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句经诸菩萨融心觉序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天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胜积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藏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慧菩萨。观世音菩萨。决定慧菩萨。弥勒菩萨。三世辩菩萨。常住愿菩萨。势力自在菩萨。无起作菩萨。常慈菩萨。常视一相光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宝明。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百千万人。复有无量天龙夜叉。护法善神。及余他方无数菩萨。皆悉集会。
不坏诸法菩萨说宿缘品第二
于是。众中有菩萨。名不坏诸法宝明。承佛神力。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往昔然灯佛所出家学道。彼时名字等贤比丘。尔时世尊。即授于我今菩萨记。号曰不坏诸法。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授我号为宝明乎。唯愿世尊。说此宝明名字所以。
佛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天众求天乘者。说斯决定大乘微妙要法。及汝名字金刚语句。尔时天众奉教如听。佛告宝明菩萨。善男子。汝且观此诸佛名字。为是有耶。为是无耶。为有实耶。为无实耶。善男子。若名字是有。说食与人。应得无饱。若得无。饱一切饮食。则无所用。何以故。说食寻饱不须食故。若名字无者。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汝名字。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善男子。当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题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善男子。若名字空者。于诸毁呰诽谤讥呵及以赞誉不应嗔喜。何以故。诽谤毁訾及以赞誉。二俱空故。
观声性空证实际品第三
善男子。若遇如上境界。应作是念。此音声者为天为小。青黄赤白。从何方来。今来骂我。著我何处。形相何似。上下谛观。都无所得。若无所得。不应生于嗔喜之心。作是观已。坚持不舍。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观音声性空。证于如故。譬如有人夜想飞空及其睡时见身飞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声性空必得空证。乃知音声但诳耳根。如无实体。
观三处空得菩提品第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观三处。内外中间。是为三处。于三处中。无有实法。即为解脱。解脱者即菩提也。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三处观者为何谓也。佛告宝明。善男子。欲知三处。当修身观。眼即为内。色即为外。心处中间。是为三处。或有众生。从无始已来。不知三事虚之与实。妄起种种烦恼到或。是以我今教如实观。令断诸或。善男子。眼不自见。色不自名。心无形质。三事俱无。是故眼不自见。常处于内。色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处无所在。善男子。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相。眼即是空。色属眼时。名色为色。若眼性空。色亦无实。何以故。从空眼见体无实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眼是空于内无染。知色是空于外无著。识心是空灭于诸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知眼属缘见无自性。眼终日见。犹为无见。色性属眼而不自名。终日名犹为无名。善男子。以斯空眼常看空色。内外遍观心不可得。常求诸色而不可满。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应作是念。若眼与色非为空者。眼住于内不应辩外。色住于外不应从眼。眼是有住。色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眼色与心虚通无碍。善男子。意即为内。法即为外。心处中间。意不自知。法不自名。心无形相。三事俱无。是故意不自知。常处于内。法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实无处所。意不自知。属诸因缘。缘非知相。意即是空。法属意时名法为法。若意性空法亦无实。何以故。从空意知体无性故。善男子。知意是空。于内无染。知法是空。于外无著。知心是空。灭于诸行。知意属缘。知无自性。意终日知犹为无知。法性属意而不自名。名终日名犹为无名。以斯空意常知空法。内外遍观心不可得。是故菩萨应作是念。若意与法非为空者。意住于内不应辩外。法住于外不应从意。意是有住法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意法与心虚空无碍。譬如阳炎远视似水。无智之人为得所逼急走向之。转近转灭。炎边住者知此地中本来无水。见彼走人知其妄相。便生嗤咲语走人言。