各自有心以我无身之命能令作一切形命我以无言之说令一切皆各有无量语言我以微尘之身能遍满虚空间无空处我以三千大千世界之身内著一尘亦不迫迮我以虚无之身能为轻重如是自在不可测量非诸声闻缘觉凡夫所知诸佛喻如一味之雨润益杂类草木皆令成熟佛亦如是应以佛身成熟者即现佛身如成熟之应菩萨成熟者即现菩萨身如成熟之应以辟支佛成熟者即现辟支佛身如成熟之应以声闻身成熟者即现声闻身如成熟之应以四道果成熟者即现四道果身如成熟之应以三十三天成熟者即现三十三天王身如成熟之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成熟者即皆现身如成熟之众生无边佛亦应之亦复无边种种方便引喻如是令得解脱无所不作无所不为导引诸子皆令得正知见解脱善男子佛不离众生众生不离佛是故水不离波波不离水水若无风波则不现风若动时水则名波寂静故则无动乱无动乱故则名为水佛性众生亦复如是善男子心动故则无寂静无寂静故名为波浪众生如是则无智慧水无慧水故身则垢秽五阴有实则七杀之所覆没处处不安皆由动乱佛性不现名为众生善男子水若无风澄清不浑日月參辰星河五岳于水中自然而现明了睹见众生亦尔静定故心则澄清佛性于其身中了了自现若见佛性则无烦恼生死永尽即名出世人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本无今现有  现有还归无  以无能为有
有无同如如  从有说无时  亦复无无心
利益我我故  无心如起身  身有则心应
七杀亦复然  为度迷暗故  说身有七神
七相随名有  信耶背正真  变我指为鬼
无明皆同然  譬如婴孩儿  闻语即生怖
母怜儿幻小  畏子啼过度  即便语其子
汝今莫复啼  汝若更啼哭  外有狼狐来
小儿闻此语  即便大恐惧  止声不敢啼
信其母语故  既至成长已  处处无所畏
自在行无碍  始解母本意  见我啼过度
吓我不令啼  怜愍其子故  言道狼狐来
诸佛亦如是  慈悲愍一切  或空说言有
或有说言空  处处皆利益  有见义不同
为有说言有  为空说道空  若见平等者
我说万行同  一切众生类  皆有如来性
见性说有我  不见说有鬼  如是之人等
暗中作玮玮  七杀如虚空  无目何处避
如来一音说  所见各有异  见鬼是世间
见我是出世  有有世帝法  空空第一义
若说有鬼时  恐怖迷暗者  众生妄继我
即起我我心  放逸纵六情  广造十恶业
妄相颠倒故  五逆违经义  如来方便说
云死当作鬼  展转三涂中  罪尽方始出
种种引喻说  令使信解之  众生无慧目
闻说即信有  畏罪生忧苦  佛为说净戒
迷暗目不见  既闻即受持  譬如小儿等
信母说狐狼  谓呼真实有  即止不啼哭
声闻凡夫人  道鬼亦如是  世世所流转
一切不能离  唯有大菩萨  了了明二谛
有无皆空寂  方作慈悲慧  知鬼本空相
分別说二谛  见有即有鬼  有空无二谛
声闻凡夫人  亦如小婴儿  处处皆恐迫
无有自在时  大士菩萨等  知有皆是虚
狐狼及鬼狱  悉是空寂无  是故行世间
随顺众生说  各各随根机  方便令得出
譬如一大泽  纵广数百里  其中多恶兽
崄岨甚可畏  师子虎狼等  能熊及豺狗
贼害毒蛇鼋  蝮蝎野干辈  象龙夜叉鬼
杂杂无量类  皆悉集其中  能啖人身命
行人恒沙众  至中皆灭命  所去无量数
得过甚希少  唯有一长者  正有子一人
爱之恒不离  与共行此泽  日便向欲暮
泽中有一屋  子至此屋所  即便生懈怠
欲依此屋宿  唯止不肯去  父怜其爱惜
方便如引喻  云道此屋中  有虎食人处
汝当莫懈怠  将至安隐国  子闻父语已
心生大忙怖  进力不敢停  共父相随去
得达至彼村  止住无所畏  诸佛亦如是
怜愍众生辈  生死大泽中  种种说譬喻
现生五阴里  引迷令觉悟  令使厌五阴
不听在中住  为说有三涂  道鬼偿罪处
众生闻是语  忧愁大恐怖  方便造万行
皆令在中去  努力强精进  生死乃得度
大士菩萨等  游行生死泽  处处在中行
心不生迫迮  身为大火炬  照了三界暗
置彼大明珠  在于勇猛幢  若得见珠
皆获正真路  一切声闻等  亦如彼一子
信父说尸虎  不知有以无  承音即信之
谓鬼狱是实  心生迫迮已  进力不敢停
辛苦步步前  得达于彼岸  五阴空无相
万法亦复然  得悟一乘义  成佛亦不久
会宗尽相法  是名大涅槃

尔时除疑大士从坐而起整理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欲發问不敢辄耳世尊听许乃敢發问佛言我今涅槃时将欲至一切大众所有疑惑今悉可问众若不问我灭度后一切众生必堕疑网尔时世尊作此语已端坐师子座身诸毛孔上下支节金光流布四面一时皆作金色大众见已悲号哽咽哀动天地各相谓言无上慈父将舍弃我入于涅槃世间空虚无可宗仰我等徒众喻如群盲不能自行将堕坑泥永不能出亦如众聋何所听受皆语除疑大士言人者宿誓远劫奉承圣志总持无量大藏聪慧辩才方便无碍哀愍我等请问世尊佛去世后为众生作大依止唯愿仁者必为我问

尔时除疑大士称大众意问佛言云何名八邪之所牵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佛言八邪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有此八种人游行世间诈称是真来惑行人使人归之皆邪非正众生著者堕于八难故言八邪之所牵除疑复问佛言此八种人各行何行如可得识唯愿说之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別说之天龙者专行幻法水中走马足下不湿臂上种树剥驴拔井或化作龙羊蛇犬山林河水地中出花吞火啖铁或现作佛菩萨众生见已皆悉归仰不得正解脱名为一邪

善男子夜叉者专行婬欲杀生血食诈称言我是天中天得大自在信任六师不识佛性不得般若波罗蜜专说世间无义语有目之徒悉皆归不得正解脱名为二邪

善男子乾闼婆者专行音乐鼓舞弦歌箜篌筝笛耽行笙瑟种种皆能言我自悟众生见之皆悉敬仰谓为是真不得正解脱名为三邪

阿修罗者善能饮酒不能使醉自言饮酒无罪此是解脱我能消杀众生见之谓是圣人不得般若波罗蜜名为四邪

紧那罗者善能舞戏掷空到折圆圈纽臂戾脚清𨢩白纻弄槃唱和音声众生见之心生乐著不得解脱名为五邪

迦楼罗者善能槃马弄槊飞刀掷矢骋鞍旋马援弓𢱍强角走相扑众生见之心遂乐著不得正解脱名为六邪

摩睺罗伽者善解世法侥幸绞假多诈少实辞牒文章能和私散非谄曲两头多诸语言不会宗义众生见之心生忻仰不得正解脱名为七邪

人非人者市道郭闪妄言绮语翻覆无信谄媚多端专求诳或方便万差无有一实众生著之不得解脱名为八邪

诸佛菩萨能同此八种行能利益如是八种人皆使出世故言不舍八邪证八解脱此之谓是尔时除疑大士复问佛言世尊如是之人乃行此行菩萨大士亦行是行一切众生盲无慧目云何世间而能別之唯愿世尊解说之令一切众生皆得正解脱知见佛告除疑大士汝是大慈念诸众生著邪受苦我今将欲灭度汝若不问无目之人皆悉信邪堕于地狱受苦无量永处暗障耳初不闻一乘之名况能见佛汝当谛听吾当为汝分別解说善男子八邪之心自是非他口不说大乘方等不见佛性不能和通经典善能所作了了明解于诸身色不能舍离虽说经法不合空义专求伺人之过自作愆咎覆藏不悔自封所化是我眷属或见他人如与同聚心生忿怒生大诽谤自赞