此中无水但阳气耳。诳汝眼根。彼人闻已热渴心息。色亦如是。凡夫无智谓呼有实。为欲渴所逼生贪求相。炽然起心趣向奔走。色相属缘转观转灭。证实相者知此阴中本来无色。本来无识。见凡夫人贪色。疾走知其妄想。便生嗤咲。为说实法语。众人言。阴中无阴。心中无心。念中无念。但缘气耳。诳汝眼根。若有智者。闻已妄渴心息。阴界诸入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凡夫夜梦见身。种种光明。食百味食。复见远行。至他方所。得好衣马。侍从百方。欻尔起嗔。寻命事力。杀数千人。及其觉时。身光寻灭。亦不远行。光明色相。空无所有。梦中行者。及与事力相。杀之者都无色相。色亦如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黑暗崖下。无明被底。长夜睡眠。处于梦宅。妄见诸色。起一切法。善男善女。生死涅槃。相杀相害。无有穷已。一切众生谓呼为实得道。觉者乃知虚妄始知生死同涅槃相。男女诸色。本性体空。善男子。若色如是。一切诸法亦复如然。如空谷向。如芭蕉坚。如水中月。如空中华。如石女儿。如电久住。如水龟毛。如走兔角究竟无实。诸有智者。应除诸见。如世生盲。莫分別色。若不分別。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女。一切众生。为诸烦恼弊于慧因无眼生眼想。以斯忘想见外境界。名之为色。如起贪著。以贪著故。流转三有。如旋火轮无有休也。
亲近真善知识品第五
善男子。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必闻如斯甚深要句。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
二十一种譬喻善知识品第六
善男子。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因。示导汝等菩提路故。善知识者是汝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善知识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善知识者是汝饮食。能使汝等增长法身故。善知识者是汝宝依。覆盖汝等功得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桥梁。运载汝等度有海故。善知识者是汝财宝。救摄汝等虽贫苦故。善知识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离黑暗故。善知识者是汝身命。护惜汝等无有时故。善知识者是汝铠仗。降伏诸魔得无畏故。善知识者是汝𫄠绳椃机汝等离地狱故。善知识者是汝妙药。疗治汝等烦恼病故。善知识者是汝利刀。割断汝等诸爱网故。善知识者是汝时雨。润清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明灯。能破汝等五盖暗故。善知识者是汝善标。教示汝等趣正道故。善知识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槃食故。善知识者是汝弓箭。射杀汝等烦恼贼故。善知识者是汝勇得。能破汝等生死军故。善知识者是汝如来。破汝烦恼至涅槃故。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
宝明听众等悲不自胜品第七
于是宝明。与诸天众。闻佛说此妙法及善知识甚深要法。举声号哭。泪下如雨。悲啼懊恼。不能自栽。自念。我身从旷劫已来。为善知识之所守护。是故今日值于如来。得闻深法。如是遇者。善知识力。非我力能自念。我等从本已来未曾报恩便方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声悲号懊恼。槌胸天哭。譬如有人。新丧父母。号悼啼泣。死而复苏。尔时世尊。见是事已。生怜愍心。即嘘长叹以叹息故。振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刹皆亦大动。
普光庄严菩萨等证信品第八
于是东方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宝土。佛名宝相。有菩萨。名普光庄严。见此地动白宝相佛言。世尊。如此地动是何瑞也。彼佛答言。西方去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为诸众生说于佛法。决定大乘报善知识恩。故现斯瑞。普光庄严菩萨白宝相佛言。世尊。我欲与此天众俱。至于彼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请问。彼佛事善知识。并问深法。宝相佛言。善男子。令正是时宜速疾住。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与无量天菩萨。各皆现身。坐宝莲花师子之座。放天光明如天力士。屈身臂来须至娑婆世界。在虚空中湛然而住。
尔时宝明菩萨见此光相。即白佛言。世尊。此何光相。初未曾见。佛告大众及宝明菩萨言。此是宝相如来所诸天菩萨。闻我为汝说大乘经及善知识现地动相。是以来到宝明菩萨及诸大众。闻是语已。皆大欢喜。□□衣服。待佛左右。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于虚空中。雨众宝华。雨华已讫。寻至释迦牟尼佛所。绕无数匝合掌作礼于一面立。佛告普光庄严菩萨言。善男子。汝發来时汝之世尊气力安否。汝涉远来得无劳也。普光庄严菩萨前礼佛足答言。时我世尊。常命色力更无他也。慇懃嘱者致问无量。于是众中文殊师利菩萨。谓普光庄严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远来何所咨请。普光庄严菩萨。白文殊师利言。大德。我承世尊说甚深法。及善知识所有功德。是故我来欲有咨请事。善知识所有功德。文殊师利言。若有咨者。宜速發问。此诸大众愿乐欲闻。于是普光庄严菩萨知大众意。前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昔来慧力微弱。不能善解决定大乘深妙之义。及善知识不有恩德。如佛前说。恩重难议。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于亲近善知识法。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为诸众生问如斯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烦恼即菩提品第九