毁他如是之人是八邪徒党菩萨大士虽与同行慈悲为首推直与人抱曲向己虽与天龙同行教以断见而不取著虽与夜叉同行示欲之过食肉杀生而无害心教除五阴不听执著虽与乾闼婆同行教除耳听犹如空向不听爱乐示以法音八正伎乐使人舍之如入禅定入阿修罗中示现饮酒不起昏心舍诸相惑增益智慧入迦楼罗中教以调伏诸根不令放逸自作教人如不取胜令诸众生心性调顺在紧陀罗中示现法喜歌舞恩和调畅八音方等梵声朗彻见者欢欣处在摩睺罗伽中教诸众生舍于诤论无彼无我无取无舍见善不赞见恶不毁离世语言常以软善调伏其心习于空慧入于人非人中教以忍辱舍于俗事专求智慧入于一实定法尔时除疑大士问佛言世尊云何名万恶之所蔟唯愿说之我若闻已佛去世后教令无量无边众生皆悉闻知佛告除疑善男子万恶者皆是著相诸行不能舍于诸见封执五阴未得悟空佛性未显贪求名誉我慢贡高痴欲益甚毁谤大乘而求小法舍于深法爱乐浅语贱薄空宗染著诸相忻仰系缚厌恶解脱求现相诸业而不求见清净佛性如是之人名万恶之所蔟如斯之徒名地狱人也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迦难罗从坐而起白佛言世尊向闻如来说八邪万恶始知世间之人愚痴无目但见现前不识后世已闻幻或未能別识相牵谈说云是真人背正归邪谓为解脱心规世荣与道相违现遭殃祸死堕恶趣舍施财物及以妻子奴婢牛羊驴马车舆园林屋宅床敷卧具衣食种种之物皆能布施心希现报不求出世受施之人非真解脱常读经不解深义赞叹小法毁訾方等但见虚偽五阴未睹佛性虽复剔发衣服法衣不名出家如是之徒是外道眷属众生信之遂堕黑暗归者受苦终无慧目师堕地狱二皆无益如此人辈甚可哀矣我于往昔无量劫学行布施头目髓脑一切所有之物尽施与人不识真正但得外道邪魔亦不杀我观于五阴中而有佛性过于此劫复生于阎浮提劫名诸见国名梵音王名自高复于此劫供养六师所须之物皆悉给与亦不教我观五阴是空取于真实佛性复过此劫劫名安乐国名安住王名不动我于此劫供养无量恒沙诸佛亦不教我舍于五阴而取真实佛性复过此劫劫名离垢国名空寂王名惠解我于此劫供养无量恒沙诸佛教我舍弃五阴离诸结缚始见此经我即受持书写读诵昼夜精勤修心相续不使缘外于其夜中梦见普贤菩萨教我观身犹如虚空方始得见佛性忽然悟觉于虚空中睹见释迦牟尼佛即与我受记号明法王如来我即供养百亿释迦今复重见如来说于此经典欢欣无量我从过去无量阿僧祇佛所受持此经并复受持陀罗尼呪令我心恒坚固今得受记我欲施此神呪在此经上为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不审世尊听许以不若我来世成等正觉时持此呪者皆来生我国同共受乐以此之故所愿如是佛言善哉汝是众生无上慈父施呪救护将大利益不可称数我今说之在于此经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此呪者三称汝名读持此呪即得解脱命终生天世世受乐汝成正觉皆生汝国尔时迦难罗菩萨即于佛前而说呪偈