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于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五盖五欲众尘劳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坚牢船度于大海。不动身心如到彼岸。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以大愿船处生死海。运载汝等。不动身心。到涅槃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行崄路恃托一人。善于伎艺铠仗修有并好宝车。驾以五马。身心无畏。得达无难。善知识者亦复如是。法身壮大善于方便。六度伎艺。慈悲铠仗。皆悉修有。来于大乘驾五神通。运载汝等得无所畏。离于三涂生死诸难。善男子。譬如有人依楞伽宝服甘露妙药消除诸病。命不中夭。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依大智宝服于法药消烦恼病。慧命无穷。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师子王行诸兽中。无有怖畏。善知识者亦复如是。若有依者。游尘劳中亦无所畏。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须弥山。假使八风不能吹动。依善知识亦复如是。八难之风不能吹动。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金翅鸟遍观大海。不畏诸灾。魔竭鱼难。依善知识亦复如是。迳生死海不畏诸魔外道之难。善男子。善知识者。无量功德。广欲说者。穷劫不尽。
普光问如来慈偈答品第十一
尔时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受甚深法句。何谓甚深。佛言。勿作是问。若今说者声闻缘觉及新發意菩萨闻说斯法心所迫迮。断坏善根。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我等辈方便演示。与诸众生作将来业。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普光大众得无生法忍即为宝明授记品第十二
宝明菩萨寻得授记。汝当来世过八十万劫当得作佛。号宝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众生。纯一大乘。更无声闻辟支佛。名国土严净。过无量寿百千万倍。与诸菩萨授记已讫。便欲舍坐。
校注
【原】中村不折氏藏炖煌本,【甲】大英博物馆藏炖煌本, S. 2021, 首题新加,甲本首缺 以上甲本缺 修【大】,备【甲】 天【大】,大【甲】 如【大】,而【甲】 处【大】,处何谓三处【甲】 告【大】,言【甲】 中【大】,其【甲】 是【大】,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眼是空于内无染知色是空于外无著识心是空灭于诸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甲】 满【大】,得【甲】 善【大】,复次善【甲】 意【大】,〔-〕【甲】 空【大】,通【甲】 得【大】,渴【甲】 观【大】,推【甲】 阴【大】,阴识中无识【甲】 阴界诸入【大】,受想行识【甲】 善【大】*,若【甲】* 因【大】*,目【甲】* 空无【CB】【甲】,空【大】 际【CB】【甲】,除【大】 得【大】,德【甲】 伏【大】,伏汝等【甲】 椃机【大】,挽拔【甲】 清【大】,渍【甲】 身【大】,牙【甲】 得【大】,将【甲】 汝【大】,汝等【甲】 便方【大】,方便【甲】 天【大】*,大【甲】* 苏【大】,苏【甲】 报【大】,〔-〕【甲】 住【大】,往【甲】 来须【大】,须来【甲】 □□【大】,整理【甲】 待【大】,侍【甲】 否【大】,不【甲】 咨请【大】,所咨【甲】 不【大】,所【甲】 一【大】,二【甲】 如【大】*,而【甲】* 修【大】*,备【甲】* 来【大】,乘【甲】 依【大】*,衣【甲】* 妙【大】,〔-〕【甲】 大智【大】,智慧【甲】 有【大】,所【甲】 遍观【大】,迳于【甲】 广欲【大】,欲广【甲】 借【大】,惜【甲】 念【大】,心【甲】 示【大】,说【甲】 如【大】,相【甲】 诸【大】,说【甲】 到【大】,倒【甲】 虚【大】,崖【甲】 则【大】,即【甲】 此【大】,斯【甲】 摄【大】,说【甲】 所【大】,有【甲】 等【大】,经【甲】 恩【大】,因【甲】 有【大】,〔-〕【甲】 急【大】,怠【甲】 中如【大】,而【甲】 次下甲本有尾题佛说法句经一卷七字【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85 册 法句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3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