呼呼腻 摩呼呼 呜呼腻咤利 那罗帝那罗利 阿毘帝 曼多隶那隶 尼多诃帝 腻咤利 伊尼咤卢帝 槃荼罗 槃荼卢尼提 若拘利 摩拘尼 涂

诸有无常住  三世会归空  观心是无相
众生性皆同  慧解无分別  相或不得通
尽相心亦灭  了了见真容  为著五阴故
示听恒蒙聋  除去相或尽  忽悟解正宗

前偈胡音胡字中偈胡音汉字后偈汉音汉字翻胡作汉

说此呪时八万菩萨住不动地九千声闻發大乘心十千比丘得罗汉道五千比丘尼得阿那含道十亿优婆塞得斯陀含道二十亿优婆夷得须陀洹道无量天人得法眼净百千众生皆發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阿难问迦难罗菩萨言云何奉持云何修行唯愿仁者为我解说尔时迦难罗语阿难言行此经呪之时当在空静之处净治一室以香汤洗浴著净衣服安置法坐不限人之多少端身正心勿得转动请法王一人在于座上分別解说是诸行人和合为上舍离语论闭目思惟使心不乱摄伏六根不令放逸日夜六时烧香供养善心相续入善境界以是至到得见佛性众罪消灭结缚解脱因是日已始得见无量阿僧祇诸佛皆为作依止无量阿僧祇菩萨共为等侣阿难问言受持此经得几数福持此经者消供养以不佛言百千万分不如其一以一阎浮提中所有珍宝并诸杂物悉以供养一切诸佛菩萨不如有人须臾之顷听是经典复置是事以一佛世界所有珍宝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造此经一字复置是事以十佛世界所有珍宝造作浮图塔寺遍满一阎浮提不如有人读此经一偈复置是事以百佛世界所有珍宝以用造作经书形像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不如有人解此经一句之义以是之故吾今付汝我灭度后在在处处广宣流布常使不绝受持此经典者诸佛菩萨之所护念所以者何若持此经即同佛涅槃永无烦恼生死所不能污当知此人不久成佛受持经人日消五两金食何况世间轻微供养若有人能精心竭力昼夜苦身供养受持此经之人功德不可思议现世受乐常闻正法命终生天面奉诸佛尔时会中有天神王地神王海神王河神王山神王树神王风神王火神王诸鬼神王等从坐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等诸神王在所佐护受持此经之人并及供养受持经人弟子常为此人不使见恶所求如意其人行来我等常送不令恐怖亦复不使恶人恶鬼横害其人所须之物我等冥会使之自然而得生之处常与明师相遇永离愚钝佛言善哉汝等大慈能护三宝令诸众生安住佛法心无惊动离苦出世汝于来劫亦得作佛

尔时诸神王等闻佛所说汝于来世亦得作佛即起恭敬以偈叹佛

世尊大慈悲  哀愍度一切  敷演秘密藏
有形靡不济  降伏魔怨众  制诸外道贼
开现正真路  烧去烦恼惑  盲聋得视听
枷锁自然脱  师子威力备  频申皆出窟
三涂变为净  迷者悉得悟  流转之徒众
安静如法住  施我众生目  睹见妙乐土
令除我慢心  贡高所不怙  烦恼新草等
五阴风吹聚  身中起慧火  焚烧令无主
运化同虚空  晃荡无处所  清净无云翳
始闻空中语  了了心惺悟  慈光变诸苦
心尽相亦灭  忽然见慈父  唯愿佛世尊
普愍度群生  震雷启聋者  金碑决瞽盲

尔时佛告诸神王等此经威力不可思议受持此经功德亦不可思议我说是经难可得闻何况有人而得闻何况有人而得受持读诵书写流通功德巍巍难可度量一切海水可知渧数无有能知受持此经之人功德多少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知受持此经之人功德限量虚空可知分界无有能知受持此经之人功德头畔一切诸佛可知名数无有能知受持此经之人功德分界以是因缘付嘱于汝在后流通世间莫使断绝我今涅槃时至不得久住汝当努力承经圣志为作导师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各發声悲号哽咽叫呼大哭流涕泣血不能自止共相谓言无上慈父将弃我等入于涅槃我等徒众无所宗仰喻如婴儿失母涸鱼无水孤鸟失侣猨猴失树孤穷孤路伶并辛苦亦无恃托依何所住设复有疑当复问谁世尊今去何时复值假使还来云何可识作此语已举手拍头推胸大叫悲酸懊恼痛哉苦哉雨泪气绝五体投地太山崩一一毛孔血流洒地如波罗奢花而白佛言世尊为我徒众且住于世莫般涅槃我今在后无所依止尔时佛告诸大众汝止莫啼我今语汝吾来去之状我若还来必得相识

尔时佛告诸大众谛听谛听吾当为汝说涅槃因缘善男子譬如春月阴气渐退阳气微温水冻消融大地枯释温和调畅云雨时注一切草木皆悉萌牙如得生长我今出世亦复如是烦恼氷冻受欲阴气渐渐衰微濡善春阳忍辱温气微微而出慈悲时雨数数降注菩提善牙因此而生三月四月诸阳渐强树木卉草皆悉滋荣开花结实我今住首楞严三昧亦复如是智慧诸阳渐得转强令诸声闻凡夫方便滋荣开菩提空花同结一实七月九月阳气衰微阴气微进令诸花木枝叶彫落菓实成熟菩萨及彼亦复如是五阴阳气以得衰微佛性智阴转转强上诸见枝叶悉皆彫落解脱知见菓实如得成熟正冬之月冷上氷结一切菓实皆悉成熟收获敛治内于窖仓毒蛇恶虫入穴隐匿塞局墐户就室然火我今涅槃亦复如是无知冷结解圆妙果成熟无二敛治分別置空窖仓我慢毒蛇诸有恶虫入寂灭穴隐塞智慧局闭觉知户就涅槃室然种智火以是因缘故入涅槃善男子我若出之时或作人君或作人臣或作人父或作人子或作人夫或作人妇或作象马禽兽龟鼈鼋蛇蠢飞蠕动无所不作无所不为如是不可思议唯行平等可得识吾一切大众即起恭敬绕佛三匝实如圣教佛说此经已宝塔宝池忽然不现树木花林皆悉萎枯如来世尊北首而卧入于涅槃一切大众叫唤大哭气绝僻地犹如死尸悲泣盈目泪如上雨泪滴于地地为之烈大地震动泉源枯竭飞落走伏皆各懊恼高下不净还悉如本狱囚还系地狱受苦饿鬼饥虚无有解脱真容奄形金棺盛于银椁白叠千端练绢万苏油灌之以火焚烧悉皆磨灭二端不烧留于后代一切大众作礼而去

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

大唐宝应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中京延兴寺沙门常会因受请往此炖煌城西塞亭供养忽遇此经无头名目不全遂将至宋渠东支白佛图別得上卷合成一部恐后人不晓故于尾末书记示不思议之事合会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佛道


校注

【原】大英博物馆藏炖煌本, S438, 【甲】大英博物馆藏炖煌本, S104 原本首缺此前甲本有非是真(约十四字缺)我身以是之(约十二字缺)能自在往返六趣(约十字缺)佛身自在无碍身形凝(约七字缺) 初【大】向【甲】 应【大】应以【甲】 忙【大】恾【甲】 光【大】火【甲】 也【大】〔-〕【甲】 有【大】无【甲】 依【大】仰【甲】 音【大】琴【甲】 忻【大】昕【甲】 解【大】我【甲】 经典【大】众经【甲】 求【大】贪求【甲】 常【大】当【甲】 莎【大】莎呵【甲】 王【大】主【甲】 叹【大】赞【甲】 经【大】绍【甲】 太【大】大【甲】 银【大】铁【甲】 疋【大】匹【甲】 〔大唐道〕六行-【甲】
[A1] 幢【CB】憧【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卷2)
关闭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